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四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内涵选择题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内涵选择题摘要:一、引言二、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1.语言建构与运用2.思维发展与提升3.审美鉴赏与创造4.文化传承与理解三、选择题解析1.选择题一2.选择题二3.选择题三4.选择题四四、结论正文:一、引言语文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展开讨论,并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解析。
二、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课程首先要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得体等方面。
(2)思维发展与提升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使他们能够在阅读、写作、表达等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进行有效沟通。
(3)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能够在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
(4)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课程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三、选择题解析(1)选择题一问题:以下哪项不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A.语言建构与运用B.思维发展与提升C.审美鉴赏与创造D.英语能力答案:D(2)选择题二问题: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需要培养的思维类型?A.逻辑思维B.形象思维C.创造思维D.数学思维答案:D(3)选择题三问题: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体现了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A.鲁迅B.老舍C.沈从文D.贾平凹答案:C(4)选择题四问题: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中,关于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不包括以下哪项?A.传承优秀传统文化B.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C.学习外来文化D.排斥异质文化答案:D四、结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内涵丰富,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
【小升初】2020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易错选择题训练四共40题

小升初数学易错选择题(工程类、行程类应用题、图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40小题)1.王师傅6分钟加工了12个零件,王师傅加工1个零件需要()分钟.A.2 B.0.5 C.3 D.42.一段路,甲车走完全程需要9小时,乙车需要6小时.两车从这条路的两端同时相向而行,()小时相遇.A.3 B.C.D.3.一项工程,甲单独要6天完成,乙单独要8天完成,甲与乙的工作效率比是()A.3:4 B.4:3 C.:D.14:84.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小时加工了这批零件的,全部加工完还需要()小时.A.1B.C.D.5.一项工程甲、乙合作完成了全工程的,剩下的由甲单独完成,甲一共做了10天,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15天,如果由乙单独做,需()天.A.18 B.19 C.20 D.216.用30千克花生米可以榨油12千克,照这样计算,50千克花生米可以榨油多少千克,列式错误的是()A.12÷30×50 B.30÷12×50 C.50÷(30÷12)D.12×(50÷30)7.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他们走的时间比是4:5,速度比是5:3,他们走的路程比是()A.12:25 B.4:3 C.3:4 D.25:128.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距中点14千米的地方相遇,两车相遇时,它们所行路程的差是()千米.A.7 B.14 C.28 D.429.甲乙两地相距1500千米,飞机从甲地到乙地时顺风,得2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是逆风,需2.5小时满则飞机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千米/小时.A.700 B.667 C.675 D.65010.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它是一个()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11.把一批书按2:3:4或2:4:5两种方案分给甲、乙、丙三个班,都可以将这批书正好分完,这批书可能有()本.A.90 B.99 C.110 D.18012.一盒有净含量为750毫升的长方体盒装酸奶,量得外包装长8厘米,宽5厘米,高15厘米,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净含量的标准是()A.真实B.虚假C.无法确定13.把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体钢坯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A.4分米B.2分米C.12.56分米14.有一支牙膏的口子直径为5mm,小丽每次挤出1cm长,共挤了36次用完,后来公司把直径改为6mm,小丽还是每次挤出1cm长,问挤了多少次用完?()A.32 B.30 C.28 D.2515.一个圆锥形陀螺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5厘米,如果要把这个陀螺装在一个长方体盒子中,这个盒子的容积至少是()立方厘米.A.30 B.47.1 C.141.3 D.18016.一只挂钟的时针长5cm,分针长8cm,从上午8时到下午2时,分针尖端“走了”()cm,时针扫过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8π,12.5πB.96π,25π C.96π,12.5π17.一个工厂5月份生产机器98台全部合格,合格率是()A.2% B.98% C.100%18.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和10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A.大于30% B.等于30% C.小于30% D.无法确定19.今年5月,李叔叔将结余的5万元人民币存入工商银行,定期3年,年利率4.25%,到期后李叔叔可得利息()元.A.5100 B.6375 C.55100 D.5637520.一块正方形的丝绸布料,既可以做成边长是18厘米的小方手绢,也可以做成边长是27厘米的大方手绢,都无剩余.这块正方形丝绸布料的边长至少是()厘米.A.54 B.108 C.58 D.6021.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纸,把它裁成最大的正方形,不能剩余,可裁()个.A.12 B.6 C.1522.甲乙二人速度比是3:5,他们从一条“健身步道”的AB两点同时出发,如果同向而行,12分钟后乙追上甲;如果相向而行,()分钟后相遇.A.1 B.3 C.5 D.823.强强和明明同时从运动场环形跑道的同一起点沿着相同的方向出发跑步.强强跑完一圈需要6分钟,明明跑完一圈需要8分钟,他俩()分钟后第一次在起点相遇.A.12 B.16 C.24 D.4824.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其中兔子有()A.3只B.4只C.5只D.6只25.36人去划船,一共租了8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那么一共租了()只小船.A.6 B.2 C.326.一堆糖每人分5块多10块,如果现在的人数减少一半,那么每人12块就少2块.这些糖共有()块.A.46 B.65 C.70 D.7527.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某次电脑技能比赛.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为a分,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比丙的成绩低9分,比丁的成绩高3分,那么他们四人的平均成绩为()分.A.a+6 B.4a+1.5 C.4a+6 D.a+1.528.上学的路上,小明听到两个人在谈论各自的年龄,只听一人说“当我的年龄是你现在的年龄时,你才4岁.”另一人说“当我的年龄是你现在的年龄时,你将61岁,”他们两人中,年龄较小的现在()岁.A.21 B.22 C.23 D.2429.明明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31.4c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cm.A.15.7 B.5 C.1030.一块地板砖的面积是()A.64平方千米B.64平方米C.64平方分米31.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8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A.113.04 B.226.08 C.75.3632.周长都相等的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面积()A.圆最大B.正方形最大 C.长方形最大 D.一样大33.图是底面半径为5厘米的圆柱体从中间斜着截去一段后所得,那么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A.626 B.628 C.630 D.64034.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恰好是另一个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那么这两个圆柱的()A.侧面积一定相等B.体积一定相等C.表面积一定相等D.以上皆错35.一张长方形纸长10厘米,宽7厘米,如果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A.40 B.34 C.2836.一个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cm,它的表面积减少94.2cm2.这个圆柱体积减少()cm3.A.30 B.31.4 C.235.5 D.94.237.一个长方体的底是面积为3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是()平方米.A.18 B.48 C.5438.下面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A.B.C.D.39.如图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上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A.B.C.D.40.将一个圆柱体削制成一个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A.B.C.2倍D.不能确定小升初数学易错选择题四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0小题)1.【分析】已知王师傅6分钟加工了12个零件,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可求出加工1个零件需要的时间,据此解答.【解答】解:6÷12=0.5(分钟)答:王师傅加工1个零件需要0.5分钟.故选:B.2.【分析】把两地的距离看作单位“1”,甲要9小时行完,乙要6小时行完,则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要求相遇时间,用路程除以速度和即可,列式为1÷(+),解决问题.【解答】解:1÷(+)=1÷=(小时);答:两车从这条路的两端同时相向而行,小时相遇;故选:C.3.【分析】将这项工程当做单位“1”,则两人的工作效率分别为、,所以两人的效率比为::=4:3.【解答】解:两人的效率比为::=4:3.4.【分析】首先根据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小时加工了这批零件的,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出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求出剩下的工作量,然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求出全部加工完还需要多少小时即可.【解答】解;÷=(1﹣)÷=÷=(小时)答:全部加工完还需要小时.故选:D.5.【分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甲的工作效率是,先求出甲独自完成的部分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用这部分工作量除以甲的工作效率求出这部分工作量甲需要的时间,继而求出合作时用的时间;再用合作时甲的工作效率乘甲的工作时间,求出甲在合作中完成的工作量,进而求出合作中乙完成的工作量,用乙完成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时间就是乙的工作效率,进而求出乙独做需要的时间.【解答】解:(1﹣)÷=÷=4(天)10﹣4=6(天)﹣×6=1÷(÷6)=1÷=20(天)答:如果由乙单独做,需20天.故选:C.6.【分析】对每个算式进行分析,据此可以进行解.【解答】解:A.12除以30表示每千克花生米可榨油的千克数,再乘50就是可榨油的千克数.正确.B.30除以12表示每千克油需要花生米的千克数.所以错误.C.30除以12表示每千克油需要花生米的千克数,再除50表示可榨油的千克数.正确.D.用50除以30求出50里面有几个530,再乘12就是可榨油的千克数.正确.故选:B.7.【分析】假设甲所用的时间为4,则乙所用时间为5;甲的速度为5,则乙的速度为3,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求出甲的路程和乙的路程,进而根据题意求比即可判断.【解答】解:(4×5):(5×3)=20:15=(20÷5):(15÷5)=4:3故选:B.8.【分析】由题意可知: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因为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故选:C.9.【分析】由题意可知,飞机往返两地共用了2+2.5小时,又往返一次共行1500×2千米,根据除法的意义,用往返两地所行距离除以所用时间,即得飞机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小时.【解答】解:1500×2÷(2+2.5)=3000÷4.5≈667(千米)答:飞机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约667千米.故选:B.10.【分析】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最大的内角度数占三角形内角和的几分之几,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最大内角的度,如果最大内角小于90°,则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如果最大内角大于90°,则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据此解答.【解答】解:2+3+4=9,180°×=80°,答: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11.【分析】解答此题时应根据按2:3:4或按2:4:5两种方案分给甲、乙、丙三个班,可知这批书总分成9份和11份都正好分完,由此可知这批书应该是9和11的最小公倍数和公倍数.【解答】解:2+3+4=9,2+4+5=11,这批书的本数应该是9和11的最小公倍数99.答:这批书可能有99本.故选:B.12.【分析】长方体盒子的容积一定小于它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它的体积,然后与它的容积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750毫升=750立方厘米,8×5×15=600(立方厘米),因为长方体盒子的容积一定小于它的体积,所以净含量的标准是虚假的.故选:B.13.【分析】根据正方体和圆柱的知识可知,要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是以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作为圆柱的直径,才能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所以它的底面直径就是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根据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就是棱长的一半.【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是以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作为圆柱的直径,才能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所以它的底面直径就是这个正方体的棱长,那么半径就是4÷2=2(分米)故选:B.1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次挤出的牙膏的形状是圆柱体,先求出当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mm时,每次挤出的牙膏的体积,然后求出用36次的牙膏的体积,也就是牙膏的体积;再求出当牙膏出口处直径为6mm时,每次挤出的牙膏的体积,然后求出用的次数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厘米=10毫米当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mm时,每次挤出的牙膏的体积:3.14×(5÷2)2×10=3.14×6.25×10=196.25(mm3)牙膏的体积:196.25×36=7065(mm3)当牙膏出口处直径为6mm时,每次挤出的牙膏的体积:3.14×(6÷2)2×10=3.14×9×10=282.6(mm3)用的次数:7065÷282.6=25(次)答:挤了25次用完.故选:D.15.【分析】由题意可知:要使盒子的容积最小,且能装得下陀螺,则盒子的长和宽都应等于陀螺的底面直径,高等于陀螺的高,陀螺的底面直径和高已知,即可求出这个盒子的容积.【解答】解:6×6×5=36×5=180(立方厘米)答:这个盒子的容积至少是180立方厘米.故选:D.16.【分析】①、从上午8时到下午2时,一共是6个小时,根据一小时分钟走一圈,所以分钟共走了6圈,分针尖端走过的路程就是6个以分针长度为半径圆的周长;②、从上午8时到下午2时,一共是6个小时,因为一个钟面有12个小时,所以时针“扫过”的面积,是以时针为半径的半个圆的面积.【解答】解:①C=2πr=2×π×8=16π(厘米)16π×6=96π(厘米);②S=πr2=π×52=25π(平方厘米)25π÷2=12.5π(平方厘米)故选:C.17.【分析】合格率是指合格产品数量占产品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是:合格率=×100%;由此求解.【解答】解:×100%=100%故选:C.18.【分析】如果5克盐和10克水放在一起,浓度是5÷(10+5)≈33.3%,加入的盐水含盐率大于原来盐水的含盐率,所以这时盐水含盐率应大于原来的含盐率30%;解答即可.【解答】解:×100%,≈33.3%;因为加入的盐水的浓度大于原来盐水中的盐的浓度,所以这时盐水的含盐率应大于30%;故选:A.19.【分析】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题中本金是5万元=50000元,时间是3年,年利率是4.25%,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50000×4.25%×3=2125×3=6375(元)答:到期后可得利息共6375元.故选:B.20.【分析】根据题意,要求这块正方形丝绸布料的边长至少长多少厘米,也就是求18和27的最小公倍数,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8=2×3×3,27=3×3×3,18和27的最小公倍数为:2×3×3×3=54;答:这块正方形丝绸布料的边长至少是54厘米.故选:A.21.【分析】裁成同样大小,且没有剩余,就是裁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4和18的公因数,要求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就是以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为小正方形的边长,然后用长方形纸片的长和宽分别除以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纸片的长边最少可以裁几个,宽边最少可以裁几个,最后把它们乘起来即可.【解答】解:24=2×2×2×3,18=3×2×3,所以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长方形纸片的长边可以分;24÷6=4(个),宽边可以分:18÷6=3(个),一共可以分成:4×3=12(个);答:共可裁12个正方形.故选:A.22.【分析】甲、乙两人速度比3:5,可以看做甲的速度为3份,乙的速度为5份,则甲、乙两人的速度差为5﹣3=2(份),如果同向而行,12分钟后乙追上甲,那么AB两地的距离就是2×12=24份,如果他们相向而行,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解答即可.【解答】解:(5﹣3)×12÷(5+3)=2×12÷8=24÷8=3(分钟)答:如果相向而行,3分钟后相遇.故选:B.23.【分析】强强回到起点用的时间是6分钟的整数倍,明明回到原地是8分钟的整数倍,则第一次同时回到起点的分钟数就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因此得解.【解答】解:6=2×3,8=2×2×2,所以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2×2=24(分钟),答:他们24分钟后可以在起点第一次相遇.故选:C.24.【分析】假设全是鸡,那么一共有2×8=16条腿,这样就比已知少了22﹣16=6条腿,已知每只兔子比鸡多4﹣2=2条腿,所以可以求得兔子有:6÷2=3只,由此即可进行选择.【解答】解:假设全是鸡,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兔子的只数为:(22﹣2×8)÷(4﹣2)=6÷2=3(只)答:兔子有3只.故选:A.25.【分析】假设租用的全是大船,则可坐人8×5=40人,假设比实际就多了40﹣36=4人,这是因为每只大船比每只小船多坐5﹣3=2人,据此可求出小船的只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假设租的全是大船,则小船的只数是:(5×8﹣36)÷(5﹣3)=4÷2=2(只),答:租用的小船有2只.故选:B.26.【分析】设现在的人数是x人,那么原来的人数就是2x人;原来每人分5块多10块,则一共有(5×2x+10)块;现在每人12块就少2块,那总块数就是(12x ﹣2)块,根据总块数不变列出方程求出现在的人数,进而求出糖的总数.【解答】解:设现在的人数是x人,那么原来的人数就是2x人,则:5×2x+10=12x﹣210x+10=12x﹣212x﹣10x=10+22x=12x=612×6﹣2=72﹣2=70(块)答:这些糖共有70块.故选:C.27.【分析】由题意得:甲加乙总分为2a,丙的成绩为a+9,丁的成绩为a﹣3,因此他们四人的平均成绩为(2a+a+9+a﹣3)÷4,据此解答.【解答】解:(2a+a+9+a﹣3)÷4=(4a+6)÷4=a+1.5答:他们四人的平均成绩为(a+1.5)分.故选:D.28.【分析】根据两人的年龄差一定,可知现在年龄小的年龄是比年龄差大4岁,年龄大的比两个年龄差大4岁,当年龄小的年龄是年龄大现在的年龄时,年龄大的将61岁,就是再过一个年龄差,是61岁,即61﹣4=57岁是3个年龄差,据此可求出年龄差,再加4就是年龄较小的人现在多少岁.据此解答.【解答】解:(61﹣4)÷3+4=57÷3+4=19+4=23(岁)答:年龄较小的现在23岁.故选:C.29.【分析】根据尺规画圆的方法可知,两脚间的距离就是这个圆的半径,由此先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半径即可.【解答】解:31.4÷3.14÷2=5(厘米),答: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故选:B.30.【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题目中所给的数字可知,一块地板砖的面积用平方分米较合适,由此选择即可.【解答】解:生活中用的地板砖大多是边长为40cm、60cm、80cm的正方形地板砖,它们的面积分别为40cm×40cm=1600cm2=16dm2、60cm×60cm=3600cm2=36dm2、80cm ×80cm=6400cm2=64dm2.故选:C.31.【分析】先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体积,再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由此即可求出圆锥的体积.【解答】解:3.14×(6÷2)2×8,=3.14×9×8,=226.08(立方分米),226.08×=75.36(立方分米),答:圆锥的体积是75.36立方分米.故选:C.32.【分析】我们采用假设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假设周长是16厘米,进而求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解答】解:假设正方形、长方形、圆的周长都是16厘米,则:(1)正方形的边长:16÷4=4(厘米),面积:4×4=16(平方厘米);(2)假设长方形的长为6厘米,宽为2厘米,则面积:2×6=12(平方厘米);(3)圆的半径:16÷3.14÷2=(厘米),面积:3.14×(),=3.14××,=,=20(平方厘米);所以,12平方厘米<16平方厘米<20平方厘米,故选:A.33.【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则这个图形的体积是底面半径为5厘米、高为6厘米的圆柱的体积与高为10﹣6=4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的一半之和,由此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解答.【解答】解:3.14×52×6+3.14×52×(10﹣6)÷2=471+157=628(立方厘米).答:截后的体积是628立方厘米.故选:B.34.【分析】设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为d1,高为h1,第二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为d2,高为h2,d1=h2,h1=d2,由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πdh,可知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因为两个圆柱的底面积不一定相等,所以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都不一定相等,据此即可选择.【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恰好是另一个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那么这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定相等,表面积和体积不一定相等.故选:A.35.【分析】一张长方形纸长10厘米,宽7厘米,如果要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7×4=28(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故选:C.36.【分析】根据题意知道94.2平方厘米就是截去部分的侧面积,由此根据侧面积公式S=Ch=2πrh,知道r=S÷2π÷h,由此再根据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用减少的侧面积×半径÷2就是这个圆柱体积减少的体积.【解答】解:半径:94.2÷(2×3.14)÷3=94.2÷6.28÷3=15÷3=5(厘米)体积:94.2×5÷2=471÷2=235.5(立方厘米)答:这个圆柱体积减少235.5立方厘米.故选:C.37.【分析】由“一个长方体的底是面积为3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可知:底面正方形的周长正好是侧面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说侧面正方形的边长是底面正方形边长的4倍,那么侧面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底面正方形面积的16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知:侧面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底面正方形面积的16倍,即:3×16=48(平方米)答:这个长方形的侧面积是48平方米.38.【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图B和C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41”结构,图D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222”结构,都能折成正方体;图A不属于正方体的展开图,不能折成正方体.【解答】解:图B、图C和图D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能折成正方体,图A不属于正方体的展开图,不能折成正方体;故选:A.39.【分析】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一个十字形,从正面看到的是,从右侧面看到是;据此得解.【解答】解: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上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故选:B.40.【分析】将一个圆柱体削制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也就是说削成的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即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这里没说削成的圆锥是否最大,因此不能确定.【解答】解:将一个圆柱体削制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这里没说削成的圆锥是否最大,因此不能确定.故选:D.21。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四含解析

选择题专项练(四)(满分:40分时间: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山东淄博高三二模)负压病房是收治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病人所用的医疗设施,可以大大减少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可能性,病房中气压小于外界环境的大气压。
若负压病房的温度和外界温度相同,负压病房内气体和外界环境中气体都可以看成理想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负压病房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外界环境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B.外界气体进入负压病房后体积会缩小C.负压病房内单位体积气体分子数小于外界环境中单位体积气体分子数D.相同面积负压病房内壁受到的气体压力等于外壁受到的气体压力2.(2021山东济南高三一模)某同学将一网球竖直向上抛出,一段时间后落回原处,此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保持不变,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位移—时间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3.(2021山东泰安高三三模)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FAST)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通过FAST可以测量地球与木星之间的距离。
当FAST接收到来自木星的光线传播方向恰好与地球公转线速度方向相同时,测得地球与木星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k倍。
若地球和木星绕太阳的运动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轨道共面,则可知木星的公转周期为()A.(1+k)34年 B.(1+k2)32年C.(1+k2)34年 D.k32年4.(2021湖南衡阳高三一模)《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A.机械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B.小球受到的压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若机械臂夹着小球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机械臂对小球的作用力相比静止时的作用力一定变大5.(2021天津高三模拟)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5∶1,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u,R为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的光敏电阻,L1和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初中拼音选择题训练四(教师)

初中拼音选择题训练四初中拼音选择题训练四1、下面各个词语的书写以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下面各个词语的书写以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妖娆(r áo ) 襁褓(qi áng b ǎo ) 喑哑(y īn ) 诺诺连声(ru ò)ò)B .阴庇(y ìn ) 腌臜(a z ā)ā) 阔绰(chu ò)ò)即物起兴(x īng ) C .沉湎(mi ǎn ) 璀璨(cu ǐ c àn ) 倒坍(t ān ) 戛然而止(ji á)á)D .深遂(su ì)ì) 踌躇(ch óuzh ù)ù) 慰藉(ji è)è)尽态极妍(y án ) 答案:c 解析:A 襁(qi ǎng)褓(b ǎo) B 荫庇荫庇 即(j í)物(w ù)起(q ǐ)兴(x ìng) D 深邃深邃 踌(ch óu)躇(ch ú)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 .聒(gu á)噪á)噪 箴(zh ēn )言)言 恣睢(z ìsu ī)ī)剽悍(bi āo ) B .睥睨(p ìn ì)ì) 别墅(sh ú)ú) 啜(cu ò)泣ò)泣庇荫(p ìy ìn ) C .锃(c èng )亮)亮 跻(j í)身í)身 遒(qi ú)劲ú)劲玉簪(z ān ) D .伛偻(y ǔl ǚ)ǚ) 炽(ch ì)热ì)热 鞭笞(ch ī)ī) 创(ch àng )伤)伤答案:b 解析:A 聒(gu ō)噪(z ào) 剽(pi āo)悍(h àn) B 别(bi é)墅(sh ù) 啜(chu ò)泣(q ì) 庇(b ì)荫(y ìn) C 锃(z èng)亮(li àng) 跻(j ī)身(sh ēn) D 创(chu āng)伤(sh āng)3、下列词语中音、形、义全对的一组是(、下列词语中音、形、义全对的一组是() A .狭隘(ài ) 阿谀奉承阿谀奉承 炽(ch ì)热ì)热 见异思迁(变动)见异思迁(变动)B .提(t í)防í)防 安然无恙安然无恙 畸(j ī)形ī)形 惟妙惟肖(相似)惟妙惟肖(相似)C .可恶(w ù)ù) 人声鼎沸人声鼎沸 沤(ōu )歌)歌 深恶痛疾(疾病)深恶痛疾(疾病)D .干涸(h é)é) 默守成规默守成规 屹(y ì)立ì)立 声色俱厉(严厉)声色俱厉(严厉)答案:a 解析:B 提(d ī)防(f áng) C 讴歌讴歌 深恶痛疾(恨)深恶痛疾(恨) D 墨守成规墨守成规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 áo) 愧怍(z à) 中流砥柱(d ǐ)B .惬意(xi á) 荫庇(y ìn) 相形见绌(ch ū)C.点缀(zhuì)ì) 潮汛(xùn) 孜孜不倦(zī)D.静谧(bì) 追溯(shuò) 问心无愧(kuì)答案:c解析:A愧(kuì)怍(zuò)B 惬(qiè)意(yì) 相(xiāng)形(xíng)见(jiàn)绌(chù) D静(jìng)谧(mì) 追(zhuī)溯(sù)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玷污(zhān) 肃穆(mù) 巧妙绝伦(1ún)B.无垠(yín) 畸形(qí) 相形见绌(chù)C.迁徙(xǐ) 干涸(hé) 一丝不苟(gǒu)D.凋零(diāo) 酝酿(niàng) 参差不齐(cān)答案:c解析:A玷(diàn)污(wū)B 畸(jī)形(xíng) D参(cēn)差(cī)6、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拮(jié)据é)据 诘(jié)责ī)笑 颓(tuí)费í)费é)责 嗤(chī)笑B.遐(xiá)想è)渎 褴褛(lán lǚ)ǚ)á) 亵(xiè)渎á)想 闲暇(xiá)C.刹(shà)那)落ù) 陨(yǔn)落à)那 单(chán)于)于 旁骛(wù)D.宿(sù)愿ù)愿 创(chuāng)伤ī)ī) 恣睢(suī))伤 抽噎(yī)颓废C刹(chà)那(nà) D抽(chōu)噎(yē)答案:b解析:A颓废7、下列词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撺掇(cuān duo) 诘(jié)责é)责 明眸(móu)善睐)善睐 分道扬镳(biāo)B.蛊惑(gǔ huò)ù)è) 皮开肉绽(zhàn) 如火如荼(tù)ò) 琐屑(xiè)C.伛偻(yǔ lǚ)ì)人口ú)苦 脍炙(zhì)人口ǚ) 菜畦(qí)í) 含辛茹(rú)苦D.缱绻(qiǎn juǎn) 鞭挞(tà)à) 人迹罕(hǎn)至ì)入里)至 偏辟(pì)入里答案:b解析:如火如荼解析:如火如荼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铿锵(k ēng) 伶仃(t īng) 倜傥(d ǎng) 坦荡如砥(d ǐ)B.收敛(li ǎn) 休憩(q ì) 滑稽(j ī) 获益匪浅(f ěi)C.花圃(p ǔ) 吮吸(y ǔn) 臆测(y ì) 风雪载途(z ǎi)D.桑梓(z ǐ) 簇拥(c ù) 澎湃(b ài) 深恶痛疾(w ù)答案:b 解析:A 伶(l íng)仃(d īng) 倜(t ì)傥(t ǎng) C 吮(sh ǔn)吸(x ī) 风(f ēng)雪(xu ě)载(z ǎi)途(t ú)D 澎(p éng)湃(p ài)9、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纤维、纤维 歼灭歼灭 迁就迁就 阡陌交通阡陌交通B 、矫正、矫正 校正校正 姣好姣好 庸中佼佼庸中佼佼C 、姗姗、姗姗 珊瑚珊瑚 删除删除 步履蹒跚步履蹒跚D 、履行、履行 木屐木屐 敝屣敝屣 举家迁徙举家迁徙答案:d 解析:A 纤(xi ān)维(w éi) 歼(ji ān)灭(mi è) 迁(qi ān)就(ji ù) 阡(qi ān)陌(m ò);B 校(ji ào)正(zh èng) 矫(ji ǎo)正(zh èng) 姣(ji āo)好(h ǎo) 佼(ji ǎo)佼(ji ǎo);C 姗(sh ān)姗(sh ān) 珊(sh ān)瑚(h ú) 删(sh ān)除(ch ú) 蹒(p án)跚(sh ān)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倒坍(t ān ) 周道如砥(d ǐ)ǐ) B.虬须(zh á) 毫不紊乱(w ěn )C.踝骨(lu ǒ)ǒ) 举镐挥斧(g ǎo )D.秩序(zh ì)ì)刽子手(ku ài ) 答案:a 解析:B 虬(qi ú)须(x ū) C 踝(hu ái)骨(g ǔ) D 刽(gu ì)子(zi)手(sh ǒu)。
2023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基础知识

2023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基础知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C.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D.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答案A解析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要用硫黄粉处理,且金属汞不能深埋处理,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A错误;氨氮废水中N为-3价,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使其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所以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故B正确;做蒸馏实验时,蒸馏烧瓶中忘记加入沸石,需要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故C正确;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只有乙酸为电解质,且乙酸电离显酸性,则乙酸浓度越大,酸性越强,导电能力也越强,所以用pH计、电导率仪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故D正确。
2.(2022·山东菏泽一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B.蒸馏开始时应先通冷凝水再加热C.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必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D.酸式滴定管查漏时发现轻微漏水,可在其活塞上涂抹少量凡士林答案A解析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洗净但不需要烘干,A错误;蒸馏开始时应先通冷凝水再加热,以防止受热的冷凝管发生炸裂,B正确;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必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C正确;酸式滴定管查漏时发现轻微漏水,可在其活塞上涂抹少量凡士林,D正确。
3.(2022·山东泰安一模)下列实验操作,选用的仪器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Na2SiO3溶液显碱性,具有粘合性,能将玻璃塞和试剂瓶黏在一起,A错误;钠在空气中加热可用坩埚,B正确;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MnO4标准溶液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C错误;蒸馏用直形冷凝管,D错误。
石油知识竞赛在线模拟练习题库(选择题)四

石油知识竞赛在线模拟练习题库(选择题)四单项选择题1. 在钻井作业中,井底压力最小的工况是( )。
(1.0)A、钻进B、起钻C、下钻D、空井2. 钻井工作对钻井液滤饼的要求是( ),以利于保护井壁、避免压差卡钻。
A光滑坚韧B薄而坚韧致密C厚而坚韧D薄而光滑疏松32在深井异常高温地区钻井中,常选用( A ) 作降滤失剂。
(1.0)A、SMPB、SMTC高粘CMCD、PHP3. 动态分析的基本资料有:生产层位、砂层厚度、有效厚度、( ) 、油层的连通情况、油气水分布情况。
(1.0)A、测试资料B、生产压差C、井口压力D、渗透率4. 在一个井组中,( )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它是水驱油动力的源泉。
(1.0)A、油井B、水井C、层间矛盾D、注水压力5. 套管头侧通道连接件由压力表总成、闸阀、连接法兰组成,作为( )时环空压力控制、水泥浆、钻井液返出、补注水泥浆的通路。
(1.0)A、钻进B、循环C、测井作业D、固井作业6. 由于( )水化能力较强,造浆率较高,适合钻井液使用。
(1.0)A、镁土B、钙土C、钠土7. 封上注下的注水井正注时套压( ),说明封隔器密封不严。
(1.0)A、上升B、下降C、波动D、稳定8. 中国海拔最高的油田是( )。
(1.0)A、库尔勒B、塔里木C、玉门D、吐鲁番9. 油水井的钻井液密度安全附加值为( )g/cm3。
(1.0)A、0.01~0.05B、0.05~0.10C、0.10~0.15D、0.15~0.2010. 产生抽汲压力的工况是( )。
(1.0)A、起钻C、钻进D、空井11. 世界石油工业历经了( )次石油危机。
(1.0)A、一B、二C、三D、四12. 现场常用的评价固井质量的测井方法是( )测井。
(1.0)A、声波时差B、声波幅度C、放射性D、自然电位13. 油井压力资料有:地层压力、( )、井口的油压和套压、回压等。
(1.0)A、岩层压力B、生产压差C、流压D、总压差14. 采油曲线是将( )数据以曲线的方式绘制在方格纸上。
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四含解析

选择题专项练(四)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0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B。
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D.“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关于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的叙述,正确的是()3.(2020山东聊城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J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该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可能为3d64s2B。
元素K的基态原子4s轨道上有2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可能为3d94s2C。
元素L、M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s2、4s2,则L、M一定为同一族的元素D.下列四种分子:①乙炔、②甲烷、③甲醛、④水,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④4.(2019山东潍坊高三二模)有机化合物甲与乙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乙生成丙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
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乙的一氯代物有2种D.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C H318OH5.(2020山东莱西一中、高密一中、枣庄三中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I3AsF6晶体中存在I3+,I3+的空间构型为V形B.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C<OC。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2O的熔、沸点及稳定性均大于H2S D。
第四周期元素中,Ga的第一电离能低于Zn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
(2020山东济宁三模)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
8 g苯含σ键的数目为0。
6N AB.将Cl2通入FeBr2溶液中,有1 mol Br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1 mol NH4NO3完全溶于稀氨水中,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 H4+的数目为N AD.有铁粉参加的反应若生成3 mol Fe2+,则转移电子数一定为6N A8.(2020山东济宁三模)中国科学院深圳研究院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可充放电.其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选择题提速练:(4)遗传的分子基础

(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
【A组】 1.(2022·湖南,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 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 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
√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
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
123456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合成新的 噬菌体DNA,A正确;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T2噬菌体 会用自身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等来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B正确;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C错误; 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合成蛋白质,D正确。
√C.白化病和黑尿病的发生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
物体的性状 D.图中代谢过程说明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
因控制
123456
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因此人体中并非所有细胞都含酶B, A正确; 由图可知,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发生改变,尿黑酸不能转化为乙酰乙 酸,从而会导致患黑尿病,B正确; 白化病和黑尿病的发生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错误。
√D.可以用改造的温和噬菌体作为运输基因的载体
123456
溶源菌DNA是环状分子,能和蛋白质组成复合物,如DNA复制时, DNA聚合酶可与模板链结合,A错误; λ噬菌体的核酸为DNA,初步水解可以产生4种核苷酸,B错误; 子代噬菌体由复制产生的噬菌体DNA和噬菌体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 组装而成,核酸中不含有细菌的基因,故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不可能 含有溶源菌的全套基因,C错误; 运输基因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等,可以用改 造的温和噬菌体作为运输基因的载体,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训练四
1.电影《建国大业》以抗战胜利至建国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正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说明了( )
A .中国共产党人具有超常的政治智慧
B .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民主力量的胜利
C .抗战胜利后建立了多党合作制度
D .民主党派是创建新中国的主要力量
2.有关右图事件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标志着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是继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 ④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1950年,周恩来总理曾说:“我党中央从来没有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下过命令。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法律命令都是党的创意……然后经过政协全国委员会或政务院讨论通过。
”以上材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国家政权 ②建国初期,党在处理党政关系上比较慎重
③建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 ④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
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新中国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基于中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历史抉择”,这些“国情”不包括( )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历史依据
B .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政治基础
C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是现实条件
D .1954年宪法的最先规定是法律依据
6.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
”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一国两制”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7.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8.2009年9月4日,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
这是因为我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Array
9.右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
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②结婚有法可依
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其表现
是实行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
1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曾提出将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
题,认为“也是一个好办法”。
你认为“某些问题”应指()
A.国家统一B.所有制问题C.民族关系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12.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
传单写
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
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13.“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对上述材
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汪辜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14.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
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1949年,美国前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
这表明()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16.每年的6月28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纪念日。
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原则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包括()
①在“冷战”时期中国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的产物②在外交实践中日益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认同③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④倡导的和平、平等、共同发展等理念符合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7.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
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这最有可能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A.亚非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布雷顿森林会议D.第26届联大18.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9.“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
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
……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20.某校高一(5)班同学王明准备撰写以“中美关系60年”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他查阅了相
关资料,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下列结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采取孤立中国的政策,拒绝承认新中国
B.20世纪70年代美国积极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C.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
D.新时期中美两国广泛合作,两国关系不断发展
21.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
图1和图2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22.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4名成员和4名驻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中国警察不幸遇难。
中国应联合国的邀请向海地派遣维和警察所体现的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是()
A.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C.积极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外交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3.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发言说:“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
”但在80年代初,他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下列表述与这种观点转变无关的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B.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需要调整外交政策C.经济全球化加快,各国相互依存程度提高
D.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24.“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5.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加入社会主义阵营;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逐渐改善了同美国、日本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还积极参与周边的区域国际组织,如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起并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
①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原则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BCAAD ACBDD AADCC CBABB DDD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