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灌溉用户参与式用水管理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成效

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成效

息 的交 流 、 行 政 部 门 之 间信 息 共享 及 各 部 门 间实 时 通 信
的信息网络平 台建设 等。 这样 不仅 能让管理效率显著提
升, 还能更 快 、 更 好 地 处 理 管 理 中 的 突 发 事 件 及 协 调 解
决 各 部 门之 间 的 矛盾 , 从 而 提 升 自来 水 城 乡 一 体 化 管 理
自来 水 管 理 城 乡 一体 化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的建 立 , 不 仅
还 有 管 理 部 门 没 有建 立好 有 效 的 协 调 管 理 机 制 、 监 督 体 系不完整等。因此 . 在 自来 水 管 理 城 乡 一 体 化 实 施 的过 程中 。 要认 真 分 析影 响 自来 水 管理 城 乡 一 体 化 发 展 的原 因, 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 及 时 找 出应 对 措施 , 以更 好 地 实
督下 , 召开用水户代表大会 , 选举产 生协会 执委会 , 审议
通过章程及 各项制度 , 确定协 会办公地 点并挂牌 , 宣 布
作者 简 介 :
用 水 者 协会 正 式 组建 成立 , 开始 投 入 运 行 。
高旭 东, 男, 工程 师 , 主要从 事 工程 施 工管理 、 灌溉
管理与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
根 据水 利 部提 出 的 “ 两改一提高 ” 的要 求 , 靖 会 灌 区 将 推 行 用 水 户 参 与 式 灌 溉 管 理 列 为灌 区改 革 的 主 要 内 容. 在 全 灌 区 大力 推 行 “ 工程+ 用水者协会+ 用水 户” 的 新 型灌 溉 管理 模 式 。截 止 目前 , 全 灌 区 已成 立 农 民用 水 者 协会5 5 个, 其 中 以村 组 建 的 2 9 个, 以社 组 建 的 1 2 个, 以 渠 系 组建 的 1 4 个 。覆 盖 面 积 1 . 3 1 万h m , 占全 灌 区 总 面 积 的 8 6 . 1 % , 覆 盖 支渠 1 3 7 条, 涉 及 人 口1 0 . 2 万人 。 2 参 与 式 灌 溉 管 理 的 形 式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1. 引言1.1 农业水利灌溉的重要性农业水利灌溉是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农业水利灌溉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水利灌溉能够有效解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需求。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如果没有水利灌溉系统的支持,农作物将无法正常生长,甚至无法顺利收获。

农业水利灌溉是实现农业生产稳定、增产和提质的关键一环。

农业水利灌溉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多次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多季作物种植,增加农作物的生产量,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农业水利灌溉还可以改善农田土壤条件,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通过水量的控制和灌溉方式的优化,可以有效减少土壤压实和硬化现象,有利于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的提高,有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业水利灌溉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计,也关乎粮食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

我们应该认识到农业水利灌溉的重要性,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不断改进灌溉技术,推动农业水利灌溉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节水技术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节水技术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局势,农业节水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节水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灌溉水耗,减轻水资源的紧缺状况。

农业中常用的节水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雨水收集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滴灌系统可以通过管道将水滴滴入作物根部,避免了传统灌溉中大量水分被蒸发和流失的情况,有效降低了水的使用量。

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技术还包括土壤水分监测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等。

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精确灌溉,避免了因过量灌溉导致的水资源浪费。

合理施肥也可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水的使用量。

节水技术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在引大灌区的探索与实践

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在引大灌区的探索与实践

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在引大灌区的探索与实践摘要:介绍了引大黑石川灌区实行参与式灌溉管理的主要做法、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参与式管理;管理体制;用水制度1引大灌区目前的管理现状引大主体工程于1995年基本完成并投入运行。

1997年冬成立了水管单位,至2002年底,相继组建完善了各基层水管所,其职能主要是负责引大支渠以上工程的运行管理以及所辖灌区从斗口计量计费的供水。

灌溉初期由于广大用水户和水管单位都是第一次从事灌溉管理,毫无经验,无章可循,致使渠道水毁事件及水事纠纷不断,灌溉水利用率不到50%,水费欠缴率达20%。

经过近2年8个灌季的运行,灌区的工程管理和灌溉管理步入了正常轨道。

一方面引大水管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操作运行管理制度来规范工程管理和灌溉管理,另一方面广大用水户已认识到水的商品属性,用水户内部的水费收缴、渠道维护、灌溉运行等已形成了一套办法,并配备了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子,同时,灌区大规模的节灌配套建设也有力地促进了灌区灌溉管理的发展。

1998年秋,由引大水管单位牵头组建了灌区群管组织,将斗渠以下的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由斗渠受益户推选出来的专人或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

斗渠委员会或斗长受水管单位的业务指导并受村委会的工作领导。

斗渠委员会下设各种专业或业余灌溉服务人员(如渠道巡护工、计时计量工等)。

群众管理组织主要负责斗渠以下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养护、维修和管理,开展所辖灌区用水计划的编制、申请和灌溉期间的配水、送水工作,执行水管单位编制的用水计划,维护用水秩序、解决用水纠纷,组织本级渠道的防洪抢险和岁修、清淤,收取用水户水费。

水管单位根据各群管组织的用水申请,编制全灌区用水计划,实行“以亩定量、按方收费、斗口计量、先费后水、配水到户(群管组织)”。

2002年度,管理最好的群管组织农户缴纳水费为全灌区最低(0.17元/m3),大部分群管组织按0.19元/m3收取。

经过近10年的运行灌溉,群众管理组织在灌溉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引大灌区的灌溉管理初具规模。

参与式灌溉用水管理模式运行效果

参与式灌溉用水管理模式运行效果

策权 交 给农 民 , 他 们独 立 、 主 地选 举协 会 领 导人 , 管 让 民 在
理 、 设 、 务上 享 有 高度 的知 情 权 和 参与 权 , 建 财 调动 了农 民 “ 自己事 自己办 、 己工程 自己管 ” 自 的积 极性 , 障了 工程 的 保 效 益发 挥l l I 。
去 用 水 过程 中产 生 的 矛盾 在 协 会 内 部就 得 到 解 决 , 免 了 避
矛盾 的 激化 , 少 了 用 水 纠纷 , 仅 农民 满 意 , 且地 方 政 减 不 而
水量 . 交水 费明显 下 降 。 疆在 农 业灌 区 推行 “ 水 到 户 ” 新 供 的 管 理 模 式 , 均 每 个农 民 减 少 不 合理 水 费 支 出 1 年 9元 , 益 受 人 口超过 7 0万 人 , 0 年均减 少 不合理 支付 费用超 过 1 . 元。 4亿 实 行 用水 户 参 与管 理 后 , 灌 溉 用水 的供 需 双 方 直 接 使 见面 。 并应 用 市 场 经 济运 行 规 则 , 采用 合 同制 形式 , 护 了 保
பைடு நூலகம்
理模 式 的 实践和 运行 效果 。
关键 词 灌 区 ; 与式 灌溉 ; 参 用水 管理 ; 运行 效 果 中图分 类号 ¥ 7. 2 4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 7 9(0 0 1 — 2 5 0 0 7 53 2 1)00 3 — l
随 着我 国农 村税 费 制度 改 革和 水利 工程 管 理体 制 改 革
供 用水 双方 利 益 , 明确 了各 自责 任 , 立 了透 明 的水 费收 缴 建
府 、 利部 门和 灌 区管 理单 位 也满 意 , 他们 从 繁重 的解 决 水 使 用水 纠纷 的事 务中 解脱 出来 , 更好 地为农 业 生产供 水服 务 。

贵州省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研究

贵州省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研究

贵州省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研究作者:王鹏陈思璇李长江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1期摘要随着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以及全省工业强省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全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必将进一步加剧。

农业灌溉用水是贵州省的第一用水大户,由于其用水效率较低,影响了贵州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分析贵州省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全省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中图分类号 S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1-229-03农业用水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等用水。

目前,贵州农业用水占到总用水的一半以上,而农业用水中90%以上是灌溉用水,表明农业灌溉水资源能否高效利用是关系到贵州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必将进一步加剧,而占水资源使用量大部分的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

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对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兴建和改造了一大批农业灌溉配套工程以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通过投资建设,贵州省农业节水状况有所改善,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代表农业节水程度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有限,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份相差尚较大,离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还存在一定距离。

1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在贵州,农业是全省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50%以上,而其中90%以上是灌溉用水(图1)。

以2010年为例,全省总用水量为101.45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为52.82亿m3,占总用水量的52.1%[1]。

而农业用水中农业灌溉用水量为50.05亿m3,占到农业总用水量的94.8%。

贵州省“十一五”期间农业用水情况见表1。

2 现状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及存在的问题2.1 现状农业灌溉用水方式贵州现状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可以总结为:在耕地经营模式方面,农户主要是根据政策、耕地数量以及市场情况等,个体经营自家耕地;在用水管理上,主要实行灌区统一管理,部分地区农户通过组建农村用水户协会参于灌区用水管理;在水费价格方面,贵州省灌区目前实施的用水水价远低于其供水成本,一般只在供水成本的1/3~1/2;在水费计量方面,灌区管理单位根据农户的耕地灌溉面积,收取相应的水费;在节水设施及技术方面,灌区主要是借助政府的财政支持,大量兴建渠系配套工程等,并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扎实推进农民参与式管理模式开创灌区管理工作新局面

扎实推进农民参与式管理模式开创灌区管理工作新局面
维普资讯

3 . 4
新疆水利 XN J N WA E R . U C S IGI G A T R E. R E q . D
20 7年 第 1期
扎实推进农民参与式管理模式 开创灌区管理工作新局面
昌 吉 回 族 自 治 -卜齐 局 I 7
见, 不仅摸清了全州基层灌区的工程现状及管理 现状, 而且摸 清 了各类 人员 的思 想“ 家底 ” 。针 对 调查 中发 现的问题 , 采取分 层次进行 宣传 的方法 ,
方面利用各种 时机, 以多 种方式 就基 层灌 区灌 溉管理体制改革 工作 的进展情 况、 遇到 的困难和

问题等及 时向各级领导汇报 、 请示和宣传 , 争取他 们的支持 ; 面坚持 不懈地 加强对 州直相 关部 一方 门的政策宣传和协调 沟通 工作 , 建立 经常性 的工
维普资讯
昌吉回族 自治州7  ̄局 : 1 , 扎实推进农民参与式管理模式, <J - 开创灌区管理工作新局面
・3 ・ 5
() 3 因势力导, 逐步 推进 。昌吉州按照先行试
真正体 现 了“ 谁投 资、 谁管理 、 谁维护 、 谁受益 ” 的
点、 循序渐进 、 分类 指导、 因地制宜的原则, 点 边试 边规 范。20 年, 04 在木垒 、 阜康 、 昌吉等县 ( ) 市 组 建农 民用水 户协会 4 个 , 累了一些经验 , 步 5 积 初 显示 了农 民用水户协会 的作用。20 年 , 0 5 在试 点 的基础 上, 进一 步加强对 农协 会工作 的指导和 管 理 力度, 边组建 、 推广、 边 边总结, 逐步完善和规范
物 53 受益农 户超过 9 .3 1 座, x0 1 人。 x0 () 2注重调 查研 究, 加强 协调 沟通, 灌 区体 为 制 改革奠定 了坚实 的基 础。在推 广过程 中, 昌吉 州水利局经常深入基层、 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 在改革实施阶段派人长期进行检查指导 。通过与 各 乡镇领导、 村组领导、 基层水管单位职工 的座谈 和直接与用水 户进行 讨论和 交流 , 听取 农 民的意

关于我国农户参与基层灌溉管理的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农户参与基层灌溉管理的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农户参与基层灌溉管理的研究综述摘要:我国自引进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以来,已经建立不同形式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动员农民参与灌溉管理,但是组织在现实运行中暴露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今后我国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基层灌溉管理;农民用水户协会;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74-2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展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改革,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组织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水利合作组织的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我国农户参与基层灌溉管理的文献,探讨提升我国农民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空间的途径。

1 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组织的必要性1.1 我国农业灌溉管理集体组织缺失的现状中国的灌溉管理体制变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伴随农村社会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农村的灌溉管理体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水管单位逐渐与新的乡村组织分离,走向了市场化的道路,与此同时,政府逐步减少对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王晓莉、刘永功,2010)。

但是,新形式下产生的问题是:没有集体经济组织依托的“集体”到底是谁?“集体”虚设,水利工程所有者主体自然就“缺位”。

农民兴修农田水利,改变生产和生活条件,是自己要干的事情,结果变成政府要农民干,甚至被人理解为政府加重农民负担。

1.2 农村社会转型带来的新挑战我国社会处在一个多元复合的转型时期,中国农村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的重大历史性转变期,社会转型对农村的组织动员机制和农民的自组织化带来了影响和挑战。

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李培林,2005)。

转型时期社会的变革促使传统的农村社会观念和体制被突破,从而加剧农村社会的矛盾,诱发各种农村社会问题。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与绩效实证分析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与绩效实证分析
程 度 上 解 决 了大 型 灌 区 权 责不 明 低 效 运 行 的 问 题





源短 缺 的 重 要 原 因 之
19 9 5

(W o r ld

Ba
n
k

1 9 9 3 ;删
I
an
d FAO
_4 J


)

在这

思 潮 的影 响下 许 多发 展 中 国家 和 部分发

现 有 研 究 文 献 来 看 对 S ID D 管 理 模 式 的 运 行 机 制 和 绩 效
传统 意 义 上 解 决 水 资 源 短 缺 问 题 通 常 求 助 于 工 程 和
改 善 渠 道 管 理 提 高 弱 势 群 体 获 得 灌 溉 水谈 判 能 力 等 方 面
具 有 显 著 成 效 L3 0 ;张 兵 实 证 分 析 了 江 苏 省 皂 河 灌 区 国 有 资
技 术手段 的提 高

维普资讯
中国人 口 资源与环 境
2008


18

第2 期
C H I N A P O P U L A T I O N R F~ O U R C E S A ND E N V I R O N M E N T

V 0 1 18

No

2
200 8
用 水 户 参 与灌 溉 管 理 模 式 运 行 机 制 与 绩 效 实 证 分 析
协 会 是 解 决 水 资 源 低效 利 用 的 主 要 措 施 之

¨0 2

张 陆彪 等
水 国之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第8期
·33·
他因素,导致用水户经济困难,但是政府部门或者民政部门并没有提供合适的资助。

其次,群众管理组织代表不是由水户中产生,并不通过选举,而是政府包办。

大多群众管理组织代表是乡长或者村长兼任。

三、用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
贵州黔南州用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保障设施所有权,用水户通过会员代表大会表决决定用水,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农业生产要求,而传统的灌溉管理,设施使用权集中于少数几个人或者个人手中,不能反映出用水户用水需要。

其次,参与式灌溉管理和其他传统模式相比,更加有利于工程维修以及改进。

人多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不断对工程加大投入以及改进,尤其是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依靠协会,可以凝聚力量,对抗旱灾。

最后,用水协会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组织,工作具有长期性特点。

不会出现如承包租赁等形式,有利于保持长期良性循环。

此外,和其他灌溉管理模式相比,参与式管理模式更加容易协调各种矛盾,用水协会属于法人组织,可以有效协调地方、水管理单位以及农民的关系,有利用解决水事纠纷以及化解矛盾。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贵州黔南州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传统的贵州黔南州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大多是政府结合群众管理组织的模式,不利于贵州黔南州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应当对此加以改进,采取用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通过用水户协会从中协调,促使贵州黔南州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更为先进以及完善,促使当地农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 鹏,魏晓妹,杜 伟,等. 基于高效安全用水的渠井结合灌溉管理模式研究[J]. 节水灌溉,2013(10):49-51.
[2] 余根坚. 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盐运移与用水管理模式研究[D]. 武汉大学,2014.
[3] 颜志俊,贾更华,朱乾德,等. 平原河网区灌区创新管理模式研究[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0(3):150-153.
贵州农业灌溉用户参与式用水管理模式研究
陈良贵
(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水务局,贵州黔南州 550600)
摘要:贵州农业对于水资源的依赖比较严重,缺水问题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发展农业就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促使水利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贵州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进行相关研究,从而提高水利设施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促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该文主要对贵州黔南州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加以研究,提倡采用用户参与式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

关键词: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贵州黔南州
随着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缺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贵州黔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农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利用,贵州黔南农业用水量比较大,因此,应当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贵州黔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不但属于技术性问题,而且属于管理体制和用水制度问题。

一般来讲,当前的水利设施属于国家,政府专门负责运行,水利设施由于产权制度以及运行体制等关系,存在年久失修以及无人管理的问题,不但运行效率低下,而且给当地带来一定经济负担。

本文主要对贵州黔南州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加以研究,改变传统农业灌溉管理模式,从而推动贵州黔南州农业灌溉用水更为科学、合理,促进农业发展。

一、贵州农业灌溉用水实际情况分析
贵州黔南州农业用水情况比较严峻,首先,水利设施比较差,容易发生旱灾。

其次,贵州黔南州农业面积比较大,农作物出现大幅减产减收的问题。

农业生产水平不高,作物种植结构以及产业机构也相对落后,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

最后,贵州黔南州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落后,饮水比较困难。

当地比较贫穷,对于水资源十分依赖。

一方面。

贵州黔南州用水量以及水资源利用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并且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其中,农业灌溉就有大量水资源被浪费。

二、传统贵州农业灌溉模式
首先,过去的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互结合,具体表现在作为灌溉区域专业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是政府部门管理以及领导,一方面,在经营模式方面受到政府部门制约,缺乏自主权。

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政企不分的问题,水管政府部门和群众管理组织的关系成为一种隶属关系。

比如,如果出现自然灾害或者其
DOI:10.16815/ki.11-5436/s.2016.23.027
水 土 工 程
冲出。

3、制定营养元素比例与浓度
施用氮素考虑调配氨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

化肥不可任意混合,防止混后沉淀引起养分损失或堵塞管道。

肥料母液浓度要小于其饱和浓度。

水肥混合后浓度以检测电导率(EC)为准,一般EC 值调配1.5-2.5 ms/cm 之间,不宜超过3.0 ms/cm。

连江县近年来设施西甜瓜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示范推广面积已累计550 hm 2
,不仅减轻了瓜农劳动强度,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肥料随水流失,而且增强了西甜瓜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水肥一体化是当今农业节水节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也是利用现代先进设施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
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钟政忠,蒙忠武.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温室番茄上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3(5):129-130.
[2] 福建省农业厅粮油处. 常用化肥使用手册[M].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 张承林,郭彦彪. 灌溉施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 孟利芬,陈 清. 集约化蔬菜生产的中微量元素施用原则与方法[J]. 中国蔬菜,2010(16):15-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