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受难人民翻身解放图片

合集下载

开国大典油画

开国大典油画

开国大典油画简介《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原作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库,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是《开国大典》画作的复制品。

该作品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

《开国大典》油画原作于1953年创作。

《开国大典》草图于2014年12月首次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面世。

画作内容《开国大典》油画(纵:405cm;横:230cm),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庆典。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

场面气势恢宏,喜庆气氛热烈。

时任中国领导人,11位入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时代背景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

大会司仪、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会。

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泽东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创作过程1951年初,中国中宣部、文化部开始筹备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

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参展地,迅速组织中国几十位知名画家,进行突击创作。

短短几个月,便创作出近百件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

美中不足的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典时刻——开国大典的作品没有。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命题油画“开国大典”。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教授董希文。

董希文接到任务后,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不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

在他的想像中,这幅画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

《开国大典》课件:38张ppt

《开国大典》课件:38张ppt
场面描写是本文的主要特色,它 向我们呈现了开国大典的一个个感人 的场面。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突出重点,写出气氛,层次清楚,有 条不紊,主题鲜明。所谓场面,是指 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 动,这三者综合就构成了场面。而场 面描写是这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
感悟心语
1949年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 生日,作为她的儿女,我们怎能不为 之欢呼,为之歌唱呢?因为从这一天 起,中国人民终于翻身解放,真正当 家作主,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这 一天来之不易啊!是无数革命先烈抛 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 该倍加珍惜。同时,祝愿伟大的祖国 繁荣昌盛,永远富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开国大典图片(精选)

-开国大典图片(精选)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 。与此同时,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的共54个单位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 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公告》,紧接着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 动到晚上9点多钟结束,但欢乐的人群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 奋。
1949年8月1日,聂荣臻代表中央军委,把第一面八一军旗 授给了他们。国外一些国家在举行庆典活动时,一般都鸣礼炮 21响,就是最高的礼仪。开国大典为何要鸣28响呢?
原来,54门大炮表示当时统计的我国有54个民族,28响礼 炮表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领导全国人民,经历了28 年的奋斗,才使国家独立,人民翻身当家做主,才迎来了1949 年10月1日下午的开国大典。从此咱们的祖国不断繁荣兴旺,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
广场上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抬头瞻仰五星红旗。 这时,大地震动,炮群长啸,齐鸣28响。礼炮声如同报春
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 典上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
庄严神圣的时刻终于到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随着话筒里阅兵指挥部的命令,许欣 之挥动红旗向阵地下达“放!”的命令,礼炮齐鸣。28响与升 国旗奏国歌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礼炮队圆满完成了这一历史性 任务。
宣布成立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 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 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 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 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 跃起来。

油画《开国大典》人物图片素材集

油画《开国大典》人物图片素材集

油画《开国大典》是画家董希文在1952年创作的,它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况。

画面能清晰辨认的人物共有十一位,其中站在正中的是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第一排左起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六位副主席)。

朱德后面是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后面是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宋庆龄后面是沈钧儒(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李济深后面是郭沫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下面是一组相关图片。

毛泽东(1893-1976)
开国大典:毛泽东、董必武、沈钧儒
朱德(1886-1976)
开国大典:林伯渠、朱德、罗荣桓、陈毅、刘伯承、贺龙
刘少奇(1898-1969)
开国大典:刘少奇、毛泽东、刘伯承、陈毅、李立三
宋庆龄(1893- 1981)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宋庆龄、李济深
李济深(1885—1959)
开国大典:李济深、毛泽东、彭真、黄炎培
张澜(1872-1955)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张澜、刘少奇
高岗(1905-1954)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
周恩来(1898-1976)
开国大典:刘少奇、周恩来、张澜、毛泽东
沈钧儒(1875—1963)
开国大典:董必武、刘伯承、沈钧儒、毛泽东、周恩来、张澜
郭沫若(1892—1978)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郭沫若
林伯渠(1886-1960)
开国大典:毛泽东、林伯渠、刘伯承
开国大典:周恩来
开国大典:李立三、林伯渠、毛泽东、沈钧儒、周恩来。

开国大典精品PPT教材1

开国大典精品PPT教材1

海军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 步行进。
步兵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 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 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炮兵
接着是一个战车 师,各种装甲车 和坦克车两辆或 三辆一排,整整 齐齐地前进;战 士们挺着胸膛站 在战车上,像钢 铁巨人一样。
战车师
比喻: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力量强大,无坚
不摧,是新中国强大的安全保障。
接着是一个骑 兵师,“红马 连”一色红马, “白马连”一 色白马,五马 并行,马腿的 动作完全一致。
骑兵师
以上这些部队,全 都以相等的距离和 相同的速度经过主 席台前。当战车部 队经过的时候,人 民空军的飞机也一 队队排成人字形, 飞过天空。
空军
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 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说明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身得解放, 从此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 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 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 的掌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7 开国大典人教(部编版) (共63张PPT)[1]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7 开国大典人教(部编版) (共63张PPT)[1]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肃静】严肃寂静。 【宣读】在集会上向群众朗读(布告、文件等)。 【公告】政府或机关团体等向公众发出的通告。 【制服】军人、机关工作者、学生等穿戴的有规 定式样的正式服装。
1949年10月1日,一个伟大的日子,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了!神圣庄严的宣告、威武雄壮 的军队、喜悦欢腾的群众……典礼上的一幕幕 是否令你心驰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 课文,重温那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7、《开 国 大 典》公开课教学课件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7、《开 国 大 典》公开课教学课件
从“老远”“清早”“直奔”“五更天”“摸 着黑”“步行”“赶来”等词语,我们感受到了参 加典礼的人们急切、激动与兴奋的心情。
7 开国大典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 动,像海上的波浪。
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会场上人 如潮,旗如海,热闹欢腾的场面。
7 开国大典
填一填
第4自然段采用“( 总 )—( 分 )—( 总 )” 的写法,描绘了人民群众入场时 热闹 的场面,让人感 受到这个典礼的 盛大和隆重 ,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 们那种 激动、兴奋 的心情。
7 开国探着身子,不断 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 呼“人民万岁!”“同志 们万岁!”
毛主席面对人民群众高呼 “毛主席万岁”的回应, 一方面说明毛主席对人民 的热爱,另一个方面直接 表现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
大典后 7 开国大典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 “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 了整个北京城。
7 开国大典
开头 是海军两 个排,雪 白的帽子, 跟海洋一 个颜色的 蓝制服。
海军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 步行进。
步兵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 火箭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 形的横列前进。
炮兵
7 开国大典
接着是一个战车 师,各种装甲车 和坦克车两辆或 三辆一排,整整 齐齐地前进;战 士们挺着胸膛站 在战车上,像钢 铁巨人一样。
7 开国大典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 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 ,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突出了范围广。这 一段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主席的宣告震 动了全中国,使全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 无比自豪。前一句写实,后一句想象,表现了这庄 严的宣告对中华儿女的重大意义。

开国大典ppt

开国大典ppt
• 1912年2月清帝退位,毛泽东认为其参军目的已实现,退 伍回长沙继续求学。3月,毛泽东考取湖南公立高等商业 学校,但一个月后因为英文跟不上教学而退学。随即毛以 第一名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半年后毛觉得课程 少而规则繁琐,退学在省立图书馆自学西方政治和科学的 经典著作。但毛贻昌不同意毛泽东的自修,并拒绝继续提 供费用。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不收学费的湖南省立第四 师范,1914年2月,随该校并入省立第一师范,1918年6月 毕业 。在读期间,毛泽东深受其老师杨昌济的器重。 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罗学瓒、 陈章甫等人创建新民学会。 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和萧子升等二十四名青年离开长 沙,于8月19日到达北京,随即会同蔡和森以主要精力从 事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工作。10月,经杨昌济介绍认识了 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征得蔡元培同意,被安排在 图书馆当助理员。李大钊的言行使毛泽东开始具体地了解 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此外,毛泽东还首次见到了陈独 秀,对他本人影响非常大。 1919年春,毛泽东南下上海为出国勤工俭学同学送行。4 月6日,回到长沙。7月,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在长 沙创刊,但8月中旬便被张敬尧查封。9月13日,毛泽东在 当时联省自治活动中在长沙《大公报》发表文章,主张湖 南自治,呼吁“湖南的事应由全体湖南人民自决之”。 1919年12月,参加湖南驱张请愿团,再次到达北京。1920 年之前,毛泽东崇尚“呼声革命”、“无血革命”,并主 张“主张一点一滴、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去改造社会”。 与同时期的其他青年人相似,此时毛泽东的思想是一个自 由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及新村主义的集合,他崇 尚过康有为、梁启超,华盛顿、克鲁泡特金及过武者小路, 但并不崇尚马克思。在1919年7月的《湘江评论》及其发 刊词中,他比较了马克思和克鲁泡特金的主张,认为“马 克思的主张太过激烈”,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拼命的捣蛋”;而克鲁泡特金是“温和的,并不 想急于见效,且从平民的了解入手”。毛泽东认为中国应 当学克鲁泡特金的办法,即“不主张起大扰乱,行那没有 效果的 炸弹革命 、 有血革命 ”。

开国大典课件(共19张PPT)

开国大典课件(共19张PPT)
背景介绍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识记词语
政府 外宾 汇集 预定 爆发 排山倒海 就位 擎着 栏杆 宣告 雄伟 肃静 旗帜 语调 完毕 检阅 制服 坦克 一致 距离 高潮 次序 庄严肃穆 飘拂 隆重 发射
将课文分为七部分(事情发展顺序):
群众入场 典礼开始 宣布成立 升旗鸣炮 宣读公告 阅兵仪式 群众游行
2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本文围绕“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的准备、举行、阅兵、游行、胜利的顺序展开叙述。运用点面结合 、场面描写等方法,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文,学生要了解中国人民解放的伟大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喜悦,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 情。 本文围绕“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的准备、举行、阅兵、游行、胜利的顺序展开叙述。运用点面结合 、场面描写等方法,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庄严、训练有素
侧面描写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 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 了飞机的隆隆声。
群众为新中国成立感到开心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 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比喻
不仅是说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 城,还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使中国摆脱了黑暗,迎来 了光明。
找出描写现场气氛的句子
主席台设在……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
对毛主席的拥护、对祖国的热爱
写法练习
1. 点面结合 ➢ “面”:人物群体 ➢ “点”个体(人物描写)
2. 侧面描写(烘托气氛)
1 课后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