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上半期考试重点
最新00540外国文学史自考重点

00540外国文学史自考重点□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
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中北部,这一地区的文化史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诗史。
□地母该亚、天神乌拉诺斯、雷电之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美神阿佛罗狄特、火神赫菲斯拖斯、神使赫尔墨斯。
□希腊神话的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
□古希腊的三大抒情竖歌诗人是阿尔凯奥斯、萨福、阿那克瑞翁。
□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是萨福,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古希腊最重要的合唱琴歌诗人是品达罗斯。
□古希腊最著名的讽刺诗人是阿耳喀罗科斯。
□《伊索寓言》产生于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
□古希腊的文化中心是雅典。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学》。
□“新喜剧”的重要作家是米南德,代表作是《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古罗马的喜剧作家作家有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
□普劳图斯的作品:《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
□泰伦提乌斯的作品:《婆母》、《两兄弟》。
□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是三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维吉尔的主要作品是《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
□史诗《埃涅阿斯纪》的内容是写罗马帝国的起源。
□贺拉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艺》。
□奥维德的代表作是神话故事诗《变形记》。
□《爱的艺术》的作者是奥维德。
□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学被称为“黄金时期”。
□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被称为“白银时期”。
□《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作者是普卢塔克。
□《金驴记》的作者是阿普列尤斯。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分。
□《伊利昂纪》中希腊一方的主将是阿基琉斯,主帅是阿伽门农,特洛亚方面的军事代表人物是赫克托尔。
●《奥德修纪》的主人公是奥德修斯,他的妻子叫珀涅罗珀,他的儿子叫帖雷马科。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重点

导论:西方文学的发展历史一、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神话艺术和古希伯来文学1、古希腊神话艺术的突然崛起(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那个时代的: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 《圣经》——三大伟人+ 1部经书,撑起了世界文明的大厦。
2、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与骑士文学:过渡时期中世纪:禁欲、虔诚,人变得很卑微。
——“但丁犹如一个窃贼,把人类的灵魂偷回来了。
”3、欧洲文明的启明星——文艺复兴(300年)充满了奇情异想的爱情诗人彼特拉克;拥有泼皮般战斗精神的薄伽丘;名副其实的语言文化巨人拉伯雷;最伟大的小说家塞万提斯……文艺复兴的高峰莎士比亚:《罗密欧与茱丽叶》——人文精神的觉醒。
4、古典主义的诞生:(17世纪,路易十四时期)古典主义的顶峰:莫里哀与《伪君子》5、启蒙文学(18世纪文学):启蒙思想的风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潮成为潮流)“早熟的天才”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24岁)&《浮士德》(诗剧);席勒《阴谋与爱情》6、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初——“鼓荡着狂想和绝望的时代”拜伦、雪莱、济慈、雨果7、现实主义文学名作如林:19世纪中期司汤达:现代小说之父二、西方文学六大思潮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2、17世纪新古典主义思潮3、18世纪启蒙主义思潮4、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思潮5、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6、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三、欧洲作家的共同特点:人道主义和宗教信仰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古希腊、罗马的文学是奴隶社会的产物。
一、古希腊文学: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古希腊文学包括:(1)古希腊神话:神的故事&英雄传说;(2)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奥德修纪》1、神的故事:(1)希腊神话的特点:P9A、神人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性格也十分鲜明。
B、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巴尔扎克:是法国19C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代表。
马克思认为他“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
恩格斯赞誉他的作品有着“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
他是文学中的拿破仑。
巴尔扎克的创作生涯:1819-1829年,开始写小说,探索阶段(创作失败)。
1825年经商失败。
1829-1848,黄金时代。
全力创作《人间喜剧》。
1、1829-1835创作40多篇。
《高布赛克》《夏倍上校》;《驴皮记》;《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2、1836-1842创作30多部。
《幻灭》《古物陈列室》3、1834-1848创作20多部。
《农民》《邦斯舅舅》巴尔扎克复杂矛盾的世界观:出身、生活环境、经历。
对人民的态度;对宗教的态度;自身的矛盾。
《人间喜剧》简析:1845年,巴尔扎克写了《人间喜剧总目》1、结构方式:借鉴-司各特-把小说提高到历史哲学地位;创新-将多部作品联结起来,编成一部完整的历史;采用了分类整理法,把《人间喜剧》分为三个研究、六个场景:A、《风俗研究》――描写所有的生活现象。
它又分为六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夏倍上校》(1832)、《高利贷者》(1830)、《高老头》(1834)外省生活场景:《欧也妮·葛朗台》(1833)、《古物陈列室》(1838)、《幻灭》(1837-1843)巴黎生活场景:《纽沁根银行》(1837)、《贝姨》(1846)、《邦斯舅舅》(1947)政治生活场景:《一桩无头公案》(1841)、《阿尔西的议员》(1847,未完)军旅生活场景:《舒昂党人》(1829)乡村生活场景:《乡村医生》(1833)、《农民》(1944)B、《哲学研究》-企图寻出“隐藏在众多的人物、热情和故事里的意义。
作品有:《驴皮记》(1831)、《不可知的杰作》(1832)C、《分析研究》-从人类的自然法则出发,分析社会的不合理状态。
作品有:《婚姻生理学》(1829)2、思想内容: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现实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
自考00540外国文学史-考点汇总复习资料

考试结构考试方式考试题型及分值:题型题量分值总分单选26126多选62125420361821224考点趋势课程性质课程特点课程特点课程重点课程难点本章考点分析考点1 古希腊文学特征•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学;•二是早期基督教文学考点1 古希腊文学特征 考点2 古希腊文学分类及其成就•第一时期神话和荷马史诗考点2 古希腊文学分类及其成就•••第二时期抒情诗和寓言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考点2 古希腊文学分类及其成就•••第三时期新喜剧和田园诗《恨世者》考点3 古罗马、早期基督教文学 第一时期戏剧 第二时期散文和诗歌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
考点3 古罗马、早期基督教文学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是前半部分模仿《奥德修纪》,后半部分模仿《伊利昂纪》 第三时期真题再现【答案】D考点3 古罗马、早期基督教文学1、 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考点4 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宙斯考点4 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起源于祖先崇拜。
考点4 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考点5《荷马史诗》内容及其艺术成就荷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真题再现【答案】D考点5《荷马史诗》内容及其艺术成就真题再现【答案】考点6 古希腊悲剧代表人物祭祀酒神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美狄亚》。
真题再现【答案】B真题再现【答案】ABD真题再现【答案】C本章考点分析考点1 中古文学概况教会文学宣传基督教教义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骑士文学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考点1 中古文学概况3、英雄史诗爱国主义4、城市文学民间创作取材于现实考点1 中古文学概况讽刺故事诗动物寓人通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级的矛盾冲突。
市民的象征真题再现【答案】D考点2 但丁及其作品《地狱》、《炼狱》、《天堂》考点2 但丁及其作品真题再现【答案】C真题再现【答案】B本章考点分析考点1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况14世纪至17世纪反封建反教会意大利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人文主义考点1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况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
外国文学史上期末重点(郑克鲁版)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1.欧洲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
2.古希腊文化的内质特点:“神—原欲—人”三位一体。
3.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影响:①特征:一是想象力极强。
它把自然界万事万物拟人化、神话化,也把人类精神领域、感情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拟人化、神话化了,而且入情入理,合乎逻辑,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如阿波罗的爱情故事。
二是故事性极强。
希腊神话故事普遍具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来,十分动听。
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三是哲理性极强。
希腊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许多故事都有丰富而深刻的寓意,发人深思。
如金苹果的故事。
②影响:首先,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
著名的荷马史诗是在希腊神话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赫西俄德的《神谱》是用长诗对希腊神话的系统整理,大量美术、雕刻作品也是以它为素材的。
其次,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罗马从政治、军事上征服了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文化艺术又征服了古罗马,其中,希腊神话当居首位。
如奥维德的《变形记》几乎是对希腊神话的全面转述,只是神明和英雄的名字被改为罗马名字而已。
4.罗马文学特征:①古罗马文学具有比古希腊文学更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因而也具有更强的庄严崇高的气质,但又缺少了古希腊文学那种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天真与浪漫,相比之下显出了精神与情感世界的相对贫乏。
②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自然质朴的特征。
5.《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①规模宏大,构思精巧是史诗结构的一大特色。
②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使用了大量口头艺术的表现形式,如夸张、烘托、明喻、暗喻、象征、固定修饰语和套语等。
③诗歌本身独特的韵律和源于神话传说的丰富的想象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④史诗无论是在题材处理及谋篇布局,还是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显现了惊人的水平。
《外国文学史》重点知识简答题

《外国文学史》重点学问简答题1.怎样理解世界文学这个口号?①世界文学是世界五大洲文学的总汇;②世界文学是一种要把世界各民族的文学聚合起来成为一个宏大的综合体的雄伟抱负;③世界文学是指那些文豪巨匠的宏大宝库。
2.谈谈世界文学的生疏价值和教育作用。
①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社会生活,可以帮助我们生疏和争辩人类历史和现状;②隐藏着人民的战斗精神和生活才智;③人道主义的深厚传统。
3.学习世界文学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①洋为中用;②古为今有;③批判继承。
4.上古文学为什么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①高度的、令人惊异的艺术成就;②永不复返的艺术阶段。
5.为什么说,古希腊文学和古希伯莱文学是世界文学进展的两大源头?①思想上、艺术上的首创性质;②制造了文学史上的各种艺术体裁;③形成了两种根本的创作方法;④巨大的文化哲学影响。
6.综述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①荷马时代的神话和英雄史诗;②古典时期的戏剧、抒情诗、艺术散文和文艺理论;③希腊化时期的喜剧。
7.简析《伊利亚特》的战斗观。
①没有道义是非;②歌颂战斗双方的氏族英雄;③描写战斗,但并不鼓吹战斗。
8.为什么说,阿喀琉斯的生气是《伊利亚特》的主?题①阿是史诗刻画的主要英雄人物,全诗以他的生气始、息怒终;②他的怒而罢战、怒而参战有着巨大的主题和构造意义。
9.谈谈阿喀琉斯的形象与古代人性格描绘的特点。
①阿在史诗中有着鲜亮的共性;②人物毕肖;③风格崇高。
10.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何在?①剪裁得当,布局奇异,构造完整;②鲜亮的人物形象;③生动的比方,语言质然朴。
、自11.综述古希腊戏剧艺术的起源。
①从酒神祭祀到“春之歌”;②从春之歌到羊人剧;③从羊人剧到雅典诗人特斯庇斯设计第一个演员。
11.埃斯库罗斯为什么被恩格斯推崇为“有猛烈倾向的诗人”?①昂扬的战斗激情;②宣扬了奴隶主民主派反对专制统治的民主思想;③嫉恶如仇的崇高精神。
12.为什么说,索福克勒斯是“戏剧艺术中的荷马”。
①作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戏剧诗人,他在戏剧竞赛中共得头奖 24 次, 从未失败过;②作为雅典民主制全盛时期的诗人,他史诗般地反映了伯里克理斯时代;③他对戏剧艺术作了大胆的革,其创作被公认为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
《外国文学史》复习个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复习220个知识点1、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根底,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2、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包含巴尔干半岛的地端〔即希腊半岛〕、爱琴海中数百个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
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地区已经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有了相当兴旺的文化,史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地理位置、特点、什么文化〕3、古代希腊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相传这两部作品是诗人荷马所作,所以又叫“荷马史诗〞。
荷马问题的核心是史诗的作者和形成问题。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初的德国学者沃尔夫和拉赫曼提出“短歌说〞,以尼奇为代表的另一些德学学者坚持“统一说〞,赫尔曼为代表提出“根本核心说〞。
《伊利昂纪》是描写特洛亚战争的。
希腊主帅阿伽门农,主将阿基琉斯。
特洛亚方面的主将赫克托尔。
《奥德修纪》主人公是木马计的筹划者奥德修斯。
史诗写他从特洛亚回国途中在海上飘流期间发生的故事。
他的妻子珀涅罗珀,儿子帖雷马科。
4、古代希腊戏剧起源:是从狄俄倪索斯的祭典开展而来的。
狄倪索斯是酒神,也被希腊人尊为自然之神。
5、希腊悲剧艺术形式:戏剧的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始终是悲剧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
6、古希腊主要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史称三大悲剧诗人。
7、阿里斯托芬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
作品《云》、《蛙》、《阿哈奈人》。
8、教会总揽和教会文学:欧洲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特点是:基督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以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总揽地位;基督教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支柱。
〔1405年基督教东西两派分裂,西派称为天主教〕。
教会思想总揽的主要武器是《圣经》。
《圣经》分《旧约》和《新约》〔西方教会文学最重要的是《新约》,X最重要的是《旧约》〕。
9、人民英雄史诗:中世纪早期人民文学的主要成绩是各族人民的英雄史诗,像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冰岛人民的“埃达〞和“萨迦〞。
外国文学史复习上(笔记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上(笔记整理)第一章古代文学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古罗马文学是继承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它是沟通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
古罗马文学为欧洲近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基本内容:和英雄传说。
①在神话的故事中,讲到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神的日常生活等。
②英雄传说是古希腊人在幻想中追忆远古社会生活和部落中杰出人物时创造出来的。
英雄实是部落中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因受人们的崇拜而被神化,如XXX取金羊毛、XXX、XXX、XXX等。
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想象力极强。
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eg:XXX的爱情故事、XXX同驾太阳马车的故事、XXX盒子的故事(2)、故事性极强。
情节迂回,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
eg:XXX和XXX的故事、XXX的婚姻故事、XXX的故事(3)、哲理性强。
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
如:不和的金苹果的故事、XXX的故事、XXX的故事等。
古希腊神话的价值和影响。
(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是后世创作的源泉。
)(1)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
荷马、XXX、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素材。
(2)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XXX《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XXX《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
(3)、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
XXX、XXX、拉辛、XXX、XXX、XXX、XXX等直至当代。
二、古希腊文学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什么特点?(1)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史称“英雄时代”或“荷马时代”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2)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时期,史称“大移民时代”,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3)第三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奴隶制发展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散文和文学理论(4)第四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三、古罗马古罗马文学的地位、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主要成就?地位: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发展了古希腊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戏剧和散文方面有长足的发展,是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的中介和桥梁,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1)人物形象分析 ●《伊利昂纪》 阿基琉斯:①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英勇善战;②阿基琉斯愤怒的情节展现了氏族英雄身上开始萌芽的个人意识 赫克托耳:①骁勇善战仅次于阿基琉斯;②更富于集体主义精神把为部落牺牲视为荣誉;③明知必然失败仍英勇奋战,视死如归,极富悲剧色彩 ●《奥德修纪》 奥德修斯:①聪明、勇敢、坚毅而又善用计谋;②对部落和和妻子的深厚情谊不为艰难险阻和荣华富贵所动摇;③在争夺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中狡猾多智、善用计谋,反映了早期奴隶主的主要特点 (2)艺术特色: ①贯穿这两部史诗的共同思想是热爱现实,肯定人生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虽有神参与战争,但英雄们依然以自己的力量夺取胜利,甚至敢于通神进行较量,并将其击败;
②结构巧妙,布局完整。《伊》从十年战争中截取最后51天,以阿基琉斯的愤怒贯穿全诗具体描写也只集中在4天的激战,从而突出了歌颂英雄主义的中心思想;《奥》以奥德修斯返乡为主线,以其为求婚者所纠缠,其子外出寻夫为副线。两线并行,时有交错,烘托出主人公返乡的急迫与消除家庭隐患的焦急心情;
③塑造了众多既有共性又富个性的英雄人物,采用直接描写(阿基琉斯、赫克托耳)、侧面烘托(海伦)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时,很少心理描写,多用动作和语言描写人物性格; ④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诗中比喻丰富多彩,贴切生动,新鲜自然而又奇特,形成了“荷马式比喻”; ⑤多用重章叠唱手法,适于吟诵,感染力强。 (3)局限性: ①由于形成于人类的幼年时代,往往把人的行为及其成败归结为神的意志; ②史诗带有明显的贵族阶级的观点 ●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 ●欧里庇得斯——民主倾向最强的剧作家、“舞台上的哲学家” ●“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鸟》——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表现) 骑士文学:盛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其主要内容多表现骑士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情而冒险,也有不少锄强扶弱和为宗教信仰去冒险的情节。往往体现出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追求文化和生活享受的倾向。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前者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后者则为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 城市文学: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出现于10—11世纪的欧洲。它与教会文学不同,在内容上现实性极强,在风格上也生动活泼,主要使用讽刺手法。城市文学的出现,对于中世纪文化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在文学样式上,城市文学也有新的创造,产生了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等新型体裁。作者主要是城市里的街头说唱者,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市民阶级的机智和狡猾,讽刺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代表作品有《列那狐传奇》等。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一、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 (一)用人性反对神权;(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特点 (一)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色彩;(二)这一时期的文学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更加成熟;(三)这一时期是欧洲主要国家的民族文学诞生的时期。 七星诗社:指16世纪中期在法国由7个出身贵族的人文主义作家组成的一个文学团体。龙沙和杜贝莱是其中的领袖人物,由杜贝莱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1549年)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七星诗社在两方面对法国文学作出了贡献:第一,为法兰西语言的丰富和纯洁作出了贡献;第二,在诗歌理论方面,提出要创造法兰西自己的大型史诗和能语希腊罗马文学比美的民族文学,在诗歌风格上,提倡自然朴实,反对矫揉造作,要求韵律和谐响亮而富有变化。大力提倡亚历山大诗体,认为它最能代表法国诗歌的特色。 (四)西班牙文学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人物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①堂吉诃德追求正义与理想,醉心于铲除人间罪恶,且崇尚知识和人性,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以及对现实的批判态度; ②但堂吉诃德又集清醒与糊涂、睿智与癫狂于一身,构成了其性格的复杂和矛盾性。这正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西班牙社会现实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作者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的矛盾及人文主义弱点的反映 桑丘:①桑丘的贫困处境反映了西班牙农民的现实状况,其特点是讲求实际、头脑清醒、生性机敏、有衡量得失的聪敏; ②另一方面他眼光短浅、愚昧、轻信、狭隘自私。这些弱点在跟随主人游侠过程中逐渐丧失,而西班牙农民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在他身上放出光辉; ③桑丘当“海岛”总督的经历,显示了其超凡的才能和人文主义光辉,但任无法逃脱被玩弄的命运,充分表明了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 2.艺术特色 ①现实主义描写在小说中占统治地位。《堂》的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实则隐含着作者对西班牙现实关系深刻的理解和概括。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对时代的见解;②讽刺手法的运用。以多重讽刺视角描写生活和塑造人物,深刻鞭挞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骑士小说的矫揉造作;③借用骑士小说体裁。戏拟骑士小说的写法和口吻,以主仆游侠历程为主线穿插一些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故事,加深了主题的深度与广度 (五)英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顶峰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莫尔:《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初著作之一 ●斯宾赛——“诗人的诗人”:《仙后》 大学才子派:系指以马洛为首、包括格林、基德、•李雷在内的人文主义诗剧派别。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精通西欧各国的文艺复兴文学,对戏剧颇有创新,从而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哈姆莱特》
⑴人物形象分析:哈姆雷特:①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对“人”的价值和意义抱有美好的看法。但家庭的悲剧和和黑暗的现实使其人文主义理想破灭;②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不相信暴力和群众,只是孤军奋战,终于抱恨死去 ⑵艺术特色 ①出色的情节安排。首先,全局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小福布斯拉丁为复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其次,描绘的生活面很广阔;再次,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②人物众多而又各具特点。通过对比来突出主人公性格,充分利用“独白”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 之性格更加深刻和丰富。 ③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按照任务的身份与处境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 “巴罗克”文学:“巴罗克”原是葡萄牙语,是正其和奇妙的意思。在文学上是指夸张繁艳的藻饰,鲁殿灵光,花团锦簇的风格。巴洛克风格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的残酷威严面前无能为力;常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悲剧性的沮丧;用夸张、雕饰的辞藻,冷僻的典故,谜语似的词汇来玩弄风雅。巴罗克文学十分复杂,思想倾向并不一致,只是作为一种风格流行一时,以意大利的马里诺派、西班牙的贡哥拉派、英国的玄学派为代表。 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法国、•流行欧洲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一种文艺思潮,因其以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为典范而得名。作为法国专制王权的产物,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在艺术上提倡摹仿古典,重视规则。 1.特点:①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 ②注重理性; ③模仿古代,重视格律 “三一律”:又称“三整一律”,是欧洲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重要规范,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一出戏只演一件事(情节单线索),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一昼夜之内。三一律可以便戏剧的情节高度集中,结构紧凑,矛盾突出;但到了后来则成了束缚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终于被浪漫主义赶下历史舞台。 ●莫里哀
○《堂·璜》:人物性格复杂,情节发生地点多次转移,并不遵守三一律,是莫里哀剧作中独具一格的作品。 ○《恨世者》:诗体喜剧。把贵族社会的丑态写得淋漓尽致,在语言艺术方面达到了莫里哀的最高成就。全剧严格遵守古典主义法则,没有插科打诨式的笑料,被认为是“高级戏剧的典范”。 ○《悭吝人》:最早揭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金钱如何破坏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的作品之一。 莫里哀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他爱财胜过一切,金钱是他的命根子,金钱泯灭了他的良心,父子之情、天伦之乐,全部淹没在金钱至上的冷酷之中。阿巴贡成了“守财奴”“吝啬鬼”的代名词。 ○《乔治·唐丹》:是一部讽刺资产阶级的喜剧,揭露他们向上爬的虚荣心理。 ○《伪君子》 ◆人物形象分析 ◎达尔杜弗:①他是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一个假虔徒、伪教士的典型。贪食贪睡贪财贪色是他的本性,上帝是他的工具,虚伪是他的手腕;②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普遍性,人们从生活中的宗教界人士以及冒险家身上不难看到他的影子,这个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③达尔杜弗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他跨越国界,飞渡时空,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奥尔恭:①王权的支持者;②对于宗教的狂热使他受到达尔杜弗的欺骗而变得十分愚蠢③思想保守,害怕进步思想 ◎桃丽娜:①身为女仆却头脑清醒,目光敏锐,最早是破达尔杜弗的伪善;②既反对奥尔恭的专制作风又痛恨达尔杜弗的伪善;③敢于斗争,积极支持年轻人争取婚姻自主,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主题和艺术特色: 《伪君子》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对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的揭露与鞭挞,就是剧作的主题。①在艺术上渗透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情节单纯集中,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表现达尔杜弗的虚伪与欺骗;时间在24小时之内,地点在奥尔贡家的客厅; ②全剧结构严整紧凑,喜剧冲突集中,层次分明,中心人物的基本性格鲜明; ③喜剧还有机地综合了多种戏剧因素。如民间闹剧的因素、风俗喜剧的因素、悲剧因素; ④剧中人物的语言高度个性化。达尔杜弗的语言矫揉造作,堆砌辞藻,长篇大论地玩弄教义,符合他伪善的性格。桃丽娜语言犀利、明快、生动、朴素,显示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 感伤主义: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当时候英国产业革命之后,出现很多社会弊病,人们对资产阶级政权感到失望,但又无可奈何,便将许多不满与无奈投诸于艺术,由此产生一股新的文学潮流,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得名。感伤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注重心理感觉,因此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先驱,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