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散式冲击波联合偏振光照射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
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观察

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6-16T12:16:08.10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作者:龚海波陈丽[导读] 观察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龚海波陈丽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641000摘要:目的:观察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
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以我院收治的62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中药外敷治疗,研究组实施发散式冲击波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 AS评分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14%优于对照组的80.00%,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腰椎综合征(1.87±0.58)、肩手综合征(1.88±0.69)、腰椎综合征(1.84±0.46)、膝关节综合征(1.91±0.49)V 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的腰椎综合征(2.59±0.88)、肩手综合征(2.34±0.78)、腰椎综合征(2.76±0.64)、膝关节综合征(2.34±0.78),P<0.05。
结论:发散式冲击波疗法能够有效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发散式冲击波疗法;颈肩腰腿痛;疗效颈肩腰腿痛是颈肩痛和腰腿痛的合称,其病因主要包括软组织急性损伤、软组织慢性劳损、过敏因素、免疫因素以及其他疾病等。
颈肩痛症状的主要表现为颈部、肩膀的疼痛、麻木,伴有一侧或两侧上肢的疼痛、麻木无力的等。
腰腿痛是指下腰部、腰骶部、臀部等多处的疼痛,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
本次研究对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5月—2020年5月以我院收治的62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0,年龄在26~74岁,平均(55.47±3.23)岁。
发散式冲击波在腰椎间孔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皮提取物 等营养神 经药物治疗 5~ 7天后 ,症状未
见明显改善 。
2 . 治 疗 方 法
e n d o s c o p y s p i n e s y s t e m, Y E S S ),其 入 路 与 经皮 髓 核溶 解术等 入路 相 同。Y E S S技 术强调 先进 行椎 间
椎问盘切 除术的关节镜技 术和设备 。随着 光纤 内镜
及手 术器 械 的发 展,1 9 9 6年 Di t s w o r t h研 制 出经 椎 间孔入路 的脊柱 内镜 ,可 允许器械在工作 管道 内灵
活操作 。 1 9 9 7 年Y e u n g 研 制 出第 3 代 脊 柱 内镜 ( Y e u n g
方 法
应用 S P S S 1 8 . 0统计 软件对数 据进 行处理 ,计 量 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 ( ±肋 1 表示 ,采用 配
对t 检 验 , 以 P<0 . 0 5 为有统计学差异 。
1 . 一般 资料 回顾 分 析 2 0 1 2 年 1 0月至 2 0 1 4年 2月 于 我 科
・2 3 8 ・
中 国疼 痛 医 学 杂 志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a i n Me d i c i n e 2 0 1 5 . 2 1 f 3
发散式 冲击波在腰椎 问孔镜术后
神经病理性疼痛 的临床观察
吕 客 宋 一 平 童 迅 支 4芳
重 复 2次 取 平 均 值 。
评 价:患者疼痛消失 ,恢 复正常工作或生活 为
治愈;疼痛基 本消失,生活或工作基本正常为显效; 疼 痛缓解,生活或 工作部分正常 为有效;疼痛无 改
善为无效 。 4 . 统计 学方 法
冲击波在关节源性跟痛症诊断性治疗中的应用

成或无骨刺形成。 3.操作仪器 瑞士EMS公司DOLORCLAST。放散状冲击波治 疗机。 4.冲击波诊断性治疗和诊断性关节腔注射治疗 冲击波治疗者于关节压痛明显处标记,冲击波 治疗仪探头方向与距小腿关节(踝关节)、距下关节 或距舟部关节面平行,治疗部位与参数见表1。冲 击治疗时患者多出现关节深部酸胀疼痛不适感或 穿透关节样疼痛或伴有温热感。注射治疗者采用 0.25%利多卡因5 ml,内含地塞米松0.1 mg,注射 于可疑关节。治疗后足跟部疼痛即时缓解超过50% 者确立诊断。诊断确立后继续治疗,冲击波治疗者 单个关节每次冲击4000次,每周1次;关节腔注 射治疗者,每周1次。 5.疼痛缓解评价 记录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由韩济生、樊碧发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部大型疼痛学教科书《疼痛学》已于日 前问世。该书图文并茂,由60位专家参编,分为11篇,49章。前5篇23章为总论,后6篇26章为各论。 共128.7万字,定价158元。
万方数据
时疼痛加重,稍活动后疼痛可减轻,但走路时疼痛 逐渐加重。 (2)体检时除足跟部无明显压痛之外,在检查 距小腿关节(踝关节)、距下关节、距跟舟关节等部 位时,可发现不适感,或伴有深部痛,或部分患者 可见轻度肿胀。
表1冲击波诊断性治疗部位以及参数
全部49例患者均确立诊断并继续治疗,29例 接受关节腔注射治疗者在治疗3~5次后停止治 疗;20例冲击波治疗者在治疗4~7次后停止治 疗;两组疗效相仿(见表2)。
[2]Ogden
JA,Alvarez R,Levitt R,et a1.Shock wave therapy forchronic proximal plantar fasciitis.Clin Ortho Relat Res,2001,387:47~59.
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短期的疗效观察

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短期的疗效观察2.东山县中医院科教科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363401【摘要】目的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取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的短期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们医院接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3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所选病人全部接受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对比30例病人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得分差异性,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得分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临床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提供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疼痛症状,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体外发散式冲击波;临床疗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是因为带状疱疹疾病治疗不及时导致的一类后遗症,神经痛在皮疹消退之后依旧持续时间超出1个月,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包含跳痛、刺痛以及刀割样阵发性以及持续性疼痛[1]。
体外发散式冲击波通过脉冲波对人体组织引发生物效应,发挥抗菌消炎以及刺激微循环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神经痛以及关节炎等疼痛症状。
根据临床证实,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取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的效果理想,能够显著缓解病人的痛感,促进疾病康复[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们医院接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3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所选病人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50-87岁,平均67.1±5.5岁,病程时间3个月-4年,平均1.3±0.8年。
所选30例病人全部自愿接受本次课题研究,排除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以及精神疾病的病人。
1.2方法30例病人依照疼痛位置以及治疗区域,保持俯卧位、坐位或是侧卧位,治疗期间医生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为病人开展动态疼痛程度评估,依照病人反馈出的疼痛评分,对于能量输出进行及时的调节,缓解病人的痛苦。
放射状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

对 于跟痛症 的治疗 , 临床 上一般 多采用 几种 方法结 合使用 。其 中封 闭治 疗能够 比较 有效地缓 解疼痛 , 但 多次封 闭可 以导致使 足跟脂 肪垫萎 缩 。在本 组 患者 的治疗 中可 以见 到 半 数 以上 患 者对 放 射 状 治疗 有效 , 1 次治疗失 败率较 高 的原 因可 能是部分 患者 在 1 治疗后 无 明显 疗效而 自己放弃 治 疗 。4次 治疗 后 可 明显 提 次
中 国疼 痛 医 学杂 志 C ieeJunl f a dc e20 ,4 ( hns o ra o i Mein 0 8 1 ,6 P n i
放 射状 冲 击波治 疗 跟痛 症 的临床 观察
任 学超
( 首都 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 , 北京 10 3 ) 0 70
高疗效 。但治疗 次数 在此基 础上再 次增加 , 疗效并 无 明显增 加 。 因此 , 议患 者 一个 疗程 为 4次治疗 , 适 建 可
当延 长 2~ 4次 , 如果疼 痛无 明显好转 , 不建 议继续 增加 治疗 。冲击波在 治疗 过程 中个别会 有瘀斑 、 血肿 等副 作 用 , 要副作 用消 失后再继 续进行 下一 次的治疗 。本 冲击波 治疗原 理在 于冲击 波作用 在疼痛部 位后 , 进 需 促
1 , 2足 , 3足 ; 治疗 1 足 , 痛评 定 优 7足 , 3足 , 1足 , 动 功 能评定 优 6足 , 4足 , 1 足 良 差 3次 1 疼 良 差 运 良 差
足; 4次治疗 1 6足 , 痛评 定优 1 , 4足 , 动功 能评 定优 1 疼 2足 良 运 0足 , 6足 ; 良 5次治 疗 3足 , 痛 评定 优 2 疼
痛评 定 : 治疗 前疼痛 评定 一治疗后 疼痛评 定 >1 优 , 为 良, 0或 <I为差 。运 动功 能评定 : 为 =1 = 治疗前 运 动 功 能评 定一 治疗后 运动功 能评定 >1为 优 , =1为 良, 0或 <1为差 。根 据 患者 活 动情 况 将 运 动功 能 分为 4 = 度 :度 : 1 正常活 动 ; : 2度 轻微 活动 : 能做 日常活 动 , 但行 走或站 立不能 超过 1小 时 ; : 3度 活动 严重受 限 ; : 4度 完全 不能活 动 , 患者 不能连 续行走 或站 立超过 5分钟 。
放散状冲击波联合微波疗法治疗跟腱滑囊炎

3 3 0・
实用 医药 杂 志 2 0 1 5年 4月 第 3 2卷 第 4期
P r a c J Me d& P h a l T n . V o l 3 2 . 2 0 1 5 — 0 4 N o . 4 0
原; 结 果 准确 、 可靠 : 使用单克隆抗体 , 内 置 6个 标 准 质 控 . 特 异性强 , 敏 感 度高 ; 结 果 不 受药 物 干 扰 无 须 停 用 抗 过 敏 药 物 、 肾 上腺 皮 质 激 素 、 B受 体 兴 奋 药 及 茶碱 类 等 药 物 。
3 . 2 健康 教 育 针 对 性 强 国 外 有 研 究 显 示 ,对 支 气 管 哮 喘 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 可 以提 高 患 者 的 自我 护 理 能 力 和疾 病 控 制 能力 [ 1 4 J 。本 研 究 显 示 近 5 7 %的 患 者 有 3种 及 以 上 过 敏 源
据 检 测 的 结 果 有 针 对 性 进 行 指 导 并 对 治 疗 效 果 进 行 持 续 性
n a t e i n s u b j e c t s w i t h e a r l y s i g n s o f a s t h ma o r c h on r i c o b s t r u e —
t i v e p u l mo n a r y d i s e a s e ( C O P D) : Re s u l t s o f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 i n t e r v - e n t i o n , a n d m o n i t o i r n g p og r r a m o f C O P D a n d st a h m a ( DI MC A)
t h ma , 2 0 0 5, 4 2 ( 9 ) : 7 5 1 - 7 5 6 .
观察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效果

选取 我 院2 0 1 5 年3 月 ~2 0 1 6 年3 月 收治 的带状疱 疹后遗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复身体 ,又 可 以避 免便秘 。因老年 患者记忆 力减退 ,护 理 神经 痛患者 8 O 例 为研 究对象 ,神经 痛范 围分别为 :1 9 例三 人 员要 不厌其 烦地 进行 嘱咐和 指导 。在 进行 治疗 时一定要 叉神 经痛 、1 2 例 颈神 经痛 、l 1 例臂丛 神经 痛 、1 7 例肋 间神 有 耐心,动 作不可过快,并需要家 属陪同。 经痛 、 1 4 例 腰 骶神 经痛 、7 例 股神 经 痛 。全部 患者 均在 我 院进 行 了体 外发散 式冲击 波治 疗 ,随机数 字法分 组为 对照 组和研 究组 ,各4 0 例 。对 照组 按照 常规护 理方法 进行 ,研 究组在对 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男 1 6 例,女2 4 例;年龄5 o  ̄8 8 岁 ,平均年龄 ( 6 8 . 2 ±4 . 3 )岁 ;病
患者 ,要经 常翻身 擦洗 ,按摩肢 体 ,保 持皮 肤干燥 ,避 免
生 出褥 疮 。
带状疱 疹后 遗神经 痛是 由于 带状疱 疹治 疗不 及时 引起 多为 中老 年人 ,因此 要主动 和老人 沟通 , 以晚 辈姿态 对患
的后遗 症 ,患者体 内的病 毒传感 到 了末 梢神 经没 有被及 时 者保 持体 贴入微 ,用 亲切鼓励 的态 度让 患者感 觉舒适 ,在 清 除 ,神经痛 在皮疹 消退 后至少 持续 一个月 以上 ,临床 表 适 当情况 下和 患者有 身体接触 ,例 如握手 、按摩 等 。耐 心 现 为刺痛 、刀 割 、跳 痛等 阵发性 和持续 性疼 痛 。体 外发 散 听取 患者 的诉求 ,缓解 其心理 压力 。指导 患者调 节情绪 , 式 冲击波 利用脉 冲波对 人体 组织 产生生 物效 应 ,起 到刺激 不 良的情绪会加重疼痛感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掌握控制调 微循 环 、抗菌消 炎等作 用 ,能够减 轻关 节炎 、神经痛 等疼 节情绪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肌肉的紧张和 放松 ,依 次从脚 痛 。研 究表 明,体外发 散式 冲击波 治疗 带状疱 疹后遗 神经 尖 到额头进行肌 肉控制训练,增强 自主控制情绪的能力[ 5 ] 。
中药止痛散结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

中药止痛散结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痛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生率逐年上升,在中老年人中尤为常见。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但是保守治疗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而手术则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因此,探寻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止痛散是一种中药复方,具有痛能安神、活血化瘀等功效,在治疗腰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而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设备,可以通过产生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谱,影响人体细胞和组织的代谢和纤维变化等生理过程,从而起到减轻疼痛、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止痛散结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两组均接受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止痛散结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对照组则不进行此项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状态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中药止痛散结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较传统保守治疗更为显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改善功能状态。
2. 中药止痛散结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 中药止痛散结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优化。
以上结果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散式冲击波联合偏振光照射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6.12.010△通讯作者 lyqttyy@王李丽 白 莺 金建慧 刘延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北京100050)摘 要 目的:观察放散式冲击波联合偏振光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组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 30)和对照组(n = 30),观察组采用放散式冲击波和偏振光照射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偏振光照射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28 d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 AS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7 d、14 d、28 d V AS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放散式冲击波联合偏振光照射是治疗跟痛症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单纯偏振光照射治疗。
关键词:放散式冲击波;偏振光;跟痛症CLINICAL STUDY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COMBINED WITH POLARIZED LIGHT IRRADIATION TREATMENT FOR CALCANEODYNIAWANG Li-Li, BAI Ying, JIN Jian-Hui, LIU Yan-Qing△(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ain Medicine,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ESW) therapy combined with polarized light irradi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alcaneodynia. Methods: A total of 60 cases suffering from calcaneody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n=30) who were treated with ESM therapy combined with polarized light irradiation, and control group (n=30) who were only treated with polarized light irradiation. V AS scores were assess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fore and at 7, 14 and 28 days after operation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V AS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gantly in both groups than before operation (P < 0.05), The V A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ESW therapy combined with polarized light irradiation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fo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alcaneodynia, and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is better than using polarized light irradiation alone.Key word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Polarized Light; Calcaneodynia跟痛症(Calcaneodynia)是临床常见病,以足跟部急、慢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1]。
常由于足跟周围的肌肉韧带的失衡,导致骨膜受到不当牵扯,最后造成软组织的慢性劳损伴局部无菌性炎症[2]。
常见病理改变为跟骨骨刺、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跖腱膜炎等类型。
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疗法、局部注射及手术治疗等,由于部分患者症状严重,单一疗法有时不能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我院在以往采取偏振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近年联合应用体外放散式冲击波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方 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诊断为跟痛症的患者60例,其中男26人,女34人,年龄47~65岁,平均55岁,病史6月至2年,平均1.5年。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纳入标准:均符合《实用外科学》跟骨痛的诊疗标准[3]:临床明确诊断为跟痛症,全部为单侧足跟痛;均有不同程度的行走困难,多具有起步痛的特点,活动或久站后疼痛加重,休息可减轻;足部X线检查可有不同程度跟骨骨刺形成或无骨刺形成;疼痛部位皮肤无红肿、水泡等表现;入组前未接受手术及其它保守治疗者;患者同意接受治疗对病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痛处有外伤、骨折、扭伤、囊肿、肿瘤等;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疾病者;局部皮肤破溃、感染、药物过敏者;主客观情况不能坚持治疗或配合治疗,以及其它情况不适于纳入本研究者。
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日本东京医研株式会社研制的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选用双臂B型探头固定法照射足跟底部压痛点最明显处,选择每隔3 s 照射2 s的模式,根据患者反应,设定输出功率在70%~90% (以患者照射局部有温热感而不感觉刺痛为宜),照射10 min,每天治疗1次,共4周。
观察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瑞士产Storz MP-100型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治疗。
患者俯卧位,足底涂抹耦合剂,冲击波焦点对准足跟压痛最明显处,治疗频率为2.0 Hz,治疗强度1.8~2.4 bar,手柄压力中度到重度,每次治疗冲击2000次,每周治疗一次,共治疗4次。
3.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变化,0 cm表示无痛,10 cm表示最痛,在治疗前和治疗第7 d、14 d、28d时分别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
用加权计算方法评估疗效,疼痛减轻的百分数= (A-B)/A×100%,其中A是治疗前V AS值,B为治疗后V AS值。
疗效判断标准:加权值≥ 75%为临床治愈;50%≤加权值< 75%为显效;25%≤加权值< 50%为好转;加权值< 25%为无效。
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2.0 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D)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采用X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两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5.2±5.90)岁;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3±5.11)岁。
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在治疗第7 d、14 d、28 d的疼痛强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V 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 > 0.05),观察组V AS在治疗7 d、14 d、28 d时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5,见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2)。
讨 论跟痛症是影响中老年人常见的跟骨底部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生于跟骨结节部位的慢性负重后疼痛及由此引发的行走困难[4]。
治疗原则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在疗效不佳时,选择手术治疗。
传统局部物理治疗是无创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报道用超短波、磁疗、中频电疗等方法治疗跟痛症,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确切疗效尚不明了[5]。
近年来,随着冲击波疗法的应用,临床医师发现冲击波能够迅速解除慢性跟痛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快速恢复行走功能[6]。
冲击波属于声波的一种,其具有周期短(10 ms)、频谱广(16 Hz-20 MHz)的特性,与其他物理治疗方法相比,其穿越人体组织时,能量不易被浅表组织吸收,可直接达到人体的深部组织[11],因而能够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冲击波治疗主要是利用冲击波的直接机械冲击效应,以及由空化作用间接产生的机械效应来治疗疾病[9],研究表明,冲击波对痛觉神经感受器过度刺激可直接抑制神经末梢,改变痛觉感受器的疼痛接收频率及其周围化学介质的成份,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7,8]。
另一方面其能量作用到病变组织时松解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微血管新生,达到组织再生及修复的目的[10]。
冲击波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治疗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更适合于治疗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欧美等国家多中心研究显示,冲进波治疗肩部钙化性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足底筋膜炎疗效显著[12,13]。
冲击波治疗的要点:冲击波作用的焦点恰好在病患处才能保证效果;在患者能忍受的限度内,一般冲击压力越高,能量越大,效果越显著[14];冲击波治疗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潮红,甚至出现一过性瘀斑,治疗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术前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查,还有些患者治疗后当时疼痛缓解,2~3 d出现疼痛再次加重,1周后缓解,考虑可能与初次治疗能量、深度的选择、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耐受情况及初始病情有关[15]。
红外偏振光疼痛治疗仪可产生600~1600 nm 波长的红外偏振光,利用红外偏振光的光电能、光化学能、热能照射,产生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加速组织活性物质的生成和疼痛代谢产物的排泄作用,它的治疗优势在于对人体的有效作用深度可达5~7 cm,可尽快消除较深的病灶区域炎症[16]。
具有明显的生物刺激作用和调节作用,其治疗基础是光的生物化学反应,刺激机体的防御免疫系统,使白细胞吞噬能力加强,免疫球蛋白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加强,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