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23 旋转
专题23 圆的有关位置关系(36题)(原卷版)--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3圆的有关位置关系(36题)一、单选题1.(2024·福建·中考真题)如图,已知点,A B 在O 上,72AOB ∠=︒,直线MN 与O 相切,切点为C ,且C 为 AB 的中点,则ACM ∠等于()A .18︒B .30︒C .36︒D .72︒2.(2024·上海·中考真题)在ABC 中,3AC =,4BC =,5AB =,点P 在ABC 内,分别以A B P 、、为圆心画,圆A 半径为1,圆B 半径为2,圆P 半径为3,圆A 与圆P 内切,圆P 与圆B 的关系是()A .内含B .相交C .外切D .相离3.(2024·河南·中考真题)如图,O 是边长为43ABC 的外接圆,点D 是 BC的中点,连接BD ,CD .以点D 为圆心,BD 的长为半径在O 内画弧,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8π3B .4πC .16π3D .16π4.(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如图,EA ,ED 是O 的切线,切点为A ,D ,点B ,C 在O 上,若236BAE BCD ∠+∠=︒,则E ∠=()A .56︒B .60︒C .68︒D .70︒二、填空题5.(2024·浙江·中考真题)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与O 相切,A 为切点,连接BC .已知50∠=°ACB ,则B ∠的度数为6.(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点O 在四边形ABCD 内部,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P ,连接,OA OB .若140AOB ∠=︒,35BCP ∠=︒,则ADC ∠的度数为.7.(2024·天津·中考真题)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 ,F ,G 均在格点上.(1)线段AG 的长为;(2)点E 在水平网格线上,过点A ,E ,F 作圆,经过圆与水平网格线的交点作切线,分别与AE ,AF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B ,C ,ABC 中,点M 在边BC 上,点N 在边AB 上,点P 在边AC 上.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点M ,N ,P ,使MNP △的周长最短,并简要说明点M ,N ,P 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8.(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已知两条平行线1l 、2l ,点A 是1l 上的定点,2AB l ⊥于点B ,点C 、D 分别是1l 、2l 上的动点,且满足AC BD =,连接CD 交线段AB 于点E ,BH CD ⊥于点H ,则当BAH ∠最大时,sin BAH ∠的值为.9.(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M 的圆心为()40M ,,半径为2,P 是直线4y x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M 的切线,切点为Q ,则PQ 的最小值为10.(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如图,在ABCD Y 中,120C ∠=︒,8AB =,10BC =.E 为边CD 的中点,F 为边AD 上的一动点,将DEF 沿EF 翻折得D EF ' ,连接AD ',BD ',则ABD '△面积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11.(2024·广东·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90C ∠=︒.(1)实践与操作:用尺规作图法作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应用与证明:在(1)的条件下,以点D 为圆心,DC 长为半径作D .求证:AB 与D 相切.12.(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如图,ABC 中,90ACB ∠=︒,AC BC =,O 经过B ,C 两点,与斜边AB 交于点E ,连接CO 并延长交AB 于点M ,交O 于点D ,过点E 作EF CD ∥,交AC 于点F .(1)求证:EF 是O 的切线;(2)若BM =,1tan 2BCD ∠=,求OM 的长.13.(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 BD的中点,过点C 作AD 的垂线,垂足为点E .(1)求证:ACE ABC ∽;(2)求证:CE 是O 的切线;(3)若2AD CE =,OA =14.(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O 上,过点C 作O 的切线l ,过点A 作AD l ⊥,垂足为D ,连接AC BC 、.(1)求证:ABC ACD △△∽;(2)若5AC =,4CD =,求O 的半径.15.(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AD 平分BAC ∠交O 于点D ,过点D 的直线DE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EF 是O 的切线;(2)连接EO 并延长,分别交O 于,M N 两点,交AD 于点G ,若O 的半径为230F ∠=, ,求GM GN ⋅的值.16.(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C 内接于O ,点I 为ABC 的内心,连接CI 并延长交O 于点D ,E 是 BC上任意一点,连接AD ,BD ,BE ,CE .(1)若25ABC ∠=︒,求CEB ∠的度数;(2)找出图中所有与DI 相等的线段,并证明;(3)若2CI =1322DI =ABC 的周长.17.(2024·甘肃·中考真题)如图,AB 是O 的直径, BC BD =,点E 在AD 的延长线上,且ADC AEB ∠=∠.(1)求证:BE 是O 的切线;(2)当O 的半径为2,3BC =时,求tan AEB ∠的值.18.(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且BC CD =.点E 是线段AB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C 并延长交射线AD 于点F .FEG ∠的平分线EH 交射线AC 于点H ,45H ∠=︒.(1)求证:EF 是O 的切线;(2)若2BE =,4CE =,求AF 的长.19.(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直线l 与O 相切于点A ,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l 上,且位于点A 两侧,连接BC BD ,,分别与O 交于点E ,F ,连接EF AF ,.(1)求证:BAF CDB ∠=∠;(2)若O 的半径6r =,9AD =,12AC =,求EF 的长.20.(2024·湖北·中考真题)Rt ABC △中,90ACB ∠=︒,点O 在AC 上,以OC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且BD BC =.(1)求证:AB 是O 的切线.(2)连接OB 交O 于点F ,若3,1AD AE ==,求弧CF 的长.21.(2024·贵州·中考真题)如图,AB 为半圆O 的直径,点F 在半圆上,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PC 与半圆相切于点C ,与OF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 ,AC 与OF 相交于点E ,DC DE =.(1)写出图中一个与DEC ∠相等的角:______;(2)求证:OD AB ⊥;(3)若2OA OE =,2DF =,求PB 的长.22.(2024·青海·中考真题)如图,直线AB 经过点C ,且OA OB =,CA CB =.(1)求证:直线AB 是O 的切线;(2)若圆的半径为4,30B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3.(2024·天津·中考真题)已知AOB 中,30,ABO AB ∠=︒为O 的弦,直线MN 与O 相切于点C .(1)如图①,若AB MN ∥,直径CE 与AB 相交于点D ,求AOB ∠和BCE ∠的大小;(2)如图②,若,OB MN CG AB ⊥∥,垂足为,G CG 与OB 相交于点,3F OA =,求线段OF 的长.24.(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B 为直径,过点C 作O 的切线CD 交BA 延长线于点D ,点E 为 CB 上一点,且 AC CE=.(1)求证:DC AE ∥;(2)若EF 垂直平分OB ,3DA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5.(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ABC 中,42AB =,D 为AB 中点,BAC BCD ∠=∠,2cos 4ADC ∠=,O 是ACD 的外接圆.(1)求BC 的长;(2)求O 的半径.26.(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如图,直线l 与O 相切于点D ,AB 为O 的直径,过点A 作AE l ⊥于点E ,延长AB 交直线l 于点C .(1)求证:AD 平分CAE ∠;(2)如果1BC =,3DC =,求O 的半径.27.(2024·广西·中考真题)如图,已知O 是ABC 的外接圆,AB AC =.点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至点F ,使DE EF =,连接AF .(1)求证: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2)求证:AF 与O 相切;(3)若3tan 4BAC ∠=,12BC =,求O 的半径.28.(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如图,ABC 内接于O ,AB 为O 的直径,CD AB ⊥于点D ,将CDB △沿BC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CEB ,点D 的对应点为E ,延长EC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CF 是O 的切线;(2)若2sin 2CFB ∠=8AB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9.(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BC 的中点,腰AC 与半圆O 相切于点D ,底边BC 与半圆O 交于E ,F 两点.(1)求证:AB 与半圆O 相切;(2)连接OA .若4CD =,2CF =,求sin OAC ∠的值.30.(2024·北京·中考真题)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OD 平分AOC ∠.(1)求证:OD BC ∥;(2)延长DO 交O 于点E ,连接CE 交OB 于点F ,过点B 作O 的切线交DE 的延长线于点P .若56OF BF =,1PE =,求O 半径的长.31.(2024·湖南·中考真题)【问题背景】已知点A 是半径为r 的O 上的定点,连接OA ,将线段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αα︒<<︒得到OE ,连接AE ,过点A 作O 的切线l ,在直线l 上取点C ,使得CAE ∠为锐角.【初步感知】(1)如图1,当60α=︒时,CAE ∠=︒;【问题探究】(2)以线段AC 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 ,使得边AD 过点E ,连接CE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F .①如图2,当2AC r =时,求证:无论α在给定的范围内如何变化,BC CD ED =+总成立:②如图3,当43=AC r ,23CE OE =时,请补全图形,并求tan α及AB BC 的值.3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如图1,O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上一点,以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的O 与AD 相切于点E ,与AC 相交于点F .11(1)求证:AB 与O 相切.(2)若正方形ABCD 21,求O 的半径.(3)如图2,在(2)的条件下,若点M 是半径O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 作MN OC ⊥交 CE于点N .当:1:4CM FM =时,求CN 的长.33.(2024·北京·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的半径为1,对于O 的弦AB 和不在直线AB 上的点C ,给出如下定义:若点C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C '在O 上或其内部,且ACB α∠=,则称点C 是弦AB 的“α可及点”.(1)如图,点()0,1A ,()1,0B .①在点()12,0C ,()21,2C ,31,02C ⎛⎫ ⎪⎝⎭中,点___________是弦AB 的“α可及点”,其中α=____________︒;②若点D 是弦AB 的“90︒可及点”,则点D 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2)已知P 是直线33y =上一点,且存在O 的弦MN ,使得点P 是弦MN 的“60︒可及点”.记点P 的横坐标为t ,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34.(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在菱形ABCD 中,120C ∠=︒.点E 在射线BC 上运动(不与点B ,点C 重合),AEB △关于AE 的轴对称图形为AEF △.(1)当30BAF ∠=︒时,试判断线段AF 和线段AD 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663AB =+O 为AEF △的外接圆,设O 的半径为r .①求r 的取值范围;②连接FD ,直线FD 能否与O 相切?如果能,求BE 的长度;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5.(2024·云南·中考真题)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D 、F 是O 上异于A 、B 的点.点C 在O 外,CA CD =,延长BF 与CA 的延长线交于点M ,点N 在BA 的延长线上,AMN ABM ∠∠=,12AM BM AB MN ⋅=⋅.点H 在直径AB 上,90AHD ∠= ,点E 是线段DH的中点.(1)求AFB ∠的度数;(2)求证:直线CM 与O 相切:(3)看一看,想一想,证一证:以下与线段CE 、线段EB 、线段CB 有关的三个结论:CE EB CB +<,CE EB CB +=,CE EB CB +>,你认为哪个正确?请说明理由.36.(2024·河北·中考真题)已知O 的半径为3,弦MN =ABC中,90,3,ABC AB BC ∠=︒==在平面上,先将ABC 和O 按图1位置摆放(点B 与点N 重合,点A 在O 上,点C 在O 内),随后移动ABC ,使点B 在弦MN 上移动,点A 始终在O 上随之移动,设BN x =.(1)当点B 与点N 重合时,求劣弧 AN 的长;(2)当OA MN ∥时,如图2,求点B 到OA 的距离,并求此时x 的值;(3)设点O 到BC 的距离为d .①当点A 在劣弧 MN上,且过点A 的切线与AC 垂直时,求d 的值;②直接写出d 的最小值.。
人教九年级数学第23章旋转旋转基础知识及专题(word版含答案)

旋转及综合专题一、旋转有关定义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 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假如图形上的点 P 经过旋转变成 P ,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13、(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旋转中心在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均分线上;(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图形全等。
4、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 ,假如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对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的对称点叫做对于中心的对称点。
5、( 1)对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均分;(2)对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6、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 ,假如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本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二、旋转有关结论如图,将ABC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角到AB1C1。
点 B 和点 B1为对应点,点 C 和 C1为对应点。
结论 1:旋转中心为对应点所连线段垂直均分线的交点,也即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均分线均经过旋转中心。
如图,线段BB1的垂直均分线l1、线段CC1的垂直均分线l2都经过旋转中心点A 。
利用这个结论我们能够利用对应点坐标求出旋转中心的坐标。
因为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均分线均经过旋转中心,所以只需求出两组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均分线分析式,而后联立刻可求出旋转中心坐标。
结论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组成的三角形均为等腰三角线,且等腰三角形顶角均等于旋转角。
如图,ABB1和 ACC1均为等腰三角形,BAB1CAC1。
第1页/共11页结论 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组成的三角形均相像。
如图,BAB 1 ∽ CAC 1 。
结论 4:旋转前、后图形全等。
如图,ABCAB 1C 1 。
示例 1:已知 A( 3,2)、O(0,0) ,将线段 OA 绕点 P 旋转获得线段 O 1 A 1 ,此中 O 1 ( 1, 1) 、 A 1 ( 3, 4) , O 1 为点 O 的对应点, A 1 为点 A 的对应点,求点 P 的坐标。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旋转分类解析汇编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旋转分类解析汇编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23章旋转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河南)如图,已知菱形OABC的顶点O(0,0),B(2,2),若菱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秒旋转45°,则第60秒时,菱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 A.(1,�1) B.(�1,�1) C.(,0) D.(0,�) 2.(2016•海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OB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A1OB1,若点B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A.(1,2) B.(2,�1) C.(�2,1) D.(�2,�1) 3.(2016•贺州)如图,将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那么A(�2,5)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A.(2,5) B.(5,2) C.(2,�5) D.(5,�2) 4.(2016•孝感)将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OAB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在x轴上,若OA=2,将三角板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A.(,�1) B.(1,�) C.(,�) D.(�,)5.(2016•枣庄)已知点P(a+1,� +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6.(2016•临夏州)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7.(2015•广东)下列所述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三角形 8.(2016•齐齐哈尔)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9.(2016•扬州)剪纸是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列剪纸作品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0.(2016•青岛)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11.(2016•黄石)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2.(2016•河北)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13.(2016•黑龙江)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4.(2016•烟台)下列商标图案中,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15.(2016•攀枝花)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6.(2016•岳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B.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D.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17.(2016•湘西州)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 B.等腰三角形 C.矩形 D.正方形 18.(2016•哈尔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9.(2016•大庆)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个. A.1 B.2 C.3 D.4 20.(2016•淮安)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23章旋转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河南)如图,已知菱形OABC的顶点O(0,0),B(2,2),若菱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秒旋转45°,则第60秒时,菱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 A.(1,�1) B.(�1,�1) C.(,0) D.(0,�)【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D点坐标,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D点的坐标.【解答】解:菱形OABC的顶点O(0 ,0),B(2,2),得 D点坐标为(1,1).每秒旋转45°,则第60秒时,得45°×60=2700°,2700°÷360=7.5周, OD旋转了7周半,菱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1,�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利用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2016•海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OB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A1OB1,若点B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A.(1,2) B.(2,�1) C.(�2,1) D.(�2,�1)【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点B和点B的对应点B1关于原点对称,据此求出B1的坐标即可.【解答】解:∵△A1OB1是将△AOB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图形,∴点B和点B1关于原点对称,∵点B的坐标为(2,1),∴B1的坐标为(�2,�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图形或点旋转之后要结合旋转的角度和图形的特殊性质来求出旋转后的点的坐标. 3.(2016•贺州)如图,将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那么A(�2,5)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A.(2,5) B.(5,2) C.(2,�5) D.(5,�2)【分析】由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可以得出△ABO≌△A′B′O′,∠AOA′=90°,作AC⊥y轴于C,A′C′⊥x轴于C′,就可以得出△ACO≌△A′C′O,就可以得出AC=A′C′,CO=C′O,由A的坐标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ABO≌△A′B′O′,∠AOA′=90°,∴AO=A′O.作AC⊥y轴于C,A′C′⊥x轴于C′,∴∠ACO=∠A′C′O=90°.∵∠COC′=90°,∴∠AOA′�∠COA′=∠COC′�∠COA′,∴∠AOC=∠A′OC′.在△ACO和△A′C′O中,,∴△ACO≌△A′C′O(AAS),∴AC=A′C′,CO=C′O.∵A(�2,5),∴AC=2,CO=5,∴A′C′=2,OC′=5,∴A′(5,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等式的性质的运用,点的坐标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 4.(2016•孝感)将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OAB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在x轴上,若OA=2,将三角板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A.(,�1) B.(1,�) C.(,�) D.(�,)【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点A′的位置,然后过点A′作A′C⊥OB,接下来依据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可得到OA′的长和∠COA′的度数,最后依据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C⊥OB.∵将三角板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AOA′=75°,OA′=OA.∴∠COA′=45°.∴OC=2× = ,CA′=2× = .∴A′的坐标为(,�).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旋转的定义和性质、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应用,得到∠COA′=45°是解题的关键. 5.(2016•枣庄)已知点P(a+1,� +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再利用第四象限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点P(a+1,� +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a�1,�1),该点在第四象限,∴ ,解得:a<�1,则a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以及不等式组的解法,正确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 6.(2016•临夏州)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即可求解.【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7.(2015•广东)下列所述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三角形【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直角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正五边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正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8.(2016•齐齐哈尔)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9.(2016•扬州)剪纸是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列剪纸作品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10.(2016•青岛)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11.(2016•黄石)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12.(2016•河北)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13.(2016•黑龙江)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14.(2016•烟台)下列商标图案中,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C、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认识,熟记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15.(2016•攀枝花)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为中心对称图形,所以A选项错误; B、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所以B选项错误; C、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所以C选项错误; D、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也考查了轴对称图形. 16.(2016•岳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B.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D.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分析】A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B: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根据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但是不一定相等. D: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可得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有:平行四边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选项A正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选项B正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但是不一定相等,∴选项C不正确;∵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D正确.故选:C.【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个角的平分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角.(2)此题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分别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3)此题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此题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不同,中心对称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而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自身的特点,这点应注意区分,它们性质相同,应用方法相同. 17.(2016•湘西州)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平行四边形 B.等腰三角形 C.矩形 D.正方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先求出图形中轴对称图形,再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得出其中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熟练掌握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2016•哈尔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19.(2016•大庆)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个. A.1 B.2 C.3 D.4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第2个、第4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共2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20.(2016•淮安)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即可求解.【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全国中考数学旋转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解析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如图1,在锐角△ABC中,∠ABC=45°,高线AD、BE相交于点F.(1)判断BF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将△ACD沿线段AD对折,点C落在BD上的点M,AM与BE相交于点N,当DE∥AM时,判断NE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BF=AC,理由见解析;(2)NE=12AC,理由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1,证明△ADC≌△BDF(AAS),可得BF=AC;(2)如图2,由折叠得:MD=DC,先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推论可得:AE=EC,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B=BC,则∠ABE=∠CBE,结合(1)得:△BDF≌△ADM,则∠DBF=∠MAD,最后证明∠ANE=∠NAE=45°,得AE=EN,所以EN=12 AC.试题解析:(1)BF=AC,理由是:如图1,∵AD⊥BC,BE⊥AC,∴∠ADB=∠AEF=90°,∵∠ABC=45°,∴△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BD,∵∠AFE=∠BFD,∴∠DAC=∠EBC,在△ADC和△BDF中,∵DAC DBFADC BDF AD BD∠=∠⎧⎪∠=∠⎨⎪=⎩,∴△ADC≌△BDF(AAS),∴BF=AC;(2)NE=12AC,理由是:如图2,由折叠得:MD=DC,∵DE∥AM,∴AE=EC,∵BE⊥AC,∴AB=BC,∴∠ABE=∠CBE,由(1)得:△ADC≌△BDF,∵△ADC≌△ADM,∴△BDF≌△ADM,∴∠DBF=∠MAD,∵∠DBA=∠BAD=45°,∴∠DBA﹣∠DBF=∠BAD﹣∠MAD,即∠ABE=∠BAN,∵∠ANE=∠ABE+∠BAN=2∠ABE,∠NAE=2∠NAD=2∠CBE,∴∠ANE=∠NAE=45°,∴AE=EN,∴EN=12 AC.2.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E,将线段A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F,连接EF,交对角线BD于点G,连接AG.(1)根据题意补全图形;(2)判定AG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3)当AB=3,BE=2时,求线段BG的长.【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5 2.【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即可;(2)先判断出△ADF≌△ABE,进而判断出点C,D,F共线,即可判断出△DFG≌△HEG,得出FG=EG,即可得出结论;(3)先求出正方形的对角线BD,再求出BH,进而求出DH,即可得出HG,求和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补全图形如图所示,(2)连接DF,由旋转知,AE=AF,∠EAF=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AD=AB,∠ABC=∠ADC=BAD=90°,∴∠DAF=∠BAE,∴△ADF≌△ABE(SAS),∴DF=BE,∠ADF=∠ABC=90°,∴∠ADF+∠ADC=180°,∴点C,D,F共线,∴CF∥AB,过点E作EH∥BC交BD于H,∴∠BEH=∠BCD=90°,DF∥EH,∴∠DFG=∠HEG,∵BD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CBD=45°,∴BE=EH,∵∠DGF=∠HGE,∴△DFG≌△HEG(AAS),∴FG=EG∵AE=AF,∴AG⊥EF;(3)∵BD是正方形的对角线,∴22,由(2)知,在Rt△BEH中,22,∴2由(2)知,△DFG≌△HEG,∴DG=HG,∴HG=12DH=22,∴BG=BH+HG=22+22=522.【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点E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不与点A、B重合),CE与BD相交于点F,设线段BE的长度为x.(1)如图1,当AD=2OF时,求出x的值;(2)如图2,把线段CE绕点E顺时针旋转90°,使点C落在点P处,连接AP,设△APE 的面积为S,试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答案】(1)x=﹣1;(2)S=﹣(x﹣)2+(0<x<1),当x=时,S的值最大,最大值为,.【解析】试题分析:(1)过O作OM∥AB交CE于点M,如图1,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到CM=ME,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AE=2OM=2OF,得到OM=OF,于是得到BF=BE=x,求得OF=OM=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2)过P作PG⊥AB交AB的延长线于G,如图2,根据已知条件得到∠ECB=∠PE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B=PG=x,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S=(1﹣x)•x,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试题解析:(1)过O作OM∥AB交CE于点M,如图1,∵OA=OC,∴CM=ME,∴AE=2OM=2OF,∴OM=OF,∴,∴BF=BE=x,∴OF=OM=,∵AB=1,∴OB=,∴,∴x=﹣1;(2)过P作PG⊥AB交AB的延长线于G,如图2,∵∠CEP=∠EBC=90°,∴∠ECB=∠PEG,∵PE=EC,∠EGP=∠CBE=90°,在△EPG与△CEB中,,∴△EPG≌△CEB,∴EB=PG=x,∴AE=1﹣x,∴S=(1﹣x)•x=﹣x2+x=﹣(x﹣)2+,(0<x<1),∵﹣<0,∴当x=时,S的值最大,最大值为,.考点:四边形综合题4.(特例发现)如图1,在△ABC中,AG⊥BC于点G,以A为直角顶点,分别以AB,AC 为直角边,向△ABC外作等腰Rt△ABE和等腰Rt△ACF,过点E、F作射线GA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求证:EP=FQ.(延伸拓展)如图2,在△ABC中,AG⊥BC于点G,以A为直角顶点,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向△ABC外作Rt△ABE和Rt△ACF,射线GA交EF于点H.若AB=kAE,AC=kAF,请思考HE与H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深入探究)如图3,在△ABC中,G是BC边上任意一点,以A为顶点,向△ABC外作任意△ABE和△ACF,射线GA交EF于点H.若∠EAB=∠AGB,∠FAC=∠AGC,AB=kAE,AC=kAF,上一问的结论还成立吗?并证明你的结论.(应用推广)在上一问的条件下,设大小恒定的角∠IHJ分别与△AEF的两边AE、AF分别交于点M、N,若△ABC为腰长等于4的等腰三角形,其中∠BAC=120°,且∠IHJ=∠AGB=θ=60°,k=2;求证:当∠IHJ在旋转过程中,△EMH、△HMN和△FNH均相似,并直接写出线段MN的最小值(请在答题卡的备用图中补全作图).【答案】(1)证明参见解析;(2)HE=HF;(3)成立,证明参见解析;(4)证明参见解析,MN最小值为1.【解析】试题分析:(1)特例发现:易证△AEP≌△BAG,△AFQ≌△CAG,即可求得EP=AG,FQ=AG,即可解题;(2)延伸拓展:过点E、F作射线GA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易证△ABG∽△EAP,△ACG∽△FAQ,得到PE=AG,FQ=AG,∴PE=FQ,然后证明△EPH≌△FQH,即可得出HE=HF;(3)深入探究:判断△PEA∽△GAB,得到PE=AG,△AQF∽△CGA,FQ=,得到FQ=AG,再判断△EPH≌△FQH,即可得出HE=HF;(4)应用推广:由前一个结论得到△AEF为正三角形,再依次判断△MHN∽△HFN∽△MEH,即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1)特例发现,如图:∵∠PEA+∠PAE=90°,∠GAB+∠PAE=90°,∴∠PEA=∠GAB,∵∠EPA=∠AGB,AE=AB,∴△PEA≌△GAB,∴PE=AG,同理,△QFA≌△GAC,∴FQ=AG,∴PE=FQ;(2)延伸拓展,如图:∵∠PEA+∠PAE=90°,∠GAB+∠PAE=90°,∴∠PEA=∠GAB,∴∠EPA=∠AGB,∴△PEA∽△GAB,∴,∵AB=kAE,∴,∴PE=AG,同理,△QFA∽△GAC,∴,∵AC=kAF,∴FQ=AG,∴PE=FQ,∵EP∥FQ,∴∠EPH=∠FQH,∵∠PHE=∠QHF,∴△EPH≌△FQH,∴HE=HF;(3)深入探究,如图2,在直线AG上取一点P,使得∠EPA═∠AGB,作FQ∥PE,∵∠EAP+∠BAG=180°﹣∠AGB,∠ABG+∠BAG=180°﹣∠AGB,∴∠EAP=∠ABG,∵∠EPA=∠AGB,∴△APE∽△BGA,∴,∵AB=kAE,∴PE=AG,由于∠FQA=∠FAC=∠AGC=180°﹣∠AGB,同理可得,△AQF∽△CGA,∴,∵AC=kAF,∴FQ=AG,∴EP=FQ,∵EP∥FQ,∴∠EPH=∠FQH,∵∠PHE=∠QHF,∴△EPH≌△FQH,∴HE=HF;(4)应用推广,如图3,在前面条件及结论,得到,点H是EF中点,∴AE=AF,∵∠EAB=∠AGB,∠FAC=∠AGC∴∠EAB+∠FAC=180°∴∠EAF=360°﹣(∠EAB+∠FAC)﹣∠BAC=60°,∴△AEF 为正三角形.又H为EF中点,∴∠EHM+∠IHJ=120°,∠IHJ+∠FHN=120°,∴∠EHM=∠FHN.∵∠AEF=∠AFE,∴△HEM∽△HFN,∴,∵EH=FH,∴,且∠MHN=∠HFN=60°,∴△MHN∽△HFN,∴△MHN∽△HFN∽△MEH,在△HMN中,∠MHN=60°,根据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要MN最小,只有△HMN是等边三角形,∴∠AMN=60°,∵∠AEF=60°,MN∴MN∥EF,∵△AEF为等边三角形,∴MN为△AEF的中位线,∴MN min=EF=×2=1.考点:1.几何变换综合题;2.三角形全等及相似的判定性质.5.思维启迪:(1)如图1,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亮想用绳子测量A,B 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聪明的小亮想出一个办法: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B点的点C,连接BC,取BC的中点P(点P可以直接到达A点),利用工具过点C作CD∥AB 交AP的延长线于点D,此时测得CD=200米,那么A,B间的距离是米.思维探索:(2)在△ABC和△ADE中,AC=BC,AE=DE,且AE<AC,∠ACB=∠AED=90°,将△ADE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把点E在AC边上时△ADE的位置作为起始位置(此时点B和点D位于AC的两侧),设旋转角为α,连接BD,点P是线段BD的中点,连接PC,PE.①如图2,当△ADE在起始位置时,猜想:PC与PE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分别是;②如图3,当α=90°时,点D落在AB边上,请判断PC与PE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③当α=150°时,若BC=3,DE=l,请直接写出PC2的值.【答案】(1)200;(2)①PC =PE ,PC ⊥PE ;②PC 与PE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分别是PC =PE ,PC ⊥PE ,见解析;③PC 2. 【解析】【分析】(1)由CD ∥AB ,可得∠C =∠B ,根据∠APB =∠DPC 即可证明△ABP ≌△DCP ,即可得AB =CD ,即可解题.(2)①延长EP 交BC 于F ,易证△FBP ≌△EDP (SAS )可得△EF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证明PC =PE ,PC ⊥PE .②作BF ∥DE ,交EP 延长线于点F ,连接CE 、CF ,易证△FBP ≌△EDP (SAS ),结合已知得BF =DE =AE ,再证明△FBC ≌△EAC (SAS ),可得△EF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证明PC =PE ,PC ⊥PE .③作BF ∥DE ,交EP 延长线于点F ,连接CE 、CF ,过E 点作EH ⊥AC 交CA 延长线于H 点,由旋转旋转可知,∠CAE =150°,DE 与BC 所成夹角的锐角为30°,得∠FBC =∠EAC ,同②可证可得PC =PE ,PC ⊥PE ,再由已知解三角形得∴EC 2=CH 2+HE 2=10+求出2212PC EC == 【详解】(1)解:∵CD ∥AB ,∴∠C =∠B ,在△ABP 和△DCP 中, BP CP APB DPC B C =⎧⎪∠=∠⎨⎪∠=∠⎩,∴△ABP ≌△DCP (SAS ),∴DC =AB .∵AB =200米.∴CD =200米,故答案为:200.(2)①PC 与PE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分别是PC =PE ,PC ⊥PE .理由如下:如解图1,延长EP 交BC 于F ,同(1)理,可知∴△FBP ≌△EDP (SAS ),∴PF =PE ,BF =DE ,又∵AC =BC ,AE =DE ,∴FC =EC ,又∵∠ACB =90°,∴△EF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P =FP ,∴PC =PE ,PC ⊥PE .②PC 与PE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分别是PC =PE ,PC ⊥PE .理由如下:如解图2,作BF ∥DE ,交EP 延长线于点F ,连接CE 、CF ,同①理,可知△FBP ≌△EDP (SAS ),∴BF =DE ,PE =PF =12EF , ∵DE =AE ,∴BF =AE ,∵当α=90°时,∠EAC =90°,∴ED ∥AC ,EA ∥BC∵FB ∥AC ,∠FBC =90,∴∠CBF =∠CAE ,在△FBC 和△EAC 中, BF AE CBE CAE BC AC =⎧⎪∠=∠⎨⎪=⎩,∴△FBC ≌△EAC (SAS ),∴CF =CE ,∠FCB =∠ECA ,∵∠ACB =90°,∴∠FCE =90°,∴△F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P =FP ,∴CP ⊥EP ,CP =EP =12EF . ③如解图3,作BF ∥DE ,交EP 延长线于点F ,连接CE 、CF ,过E 点作EH ⊥AC 交CA 延长线于H 点,当α=150°时,由旋转旋转可知,∠CAE =150°,DE 与BC 所成夹角的锐角为30°, ∴∠FBC =∠EAC =α=150°同②可得△FBP ≌△EDP (SAS ),同②△F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P ⊥EP ,CP =EP, 在Rt △AHE 中,∠EAH =30°,AE =DE =1,∴HE =12,AH=2, 又∵AC =AB =3, ∴CH =∴EC 2=CH 2+HE 2=10+∴PC 2=21103322EC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和30°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压轴题.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5,0),菱形OABC 的顶点B ,C 在第一象限,tan ∠AOC=,将菱形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0°<α<∠AOC )得到菱形FADE (点O 的对应点为点F ),EF 与OC 交于点G ,连结AG .(1)求点B 的坐标;(2)当OG=4时,求AG 的长;(3)求证:GA 平分∠OGE ;(4)连结BD 并延长交轴于点P ,当点P 的坐标为(12,0)时,求点G 的坐标.【答案】(1)(8,4);(2);(3)(). 【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1,过点B 作BH ⊥x 轴于点H,由已知可得∠BAH=∠COA,在Rt △ABH 中,tan ∠BAH=tan ∠AOC=,AB=5,可求得BH=4,AH=3,所以OH=8,即可得点B 的坐标为(8,4);(2)如图1,过点A 作AM ⊥OC 于点M,在Rt △AOM 中,tan ∠AOC=,OA=5,可求得AM=4,OA=3,所以GM=1,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G=;(3)如图1,过点A 作AN ⊥EF 轴于点N,易证△AOM ≌△AF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AN,再由角平分线的判定可得GA 平分∠OGE ;(4)如图2,过点G 作GQ ⊥x 轴于点Q,先证△GOA ∽△BAP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GQ=,再由锐角三角函数求得OQ=,即可得点G的坐标为().试题解析:(1)如图1,过点B作BH⊥x轴于点H,∵四边形OABC为菱形,∴OC∥AB,∴∠BAH=∠COA.∵tan∠AOC=,∴tan∠BAH=.又∵在直角△BAH中,AB=5,∴BH=3AB=4,AH=AB=3,∴OH=OA+AH=5+3=8,∴点B的坐标为(8,4);(2)如图1,过点A作AM⊥OC于点M,在直角△AOM中,∵tan∠AOC=,OA=5,∴AM=OA=4,OM=OA=3,∵OG=4,∴GM=OG-OM=4-3=1,∴AG=;(3)如图1,过点A作AN⊥EF于点N,∵在△AOM与△AFN中,∠AOM=∠F,OA=FA,∠AMO=∠ANF=90°,∴△AOM≌△AFN(ASA),∴AM=AN,∴GA平分∠OGE.(4)如图2,过点G作GQ⊥x轴于点Q,由旋转可知:∠OAF=∠BAD=α.∵AB=AD,∴∠ABP=,∵∠AOT=∠F,∠OTA=∠GTF,∴∠OGA=∠EGA=1,∴∠OGA=ABP,又∵∠GOA=∠BAP,∴△GOA∽△BAP,∴,∴GQ=×4=.∵tan∠AOC=,∴OQ=×=,∴G(,).考点:三角形、四边形、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题.7.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在Rt△PMN中,∠MPN90°.(1)如图1,若点P与点O重合且PM⊥AD、PN⊥AB,分别交AD、AB于点E、F,请直接写出PE与PF的数量关系;(2)将图1中的Rt△PMN绕点O顺时针旋转角度α(0°<α<45°).①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1)中的结论依然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当∠DOM15°时,连接EF,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请直接写出线段EF的长;③如图3,旋转后,若Rt△PMN的顶点P在线段OB上移动(不与点O、B重合),当BD3BP时,猜想此时PE与PF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当BD m·BP时,请直接写出PE与PF的数量关系.【答案】(1)PE=PF;(2)①成立,理由参见解析;②;③PE=2PF,理由参见解析;PE=(m-1)·PF.【解析】试题分析:(1)可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得到PE=PF;(2)①成立,可用角边角定理判定△AOF≌△DOE,从而得到PE=PF;②要想求出EF的长,关键要求出OE的长,由∠DOM15°可得∠AEO=45+15=60º,作OH⊥AD于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OH=1,可算出EH==,∴OE=,∵△EO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即可求出;③构建相似三角形,过P点作PH⊥AB,PK⊥AD ,垂足为H、K,则四边形AHPK为矩形,△PHB和△PK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相似的,∵BD3BP,∴可算出HP:PK的值,然后通过△FHP∽△PKE得到PE与PF的关系.由前面的思路可得出当BD=m·BP时,BD:PD=(m-1):1,∴PE:PF=(m-1):1,从而确定PE与PF的数量关系.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AF=∠OAE=45º,又∵PM⊥AD、PN⊥AB,∴PE=PF;(2)①成立,PE仍等于PF,∵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AF=∠ODE=45º,OA=OD,又∵∠AOF和∠DOE都是∠AOE的余角,∴∠AOF=∠DOE,∴△AOF≌△DOE(ASA),∴OE=OF,即PE=PF;②作OH⊥AD于H,由∠DOM15°可得∠AEO=45+15=60º,∠HOE=30°,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OH=1,在Rt△HEO中,可算出EH==,∴OE=,∵△EO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OE=×=;③构建相似三角形,过P点作PH⊥AB,PK⊥AD ,垂足为H、K,则四边形AHPK为矩形,∵∠PHB=∠PKD=90°∠PBH=∠PDK=45°,∴△PHB∽△PKD,∴,∵BD=3BP,∴=,∵∠HPF+∠FPK=90°∠KPE+∠FPK=90°,∴∠HPF=∠KPE,又∵∠PHF=∠PKE=90°,∴△PHF∽△PKE,∴=,即PE="2PF" ;当BD=m·BP时,BD:PD=(m-1):1,△PHF∽△PKE,PE:PF=BD:PD=(m-1):1,∴PE=(m-1)·PF.考点:1.正方形性质;2.三角形相似的判定;3.旋转性质;4.探索线段的数量关系规律.8.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的边长分别为2和22,点B在边AG上,点D在线段EA 的延长线上,连接BE.(1)如图1,求证:DG⊥BE;(2)如图2,将正方形ABCD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求线段BE的长..【答案】(1)答案见解析;(2)26【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证△ADG≌△ABE,可得∠AGD=∠AEB,由∠ADG+∠AGD=90°,可得∠ADG+∠AEB=90°,即DG⊥BE;(2)过点A作AM⊥BD,垂足为M,根据勾股定理可求MG的长度,即可求DG的长度,由题意可证△DAG≌△BAE,可得BE=DG.【详解】(1)如图,延长EB交GD于H∵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是正方形∴AD=AB,AG=AE,∠DAG=∠BAE=90°∴△ADG≌△ABE(SAS)∴∠AGD=∠AEB∵∠ADG+∠AGD=90°∴∠ADG+∠AEB=90°∴DG⊥BE(2)如图,过点A作AM⊥BD,垂足为M∵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的边长分别为2和2,∴AM=DM2,∠DAB=∠GAE=90°∴MG22-6,∠DAG=∠BAEAG MA∴DG=DM+MG26,由旋转可得:AD=AB,AG=AE,且∠DAG=∠BAE∴△DAG≌△BAE(SAS)∴BE=DG26【点睛】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
与旋转有关的中考试题分类解析

与旋转有关的中考试题分类解析
作者:李峰
来源:《试题与研究·中考数学》2016年第03期
2016年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与旋转有关的亮点试题,如一副三角板旋转一定的角度,探究定点相对于旋转的三角板的位置关系,三角形在坐标系内作无滑动的翻转,探究翻转若干次后某一点的坐标,探索、发现型问题中线段的最值计算,与抛物线有关的三角形旋转适当的角度,顶点落在坐标轴上时的存在性问题,联系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下面结合2016年的中考试题进行这几方面的探究,供参考.。
全国181套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23二次函数的应用(实际问题)

23:二次函数的应用(实际问题)一、选择题1.(山东济南3分)竖直向上发射的小球的高度h(m)关于运动时间t(s)的函数表达式为h =a t 2+b t ,其图象如图所示.若小球在发射后第2s 与第6s 时 的高度相等,则下列时刻中小球的高度最高的是第A .3sB .3.5sC .4.2sD .6.5s 【答案】C 。
【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分析】∵小球在发射后第2s 与第6s 时的高度相等,∴小球在发射后第4s 时的高度最高。
∴看所给时刻中小球的高度最高的只要看那个时刻离4s 最近,而4.2s 离4s 最近,故4.2s 是所给时刻中小球的高度最高的。
故选C 。
2.(河北省3分)一小球被抛出后,距离地面的高度h (米)和飞行时间t (秒)满足下面函数关系式:h=﹣5(t ﹣1)2+6,则小球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A 、1米B 、5米C 、6米D 、7米【答案】C 。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的最值。
【分析】∵高度h 和飞行时间t 满足函数关系式:h=﹣5(t ﹣1)2+6,∴当t=1时,小球距离地面高度最大,h=6米。
故选C 。
3.(广西梧州3分)2011年5月22日—29日在美丽的青岛市举行了苏迪曼 杯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在比赛中,某次羽毛球的运动路线可以看作是抛 物线y=-14x 2+bx+c 的一部分(如图),其中出球点B 离地面O 点的距离是1m ,球落地点A 到O 点的距离是4m ,那么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是(A )y=-14x 2+34x+1 (B )y=-14x 2+34x -1 (C )y=-14x 2-34x+1 (D )y=-14x 2-34x -1 【答案】A 。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由已知知,点A 和B 的坐标分别为(4,0),(0,1)。
根据点在抛物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的关系将它们分别代入抛物线y=-14x 2+bx+c 可求出b =34,c =1。
人教全国中考数学旋转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CEF=45°.(1)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如图①),求证:△AEG≌△AEF;(2)若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②),求证:EF2=ME2+NF2;(3)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如图③),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F2=2BE2+2DF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AF=AG,∠EAF=∠GAE=45°,故可证△AEG≌△AEF;(2)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连结GM.由(1)知△AEG≌△AEF,则EG=EF.再由△BME、△DNF、△CEF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CE=CF,BE=BM,NF=DF,然后证明∠GME=90°,MG=NF,利用勾股定理得出EG2=ME2+MG2,等量代换即可证明EF2=ME2+NF2;(3)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根据旋转的性质可以得到△ADF≌△ABG,则DF=BG,再证明△AEG≌△AEF,得出EG=EF,由EG=BG+BE,等量代换得到EF=BE+DF.试题解析:(1)∵△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AF=AG,∠FAG=90°,∵∠EAF=45°,∴∠GAE=45°,在△AGE与△AFE中,,∴△AGE≌△AFE(SAS);(2)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连结GM.则△ADF≌△ABG,DF=BG.由(1)知△AEG≌△AEF,∴EG=EF.∵∠CEF=45°,∴△BME、△DNF、△CEF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E=CF ,BE=BM,NF=DF,∴a﹣BE=a﹣DF,∴BE=DF,∴BE=BM=DF=BG,∴∠BMG=45°,∴∠GME=45°+45°=90°,∴EG2=ME2+MG2,∵EG=EF,MG=BM=DF=NF,∴EF2=ME2+NF2;(3)EF2=2BE2+2DF2.如图所示,延长EF交AB延长线于M点,交AD延长线于N点,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GH,连结HM,HE.由(1)知△AEH≌△AEF,则由勾股定理有(GH+BE)2+BG2=EH2,即(GH+BE)2+(BM﹣GM)2=EH2又∴EF=HE,DF=GH=GM,BE=BM,所以有(GH+BE)2+(BE﹣GH)2=EF2,即2(DF2+BE2)=EF2考点:四边形综合题2.如图1,在□ABCD中,AB=6,∠B= (60°<≤90°). 点E在BC上,连接AE,把△ABE沿AE折叠,使点B与AD上的点F重合,连接EF.(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2)如图2,点M是BC上的动点,连接AM,把线段AM绕点M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MN,连接FN,求FN的最小值(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详见解析;(2)FE·sin(-90°)【解析】【分析】(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AF∥BE,所以∠FAE=∠BEA,由折叠的性质得∠BAE=∠FAE,∠BEA=∠FEA,所以∠BAE=∠FEA,故有AB∥FE,因此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又BE=EF,因此可得结论;(2)根据点M在线段BE上和EC上两种情况证明∠ENG=90°-,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到∠FEN=-90°,再根据垂线段最短,求出FN的最小值即可.【详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FAE=∠BEA,由折叠的性质得∠BAE=∠FAE,∠BEA=∠FEA, BE=EF,∴∠BAE=∠FEA,∴AB∥F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又BE=EF,∴四边形ABEF是菱形;(2)①如图1,当点M在线段BE上时,在射线MC上取点G,使MG=AB,连接GN、EN.∵∠AMN=∠B=,∠AMN+∠2=∠1+∠B∴∠1=∠2又AM=NM,AB=MG∴△ABM≌△MGN∴∠B=∠3,NG=BM∵MG=AB=BE∴EG=AB=NG∴∠4=∠ENG= (180°-)=90°-又在菱形ABEF中,AB∥EF∴∠FEC=∠B=∴∠FEN=∠FEC-∠4=- (90°-)=-90°②如图2,当点M在线段EC上时,在BC延长线上截取MG=AB,连接GN、EN.同理可得:∠FEN=∠FEC-∠4=- (90°-)=-90°综上所述,∠FEN=-90°∴当点M在BC上运动时,点N在射线EH上运动(如图3)当FN⊥EH时,FN最小,其最小值为FE·sin(-90°)【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求最短距离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得出∠FEN =-90°,再运用垂线段最短求出FN的最小值.3.把两个直角边长均为6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和EFG叠放在一起(如图①),使三角板EFG的直角顶点G与三角板ABC的斜边中点O重合.现将三角板EFG绕O点顺时针旋转(旋转角α满足条件:0°<α<90°),四边形CHGK是旋转过程中两三角板的重叠部分(如图②).(1)探究:在上述旋转过程中,BH与CK的数量关系以及四边形CHGK的面积的变化情况(直接写出探究的结果,不必写探究及推理过程);(2)利用(1)中你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问题:连接HK,在上述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GKH的面积恰好等于△ABC面积的?若存在,求出此时BH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 BH=CK;(2) 存在,使△GKH的面积恰好等于△ABC面积的的位置,此时BH 的长度为.【解析】(1)先由ASA证出△CGK≌△BGH,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H=CK,根据全等得出四边形CKGH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CB面积一半;(2)根据面积公式得出S△GHK=S四边形CKGH-S△CKH=12x2-3x+9,根据△GKH的面积恰好等于△ABC面积的512,代入得出方程12x2-3x+9=512×12×6×6,求出即可.解:(1)BH与CK的数量关系:BH=CK,理由是:连接OC,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得出OC=BG,∵AC=BC,O为AB中点,∠ACB=90°,∴∠B=∠ACG=45°,CO⊥AB,∴∠CGB=90°=∠KGH,∴都减去∠CGH得:∠BGH=∠CGK,在△CGK和△BGH中∵,∴△CGK≌△BGH(ASA),∴CK=BH,即BH=CK;四边形CHGK的面积的变化情况:四边形CHGK的面积不变,始终等于四边形CQGZ的面积,即等于△ACB面积的一半,等于9;(2)假设存在使△GKH的面积恰好等于△ABC面积的512的位置.设BH=x,由题意及(1)中结论可得,CK=BH=x,CH=CB﹣BH=6﹣x,∴S△CHK=12CH×CK=3x﹣12x2,∴S△GHK=S四边形CKGH﹣S△CKH=9﹣(3x﹣12x2)=12x2﹣3x+9,∵△GKH的面积恰好等于△ABC面积的512,∴12x2﹣3x+9=512×12×6×6,解得136x=+,236x=-(经检验,均符合题意).∴存在使△GKH的面积恰好等于△ABC面积的512的位置,此时x的值为36±.“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4.如图1,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EFG的边AB、AE(AB<AE)在一条直线上,正方形AEFG以点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设旋转角为. 在旋转过程中,两个正方形只有点A 重合,其它顶点均不重合,连接BE、DG.(1)当正方形AEFG旋转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求证:BE=DG;(2)当点C在直线BE上时,连接FC,直接写出∠FCD 的度数;(3)如图3,如果=45°,AB =2,AE=,求点G到BE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45°或135°;(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AD,AE=AG,∠BAD=∠EAG=90°,再求出∠BAE=∠DAG,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E和△ADG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2)当点C在直线BE上时,可知点E与C重合或G点C与重合,据此求解即可.(3)根据和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如图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AE+∠EAD=90°.∵四边形AEFG是正方形,∴AE=AG,∠EAD+∠DAG=90°.∴∠BAE=∠DAG..∴△ABE≌△ADG(SAS).∴BE=DG..(2)如图,当点C在直线BE上时,可知点E与C重合或G点C与重合,此时∠FCD 的度数为45°或135°.(3)如图3,连接GB、GE.由已知α=45°,可知∠BAE=45°.又∵GE为正方形AEFG的对角线,∴∠AEG=45°.∴AB∥GE.∵,∴GE =8.∴.过点B作BH⊥AE于点H.∵AB=2,∴. ∴..设点G到BE的距离为h.∴.∴.∴点G到BE的距离为.考点:1.旋转的性质;2.正方形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4.平行的判定和性质;5.勾股定理;6.分类思想的应用.5.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D、AB的中点,连接EF.(1)如图1,若点G是边BC的中点,连接FG,则EF与FG关系为:;(2)如图2,若点P为BC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FP,将线段FP以点F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FQ,连接EQ,请猜想BF、EQ、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点P为CB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中的作法,在图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BF、EQ、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证明见解析(2)BF+EQ=BP(3)BF+BP=EQ【解析】试题分析:(1)EF与FG关系为垂直且相等(EF=FG且EF⊥FG).证明如下:∵点E、F、G分别是正方形边AD、AB、BC的中点,∴△AEF和△BGD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F=FG,∠AFE=∠BFG=45°.∴∠EFG=90°,即EF⊥FG.(2)取BC的中点G,连接FG,则由SAS易证△FQE≌△FPG,从而EQ=GP,因此()=-.EF2BP EQ(3)同(2)可证△FQE≌△FPG(SAS),得EQ=GP,因此,()()===-=-.EF GF2BG2GP BP2EQ BP6.如图,在△ABC中,∠CAB=7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求∠BAB′的度数.【答案】40°.【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C C′∥AB得∠AC′C=∠CAB=7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C=AC′,∠BAB′=∠CAC′,于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ACC′=∠AC′C=70°,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CAC′=40°,从而得到∠BAB′的度数.【详解】∵CC′∥AB,∴∠A CC′=∠CAB=70°,∵△ABC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AC=AC′,∠BAB′=∠CAC′,在△ACC′中,∵AC=AC′∴∠ACC′=∠AC′C=70°,∴∠CAC′=180°-70°-70°=40°,∴∠BA B′=4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7.在△ABC中,AB=BC=2,∠ABC=120°,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角α(0°<α<90°)得△A1BC1,A1B交AC于点E,A1C1分别交AC、BC于D、F两点.(1)如图1,观察并猜想,在旋转过程中,线段BE与B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当α=30°时,试判断四边形BC1DA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1)BE=DF;(2)四边形BC1DA是菱形.【解析】【分析】(1)由AB=BC得到∠A=∠C,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B=BC=BC1,∠A=∠C=∠C1,∠ABE=∠C1BF,则可证明△ABE≌△C1BF,于是得到BE=BF(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C=30°,利用旋转的性质得∠A1=∠C1=30°,∠ABA1=∠CBC1=30°,则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得到A1C1∥AB,AC∥BC1,于是可判断四边形BC1DA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加上AB=BC1可判断四边形BC1DA是菱形.【详解】(1)解:BE=DF.理由如下:∵AB=BC,∴∠A=∠C,∵△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角α(0°<α<90°)得△A1BC1,∴AB=BC=BC1,∠A=∠C=∠C1,∠ABE=∠C1BF,在△ABE和△C1BF中,∴△ABE≌△C1BF,∴BE=BF(2)解:四边形BC1DA是菱形.理由如下:∵AB=BC=2,∠ABC=120°,∴∠A=∠C=30°,∴∠A1=∠C1=30°,∵∠ABA1=∠CBC1=30°,∴∠ABA1=∠A1,∠CBC1=∠C,∴A1C1∥AB,AC∥BC1,∴四边形BC1DA是平行四边形.又∵AB=BC1,∴四边形BC1DA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菱形的判定方法.8.如图,四边形ABCD 中,45ABC ADC ∠=∠=,将B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 的对应点恰好与点A 重合,得到ACE ∆.(1)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2AD =,3CD =,试求出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BD 的长.【答案】(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详见解析;(222【解析】【分析】(1)利用旋转不变性证明A4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证明A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在Rt △ADE 中,求出AE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BC CA =,∴45CBA CAB ∠=∠=,∴90ACB ∠=,∴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如图:由旋转的性质可知:90DCE ACB ∠=∠=,3CD CE ==,BD AE =, ∴32DE =45CDE CED ∠=∠=,∵45ADC ∠=,∴454590ADE ∠=+=, ∴()222223222AE AD DE =+=+=∴22BD AE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变换,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考点与题型归纳第二十三章旋转23.1图形的旋转(基础与培优)【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一:考点归纳考点一、图形的旋转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圆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旋转性质①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②对应线段与O形成的角叫做旋转角③各旋转角都相等考点二、平移将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的变换叫做平移。
其中,该直线的方向叫做平移方向,该距离叫做平移距离。
平移性质①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②两个图形的对应边连线的线段平行相等(等于平行距离)③各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二:【题型归纳】题型一:旋转性质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结合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答下列问题:(1)将△ABC以x轴为对称轴,画出对称后的△A1B1C1;(2)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2B2C2.题型二:旋转中的三角形问题2.如图,Rt△ABC与Rt△BCD在线段BC的同侧,AB﹦BC,∠ABC﹦∠BCD﹦90°.(1)如图①,已知AC=BD=CD的长;(2)如图②,将Rt△BCD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Rt△BAF,点C、D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F,连接CF和AD,过点B作BH⊥CF于点H,交AD于点M,求证:CF﹦2BM.三:基础巩固和培优1.如图,等边△OAB 的边OB 在x 轴上,点B 坐标为(2,0),以点O 为旋转中心,把△OAB 逆时针转90︒,则旋转后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A .(-1B -1)C .()D .(-2,1)2.如图,将△AO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COD ,若∠AOB =15°,则∠AOD 的度数为( )A .30°B .45°C .60°D .75°3.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90ACB ∠=︒,将ABC ∆绕顶点C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 C ∆'',M 是BC 的中点,P 是A B ''的中点,连接PM .若2BC =,30A ∠=︒,则线段PM 长的最大值是( )A .4B .3C .2D .14.如图,在ABC 中,∠ACB =90°,∠A =30°,AB =8,点P 是AC 上的动点,连接BP ,以BP 为边作等边BPQ ,连接CQ ,则点P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CQ 长度的最小值是( )A .2B .4CD 25.如图,△ABC 中,∠ACB =90°,∠ABC =40°,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C ',使点C 的对应点C '恰好落在边AB 上,则∠CAA '的度数是( )A .50°B .70°C .110°D .120°6.如图,设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为p ,将x 轴的正半轴绕O 点逆时针旋转与OP 重合,记旋转角为α,规定[p ,α]表示点P 的极坐标,若某点的极坐标为135°],则该点的平面坐标为( )A .(B .(2,2-)C .(2,2--)D .(2,2-)7.如图,四边形ABCD 中,∠DAB =30°,连接AC ,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点C 与对应点D 重合,得到EBD ,若AB =5,AD =4,则AC 的长度为( )A .5B .6C D8.将抛物线23y x =绕原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后,再分别向下、向右平移1个单位,此时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23(1)1y x =---B .23(1)1y x =-+-C .23(1)1y x =--+D .23(1)1y x =-++9.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是斜边,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得到ACP '△,如果AP =2,那么PP '的长等于( )A .B .C .D .410.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О在AC 上,且3,6AO CO ==,点P 是AB 上一动点,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О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 ,要使点D 恰好落在BC 上,则AP 的长是( )A .4B .5C .6D .811.如图,△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40°得到△EBD ,若AC 与DE 交于点F ,则∠AFE 的度数是_____.12.如图,在ABC 中,108BAC ∠=︒,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 C ''△.若点B '恰好落在BC 边上,且AB CB ''=,则C '∠的度数为_______.13.如图,在ABC 中,AB =2,AC =1,∠BAC =30°,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11AB C △,连接BC 1,则BC 1的长为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23 旋转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河南)如图,已知菱形OABC的顶点O(0,0),B(2,2),若菱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秒旋转45°,则第60秒时,菱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A.(1,﹣1)B.(﹣1,﹣1)C.(,0)D.(0,﹣)2.(2016•海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OB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A1OB1,若点B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A.(1,2)B.(2,﹣1)C.(﹣2,1)D.(﹣2,﹣1)3.(2016•贺州)如图,将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那么A(﹣2,5)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A.(2,5)B.(5,2)C.(2,﹣5)D.(5,﹣2)4.(2016•孝感)将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OAB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在x轴上,若OA=2,将三角板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A.(,﹣1)B.(1,﹣)C.(,﹣)D.(﹣,)5.(2016•枣庄)已知点P(a+1,﹣+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6.(2016•临夏州)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7.(2015•广东)下列所述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三角形8.(2016•齐齐哈尔)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9.(2016•扬州)剪纸是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列剪纸作品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0.(2016•青岛)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1.(2016•黄石)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2.(2016•河北)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3.(2016•黑龙江)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4.(2016•烟台)下列商标图案中,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5.(2016•攀枝花)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6.(2016•岳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B.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C.菱形的对角线相等D.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17.(2016•湘西州)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平行四边形B.等腰三角形C.矩形D.正方形18.(2016•哈尔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9.(2016•大庆)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个.A.1 B.2 C.3 D.420.(2016•淮安)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23章旋转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河南)如图,已知菱形OABC的顶点O(0,0),B(2,2),若菱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秒旋转45°,则第60秒时,菱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A.(1,﹣1)B.(﹣1,﹣1)C.(,0)D.(0,﹣)【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D点坐标,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D点的坐标.【解答】解:菱形OABC的顶点O(0,0),B(2,2),得D点坐标为(1,1).每秒旋转45°,则第60秒时,得45°×60=2700°,2700°÷360=7.5周,OD旋转了7周半,菱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1,﹣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利用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2016•海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OB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A1OB1,若点B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A.(1,2)B.(2,﹣1)C.(﹣2,1)D.(﹣2,﹣1)【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点B和点B的对应点B1关于原点对称,据此求出B1的坐标即可.【解答】解:∵△A1OB1是将△AOB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图形,∴点B和点B1关于原点对称,∵点B的坐标为(2,1),∴B1的坐标为(﹣2,﹣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图形或点旋转之后要结合旋转的角度和图形的特殊性质来求出旋转后的点的坐标.3.(2016•贺州)如图,将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那么A(﹣2,5)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A.(2,5)B.(5,2)C.(2,﹣5)D.(5,﹣2)【分析】由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可以得出△ABO≌△A′B′O′,∠AOA′=90°,作AC⊥y轴于C,A′C′⊥x轴于C′,就可以得出△ACO≌△A′C′O,就可以得出AC=A′C′,CO=C′O,由A的坐标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ABO≌△A′B′O′,∠AOA′=90°,∴AO=A′O.作AC⊥y轴于C,A′C′⊥x轴于C′,∴∠ACO=∠A′C′O=90°.∵∠COC′=90°,∴∠AOA′﹣∠COA′=∠COC′﹣∠COA′,∴∠AOC=∠A′OC′.在△ACO和△A′C′O中,,∴△ACO≌△A′C′O(AAS),∴AC=A′C′,CO=C′O.∵A(﹣2,5),∴AC=2,CO=5,∴A′C′=2,OC′=5,∴A′(5,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等式的性质的运用,点的坐标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4.(2016•孝感)将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OAB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在x轴上,若OA=2,将三角板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A.(,﹣1)B.(1,﹣)C.(,﹣)D.(﹣,)【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点A′的位置,然后过点A′作A′C⊥OB,接下来依据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可得到OA′的长和∠COA′的度数,最后依据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C⊥OB.∵将三角板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AOA′=75°,OA′=OA.∴∠COA′=45°.∴OC=2×=,CA′=2×=.∴A′的坐标为(,﹣).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旋转的定义和性质、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应用,得到∠COA′=45°是解题的关键.5.(2016•枣庄)已知点P(a+1,﹣+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再利用第四象限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点P(a+1,﹣+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a﹣1,﹣1),该点在第四象限,∴,解得:a<﹣1,则a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以及不等式组的解法,正确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6.(2016•临夏州)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即可求解.【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7.(2015•广东)下列所述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三角形【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直角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正五边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正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8.(2016•齐齐哈尔)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9.(2016•扬州)剪纸是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列剪纸作品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10.(2016•青岛)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1.(2016•黄石)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2.(2016•河北)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3.(2016•黑龙江)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4.(2016•烟台)下列商标图案中,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C、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认识,熟记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题关键.15.(2016•攀枝花)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为中心对称图形,所以A选项错误;B、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所以B选项错误;C、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所以C选项错误;D、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也考查了轴对称图形.16.(2016•岳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B.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C.菱形的对角线相等D.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分析】A: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B: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C:根据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但是不一定相等.D: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可得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有:平行四边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选项A正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选项B正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但是不一定相等,∴选项C不正确;∵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D正确.故选:C.【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个角的平分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角.(2)此题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分别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3)此题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此题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不同,中心对称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而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自身的特点,这点应注意区分,它们性质相同,应用方法相同.17.(2016•湘西州)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平行四边形B.等腰三角形C.矩形D.正方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先求出图形中轴对称图形,再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得出其中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熟练掌握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2016•哈尔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9.(2016•大庆)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个.A.1 B.2 C.3 D.4【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第2个、第4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共2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20.(2016•淮安)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即可求解.【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