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老中医:治疗哮喘的小青龙汤

老中医:治疗哮喘的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名方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使用历史】约1900年。

【主要成分】麻黄,芍药,干姜,半夏,桂枝,炙甘草,细辛,五味子。

【整体药性】热。

【功能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典型征象】面部青色或黧黑,咳嗽,喘息,痰多呈白色泡沫样。

【禁忌人群】阴虚干咳无痰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小青龙汤来源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在我国民间和临床应用已有千百年历史。

现在常用的中成药小青龙合剂,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基于小青龙汤提取精制而成的,具有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炎咳嗽、风寒水饮喘咳痰稀等。

适合使用小青龙汤的患者,简单的来讲就是身体体表有寒,体内有水气。

对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如果符合这个原则都可以用,都会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的文化氛围,因此很多方剂也留下了传统文化的术语。

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是中国的四大神兽,其中的青龙,顾名思义,肯定同水有关系。

因此,小青龙汤所治之病也与水相关,有发散风寒、分利水气的功效,是治疗寒饮咳喘的常用方剂。

《伤寒论》第40条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若噎,去麻黄加附子;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若喘,去麻黄加杏仁。

由上文关于小青龙汤的论述,可知“外有表寒,内有水饮”就是小青龙汤适应证的病机。

水饮是指人体内非正常的水液停留,中医认为,患者体内素有水饮内伏,如果没有外来风寒的引动,在人体阳气能维持水液正常代谢的情况下,这种内伏饮邪不能为害。

但是一旦外感风寒,阳气在抗邪的时候,里阳不足,阳气不足以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那么体内素有的水饮就为出来为害,人就会出现咳喘,形成“风寒客表,水饮内停”的病证。

小青龙汤所治疗的咳喘,必须伴有咳吐色白、量多、清稀、呈泡沫状、如蛋清样半透明黏痰的特征。

中医辨治小儿哮喘的体会

中医辨治小儿哮喘的体会
中 图分 类 号 : 5 . 2 R2 6 1 文 献标 识码 : B
4 健脾益气 须并用
由于 d J “ 、 常 不 足 ” 精 微 难 化 , 脏 腑 濡 养 不 佳 , ,L 肺 脾 , 各 机
文章 编 号 :0 7 24 (0 0 1 — O 2 一 O 1 0 - 3 9 2 1 )O 0 5 1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样 抗 炎 、 过 敏 和增 强 网状 内皮 系 统 巨 噬 源自 胞 抗 的 吞 噬 功 能 。 ]
5 活 血 化 瘀 贯 始 终
肺, 平时治脾 肾” 为本 , 喘发 作时 , 哮 以调 气治痰为 主要原 则 ,
缓 解 期 的治 疗 以补 脾 肾 为 主 , 时 活 血 化 瘀 治 疗 贯 穿 始 终 , 同 佐
哮喘主要是外感引触伏痰 , 痰阻气 闭所 致。《 证治 汇补 ・
哮 病 》“ 即痰 喘 之 久 而 常 发 者 , 内有 壅 塞 之 气 , 有 非 时 :哮 因 外 之 感 , 有胶 固之 痰 , 者 相 合 , 拒 气 道 , 击 有 声 , 为 哮 膈 三 闭 搏 发 病” 。笔 者 根 据 肺 主 一 身 之 气 , 宣 发 肃 降 等 生 理 功 能 及 哮 喘 主
本, 五脏之根 , 精气 充足则 根本得 固 , 临床治疗 上缓解 期 以 故
补 肾 为 主 , 合 临 床 发 现 , 类 患 儿 多 有 生 长 发 育 滞 后 、 足 结 该 手
参考文献 :
[] 1 汪恒华 , 常彪 , 王保平 , .黄芪 、 等 党参 、 甘草 等 中药 降低气道反 应 性 的研究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9 8 2 ( )2 7 J. 19 , 15 :8 .
花、 细辛 等 , 具有豁痰降气 , 宣肺 平喘之功。&J 肌肤 薄嫩 , L 外 敷药物可透过胸壁 , 通过 药物 和穴位刺 激双重 作用 而有效改 善肺部微循环 , 促进肺组织炎性渗 出物尽 快吸收 ; 并观察到该 方法不需要辨证使 用 , 于 哮喘发 作期效果 均佳 。通过 临床 对

小儿哮喘的中医诊治分析

小儿哮喘的中医诊治分析

症候群, 补肺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脾肺气虚证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值得广大中医药者借鉴。
关键词: 小儿哮喘; 缓解期; 脾肺气虚; 补肺; 健脾
d i1 . 9 9 jis . 0 3 8 1 . 0 2 0 . 5 o: 0 3 6 / .sn 1 0 —9 4 2 1 . 3 0 3 文 章编 号 :0 3 8 1 2 1 -3 5 90 1 0 .9 4( 0 2)0 - 0 .2 0

后 总 降低 减 少率 ( 喘发 作 次 数 降 低 率 、 喘 发 作 持 哮 哮
续 时 间 减 少 率 、 吸 道 感 染 次 数 减 少 率 三 者 的 平 均 呼
中 医儿科 病证 诊 断疗 效标 准 》, 取 我 院 自 2 0 选 0 9年
值 ) 按 以下标 准评 价疗 效 。① 有 效 :5 ≤治 疗 后 总 , 2% 降低 减 少率 <5 % 。② 显效 :0 ≤治 疗后 总降 低 减 0 5% 少 率 <7 % 。③ 控 制 : 疗 后 总 降 低 减 少 率 ≥7 % 。 5 治 5 ④ 无效 : 疗 后总 降低 减 少 率 <2 % ; 有效 率 :( 治 5 总 有 效 例数 + 效 例数 +控 制例 数 ) 总例 数 。 显 /
证为脾肺气虚者, 应用 自 拟补肺健脾化痰方, 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及呼吸道
感染次数等主要疗效指标均明显下降, 总降低减少率为4.6 总有效率为9.2 咳嗽喘息程度及次数、 24 %, 87 %; 咳痰情况、 面色、 、 两便
舌质、 舌苔、 脉象等症候群均明显改善, 临床未见不 良反应发生。结论 补肺健脾化痰方可改善小儿哮喘缓解期脾肺气虚等一系列
支 气管 哮 喘俗称 “ 喘 ” 是儿 童 常 见 的慢性 非 感 哮 , 染 性 呼吸 系统疾 病 , 疗 分 为 急性 发 作 期 和缓 解 虚 病 情 分 度 参 照 《中 国新 药 .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自拟方蝉蜕定喘汤治疗哮喘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自拟方蝉蜕定喘汤治疗哮喘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自拟方蝉蜕定喘汤治疗哮喘宋修亭,副主任医师,急诊科主任。

刘素秋,副主任医师,内科主任(山东省幸丘市中医院)主治: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处方:蝉蜕30克,地龙10克,僵蚕10克,麻黄6克,细辛5克,川贝母9克,射干10克,甘草6克。

用法以上用量为成人量。

6~12岁用1/2量,13~17岁用2/3剂量,18岁以上用成人剂量,水煎两遍,取汁500毫升,为2~3次内服。

加减畏寒、咳白痰加干姜5克,桂枝9克;有感染者,咳黄痰加双花30克,黄芩10克。

疗效治愈标准,经治疗后随访1年未再复发者为临床治愈。

治疗效果:服药15天治愈45例,服药25天治愈55例,服药35天治愈17例,服药36天以上,症状好转后又复发者2例,治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9%。

按语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

喘息性支气管炎多是在支气管变态反应的基础上合并感染。

其病理改变均为支气管痉孪,粘膜水肿和粘稠的分泌物增多,造成支气管腔狭窄而发生呼气性呼吸困难。

根据这一发病机理采用蝉蜕定喘汤解痉化痰,止咳平喘,其中蝉蜕能开宣肺窍。

药理研究证明蝉蜕对神经节有阻断作用,能降低反射反应和横纹肌紧张度,有定惊和解痉作用;地龙、僵蚕有抗组织胺作用,其所含蛋白有兴奋肾上腺皮质的作用,扩张支气管,化痰平喘;麻黄抗过敏,缓解支气管痉挛;射干有消炎、利尿、祛痰作用,药性研究:射干能减少腺醋素分泌,溶解中和组织胺,使炎症吸收;细辛温肺化痰,而且有麻支气管粘膜末稍神经,阻滞气管粘膜的冲动传导,而有利于上述药物的抗敏止痉作用,川贝母润肺化痰,解痉止咳。

甘草调药中和、止咳泻泻火。

综观全方共收解痉化痰,止咳平喘之效,如随症加减,灵活应用,疗效更为显著。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哮喘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哮喘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哮喘哮喘作为临床呼吸疾病之一,主要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异质性病症,多以气管慢性炎症为核心特征,该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存在紧密的关联性,一般产生普遍性及多变可逆性呼吸气流受限,导致患者产生反复发作喘息、气促等表现,发作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哮喘患者发病多处于夜间或清晨,多数患者自行或通过有效的治疗进一步缓解,若并未及时接受治疗,伴随患者病情不断恶化,促使患者可能出现气道不可逆缩窄及气道重塑危险。

中医在治疗哮喘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实践,以下展开详细分析。

1.什么是哮喘?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类慢性气道性炎症,简称哮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数发病年龄在5岁之前,核心因素与气道高反应密切相关,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哮喘以气道产生慢性炎症为特征,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喘息等,凌晨或夜间发作加剧,为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患者常因呼吸困难被迫坐起,严重状况下面色苍白、张口呼吸,数分钟、数小时后缓解,结合当下实际调研分析,我国成年人哮喘发病率为 1.24%,好发于肥胖、长期吸烟、呼吸道疾病等群体。

1.哮喘致病因素主要包含哪些?结合以往临床实践进行综合性分析,哮喘致病因素较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遗传因素。

个体过敏及外界环境的干扰,成为哮喘发生的关键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存在密切关联性,哮喘患者亲属与常规群体相比较,此类群体患病率较高,且随着血缘关系接近程度患病率从低至高增长,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亲属患该病风险显著增加。

(2)变应原又称过敏原。

一方面,室内变应原而言,尘螨作为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类型,其主要存在于皮毛、尿液、粪便内,成为哮喘在世界范围内核心发病因素;另一方面,室外变应原主要包含花粉、草粉内,增加哮喘发作风险;二氧化硫、氨气等吸入物,一定程度可引发哮喘。

另外外感风寒、风热之邪,外邪侵袭机体未能及时表散,外邪干肺,壅阻气道而发生哮喘。

1.中医辨证治疗哮喘选用西医治疗哮喘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自身症状,且口服较为便捷,但其自身存在多方面不足,如肝肾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等,特别为儿童群体,西药治疗过程中对孩子产生的损伤较大。

小儿哮喘的治疗偏方

小儿哮喘的治疗偏方

小儿哮喘的治疗偏方一、核桃单方材料:生核桃仁1-3颗吃法:每天临睡前的时候吃下,可以防治小儿哮喘。

二、核桃蜜糖糊材料:蜂蜜和核桃仁120克做法:先将核桃炸酥,研成细末,然后倒入蜂蜜搅拌一些,调成糊状即可。

食用方法:分7天食用,儿童的话用量减半。

功效:蜂蜜能润肠通便、补中益气,核桃能养肺定喘、补肾纳气,二者结合对哮喘有疗效。

三、虫草洋参肉汤材料:猪瘦肉200克,生姜1片,花旗参6克或党参15克,冬虫夏草6克做法:将材料放入锅里,倒入1碗水,用文火炖2个小时即可。

食用方法:喝汤吃肉,每周吃1-3吃,3个月为1疗程,需再服用的话,要先停服1个月再继续。

功效:花旗参能生津止渴、清肺养肾,冬虫夏草能化痰定喘,该食疗方有益治疗哮喘。

1、少给孩子吃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是诱发哮喘的一大原因,患有哮喘的小儿更不能吃刺激性食物。

2、最好不要养宠物。

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但是这些小动物的毛发会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加重哮喘症状。

3、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

这些食物会引发小儿哮喘。

1冰糖蜜西瓜功能:清热,化痰,定喘。

主治:小儿暑季哮喘,痰稠,舌红,苔黄,大便干燥,渴喜冷饮,发热。

处方:西瓜1个约500克左右,蜂蜜50克,冰糖50克。

制作:将西瓜洗净,切下蒂部约10cm作盖,用汤匙挖去少量瓜瓤。

将冰糖略砸碎,与蜂蜜同装入西瓜内,加盖,置大碗内,隔水蒸1小时后取出。

服法:吃瓜内糖水,一天1只,连吃7天。

注:用香瓜代替西瓜也可,制作方法同。

冬天也可用冬瓜,将冬瓜瓤籽掏除干净。

制作及服法同上,效果基本相同。

2蒸柚子鸡功能:止咳,增加营养。

主治:久喘体虚,体重减轻,驼背弓腰。

处方:青柚子1个,仔鸡1只。

制作:仔鸡宰杀后,洗净切块备用;切开柚子顶盖,掏去柚瓤。

将鸡块塞入柚子内,盖上顶盖置碗中,隔水蒸3小时左右,吃鸡肉饮汤。

服法:每日一次,每次1只,连服数日。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小儿哮喘的几款食疗方,另外,想要防治小儿哮喘最好选择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的宝宝往往比较健康,小儿哮喘的发病率会变低。

小儿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小儿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2 中 医药治疗
健 脾 、 肾为治则 , 纳 方用 人参 五味饮 。徐 氏 用 鱼金 8 ]
注 射液 配合 西药 治疗儿 童哮 喘急性 发作 6 , 0例 总有 效 率 9 . , 效好 , 83/ 疗 9 6 安全性 好 。 2 3 专病 专方 治疗 李 建保 等用 丹 龙 定 喘丸 治 . ] 疗 哮喘缓 解期 患儿 , 治疗 组 临 床治 愈 率 为 5 . 9 肾之气 虚 。
马 氏_认 为 : 病 除有诱 因 引动伏 _ 3 ] 本
痰 外 , 病机本 质 是本虚标 实 , 其 本虚 主要责 之 于肺脾 13’痰瘀 互 结 郑 健L 为 , . 认 陈疴 之痰 久 病 人 络 ,
络 脉瘀阻 , 血行 不 畅 , 机 升 降 不 利 , 气 加之 d J 为 纯 ,L 阳之体 , 邪多从 热化 , 热 于 内发 为哮 喘 。 瘀
2 1 分 型治 疗 亓 四广 等[ 将 哮 喘分 为 寒 哮 热 哮 . ] 两型, 自拟平 喘 汤 , 哮用 一号 : 热 炙麻 黄 4 、 杏仁 、 g炙
总 有效率 9 .6/, 方 : 参 lO 、 地 黄 lO 、 20 组 9 6 丹 Og熟 O g
法半 夏 l O 、 O g 陈皮 l O 、 苓 l O 、 干 l O 、 款 O g茯 Og 射 O g炙
中 图 分 类 号 : 2 6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17 8 ( 0 90 —0 70 R 5. 2 A 10 —55 2 0 )10 2 —3
JJ 哮喘属 于 祖 国 医学 咳 嗽 、 JL , 哮证 、 喘证 、 痰饮
等范 畴 , 中医认 为除有标 实症 状外 , 多有 脏腑气 血 不
足 的症 状 . 累及脏 腑 肺 、 、 , 为 阴盛 阳虚 , 脾 肾 多 痰饮 伏肺 而引起 , 以阳虚 为本 , 痰瘀 为标 。患 儿多有 先 天

中医能治哮喘吗

中医能治哮喘吗

中医能治哮喘吗哮喘又叫喘证,是以呼吸喘促,甚至不能平卧,喉间有哮鸣声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哮喘症主要因为痰阻气道、肺气壅塞而发病。

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翕动,不能平卧,烦躁不安,面唇青紫。

喘证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外感为六淫病邪侵袭,多以风寒、风热为主,致使肺失宣降,气逆上迫而喘,多为实证。

内伤则由饮食不节、情志不调、久病体虚、年老体弱等引发,致使痰浊内生,气机升降失调,多为虚证。

急性哮喘——实证肺主呼吸,这是指肺有吸清呼浊,进行气体交换的机能。

也就是说,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吸入清气,呼出浊气。

肺有“两把刷子”:宣发和肃降。

肺气宣发,才能将浊气呼出体外,以拓宽我们呼吸的宽度;肺气肃降,才能将清气吸进体内,以拉伸我们呼吸的深度。

这两个功能相互协调,才能呼吸正常,均匀通畅。

如果邪气犯肺,导致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情况。

所以,当发生哮喘时,就说明呼吸的宽度和深度都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

一般来说,由于外感邪气侵袭而导致的急性哮喘都是实证。

而此类实证又主要分为寒喘和热喘。

寒喘病因为风寒袭肺,症见鼻流清涕、恶寒无汗、发热、痰多清稀、喘促不得卧、小便清长、舌淡苔白。

治则为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最常用的方剂是小青龙汤和苏子降气汤。

现在这两种药都有中成药卖,分别是小青龙胶囊和苏子降气丸。

热喘病因为痰热内蕴,症见咳喘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口干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治则为清肺泻热、化痰定喘。

方剂一般用定喘汤。

中成药可用降气定喘丸。

很多小朋友每次感冒必咳嗽,咳嗽后很容易诱发哮喘,此类急性哮喘一般都属本文讨论的实证。

有这样孩子的家长们,家中可常备以上中成药,在哮喘刚刚发作时及时服用,效果会很好。

作为平时保健,建议多吃山药,有健脾益肺的功能。

《医学衷中参西录》载:“一味薯蓣饮:生怀山药4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