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物价对比

合集下载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聂辉华一、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价格最近几年,中美两国之间物价的差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中一个热门问题是:同样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在美国卖得比在中国还便宜?例如,我自己在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商场买了一件哥伦比亚(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

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

同样是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iPhone 3,在美国卖600美元(约4000元),在中国则高达6、7千元。

最近流行的苹果3G版平板电脑iPad,我在哈佛大学电脑专卖店里花670美元(含税,大约4500元)买了一个,而这款产品在中国市场已经炒到了6000元以上。

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应该是著名的Coach(寇驰)皮包了。

在美国郊区的品牌直销店(outlet),一个普通的Coach包大概100美元,但是在中国则售价高达1500元左右,翻了一番。

类似的产品还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中国制造的服装和运动鞋品牌,它们在美国的售价往往不到中国的一半。

巨大的价格差必然导致大量的套利者。

在美国outlet,中国人采购队伍往往蔚为壮观,出手阔绰,横扫各大品牌,简直是如狼似虎。

我就亲眼目睹一堆中国人从一个华人旅游大巴里出来,然后直接杀向Coach店,以至于Coach店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队,而队伍中有一半都是中国人。

店里的售货小姐忙得不亦乐乎,此刻恨不得会说中文。

因为Coach包价差太大,又非常畅销,所以往往一个中国人非得两手都拎满了包才出来。

据说,一些地方的Coach店不得不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买10个!那一刻,我甚至怀疑中国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知道,产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

按常识,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当地出售,其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肯定比在美国的成本要低,那么价格自然是中国的更便宜。

中国与美国CPI指数分析

中国与美国CPI指数分析

目前,国内的CPI指数统一执行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八大类”体系,即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项目,总共有300多项。

其构成权重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在此,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CPI指数的分类与权重构成。

美国的CPI是指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值。

而这些商品与服务又分为8个主要类别及不同的权重。

如住宅(42.1%)、食品和饮料(15.4%)、交通运输(16.9%)、医疗(6.1%)、服装(4.0%)、娱乐(5.8%)、教育和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务(3.8%)。

影响中国CPI指数的三大原因粮食价格不会大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CPI(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在2004年呈现了一个向上的半抛物线走势。

从元月份的2.4%,在2月份轻微回落0.3个百分点,然后一路上扬,在7月和8月达到5.3%的最高点。

由于投资的快速增长,从4月份中国政府开始了一轮宏观调控。

受时滞效应影响,CPI 数据并没有立即回落。

高盛亚洲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女士此前曾预计,到10月份,CPI 数据可能达到最高点。

与粮食产品密切相关的还有油料和肉制品。

1-8月份,食用油和油料价格上涨22%到26%之间,8月与上月相比,则互有涨跌,总体稳定。

肉制品1-8月上涨非常不均衡,猪肉价格上涨35%,牛肉和羊肉上涨只有9%和5%。

但受粮食成本上涨的推动,8月份猪肉价格比上月上涨3.9%,鸡蛋则飙升7.6%。

能源成为新的推动力“能源价格的上涨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带来新的变数。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克鲁斯·莫利先生认为。

2003年,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同比增长了9%,而2004年1-6月份,石油需求又劲增20.6%。

中美物价对比分析及思考

中美物价对比分析及思考

中美物价对比分析及思考【摘要】近些年来,大量的新闻报纸都在围绕通货膨胀展开报道,不断上升的物价与负利率时代的到来使得百姓的钱袋子不再充实。

同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均收入不及美国1/14,接近日本人均收入1/10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服装、鞋帽、电器、家居、食品最大生产和出口国,“中国制造”并没有惠及我国消费者,反而是物价高于发达国家的现象从奢侈品领域扩大到生活必需品领域。

本文将结合有关数据对比中美物价差距,分析中国高物价的原因。

【关键词】中美物价;通货膨胀;税费;垄断;诚信危机可以解释的部分:(1)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劳动力人工成本是很高的,所以理发业,家政服务等需要人工服务的行业价格水平是高于国内。

美国劳工部网站公布的各州最低时薪在4.1—8.67美元,而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一季度公布的北京最低小时工资是13元,这一价格已经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却与美国最低地区的标准还有相当差距。

这也可以解释,在美国市场哪怕是同一款产品,美国制造的往往要比海外代工的产品价格高出1倍左右。

(2)在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注重产权保护,相比之下中国这方面就差得多,所以书籍、音像制品、复印等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费用也比中国贵很多。

令人困惑的部分:(1)产于美国本土的居民生活必需品如肉、蛋、奶、蔬菜、水果等相对于美国居民的购买力来说,这些商品价格是远远低于国内的,国内物价水平为何如此之高?中国高通胀的原因?(2)中国制造的商品本来国内价格应该低于国外,但事实上却远远高于国外,这一点是大多数出过国的朋友最困惑的地方。

2.探讨中国高物价的原因2.1 中国国内商品流通环节的各种税费中国税收特点: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剩下不足30%的税收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能够进入到商品和服务价格中的税收一般是流转税或间接税。

因此我国税收收入总量的70%都有可能进入价格,而在一些国家,可能只有30%。

中美消费者行为差异研究

中美消费者行为差异研究

中美消费者行为差异研究在全球化的时代,中美两国消费者的行为与观念的差异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美两国之间的消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消费观念差异中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有很大区别,中国人普遍将储蓄视为一种美德,追求节俭和稳健,而在美国,人们更注重享受生活,而不是过分的储蓄。

因此,在消费选择上,中美两国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在中国,人们更愿意购买经济实惠的产品,而在美国,人们更注重品牌和质量。

2. 购买习惯差异中美两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人们通常喜欢砍价,购买便宜实惠的商品,而在美国,人们更喜欢购买高端产品,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此外,中国人趋向于在团体中购买产品,而美国人喜欢自己去购物,享受独立的购物过程。

中美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场景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人们更喜欢去商场和超市购物,这些场所通常拥有多个品牌和商家。

而在美国,消费者更喜欢在专卖店和精品店购物,这些店通常提供高端产品和配备一流的服务。

4. 关注度差异中美两国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人们关注个人权益和权力,这主要体现在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对房地产政策的关注上。

而在美国,人们关注的焦点更多是环保和人权等社会问题。

总而言之,中美消费者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念、购买习惯、消费场景和关注度方面。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和消费行为的倾向不同,决定了消费市场的特征和消费市场的规划,为消费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提供了重要的指南和引导。

因此,企业必须了解中美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改变在消费市场上的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的对比分析

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的对比分析

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的对比分析随着全球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成为国内外经济研究的热门话题。

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两大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在价格波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国与美国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原因与影响。

一、市场规模比较中国和美国都是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拥有庞大的农业产业链。

然而,两国农业市场规模存在一定的区别。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农业产值在世界上排名居前,农业行业的就业人口和贡献率也相对较高。

而中国的农业市场规模同样庞大,但受到人口数量庞大和土地资源有限的限制,相对于美国,在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供需关系对价格波动的影响供需关系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人口众多、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然而,由于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天气、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供应可能存在不稳定性,导致价格波动。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产品市场较为成熟、供需关系较为平衡,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三、政策因素对价格波动的影响除了供需关系外,政策因素也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在农业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以保障农民的收入和农产品的供应,同时也为了稳定物价。

然而,由于政策调控存在一定难度,政府调控的手段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市场波动。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业市场相对自由化,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调控相对较少,价格波动主要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

四、国际贸易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国际贸易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和美国的农产品出口量巨大,对国际市场价格起到重要影响。

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量在逐年增长,因此其市场价格波动对于国际市场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美国作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其农产品出口主要受国际市场供需变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市场价格波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五、市场预期与投机因素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市场预期和投机因素也是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运用购买力评价理论分析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论文

运用购买力评价理论分析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论文

运用购买力评价理论分析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摘要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扩展。

在这种情况下,拿中美两国比较就很常见了。

其中物价对比是比较常见的话题。

长期以来,中美物价差异问题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基本情况的重要指标,也常被用于研究中美物价差异以及购买力方面。

然而,目前中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以及差距的计算,都是基于名义价格来计算的,而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目前来看是有很大差异的。

由于中美农产品物价水平并不一致,同等数量的人民币以及美元的购买力也不相同,单纯地用名义价格来衡量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带来的购买力差异,就不足以反映各中美农产品物价的真实,从而无法找到原因解决问题。

由于受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启发,本文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算出中美农产品的物价差异,用以剔除中美农产品价格差异,修正国际收入,核算真实的收入以及收入差距。

本文首先以消费价格指数为代表分析了价格差异现象,然后利用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法。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来探讨中美两国的农产品物价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实际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购买力平价理论;农产品物价;差异Using 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AbstractWith the Chinese to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 economy and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Chinese economy thriving, Chinese economic strength greatly expanded. In this case, take the Sino US comparison is common. The price comparison is a common topic. For a long time, Sino US spreads different problems are from a hot issue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a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residents' income were also used to study the price difference and purchasing power. However, currently in the United States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level,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calculation is based on the nominal price is calculated, and the price difference of Sino US now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a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ice level is not the same, the same amount of RMB and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the dollar is not the same, simply to measure the price difference with the nominal price of Sino US Differences in purchasing power, it is not enough to reflect the true income level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 but also can not be truly measured to calculate the incom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Due to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 of inspiration,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alculated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Renminbi and dollar buying power index, to elimin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rices, the cor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income and the income gap. Firstly, this paper to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nalysis the phenomenon of price difference, and then use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alculation method. Through these studies, to find the price differences between CN and the USA,and this difference brought about by the impact is very useful. Keywords: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price;difference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二、购买力平价理论及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的现状 (2)(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概述 (2)(二)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现状 (2)三、对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的种种原因的分析 (3)(一)美国拥有国际定价权 (3)(二)农业现代化的差距 (4)(三)农产品物流运输差距较大 (5)1.中美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对比 (5)2.农中美产品物流运输中的损耗比较 (6)3.中美农产品物流过程增值能力比较 (6)4.中美农产品运输网络对比 (6)四丶关于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的对策及其建议 (7)(一)争取农产品的国际定价权 (7)(二)实现现代化农业 (8)(三)改善农产品物流运输 (9)1.培养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 (9)2.加速农产品在物流网中的运输速度 (10)(四)调节税收体制 (10)结语 (10)参考文献 (12)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什么东西中国便宜美国贵?

什么东西中国便宜美国贵?

什么东西中国便宜美国贵?1 调料:十三香,五香粉,炖肉料,火锅底料,辣椒粉,汤料,鸡精等,总之各种各样的调料(推荐指数:五星)(除了盐和糖,这两样US人做饭也用,还有酱油,老干妈等太重,而且在zhongguo店能买到,不要带了。

)这里调料不太好买,而且zhongguo店里东西普遍比较贵,价签上数字往往与国内相近,只是变化了个货币符号…记住调料要托运,不要放随身箱子里,不然很有可能被扣下…原则就是带轻的固体调料,液体的调料不方便运输,而且更容易被扣掉,不建议携带。

(读者意见)另外鸡精和酱油没有必要带,在美国很好买到,比中国的贵,但仍然算是超市里的便宜货2 方便面,茶叶,以及国内爱吃的零食点心。

(推荐指数:五星)这边方便面大概是60-80美分一包(而且还没看到五谷稻场,可惜),还是从国内带一些。

零食点心就不要带薯片之类的东西了,带些什么月饼啊,桃酥啊,麻花啊(写着写着我就饿了…FT)US是个盛产垃圾食品的地方,为了保证胃的和平演变,平稳过渡,请携带自己爱吃的食品…:3 教材和参考书。

(推荐指数:五星)最好提前打听清楚会用什么教材,然后去海淀图书城找影印版或国际版,新版找不到就买老版凑合用,如果没英文的只有中文翻译版,不建议购买,一来上课起来根本没时间看中文的,二来打听一下国内研究生都在忙撒就知道这些中文翻译版水准如何了…US教材的价格基本是国内影印版人民币价格乘2或3然后改货币符号…一千多块人民币一本书太正常了…实在带不走的书就让国内同学帮忙用邮政海运给运过来,大概2个月到。

(读者意见)教材确实贵,但打听起来不容易,各学校用的不一样,有时一个学校不同的教授都有不同要求4 眼镜(推荐指数:五星)。

像出国读研这个年纪的人视力基本稳定了,所以花个1000块人民币去配副好眼镜是值得的,因为在US100刀配个眼镜算便宜的。

建议带个2副过来,然后去医院眼科开个度数证明之类的东西以备以后在US配镜之用。

建议去北京眼镜城,选副好点的钛架,再选1.73的超薄多膜镜片。

中美市场运作比较分析

中美市场运作比较分析

中美市场运作比较分析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美市场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

在这种背景下,对中美市场的比较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环境等方面对中美市场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两国市场的特点和趋势。

一、市场规模中国和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

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高于美国,中国市场正在逐渐崛起。

根据2019年的数据,中国的GDP总量为14.3万亿美元,美国的GDP总量为21.4万亿美元,美国市场规模要大一些。

但是,中国市场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许多跨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市场竞争中美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美国,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个行业都是寡头垄断,大型企业对市场占有率非常高。

市场竞争的剧烈程度和行业寡头垄断情况,也让美国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而在中国,市场竞争相对比较松散,很多行业的市场份额还没有被完全占据。

这也让很多小企业有机会进入市场,增加市场竞争度。

不过,近年来经过不断努力,中国政府对市场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市场竞争环境正在不断优化。

三、市场环境中国和美国的市场环境也存在很大差异。

美国市场经济非常发达,法制环境完善,市场监管也非常严格。

企业进行商业活动时,需要按照严格的规则来遵守。

相反,在中国市场,由于市场监管措施不够成熟和法制环境不够健全,往往能够看到一些企业的商业行为依然不规范。

不过,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市场环境逐渐透明化。

中美市场运作存在明显差异。

美国市场规模大,竞争环境激烈,监管力度较强,中国市场规模较小,竞争环境相相对松散,监管力度有所加强。

不过由于两国市场的相互影响和影响,需要企业在决策时综合考虑两个市场之间的异同,才能把握市场的机会和需求,达到最优化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报对比中美物价水平称国内相对偏低(表)
2011年09月13日04:03人民日报林丽鹂我要评论(22725)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单位:元(按1美元=6.4元人民币折算)制图:林丽鹂
●国外品牌的普通消费品,在北京的确比纽约略贵,要是被国人视为“奢侈品”,其售价更是贵得离谱
●市内公共交通以及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纽约明显比北京贵很多
最近,一条中美物价对比的网帖被广为转载:中国,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有关中美物价的比较,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参与。

中国物价真的高于美国吗?为了真实准确对比中美物价水平,记者采访了出生在华盛顿,目前生活在纽约的美国人Patrick,以及出生于黑龙江,目前在北京工作的黄鑫。

通过他们提供的数字,并搜集市场相关信息,从衣食住用行等消费的各方面入手,直观、全面地比较中美物价水平。

国外品牌特别是高档消费品,北京贵得离谱
对比发现,普通生活消费品,如果带有国外品牌,北京的确比纽约略贵。

Patrick和黄鑫提供的数据显示,普通的Levi's牛仔裤,北京售价699—899元人民币,纽约售价在70—90美元(约合人民币455—585元)。

如果考虑打折促销因素,则很难比较。

“这些国际品牌的东西确实贵一些。

其实,在北京除了商场里的品牌消费,还可以到动物园等批发市场淘物美价廉的衣服,价格不到商场的一半。

”黄鑫说。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国制造”的消费品,在中国的售价往往比美国高一些。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认为:“这实际上与我国的税收结构有关——我国的税收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间接税)为主,而西方国家以个税、房产税、遗产税等直接税为主。

”这样只要商品进入中国流通,就要面临层层加税。

此外,中国物流成本也比较高,最后都会叠加在商品的售价上。

至于被国人视为“奢侈品”的外国货,其在中国的售价更是贵得离谱。

价格一直存在“内外有别”的现象。

“外国奢侈品企业采取的‘声望定价’和‘差别定价’是造成国内外价差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外经贸大学朱明侠教授说。

“声望定价”就是针对消费者“价高质优”的心理,对一些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一定声望和较高信誉的产品制定高价。

“差别定价”则是根据顾客支付意愿,在不同市场制定不同价格。

正是抓住了国内消费者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国外经销商故意大幅度拉高其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价。

市内公共交通和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纽约贵很多
对上班族来讲,交通费是必不可少的。

市内公共交通,比如公交、地铁的费用,纽约是北京的10倍左右。

涉及人工服务的消费,纽约都比北京贵。

Patrick介绍:“在纽约我剪头发需要20—40美元,但是在北京的时候,学校里几块钱就够了。

”总体而言,纽约市的理发价格是北京市的5倍以上。

如果没有医疗保险的话,纽约的医疗服务价格要比北京贵。

比如感冒治疗一次,纽约的价格是北京的2倍以上。

黄鑫说:“比较严重的感冒去趟医院,一次要花200多元,如果打针需要500元左右。

”Patrick说:“在纽约,感冒看一次医生大概需要150美元(约合960元)。


快递价格,纽约就比北京贵更多了。

北京发往全国各地首重15元左右,黄鑫说:“快递真是又便宜又方便,别说现在网购很多都是免费送货的,就是朋友间送个东西,都懒得自己跑,花七八元弄个同城快递很方便。

” Patrick说:“在纽约快递到别的城市一般需要10—20美元左右。


在美国书籍、音像制品、复印等等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费用也比中国贵很多。

在美国书籍被重复使用很常见,因为书比较贵。

黄鑫回忆在美国做交换生时,“复印一张是1美元,并且不能复印整本书。


美国劳工部网站公布的各州最低时薪在4.1—8.67美元。

而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一季度公布的北京最低小时工资是13元,这一价格已经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却与美国最低地区的标准还有相当差距。

这也可以解释,在美国市场哪怕是同一款产品,美国制造的往往都要比海外代工的产品价格高出1倍左右。

中美物价比较还存在不少误区,简单地对比并不全面客观
但专家分析认为,由于北京与纽约两大城市在经济结构、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导致价格构成存在很大差异,简单的价格对比很难有说服力,而且容易造成误解。

首先,中美税制结构和征税方式差异较大,导致商场标价和消费者最终实际给付的费用,可能存在较大差距。

比如美国商场的标价是裸价,而我国的标价是含税价格。

仍以Levi's牌牛仔裤为例。

经典款501号在中国的官方网站售价是799元人民币,在美国官方网站标价为64美元—98美元,且需要支付3%—9%的消费税。

也就是说,在纽约商场看似比北京便宜很多的这款牛仔裤,其实和北京的市价差距并不很大。

其次,拿美国的打折价与国内的正价相比并不合理。

为什么能在美国买到超低价的Levi's牛仔裤呢?“我在奥特莱斯卖场买到过21美元的Levi's。

因为我比较瘦小,尺码老外都穿不了,最后处理甩卖当然便宜。

”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小杨说。

因此,拿美国的折扣价格和中国的正价相比,价差当然就扩大了。

最后,我们比较的未必是同一事物,大家很难选定完全可比的标的物。

以年轻人支出最大的居住成本为例,在北京国贸附近,环境比较好的小区,一居的租金在5000元/月左右,而在郊区一两千元也能租到一居室。

如果拿北京和纽约不同地段的房租相比,显然并不科学。

即便在地段相当的区域,也很难确定房子的房龄、装修、交通、配套设施等一系列条件是否类似。

专家提醒,在中美价格的比较中,人们最经常比较的是消费品,如服装、箱包、电子产品等。

这些消费品中,大部分在国内的价格比在美国的价格的确高一些。

但却很少有人比较教育、图书、音像、人工服务等,而这些产品和服务美国要比中国贵很多。

不少中国游客虽然在境外大量购物,但不在美国长期生活,所以很难全面感受美国物价水平。

(本报记者林丽鹂)
物价“赶英超美”源于通胀担忧
马冰一
所谓“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任何的对比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经济结构、税收制度和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差距,具体到某件商品在北京和纽约的价格高低,其实很难真实反映两地的物价总水平和消费者对当前价格的整体感受。

价格,只是反映供求关系的一个信号。

近期,一些消费者对国内外物价问题格外关注,甚至有人依据部分消费品价格的差距片面认为我国的物价水平已经“赶英超美”。

其实,这只是一种情绪,是对通胀高企的一种担忧,而未必是事实本身。

中美两国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巨大差距,决定了我国的物价总水平必然相对较低。

如何缓解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担忧情绪和低收入者的生活压力?首先,应当继续管理好通胀预期,市场监管者要真正把稳定物价总水平当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其次,需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切实提高那些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补贴保障水平。

从根本上看,只有当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幅跑赢CPI的时候,物价才不至于成为人们热议的民生话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