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
问诊的概念

问诊的概念1. 问诊的定义1.问诊是医学术语,用于形容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2.问诊是医生获取病史、症状、疾病发展过程等相关信息的方式。
2. 问诊的重要性1.问诊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
通过问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2.问诊可以帮助医生区分疾病的类型。
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症状特征,问诊有助于医生辨别。
3.问诊可以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
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医生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合作度。
3. 问诊的步骤1.患者基本信息的了解。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
2.主诉的了解。
询问患者当前的症状以及症状的发生时间、程度等。
3.病史的了解。
询问患者有关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
4.系统回顾。
询问患者有关其他系统的症状。
4. 问诊的技巧1.倾听技巧。
医生应倾听患者的述说,并给予适当的反馈。
2.提问技巧。
医生应提出清晰、有针对性的问题,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3.敏感问题的处理。
医生应注意处理涉及患者隐私或敏感问题时的方式。
5. 问诊与中医诊断的关系1.中医注重问诊。
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体特点,中医可以辨证施治。
2.中医问诊包括四诊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6. 问诊的发展与创新1.远程问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问诊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2.人工智能辅助问诊。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问诊的效率和准确性。
7. 问诊的局限性1.信息获取受限。
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
2.主观因素干扰。
患者的情绪、认知等因素可能影响问诊过程。
3.专业水平不足。
问诊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医学知识。
8. 问诊的改进方向1.引入生物传感技术。
通过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可以提供更客观的病情信息。
2.注重患者主观感受。
问诊不仅仅是获取客观信息,还应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和需求。
9. 问诊的未来展望1.个性化问诊。
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问诊服务。
2.多学科协作。
不同专业的医生通过问诊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问诊

既往史1.您最近三个月身体怎么样?之前得过什么疾病吗?2.您有过传染病吗?像结核、伤寒、疟疾什么的3.您以前做过手术吗?有过什么外伤吗?具体时间和原因?严重程度怎么样?怎么处理的?4.您输过血吗?5.您有对什么过敏的吗?(药物、食物)过敏的时候有哪些具体症状?6.您以前住过院吗?具体时间和原因?治疗与护理的情况怎么样?7.您接种过什么疫苗吗?接种种类及时间是什么?个人史1.您的出生地是哪儿?您现在居住哪儿,住了有多长时间了?2.您的学历是什么?3.您平常有什么业余爱好吗?4.您的工作是什么?工作环境怎么样?工资怎么样?5.您这次看病是医保还是自费?6.您饮食规律吗?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吗?吃多少?7.您抽烟喝酒吗?有多少年了?一天多少的量?(戒烟戒酒多久了?)8.您有长期服用什么药吗?多久了?一天多少的量?9.您到过疫区、接触过疫水吗?接触过特殊化学品及放射性物质吗?家族史1.您家里都有哪些人?2. 您家里人的健康状况怎么样?有得过什么病吗?3. 家里人又出现什么相同的症状吗?有遗传病吗?婚姻史1.您结婚了吗?结婚多少年了?2. 您和您妻子/丈夫的感情怎么样?性生活和谐吗?3. 您妻子/丈夫的身体怎么样?月经史1.您现在月经还有吗?您是什么时候绝经的?2.您月经初潮是什么时候?3.您月经周期是多久?一次来几天?月经的量怎么样?经血颜色是什么?生育史1.您有孩子吗?有几个?2.您怀孕过几次?生育过几次?有流过产吗?3.您最近有生育计划吗?活动:身体活动、休息、睡眠、娱乐及休闲活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长发育状况1.您能描述一下您一天的活动情况吗?2.您每天有哪些娱乐及休闲活动?3.您是否每天进行常规锻炼?如果是,运动的类型、频度、持续时间及其量或强度如何?如果不是,是什么原因?4.您活动与运动后会觉得疲乏无力或胸闷气急吗?5.休息后会有所缓解吗?体力容易恢复吗?多久能缓解恢复?6.您睡眠怎么样?每天睡多久?什么时候睡?睡醒后感觉怎么样?7.您平时能独立完成进食/饮水、沐浴、穿衣/洗漱、如厕、床上活动、转位、走动、上下楼梯、购物、烹饪、理家吗?不能的话,有借助什么辅助用具吗?8.您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或骨、关节和肌肉、神经系统疾病?有服用相关的药物么,比如β受体阻滞剂、降压药、地高辛等药物?9.您生长发育状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与同龄人发育不一样的地方?10.您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敏感吗?环境变化时,您是有不安还是很平淡的对待?。
3.问诊

(四)寒热往来
见于:少阳病和疟疾。 含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 少阳病 少阳病: –病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相持不下邪胜则 恶寒,正胜则发热。 – 特点: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 疟疾病 疟疾病: –病机:病邪伏于半表半里,入与阴争则寒; 出与阳争则热。邪正相离,邪气藏 伏,不与营 卫相争,则寒热休止。 –特点: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三)局部汗出
1、头汗 :仅见头部或头项部汗出较多。 头汗 病机:上焦热盛。 中焦湿热蕴结。 虚阳上越。 2、手足心汗 手足心汗:可因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 手足心汗 热蒸迫津外泄;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而 引起。(多因脾胃湿热) 3、心胸汗 心胸汗:多因心脾两虚,心肾不交所致。 心胸汗 阴汗:男女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过多者,多由 4、阴汗 阴汗 下焦湿热蕴蒸所致
(2)潮热 潮热
含义: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盛,有一定的规律,如潮夕之有时。 – A、阳明潮热 阳明潮热:见于胃肠燥热内结。 阳明潮热 • 特点:常于申时即日哺(下午3-5点)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 甚。兼见口渴冷饮,腹满硬痛,大便秘结。 • 病机:阳明经气旺于日哺之时,加之胃肠热盛,邪正剧争。 – B、阴虚潮热 阴虚潮热:见于阴虚内热证。 阴虚潮热 • 特点:自觉午后或夜间发热,伴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燥咽 干等。 • 病机:阴不制阳,相对阳盛。 – C、湿温潮热 湿温潮热:常见于湿温病。 湿温潮热 • 特点:午后发热明显,并有身热不扬的感觉(肌肤初扪之不觉 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伴头身困重,胸闷呃恶等 • 病机:湿邪遏制,热难透达,湿郁热蒸。
十问
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 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 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诊

问诊的重要性
问诊是医生诊治疾病的第一步
问诊是每一个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临床疾病的诊断问题的大多数线索和依据 来源于病史的采集所获得的资料。
问诊是体检和各种先进检查无法替代的, 临床不少疾病常常可通过问诊而获得初步 诊断。部分及并仅通过问诊就可诊断。
忽视问诊,漏诊、误诊。
问诊的重要性
• 造血系统 •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 • 神经精神系统 • 肌肉骨髓系统
•#系统回顾询问完毕也应该归纳、小结,再度核实阳 性者。小结阳性病史。 •同样用过渡语言转人个人史的问诊。例:"你也知道 有些疾病与个人生活环境、习惯有关,我想了解一些 你个人的情况。"(转人个人史)。
掌握问诊的提纲
6 个人史 (1) 询问患者的社会经历。包括出生地、曾到过地区及居
病史的采集配合系统的体格检查,即可提出初步诊断 或印象。 依据问诊临床情景和目的不同,问诊可分为全面系统的问
诊和重点问诊,前者为后者的基础。
问诊的重要性
关于病史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内科专家Harvey 提出了“五指诊断法”
(five-finger approch to cardiac disease)
(七)婚姻史(marital history):婚姻状态、 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夫妻关系等。
全面系统的问诊内容
(八)月经史(menstrual history)和生育 史 (childbaring history) :月经、妊振、 生育及计划生育状况等。对男性患者也应询问 是否患过影响生育的疾病。 (九)家族史(family history):包括直属 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健康状况,特别 是同样病史情况,与遗传有关的病。
问诊开始先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随即询问患者就诊的主要病痛和时间; 然后询问现病的详细经过; 再就是按次序了解过去史、个人生活史及有关的家族史等 对生育期的妇女尚应了解月经史,对已婚妇女还应询问结婚 和生育史 可依据实际情况、当时的环境等采取灵活机动变更
常见症状的问诊技巧有

常见症状的问诊技巧有
1. 询问症状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问病人症状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从那时候到现在已经持续多久了。
2. 询问症状的程度和频率:问病人症状的强度是多少,症状频率的高低如何。
3. 询问症状的特点:问病人症状的特征,如疼痛的性质、位置、放射范围等。
4. 询问症状的影响:问病人症状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如何。
5. 询问是否有其他症状:问病人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呕吐等。
6. 询问既往病史和家族史:问病人既往是否有类似症状,或者是否有相关疾病史,以及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的人。
7. 询问用药史:问病人是否正在用药,以及用药情况和效果如何。
8. 询问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问病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是否可能与症状有关。
9. 细心倾听和观察:倾听病人的描述,观察病人的表情和行为,以便了解病情和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问诊

血压、糖尿病)。 ➢ 传染病及预防接种史。 ➢ 手术、外伤及过敏史。 ➢ 输血史。 注意:记录的顺序一般按时间的先后排列。
既往史与现病史不要混淆
五、系统回顾(systems review)
呼吸系统:有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发热、盗汗等。
2. 主要症状(或体征)的特点
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 或加剧的因素。
例:典型的心绞痛
部位(胸骨后)、性质(压榨感)、 放射(至左肩)、持续时间(几分 钟)、诱因(劳累、精神紧张)、 缓解因素(休息、含服硝酸甘油)
3. 疾病的发展、演变及诊疗经过
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 (加重或减轻)或出现新的症状。
症状:“发热、咳嗽伴胸痛2天” 体征:“颈部包块1周” 格式:症状(体征)+时间
尽量不要用诊断用语 错误:“发现高血压病2年” 正确:“头晕、头痛2年”(有症状) “发现血压高2年” (无症状)
练习写主诉
例:8年来,无诱因反复发生眼前发 黑、晕倒、心慌,持续几分钟自行 好转,从未诊治,大约每年发作一 次,近2月发作频繁,共5次。
神经系统:有无失眠、嗜睡、意识障碍、 感觉及运动异常等。
六、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1. 社会经历:出生地、居住地、文化程度、 经济条件等 。
2. 职业及工作条件:工种、劳动环境,与 有毒物质接触情况及时间等。
3. 习惯及嗜好:烟酒嗜好(每日量及所用 时间),以及其他异嗜物和麻醉毒品。
上腹痛6年,黑便3年,呕血1天
三、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病史的主体部分 是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诊疗经过 等直至就诊时的全过程 是建立在充分了解病人病情基础上的。
第一章 问诊

间潮热,微热)。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发无定时。
③发热恶寒的三种类型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恶寒重,发热轻——病人感觉寒冷明显,仅有
轻微发热,主风寒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患者感觉发热轻重,怕冷 轻微,主风热表证。 发热轻而恶风——患者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主伤风表证。
⑵但寒不热的类型与临床意义: 新病恶寒——若伴发热、头痛、周身不适,为 外感风寒;若突感恶寒伴腹部冷痛或咳喘痰鸣者
胸 胁 痛
痰湿阻滞,闭阻胸阳 气阴两虚,心脉失养 胸在上焦 内藏心肺 肝胆居胁下
肺的病 变
肺阴虚、肺热、肺痈 风热犯肺等
肝胆经病变:肝气郁结 、肝胆湿热、肝郁化火、气滞血瘀、饮停胁下等
脘痛
胃的病变:胃瘀血、胃热、胃寒、食滞胃脘、肝气犯胃均可引发胃脘疼痛
大腹痛:脾胃病变
胃居中焦、肝气横逆 犯胃
寒、热、气、血、食、 虫等阻滞气机
⑴有汗无汗的几种情况与临床意义
表证无汗——为外感寒邪所致的伤寒表实证。 里证无汗——见于久病患者,为津血亏虚、生化 乏源之里虚证。 表证有汗——为外感风邪的中风表虚证;或外感 风热的表热证。 里证汗出——为外邪入里化热证或里热炽盛证。
⑵特殊汗出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自汗—日间汗出,动则甚,主气虚、阳虚证。 盗汗—入睡汗出,醒后自止,主阴虚内热或气阴 两虚证。 绝汗—病情危重时出现大汗不止,为亡阴或亡阳 之脱汗。 战汗—在病势沉重时,先全身战粟抖动,继而汗 出为战汗是疾病的转折点:若汗后脉静身凉,为邪 去正复病向愈;若汗出身热脉躁不安,为邪盛正衰 之危候。
阴虚生热,热伤肺络
热毒蕴肺、气血瘀结、肉腐成 脓 外伤→瘀血→阻滞胸部脉络 脾虚→生痰湿→犯肺→肺失肃 降 胸中气机不利 瘀血 痰浊 →阻滞心脉→运行不畅 寒凝 气滞 同胸痹,只是程度重,心脉急 骤闭塞不通
问诊的简要内容

问诊的简要内容
问诊是一种医学检查方式,用于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身体状况等信息。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病史:询问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病史、疾病史、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
2. 症状:询问患者的症状、体征、疼痛、发热、乏力、呕吐、腹泻等情况。
3. 疾病与手术史:询问患者最近是否接触过某种疾病或手术,以及是否有与之相关的疾病或手术史。
4. 家族史:询问患者的家族史,特别是与某种疾病或手术有关的基因家族成员。
5. 生活习惯: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锻炼、睡眠、工作等方面的信息。
6. 心理状态:询问患者的心理状态,比如情绪、焦虑、抑郁等。
7. 健康状态:询问患者的健康状态,比如是否有慢性疾病、检查报告等。
8. 其他:询问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
以上是问诊的简要内容,问诊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并收集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诊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诊的临床意义(一)问诊是获得诊断依据的重要手段通过问诊获取的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个具有深厚医学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常常通过单独问诊就能对许多病人提出相当准确的诊断。
特别是在某些疾病的早期,机体还只是处于功能或病理生理改变的阶段,此时还缺乏器质性或组织、器官形态学方面的改变,而病人却可以更早地陈述某些特殊的感受,如头晕、乏力、食欲改变、疼痛、失眠、焦虑等症状。
然而在此阶段,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甚或特殊检查皆无阳性发现,问诊所得的资料却能更早地作为诊断的依据。
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心绞痛、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癫痫、间日疟疾、胆道蛔虫症等,通过确切详细的问诊,多能得出确切诊断。
(二)问诊是了解病情的主要方法通过问诊可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因、诊治经过及既往健康状况等全过程;可以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绪及其对疾病的影响,有利于作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顾虑及不良影响,从而提高诊疗效果。
(三)问诊可为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如患者以咳嗽、咯血为主要症状时,若同时伴有午后低热、盗汗等病史,则提示可能为肺结核。
根据这一线索,进行详细的肺部体格检查和(或)X射线检查,一般即可明确诊断。
相反,忽视问诊,必使病史采集粗疏,病情了解不够详细确切,势必造成临床工作中的漏诊或误诊。
对病情复杂而又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病例,深入、细致的问诊就显得更为重要。
由此可见,问诊是一个很重要的诊断步骤,必须认真学习,切实熟练掌握。
二、问诊的方法询问病史,应直接询问病人或知情人(家属、陪人等)。
问诊的方法是否得当与获取信息的数量及质量息息相关,从而直接影响诊断治疗及病人的依从性。
下列行之有效的问诊方法,无论对初学者还是对低年资医生都有重要实用价值。
(一)问诊前的过渡性交谈问诊前医生要先向病人作自我介绍和说明职责,了解病人的要求与愿望,并表示愿意为解除他的病痛和满足病人的要求尽自己的所能。
如交谈开始应正确称呼病人为“先生”、“小姐”或其他更合适的称呼;询问姓名时,如:先生您贵姓,怎么称呼┅┅?这可能很快就会缩短医患间的距离,改善互不了解的生疏局面。
使病人感受到医生的亲切与可信,自然就会产生乐意提供真实、详细的病史经过,愿意配合检查和服从治疗的心态,这对顺利进行问诊是十分重要的。
(二)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采取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询问。
问诊多从简易问题开始,待病人对环境适应和心情稳定后,再问需要思考和回忆才能回答的问题。
如“你病了几天了?哪里不舒服?”。
如病人主诉头痛,可问:“你头痛有多长时间了?能说出痛的性质与特点吗?”、“多在什么情况下发病?……”、“什么情况下疼痛可加重或减轻?”、“疼痛发作时还有无其它症状?”、“经过些什么方法治疗?”、“你认为效果怎样?”……。
(三)注意时间顺序指主诉和现病史中症状或体征出现的先后次序询问者应问清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跟踪首发症状至目前的演变过程。
根据时间顺序追溯症状的演变可避免遗漏重要的资料。
例如:有时环境的变化或药物的使用可能就是病情减轻或加重的因素。
仔细按时间线索询问病情可使询问者更有效地获得这些资料。
询问者可用以下方式提问,如:“……以后怎么样?”、“然后又……”,这样在核实所得资料的同时,可以了解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
如有几个症状同时出现,有必要确定其先后顺序。
例如:一56岁男性病人,胸骨后疼痛逐渐加重2小时就诊。
2年前,病人首次活动后发生胸痛,于几分钟后消失。
一年前,发作更频繁,诊断为心绞痛,口服心痛定(10mg)每日三次,治疗半月后疼痛消失。
(四)问诊时医生的态度要诚恳友善耐心与患者交谈,细心听取患者的陈述。
对病人的回答不确切和不满意时要耐心启发病人思考回忆。
如“不用急,再想一想,能不能再确切些?如发病时间,病情变化等”。
更不要因急于了解情况进行套问和逼问,以免病人为满足医生而随声附和或躲避回答,如“你腹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吗?……”,“你上胸痛时向左肩放射吗?”。
(五)避免重复提问提问时要注意系统性、目的性和必要性,医生应全神灌注地倾听病人的回答,不应问了又问,杂乱无章的提问是漫不经心的表现,这样会降低病人对医生的信心和期望。
更要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如端坐呼吸、里急后重、间歇跛行……等,这些医用术语即使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也难免发生错误理解,以致病史资料不确切,困扰了诊断思维。
(六)注意及时核实病人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如果病人提供了特定的诊断和用药,就应问明诊断是如何作出的及用药剂量。
还要核实其他一些信息,包括饮酒史、吸烟史、兴奋药品和咖啡因服用史,以及过敏史。
有关习惯和嗜好方面的情况应包括名称、用量和时间。
例如:饮酒史,应问清喝什么酒、喝多少、多长时间、以及喝酒的方式等。
三、问诊内容问诊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婚姻史、生育史以及不同疾病的有关症状(系统回顾)。
(一)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住址、工作单位、职业、人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
若病史陈述者并非本人,则应注明其与病人的关系。
记录年龄时应填写实足年龄,不可以“儿”或“成”代替,因年龄本身亦具有诊断参考意义。
(二)主诉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疾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即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主诉应言简意明,用一、两句话全面概括,并注明疾病发生到就诊的时间。
如“发热、咳嗽、右胸痛二天”,“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三年”,“腹痛、呕吐伴腹泻四小时”等。
(三)现病史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的全过程,是问诊中的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起病情况(缓急)与患病的时间(生病多久?)。
2.主要症状的特点,包括所在的部位、放射区域、性质、发作频度、持续时间、强度、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3.发作原因与诱因。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按时间顺序记录,包括主要症状的发展和其他有关症状的情况)。
5.伴随症状。
6.诊断、治疗经过(药物、剂量、疗效等)。
7.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等情况)。
8.归纳、小结,再度核实。
9.用过渡语言转入过去史的问诊。
(四)既往史又称“过去史”。
包括:1.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
2.过去曾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史。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询问过去是否有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记述时应注意不要和现病史混淆。
3.外伤、手术、意外事故和预防接种史。
4.过敏史(对药物、食物及环境因素)。
5.对居住或生活地区的主要传染病和地方病,也应记录于既往史中。
6.记录顺序一般按年、月的先后排列。
(五)系统回顾是在询问既往史之后,为避免问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忽略或遗漏有关内容,最后一遍收集病史资料。
方法是按身体的各系统详细询问可能发生的疾病。
它可以帮助医生在短时间内扼要地了解病人的某个系统是否发生过疾病,以及这些已发生过的疾病与本次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
现病史或过去史中已提及的项目,应避免重复。
应记录阳性和有临床意义的阴性项目。
系统回顾问诊提要:1.呼吸系统咳嗽的性质、发生和加剧的时间,咳嗽程度、频率与气候变化及体位改变的关系。
咳痰的特点、颜色、粘稠度和气味等。
咯血的性状、颜色和量。
呼吸困难的性质、程度和出现的时间。
胸痛的部位、性质以及与呼吸、咳嗽、体位的关系。
有无发冷、发热、盗汗、食欲不振等。
有无与肺结核病人密切的接触史。
并了解职业性质,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是否吸烟和吸烟量的多少。
2.循环系统心悸发生的时间与诱因,心前区疼痛的性质、程度以及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有无放射、放射的部位、引起疼痛发作的诱因和缓解方法。
呼吸困难出现的诱因和程度,发作时与体力活动和体位的关系。
有无咳嗽、咯血、咯痰等;水肿出现的部位和时间;有无腹水、肝区疼痛、头痛、头晕、晕厥等。
既往是否有过类似的症状。
有无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
3.消化系统有无口腔疾病、食欲改变、嗳气、反酸、腹胀、腹痛、腹泻,及其出现的缓急、程度、持续的时间及进展的情况。
上述症状与食物种类、性质的关系及有无精神因素的影响。
呕吐发生的时间、诱因、次数;呕吐物的内容、量、颜色及气味。
呕血的量及颜色。
腹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和持续时间,有无规律性,是否向其他部位放射,与饮食、气候及精神因素的关系,按压后疼痛减轻或加重。
排便次数,粪便颜色、性状、量和气味。
排便时有无腹痛和里急后重,是否伴有发热与皮肤粘膜黄染。
体力、体重的改变,饮食卫生及习惯,有无饮酒嗜好及摄入量等。
4.泌尿系统有无排尿困难、尿痛、尿频、尿急;尿量(夜尿量)多少,尿的颜色(洗肉水样或酱油色等)、清浊度,有无尿潴留及尿失禁等。
是否有腹痛,疼痛的部位,有无放射痛。
既往有无咽炎、高血压、水肿、出血等病史。
有无铅、汞化学毒物中毒史。
外生殖器有无溃疡、皮疹、性欲有无障碍。
5.造血系统有无乏力、头晕、眼花、耳鸣、烦躁、记忆力减退、心悸、舌痛、吞咽困难、恶心、食欲异常(异嗜症)。
皮肤粘膜有无苍白、黄染、出血点、瘀斑、血肿及淋巴结、肝、脾肿大,骨骼痛等情况。
营养、消化和吸收情况。
有无药物、毒物、放射性物质的接触史。
6.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有无畏寒、怕热、多汗、乏力、头痛、视力障碍、心悸、食欲异常,烦渴、多尿、水肿等;有无肌肉震颤及痉挛;性格、智力、体格、性器官的发育,骨骼、甲状腺、体重、皮肤、毛发的改变。
有无外伤、手术、产后出血。
7.神经系统头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失眠、嗜睡、记忆力减退、意识障碍、晕厥、痉挛、瘫痪、视力障碍、感觉及运动异常、性格失常、感觉与定向障碍。
如疑有精神状态改变,还应了解情绪状态、思维过程、智能、能力、自知力等。
8.运动系统有无肢体肌肉麻木、疼痛、痉挛、萎缩、瘫痪等。
骨骼发育情况,有无畸形、关节肿痛、运动障碍、外伤、骨折、关节脱位、先天性缺陷等。
(六)个人史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个人经历。
包括:1.社会经历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尤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2.职业及工作条件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3.习惯与嗜好起居与卫生习惯、饮食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与摄入量等。
4.冶游史有无不洁性交,是否患过淋病、尖锐湿疣、下疳等。
(七)婚姻史记述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
(八)月经史女性病人月经的情况。
主要记述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天数,经血的量和色,经期症状,有无痛经、白带,末次月经日期、闭经日期,绝经年龄等。
(九)生育史病人的生育状况。
包括妊娠与生育次数和年龄,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的次数,有无早产、死产、手术产、产褥热及计划生育状况等。
男性病人应记述有无生殖系统疾病。
(十)家族史指病人家族中有关成员的健康状况等,包括:1.双亲的年龄及健康情况(儿科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