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物价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物价高的原因

物价高的原因

物价⾼的原因 中国是低⼯资⾼物价的经济现象,那么,物价⾼的原因是什么?下⾯就由店铺告诉⼤家物价⾼的原因吧! 物价⾼的原因 近⽇,⼀条微博在互联⽹上疯狂流传:中国,⼯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最少100元,买条Levis⽜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40美元,买条Levis 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6⽉29⽇《中国青年报》) 这种现象抽象地说就是“国⼈挣得⽐美国少物价⽐美国⾼”,⽽这种现象在专家看来,已经到了离谱的地步,长期观察中美物价关系的时寒冰对此现象的解读是,国内商品价格被推⾼的主要原因之⼀在于,藏在商品⾥由消费者买单的额外交易成本。

在他看来,最⼤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

并且,依据国际货币基⾦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任何⼀个发达国家都⾼:是美国的4.17倍,是⽇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2007年5⽉,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全球“税收痛苦指数”,中国的排名虽由2005年的第⼆位降到了第三位,但仍被列为世界上税负最⾼的国家之⼀。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观察到,我国税收近年来增长迅猛,远远⾼于GDP的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增长速度,加上社保基⾦收⼊所占⽐重约4%以及税外的费⽤,真实税负已经达到31%⾄32%,仅略低于发达国家。

由此,基本看到“国⼈挣得⽐美国少物价⽐美国⾼”的社会⼤背景。

事实上,当下每个纳税⼈都能感受到税负的压⼒。

⽬前,我国医疗、失业、养⽼等基本的社会保障都未覆盖全⾯,教育、住房等负担更是愈加严重。

在这样⼀个⾼税负的环境下,纳税⼈在背着沉重税负包袱的同时,却⽆法得到有⼒的社会保障,⾃然就会越来越感受到税负的压⼒。

⽽“国⼈挣得⽐美国少物价⽐美国⾼”只不过是通过更为醒⽬的对⽐,表达了⾼税负的本质罢了。

⼀个基本的常识是,税负是⾼还是低要看两个⽅⾯:⼀是收的税⾼不⾼;⼆是看返还公众多少。

中美贸易战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分析

中美贸易战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分析

中美贸易战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分析大宗商品是指供给相对充足、价格相对稳定的基础产品,如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石、农产品等。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并且是大宗商品的重要需求国和供应国,中美贸易战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此影响进行分析的主要方面:需求影响:1. 出口减少:中美贸易战导致两国互相加征关税,减少了双方的贸易规模。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国之一,减少的出口量将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使市场供应过剩,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2. 消费减弱:贸易战对两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支出减少,进而减少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

这将对大宗商品价格和市场供需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供应影响:1. 关税加征:中美贸易战导致两国相互征收高额关税,增加了进口成本。

对进口大宗商品来说,增加的关税将使其价格上涨。

这可能导致供应商寻找替代市场,进而导致供应短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2. 产品替代:由于贸易战使得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些消费者可能会转而购买其他替代产品。

中国可以选择购买其他国家的大宗商品,如俄罗斯石油,而不再依赖美国。

这可能导致对特定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进而影响其价格。

预期影响:1. 不确定性:贸易战导致不确定性加剧,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市场产生观望情绪,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并增加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2. 报复措施:中美贸易战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供应国出台报复性措施,进一步严重扰乱大宗商品市场。

中国可以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进而影响美国的农产品市场。

中美贸易战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需求和供应的变化以及市场预期的变化共同作用,使得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不确定性加大。

大宗商品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也意味着不同商品可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贸易战影响。

对于具体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需要对市场情况和特定商品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中美两国物价浅析

中美两国物价浅析

中美两国物价浅析【摘要】本文对中美两国的物价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通国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浅析了形成物价差别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既有的观点和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物价国际贸易关税要素禀赋最近,一条中美物价对比的网帖被广为转载:中国,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有关中美物价的比较,引起了国内不少经济学者的兴趣。

中美两国物价的不同并不能仅仅只在价格数字上寻找差距,我们要做的是深究其原因,是什么使物价不同,又是什么导致这种原因的产生,只有通过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不是被最后体现为物价数字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造成中美物价不同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两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两方面来进行比较和分析。

对于国内因素来说,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在中国和美国均被运用,只是侧重方面不同,市场经济下的物价是随着利益重心的不断偏移而转变的,而宏观调控则是一种强硬手段对物价的干预和调整。

从国际角度来说,则是国家之间因某种原因进行一定比例的价格与商品的交换,这种比例是受多方面要素控制的,也是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原因,决定了最后该商品在一国内的销售价格。

不妨先从中美两国的国内环境开始着手。

从国内角度来讲的话,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对两国不同的资本和劳动力情况进行比较。

从整体上来说,美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多于中国,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于美国,对于同一产业而言中国厂商对其投入的劳动力也多于美国,而资金少于美国。

两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也是不同的。

对于美国国内经济的研究,在要素禀赋理论方面有一个很著名的验证,即“里昂惕夫之谜”,他通过对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的美国进、出口的要素含量,在研究之前他推断的是在与其他国家相比之下,美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却与H-O定理恰恰相反。

中美食品物价大PK,有图有真相

中美食品物价大PK,有图有真相

中美食品物价大PK,有图有真相(转帖)图片说明:中国物价是我在上海的家人拍的,主要来自家乐福上海古北店,感谢亲人们不管我有任何稀奇古怪的念头都不问原因彻底支持。

美国物价来自华盛顿外围地区,主要拍摄于属中等偏上消费的Martin’s超市,个别来自俱乐部制的Costco大型商场。

其中华人比较喜欢吃的大米、猪肉、蔬菜等在华人超市买会比我片子中的价格低。

价格说明:为比较方便,我把片中所有食品的价格全部按中国惯例换算成了人民币的单位:元。

计算采用的是今天的汇率:1美元=6.12元人民币,另外这个换算关系也很重要:1磅=0.4536公斤=0.9071斤。

重要事实:上海目前的法定最低月薪1620元(搜狐编辑提供)。

美国目前联邦法定最低小时工资7.5美元,即45.9元人民币,按每年52周换算(两周带薪假期),美国最低法定月薪为7956元。

这个事实很重要,在把物价全部换成人民币来比较的时候,我们应该记住美国人挣的是美元,也要换成人民币,很显然,美国联邦法定的最低月收入几乎是上海的5倍,另外还有一些州的法定最低小时工资是超过联邦规定的最低工资的,尤其物价高的一线城市。

一、大米上次我贴了玉米的价格有网友说我应该比较大米,看看下面大米的比较你会发现美国产的大米价格和中国几乎一样,美国人很少吃大米,你若在华人超市买的话价格还会低一些,进口的泰国大米价格要高于中国,只能说中国险胜。

1234再看看美国的面粉,这个价格也只比国内价格略高。

5二、牛肉好像不用说了,美国完胜。

中国的片子来自精品牛肉,据告上海也有普通牛肉价格在30元一斤左右。

这里拍的美国牛肉也是精品柜里的,普通牛肉的价格在每磅两、三美元的很多,碎牛肉块每磅两美元以下是很常见的。

67猪肉的价格取决于部位,从每磅1美元多到6美元不等,我取了中线的数据。

排骨也是。

这些在华人超市买都要相对便宜不少。

89鸡肉就不说了,美国鸡肉常比蔬菜还便宜。

10三、蔬菜要不是看图片的话,我真不知道中国的蔬菜现在这么贵了?121314四、海鲜美国海鲜之便宜让我这个大连人都惊讶,就算大虾、螃蟹、三文鱼、龙虾等海鲜的价格也是任何人都能接受的,另外还经常打折,打折的时候价格可比我图片里的低多了,北美人的可以作证。

中美棉花价格对比研究

中美棉花价格对比研究

中美棉花价格对比研究随着全球棉纺织品市场的日益扩大,对比中美棉花价格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家,其棉花价格对比对于全球棉花市场和棉纺织品产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中美棉花价格的对比研究,分析两国棉花价格之间的差异和影响因素,为棉花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中美棉花价格对比首先我们将对中美棉花价格进行对比。

根据国际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中美棉花价格的走势大致如下:2019年中国棉花价格:每公斤约为4.5元人民币美国棉花价格:每磅约为65美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美棉花价格在过去三年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尤其是2020年至2021年之间,中美棉花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涨幅。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中美棉花价格的差异。

在对比中美棉花价格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生产成本差异:中美两国的棉花生产成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之一,其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地,这些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得美国棉花生产的成本较低。

而中国的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新疆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相对较差,因此棉花的生产成本较高。

这也是导致中美棉花价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国际贸易政策:中美两国在棉花贸易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贸易政策差异。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之一,其棉花出口受到了一系列的国际贸易政策限制,这使得美国棉花的市场价格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而中国的棉花出口也受到了一定的政策限制,但相对来说影响较小。

这也是导致中美棉花价格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 消费需求差异:中美两国的棉花消费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之一,其棉花消费需求比较稳定。

而中国的棉花消费需求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棉纺织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对棉花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这也是导致中美棉花价格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聂辉华一、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价格最近几年,中美两国之间物价的差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中一个热门问题是:同样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在美国卖得比在中国还便宜?例如,我自己在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商场买了一件哥伦比亚(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

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

同样是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iPhone 3,在美国卖600美元(约4000元),在中国则高达6、7千元。

最近流行的苹果3G版平板电脑iPad,我在哈佛大学电脑专卖店里花670美元(含税,大约4500元)买了一个,而这款产品在中国市场已经炒到了6000元以上。

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应该是著名的Coach(寇驰)皮包了。

在美国郊区的品牌直销店(outlet),一个普通的Coach包大概100美元,但是在中国则售价高达1500元左右,翻了一番。

类似的产品还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中国制造的服装和运动鞋品牌,它们在美国的售价往往不到中国的一半。

巨大的价格差必然导致大量的套利者。

在美国outlet,中国人采购队伍往往蔚为壮观,出手阔绰,横扫各大品牌,简直是如狼似虎。

我就亲眼目睹一堆中国人从一个华人旅游大巴里出来,然后直接杀向Coach店,以至于Coach店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队,而队伍中有一半都是中国人。

店里的售货小姐忙得不亦乐乎,此刻恨不得会说中文。

因为Coach包价差太大,又非常畅销,所以往往一个中国人非得两手都拎满了包才出来。

据说,一些地方的Coach店不得不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买10个!那一刻,我甚至怀疑中国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知道,产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

按常识,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当地出售,其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肯定比在美国的成本要低,那么价格自然是中国的更便宜。

中国与美国CPI指数分析

中国与美国CPI指数分析

目前,国内的CPI指数统一执行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八大类”体系,即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项目,总共有300多项。

其构成权重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在此,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CPI指数的分类与权重构成。

美国的CPI是指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值。

而这些商品与服务又分为8个主要类别及不同的权重。

如住宅(42.1%)、食品和饮料(15.4%)、交通运输(16.9%)、医疗(6.1%)、服装(4.0%)、娱乐(5.8%)、教育和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务(3.8%)。

影响中国CPI指数的三大原因粮食价格不会大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CPI(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在2004年呈现了一个向上的半抛物线走势。

从元月份的2.4%,在2月份轻微回落0.3个百分点,然后一路上扬,在7月和8月达到5.3%的最高点。

由于投资的快速增长,从4月份中国政府开始了一轮宏观调控。

受时滞效应影响,CPI 数据并没有立即回落。

高盛亚洲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女士此前曾预计,到10月份,CPI 数据可能达到最高点。

与粮食产品密切相关的还有油料和肉制品。

1-8月份,食用油和油料价格上涨22%到26%之间,8月与上月相比,则互有涨跌,总体稳定。

肉制品1-8月上涨非常不均衡,猪肉价格上涨35%,牛肉和羊肉上涨只有9%和5%。

但受粮食成本上涨的推动,8月份猪肉价格比上月上涨3.9%,鸡蛋则飙升7.6%。

能源成为新的推动力“能源价格的上涨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带来新的变数。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克鲁斯·莫利先生认为。

2003年,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同比增长了9%,而2004年1-6月份,石油需求又劲增20.6%。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国内外数据比较与差异分析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国内外数据比较与差异分析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国内外数据比较与差异分析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作为衡量物价变动的重要指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对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所在。

一、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比较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发布,涵盖了全国各地的城市和农村地区。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呈现较为平稳的增长趋势,但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主要由食品、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的价格组成。

食品价格是影响CPI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在中国,农业生产的波动和市场供需状况对食品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调控政策对居住价格的波动起到关键作用。

交通、教育、医疗方面的价格则主要受到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二、国外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比较国外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发布机构因国别而异。

以美国为例,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发布了较为详细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相对稳定,波动较小。

在国外,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构成与国内相似,主要包括食品、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价格。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价指数差异主要源于经济结构、收入水平、政府政策等因素的不同。

例如,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居住和医疗等领域的价格较高;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物价指数受到基础设施、资源供应等因素的限制,价格较低。

三、国内外消费者物价指数差异分析国内外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收入水平较高,人们的购买力也较强,因此物价相对较高。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源供给不足等原因,物价相对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年境外消费额增长情况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 20
09
10
11
20
20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年来境外消费增 长趋势明显,年均增长率为30%以上,自2012年 已经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最大境外消费国。
以纽约和北京物价对比为例
对比项 李维斯Levi‘s牛仔裤 Coach包 苹果笔记本电脑 (低配置) 2011款宝马X5 纽约价格(元) 256~576( $ 40~90) 640~1920($100~300) 6394 ($999) 340000 ($40000) 北京价格(元) 699~899 2000~5000 7689 980000
• 国内外市场竞争不同——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激 烈,欧洲、美国、日本品牌同场较量,许多品牌 都经营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拥有相对固定的客 户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要想争取新客户, 高价策略行不通。而在中国,由于市场竞争不充 分,国内品牌竞争力不强,为数不多的国际品牌 独占鳌头,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这是最关键的、 结构性的因素。再者,加上中国人崇洋迷外的心 态,一些外国厂家看中中国人的这种心态,采取 了价格歧视政策。所谓价格歧视,就是在不同地 区或者面对不同消费者,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 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谢谢!
20
13

中国游客国外抢购情景
为什么中国游客热衷于境外购物?
• 据调查,中国游客之所以热衷于选择境外(以美 国为例)购物,除了境外商品的质量有保证以及 种类齐全外,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相比于国内的 很多商品,国外的价格更加优惠。经常出国的消 费者发现,在国外市场,不光相同品牌的电子、 皮鞋、服装等生活用品比国内便宜很多,一些名 表、名包等奢侈品的价格更与国内价差悬殊。在 美国,一条利维斯(Levis)牛仔裤在折扣店卖19 美元,而同一条裤子,在国内的专卖店至少要卖 700元人民币;至于劳力士、路易· 威登、古奇等 名表、名包,在欧美市场上的售价通常不足国内 价格的一半甚至1/3。
中美物价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透过现象揭示中美物价的差异性
• 近年来,中国兴起了境外购物热的潮流。 很多中国游客在从外国回来时总会购买大 量的商品,而中国游客现在也成了外国店 商重视的消费群体。在他们看来,中国游 客更显得阔绰,更舍得消费。中国游客一 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销售额。财富品质 研究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奢侈品研究中 心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免税报告》指出, 中国游客去年在境外花费了1020亿美元, 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境外消费国。
• 总结:中美物价的差异是由很多原因造成 的。而上述我们所讨论的范围也仅限于一 些品牌消费品和一些高档奢侈品。而在其 他很多方面,假如在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 和服务诸如图书、音像,和劳动力服务如 家政、理发等,美国价格则明显高于中国 价格,这里我们不再予以讨论。所以,单 纯的说中美物价孰高孰低,都是片面的。
为什么国外品牌消费品价格低于国内?
税收结 构不同
经济刺激 政策影响
中美品牌消 费品价格差异
物流成 本差异
市场竞 争不同
• 国内外税收结构不同——我国的税收以增 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间接税) 为主,而西方国家以个税、房产税、遗产 税等直接税为主。这样只要商品进入中国 流通,就要面临层层加税,导致商品的最 终成本升高,而供给者要获得利润,这样 最终会通过提高商品售价来获得
• 国内外物流成本差异——当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较 高,下降也较为缓慢,我国物流效益整体水平较低。我国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基本维持在20%左右。与世界有 关国家物流成本相比较,大约相差8—10个百分点。以 2011年的数据为例,世界上大部分工业化国家的物流成本 与该国家GDP的比例多在12%以下,而我国的物流成本 占GDP的比例高达21.2%。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比 最低的日本高出11.1个百分点,比澳大利亚高出10个百分 点,比法国高出9.5个百分点,比美国高出9.6个百分点, 比德国高出9.4个百分点。较高物流成本也推动了我国很 多产品价格的上升,且高于一些发达国家。
劳力士名表
男生剪发(人/次) 公交车(人/次) 家政服务(每小时)
26000($4000)
128~256($ 20~40) 14( $ 2.25) 128~192 ($ 20~30)
46000
10~30 1~4 15~30
• 国外的品牌消费品,诸如服饰、鞋类、箱包、电 子产品,以及一些奢侈品,像高档香水,高级轿 车等,价格都明显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值得 注意的是,一些“中国制造”的消费品,在中国 的售价往往比美国高一些。 • 然而在市内公共交通以及涉及人工、家政服务, 国外价格要远远高于国内价格。 • 以下我们只研究为什么一些消费品价格国外要低 于国内。
• 近些年中国实行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 ——2008 年美国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金融海啸,之后欧洲遭 遇了债务危机。外部环境的恶化也给我国经济增 长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应对危机,我国采取 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08年的四万 亿投资计划以及之后的降息政策。这些政策的实 行,导致了货币市场货币量的大幅增加。根据费 雪方程式MV=PQ,(其中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 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 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 和劳务的价格指数;Q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 量 ),当M增加时,会导致价格P的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