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在线教育平台设计与实现

在线教育平台设计与实现

在线教育平台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在线教育平台在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机会。

在线教育平台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具有诸多的优点,例如方便快捷、灵活性强、教育成本低等等。

因此,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易用、安全的在线教育平台,成为了教育行业和科技行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和实现在线教育平台。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和开发在线教育平台之前,我们需要对其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在我看来,一个高质量的在线教育平台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教育内容支持多种类型,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帮助学生获取全面的教育知识和提升个人能力;2.给予老师和学生合理的交互方式和社交功能,支持老师在线授课、学生在线提问和答疑,并且鼓励学生之间和老师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3.教育内容应具备时效性和灵活性,能够随时更新和修改,并且能够按需调整和定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4.平台需要提供完整的技术支持和数据安全保障,保证学生和老师的个人信息、教育数据和交流内容都得到保护。

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需求,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二、在线教育平台架构设计在开始设计在线教育平台的架构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架构思考和规划。

在线教育平台的架构设计应该考虑到平台的性能要求、可扩展性和易用性等方面的因素。

一般来说,一个较好的在线教育平台架构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前端设计:前端设计是能否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款好的在线教育平台前端设计要具备易用性、用户体验好和设计感强的特点。

在前端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简单易用:老师和学生都应该能够轻松操作平台,寻找自己需要的课程和功能,没有任何学习障碍。

(2)良好的视觉效果:严谨、干净和直接的设计风格是我们的目标。

(3)响应式设计:随着各种尺寸和类型的设备越来越流行,响应式设计已成为必要条件。

2.后台功能:后台功能涵盖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体验。

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允许为空
允许为空 不能为空
homework
字 段 名 数据类型及长度 说 明 备 注
id
title
பைடு நூலகம்
int
varchar(50)
作业编号
作业题目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content
subjecti
varchar (500)
int
作业内容以及要求
学科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addman
add_time
varchar (100)
学习论坛模块
普通用户 查看主题、 留言


簿 管理员
留言管理
论坛功能管 理 用户管理
系统主要流程
在线作业:
学生注册页 面 register.asp 学生登录页 面 login.asp 失败 登 录 成功 在线作业管理 页面 homework.asp
在线作业提交 页面 workinput.asp
管理中心流程
帐 号 注 册
课 程 教 学
作 业 管 理
学 习 公 告
管 理 中 心
讨 论 交 流
课 程 简 介
教 学 大 纲
教 学 要 求
作业管理模块
作 业 公 告
学生登录
查看作业/提交作业
添加作业
查看作业提交情况 教师登录
在线批改作业
管理中心模块
管理员信息统 计 管 理 中 心 系 统 综合管理系统 专业管理 班级管理 论坛管理 管理员信息 修改 学生管理 老师管理 学院管理
2.便于合作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情况下,学习者通过网络 不仅能够进行学术交流研讨,还可以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支 持协同创作。现在许多网络教育平台都具有群件系统的功能, 完全能够支持一个学习群体方便地进行通讯交流、工作空间 共享、应用软件共享和协同创作。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校园网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校园网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校园网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校园网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捷的条件,还满足了师生在科研、管理、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为了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我们需要建设一个高速、先进、可扩展的校园网。

二、设计目标1. 满足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网络需求。

2. 提供一个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

3. 网络设计应具有可扩展性,能够适应学校未来发展需求。

4. 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提高网络设备利用率。

三、设计原则1. 实用性:网络设计应满足学校当前及未来的需求,为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

2. 可靠性: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网络故障恢复能力。

3. 安全性:网络设计应充分考虑数据安全,防止外部攻击,保护学校信息安全。

4. 可扩展性:网络设计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学校未来发展需求。

5. 经济性: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四、网络拓扑结构本校园网采用三级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1. 核心层:核心层主要负责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实现不同汇聚层之间的互联。

核心层设备采用高性能路由器,确保数据传输的高速和稳定。

2. 汇聚层:汇聚层主要负责处理来自接入层的数据,并提供到核心层的连接。

汇聚层设备采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划分、路由等功能。

3. 接入层:接入层是用户连接网络的入口点,负责处理大量的用户通信,并提供安全控制。

接入层设备采用二层交换机,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交换。

五、网络地址规划1. IP地址规划:采用私有IP地址,根据学校各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分配。

2. 子网划分:根据各部门的实际需求,合理划分子网,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3. 域名系统:设立域名系统,方便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六、网络设备选型1. 核心层:选择高性能路由器,如华为AR2200。

校园网络的规划与实现

校园网络的规划与实现

前言:学校校园网建成后,将为全校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并将计算机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等各个领域。

改善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环境,提高其水平。

熟悉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手段,有利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人才。

一.用户需求分析1.1 学校的背景:大学是一所极具现代意识、以现代化教学为特色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使用电脑这一现代化的高科技产物,使其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计划在校内建立校园网并与国际互连网(Internet)相连。

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讲究实效、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大学校园网综合系统设计,以满足校园内计算机系统的需要。

1.2 系统应用分析:1.2.1 校园网用提供功能:连接校内所有教学楼、实验室、宿舍楼中的PC。

同时支持约600用户浏览Internet。

提供丰富的网络服务,实现广泛的软件,硬件资源共享,包括:提供基本的Internet网络服务功能:如电子邮件、对外个人主页服务、ftp服务、域名服务等。

提供校内各个管理机构的办公自动化:1.2.2校园网对主机系统的主要要求:主机系统应采用国际上较新的主流技术,并具有良好的向后扩展能力;主机系统应具有高的可靠性,能长时间连续工作,并有容错措施;支持通用大型数据库,如SQL、Oracle等;具有广泛的软件支持,软件兼容性好,并支持多种传输协议;能与Internet互联,可提供互联网的应用,如WWW浏览服务、FTP文件传输服务、E-mail电子邮件服务等服务;支持SNMP网络管理协议,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1.2.3 校园网络系统设计方案应满足如下要求:网络方案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采用国际统一标准,以拥有广泛的支持厂商,最大限度的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方案应合理分配带宽,使用户不受网上“塞车”的影响;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的应用,如桌面将承受大型应用软件和多媒体传输需求的压力;该网络方案要具有高扩展性。

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系 统总 体 设计
根据 系统的需求 和用户分散 的特点 , 采用基 于 We b的
图 1 系统 逻 辑 结 构
32系统部署结构 .
方 式 进行 系 统 整 体 设 计 , 技术 平 台采 用 .E 、 栉和 M NTC S
S l re, 要包 括 系统 门户 、 qS vr主 e 核心 模块 、 基础 服务 和数 据 访 问组件 。
模 块又包括若干业务 , 些业务和 基础 服务构成 了业务层 。 这
( ) 据 访 问 接 口层 。 3 数
( )数据层 。 4 指系统所用到 的数据库 管理系 统、 操作系
统 和 网 络 通 信协 议 等 。
2 系统 设计 的原 则
( ) 子系统之 间数据 信息相 互交错 、 享 , 1 共 在系 统开 发设计初 期, 就应该进行全局 的系统化考虑 。 ( )网络教 学系统 的功能必须 随着 教学 改革 和教学模 2 式 的发展 , 技术的进步不 断丰 富和逐步完善 。 在设计与开发 平 台系统时 ,充分注 意系统软硬件 架构 的灵活性和可扩 展 性, 使系统较好地适应形势 的变化和发展 。 () 3 系统必须保证 高度实用性和可用性 。 () 4 系统应 当考虑采 用 比较成熟和稳 定的技术 以保 证 系统的质量和项 目的成功 。
载平衡 , 适应网络教学形式 的变化和发展 。如 图 2所 示。
4 结 束语
・ 2 7 ・
28 1 0 年 2月 0
电 脑 学 习
第6 期
高校信 息技 术模 块课程体 系的构建 木
2 8 2月 0 耳1 0
电 脑 学 习
第6 期
基 于校 园网的网络教 学 系统 的设计 与实现

校园网环境下的网络互动式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网环境下的网络互动式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义。
方法 , 必须能够支持探索式学 习、协作式学 习、 角色扮演式学 习、辩论式学习等适合网络学 习 环境 的新教学策略 ,应该提供 实施这 些教学策
平 台的总体架构我们可 以采用三层模式 :

首先要建立数据库服务器 ,实现信息 资源 的数
据化服务及对数据进行 管理 , 包括定义 、维护 、 的请求 。其次要建立应用服务器 ,这 是连接 用 户 与数据库服务器的纽带 ,根据用户发来 的请 求执行任务 ,通常实现应用逻辑并与数据库 服 务器 打交道 。 最后是客户端的建立 , 顾名思义 , 就是为用 户提供一个可视化接 口即管理界面 ,
实施 及 I n t e m e t 的普 及和 发展 , 校 园网络 建设 满足于网络连通性 的要求 ,他们希望 以更快的
已逐步成为学校 的基础 建设项 目 , 更成为衡量 速度、更高 的质量 、更好 的安全性访 问网络。

7基于网络互动式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
基于 校 园网的 网络教 学平 台 ,这个 超越 时空的教与学的平台的建立 ,极大地 丰富了教 育资源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 了保 障。
4 网 络 教 学 的优 势
网络 教学 是一 种新型 的教 学方 式,在新 的教学环境 中,它不能完全 沿袭传统 的教学方
些教学管理方面的事务,系统分为 “ 系统管
理” “ 学 生 管理 ” “ 课程管理”等模块。
网来改进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 方法 ,创建适 式,而是要引进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法 。教 6网络互动式教学平台的模型设计 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多样化教育方法 ,建立新型 学支持平 台必须能够充分体现这些新思想 与新
略的实用工具 ,依附现有的校园网络环境 ,教 访 问以及更新 ,并及时响应应用服务器对数据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范文设计和实现(学习案例)1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范文设计和实现(学习案例)1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范文设计和实现(学习案例)1姓名:某某某学号: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小组成员:指导教师:一、具体设计任务(1)题目: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与实现(2)任务:某高校现有两个地理位置分离的分校区,每个校区入网信息点有2000多个,现准备通过科教网接入因特网,但从科教网只申请到4个C类网络(222.191.1.0——222.191.4.0),为了安全,要求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在同一广播域。

同时,学校有若干台应用服务器,同时对内和对外提供Web等网络服务。

(3)要求:(1)分析以上情况,结合实验室条件,完成需求分析;(2)列出所需设备,设计完成网络拓扑结构图;(3)在实验环境下完成设备的具体配置;(4)调试验证。

二、基本思路及所涉及的相关理论(1)相关理论:●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网络地址转换NAT(静态NAT配置、动态NAT配置及端口多路复用PAT);●路由表的配置(回址路由和默认路由);●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2)基本思路:●虚拟局域网VLAN[1]主要为了解决交换机在进行局域网互连时无法限制广播的问题。

这种技术可以把一个LAN划分成多个逻辑的LAN——VLAN,每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VLAN内的主机间通信就和在一个LAN内一样,而VLAN间则不能直接互通。

所以通过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可以很好地达到把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分在不同的广播域。

这样,广播报文被限制在一个VLAN内,使得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能直接通信。

所以,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不但增强了局域网的安全性,同时也灵活于构建虚拟工作组,用VLAN可以划分不同的用户到不同的工作组,同一工作组的用户也不必局限于某一固定的物理范围,所以也很好解决了该高校有两个地理位置分离的分校区的问题,使得网络构建和维护更方便灵活。

而且VLAN是在数据链路层的,划分子网是在网络层的,所以不同子网之间的VLAN即使是同名也不可以相互通信。

校园网校内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网校内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网校内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现今大学校园网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日益成熟,带来了大量的学术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如在线教学、学生选课、图书馆借阅等等。

同时,校园网的安全管理、内网用户身份认证、访问策略规定和资源分配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设计和实现校园网校内服务管理系统,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二、系统需求分析1. 基本功能分析(1) 用户登录管理:系统要求用户必须登录才能访问有效页面。

(2) 用户身份认证:系统必须验证用户的身份,并且提供合适的访问权限。

(3) 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维护一个数据库,以便及时处理所有网页请求。

(4) 页面跳转管理:系统需要提供访问所需的服务器资源,页面跳转必须符合每个用户的访问权限。

2. 需求说明(1) 用户登录管理:用户登录管理模块包括用户自助注册、登录、修改密码、退出等功能,为学生以及教职工与校园网服务、学习等各个环节进行无缝连接,大大提高了校园服务的利用率,并减少了校园服务与组织之间的隔膜。

(2) 用户身份认证:为了保证校园内部各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系统需要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身份认证,并提供不同的功能和访问权限。

在认证模块中,系统必须及时识别和验证新用户身份。

只有正确验证过的用户才能顺利地访问校园服务、学习、考试、评价、报名等相关网站。

(3) 数据库管理:后台数据库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集中管理数据的地方,及时处理相关信息请求。

同时,它也是进行用户身份认证、权限管理、资源分配的重要数据来源。

(4) 页面跳转管理: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用户访问量过大,从而导致内容响应变慢的情况,可以通过在高校校内部署反向代理服务器来实现黑洞和网运转等功能。

在跳转操作中还可以设置好权限管理,使得用户访问到的页面都是合法的。

三、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的架构采用了 jQuery、Bootstrap、Less 等等一系列开源工具进行前端页面的设计,并且配合 PHP 等后端开发工具进行后台数据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
1 概述网络平台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现阶段高效队伍中的优质资源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师生之间交流的有效载体过于缺乏。

传统的交流的方式并不能从更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学业上的问题。

通过上图的分析可知,在当前校园基本建成的前提下,建设一个网络教学平台不失为一个可行方案。

2 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和设计
2.1 午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系统必须保证高度安全可行性以及实用性;
②平台设计开发前期进行系统调研和需求分析,充分了解教学和管理的需求,保证该平台建设的速度与性能状况;
③系统初期把握全局,系统化考虑子系统之间数据信息的相互交错、共享;
④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势必会不断丰富和逐步完善,设计该平台时,充分注意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2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
本文提出的网络教学平台由学生学习系统,教师教学系统以及系统管理系统三大子系统构成。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集成平台,实际上是一个面向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系统方便地制作电子讲义和多媒体课件,并能将讲义和课件存放在教学服务器中。

讲课时,教师能将讲义从教学服务器中传送到学生。

通过web界面和用户进行交
互,教师和学生通过In⁃ternet,在网上完成授课听课,提问答疑,作业考试,师生交流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整个系统采用的B/S模式,以及管理人员后台进行的维护和管理,使得内部各个模块独立完成其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做到最大限度优化,模块内部的数据又紧密相连,做到高内聚低耦合。

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用户分散特点,采用基于web方式进行系统整体设计,采用.NET、C#和MySql数据库等语言进行开发。

2.2.1 学生学习系统
①学生首先通过学校网络教学管理系统进行注册缴费获得课程学习资格。

②能方便检索到自己喜爱的CAI课件进行浏览、点播或者下载进行独立自主学习。

③不理解的知识点对相应课程老师进行提问,并能够获得释疑。

④查看老师发布的作业,进行写作及提交。

⑤选择考试进行考试,考试结束后查看成绩得出评价获取学分。

2.2.2 教师教学系统
①验证教师信息教师登录进入平台。

②教师可通过该平台制作电子讲义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将其上传到教学平台的数据库中。

并能对数据库中的课件或者电子讲义进行修改,增加和删除。

③查看并解答学生问题以及进行考试出题审题和进行考试评价,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2.2.3 系统管理系统
为网络教学提供智能化管理维护。

网络教学平台是以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为中心各子系统系统工作,将教学资源组织起来通过web界面提供给教师和学生。

用户管理:学生的注册以及登录管理,登记保存学生的学籍课程等基本信息;教师的登陆验证,以及对教师的职称学历等基本情况介绍。

对用户能进行基本的增删改查。

课程管理:提供给网络课程的课程简介对教师上传的课件审核以及指导性建议。

教务管理:提供课程信息考试信息等,网络考试的安排以及试卷查看。

成绩管理:成绩的审核、查询、修改以及发布。

辅助管理:网上讨论,提供邮件,bbs接口,增加留言板便于师生各自发表见解。

系统维护:教学信息招生信息学籍信息院内资讯的发布以及管理。

拓展管理:提供部分学习资源或者学习网站,方便学生查阅资料。

3 系统核心技术的应用
3.1 采用B/W/D 三层结构技术
B/W/D三层结构技术是当前网络应用的发展趋势,第一层表示层即用户的输入输出交互页面;第二层是接口应用层也就是我们的web服务器,平台的教学内容的展示载体;第三层是整个平台的数据提供者,也是平台能完整运行基本-数据库服务器。

三层结构远优于之前传统
的C/S二层结构,尤其是它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等优点降低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的成本。

3.2 数据库设计
为整个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并方便用户查找数据而设计,服务器中存放系统中所需要的数据表课程表课件表成绩表等等。

3.3 ASP 和JSP
基于web动态网站技术采用Active Server Page(ASP),ASP是服务器端运行环境,支持C#等编程语言,跨平台性、和可操作性是创建动态、交互web的关键所在。

3.4 面向对象
以ODBMS(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为核心,有机集成万维网www,邮件email,社交bbs等网络服务器群,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

3.5 映射技术
应用面向对象原理,HTTP请求发给web服务器之后都直接交给数据库中的相关对象处理来实现数据库和网络服务无缝连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的同时提高了数据库的效率。

3.6 直播课堂流媒体
流媒体技术是一种使用流式传输将音频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在网上以实时、无需下载的方式播放的技术。

通过教师录制的AVI 文件生成ASF 多媒体流,最后通过MSBD 协议发送到WMS,并由WMS发送给学生,学生就可以进行点播学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