酸碱平衡 环境化学原理

合集下载

化学中的四大平衡

化学中的四大平衡

化学中的四大平衡在化学中,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者物质的状态保持稳定的状态。

化学中有四种主要的平衡,即动态平衡、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离子平衡。

一、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虽然反应仍在进行,但是总体上看起来没有变化。

这是因为在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同时,生成物又会转化为反应物,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反应仍在进行,但是总体上看起来没有变化。

动态平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水的自离解反应。

水分子可以自发地分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也可以反应生成水分子。

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反应会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水分子的分解和生成速率相等,水的pH值保持在中性。

二、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指在溶液中酸和碱之间的反应达到平衡的状态。

酸和碱是一对互为共轭的物质,具有相互转化的能力。

在酸碱平衡中,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碱平衡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生理体液中的维持。

人体的血液和细胞液都必须保持一定的酸碱平衡,即pH值在一定范围内。

这是因为酸碱平衡影响着生物体内许多生理过程的进行,如酶的催化作用、细胞膜的通透性等。

三、氧化还原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同时电子的转移保持平衡。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常见的有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等。

氧化还原平衡在生物体内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呼吸过程中,氧气被还原为水,同时葡萄糖被氧化释放能量。

这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链,其中涉及多种酶的催化作用。

四、离子平衡离子平衡是指在溶液中,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浓度保持稳定的状态。

在溶液中,离子会相互吸引形成盐晶体,同时也会发生离解反应,使离子浓度保持平衡。

离子平衡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

化学中的酸碱平衡原理

化学中的酸碱平衡原理

化学中的酸碱平衡原理酸碱平衡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它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酸碱平衡原理。

一、酸碱的定义和性质在化学中,酸碱是指具有特定性质的化合物。

根据布朗斯特德酸碱理论,酸是可以给出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可以接受氢离子的物质。

例如,HCl是一种酸,因为它在水中会生成H+离子;而NaOH是一种碱,因为它可以接受H+离子形成Na+离子和OH-离子。

酸碱的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pH值: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它是用于表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pH值范围从0到14,数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数值越大表示溶液越碱,pH值为7表示中性。

2. 颜色指示剂:酸碱溶液的酸碱性质可以用颜色指示剂来判断。

例如,酸性溶液中的酚酞指示剂呈现红色,而碱性溶液中则呈现黄色。

3. 中和反应:酸和碱发生反应会产生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酸的H+离子和碱的OH-离子结合生成水(H2O)分子。

二、酸碱平衡的重要性酸碱平衡在自然界和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酸碱平衡重要性的例子:1. 生理调节:人体内部的许多生理过程都需要酸碱平衡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例如,血液的pH值需要保持在严格的范围内,否则会对身体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2. 土壤调节:土壤中的酸碱性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调节土壤的酸碱平衡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3. 化学实验:在化学实验中,准确控制和调节酸碱平衡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三、酸碱平衡的计算方法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需要计算酸碱溶液的浓度、反应速率等参数。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酸碱平衡计算方法:1. 酸碱平衡方程式:具体的酸碱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就代表了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 酸碱浓度计算:根据溶液中H+和OH-离子的浓度可以计算出其酸碱程度。

酸碱平衡的概念与测定方法

酸碱平衡的概念与测定方法

酸碱平衡的概念与测定方法酸碱平衡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溶液的酸碱性质以及pH值的测定方法。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酸碱平衡的概念以及常用的测定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一、酸碱平衡的概念酸碱平衡是指溶液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化学平衡状态。

在酸碱平衡中,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是关键因素。

酸性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较高;而碱性溶液中,OH-离子的浓度较高。

当H+和OH-的浓度相等时,溶液呈中性。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指标是pH值。

pH值定义为负十对数的对数H+离子浓度。

当溶液的pH值在0到7之间,说明溶液为酸性;pH值为7,说明溶液为中性;pH值在7到14之间,说明溶液为碱性。

二、测定酸碱平衡的方法1. pH试纸法pH试纸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酸碱平衡的方法。

它利用酸碱指示剂对溶液的酸碱性进行识别。

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试纸上的指示剂会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反应而改变颜色。

通过对照试纸上的色标,可以确定溶液的pH值范围。

2. pH计测定法pH计是一种精确测定溶液pH值的电子仪器。

它通过电极测量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从而准确地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使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需要将电极插入溶液中,待读数稳定后,即可得到溶液的准确pH值。

3.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溶液中酸碱性的方法。

它通过一种弱酸和强碱(或强酸和弱碱)的反应进行演化。

首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指示剂,然后用滴定管将标准化的强碱(或强酸)溶液(称为滴定液)滴入溶液中,直到颜色发生变化。

根据滴加的滴定液的体积,可以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4. 氢离子电极法氢离子电极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溶液中H+离子浓度的方法。

它利用氢离子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位差来测量溶液的pH值。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实验室和科研领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精度。

总结:酸碱平衡是溶液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形成的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溶液的酸碱平衡和缓冲作用

化学溶液的酸碱平衡和缓冲作用

化学溶液的酸碱平衡和缓冲作用化学溶液的酸碱平衡和缓冲作用是溶液中酸碱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酸碱平衡指的是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平衡状态。

而缓冲作用是指溶液中存在的一种化学机制,可以有效地抵抗外界对溶液酸碱性质的改变。

一、酸碱平衡的原理酸碱性质是指物质在溶液中产生酸碱离子的能力。

酸和碱分别以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为特征。

在溶液中,当酸碱物质发生反应时,酸会释放出氢离子(H+),而碱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

酸和碱的浓度直接影响到溶液的酸碱性质。

为了描述溶液中酸碱平衡的状态,人们引入了酸碱的pH值概念。

pH值是一个无量纲数值,反映酸碱物质所释放出的氢离子浓度。

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pH值为7表示中性溶液。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在溶液中,酸碱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离子浓度、反应速率等。

当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时,溶液的酸碱性质也会发生改变。

为了维持溶液的稳定性,我们需要调节酸碱平衡。

一种常见的调节方式是通过加入酸碱指示剂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质。

酸碱指示剂能够根据溶液的pH值变化而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判断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另一种常见的调节方式是通过加入酸碱缓冲剂来维持溶液的酸碱平衡。

酸碱缓冲剂是由弱酸和其盐或弱碱和其盐所组成的混合物。

当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时,酸碱缓冲剂能够通过反应消耗或生成酸碱物质,从而抵抗溶液酸碱性质的改变。

三、酸碱平衡和生物体内的应用在生物体内,酸碱平衡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的无机物和有机物都是在特定的酸碱条件下才能保持正常功能。

变化的酸碱平衡会对体内的酶活性、细胞功能、代谢等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人体的血液酸碱平衡需要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即pH值约为7.4左右。

一旦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出现失调,人体就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的症状。

为了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人体会通过呼吸、尿液排泄等方式调节体液的酸碱度。

化学中的酸碱平衡研究

化学中的酸碱平衡研究

化学中的酸碱平衡研究酸碱平衡是化学中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也是化学中应用广泛的理论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酸碱平衡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研究。

酸碱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如果某个化合物释放出氢离子(H+),则称之为酸,而某个化合物能够接受氢离子,则称之为碱。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酸碱反应中的酸和碱是成对出现的,即一个化合物既可以是酸,也可以是碱。

从化学角度来看,酸碱反应可以通过电子转移或者质子转移来实现。

在电子转移中,氧化剂会从还原剂那里获得电子,同时还原剂会失去电子,因而形成氧化还原反应。

而在质子转移中,酸给出H+,碱接受H+,从而产生酸碱反应。

酸碱平衡理论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它涉及了化学平衡在酸碱条件下的表现,以及酸碱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等问题。

酸碱平衡理论最早是由瑞典化学家先驱Arrhenius提出的,他认为酸是能够产生H+的化学物质,而碱是能够产生OH-的化学物质。

但是后来研究表明,这个Arrhenius的定义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用,因为不同的溶液中,酸和碱的特性是不相同的。

比如,弱酸在水中会部分离解,形成H+和酸根离子,而弱碱也会类似地部分离解,形成OH-和碱根离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酸碱反应中的氢离子传递来描述酸碱反应。

Lewis酸碱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方式,它认为酸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种,而碱则是能够提供电子对的物种。

这种解释方式拓展了酸碱反应的定义,使之适用性更加广泛。

在酸碱反应中,pH值常常被用来表示酸碱溶液的强度。

pH值是负数log[H+],它的值越小,代表H+的浓度越高,也就代表溶液越酸。

相反,pH值越大,代表H+的浓度越低,也就代表溶液越碱。

pH值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值,因为它可以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度,并且在很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酸碱平衡理论的研究在化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在考虑溶剂剩余离子时,酸碱平衡理论的解析式可以被推广为广义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中,许多化学反应都可以看作是酸碱反应,例如,酸催化反应、碱催化反应等;在生物化学中,酸碱平衡理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涉及到血液PH值的维持,以及酶催化反应中的酸碱平衡控制等问题。

环境化学原理-1-4

环境化学原理-1-4

一个天然水pH为 ,碱度为1.40 mmol/L, 例2 一个天然水 为7.0,碱度为 , 需加何种浓度的酸才能把水体pH降到 降到6.0? 需加何种浓度的酸才能把水体 降到 ? 解:总碱度= cT(α1+2α2) + Kw/[H+]-[H+] 总碱度
1 + cT = [总碱度 ] + [ H ] − [ OH ] α 1 + 2α 2
酚酞碱度
如果滴定碱性物质时是以酚酞作为指示 当溶液的pH值降到 值降到8.3时 表示OH-被中 剂,当溶液的 值降到 时,表示 全部转化为HCO3- , 而这时 而这时HCO3和 , CO32- 全部转化为 不被中和,这时所得碱度称为酚酞碱度: 不被中和,这时所得碱度称为酚酞碱度: 酚酞碱度 = [CO32-]+[OH-]-[H2CO3*]-[H+]
α [总碱度 总碱度] 总碱度
α 当pH=7.0时,查表得 α1= 0.816, 2 = 时 , 3.83×10-4,则 α = 1.22,cT = α [总碱度 = 总碱度] × , 总碱度 1.22×1.4 = 1.71mmol/L。若加强酸将水的 × 。 pH降低到 ,其cT值不变,这时α 为3.25, 降低到6.0, 值不变, 降低到 , 可得: 可得: [总碱度 = cT/α = 1.71/3.25 = 0.526mmol/L 总碱度] 总碱度
在水体碳酸盐平衡体系中, 在水体碳酸盐平衡体系中,H2CO3*、HCO3-、 、 CO32-三种形态浓度比率 α 0 α 1 α 、 和 分别可表达 2 为:
α 0 = [H2CO3* ]/{[H2CO3* ]+[HCO3- ]+[CO32-]} α1 = [HCO3-]/{[H2CO3* ]+[HCO3- ]+[CO32-]} α 2 = [CO32-]/{[H2CO3* ]+[HCO3- ]+[CO32-]} 其中: 其中:α 0 +α1 + α 2 = 1 , 即 100%

酸碱平衡和pH值的计算和测定

酸碱平衡和pH值的计算和测定

酸碱平衡和pH值的计算和测定酸碱平衡是指液体或物质中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平衡状态。

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指标,它是负对数单位,用于衡量溶液中溶解的氢离子(H+)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酸碱平衡的基本原理、pH值的计算公式以及测定方法。

一、酸碱平衡的基本原理酸碱平衡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化学反应。

在酸碱反应中,酸会失去氢离子,碱会失去氢氧根离子(OH-),形成水分子。

酸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高,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高,而在中性溶液中,两者浓度相等。

酸碱反应可以使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例如:酸 + 碱→ 盐 + 水其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二、pH值的计算公式pH值用来表示溶液中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其计算公式为:pH = -log[H+]其中[H+]代表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计算pH值的步骤如下:1. 测量溶液的氢离子浓度[H+]。

2. 使用上述公式计算pH值。

三、pH值的测定方法1. pH试纸方法: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根据试纸变色与标准色卡进行比较,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 pH计方法:使用pH计测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然后使用上述公式计算pH值。

3. 酸碱指示剂方法:向待测溶液中加入少量酸碱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将溶液的酸碱性定性为酸性、碱性或中性。

四、酸碱平衡与人体健康酸碱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人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需要维持特定的酸碱平衡。

健康的酸碱平衡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在饮食和生活中保持合适的酸碱平衡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饮食中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可以影响人体内的酸碱平衡。

酸性食物如肉类、糖、咖啡等可以增加体内酸性物质的含量,而碱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可以帮助体内维持平衡。

结论酸碱平衡和pH值的计算和测定是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计算溶液的pH值,我们可以了解其酸碱性质。

酸碱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酸碱平衡。

化学平衡中的酸碱平衡

化学平衡中的酸碱平衡

化学平衡中的酸碱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达到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酸碱平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指的是在溶液中酸和碱之间的相互转化达到平衡状态。

一、酸碱的定义在化学中,酸碱的定义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布朗酸碱理论和勒维酸碱理论。

1. 布朗酸碱理论布朗酸碱理论是根据质子(H+)的捐赠和接受来定义酸碱的。

- 酸:是能够接受一个或多个质子的物质;- 碱:是能够捐赠一个或多个质子的物质。

2. 勒维酸碱理论勒维酸碱理论是基于电子对的接受和捐赠来定义酸碱的。

- 酸:是可以接受一个或多个电子对的物质;- 碱:是可以捐赠一个或多个电子对的物质。

二、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通常产生盐和水。

例如,强酸盐酸(HCl)和强碱氢氧化钠(NaOH)之间的反应方程式如下:HCl + NaOH → NaCl + H2O在酸碱反应中,酸和碱中的质子或电子对转移,从而形成离子或化合物。

三、酸碱平衡在酸碱反应中,酸和碱的浓度可以发生变化。

然而,达到化学平衡时,酸和碱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并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比例。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方程式:H2O + CO2 ⇌ H2CO3在此反应中,水(H2O)和二氧化碳(CO2)之间发生酸碱反应,形成碳酸(H2CO3)。

在达到酸碱平衡后,水和二氧化碳的转化速率相等,并且碳酸的浓度保持一定比例。

四、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用于判断溶液中酸碱性质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根据溶液的PH值(酸碱度)或颜色的变化来确定溶液中的酸碱性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包括酚酞、溴蓝、甲基橙等。

它们在不同PH值下会出现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判断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五、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酸碱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

1. 温度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酸碱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常数。

通常情况下,增加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并使酸碱平衡向可逆反应的产物方向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用cT表示水中碳酸物质总量,则有
[H2CO3*] = cT 0 [HCO3-] = cT 1
[CO32-] = cT 2
K a1 K a1K a 2 1 0 (1 ) 2 [H ] [H ]
[H ] K a 2 1 1 (1 ) K a1 [H ]
(二)天然水的碱度和酸度
碱度 (Alkalinity) 是指水中能与强酸 发生中和反应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 子 H+ 的物质总量,这里指的碱度即水体 的总碱度。 酸度 (Acidity) 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 生中和反应的全部物质,即放出 H+ 或经 水解能产生 H+ 的物质的总量,这里指的 酸度即水体的总酸度。
2

6
8
10
12
pH
pH=1/2(pKa1+pKa2)=8.34
图3-2 碳酸形态分布图
pCO 2 作为开放体系[CO2(aq)]=KH · 溶液中,碳酸形态总量相应为:
[H2CO3*] = [CO2(aq)] = cT 0
cT [CO2 (aq)] / 0

1
Ka1 1 [HCO3 ] cT1 KH pCO KH pCO 0 [H ] K a1K a 2 2 2 [CO3 ] cT 2 K H pCO K H pCO 2 0 [H ]
[H ] [H ] 1 2 (1 ) K a1K a 2 K a 2
2

封闭体系的碳酸平衡(视H2CO3为非挥发酸,且
不受大气中CO2含量的影响)
100
pH=6.35=pKa1 pH=10.33=pKa2

80 60
40 20 0
CO2+H2CO3
HCO3
-
0
1
2
CO32-
第二节
天然水中的化学平衡
一、酸碱平衡 (一)碳酸平衡 水体中CO2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 (1)调节天然水的pH和组成; ( 2 )水体中的许多物质可以通过碳 酸盐的沉淀反应变为沉积物而从水中除 去; (3)提供水生生物碳营养。
■ 水中碳酸平衡关系
水体碳酸物质存在着4种化合态(形态): CO2、H2CO3、HCO3-和CO32实际上,天然水体中 H2CO3 含量极 低,主要是溶解性的CO2,因此常把水中 的CO2和H2CO3合并为H2CO3*。
0 = [H2CO3* ]/{[H2CO3* ]+[HCO3- ]+[CO32-]} 1 = [HCO3-]/{[H2CO3* ]+[HCO3- ]+[CO32-]} 2 = [CO32-]/{[H2CO3* ]+[HCO3- ]+[CO32-]} 其中: 0 +1 + 2 = 1 , 即 100%
2 2
2
0
K H pCO 2
2
开 放 体 系 的 碳 酸 平 衡
lgc
-1
-2 -3
pKa0
pKa1
pKa2
CT
CO32-
H+
-4 -5 H2CO3* -6 HCO3-7 -8 4 5 6 OH-
真实H2CO3
pH
7
8
9
10
11
图3-3 开放体系的碳酸平衡
碳酸形态平衡的特点:
(1) 0 + 1 + 2 = 1 ( 2 )封闭体系: [H2CO3*] 、 [HCO3-] 和 [CO32-]等随pH值变化而改变,但碳酸物质总 量cT始终保持不变; ( 3 )开放体系: [HCO3-] 、 [CO32-] 和 cT 均随pH值的改变而变化,但[H2CO3*]总是保 持与大气相平衡的固定值。
由于甲基橙碱度包含总碱度所定义的所 有碱性物质,故甲基橙碱度实际上就是总 碱度。其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式如下:
H+ + OH2H+ + CO32H+ + HCO3即:甲基橙碱度=总碱度 = [HCO3-]+2[CO32-]+[OH-]-[H+] H2O H2CO3 H2CO3
酚酞碱度
如果滴定碱性物质时是以酚酞作为指示 剂,当溶液的pH值降到8.3时,表示OH-被中 和, CO32- 全部转化为 HCO3- ,而这时 HCO3不被中和,这时所得碱度称为酚酞碱度: 酚酞碱度 = [CO32-]+[OH-]-[H2CO3*]-[H+]
■用溶液质子平衡条件表示的总 碱度定义式:
总碱度 = [HCO3-]+2[CO32-]+[OH-]-[H+]
■ 总碱度的测定
总碱度为加强酸中和水中 OH- ,并使其 中 HCO3- 和 CO32- 全部转化为 CO2 所需的总 酸量。
在实际中,加入的酸量与相应的重点有关。 如用甲基橙为指标剂判断终点( pH 约 4.3 ), 此时所得的结果称为甲基橙碱度。
水中H2*CO3(CO2)—HCO3—CO32-体系可用下面的反应和平衡 常数(25℃)表示:
CO2(aq) + H2O H2CO3* HCO3H2CO3 CO32- + H+ pK0 = 1.46 HCO3- + H+ pKa1 = 6.35 pKa2 = 10.33
在水体碳酸盐平衡体系中,H2CO3*、HCO3-、 CO32-三种形态浓度比率 、 和 分别可表达 0 1 2 为:
荷性碱度 中和水中 OH- ,滴定达到终点时 CO32- 并 未反应,这时水中碱度称为苛性碱度。
因为无合适指示剂判断终点,所以苛性碱度不 易直接测得。若已知总碱度和酚酞碱度,就可用计 算方法确定苛性碱度。苛性碱度表达式为: 苛性碱度 = [OH-]-[HCO3-]-2[H2CO3*]-[H+]
■ 天然水体碱化过程
(1) 水体中水生生物快速生长,破坏了水体中 碳酸氢盐的水解平衡(光合作用), 水中氢氧根离 子增加,pH提高,总碱度也随之增加; (2) 湖库底质盐碱土和草甸土的碳酸氢盐以 及碳酸盐的平衡释放也使水体的碳酸氢盐得到外 源补充。周而复始使水体的碳酸盐碱度和总碱度 不断增加,pH也逐步增高。
定义或计算水体的总碱度和总酸度的意义:
( 1 )水环境化学中涉及的许多计算都与 酸碱度有关; ( 2 )水体中的一些生物化学反应的最终 结果是与水体的酸碱度联系在一起的。 如沉水植物白天的光合作用要消耗水体 的CO2,而水体中的CO2通常以HCO3-形式存 在,植物吸收了HCO3-,必然要释放出 OH-, 使水体 pH 上升,而晚间植物的呼吸作用会造 成水体的酸度升高,pH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