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康复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 脑血管疾病概述 •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 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01
脑血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病变,引起脑部缺血或出血,导致 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分类
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 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 出血。
01
02
03
04
致残率
脑血管疾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 残疾,如偏瘫、失语、认知障
碍等。
死亡率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 原因之一,尤其是脑出血和蛛
网膜下腔出血。
复发率
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脑血 管疾病,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并发症
脑血管疾病可能引起一系列并 发症,如肺部感染、心脏疾病
等。
02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如日 常生活照顾、营养支持、 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尽 快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
05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 物,避免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控制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感染、脱髓鞘疾病等,需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04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降血压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 形成,降低脑血管疾病复发的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康复护理_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康复护理_PPT课件
3、强调积极干预冠心病危险因 素,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
二、冠心病康复内容
1、涵盖心肌梗死、心绞痛、隐性 冠心病、CABG、PTCA等。
2、冠心病康复治疗措施会影响其 周围人群对冠心病风险因素的认识 从而有利于尚末患冠心病的人改变 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防止疾病发 生的目的。
三、康复治疗分期
Ⅰ期: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 症住院期康复 适应征: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 安静心率<110次/分,无心衰,严重心 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BP、T、失常。 Ⅱ期:指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 适应征:与Ⅰ期相似,患者病情稳定,运 动能力达3个代谢当量(METS)以上。
坐位 呼吸调节 四肢活动 站立和行走 坐位大便 保证适当血容量
八、Ⅰ期康复——治疗目标
低水平运动试验阴性,可以按正 常节奏连续行走100~200m,或上 下1~2层楼而无症状和体征。
运动 能力达到2~3METs 能 够适应家庭生活
九、治疗方案
以循序激进地增进活动量为原 则,生命体征一旦稳定,无合并症 即可开始,基本原则:根据患者的 自我感觉,尽量进行可以耐受的日 常活动。
禁忌征:
1、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 床病情恶化的情况。 2、患者不理解或不合作者不宜进行 康复治疗。
四、急性心肌梗死的功能障碍
心血管功能障碍 代谢功能障碍 呼吸功能障碍 心理行为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五、当前心梗早期治疗策略
1、绝对卧床休息; 2、吸氧; 3、CABG溶栓、抗心绞痛药物。
七、康复措施
床上活动:
从床上的肢体活动开始,包括呼吸训 练,肢体活动一般从远端肢体的小关节 活动开始。
逐步开始抗阻活动,抗阻活动可以采 用捏气球、皮球或拉皮筋等。

脑血管病康复ppt课件

脑血管病康复ppt课件
基础上,综合利用康
复治疗技术改善功能。
10
六、偏瘫康复评定
㈠患者全身状态的评估 ㈡意识水平的评定:Glasgow昏迷量表
㈢认知功能的评定:记忆、注意、定向、判断、计算等 ㈣心理评定 :焦虑、抑郁等 ㈤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方法、Fugl-Meyer方法、上田敏方法 ㈥肌张力的评定:改良的Ashworth ㈦ROM评定 ㈧共济失调的评定 ㈨平衡的评定 ㈩吞咽障碍的评定 (十一)语言功能评定 (十二)步态分析 (十三)ADL评定 (十四)其他
脑血管病康复
1
一、问题点
•基础病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颈内动脉系统:偏瘫、感觉障碍、失语、失用、认知障碍等。
•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复视,感觉障碍,瘫,共济失调,吞咽障
碍,构音障碍等
•并发症、合并症:肩部、肺部、其他器官。
2
二、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的性质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脑部发生病变产生抑制,病变以下的脑干、脊髓则处 于抑制释放阶段。
15
失语症评定
16
七、康复治疗的原则 ⒈康复要早期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只要病人神志清楚, 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高血压、 实质性脑出血一般宜在10—14天后进行。 ⒉介绍康复知识,争取患者及家属积极参加康复治疗。 ⒊注意全方位进行康复。 ⒋积极防治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 ⒌注意患者全身状态的观察,避免复发。 ⒍重视家庭和社区康复的重要性。
17
八、康复的适应症 ⒈没有严重精神、行为异常。 ⒉生命体征平稳,没有严重并发症、合并症。 ⒊发病后受累肢体的症状不再继续发展。 九、康复禁忌症 ⒈病情过于严重:昏迷、颅压过高、血压过高、严重精神 障碍。 ⒉伴有严重合并症: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急性心梗、 心绞痛、脏器功能衰竭等。

脑血管病康复ppt课件

脑血管病康复ppt课件
对运动障碍的训练方法 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 矫形器的使用 手术治疗 其他物理治疗因子的使用 肉毒素局部注射
14
脊髓损伤的康复
15
>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定 >直肠指检 >脊髓损伤程度的评定 >脊髓损伤平面与预后的关系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16
早期 的功能干预 > 防止关节挛缩 > 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 用起立床站立纠练 > 肌肉代偿模式 >手功能纠练 > 日常生活活动的纠练
20
>预防与治疗合并症 >促进神经再生 >保持肌肉质量,迎接神经再支配 >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促进感觉功能的恢Leabharlann >患者应注意的向题21
脑血管病 的康复
1
> 躯体功能评定 >日常生活功能和工作能力方面 >社会参与方面
2
运动功能评定: Brunnstrom法
I 无任何运动 仅出现协 同运动模式 Ⅲ 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 IV 出 现 脱 离 协 同 运 动 的 活 动 V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 VI 运 动 协 调 近 于 正 常
5
> 功能性运动纠练
防止软组织挛缩 运用运动生理学的原则诱发肌肉活动 用具体的目标训练运动控制 增加肌力 调整活动或环境 活动关节 训练耐力和心血管反应
6
> 主动纠练关键性活动
翻向健侧并从床的一侧坐起 增强肌力训练
> 行走 > 吊带支持 (减重)跑台上行走 > 强制性使用
7
口矫形器和辅助器具 口对照顾者的纠练 口 言语治疗 口中国传统医学的应用 口社会心理方面的康复 口预后
3

脑卒中全面康复PPT课件

脑卒中全面康复PPT课件

康复的重要性与效果
重要性
脑卒中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残疾程度,提 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效果
研究表明,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03 脑卒中康复的全面性
身体功能的康复
肢体功能康复
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手段, 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病因与风险因素
病因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脑血管狭窄或闭 塞引起,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 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风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 胖、缺乏运动等都是脑卒中的常见风 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等症 状。
诊断
医生通常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来确诊脑卒 中。
详细描述
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对长期康复计划在慢性期 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长期康复计划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和生活 质量,减少复发和再次入院的风险。
案例三:家庭康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家庭康复能够为脑卒中患者提 供稳定、持续的康复环境,有 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02 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
康复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
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过程。
目标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残疾程度,促进全面康复,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 和社会。
康复的分期与原则
分期
急性期康复、恢复期康复、后遗症期 康复。
原则

脑梗死康复期治疗PPT课件

脑梗死康复期治疗PPT课件

编辑版ppt
评估
1、一般状态 2、神经功能状态 3、心理状态 4、个人素质及家庭条件 5、丧失功能的自然恢复情况
5
编辑版ppt
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
偏瘫 双侧瘫 言语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情感障碍
6
康复前的准备工作
编辑版ppt
确定康复目标
1、改善步态 2、恢复步行能力 3、增强肢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 4、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5、适时应用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6、重视心理、社会及家庭环境改造,使患者重
(第6版神经内科)
编辑版ppt
11
急性期:1个月 第一阶段:发病24—48小时内 第二阶段:3-14天 第三阶段:15-30天
恢复期:2-6个月 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科 黄如训 PPT)
编辑版ppt
返回
12
3
编辑版ppt
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体系
一级
康复任务 协助临床治疗,防止继发合并症的发生
二级 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三级
80%进行社区康复,巩固已取得的康复效果,进
一步提高运动功能、交流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20%经专科康复中心治疗患者能达到大部分日常 生活能力自理。
4
康复前的准备工作
编辑版ppt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1
脑卒中的概念
编辑版ppt
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 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性脑血管病事件。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 血。
其中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 常见的类型,约占70%。
2
编辑版ppt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原则

脑卒中康复ppt课件

脑卒中康复ppt课件
七、认知功能评定 八、心理评定 九、生活质量(QOL)评定量表
16
第四节 康复治疗
一、康复治疗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 2.康复评定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包括急性期、恢 复早期(亚急性期)、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 小组共同制订,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 善。 4.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 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等。 6. 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软瘫强化治疗 患者通过体位的正确摆放和关节的 被动活动治疗后,仍有一部分患肢处于软瘫,特 别是上肢和手。为此要强化治疗,并有意识地将 患侧上肢置于患者的视线之内.
软瘫期强化治疗的治疗原则:除体位的正确摆放 和关节的被动活动治疗仍可进行外,主要是利用 躯干肌的活动,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部分 恢复,通过紧张性反射、姿势反射、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Rood感觉刺激等手段,促进靶肌肉的 肌力和肌张力增高。
29
第四节 康复治疗
1.软瘫强化治疗内容: 紧张性反射 (tonic reflex)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 Rood感觉刺激 运动再学习
30
第四节 康复治疗
2.床上和床边活动训练: Bobath握手 见图2-6 上肢自助被动运动 见图2-7 双侧桥式运动 见图2-8 ,单桥训练 见图2-9 活动桥式运动 牵伸躯干肌:屈患膝、髋内旋,一手压患膝,另一手压肩 牵张腘绳肌 见图2-10 ,图2-11 仰卧及俯卧位屈膝运动 起立床训练 体位转移训练:仰卧位的侧方移动 ,向健侧、患侧翻身 床上坐起训练

脑卒中康复护理PPT课件

脑卒中康复护理PPT课件
加强患者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 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
鼓励家庭和社会对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营造良好的康复环 境。
谢谢观看
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 力、社交能力、工作能 力等,了解患者的生活
质量状况。
家庭环境评估
评估患者的家庭环境是 否适合进行康复训练, 如家庭空间布局、家属
支持等。
03
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呼吸机辅助呼吸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 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考虑使 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维持患者生命 体征稳定。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患者下 肢进行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深静脉 血栓形成。
药物预防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可使用抗 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预防 血栓形成。
观察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情况, 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压疮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法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时翻身与按摩
脑卒中康复护理PPT课件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 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 • 恢复期康复护理重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 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 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 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制定具体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上肢伸肌占优势,下肢屈肌占优势。 故病人卧位时上半身应扭向健侧。 ⒋其他 侧卧位:上侧上下肢屈肌占优势。
下侧上下肢伸肌占优势。 立位:上肢屈肌占优势,下肢伸肌占优势。
9
ppt课件
Brunnstrom偏瘫后恢复六阶段 (过程)理论(图示)
10
ppt课件
四、脑血管病瘫痪恢复的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功能重组 •脑循环动力学的改善--基础
11
ppt课件
五、脑血管病康复的原理
在上述中枢性瘫恢复机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康 复治疗技术改善功能。
12
ppt课件
六、偏瘫康复评定
㈠患者全身状态的评估 ㈡意识水平的评定:Glasgow昏迷量表
㈢认知功能的评定:记忆、注意、定向、判断、计算等 ㈣心理评定 :焦虑、抑郁等 ㈤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方法、Fugl-Meyer方法、上田敏方法 ㈥肌张力的评定:改良的Ashworth ㈦ROM评定 ㈧共济失调的评定 ㈨平衡的评定 ㈩吞咽障碍的评定 (十一)语言功能评定 (十二)步态分析 (十三)ADL评定 (十四)其他
19
ppt课件
八、康复的适应症 ⒈没有严重精神、行为异常。 ⒉生命体征平稳,没有严重并发症、合并症。 ⒊发病后受累肢体的症状不再继续发展。 九、康复禁忌症 ⒈病情过于严重:昏迷、颅压过高、血压过高、严重精神 障碍。 ⒉伴有严重合并症: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急性心梗、 心绞痛、脏器功能衰竭等。
20
▼ 瘫痪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开始只是被释放的脑干和脊 髓的活动 。 姿势反射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肢体运动的恢复重在改变异常模式。
5
ppt课件
偏瘫异常姿势
6
ppt课件
㈠联合反应
表现为患肢无随意运动时,由于健侧肢体运动引起患肢的 肌肉收缩。是发自脊髓的异常运动。
上肢呈现为对称性,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屈、伸为相反 的。
ppt课件
十、确定康复目标 ⒈近期目标:康复治疗疗程内达到的目标。 ⒉远期目标:康复治疗结束后达到的目标。
21
ppt课件
十一、康复小组成员及作用 ⒈康复医师 ⒉康复护士 ⒊OT师/士 ⒋PT师/士 ⒌ST师 ⒍社会康复工作者 ⒎康复工程人员 ⒏心理治疗师 ⒐文体治疗师 ⒑职业康复师 ⒒中医 ⒓其他。
---对侧上下肢屈肌占优势。
故病人卧位时头多偏向患肢侧。
⑵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颈前屈:上肢屈肌占优势,下肢伸肌占优势。
颈伸展:上肢伸肌占优势,下肢屈肌占优势。
故病人不宜多采用卧位与颈屈位。
⒉紧张性迷路反射—延髓水平
仰卧位:上下肢伸肌占优势。俯卧位:上下肢屈肌占优势。
8
ppt课件
⒊紧张性腰反射—脊髓水平 当上半身向右转时:右上肢屈肌占优势,下肢伸肌占优势。
㈡共同运动
指由意志引起的但只能按一定模式的运动。其组成成分部 分为随意、部分为不随意运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原始运动。
㈢姿势反射
体位改变引起的四肢屈肌、伸肌张力按一定的模式改变称 姿势反射。为脑干、脊髓所控制。
7
ppt课件
⒈紧张性颈反射—上部脊髓水平
⑴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颈部向一侧旋转---面部所向侧上下肢伸肌占优势。
13
ppt课件
Brunnstrom评定法
上肢:
1级:无随意运动。 2级:开始出现轻微的共同运动模式 3级:可随意发起共同运动 4级:出现脱离共同运动的活动
⑴肘屈曲位前臂部分旋前、旋后。 ⑵肘伸展位,肩能前屈90º。 ⑶将手向腰后旋转 5级:出现相对独立于共同运动的活动 ⑴肘伸展位肩能外展90 º。 ⑵肘伸展位肩能前屈180 º。 ⑶肘伸展位前臂能旋前、旋后。 6级:运动近正常或稍欠灵巧,快速动作不灵活。
16
ppt课件
改良的Ashworth评定标准:
0:无肌张力增高。
Ⅰ: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活动范围之末 时出现最小阻力或突然的卡住和放松。
Ⅰ+: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50%之内出现突然卡 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50%后均呈现最小阻力。
Ⅱ:肌张力增加较明显,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肌张力均明显 地增加,但受累及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动移动。
脑血管病康复
1
ppt课件
一、问题点
•基础病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颈内动脉系统:偏瘫、感觉障碍、失语、失用、认知障碍等。
•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复视,感觉障碍,瘫,共济失调,吞咽障
碍,构音障碍等
•并发症、合并症:肩部、肺部、其他器官。
2
ppt课件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的性质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脑部发生病变产生抑制,病变以下的pt课件
手: 1级:无随意运动。 2级:稍出现手指的联合屈曲。 3级:能充分联合屈曲,但不能联合伸展。 4级:⑴稍能总的伸展,⑵能侧方抓握,手指可做集团伸展 。 5级:可做球状和柱状抓握、独立伸展。 6级: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较健侧差。
15
ppt课件
下肢:
1级:无随意运动。 2级:出现轻微的随意运动。 3级:坐、立位时,有髋、膝、足的共同屈曲。 4级:⑴坐位,膝屈曲90º时可将脚向后滑动。⑵坐位,足跟接地, 足能背屈。 5级:⑴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⑵立位,髋伸展位,脚向前踏出, 足能背屈。 6级:⑴立位髋能外展并超过骨盆上提的范围。⑵在坐位,伸膝的 情况下可内、外旋下肢,合并足的内、外翻。
Ⅲ: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Ⅳ:挛缩,受累及部被动屈伸时呈挛缩状态而不能动。
17
ppt课件
失语症评定
18
ppt课件
七、康复治疗的原则 ⒈康复要早期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只要病人神志清楚, 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高血压、 实质性脑出血一般宜在10—14天后进行。 ⒉介绍康复知识,争取患者及家属积极参加康复治疗。 ⒊注意全方位进行康复。 ⒋积极防治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 ⒌注意患者全身状态的观察,避免复发。 ⒍重视家庭和社区康复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