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商务谈判的磋商
合集下载
商务谈判的磋商

2
讨价策略
还价的策略与技巧
还价前的准备
还价
讨价还价示意图
一般而言,双方的初始报价s2、b2之间肯定存在着分歧,而且初始报价一般都不能被对方所接受的。于是,谈判双方展开一系列的讨价还价,逐渐向最终的合同价格p逼近。只要协议能够达成,那么最终的合同价格p肯定会落在合理的范围s~b之间在讨价还价过程中,买方会运用各种手段去影响卖方的理性判断,减低卖方对保留价格的估计。于是,双方心目中所判断的谈判合理范围也不断地变化。因此,在谈判中谁有能力引导对方的判断,使对方的可妥协范围向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变化,谁就能够赢得主动,而这主要依靠讨价还价策略的正确运用。必须指出的是,价格p往往不会是s~b区间的中点,即双方的利益分割也往往是不相等的,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价格谈判中盈余分割的非对称性。造成这种非对称性的因素是很多的,除了初始报价和采取的策略不同之外,还取决于双方谈判实力的差异、拖延时间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同等等。
报价的依据
“最低可接纳水平”原则
即为最差的但却可以勉强接受的谈判最终结果。
利益最大化原则
04
即在谈判中,不能仅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是要兼顾双方的利益,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报价的原则
3
留出余地
2
1
报价起点的基本要求
期望要高
5
4
显示诚意
要有根据
报价的基本要求
01
报价表达的基本要求
02
先粗后细
换人才肯谈判
美国一家公司与日本一家公司进行一次比较重要的贸易谈判,美国派出了认为最精明的谈判小组,大都是三十左右的年轻人,还有一名女性。但到日本后,却受到了冷遇,不仅总公司经理不肯出面,就连分部的负责人也不肯出面接待。在日本人看来,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不适宜主持如此重要的会谈。结果,美方迫不得已撤换了这几个谈判人员,日本人才肯出面洽谈。
讨价策略
还价的策略与技巧
还价前的准备
还价
讨价还价示意图
一般而言,双方的初始报价s2、b2之间肯定存在着分歧,而且初始报价一般都不能被对方所接受的。于是,谈判双方展开一系列的讨价还价,逐渐向最终的合同价格p逼近。只要协议能够达成,那么最终的合同价格p肯定会落在合理的范围s~b之间在讨价还价过程中,买方会运用各种手段去影响卖方的理性判断,减低卖方对保留价格的估计。于是,双方心目中所判断的谈判合理范围也不断地变化。因此,在谈判中谁有能力引导对方的判断,使对方的可妥协范围向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变化,谁就能够赢得主动,而这主要依靠讨价还价策略的正确运用。必须指出的是,价格p往往不会是s~b区间的中点,即双方的利益分割也往往是不相等的,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价格谈判中盈余分割的非对称性。造成这种非对称性的因素是很多的,除了初始报价和采取的策略不同之外,还取决于双方谈判实力的差异、拖延时间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同等等。
报价的依据
“最低可接纳水平”原则
即为最差的但却可以勉强接受的谈判最终结果。
利益最大化原则
04
即在谈判中,不能仅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是要兼顾双方的利益,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报价的原则
3
留出余地
2
1
报价起点的基本要求
期望要高
5
4
显示诚意
要有根据
报价的基本要求
01
报价表达的基本要求
02
先粗后细
换人才肯谈判
美国一家公司与日本一家公司进行一次比较重要的贸易谈判,美国派出了认为最精明的谈判小组,大都是三十左右的年轻人,还有一名女性。但到日本后,却受到了冷遇,不仅总公司经理不肯出面,就连分部的负责人也不肯出面接待。在日本人看来,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不适宜主持如此重要的会谈。结果,美方迫不得已撤换了这几个谈判人员,日本人才肯出面洽谈。
商务谈判 报价与磋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促成
(4)准确把握时机。 事在人为,只要通过努力都有可能改变或影响某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作为谈判人员,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必要时要想办法制造合适的 时机,促使对方做出成交决策。 (5)掌握促成交易的各种因素。 谈判者对商品的认识,谈判者有购买意图,谈判人员的性格、情绪、工 作态度以及谈判人员业务能力都会影响成交。 (6)为圆满结束作出精心安排。 作为谈判人员应对谈判工作有一个全面的安排方案,根据方案明确自己 的工作日标和方向,同时也明确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规划和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促成
二、成交促成的策略
成交促成策略是在成交过程中,谈判人员在适当的时机,用以启发对手 做出决策,达成协议的谈判技巧和手段。对于任何一个谈判人员来讲, 熟悉和掌握各种成交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促成成交的策 略与技巧有数十种。当然,因谈判人员性格、个性、教育背景以及公司 等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喜爱。谈判人员在具体的使用中,若能结合自 身个性及公司的实际情况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则必将产生较好的收益。
第五章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签约
1 第一节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促成 2 第二节 商务谈判的签约
返回
任务一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促成
一、成交应具备的条件
所谓成交,指谈判者接受对方的建议及条件,愿意根据这些条件达成协 议,实现交易的行动过程。谈判者应知晓成交具备的条件,并能够及时 识别成交信号以促成成交。
1.成交应具备的六个条件 (1)使对方必须完全了解企业的产品及产品的价值。 在实际谈判过程中,可以假设,如果对手比较熟悉你的商品,他们就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促成
任务一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促成
(4)准确把握时机。 事在人为,只要通过努力都有可能改变或影响某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作为谈判人员,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必要时要想办法制造合适的 时机,促使对方做出成交决策。 (5)掌握促成交易的各种因素。 谈判者对商品的认识,谈判者有购买意图,谈判人员的性格、情绪、工 作态度以及谈判人员业务能力都会影响成交。 (6)为圆满结束作出精心安排。 作为谈判人员应对谈判工作有一个全面的安排方案,根据方案明确自己 的工作日标和方向,同时也明确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规划和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促成
二、成交促成的策略
成交促成策略是在成交过程中,谈判人员在适当的时机,用以启发对手 做出决策,达成协议的谈判技巧和手段。对于任何一个谈判人员来讲, 熟悉和掌握各种成交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促成成交的策 略与技巧有数十种。当然,因谈判人员性格、个性、教育背景以及公司 等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喜爱。谈判人员在具体的使用中,若能结合自 身个性及公司的实际情况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则必将产生较好的收益。
第五章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签约
1 第一节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促成 2 第二节 商务谈判的签约
返回
任务一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促成
一、成交应具备的条件
所谓成交,指谈判者接受对方的建议及条件,愿意根据这些条件达成协 议,实现交易的行动过程。谈判者应知晓成交具备的条件,并能够及时 识别成交信号以促成成交。
1.成交应具备的六个条件 (1)使对方必须完全了解企业的产品及产品的价值。 在实际谈判过程中,可以假设,如果对手比较熟悉你的商品,他们就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促成
国际商务谈判(第三版)第5章国际商务谈判各阶段的策略

四、打破僵局的策略
(一)出现僵局的原因 (二)对付胁迫性对立僵局的策略 (三)缓解意见性对立僵局的策略 (四)缓解情绪性对立僵局的策略
五、最后通牒的策略
(一)最后通牒的使用条件 (二)买卖双方如何使用“最后通牒” (三)“最后通牒”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 成交阶段的策略
❖ 谈判双方的期望已相当接近时,就都会产生结 束谈判的愿望。成交阶段就是双方下决心按磋商 达成的最终交易条件成交的阶段。
❖ 而对于实质性分歧就更需要认真对待。要反复研究做出某种让步的 可能性,并做出是 段和步骤。
二、讨价
讨价是在一方报价之后,另一方认为其报价离己方的期 望目标太远,而要求报价一方重新报价或改善报价的行 为。
全面讨价 针对性讨价 总体讨价
三、还价
(一)还价的原则 (二)还价的方式
(一)步步为营 (二)疲劳轰炸 (三)以林遮木 (四)软硬兼施 (五)车轮战术
第四节 妥协阶段的策略
一、让步的原则、步骤和方式
(一)让步的基本原则
❖ 1、不要做无谓的让步,应体现对己方有利的宗旨。 ❖ 2、让步要让在关键环节上,要让得恰到好处. ❖ 3、在己方认为重要的问题上要力求对方先让步,而在较为次要的问题
第二次 第三次
0
0
1.5 1.5
0.3 1.7
1.7 1.3
2
1.2
1
0
1
-1
0
0
第四次 6 1.5 3.2 0.8 0.2 0.1 1 0
二、迫使对方让步的温和式策略
(一) 戴高帽、磨时间策略 (二)“意大利香肠”策略 (三)私下接触策略
三、迫使对方让步的强硬式策略
(一)情绪爆发策略 (二)激将策略 (三)竞争策略
商务谈判磋商

第五章 商务谈判磋商
(2)报价的形式 ①根据报价的方式分,有书面报价和口头报价 ⅰ书面报价 :指谈判一方事先提供了较详尽的文 字材料、数据和图表等,将本企业愿意承担的义 务,以书面形式表达清楚,使对方有时间针对报 价作充分的准备,使谈判进程更为紧凑。 (使用于实力强大的谈判者) ⅱ口头报价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谈判者可以根 据谈判的进程,来调整变更自己的谈判战术,先 磋商,后承担义务,没有义务约束感
第五章 商务谈判磋商 二、讨价还价
1.讨价 (1)讨价的含义:讨价,是在一方报价之后,另一 方认为其报价离己方的期望目标太远,而要求报价一 方重新报价或改善报价的行为。 (2)讨价的方式与方法 ①讨价的方式 :全面讨价、针对性讨价、总体讨价 ②讨价的基本方法 :举证法 、求疵法 、假设法 、 多次法。
第五章 商务谈判磋商
④吹毛求疵 :对产品和对方的提议尽可能的挑毛病, 以大幅度降低卖方的期望值,然后在实际谈判中逐 步给予优惠或让步。 ⑤价格诱惑 :就是卖方利用买方担心市场价格上涨 的心理,诱使对方迅速签订购买协议的策略。 ⑥目标分解 :把对方报价的目标分解,从中寻找出 哪些技术是我们需要的,价格应是多少,哪些是我 们不需要的,哪一部分价格水分较大,这样,讨价 还价就有利得多。
(2)报价顺序的实际运用
①:自身强,先报价 ②:冲突程度高,先报 价 ③:对手是谈判高手,则让对方先报价
商业惯例:①:发起者先报价 ②:投标者 先报价 ③:卖方先报价
第五章 商务谈判磋商 4.报价策略
报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报价对讨价还价乃至 整个谈判结果产生实质性的问题,更是一 个心理问题。(对方产生兴趣时)
第五章 商务谈判磋商
(2)开盘价必须有根有据,合乎情理 报价过高,又讲不出道理。对方认为你缺少诚意; (走人、漫天杀价、被迫让步) (3)报价应该坚定、明确、完整,不加解释和说明 开盘报价要坚定而果断地提出,没有保留,毫不犹 豫,这样才能给对方留下我方是认真而诚实的印象
第五章 谈判各阶段策略3

• 例如,“贵公司的这个报价,我方实在 无法接受,因为我们这种型号产品售价 一直是××元,如果此例一开,我们无 法向上级和以往的交易伙伴交代”。或 者说:“××公司是我们十几年的老客 户,我们一向给他们的回扣是15%,因 此,对你们来讲也是一样。如果此例一 开,对别的用户就没有信用可言了,也 不公平,以后打交道就难办了。希望贵 公司谅解”
案例—红白脸术
休斯惊奇地问他靠什么“武器”赢得 了这场谈判。他的代理人回答说:“这 很简单,因为每到相持不下时,我都问 对方‘你到底希望与我解决这个问题,还 是留待霍华· 休斯跟你们解决?’结果对 方无不接受我的要求。” 上述谈判就是巧妙的运用了“黑脸白脸 ”策略。休斯演“黑脸”,他的代理人 演“白脸”,两人一软一硬,轮番上阵 ,最后达到目的。
• 7、红白脸策略 • 红白脸策略又称软硬兼施策略,是指在 商务谈判过程中,利用谈判者既想与你 合作,但又不愿与有恶感的对方人员打 交道的心理,以两个人分别扮演“红脸 ”和“白脸”的角色,诱,性情古怪、易怒的亿万富翁休 斯为购买飞机一事与飞机制造厂谈判。休 斯事先列出了34项要求,对于其中的几项 要求是非满足不可的。休斯亲自出马与飞 机制造厂厂商进行谈判。由于休斯脾气暴 躁、态度强硬,致使对方很气愤,谈判气 氛充满了对抗性。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要 求,互不相让,斤斤计较,尤其是休斯的 蛮横态度,使对方忍无可忍,谈判陷入僵 局。
• 2、先造势后还价策略 • 是指在对方开价后不急于还价,而是指出 市场行情的变化态势(涨价或降价及其原 因),或是强调本方的实力与优势(明示或 暗示对方的弱势),构筑有利于本方的形 势,然后再提出本方的要价一种策略。
• 应对方法: • 首先,不为对方的气势所吓倒,尽力去 寻找形势的有利方面和对方的弱点,且 紧紧抓住不放地去反击对方,化解对方 的优势。 • 还有,坚持本方的开价,或做小的让步 后,再坚持强硬立场。
第五章 商务谈判的磋商

22
4
60
22
17
13
8
5
60
26
20
12
2
6
60
10
0
1
7
60
50
10
-1
1
8
60
60
0
0
0
1) (0、0、0、60) 坚定的让步类型(冒险型) 2)(15、15、15、15)等额平均的让步类型(刺激型) 3)(8、13、17、22) 递增的让步类型(诱发型) 4)(22、17、13、8) 小幅度递减的让步类型(希望型) 5)(26、20、12、2) 中等幅度递减 (妥协型) 6)(49、10、0、1) 大幅度递减让步的让步类型(危险
1.情绪爆发策略 2.吹毛求疵策略 3.车轮战术策略 4.分化对手,重点突破 5.红白脸策略 6.利用竞争,坐收渔利策略 7.蚕食策略(得寸进尺) 8.先斩后奏策略 9.声东击西策略 10.最后通牒策略
(三)阻止对方进攻策略 1.限制策略 (1)权力限制 (2)资料限制 (3)其他方面限制 2.不开先例策略 3.疲劳战术策略 4.休会策略 5.以退为进策略 6.以弱求怜策略 7.“亮底牌”策略
对方是,己方不是,对方先报价较为有利 • 如对方是外行,己方先报价有利 • 一般惯例,发起谈判人应先报价;卖方应先报
价;投标者先报价
报价技巧(2):敢于设定高目标
报价的首要原则:开盘价要“狠”——开出高于预期的条件
设定高目标的目的(以卖方为例—防御性的最高报价):
1、对方可能会直接答应你的条件 双方的承受力各不相同,切勿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价对方不会接受,
2)根据掌握的信息对整个交易作通盘考虑,确 定合理期望值和保留价格,估计对方接受程度, 把握讨价幅度。
5.磋商谈判

在磋商谈判中,假定没有策略性虚报,将会出现什么状况?
谈判共认区 买方的策略性虚报
(谈判剩余)
卖方无策略性虚报
买方 最高目标 (期望)
卖方 最低目标 (底线)
买方 最低目标 (底线)
卖方 最高目标 (期望)
价低
价高 交易条件将压向卖方的底线目标
29
谈判共认区 买方无策略性虚报
(谈判剩余)
卖方的策略性虚报
以上九个因素归结为四大方面的因素: 供求因素、竞争因素、产品因素、币值因素
8
报价的决策不是由报价一方随心所欲决定的,报价时需要 考虑对方对这一报价的认可程度,即报价的有效性。 报价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双方价格谈判的合理范围, 同时还受市场供求状况、双方利益需求、产品复杂程度、 交货期要求、支付方式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31
问题
如果报价时机过早会有什么 状况?
报出交易条件的时间过早, 容易被对方打压。
(四) 坚定、明确、完整,不加解释和说明。 基本要求: 先粗后细; 诚恳自信; 坚决果断; 明确清楚; 不加解释。
33
(五) 根据具体情况,同一商品报不同的价格 具体情况: 客户性质、购买数量、需求急缓、 交易时间、交货地点、支付方式等 方面的Biblioteka 同买方 最高目标 (期望)
卖方 最低目标 (底线)
买方 最低目标 (底线)
卖方 最高目标 (期望)
价低 交易条件将压向买方的底线目标
价高
30
(三) 一般要让对方充分了解产品,能为对方带来的收益,以及对 方感兴趣时,再行报价。
(1)对方对产品的使用价值有所了解 (2)对方对价格兴趣高涨 (3)价格已成为最主要的谈判障碍
9
1、主观价格与客观价格
谈判共认区 买方的策略性虚报
(谈判剩余)
卖方无策略性虚报
买方 最高目标 (期望)
卖方 最低目标 (底线)
买方 最低目标 (底线)
卖方 最高目标 (期望)
价低
价高 交易条件将压向卖方的底线目标
29
谈判共认区 买方无策略性虚报
(谈判剩余)
卖方的策略性虚报
以上九个因素归结为四大方面的因素: 供求因素、竞争因素、产品因素、币值因素
8
报价的决策不是由报价一方随心所欲决定的,报价时需要 考虑对方对这一报价的认可程度,即报价的有效性。 报价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双方价格谈判的合理范围, 同时还受市场供求状况、双方利益需求、产品复杂程度、 交货期要求、支付方式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31
问题
如果报价时机过早会有什么 状况?
报出交易条件的时间过早, 容易被对方打压。
(四) 坚定、明确、完整,不加解释和说明。 基本要求: 先粗后细; 诚恳自信; 坚决果断; 明确清楚; 不加解释。
33
(五) 根据具体情况,同一商品报不同的价格 具体情况: 客户性质、购买数量、需求急缓、 交易时间、交货地点、支付方式等 方面的Biblioteka 同买方 最高目标 (期望)
卖方 最低目标 (底线)
买方 最低目标 (底线)
卖方 最高目标 (期望)
价低 交易条件将压向买方的底线目标
价高
30
(三) 一般要让对方充分了解产品,能为对方带来的收益,以及对 方感兴趣时,再行报价。
(1)对方对产品的使用价值有所了解 (2)对方对价格兴趣高涨 (3)价格已成为最主要的谈判障碍
9
1、主观价格与客观价格
商务谈判磋商阶段策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1实质磋商阶段的规律
意味着对方实际可以做出的让步远比目前所做出的还要大, 对方每退一步都意味着其还会做出进一步的让步;倘若对方 开始让步的幅度比预计的大,但并不进一步做出让步,在这 种情况下,只要对方不愿意放弃交易,你还是要坚定信心, 迫使对方让步。
(3)对方的行为与预计不符,让步比预期的慢且幅度小 这种情况有两种解释:一是对方现在的表现是虚张声势,判
时间内及时地变克制性策略为速决策略。从战术上看,有了时 间限制,将给谈判人员自身带来一定的压力,压力程度与下列 因素联系在一起: ① 所作决定的重要性。决定越重要,时间限制的压力就越大。 ② 可供谈判的时间。时间越短,谈判者所受到的压力就越大。 ③ 故意拖延时间。这种情况一般是在一个买方与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卖方进行谈判时出现。 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报价策略
虑价格的因素也愈少。一件产品价格的贵和廉是相对的,往 往取决于其价格占用户收入的比例,如价值3 000元一台的 彩电,在目前对经济收入较高的个体户来说,并不贵,但对 一般的薪金阶层来讲,就感昂贵。同样,你出售的产品如果 是客户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就要研究其占购买企业以此 原料价生产的产品价格的比例。这个比值愈小,产品的价格 愈微不足道。 ⑤ 经销商考虑利润多,而关心产品的价格少。对产品的经销 商来说,他们主要考虑获利程度,相对来说不太关心产品的 价格。当价格低的产品有利可图时,他们就对价格低的产品 发生兴趣,反之亦然。所以,经商者不是关心价格的高低, 而是首先考虑可能获利的多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1实质磋商阶段的规律
① 威胁本身也是一种自我约束。 ② 被威胁的一方对威胁的看法。 4 如果经过双方接触和谈判,对方的行为已表明对对方估计的
5.1实质磋商阶段的规律
意味着对方实际可以做出的让步远比目前所做出的还要大, 对方每退一步都意味着其还会做出进一步的让步;倘若对方 开始让步的幅度比预计的大,但并不进一步做出让步,在这 种情况下,只要对方不愿意放弃交易,你还是要坚定信心, 迫使对方让步。
(3)对方的行为与预计不符,让步比预期的慢且幅度小 这种情况有两种解释:一是对方现在的表现是虚张声势,判
时间内及时地变克制性策略为速决策略。从战术上看,有了时 间限制,将给谈判人员自身带来一定的压力,压力程度与下列 因素联系在一起: ① 所作决定的重要性。决定越重要,时间限制的压力就越大。 ② 可供谈判的时间。时间越短,谈判者所受到的压力就越大。 ③ 故意拖延时间。这种情况一般是在一个买方与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卖方进行谈判时出现。 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报价策略
虑价格的因素也愈少。一件产品价格的贵和廉是相对的,往 往取决于其价格占用户收入的比例,如价值3 000元一台的 彩电,在目前对经济收入较高的个体户来说,并不贵,但对 一般的薪金阶层来讲,就感昂贵。同样,你出售的产品如果 是客户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就要研究其占购买企业以此 原料价生产的产品价格的比例。这个比值愈小,产品的价格 愈微不足道。 ⑤ 经销商考虑利润多,而关心产品的价格少。对产品的经销 商来说,他们主要考虑获利程度,相对来说不太关心产品的 价格。当价格低的产品有利可图时,他们就对价格低的产品 发生兴趣,反之亦然。所以,经商者不是关心价格的高低, 而是首先考虑可能获利的多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1实质磋商阶段的规律
① 威胁本身也是一种自我约束。 ② 被威胁的一方对威胁的看法。 4 如果经过双方接触和谈判,对方的行为已表明对对方估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报价
• 3.报价差别策略 • 由于购买数量、付款方式、交货期限、交货地点、客户性 质等方面的不同,同一商品的购销价格不同。 • 4.价格分割策略 • 价格分割包括两种形式: • (1)用较小的单位报价 • (2)用较小单位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
• 5.运用心理定价策略
• 6.中途变价策略 • 中途变价策略是指在报价的中途,改变原来的报价趋势, 从而争取谈判成功的报价方法。
• • • •
三、讨价还价的策略
• • (5)价格诱惑 价格诱惑,就是卖方利用买方担心市场价格上涨的心理,诱 使对方迅速签订购买协议的策略。价格诱惑的实质,就是利 用买方担心市场价格上涨的心理,把谈判对手的注意力吸引 到价格问题上来,使其忽略对其他重要合同条款的讨价还价, 进而在这些方面争得让步与优惠。 (6)目标分解 (7)润滑策略 谈判人员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经常会馈赠礼品,以表示友好 和联络感情,这被西方谈判专家称之为“润滑策略”。 (8)请君入瓮 谈判一开始就拿出一份有利于本方(往往是卖方所为)的完 整的合同文本,要求对方按照此合同文本的内容讨论每项条 款,并最终在此基础上签约。霸王合同、格式合同
• 2.开盘价必须有根有据,合乎情理 • 3.报价的表达应该坚定、明确、完整,不加解释和说明 • 4.报价的解释应坚持不问不答、有问必答、避虚就实、能 言不书的原则。
5.1、报价
• • • • • • • • • • (二)报价的形式 1.报价需要考虑的因素 (1)成本因素 (2)需求因素 (3)品质因素 (4)竞争因素 (5)政策因素 2.报价形式 (1)根据报价的方式分,有书面报价和口头报价 (2)根据报价的战术分,有欧式报价术与日式报 价术。
5.2、讨价还价
• • • • • • • • 2.讨价的态度 (1)仔细倾听 (2)试探虚实 3.讨价的基本方法 (1)举证法 (2)求疵法 (3)假设法 (4)多次法
5.2、讨价还价
二、还价 (一)还价含义 针对谈判对手的首次报价,己方所做出的反应性报价。 (二) 还价方式 • (1)按分析比价还价 • 按分析比价还价是指己方不了解所谈产品本身的价值,而 以其相近的同类产品的价格或竞争者产品的价格作参考进 行还价。 • (2)按分析成本还价 • 按分析成本还价是指己方能计算出所谈产品的成本,然后 以此为基础再加上一定百分比的利润作为依据进行还价。 (三)谈判中每次还价项目的多少 (1)单项还价 (2)分组还价 (3)总体还价
• • •
•
•
该策略是通过“先兵后礼”的举措来感化或压迫对方转变立场, 从而打破僵局促成交易。软硬兼施策略往往在对手缺乏经验,对 手很需要与你达成协议的情境下使用。 实施该策略应注意:角色扮演恰到好处。
三、讨价还价的策略
• • • • • (5)车轮战术 在谈判桌上的一方遇到关键性问题或与对方有无法解决的分 歧时,借口自己不能决定或其他理由,转由他人再进行谈判。 此策略的核心是更换谈判主体。 (6)休会策略 休会策略是谈判人员为控制、调节谈判进程,缓和谈判气氛, 打破谈判僵局而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策略。有时候,当谈判 进行到一定阶段或遇到某种障碍时,谈判双方或其中一方会 提出休会,以使谈判人员恢复体力和调整对策,推动谈判的 顺利进行。
5.1、报价
• 2.后报价的利弊 • 好处:对方在明处,自己在暗处,可以根据对方的报价及 时的修改自己的策略,以争取最大的利益。 • 弊端:被对方占据了主动,而且必须在对方划定的框框内 谈判 • 3.报价顺序的实际运用 • (1)如自身实力强于对方,或者在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 己方先报价为宜。(尤其是对方对本行业不熟悉时),反 之可考虑后报价,以观察对方并适当调整自己实际期望目 标。 • (2)在冲突程度高的谈判场合,“先下手为强”,在合作 程度高的场合,谁先出价则无所谓。 • (3)如对手是谈判高手,则让对方先报价,避免让对方剥 茧抽丝。
5.1、报价
• (四)报价策略 • 1.报价时机策略 • 价格谈判中,应当首先让对方充分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能 为对方带来多少收益,待对方对此发生兴趣后再谈价格问题。 实践证明,提出报价的最佳时机,一般是对方询问价格时。 • 在谈判开始的时候对方就询问价格,这时最好的策略应当是 听而不闻,对方坚持即时报价,也不能故意拖延,把价格同 对方可获得的好处和利益联系起来,一起介绍效果较好。 • 2.报价起点策略 • 通常是:卖方报价起点要高,即“可能的最高价”;买方报 价起点要低,即“可能的最低价”。
5.2、讨价还价
一、讨价 (一)讨价含义 在一方报价之后,另一方认为其报价离己方的期望目标太远, 而要求报价一方重新报价或改善报价的行为。 (二)讨价的类型与方法 • 1.讨价的类型 • (1)全面讨价 • 全面讨价是讨价者根据交易条件全面入手,要求报价者从 整体上改变价格,重新报价。 • (2)针对性讨价 • 针对性讨价是讨价者有针对性地从交易条款中选择某些条 款,要求报价者重新报价。 • (3)总体讨价 • 总体讨价是讨价者从总体出发综合分析交易条件,运用策 略,改变报价者的理想目标,降低期望值,考虑重新报价。
•
• • • •
三、讨价还价的策略
• • (3)以林遮木 是指在谈判中故意搅乱正常的谈判秩序,许多问题一古脑儿地摊 在桌面上,使人疲于应付,难以做出正确选择,进而达到使对方 慌乱失误的目的。 注意:问题的提出让人感到真实可信;将所有谈判议题捆包,进 行整体谈判;所提供之证据应该有利于支持本方的观点;认真观 察对手,选择最佳运用时机。 (4)软硬兼施 软硬兼施策略又称“黑脸白脸策略”、“好人坏人策略”或“鸽 派鹰派策略”。
第五章 商务谈判的磋商
5.1、报价
• 报价指谈判一方主动或根据另一方要求向对方提出自己的 所有要求。 • 报价标志着商务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也标志着双方的物 质性要求在谈判桌上“亮相”。 (一)报价的原则
1.对卖方来讲,报价起点要高,即“可能的最高价”,相 应地,对买方来讲,报价起点要低,即“可能的最低价”, 这是报价的首要原则。
5.2、讨价还价
(四)还价起点的确定 • • 从原则上讲,是既要低,但又不能太低,要接近谈判的成 交目标。
从量上讲,谈判起点的确定有三个参照因素:报价中的含 水量、与自己目标价格的差距和准备还价的次数。同时还 应考虑分析卖方在买方价格评价和讨论后,其价格改善的 情况。 (五)还价前的筹划 • (1)认真推算 • (2)通盘考虑 • (3)多案选择
• •
• • •
三、讨价还价的策略
• • • • 2.讨价还价阶段中期的策略运用 (1)步步为营 步步为营策略是指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步步设防,试探着前进, 不断地巩固阵地,不动声色地推行自己的方案让人难以察觉,自 己的每一微小让步都要让对方付出相当代价。 此策略一般是在谈判时间充裕,谈判议题较少,或是各项议题的 谈判均比较艰难的情形下使用。 注意:使用该策略应小心谨慎,力戒急躁和冒进。使用该策略要 做到言行一致,有理有据,使对方觉得情有可原。还价要狠,退 让要小而缓。 (2)疲劳轰炸 疲劳轰炸策略就是指通过疲劳战术来干扰对方的注意力,瓦解其 意志并抓住有利时机达成协议。 在商务谈判中,如果一方的谈判者表现出居高临下、先声夺人的 姿态,那么,即可以采用“疲劳战”战术。 注意:运用此策略最忌讳的就是以硬碰硬,以防激起对方的对立 情绪,使谈判破裂。
三、讨价还价的策略
• • • 3.讨价还价阶段后期的策略运用 (1)最后通牒 在谈判双方争执不下,对方不愿做出让步以接受我方交易条件时, 为了逼迫对方让步,我方可以向对方发出最后通牒。其通常做法 是:给谈判规定最后的期限,如果对方在这个期限内不接受我方 的交易条件达成协议,则我方就宣布谈判破裂而退出谈判。 (2)场外交易 场外交易策略是指谈判双方将最后遗留的个别问题的分歧意见放 下,离开谈判桌,东道主一方安排一些旅游、酒宴、娱乐项目, 以缓解谈判气氛,争取达成协议的做法。 3)私下接触 在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还可以有意识地同对手私下接触,一起 去娱乐游玩,以期增加双方的了解和友谊,促进谈判的顺利发展, 称为“私下接触”策略。 这种策略尤其适用于各方的首席代表。
三、讨价还价的策略
• • • • • • • • • 1.讨价还价阶段前期的策略运用 (1)故布疑阵 故布疑阵策略是指通过不露痕迹地向对方提供虚假信息或大量无 用信息而使对方上当,从而取得有利的谈判条件。 注意:不能露出一点破绽。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不宜采 用这种策略, 本策略的应对:不能轻信对方不应出现的失误,对自己轻易得来 的材料持怀疑态度。 (2)投石问路 利用一些对对方具有吸引力或突发性的话题同对方交谈,或通过 所谓的谣言、秘讯,或有意泄密等手段,借此琢磨和探测对方的 态度和反应。 在市场价格行情不稳定、无把握,或是对对方不大了解的情形下 运用。 注意:运用该策略时一般提问要多,且要做到虚虚实实,煞有其 事;争取让对方难于摸清你的真实意图;不要使双方陷人“捉迷 藏”的境地,进而使问题复杂化。
• •
•
•
•
三、讨价还价的策略
• • • • • • • • • 4)权利有限 指当双方人员就某些问题进行协商,一方要求对方做出某些让步 时,另一方可以向对方宣称,在这个向题上,授权有限,他无权 向对方做出这样的让步,或无法更改既定的事实。 5)坐收渔利 坐收渔利策略是指买主把所有可能的卖主请来,同他们讨论成交 的条件,利用卖者之间的竞争,各个击破,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条 件。 6)不遗余“利” 不忘最后的获利 争取最后的让步 注意为双方庆贺 慎重地对待协议
5.1、报价
• (三)报价的顺序——谈判双方谁先报价。
• 1.先报价的利弊 • 好处: • (1)先报价能够先声夺人,先报价比反应性报价显得更有 力量,更有信心。 • (2)先报价的价格将为以后的讨价还价树立起一个界碑。 • (3)先报价可以占据主动,先施影响,并对谈判全过程的 所有磋商行为持续发挥作用。 • 不利之处: • (1)当己方对市场行情及对手的意图没有足够了解时,贸 然先报价,往往起到限制自身期望值的作用。 • (2)先报价的一方由于过早地暴露了自己手中的牌,处于 明处,为对方暗中组织进攻,逼迫先报价一方沿着他们设 定的道路走下去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