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沉降监测指导高填方路基施工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

施工情况路基填筑施工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同时将各压实级区分别进行提高,即90%→93%,93%→95%,95%→97%。
土方填筑采用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填筑材料为低液限粉土和低液限粘土,每层填土压实前需平地机整平,以确保填土压实的均匀性。
1#观察点地基采用强夯处理,地质条件有所改善,2#观察点地基上铺设有50cm厚砂砾石垫层作为隔离层,3#观察点地基只进行碾压后直接进行路基填筑。
观察数据分析和结论路基沉降随着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路基在填筑过程中,路基沉降速度较快,竣工后的路基沉降相对较缓慢。
路基沉降全部是地基沉降,路基填方本身基本不发生压缩沉降,可以不计。
说明路基各区域压实标准的选择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地基沉降与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即地基单位面积受力)有关。
地质条件越好,填筑高度越低,沉降越小,反之,路基沉降越大。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3个沉降观察点的地基沉降值不同,以2#点沉降值为最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地质条件较差,地基承载力小,且路基填筑高度大,其地基虽经过砂砾垫层加固处理但并不能使其地质条件有根本的改善。
对于1#点,虽然其地质条件较差,但因其地基经过强夯处理后地质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其地基承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因而地基沉降相对较小。
而3#点本身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因而3#点地基沉降也相对较小。
通过对沉降曲线图的观察分析可以看到,路基沉降在路基填筑初始阶段较慢,当路基填筑达到一定高度时,沉降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迅速增大,当路基填筑即将竣工和竣工后,路基沉降又呈缓慢增加形式,直至路基完全稳定下来,见沉降曲线图。
分析原因如下:路基在初始填筑过程中,由于原地基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可以承受一定高度填土产生的压力,在地基容许承载力范围内,地基沉降呈现出类似弹性变化的形式,即地基沉降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填土增加到一定高度时,即土方填筑产生的压力等于地基承载力时,地基受力处于极限状态。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方案1. 引言在道路土工建筑中,填方路基是常见的施工方式,尤其是在地势较陡峭的地区或需要提高道路标高的地段。
填方路基经常面临着路基沉降的风险,这种沉降会对道路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道路的安全。
因此,为了及时监测填方路基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2. 观测目标与内容2.1 观测目标本观测方案的主要目标是监测高填方路基的沉降情况,从而准确判断填方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观测内容观测内容包括:•基准点的测量:在填方路基下选择若干个合适位置进行测量,确定基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作为后续测量的基准。
•填方路基的沉降测量:在填方路基上设置若干个测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定期进行测量,获取填方路基沉降的数据。
•环境参数的监测:监测填方路基所在区域的气温、湿度、降雨量等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环境因素对填方路基沉降的影响。
3. 观测装置与仪器3.1 观测装置•水准仪:使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全站仪:作为替代方案,全站仪也可以用于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但需要注意其测量精度和定位精度。
3.2 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采集仪:采用专业的数据采集仪,将观测到的数据实时采集和记录。
•数据存储设备:使用高容量的存储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和备份。
4. 观测方法与步骤4.1 基准点的测量在填方路基下选择若干个位置作为基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得到基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4.2 填方路基的沉降测量在填方路基上设置若干个测点,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填方路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定期对测点进行测量。
测量间隔的选择应考虑填方路基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一般可以选择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测量,如每个季度或半年。
4.3 环境参数的监测在填方路基所在区域设置环境监测点,监测气温、湿度、降雨量等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
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观测工艺

数。
36 在进 行检 测桩 观测 时 , 观 测线路 以 S型 线 路进 . 其 坏 等原 因 , 不可 避免 的 个别 点位 发生 变化 。为 了验证 监测 行 。 网基 准点和 工作 基 点 的稳定 性 , 对其 进行 定期 检 测。本 应 37 沉 降管 接长 时 的观 测 , 沉 降钢 筋 接长 时 必须在 . 在 次技 术 方案 设计 要 求基 准 点及 B 点 1 M 2个 月复 测一 次 , 接 长前 , 测其 沉 降钢 筋 的顶 部 高程 , 后 再将 沉 降 管 按 图 然
段 沿线纵 向每 4 0米左 右 设置一 个沉 降板 观测 断面 ,且 每 个工 点不 小于 2个观 测断面 , 路桥 过 渡段 在距桥 台或 涵洞
测 断 面 在 地 面 埋 设 地 面 沉 降 板 或 单 点 沉 降计 。
4 观测技 术要 求
路 堤地段 从 路基填 土 开始进 行 沉降观 测 ; 路堑地 段 从 边缘 两侧 3米 的位 置 各设 一个 沉 降观 测 断面 , 每个 沉 降观 基床 表层 施工 完成开 始观 测。 41观 测 频 次要求 。在 路堤 填 筑期 间 , 每天观 测一 . 应
② 路 基面 沉 降观 测 : 路基 面 中心及 左 右两侧 路基 处 次( 土及松 软 土 早 晚一 次 )各 种原 因暂 时停 工 期 间 , 在 松 , 前
设 路基 面 沉 降观 测桩 , 测桩 采 用 C 5混 凝土 桩 , 向 间 2天每 天观 测一 次 , 观 1 纵 以后每三 天观 测一 次。施 工完成 后 , 前 距 不大于 1 0米 , O 并保 证每 个工 点至 少有一 个观测 断面 。 1 5天 内每 3天观 测一 次 , 1 — 0天每 星期 观测一 次 , 第 53 第 2 元器 件的埋 设 3 — 0天每 1 09 5天 观测一 次 , 以后每 个月观 测一 次。 测量数 沉 降板 的埋 设 ,在路 基填 到 O6米 后挖 出 1X1米 的 据 突 变 时 , . 每天 观 测 2 3次。 实 际工作 进 行 时 , 测 时 间 — 观 坑 , 坑 的底 层 垫 一层 01米 的中粗 砂 进 行 找 平 , 将沉 的间隔还 要看地 基 的沉降值 和沉 降速 率。当两 次连 续观 测 在 再 降板 水平 安放 在坑 中 , 最后 用人 工将 土 回填。在 施 工过 程 的沉降差 值大于 4毫米 时 应加 密观 测频 次 ; 出现 沉 降突 当 中其 沉 降板 一 米范 围 内不 能用压 路机 等 大型机 械碾 压 , 必 变 、地 下 水 变化 及 降 雨等 外部 环 境 变化 时 应 增加 观 测 频
高填方路基沉降量控制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高填方路基沉降量控制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道路工程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有很大差异。
而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变形是路基工程中常见的通病之一,其原因不仅与路基的压实度和原有路基坡度有关,而且与地质条件、填料性质、施工技术等因素有关。
高填方路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路基的地基承载力过低或地基的压缩性较高,可能导致路面在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出现沉降变形现象,影响地面的平整度,情节较为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个路面结构受到破坏。
关键词:高填方路基;沉降量控制;质量控制;措施引言在交通飞速发展的时代,公路工程的发展也变得十分迅速。
对于公路的建设,有的地方需要架桥,而有的地方则需要对公路路基进行高填方工程施工。
由于高填方工程在填方区域的土体经常会发生沉降变形,所以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稳定性对工程竣工后的路面质量以及整个公路的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以非常有必要对于高填方路基沉降量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高填方路基工程的实施有效的措施,避免公路因路基的沉降稳定性不足而引起道路的质量问题。
因此,国内外的学者针对高填方路基的沉降量提出很多预测的方法并运用在实际的工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高填方路基沉降量控制方法1.1路堤填筑期沉降控制标准第一路基沉降控制标准规范。
对路基的沉降变形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地基的沉降量、水平位移进行分析,同时对路基的沉降速率、水平位移速率展开分析。
结合我国现行的规范要求进行分析,检测路基沉降时,检测对象主要涉及地面的沉降量、水平位移量、管线位移量。
第二结合以往的成功经验控制路基沉降。
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路基沉降现象由多方面因素促成,面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地基时,沉降控制标准存在一定差异。
第三铺土工格栅。
高填方路基各个回填层之间必须铺设土工布,形成加筋土,有效地提升土体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间接降低路基沉降的变形量。
第四采用轻质填料。
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观测工艺

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观测工艺
重复作用,常出现路堤的整体下沉与局下沉,本文重点阐述了高填方路基沉降的观测工艺,通过实践检验,证明在采用此观测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路基高填方沉降观测工艺
0 引言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规定: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或地面斜坡率陡于1:2.5的路堤,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应进行个别堪察设计,对重要的路堤应进行稳定性监控。
因此,针对路堤沉降监测沉降速率,保证填筑路堤的稳定性。
同时根据观测数据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必要时,调整设计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工后沉降控制目标值。
1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1.1 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三类,其布设按下列要求:①基准点:基准点为全线BM点,以及按四等水准进行加密的导线点。
②工作基点:要求沿线路方向每200-500米一个,若路基段太短至少埋设三个工作基点。
工作基点尽量选在线路两侧,且地质坚硬不易沉降的地方。
③观测点:观测点由沉降板、监测桩、位移边桩及多点位移计等组成。
高填方路基快速施工及沉降控制措施

浅谈高填方路基快速施工及沉降控制措施【关键词】高填方路基;沉降控制;快速施工技术0.前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加快了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由此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质地形和气候等多种条件,而随着高填方路基的不断出现,施工的难度也随之增加,这就使得稳定沉降成为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提高高填方路基的快速施工技术、加强其沉降控制已经成为当前公路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1.公路高填方路基的快速施工技术1.1施工技术特点高填方路基常指填筑断面的面积、路堤的累计沉降以及填筑的高度都比较大的公路路基,它的施工工序比较复杂。
由于高填方路基的填筑断面面积比较大,所以工程量就会非常大,因而工期比较长,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填筑问题,因而很难控制好它的质量。
高填方路基的填筑高度也比较大,所以路基的边坡一定要具备充足的稳定性和充足的整体抗压性。
路基自身累计沉降大便使得路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路堤的沉降高度,不允许有丝毫的误差存在。
另外高填方路基施工结束后其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加大了维修整治的困难,而车辆运营阶段该路基又经常会出现各种病害,比如路基边坡出现滑动,路基整体和局部会出现沉降,还有路基出现开裂现象等。
在路基填筑结束后,尽管地基能够承受的土压力可以保持稳定,但是道路通行期间不仅会受到土压力,还会受到行车和外界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高填方路堤施工完成后的一年时间里一定要加强养护工作。
1.2快速施工工序高填方路基在快速施工时,涵盖施工前的试验、填筑以及压实等多道工序。
施工之前必须开展填筑试验,一般要以填方地段为试验路段,长度控制在200米左右。
试验时,所需设备的类型和参数也要反复进行试验,这样才能将工程里的各种设备及参数确定下来,以便施工阶段作业的顺利开展。
施工之前一定要认真勘察填方区域,熟悉掌握地质以及图纸的情况,对于特殊地基要结合相关施工规范,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地基。
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的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的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1-01-13T14:18:10.86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作者:蒋华光[导读] 摘要:高填方路基是公路施工中经常遇到的路基类型,由于路基高度比较大,增加了稳定性控制的难度。
身份证号码:33062119811021XXXX 浙江绍兴摘要:高填方路基是公路施工中经常遇到的路基类型,由于路基高度比较大,增加了稳定性控制的难度。
一些施工单位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填料质量控制、路基排水不到位、摊铺压实质量控制被忽视,未能严格进行压实度检测和路基沉降观测,影响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提高。
为有效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应该严格落实质量控制,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促进高填方路基施工顺利完成和工程质量提高。
本文对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路基排水;质量控制1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的施工技术1.1施工准备工作进行高填方路基压实试验,测算路基施工碾压遍数、填筑厚度、压实厚度等指标,试验完成后进行复核,确保整个试验操作满足规范要求,缩小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距,达到有效指导高填方路基施工的目的。
同时还要选择200m左右的路段进行填筑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各项指标参数,有效指导后续路基工程施工。
另外还要准备好施工材料,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调试好机械设备,清除地面的垃圾、杂物,疏干地表水。
对软土路基、砂土路基等松软度较低的路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保证路基压实度合格,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1.2路基填料路基施工要保证施工中采用的各种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在不同厂家进行材料的采购和选择中,要根据施工标准来进行。
厂商要出示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许可证书,以此保证此阶段材料的质量。
在选择材料中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满足相关规定条件的才可以进入到现场进行使用。
通过装载机将材料运输到现场之后,装卸过程需要有专业工作人员负责,控制好倒料的速度和厚度。
高填方路基沉降原因及施工技术

高填方路基沉降原因及施工技术作者:张浩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9期一、引言高填方作为公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工程量大、投资多的特点,并对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不断地总结路基施工的方法和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路基沉陷、失稳等问题。
路基沉陷防治对于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高填方路基沉降原因l环境因素。
首先,地理条件。
在道路规划设计中,沿线海拔、地貌、地形都会产生影响,对路基设计也带来影响。
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路基水温不同。
由于地势平坦或平原地区,存在排水困难的问题,较高的地下水位使路基湿度增高,形变增大,所以这些地区的路基设计要保证填土的密度;而对于山区或丘陵地区,如果排水不佳,会出现路堤坍塌、边坡塌方及水毁现象。
其次,地质条件。
道路沿途的岩石性质、风化程度、岩石层理、发育程度等地质条件,对路基的稳定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第三,气候因素。
降水、日照、气温、冰冻、湿度、风向、蒸发量等气候条件对路基水温会产生影响。
由于气候具有季节性特征,所以路基水温同样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山区地形对气候有较大的影响,如山南和山北、山脚与山顶的气候类型差别也都比较大,对路基的稳定性带来影响。
第四,水文条仵。
河流、地而径流、常水位、洪水位及积水情况等水文条件对路基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路基病害发生。
最后,植被覆盖。
植被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对水温进行调节,根系能够固结土壤,因此对路基的稳定会带来一定影响。
2设计因素。
高填方路基下沉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体现在断面尺寸设置不科学、边坡的取值不合理等。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收集到的施工数据,采用合理、科学、稳定的高填方路基施工设计。
在对高填方路基稳定性验算环节,应该按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施工条件及施工工序和高填方施工间的联系进行验算。
否则,如果只是按照普通的路基进行设计,同时也没有对施工工艺、填料等进行具体的要求,则有可能会使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中或者是竣工后出现沉陷,最终影响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正常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 0 1 9 1 5
坡方高度 ( ) m82 ຫໍສະໝຸດ . 1 2 0.1 . 14
软弱地层状 况
备注
2
3 4 5
1 5 0.
8. 2
6
7 8
k 9 3 0 1 + 0 k 9+5 1 ( 0
211 J8 系列沉降仪结合普通水准观测 .. CY0
方路堤, 填方高度40 1 . 局部有挖方路堤。先前公路 .一1. , 0 二环南段已完工部分的箱涵、 通道以及京沈高速公路通州段 上的箱涵通道一部分出现开裂现象, 原因主要是箱涵、 通道 两侧路基填方较高, 其下存在软弱土层, 造成地基沉降过大
及土工试验数 据进行计算 ,分析思路 是视填方量 为施加荷
载,推算由此产生的附加沉降.采用对数曲线法和固结系数
填方工作基本完成 , 月中旬开始进行二灰垫层铺设工作, 7 8 月底已完成。沉降监测工作于 20 年 4 00 月中旬开始进行, 6 月底之前每隔 1天左右观测一次, 月初至 8 0 7 月底,每隔 57 一 天观测一次
1 沉降监测的目的和愈义
北京市公路二环为环绕北京市连接各效区县的全封闭式 高速公路。本次施 工路段为公路二环通州区土桥至胡各庄 段 ,全长 64k 。该段工程地处平原,大部分路段为高填 . . 8
亚粘土和亚砂 上互层)为软弱层,厚度 3 - 20 ,这两层 . 1. 0 .
是主要 固结沉降层 ,而新近沉积的砂类土和亚砂土及其以下 地基土均为非软弱地基 21 水准观测 .
结合实测沉降值 ,使得路基结构层施工在允许变形范围内进
行,不再因沉降量不明而冒然施工造成工程事故。这一科研 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施工, 控制路基变形 . 而且对公路二环
土捣实 , 使棍凝土与下面土层结合紧密成为一体。并插入 1
收稿 日期 :20- - ;修订 日期 :20- . 02 8 5 00 021 0 22
k 0 以 2 +
5. 0 3. 5
7. 5
9 旧
I
k 0 3 0 2 + 5
k 0 0 2 +5 8
6. 4 58 . 66 . 69 . 45 64 .
93
k 1 5 2 + 0 8
k 2 0 2 +4 5 k 2 自) 2 +
1 2 I 3 1 4 1 5
k 3 6 2 + 6
在钻探埋设沉降观测仪的过程中,我们 取 了一些土样 ,
图 1 测 点布置图
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测定土的固结系数 C 等,用以计算分 v 析土的固结时间和固结度 , 这样在施工路基结构层前 ,可清
楚确定地基土固结沉降完成多少 。未完成多少。
根钢筋棍伸 出地面。为防止钢筋棍与上部上层接触 ,钢筋棍
弹簧片与土层接触,随土层移动而位移。这样当内装磁场感
应器的探头每次通过磁力环时, 地面接收系统会发出蜂鸣声 或电压表指针指示 ,从而知道磁力圈的位置,观测土层位
积, 沉积年代较晚, 岩性变化大。 厚度40 1. ,性质极 .一 20 . 不稳定, 地基容许承载力低, 难以满足高填方路堤的荷载要 求,产生较大路基沉降. 对路基稳定性造成不良 影响。 基于上 述因素,原计划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提高地基承载
中圈分类号:T 4 3 U3 文献标识码:A
a - A sat Tog t fd i i e t a li f t fas lst e a wh i s ad Sx - te nmsed赊t bt c: u h i mnon n h nys t h il nnot s gd i Us t t . d h e t r h h e ot g e s oda n eee f u e e l r d a a e t h b t s e e ei m e
全线及类似地基土上的高填方路墓施工都具有借鉴意义。
2 沉降监测的方法和工作内容
本次沉降监测原则上视填土、新近沉积的亚枯土 ( 包括
4 4工程勘 察 G o c ncl ed afn击 S reie ef h i 加vsrt e a o a vv n
作者简介: 王丽媛 ( 7 一) 1 。 。女 ( 9 汉族) ,吉林辽源人 ,工
沉降监测指导高填方路基施工
王丽 , ,丁建平2 媛, 王笃礼‘ ,梁 兵’
(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 1 06 2 北京市公路局, 0 8; 0 . 北京 10 3 00 ) 5
摘要: 本文介绍了采用沉降监测方法,通过现场监刚和对观测成果进行理论分析,推算某填方高度 下地基土的最终沉降童。结合实测沉降值,使得路基结构层施工在允许变形范围内进行,不再因为 沉降量不明、冒然施工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从而有效指导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的施工。 关锐词:沉降监浏;高填方路塞 ;软弱地墓 ;沉降分析方法
根据工程沿线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路堤下地基土 ( .深度内)除表层填土外,其下主要为新近沉积的亚粘 2 0
土、 亚砂土、 粉细砂及第四纪冲洪积成因的亚粘土、亚砂土 和砂类土。这些土层由于受潮白河水流作用 , 多次掇运与沉
降磁环设置在地基沉降观侧点处套在饥降导管外, 沉降磁环
内安放有磁性材料形成磁力圈 ,磁力圈外安装三根弹簧片 ,
2 点,但由于受现场施工的影响,仅有 1 点数据比较完整 , 5 6
各测点里程 、填方及软弱地层状况如表 1 }
当固结度达到10 0 %时表明路基沉降稳定口 度可以通过 固结
点号
】
襄 1 测 点坟方及地层状况裹 里程桩号
力, 减少路基和路面工后沉降 , 减少路面与结构物工后差异 沉降。但考虑到地荃处理 〔 碎石桩)费用高达近千万元 ,为
移。 具体观测时,用水准仪引测国家水准点测量管顶高程, 用 C 8 系列沉降仪测得各磁力环距管项的距离,经数据整 J0 Y
理后确定各磁环的高程,即可得到每次监测的沉降量
测点布置原则为在拟建路面中心.在现况地面与 非软弱 层间分别设置沉降观测点,一般每隔卜 2 .设置一处, 每处
k 3 0 2 +9 8
I 6
k 4 5 0 2 + 0
50 .
00 17 .- m填口 ,1 一36 . 咕j L . . 7 m亚} 卜 咕习 与亚砂上互层 00一35 . .m懊习 ,35 .m亚} L L .一86 00 .m填〕 , 一 .m亚} 卜 .一23 站j t 23 46 . 陷日 0 23 刀一 .m琪习 , - .m亚, r L 23 42 . 咕」 00 . m填I ,14 74 .一1 4 卜 .一 .m亚, t 咕j L 0 14 刀 .m填j , 一 ..亚月 t 14 38 . 防 00 05 .一 .m填」 , 一 ..亚, L t 05 35 . 0。 .m填」 ,15 81 M L .一15 卜 .- .二亚月 与亚砂土互层 00 08 .- .m填」 , 一 ..亚} = m 与亚砂土互层 t 08 55 . 00 .m坟」 ,16 6s .一16 与亚砂土互层 匕 .一 _m亚} L k 卜 00 03 .- ..填」 , .一 . 匕 03 45 k i 与 亚 H + 百 早 .亚} 卜 00 .m峨」 ,13 35 .一13 匕 .一 ..亚} 匕 一 c 00 .m峨」 ,】3 6Z .一13 巨 _ 一 .m亚) }与 a 砂 十 万 晨 沽j 00 .m坟」 ,】卜 39 .-11 巨 .。亚) 沾3 00 .6 .一1 m境」 ,1 - ..亚】 匕 . 53 6 00 17 .- m填」 ,】 一 . . 匕 7 70 防d 。亚,
卜卜 1
张家湾铁路桥头高缤方
张家湾铁路桥桥头
滨河路立交桥头
滨河路立交桥头
北运河特大桥桥头
通胡南路立交桥头 通道桥桥头
Y b 4 k j l
箱油高城方段
通胡路立交桥桥头 减河桥桥头 减河桥桥头
一
注:软弱地层 「 均为亚砂土或粉细砂 ,表内不一一叙述
32 观测频率 .
北京市公路二环道路工程在 20 6月 2 00年 0日左右路基
测点 至少含现况地面 1 个,地基软弱层层顶 1 个,层底 f 个, 若软弱地基层大于 40 ,则软弱层 中部设 I . . 个,局部 在非软弱层里设置 1 个观测点,用以比较沉降量,见图 1 。 21 普通水准观测点 2
原理为在计划观测点处钻孔 ,钻至指定位置后浇筑混凝
降低工程造价,经多次研究讨论,决定采用沉降监侧方法, 研究随填方高度的增加,地基土 ( 尤其是软弱土)沉降变化 规律和固结状况,推算某填方高度下地基土的最终沉降量
gd t - t - t hh in s g d oe rsa u e i h e -n f h i - lg se x ewy a e fi n r g l b f s p K y rs stmnmnot; - lg g d; k t ; hd e eet ys e w d : l et ida h h l s ae wa s a mt osdnnaas o ee t n t t i fi a gin b e u i eo f t n i sn v l
况 ,可以更准确 、可靠地指导施工 。
本次选填高为 1.和 1 0 1 .的路基各两处,各设 3 个测试
点, 个测试点分布在软弱土层的13 12 / 处,共设 3 /, 和23 /
置超孔隙水压力测试点 1 个 2
后 " ¥6 d i r
/ a} l l争 aa
拍.砂 《 争软弱月
23 理论分析 ( . 土工试验分析)
程师 2 妇 年 第 」期 翻
万方数据
湘 理 - -
竺 咖 1长 嫩
现场测试土层中的超孔隙水压力来估算。土层固结的过程就 是土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附加压力传递到土骨架中的过
Nh a黑A Yi Wi
现 朋 - - 一 一 ‘、 了 贬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