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液化气泄漏爆炸事故分析

合集下载

湖南常吉高速10.6爆炸事故心得体会

湖南常吉高速10.6爆炸事故心得体会

“10.6爆炸事故”心得体会10月6日,一辆湖北籍液化气罐车发生侧翻事故,随后,沅陵消防中队在抢险施救过程中,事故罐车发生泄漏并起火爆炸,两名司乘人员死亡,三名消防队员牺牲、两名消防队员受伤,四台车报废(其中包括两台消防车),另有六台社会车辆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61万余元。

此次事故的发生令人揪心,虽然具有偶然性,同时又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麻痹大意,消极对待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诱导事故产生的重要因素。

我们这些从事化工设备维修行业的人员,难免会与一些危险化学品接触,所以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学习自保自救常识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中管人员,应该时常组织车间职工进行一些突发事故的应急演练与安全预想,学习一些安全事故案例,从中汲取教训,只有这样,大家在遇到突发事故的时候才能从容应对、妥善避灾。

7.13隧道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

7.13隧道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

“7.13”湘黔铁路线朝阳坝二号隧道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爆炸事故抢险救援概况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1998年7月13日,由武昌开往昆明的1913次货运列车在湘黔线贵州段朝阳坝二号隧道内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燃烧、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50余人受伤,铁路中断近21天。

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在铁道部、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先后调集了3个公安消防支队,10辆消防车,164名官兵参加抢险。

全体抢险人员不畏艰险、连续奋战,成功处置了这起国内外罕见的铁路隧道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

参战官兵无一伤亡,湘黔铁路线提前通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

一、基本情况现场情况贵州省镇远县境内的朝阳坝二号隧道长766米,宽5.4米,高8.1米,拱高2.7米,截面积为46平方米,东低西高,坡度为9‰,西口较东口高7米。

连接隧道东、西口的简易公路长2.4公里。

距隧道东口76米(低于路基约10米)、西口320米(低于路基约30米)各有一条小溪。

1913次货运列车有两节电力机车和55节货车,13至25位共13辆是液化石油气罐车,其中9辆每辆载25吨,另4辆每辆载29吨,总量为339吨;27至31位车为冷藏车。

事故发生情况1998年7月13日10时许,1913次货运列车行至朝阳坝二号隧道东口前约200米时,机后牵引的车辆突然脱轨,使液化石油气罐车发生泄漏,列车司机采取制动措施,机车及1-37位车停在隧道内,38-55位车停在隧道东口外。

泄漏的液化石油气迅速扩散,在东口前及长400余米的溪面上形成白雾状蒸汽云。

10时11分,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燃,使隧道内3名行人和一名爬车人当场死亡,两人受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0余名铁路工人及村民受伤,湘黔铁路线中断。

当日天气:晴,平均气温26.7℃,最高气温33.2℃,西南风1级。

二、战斗经过---初起处置10时25分,县消防中队接到报警迅速出动1台水罐消防车,8名指导员于10时40分首先到达隧道西侧。

液化气球罐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液化气球罐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液化气球罐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液化气主要由C3、C4的烃类组成,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在气体状态下比空气重1.5~2.0倍。

液化气易燃易爆,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浓度范围为1.7%~10%,因此液化气一旦发生着火爆炸后果极为严重。

近年来,液化气球罐着火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对企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认真分析了某石化公司液化气球罐爆炸事故,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标签:液化气;球罐;着火爆炸;原因分析;措施1 前言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主要成分为C3、C4,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在气体状态下比空气重1.5~2.0倍,在一定的压力、温度下呈液态。

液化气易燃易爆,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含量达到爆炸极限(1.7%~10%)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

近年来国内外屡次发生液化气球罐和槽车等着火、爆炸事故,由于液化气球罐爆炸时破坏力大,不但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会对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比如: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的液化石油气储运站管线腐蚀破裂,大量LPG泄漏,遇火源发生着火爆炸,造成650人死亡,6000人受伤。

2015年7月16日,日照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液化气倒罐作业时发生泄漏着火事故,引起球罐爆炸,造成2人轻伤,2812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2017年6月5日,山东临沂市的金誉石化有限公司装卸区,在卸车作业过程中罐车发生液化气泄漏着火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

本文通过研究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液化气球罐爆炸事故,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事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对石化行业液化气罐区的安全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时,油品车间操作人员正在对罐区内7#球罐的液化气进行倒罐作业。

湖南炎陵县华丰化工有限公司“4·22”燃爆事故案例分析

湖南炎陵县华丰化工有限公司“4·22”燃爆事故案例分析

湖南炎陵县华丰化工有限公司“4・22”燃爆事故案例分析2011年4月22日中午13:10分左右,株洲市炎陵县华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燃爆事故,造成6人死亡,4人受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36万元。

一、事故发生经过2011年4月22日13:10,华丰公司在非法组织生产高氯酸镂的过程中,干燥包装车间突然发生燃爆事故,伴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声。

整个干燥包装车间的屋顶着火,干燥包装车间内3吨左右高氯酸钱成品与半成品及距干燥包装车间仅2米之隔的临时成品仓库内的10余吨高氯酸镂成品迅速燃烧。

4月22日13:50,火灾被扑灭。

当班工人共9人,其中干燥包装工吴某某、何某某、叶某某3人当场死亡;防结块操作工刘某某、朱某某和离心操作工郭某某、凌某某虽先后撤离现场,但严重烧伤(其中刘某某、郭某某、凌某某等3人在医院经救治无效死亡;朱某某烧伤程度55%,属特重度烧伤,现经治疗己暂时出院,但仍需后续皮肤移植等治疗);复分解操作工刘某某距离燃爆现场20多米远,没有受伤;当班的带班班长凌某某因到距离燃爆现场约60米的锅炉房查看蒸汽压力,没有受伤。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华丰公司干燥包装车间电气开关柜箱体内集聚的高氯酸钱粉尘,内部不防爆的电气设备产生电火花,引爆粉尘,冲开电气开关箱体,引发周边的高氯酸镀粉尘受热迅速分解,引燃车间及临近仓库内的高氯酸镂成品燃烧。

(二)间接原因L生产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属非法生产。

2.当地政府及监管部门打击非法生产不力。

3.大连远泰物流公司(以下简称远泰公司)在未取得高氯酸镂生产资质及高氯酸钱生产装置设计资质的情况下,与未取得高氯酸镀生产资质的华丰公司签订生产高氯酸钱合作协议,安排没有设计资质的人员到华丰公司进行高氯酸镂生产装置的设计、安装及生产技术指导。

本事故是一起化工生产企业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私自生产具有强氧化性、易制爆的高氯酸镂,聘请不具备设计资质的单位对对生产装置进行设计、施工,生产场所的防爆电气设计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最终造成了严重的事故后果的生产责任事故。

储罐事故案例

储罐事故案例

储罐事故案例
近年来,储罐事故频繁发生,给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
成严重威胁。

下面介绍一个储罐事故案例,以警示大家重视储罐安
全管理。

案例描述:
2019年8月18日,湖南怀化市溆浦县一家石油化工厂的储罐
发生爆炸,造成2名工人死亡,1名工人受伤。

起火面积超过350
平方米,火势高度达30米,抛洒到150米之外也能感受到热浪炙烤。

火灾堆积点附近的民房窗玻璃全部破碎,篮球场上的彩虹桥变成了
灰色,附近的计划生育宣传栏也被烧毁。

事故原因:
据调查,事故原因是储罐漏液、燃气和蒸气混合后,被引燃而
导致的。

储罐工艺管道长期腐蚀,管道连接处出现裂缝,维修不到位,导致液体渗漏,蒸气泄漏等因素形成了爆炸的条件。

责任判定:
经过调查取证、情况研判和现场勘查,生产单位存在违法违规
行为,对储罐安全未加以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公司涉嫌违
法建设未经审批的罐区,未按规定进行储罐日常巡查和维修,并未
建立储罐泄漏警报系统,对场地周边环境和人员生命财产造成严重
影响。

因此,该公司被依法处罚。

教训总结:
储罐安全事故给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需要落实储罐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储罐
日常巡查制度、支持设备维修系统,加大安全监管制度的质量,严
把出租、销售等环节管控。

同时,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储罐管理的安全性,以保障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湘乡火灾事故调查结果分析

湘乡火灾事故调查结果分析

湘乡火灾事故调查结果分析一、事故概况2021年10月20日,湘乡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在该市一家工厂的化工车间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初步统计,火灾事故造成了10人死亡,20人受伤,同时还给工厂内的设备和房屋造成了严重的损毁。

二、事故调查结果经过调查人员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以下事故调查结果:1. 事故原因据初步调查,该工厂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工厂内的化工车间负责生产有机溶剂产品。

而据目击者和事故现场勘查情况,事故的起火点是在化工车间内的一个老化的储罐附近,储罐内存放着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产品。

初步分析认为,事故起火原因可能是由于储罐老化导致的泄漏或者设备故障引起的。

而由于化工产品本身的易燃性,使得火灾迅速蔓延并造成严重后果。

2. 安全管理不力调查人员还发现,该工厂的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工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储罐的老化情况未能及时跟进并进行维护,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不到位,安全防护设施不够完善。

此外,工厂内部的员工对于消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足,缺乏应急处理能力,也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3. 应急处置不当在事故发生后,工厂内部的应急处置工作也存在不足。

初期,工厂内部的消防设备和应急处理措施未能及时启动,导致火势失控。

另外,工厂未能迅速组织员工进行疏散和逃生,也使得伤亡人数增加。

同时,对于事故的后续处理和善后工作也未能及时展开,导致后续事故隐患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三、事故教训根据对事故的调查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事故教训:1. 安全生产意识需要提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不仅要保证生产的安全,还要确保员工的安全。

安全生产意识需要深入到每一个生产细节中,从源头上防范安全隐患。

2. 安全管理需加强企业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对于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维修要有定期的检查和保养。

对于化工产品存储和操作也要有严格的规范和流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3. 应急处理能力提升企业要加强对于员工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泄漏事故分析和应急处理案例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泄漏事故分析和应急处理案例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泄漏事故分析和应急处理案例近年来,液化气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其特殊性质,液化气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

特别是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泄漏事故,由于涉及到运输环节,其危害性更加突出。

本文将分析一起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泄漏事故,并探讨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1.事故概述该事故发生在某地区的一条铁路上,当地气象条件恶劣,强风和暴雨交加。

一辆装载液化气体的铁路罐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泄漏,导致大量液化气体向四周散发。

事故发生后,现场出现了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2.事故原因分析2.1 气象条件恶劣当地气象条件的恶劣是导致该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强风和暴雨造成了铁路罐车的不稳定,使得其容易发生泄漏。

此外,气象条件的恶劣也增加了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火灾和爆炸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2.2 运输设备故障运输设备故障也是导致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泄漏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罐车的密封性能出现问题,使得液化气体泄漏。

在这起事故中,罐车的密封圈老化且未及时更换,导致泄漏事故的发生。

3.应急处理措施3.1 现场安全隔离一旦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发生泄漏事故,第一时间需要进行现场安全隔离。

封锁事故现场,避免人员靠近,防止更大的伤害发生。

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泄漏液化气体扩散,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3.2 气体排放控制在事故发生后,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控制液化气体的排放。

可以使用特殊的泄漏堵漏装置,将泄漏点进行封堵,减少气体的泄漏量。

同时,可以利用风向等气象条件,进行喷淋降温,降低液化气体的温度,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3.3 紧急疏散和救援在处理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泄漏事故时,紧急疏散和救援工作至关重要。

应当及时组织周围居民和工作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并提供安全避难场所。

对于受伤人员要及时送医救治,减少伤亡人数。

4.结论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泄漏事故的发生对人员和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应当高度重视。

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运输设备的密封性能,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等。

液化石油气泄漏灾害分析及对策

液化石油气泄漏灾害分析及对策

液化石油气泄漏灾害分析及对策背景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广泛用于生活、工业、交通等领域的气体。

由于其高效、便捷、节能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LPG,其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但是,随着LPG的使用量增加和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LPG泄漏事故日益增多,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危害LPG泄漏事故的危害非常大。

首先,LPG是易燃易爆的,泄漏后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其次,LPG泄漏会产生有毒气体,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如果LPG泄漏严重,还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原因LPG泄漏的原因有很多。

常见的原因包括设备损坏、管道破裂、操作不当、自然灾害等。

此外,LPG质量问题也是导致泄漏事故的因素之一。

分析LPG泄漏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导致的。

因此,预防和控制LPG泄漏事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从设备和管道出发设备损坏和管道破裂是LPG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使用LPG设备和管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管道,保持其良好状态;•使用高质量的设备和管道,尽量避免使用二手或不合格的设备;•使用符合规定的安全阀门和压力表,确保压力稳定。

从操作出发操作不当也是导致LPG泄漏事故的原因之一。

在操作LPG设备和管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前需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操作;•不可随意更改设备和管道的连接方式;•不可把设备和管道放置在易燃易爆的场所;•不可在未通风的地方使用LPG设备。

从储存出发LPG的储存也是泄漏事故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储存LPG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储存LPG的场所时需要注意场所的通风和防火措施;•不可将LPG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不可将LPG和可燃物品存放在一起;•不可将LPG储存超期,避免发生质量问题。

对策对于LPG泄漏事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预防预防LPG泄漏事故的发生是最重要的。

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点:•选用高质量的设备和管道;•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管道;•操作前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操作;•储存LPG时注意场所通风和防火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液化气泄漏爆炸事故分析
2008年2月19日即农历除夕前一天,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岁的女学生左某回到湘南绥宁县。

晚上她在换装新的液化气瓶时,发现联接气瓶的减压阀接头的垫片坏了,有点漏气,以为没有什么关系,并用热水器洗澡。

洗完澡后,用电吹风来吹干头发,没想到电吹风前部有热红的电阻丝正是火源,随即引发室内液化气突然燃烧爆炸,左某与其父亲两人均被严重烧伤,她本人体无完肤,烧伤面积达91%,惨不忍睹,濒临休克。

这是起典型的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的燃烧爆炸伤人的事故。

虽然液化石油气因不含CO而属于无毒燃气,但组成液化石油气的不少成份容易使人和动物发生中毒甚至窒息。

尤其是在空气中混有一定比例的液化石油气后极易发生着火和爆炸。

这种爆炸属于化学性爆炸。

凡是发生可燃物质燃烧爆炸必须有三个条件:
第一,有可燃物质;
第二,可燃物质的浓度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
第三,有点火火源并达到最低点火能量。

在上述两个事故中,第一条件是无可置疑的。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