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品读课件
合集下载
《诗经》ppt课件完美版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 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 以为好也!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尽管心很累 很疲倦 我却没有理由后退 或滞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 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 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 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与善人 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半生 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风吹不倒有根的 树我能承受多少磨难,就可以问老天要多少人生。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 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 好。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一辈子,不说后悔,不诉离伤。上帝作证,我是真的想忘记,但上帝也知道,我是真的忘不了 如果其中一半是 百分百的话那就不是选择了而是正确答案了,一半一半,选哪一半都很困难,所以这才是选择。跟着你,在哪里,做什么,都好。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择 一人深爱,等一人终老。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断一根琴弦,歌一曲离别。我背弃一切,共度朝夕。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路过的已经路过,留下的且当珍惜 我相信,真正在乎我的人是不会被别人抢走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我还是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木 栅栏和冬天的风雪之后,你终会抵达!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个清晨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提醒我,若不学会遗忘,就背负绝望。 那一 年夏天的雨,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给我美丽的晴空,我们都有小小的伤口,把年轻的爱缝缝又补补,我会一直站在你左右,陪你到最后的最后。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这样 的结局,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那样的奋不顾身。 黄昏
国学经典《诗经》PPT课件

❖ C、前722年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前481年周 敬王三十九年鲁襄公十四年(《春秋》,共242年)
❖ 战国时期
❖ A、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前221年
❖ (《史记》)
❖ B、前403周威烈王2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前
221年(《资治通鉴》)2021
30
❖ 1、农业的发展 ❖ 2、宗教思想
➢ 作者下至农民,上至公卿。
➢ 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 现在读诗仍押韵, 如《关雎》。
2021
10
《诗经》的编纂
王者采诗: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 ——班固《汉书·艺文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 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2021
34
2021
35
2021
36
2021
37
“兴、观、群、怨”说(4种社会教化功能)
❖ 兴:联想 ❖ 观:观察 ❖ 群:合群 ❖ 怨:怨恨
❖
不学诗,无以言
2021
38
2021
39
2021
40
2021
41
2021
42
(1)重章
❖ A、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
❖
秦风·蒹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其中大雅,31篇
小雅,74篇
“朝廷之音曰雅”(郑樵《通志序》)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毛诗序》)
“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 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 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师法程而 不可易者也。”(朱熹《诗集传序》)
(精品)《诗经》ppt课件

《邶风·静女》
描绘静女与男子在城角相会的情景,展现静女的美丽和男子的痴情。诗中通过 细节描写,如静女赠送的彤管和荑草,表现两人之间的深情厚意。
离别相思之苦表达
《王风·采葛》
表达因采葛而思念情人的情感,展现离别相思之苦。诗中运 用夸张手法,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郑风·子衿》
描写女子在城楼上等待情人而不得见的情景,表现女子的痴 情和离别相思之苦。诗中通过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和埋怨,展 现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精品)《诗经》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诗经概述与背景 • 诗经篇章结构与特点 • 诗经中爱情诗篇赏析 • 诗经中社会风俗画卷 • 诗经中自然景物描绘与意境创造 • 诗经在后世文学中传承与发展 • 总结:品味经典,传承文化
01
诗经概述与背景
诗经简介及历史地位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 歌。
唐代诗经学的特点
唐代诗经学注重义理阐释和文学赏析,对诗经的文学价值有了更 深入的认识。
宋明理学与诗经阐释
宋明理学家借助诗经来阐发儒家义理,进一步强化了诗经在儒家 经典中的地位。
清代诗经学的成就
清代诗经学在文字训诂、音韵学、校勘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后世诗经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当代诗经研究新视角和方法
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05
诗经中自然景物描
绘与意境创造
山水风光描绘技巧
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山 水赋予生命和情感,如“蒹葭苍 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
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的形态 、色彩和声音,使读者仿佛身临 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
描绘静女与男子在城角相会的情景,展现静女的美丽和男子的痴情。诗中通过 细节描写,如静女赠送的彤管和荑草,表现两人之间的深情厚意。
离别相思之苦表达
《王风·采葛》
表达因采葛而思念情人的情感,展现离别相思之苦。诗中运 用夸张手法,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郑风·子衿》
描写女子在城楼上等待情人而不得见的情景,表现女子的痴 情和离别相思之苦。诗中通过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和埋怨,展 现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精品)《诗经》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诗经概述与背景 • 诗经篇章结构与特点 • 诗经中爱情诗篇赏析 • 诗经中社会风俗画卷 • 诗经中自然景物描绘与意境创造 • 诗经在后世文学中传承与发展 • 总结:品味经典,传承文化
01
诗经概述与背景
诗经简介及历史地位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 歌。
唐代诗经学的特点
唐代诗经学注重义理阐释和文学赏析,对诗经的文学价值有了更 深入的认识。
宋明理学与诗经阐释
宋明理学家借助诗经来阐发儒家义理,进一步强化了诗经在儒家 经典中的地位。
清代诗经学的成就
清代诗经学在文字训诂、音韵学、校勘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后世诗经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当代诗经研究新视角和方法
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05
诗经中自然景物描
绘与意境创造
山水风光描绘技巧
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山 水赋予生命和情感,如“蒹葭苍 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
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的形态 、色彩和声音,使读者仿佛身临 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
《诗经》两首完整PPT课件

06
CATALOGUE
《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诗经》的艺术成就
1 2 3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诗经》以现实主义为基调,通过对现实生活的 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和 人民的思想感情。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中大量运用赋、比、兴等手法,以生动 的形象和贴切的比喻来表达情感和描绘事物,增 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诗经》中的农事诗与祭祀诗
农事诗与祭祀诗在《诗经》中的地位
农事诗反映了周代农业社会的生 产生活,是《诗经》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祭祀诗则体现了周人的宗教信仰 和祭祀仪式,对于了解周代宗教
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两者在《诗经》中占据了一定的 篇幅,对于研究周代社会、经济 、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
值。
农事诗与祭祀诗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爱情诗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爱情的 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在爱情生
活中的喜怒哀乐。
爱情诗以其真挚的情感、生动的 描绘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 诗经》中最具吸引力的篇章之一
。
爱情诗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爱情诗的主题丰富多样,包括相思、热恋、失恋、别离等,展现了人类情感的丰富 内涵。
爱情诗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既有直抒胸臆的坦率表白,也有含蓄委婉的借景抒情 。
03
CATALOGUE
《诗经》中的劳动诗
劳动诗在《诗经》中的地位
01
02
03
数量众多
《诗经》中收录了大量反 映劳动生活的诗篇,展现 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付 出和丰富情感。
题材广泛
劳动诗涵盖了农业、手工 业、畜牧业等多个领域, 全面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劳 动场景。
情感真挚
劳动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真 挚的情感,表达了劳动人 民对劳动的热爱和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
诗经ppt优秀课件

开启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先河,为 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
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对 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如赋、比、兴等手法被广泛
运用。
诗经中的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方 式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如爱情、离别、战争等 主题在后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
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诗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的 诗歌作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
诗经简介
01 简述《诗经》的成书过程和流传情况,介绍其内 容和形式特点。
02 分析《诗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阐述其在 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02 介绍《诗经》的现代研究价值和意义,为后续的 讲解做铺垫。
02
诗经内容概览
风
总结词
反映民间生活的诗歌
详细描述
风是《诗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了周代各地的民间生活和情感,包括爱情、婚姻、 战争、劳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诗歌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2
建议二
加强比较研究。将《诗经》与 其他文化、文学进行比较研究 ,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 特点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拓展 我们的学术视野。
03
建议三
04
关注跨学科研究。《诗经》涉及 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多 个领域,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应该 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多角 度、多层面探究《诗经》的丰富 内涵。
诗经中的诗歌作品表现了自然的美和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现代社会的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诗经中的诗歌作品强调了人与人之间 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对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建设具有一定的 启示作用。
05
诗经名篇赏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国学经典《诗经》课件

雅的艺术特点
雅的艺术特点在于其严谨的结 构和优美的语言,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
雅的影响
雅的影响在于它对后世的诗歌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 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
验。
颂
颂的意义
颂代表了那一时期的宗教祭祀诗歌,主要赞颂了祖先的功 绩和神灵的伟大。
颂的主题
颂的主题主要是歌颂祖先的功绩和神灵的伟大,同时也反 映了那一时期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
风的主题
风的价值
风的主题是多样的,包括爱情、婚姻、战 争、劳动等,反映了那一时期社会的各个 层面。
风的价值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一时期社 会的真实面貌,为我们了解那一时期提供 了宝贵的资料。
雅
雅的意义
雅代表了那一时期上层社会的 正式诗歌,分为大雅和小雅。
雅的内容
雅的内容主要是对那一时期社 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同时也 反映了那一时期上层社会的精 神面貌。
《蒹葭》
总结词:追寻之歌
详细描述:《蒹葭》描绘了一个人对于心中所爱之人的深深追寻,通过秋天的蒹葭和白露,营造出一种凄美、幽怨的氛围。 诗歌情感真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无尽的向往。
《桃夭》
总结词:新婚之歌
详细描述:《桃夭》是一首描写女子出嫁的诗歌,通过桃树的繁茂和女子的美丽,表达了对新婚女子 的美好祝福。诗歌语言欢快,气氛热烈,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和期望。
影响了诗歌的审美观念
《诗经》中的诗歌注重情感表达、意 境创造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影响了后 世的诗歌审美观念,使诗歌创作更加 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现。
《诗经》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诗经》,可以更好地了解和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第12课《诗经》课件(共29张PPT)

•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 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
第一节
诗歌开头为什么要写到雎鸠鸟?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 传说它们情意专一。(由 关雎和鸣起兴,渲染气氛)
¡河边邂逅 一见钟情
文中的这位男子,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 时候,看到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 爱慕 之情油然而生。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 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 憔悴而死。
不会,从内容上说,诗中每一诗节的意思 是有变化的。比如《蒹葭》中的“白露为 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时间的变化 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使诗意静静流淌。
这几句重章复唱的诗写到了哪几种 意象?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
蒹葭和白露。金秋之际,拂晓之时,
12《诗经》二首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 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收集 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 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 《诗三百》。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 之一,称为《诗经》。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 钟鼓乐之。
¡琴瑟钟鼓 欢庆娱乐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诗节)
爱慕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三诗节)
愿望
受挫
幻想
思念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诗节)
小结
这是一首爱情恋歌。 描写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 人朝思暮想的执着追求。雎鸠的 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 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 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 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 熬并存,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国学《诗经》课件

《诗经》的主题思想
01 关注现实
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和 愿望。
02 强调道德
诗歌中体现了儒家道德观念,强调仁、义、礼、 智、信等品德。
03 赞美劳动
许多诗歌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反映了 那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诗经》的艺术特色
语言简练
诗歌语言简练明快, 常用白描手法,善用 比喻、象征等修辞手
• 艺术特色:《蒹葭》采用了回环往复的句式和节奏,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诗 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蒹葭”、“白露”、“伊人”等,使 得诗歌更具艺术表现力。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深沉,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 追求。
• 思想内涵:《蒹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是对于真挚情感的追求和对于人生意义 的探索。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引导人 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文学史上的开创性地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对 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中国诗歌之源”。
文化传承的载体
《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 和人类学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 、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诗经》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04
《诗经》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诗经》中的民俗文化
总结词:描绘了古代社会 的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态
详细描述
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方 式、节庆习俗、婚丧嫁娶 等方方面面
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土人 情和地域特色
为我们了解古代民俗文化 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诗经》中的道德观念
总结词:体现了儒家思想 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法。
风格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会诗,如召南野有死麕,邶风静女,郑 风子衿,郑风野有蔓草; 新婚诗,如齐风著,齐风东方之日,唐风 绸缪; 思妇诗,如周南卷耳,周南汝坟,秦风晨 风,郑风狡童; 悼亡诗,如邶风绿衣,唐风葛生; 戎妇诗,如召南殷其雷,卫风伯兮; 弃妇诗,如卫风氓,邶风谷风等。 后世的爱情诗在情感的深婉度上超过了国 风,但题材上则没有多少突破。
25.新人嫁来旧人愁:召南 江有汜 26.@最早的美女绝唱:卫风 硕人 27. 女子命薄如同一片桑叶:卫风 氓 28.非礼呀:召南 行露 29.桑林之歌:鄘风 桑中 30.鸡鸣依然不起:齐风 鸡鸣(甘与子同梦) 31.人说情人还是老的好(为“衣”消得人憔 悴):唐风 无衣 32.诗中最早的小三:陈风 防有鹊巢 33.前身合是采莲人:陈风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 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 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 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女娲、洛神、江妃。狄安娜、阿尔忒弥斯 舜“嫠降二女于沩,嫔于虞。” 李商隐促漏:“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 鸯护水纹。” 论题:女思男?男思女?(单相思的痛苦。 抒情主人公的性别并不改变诗意。 )
7.有女同车:和美女一起兜风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 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 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8.山有扶苏:狂且之男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9.狡童:分居之痛(陈风 泽陂 单相思)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 能餐兮。 。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 能息兮。 10.褰裳:最后通牒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漢毛亨傳、鄭玄箋《毛詩故訓傳鄭箋三十卷》,清同治十一年刊本
宋朱熹《詩集傳》,日藏宋刻本
清代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清道光十五年學古堂刻本
類別
內容及數量
產生時期
周南11、召南14、邶風19、鄘風10、 風 衛風10、王風10、鄭風21、齊風11、 160 魏風7、唐風12、秦風10、陳風10、 西周末年、春 秋時期 檜風4、曹風4、豳風7 雅 105
本课所涉具体篇目(题材丰富) 1.古人心目中的好女人:唐风 椒聊(音求) 2.野合之恋:召南 野有死麕 3.@舟中谁家年少足风流:邶风 柏舟 4.@千古情词:卫风 木瓜 5.@死活都要在一起:王风 大车 6.人言可畏下的爱:郑风 将仲子 7.@与美女一起兜风:郑风 有女同车 8.狂且之男:郑风 山有扶苏
庭乎? 什么意思呢? 是说春心荡漾的少女已经答应了吉士的求爱, 但羞怯与庄重,又让她在亲热时若即若离; 嘱咐吉士别鲁莽,别太冲动,别拉拉扯扯; 尤其别让那只长毛大狗叫出声来,惊动别 人。末句最为传神。后人讲到男女深夜幽 会时,往往有类似情境。如高启《宫女 图》: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 贾岱宗为此还作过一篇《大狗赋》(《初 学记》卷29)。《诗经》的时代,人们的 爱情生活还是比较自由的。但也有了点文 明进程中的羞怯意识。
为椒房,其源就出于此诗,可见这首诗对后 世影响之深远。汉代称皇后为椒房,是赞 美皇后多子的意思。(注家多以花椒末和 石灰涂墙香而暖)房即蜂房之房,一房椒 有很多子,因此,椒房就是指一串串的椒 子,这是对女子最好的称号,所以用来称 皇后。硕大无朋,是指身材高大无比,与 硕大且笃意义相同,是健康能生子的象征, 在古人的审美观念中这就是最好的女人。 追求子孙繁衍,这是当时的民风民情民俗, 所以这首诗就是赞美一个高大健美,能多 生子的女子的,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理想、 愿望和追求。
主题:少女婚姻不得自主的呼告。诗中的 女子倾心一位少年,情意很深,但不能如 愿,她痛苦地呼娘喊天,表示死不变心。 闻一多《通义》释本篇是女子失恋之诗。 但就这女子情感的极端痛苦和态度的决绝 来看,更宜解作因婚姻不自主而呼告。 “泛彼柏舟”二句是起兴,喻写她的处境 和心情,流动飘浮的柏舟,似乎隐含着命 运的飘忽不定。不一定解作她心爱的人在 船上。 论题:婚姻与自由 一见钟情 单相思
9.分居之痛:郑风 狡童 10.最后通牒:郑风 褰裳 11.相思情深:郑风 子衿 12.遇到想遇的人:郑风 野有蔓草 13.最早的情人节盛况:郑风 溱洧 14.人约黄昏后:陈风 东门之杨 15.月光之下的相思:陈风 月出
17.如此良人何:唐风 绸缪 18.鸡鸣不起:郑风 女曰鸡鸣(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 19.难得专一的有情郎:郑风 出其东门 20.与子偕老:邶风 击鼓 21.军嫂之怨:卫风 伯兮 22.黄昏的思念:王风 君子于役 23.三秋的煎熬:王风 采葛 24.近乡情更怯:豳风 东山
2.野有死麕:野合之恋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最富戏剧性的情节是第三章那三句意味无穷 的情话。俞平伯解析为:“舒而脱脱兮” 是一层意思,“无感我帨兮”是一层意思, “无使尨也吠”又是一层意思。一层逼近 一层,然后方有情致;否则一味拒绝,或 一口答应,岂不大煞风景呢?“将军欲以 巧示人,盘马弯弓故不发”,急转直下式 的偷情与温柔敦厚之诗国风,得无大相径
11.子衿:相思深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2.野有蔓草:遇到想遇的人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从歌词上看,典型的两章叠韵,在一章里 中心意思已经表达得非常强烈了,但犹嫌 不够味,又在第二章变换韵脚,再次吟唱, 以强化诗味,不仅使诗歌的内容更充实更 沉重,而且使诗歌的余味更加悠长。这样 的抒情表意方式,即使是在现代歌词中仍 然是主流。由此可见,三千年前,鄘地国 人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欣赏水平就已经达到 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高度。 此外,全诗还富有特殊的张力。它的主旨 隽永含蓄,却又并不影响诗意的强烈表达。 因此,其主旨历来争议最大。但其中以爱 情忠贞说最为流行。
链接作品: 五代韦庄《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 流。妾似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 不能休。
4.@木瓜:千古情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 也! @主题:这是写一对恋人互赠信物以定情的诗, 表示爱情的深沉和永久。倾囊相赠正是初恋常 态,在不同值的信物背后,是两颗同等炽热、 狂跳的心灵。此诗语言活泼清新,读之朗朗上 口,节奏明快,言情动人,千古而下,遂为赠 物定情之绝唱。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 情诗称作木石前盟,即源于此。(投桃报玉— —投桃报李)
译文: 山椒结子一房房,繁盛众多满升量。那位妇人 多健美,身材高大世无双。就像山椒结子房, 就像椒香飘远方。 山椒子房挂树丛,繁盛众多满手捧。那位妇人 多健美,身材高大体质丰。就像山椒结子房, 就像椒香飘远方。 这是一首女性生殖崇拜的颂诗。诗以通常的比 兴手法,赞颂了一个身材高大,体质丰厚的女 子。以花椒起兴,一则因为香,使人联想到性 感的刺激,更重要的是它结子多,反映了人们 追求多子的普遍愿望。后世帝王后妃的住处称
古代多以鹿皮作为赠女之礼物。胡适说此 诗最有社会学上的意味。初民社会中,男 子求婚于女子,往往猎取野兽,献于女子。 女子若受其所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即是允许的表示,此俗 至今犹存于亚洲、美洲的一部分民族之中, 此诗所说那用白茅包着的死鹿,正是吉士 诱佳人的贽礼也。 白茅:洁白茅草所编之席,专供包裹贡品 或祭品用。此指包裹所猎之鹿作礼品,以 示其纯真之心。 周代的婚姻法中规定,仲春之月是可以奔 者不禁,野合成婚的。
今版《诗经》书影
《诗经》书影
《詩經》的注本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毛詩故訓傳》 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 宋·朱熹:《詩集傳》 清·陳奐:《詩毛氏傳疏》 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 王力:《詩經韻讀》 向熹:《詩經詞典》、《〈詩經〉語言論集》 雒江生:《詩經通詁》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
3.@柏舟:舟中谁家年少足风流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音旦,发下垂) 彼两髦,实维我仪(配偶)。之死(至死) 矢靡它(誓无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 特(配偶)。之死矢靡慝(音特,更改)。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译文: 柏木船儿在飘荡,漂泊荡漾河中央。(一 飘飘到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 中好对象。(我愿与他配成双)至死不会 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 谅。
小雅74
大雅31 周頌31 西周初年、西 周後期 西周前期 前七世紀
頌40
魯頌4
商頌5
前八、七世紀
《尚書·禹貢》所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 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诗经情诗
华夏远古的婚恋乐歌,领略三千年前先民生活 的风韵,追忆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始底蕴。 主讲爱情婚恋篇 接续“古代爱情诗歌”选修课的内容 品读心态:文贵乎得其情而不究其事。(随心 所欲) 爱情是诗文中永恒的主题,其表现在男女两性 关系的各个方面,《诗经》中吟咏这个主题的 诗作亦是多种多样的,难以归类统计。为简约 并易于接受,我们选讲其中典型的。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释“风”说:“凡 诗之所谓风者,多处于里巷歌谣之作,所 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即是 说风多是民间歌谣,内容多写爱情。据粗 略统计,《国风》中的情歌与涉及爱情婚 姻的诗歌近七十首,占其总数的二分之一。 其中的《郑风》与《卫风》几乎全是爱情 之作。所以,从情诗婚恋的角度切入诗经 文本的品读,应该是个捷径。 《国风》中的爱情诗题材广泛,几乎将人 类爱情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 纯情歌,如周南关雎,卫风木瓜,秦风蒹 葭,陈风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