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4
微观2、3、4作业题

微观需求、供给均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均衡价格一定随着。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C.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2.会导致需求减少的情况是。
A. 消费者收入增加B.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C. 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上升D. 消费者数量增加3.用需求定理可以说明的情况是。
A.网络通讯的使用导致人们对电脑需求量的增加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生产电脑的成本不断下降D.厂商与厂商之间的竞争导致电脑价格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改进4.当出租车每公里里程票价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供给增加D.供给减少5.会导致果酱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是。
A. 面粉价格的上涨B. 收入的下降C. 水果大丰收D. 花生酱价格的下降6.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0-3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35-3P后,均衡价格将。
A. 大于4B. 小于4C. 等于4D. 小于或等于47.当建筑工人的工资增加时,将导致。
A.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且新房子价格下跌B.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且新房子价格下跌C.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且新房子价格上涨D.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且新房子价格上涨8. 2011年5月,中国南方五省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干旱,使该地区的自然生态和农业生产严重受损。
请问这场干旱灾害对相关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A. 家庭用电价格上升B. 客运交通成本上升C. 肉类价格下跌D.鱼类价格暴涨9. 2010年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市场供给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短缺现象,但是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却持续地、较为明显地增长了,这种现象与有很大关系。
A.我国农作物持续丰收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C.我国工资水平普遍提高D.国外热钱大量进入10.2011年4月,在国内物价上涨过快、民众要求政府控制消费品物价的一片呼声中,却出现了山东菜农因菜价过低绝望自杀的悲剧。
材料微观结构第四章晶体中的位错与层错2

以a/2[-110]→a/6[-12-1]+a/6[-211]为例
(1) 几何条件 反应前:a/2[-110] 反应后:a/6[-12-1]+a/6[-211]=a/6[-330]=a/2[-110] Σb前=Σb后 (2) 能量条件 反应前: Σb2前=[a/2SQRT((-1)2+12+02)]2=a2/2 反应后: Σb2后=[a/6SQRT((-1)2+22+(-1)2)]2 + [a/6SQRT((-2)2+12+12)]2 =a2/3 Σb2前>Σb2后
该位错反应能够进行
1.FCC中的层错与扩展位错
(1)FCC层错的基本类型,如Al, Cu, Ag, Au
FCC金属密排面{111} 正常堆垛顺序是 ABCABCABC… 如果不按正常顺序出现 ABCABABC…或 ABCABACABC…,即少 了C或多了A,出现错排, 就会有层错。
1.抽出型层错(内禀型) 2.插入型层错(外禀型)
上节课内容回顾
根据原子的滑移方向和位错线取向的几何 特征不同,位错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都 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柏氏矢量b?能量最稳定的b是怎样 的? 位错按照b是否为点阵周期的整数倍可以分 为哪几种位错,哪一个能量上最稳定?
微观2、3、4作业题

微观需求、供给均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均衡价格一定随着。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C.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2.会导致需求减少的情况是。
A. 消费者收入增加B.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C. 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上升D. 消费者数量增加3.用需求定理可以说明的情况是。
A.网络通讯的使用导致人们对电脑需求量的增加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生产电脑的成本不断下降D.厂商与厂商之间的竞争导致电脑价格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改进4.当出租车每公里里程票价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供给增加D.供给减少5.会导致果酱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是。
A. 面粉价格的上涨B. 收入的下降C. 水果大丰收D. 花生酱价格的下降6.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0-3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35-3P后,均衡价格将。
A. 大于4B. 小于4C. 等于4D. 小于或等于47.当建筑工人的工资增加时,将导致。
A.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且新房子价格下跌B.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且新房子价格下跌C.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且新房子价格上涨D.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且新房子价格上涨8. 2011年5月,中国南方五省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干旱,使该地区的自然生态和农业生产严重受损。
请问这场干旱灾害对相关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A. 家庭用电价格上升B. 客运交通成本上升C. 肉类价格下跌D.鱼类价格暴涨9. 2010年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市场供给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短缺现象,但是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却持续地、较为明显地增长了,这种现象与有很大关系。
A.我国农作物持续丰收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C.我国工资水平普遍提高D.国外热钱大量进入10.2011年4月,在国内物价上涨过快、民众要求政府控制消费品物价的一片呼声中,却出现了山东菜农因菜价过低绝望自杀的悲剧。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第⼆篇市场如何运作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量复习题1.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类型。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于每个⼈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个卖者,他决定价格。
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
还有寡头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个并不总是主动竞争的卖者,他们提供相似或相同的产品。
通常情况下,寡头们会尽⼒联合起来,避免激烈的竞争,收取较⾼的市场价格。
还有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个有许多提供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由于各⾃提供的产品不同,每个企业对产品的价格都有⼀定的影响⼒。
2.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如何相关联?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答:需求表是表⽰⼀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表⽰⼀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需求曲线将需求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表是需求曲线上若⼲个点的坐标的数字表格排列。
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
3.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答: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4.Popeye的收⼊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
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 Popeye菠菜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答:菠菜对波匹来说是低档物品。
因为Popeye的收⼊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反⽽增⼤。
波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
5.什么是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它们如何关联?为什么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答:供给表是表⽰⼀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是表⽰⼀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供给曲线是供给表的图形表⽰,供给表是供给曲线上点的坐标的数字排列。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习题

C、张某获得最大满足
D、张某要想获得最大满足,需要借钱
• 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 足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 D )
A、20
B、30
C、45
D、60
• 10、无差异曲线是一条( B )的曲线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70
80
88
90
91
92
93
现在要问:为使这三门课的成绩总分最高,他应怎样分配复习时间?说明 你的理由。
4、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线分别为TU=X1/2Y和3X+4Y=100,其对X和Y
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分别为多少?
• 5、假定某人决定购买啤酒(B)、葡萄酒(W)和苏打水(S)三种饮料。 它们的价格分别为每瓶2元、4元和1元,这些饮料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如 下表所示。如果此人共有17元钱可用来购买这些饮料,为了使其效用达 到最大,每种饮料他应各买多少?
数量
1
2
3
4
5
6
MUB
50
40
30
20
16
12
MUW
60
40
32
24
20
16
MUS
10
9
8
7
6
5
• 6、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TU=XY4,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X上?
• 7、若某消费者对X商品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
MUX=20-2X 且 PX=2 元;
MUY=40-8Y 且 PY=4元
现消费者有24元且想全部用完,请问该消费者对X商品和Y商品的购买量
各是多少才能均衡?
微观经济学4

第四篇市场理论1 .完全竞争理论下列各项选择题中只选出一个合适的答案1.在短期中,某完全竞争厂商用一种可变要素Α与与一种固定要素B生产单一产品x,厂商处于长期均衡,下列哪一个答案不一定正确?Α.MC x=p x B.Mp a=p a/px C.Mp a/p a=Mp b/p b D.p x≥A VC x E.p a≤Ap a px (C)2.(图5)如果厂商短期所面临的价格是p1,则Α.有利润B.有DE×0Α的亏损额C.有GD×0Α的亏损额D.上述说法全都正确E.上述说法均不准确(C)3.如见(图5),在长期均衡时B.厂商将获得利润C.当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价格将上升D.厂商有GD×0Α的亏损额E.上述说法均不准确(C)4.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每年获得1000Α.在长期,它可以通过增加一倍投入获得加倍的利润B.当利润开始削减时,它可以提高价格C.在长期,它可以获得相同的利润D.当有厂商进入这个行业时,它将得不到利润E.上述说法均不准确(D)5.如果一个行业是一个成本递减的行业,则Α.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有一正的斜率B.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有一负的斜率C.生产中使用的要素供给曲线是垂直的D.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不是U型的E.上述说法均不准确(Α)6.某市场上的厂商通过广告来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此市场最可能是A.完全竞争市场B.完全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市场(C)7.长期中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为Α.P=LMC B.P=最小LMC C.P=LAC D.P=最小LAC (D)8.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为使收益最大化,他出售产品的价格应当Α.高于市场价格B.低于市场价格C.等于市场价格D.低于竞争对手价格(C)9.完全竞争情况下,在厂商的长期均衡中A.超额利润逐渐增加B.亏损逐渐减少C.价格等于边际成本D.既无超额利润,也无亏损(D)10.容易导致市场失灵的市场类型是A.自由竟争市场B.完全垄断市场C.寡头市场D.B和C (D)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形状是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与横轴平行的线D.与纵轴平行的线(C)12.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A.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B.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C.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D.两者无法比较(C)13.完全竞争市场中,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市场供给曲线是A.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B.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获得经济利润的条件是A.短期内,边际成本等于价格B.短期内,边际成本大于价格C.短期内,平均可变成本小于价格D.短期内,边际成本小于价格(D)15.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A.只有当厂商的边际收益也增加时,厂商才会增加产量B.位于停止生产点以上的那段边际成本曲线C.厂商在不同价格水平所提供的产品数量D.以上都正确(D)16.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需求是A.缺乏弹性B.完全无弹性 C.完全弹性D.单一弹性(C)17.随着完全竞争行业规模的扩大,市场长期均衡价格A.上升B.下降C.不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D)18.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长期均衡条件是A.MR=AR B.LMC=LAC C.LMC=MR D.AR=MR=LMC=LAC (D)正误判断1.如果一个竞争型厂商处于短期运行中,它的A VC曲线是下降的,为使利润极大,该厂商应当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
ap微观经济学4分标准

AP微观经济学4分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1. 标准的制定AP微观经济学4分标准是由College Board制定的,旨在评估学生在微观经济学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标准制定的过程通常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评估需要:College Board在一定期间内收集来自教育机构、教师和专家的反馈,以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和能力的最低要求。
2.制定目标:在评估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出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涵盖了微观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市场、供求、消费者行为、企业行为等。
3.制定标准:根据目标,制定出学生在每个方面需要达到的具体标准。
这些标准会分为不同的级别,包括了解、理解和应用。
4.内容编写:根据制定的标准,编写出相应的考试内容。
这些内容将涵盖学生需要运用在不同情境下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和技能。
5.评估过程:根据编写的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和评分流程。
这些标准和流程将确保对学生的评估是公正、客观、可靠和一致的。
2. 标准的执行AP微观经济学4分标准的执行是通过AP考试来实现的。
执行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报名:学生根据学校或考试中心的安排和要求,按照规定时间报名参加AP微观经济学考试。
2.准备:学生在考试前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或自主学习,准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可以通过教材、习题集、模拟试题等资源来加强对微观经济学的理解和掌握。
3.考试: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考试通常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非选择题部分需要学生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分:考试结束后,由专门的考官团队对学生的答卷进行评分。
他们根据制定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估,并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给出相应的得分。
3. 标准的效果AP微观经济学4分标准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评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使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客观的评估和衡量。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得分了解自己在微观经济学领域的掌握程度,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微观经济学3-4章复习题

第三章 弹性理论一、单项选择题(4个)1. 下列几组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的有( B )。
A .面粉和大米B .汽油和汽车C .羊肉和牛肉D .录音机和灯泡2. 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 )。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3. 当某消费者的收入上升20%,其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上升5%,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B )。
A .大于1B .小于1C .等于1D .等于04. 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C )。
A .大大提高B .稍有增加C .下降D .不变二、判断题1. 当卖者提高价格时,肯定能增加销售收入。
(×)2. 某商品的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越大。
(√)3. 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
(×)4. 需求完全无弹性时,销售税全部由买者负担。
(√)三、简答题(1个)1. 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1)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一种商品其替代品愈多,愈重要,则需求弹性愈大。
(2)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种商品对人们的生活愈重要,则需求弹性愈小。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的用途愈多,其需求弹性愈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一般而言,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大,需求弹性越大;反之,弹性越小。
(5)消费者调节需求量所需时间。
一般说来,调整需要的时间越长,需求弹性越小。
四、计算题(1个)1. 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0.5,该商品现在的价格为2元,求商品价格上升到多少,才能使需求量减少15%?解:因为 E d =-P P Q Q //∆∆ 所以 ∆P/P =-dE Q /Q ∆=-5.0%15-=30% P ’=P(1+30%)=2×(1+30%)=2.6故商品价格上升到2.6元,才能使需求量减少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生产理论 学习目标与重点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三种不同的生产函数中资源的最优配置,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目标。
学习重点: 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生产要求的原理投入区域要求的最适组合,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
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规模报酬
第一节 生产和生产函数 一、厂商的定义 指市场经济中为赚取利润而从事生产的一个经济单位,它可以使一个个体生产者,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二、生产要素(production factor) 为了生产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L)、资本(K)、土地(N) 、企业家才能(E)。
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数量变化的特点,可以把它分为固定生产要素和可变生产要素
三、生产函数(productionfunction) 1、概念 : 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及其组合与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公式:Q = f(L,K,N,E) Q = f(L,K)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a) 从某个特定时期考察投入与产出关系 b) 取决于技术水平 c) 产出量是最大的 2、生产函数的类型 (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2)可变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既可以劳动密集型,也可以资本密集型。
四、生产时期 短期: 指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而只能在原有厂房、机器、设备条件下来调整产量。 长期: 指时间长到可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 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问题 本节分析在一种要素可变的条件下,投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此时企业处于短期生产状态。
设此时生产函数为:Q = f( L,K ) 即资本量不变,总产量只取决于劳动量L。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 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记为TP。
2、平均产量: 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记为AP。
3、边际产量: 指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记为MP。
4、TP、AP与MP间的关系: 若生产函数为: TP=f(L)=21L+9L2 –L3 则劳动的平均产量为: AP=21+9L –L2 又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MP=21+18L –3L2
L TP AP=Q/L MP=△Q/△L MP=dQ/dL 0 0 0 0 0 1 29 29 29 36 2 70 36 41 45 3 117 39 47 48 4 164 41 47 45 4.5 185.63 41.25 43.25 41.25 5 205 41 38.75 36 6 234 39 29 21 7 245 35 11 0 8 232 29 -13 -27
MP的变动: 0L=3 达最大 3L=7 为零 L>7 为负
AP的变动: 003AP<MP L=4.5 AP=MP L> 4.5 递减 AP>MP
TP的变动: 003L=7 达最大 L>7 递减 TP、AP、MP三者关系总特点: MP与TP之间关系: MP>0 TP MP=0 TP最高 MP<0 TP
MP OA向上 MP AC向下 A为拐点
MP与AP之间关系: MP>AP AP MP=AP AP最高 MP
MP、AP与TP三线均: 先递增、到一定程度后分别递减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如下图:
MP
MP 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生产三阶段
1) 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表明和可变投入劳动相比,不变投入资本太多,因而增加劳动量是有利的; 2)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 3) 第三阶段:总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值,表明和不变投入资本相比,可变投入劳动太多,也不经济,即使劳动免费,也不宜扩大劳动投入。
可见,理性厂商必然要在第二区域生产。这一区域为理性生产阶段,又称经济区域。 此时,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生产多少,还要取决于成本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 可替代的两种可变要素的最佳组合规律 本节分析两种要素变化时的最优组合问题。此时,厂商有足够的时间改变固定生产要素(K)的投入量来调节生产,处于长期生产状态。
此时生产函数为:Q = f(L,K)
O Q L TP AP MP
C
A B
Ⅰ Ⅱ Ⅲ 一、等产量曲线(isoquant) 1、前提: 1) 生产函数中只有两种可变投入要素; 2) 总产量保持不变; 3) 资本和劳动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
2、定义: 表示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两种可变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性组合的轨迹,也称为生产无差异曲线。
等产量曲线的图示: Q = KL / 8 Q1 = 100
3、特点: 1) 在脊线范围内斜率为负 2) 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3) 两条等产量线决不能相交 4) 凸向原点的线
与无差异曲线比较: 1) 几何性质是相似的,经济分析也是这样。
3003Q2002Q
K
L 0 20 40 80
20 40 80 A B
1001QC D 2) 无差异曲线表达的是消费者对两种消费品的效用大小的主观评价;等产量线表达的是投入品数量与产出量之间的纯技术关系。
4、脊线和生产区域
脊线: —— 把不同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的一段两端连接起来的两条线。
“脊线”表明生产要素替代的有效范围,厂商只会在脊线范围内从事生产。又称生产的经济区域。
5、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arginal rates of technicalsubstitution) (1)定义: MRTSLK 表示在保持产量一定时,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量,必须放弃的资本投入量,也即资本与劳动的替代比例。
MRTSLK = -ΔK /ΔL 边际技术替代率实际上就是等产量线上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O L
K A B Q3 Q2 Q1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 即在保持产量不变时,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所要放弃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递减的。
可变比例生产函数与等产量线
从等产量线推导出一种要素可变的总产量线 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与等产量线
Q=10 Q=20 Q=3K L
1 3 8 1 3 8
30
20 10
K
L Q 二、等成本曲线(isocost curve)
等成本线: —— 又称企业预算线,它表示生产要素价格一定,生产者支出一定时,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组合。
公式: C = Pk·K+ Pl·L
三、厂商均衡——可替代的两种可变
Q=10 Q=20 Q=10
Q=20
1:1 1:2
K L K
L
L K 0 1 2 3 4 5 2 4 6 8 10 C2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1、分析前提 (1)已知成本方程(等成本线) (2)已知生产函数(等产量线)
2、分析思路 (1)最大原理法(成本给定,求最大产量) (2)最小原理法(产量给定,求最小成本)
之一:成本一定、产量最大时的均衡
之二:产量一定、成本最小时的均衡 1k
Ek
EL3Q2Q
A
1QL
K E 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