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古代汉语1试卷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一)》考前模拟题1

《古代汉语(一)》考前模拟题1

《古代汉语(一)》考前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答案】B【分值】1.02、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品B.耳林从解C.治星欢信D.自文蚕进【答案】A【分值】1.03、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间C.阁围届觉D.辩风国裹【答案】B【分值】1.04、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2000B.3000C.40000D.4500【答案】D【分值】1.05、“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繁简字D.异体字【答案】A【分值】1.0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B.保禄私空C.寐融照哀D.问娶分笺【答案】C【分值】1.07、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B.郊胡鸽邵C.河站语超D.滑株鸠功【答案】C【分值】1.08、《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B.张玉书C.阮元D.许慎【答案】A【分值】1.09、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B.目曰戒哀C.又甘受朝D.皿亦眉疆【答案】B【分值】1.010、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答案】A【分值】1.011、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B.赴—讣C.矢—屎D.曾一增【答案】C【分值】1.012、“北”是一个()字。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答案】C【分值】1.013、下列各组形声字,声符相同的一组是()A.问闷B.福祈C.通过D.江河【答案】A【分值】1.014、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雨舟水牛B.兵本日月C.手木鱼甘D.刀亦衰鸟【答案】A【分值】1.0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哀”字应属()A.形声B.会意C.指事D.象形【答案】A【分值】1.016、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答案】D【分值】1.017、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荆b衷c颖d街e徒f衰g碧h瓣A.a/b f/c d h/e gB.a b f/c e/d g hC.a c/b d/e g/f hD.a g/b f/c e/d h【答案】C【分值】1.018、“干”和“乾”的关系是()A.繁简字B.通假字C.异体字D.古今字【答案】A【分值】1.019、下列各组字,与“信一伸”两字间关系相同的一组是()A.赴—讣B.泪—淚C.剩—賸D.予一與【答案】D【分值】1.020、“要”和“腰”之间的关系是()A.异体字B.通假字C.古今字D.古音同【答案】B【分值】1.0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扩大的是()。

文秘专业简明古代汉语试题

文秘专业简明古代汉语试题

成人教育”期末考试文秘专业简明古代汉语试题2013年1月一、填空(20分)1.古代散文主要的类型有、、、。

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岳阳楼记》属于——类;《欧阳生哀辞》属于类。

3.骈文的特点主要有、、。

4.古文标点错误的类型主要有、。

5.古人所说的句读和今天所说的标点的区别是、。

6.五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

7.律诗的对仗是指;工对是指;借对是指。

二、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10分)三、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宇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20分) 1.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2.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3.项羽乃疑范曾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4.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7.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诸鄢。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0分)1.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2.怀敌抚远,何招而不至?3.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

窃为陛下惜之。

4.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五、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陈亢问于伯鱼①日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涛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注: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

六、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10分)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一、接、别,人声。

不,平声。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1.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汉代的--------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

六书中的---讲的是造字法;一-----讲的是用字法。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 _来考察。

3.通假字是________;假借字是——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30分)
(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8分)
1.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2.赦之,以劝事君者。

3.薛谭乃{射求反。

4.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5.厉王虐,国人{舅王。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7.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

欲负而走。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2分)
1.流水暴益,荆人弗知。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3.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4.出跳乎井干之上。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庄公寤生,惊姜氏。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30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8分)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古代汉语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库(共1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古代汉语试题库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2、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c。

A《辞源》 B《辞海》 C《词诠》 D《经传释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是双声联绵词 B是叠韵联绵词 C是偏义复词 D是单纯词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

A 君子引.而不发。

B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五色.令人目盲。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b。

A 校信原 B戒及炎 C友武叔 D上过本9、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c 。

A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B豕人立而啼。

C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D其一犬坐于前。

10、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d。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12、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b。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太祖累书呼。

C天下云集而响应。

D秦稍蚕食魏。

15、下列判断句不属于活用的是 c。

A 君者,舟也。

B良庖岁更刀,割也。

C 仲弓父,贱人也。

D曹公,豺虎也。

二、填空题1、古白话是指唐宋以来在东北话基础上形成的。

6、辟避、诒贻、凭凭、孰熟、错措、谕喻、赴讣、县悬、游游、修修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辟避、孰熟、错措、赴讣、县悬;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诒贻、憑凭、谕喻。

7、“孟尝君顾谓冯谖”中“顾”使用的是它的本义义。

三、名词解释1、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1分),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1)。

3、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1分)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1)。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代汉语试题(A)一.填空题(每空 2 分,10 空,共 20 分)1.许慎六书“假借”的定义本无其字,以声托事。

2.本义上古文献材料可以证明的本来含义。

3.异体字音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

4.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汉字的字形。

5.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

6.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

7.上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判断词是来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十三经》中的_左传。

9.“莫”的本义是日落,“莫”的今字是_暮。

二.解释下列词语意义并指出词性(每题 1 分,共 20 题,共 20 分)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雉:量词,长三丈,高一丈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诸:这事到(之于)。

兼词。

3.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语气词,表反问。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外交使者名词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兼词于之。

在那里。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能助动词7.贼民之主,不忠。

贼:杀害动词8.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殿:镇守。

动词。

9.虽然,必告不谷。

不谷:不谷:我。

谦词。

10.晋侯问嗣焉,称解狐。

称:称:推荐。

动词。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过:拜访。

动词。

12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发:打开动词1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顾:回头动词14.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诚:如果。

(假设)连词。

15.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儿子。

名词。

16.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茍:随便、随意。

形容词。

17.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

归:馈(赠送)。

动词1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

庠序:学校。

名词。

19.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艺:种植。

动词。

20.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表现动词三.指出下列句子类型,如判断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等(每题 1 分,20 题,共 20 分)1.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判断句2.制,严邑也。

古代汉语试卷1

古代汉语试卷1

古代汉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现在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的时代是()A.夏代B.商代C.周代D.新石器时代2. 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又、及、取、行B.犬、下、益、伐C.口、甘、莫、菽D.目、耳、嵩、嶺3.下列各组形声字中声符都相同的一组是()A. 濉J、銅、鐵 B. 馮、凋、凌、冰C.祖、福、祁、視D. 條、倏、脩、修4.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

B.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C.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亦、寸、甘、下B.犬、上、本、州C.夕、末、刃、及D.未、又、曰、目6.“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A.先禮后兵B.窮兵黷武C.短兵相接D.兵不厭詐7.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8.在“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句中,“股”的词义发展为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A.扩大了B.缩小了C.转移了D.没有变9.《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其中“狐狸”属于()A.联绵词B.单纯词C.合成词D.词组10.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A.無乃爾是過與?B.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C.是社稷之臣也。

D.客果有能也。

11.在“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句中,“山”、“水”充当的语法成分是()A.作主语B.在主谓谓语中作小主语C.作状语D.作定语12.下列句子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代汉语1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字是形声字?A. 马B. 月C. 森D. 休答案:D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史记》答案:A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4. 古代汉语中“之”字的用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代词B. 助词C. 动词D. 介词答案:C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是什么意思?A. 幼小B. 茂盛C. 枯萎D. 凋谢答案:B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映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答案:B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什么?A. 孩子B. 书生C. 衣服D. 书信8.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哪位诗人之口?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王勃答案:B9.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关关”是什么意思?A. 鸟鸣声B. 鸟飞声C. 鸟舞声D. 鸟食声答案:A10.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白帝”指的是什么?A. 地名B. 人名C. 官职D. 神话人物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我”的谦称。

答案:臣2.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你”的尊称。

答案:陛下3.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他”的代词。

答案:彼4.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这”的代词。

答案:此5.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和”的连词。

答案:与6.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但是”的连词。

7.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因为”的连词。

答案:因8.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所以”的连词。

答案:故9.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如果”的连词。

古代汉语1练习题

古代汉语1练习题

古代汉语1练习题一、单选题1. 下列哪个字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象形字?A. 山B. 心C. 明D. 月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包括: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书礼乐D. 春秋战国3. 下列哪个朝代的文字被称为“金文”?A. 商B. 周C. 秦D. 汉二、多选题A. 单音词B. 复音词C. 联绵词D. 专有名词2.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先秦散文?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楚辞》三、填空题1. 古代汉语中的“六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词典,由许慎所著。

3. 古代汉语词汇中的“本义”是指词语的________义。

四、名词解释1. 《说文解字》2. 骈文3. 四声五、翻译题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古代汉语:“月亮挂在天空中,星星闪烁,景色非常美丽。

”六、简答题1. 简述古代汉语词汇的发展特点。

2. 请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的修辞手法“对偶”。

3. 简述《左传》的文学价值。

七、判断题1. 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复音词较少。

()2.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光所著。

()3. 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八、连线题请将下列古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与其对应的现代汉语称谓连线:1. 父母 ________ A. 爷爷2. 子 ________ B. 父亲3. 孙 ________ C. 儿子4. 爷爷 ________ D. 孙子九、改错题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十、作文题请以“我的古代汉语学习之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你在学习古代汉语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教育”期末考试
简明古代汉语(1) 试卷
2013年1月一、填空题(15分)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个方面:。

3.词类活用是指。

4.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是。

5.使动用法是意动用法是。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6分)
1.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2.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3.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4.是女子不好。

5.厉王虐,国人谤王。

6.罢师而去之。

斩子反以为大戮。

7.姜氏何厌之有!
8.射其右,毙于车中。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0分)
1.沸水暴益,荆人弗知。

2.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3.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4.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5.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宇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0分)
1.庄公寤生,惊姜氏。

2.植其杖而芸。

3.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4.箕子阳狂,接舆避世。

5.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15 分)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3.项伯杀人,臣活之。

4.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14分)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3.敢问何谓也?
4.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5.微斯人,吾谁与归?
6.之二虫又何知?
7.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之曰:凡吏之于土,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

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何哉?势不同也。

势不同而理同。

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