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亲的班中餐到燕矿食堂观感

合集下载

参观食堂观后感

参观食堂观后感

参观食堂观后感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学校的食堂,这是一次令人愉悦且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参观,我对学校食堂的管理和服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收获了一些感悟。

首先,学校食堂的环境干净整洁,给人一种舒适的用餐氛围。

门口的鲜花和绿植点缀着整个食堂,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进入食堂,我发现每张桌子上都有桌布,看上去十分干净。

墙上的挂画则增添了一丝时尚和艺术气息。

另外,食堂的桌椅整齐排列,座椅舒适,让人感受到了学校对于用餐环境的重视。

其次,食堂的食品种类繁多,让人有很多选择。

从主食到配菜,从汤品到水果,每一道菜品都精心制作,色香味俱佳。

尤其是调味品的使用,既保证了食品的口味,也注意了食品的营养搭配。

我更加欣赏的是,食堂餐桌上有一份详细的食品营养成分表,让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每一道菜的热量和营养含量。

这不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饮食摄入,也有利于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此外,食堂的服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进门的问候到离开的道别,从点餐到送餐,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和专业。

他们笑容可掬,亲切有礼,并且灵活应对客人的需求。

特别是在繁忙的用餐时段,工作人员依然保持高效和耐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观食堂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学校食堂的管理。

食堂内部设有专门的卫生检测区域,每日都有专业人员对食材和烹饪过程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同时,食堂还设置了丰富的食品培训课程,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食品安全意识。

这种科学、规范的管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放心、安全的用餐环境。

回顾这次参观食堂的经历,我不禁对学校食堂管理和服务的高水平感到赞叹。

通过这次参观,我认识到,学校食堂不仅仅是提供食物的地方,更是培养健康饮食观念、改进用餐习惯的重要场所。

学校食堂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美味、多样和营养丰富的食品,还通过优质的服务,让同学们在用餐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总而言之,这次参观食堂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学校食堂的管理和服务将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

参观食堂观后感

参观食堂观后感

参观食堂观后感今天我有幸参观了学校食堂,这次的观后感让我受益匪浅。

食堂是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学生们用餐的地方,更是学校文化和教育的重要载体。

首先,我被食堂的整体环境所吸引。

进入食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亮整洁的用餐区域和照明,墙上悬挂着食堂宣传标语和健康饮食知识,让人感到温馨舒适。

食堂的桌椅布局合理,流畅明快,给人一种开放式的用餐感受。

整个食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让人感觉愉悦。

其次,我对食堂的食品质量和口味表示了赞赏。

食堂的食品种类繁多,包括各种主食、配菜、饮料和水果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而且食堂食品新鲜,制作精细,烹饪方式健康科学,让人放心享用。

尤其是食堂还推崇健康饮食理念,提倡均衡膳食,注重营养搭配,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健康饮食的选择。

最后,我觉得食堂在服务和管理方面表现得很出色。

食堂的服务员热情周到,礼貌亲切,服务态度非常好。

他们耐心接待顾客,帮助解决问题,让人感到宾至如归。

而且食堂管理严格,实行规范化操作,保证了食品安全和食堂卫生。

整个食堂运行有序,干净整洁,让人感觉舒心满意。

总的来说,这次参观食堂的经历让我对学校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食堂在学校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相信通过不断改进和提升,食堂将会变得更加优质,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

希望学校未来能够继续加强对食堂的管理,不断提高食堂的服务质量,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饮食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食堂成为学校文化和教育的亮丽风景线!。

参观食堂观后感

参观食堂观后感

参观食堂观后感食堂作为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为师生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饭菜的重要任务。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学校的食堂,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体验。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学校食堂的环境、食品质量以及服务水平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对食堂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

首先,让我来谈一下食堂的环境。

进入食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用餐区域。

安排合理的座位,不仅能够让师生们就餐时感到舒适,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同时,食堂的桌椅摆放整齐,地面干净整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墙壁上的一些装饰物有些陈旧,可以适当进行更新和美化,以使食堂的整体氛围更加雅致和温馨。

其次,我想谈一谈食品质量。

在食堂的餐桌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饭菜,琳琅满目。

经过仔细品尝后,我发现食堂的菜肴种类丰富,口味选择多样,能够满足师生们各种不同的口味需求。

同时,食堂还采用了新鲜的食材,并通过科学的烹饪方法将食物的营养价值最大化。

这一点在食堂的鱼类和蔬菜中尤为突出。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一些高峰时段,食堂的供应可能会有些紧张,需要师生们耐心排队等候。

因此,我建议食堂可以增加一些就餐时间段,以缓解用餐高峰。

最后,我想就食堂的服务水平谈一下我的观感。

食堂的工作人员热情礼貌,服务态度良好,能够及时解答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们迅速清理餐桌、清洗餐具,为下一位用餐者提供一个干净的用餐环境。

然而,我注意到有时候食堂的噪音较大,这可能会对师生们的用餐体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食堂可以通过改进隔音设施,降低噪音水平,提高用餐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参观学校食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食堂的整体环境干净整洁,菜肴种类丰富,品质也不错,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也很高。

然而,对于墙壁装饰的更新、用餐高峰时段的解决以及噪音的降低等问题,我希望学校能够重视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进。

参观食堂观后感怎么写

参观食堂观后感怎么写

参观食堂观后感怎么写
参观食堂观后感
最近,我参观了学校的食堂,对食堂的组织管理和卫生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走进食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大大的食堂楼,外观设计既别致又大方,信息牌子和食堂的布置一目了然,看得出来学校重视食堂的建设,让么眼前一亮,感到十分惊喜。

进入食堂,餐具都一尘不染、放置整齐,并且排列有序,食堂的员工都穿戴整齐,增添了布置的美感,食堂的空气清新、宽敞明亮,淡淡的清香着食材的美味,整个环境光线充足,拥有舒适的就餐环境,令人感到困扰不到。

食堂的菜肴种类繁多,多样化的菜肴让人眼花糊涂,并且菜肴的制作明显是以安全、卫生、健康为原则,更加重视学生食品安全,特别是食堂的厨师们在制作时十分认真,考虑到烹调的时间、滋味、色香,将学生的口感放在第一位。

参观食堂,让我感受到了学校对食堂的重视,让我意识到现在食堂的管理和卫生的重要性。

未来在学校的生活中,我也会继续关注食堂的管理和卫生情况,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健康、安全、营养的饮食。

- 1 -。

参观食堂观后感

参观食堂观后感

参观食堂观后感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学校食堂,对这次参观我有着深刻的感受与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分享我的参观经历和观后感,并对学校食堂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一些建议。

一、环境整洁优美进入食堂,我首先注意到的是整个就餐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地面干净明亮,餐桌椅子摆放有序,墙壁装饰简约大方,窗户透明明亮,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举目望去,各个餐桌都整洁无比,没有看到任何垃圾或食物残渣。

这种优美的环境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干净的就餐场所。

二、菜品丰富多样随着参观的深入,我发现食堂提供的菜品种类非常丰富多样。

早餐菜品有粥、包子、馒头等,午餐餐品有米饭、面条、炒菜等。

无论是荤菜、素菜还是汤品,都有很多的选择。

而且食堂还根据各个学院的需求,推出了特色菜品,使同学们品尝到各地美食。

在品尝菜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食堂丰富的菜品种类和精心的制作工艺。

三、食材新鲜健康参观中,我了解到食堂注重选用新鲜健康的食材。

在配料区域,我看到蔬菜摆放整齐,都是新鲜采摘的。

而在厨房,厨师们正在认真准备食材,他们手脚麻利,动作规范,给人一种专业与高效的印象。

这让我对食堂所提供的菜品更加放心,相信它们是健康和卫生的。

四、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在参观中,我也留意到了食堂员工的服务态度。

无论是服务台的工作人员还是大厨,他们都面带微笑,热情接待每一位顾客。

当我询问菜品制作方法时,大厨们也热心地向我解答。

在这样舒心的服务下,我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

五、改进与建议尽管学校食堂已经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但仍有一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

首先,食堂可以在菜品的研发上更有创意,推出更多符合学生口味的特色菜品,以吸引同学们的眼球。

其次,食堂可以引入更多的健康食品,提供更多的素食选择,满足不同饮食需求的同学们。

此外,食堂也可以加强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培训,确保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参观学校食堂,让我感受到了食堂整洁的环境、丰富的菜品、新鲜的食材和热情周到的服务。

如今的学校食堂已经成为同学们享受美食的好地方。

参观食堂观后感

参观食堂观后感

参观食堂观后感食堂,作为学校或公司中的重要场所之一,承载着供应员工或学生正餐的重要使命。

近期,我有幸参观了学校食堂,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体会。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食堂的环境、菜品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验。

首先,进入食堂时,我被其整洁美观的环境所吸引。

食堂内干净明亮的灯光和宽敞的空间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墙壁上的装饰画也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此外,食堂内设有专门的就餐区域,为就餐带来了一定的私密性。

整体而言,食堂的环境给人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其次,我对食堂提供的菜品质量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与品尝。

我发现,食堂提供的菜品种类繁多,有荤有素,有特色菜品,也有日常食物,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菜品新鲜、卫生,并且在制作中也注重营养的搭配,使得菜品更具口感和营养价值。

此外,食堂还提供了多种主食和小吃,为就餐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整体而言,食堂的菜品质量在保证口感的同时也兼顾了营养需求,值得肯定。

除了菜品质量,食堂的服务质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食堂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周到,他们笑容满面地接待每一位就餐者,并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

在高峰期,服务员们依然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使就餐的流程更加顺畅。

此外,食堂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了一些贴心的服务,比如设立了医生咨询台,专门为有特殊饮食需求的人士提供健康咨询和建议。

整体而言,食堂的服务质量非常出色,让就餐者感到宾至如归。

最后,我对食堂的用餐环境和文明程度也有了深刻的感受。

在食堂内,就餐者之间互不干扰,大家有序排队选择菜品,用餐时保持安静。

同时,食堂还设立了垃圾分类回收区域,引导就餐者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这种文明的用餐环境给人一种秩序和谐的感觉,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公共卫生和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通过参观食堂,我对其环境、菜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用餐文明程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食堂作为学校或公司的重要部门,为师生或员工提供了优质的就餐服务。

父亲的元午餐观后感

父亲的元午餐观后感

父亲的元午餐观后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忙碌于自己的生活,追逐着各种目标和梦想,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去真正感受那些身边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情感。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名为《父亲的元午餐》的影片,它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关于亲情的大门,让我对父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影片的画面并不华丽,甚至可以说是朴素至极。

它讲述的是一位父亲,为了给孩子攒学费,每天在工地上辛苦劳作,午餐只是简单的几个馒头和一瓶白开水。

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记忆。

我的父亲也是一位勤劳朴实的人,为了家庭默默付出,从不抱怨。

片中的父亲,他的眼神中总是充满了疲惫,但每当他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或是想到孩子的未来,那疲惫便会瞬间化作坚定和希望。

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深深触动着我的心。

他用粗糙的双手,紧紧地握住那几个馒头,仿佛握住的是整个家庭的希望。

他在烈日下大口地喝着白开水,那干裂的嘴唇和额头上豆大的汗珠,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他的坚韧。

看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为了让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也曾经在风雨中奔波,在烈日下劳作。

小时候,我总是不理解为什么父亲总是那么忙碌,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孩子的父亲一样,有更多的时间陪我玩耍。

如今,我明白了,那是因为他肩负着家庭的责任,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我撑起一片天空。

影片中的父亲,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从未放弃过对孩子的教育。

他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

即使自己再辛苦,他也要让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这种对子女无私的爱和期望,让我深感愧疚。

我曾经因为学习的压力而抱怨,因为一点挫折而想要放弃。

但现在我知道,与父亲所承受的相比,我的那些困难根本不算什么。

这部影片也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社会现实的问题。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像影片中父亲这样的人,他们为了生活努力拼搏,却往往被生活所压迫。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同时,也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父亲的元午餐观后感

父亲的元午餐观后感

父亲的元午餐观后感最近观看了一部名为《父亲的元午餐》的影片,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生活中那些平凡而又深刻的情感,让我深受触动。

影片中的父亲,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中年人。

他的身影,仿佛就是我们在街头巷尾常见的那些为了家庭默默付出的长辈。

他的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那一道道皱纹里藏着生活的艰辛与沧桑。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又有着对子女深深的爱和期望。

父亲的午餐,简单到了极点。

一个馒头,一碗清水,或许这就是他平日里为了节省开支而习惯的饮食。

看着他坐在简陋的小屋里,默默地吃着这样的“元午餐”,我的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酸楚。

他本可以对自己好一些,可他却选择了将所有的好都留给了家人。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地工作,为的就是能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很少给自己买新衣服,也很少在外面吃饭。

有一次,我无意间看到父亲在工地吃着简单的盒饭,那一刻,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他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

影片中的父亲,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从未抱怨过。

他依然每天努力地工作,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撑起一片天。

他的坚韧和毅力,让我深感敬佩。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敢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同时,这部影片也让我反思了我们当下的社会。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是否已经忘记了那份勤俭节约的美德?是否在追求享受的过程中,忽略了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的亲人?我们常常在外面大吃大喝,却很少关心父母在家中的饮食是否健康、是否丰盛。

《父亲的元午餐》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午餐的影片,更是对亲情、责任和生活态度的一次深刻探讨。

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爱不是华丽的言语,而是在平凡的日子里,那份默默的付出和坚守。

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亲人,多关心他们的生活,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同时,也要学会勤俭节约,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不能因为物质的丰富而迷失了自己,忘记了那些曾经的艰辛和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父亲的班中餐到燕矿的食堂观感
于根艮
燕子山建矿的前二十年,与我是无缘的,后来就有了缘分,还是不解之缘,所以这缘分二字有时也是妙不可言的。

现在矿山人饮食,早已越过了我当年向往的班中餐,乃至当年的年夜饭。

矿山人的衣着居住出行条件,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矿工们从以前的石头房子搬进了窗明几净的高楼大厦,穿着更是随着季节的变幻,想穿什么便随时可以在商场大厦或发达的网络商城购买,再也不用像以前眼巴巴的盼着父亲嘴里省下的班中餐,再也不用盼着过时过节才能吃肉,过年才能穿新衣了。

1984年深秋,我沾了国家给煤矿工人特殊政策的光,随父举家从遥远的乡村来到口泉沟的煤矿。

从1996年出版的原《大同矿务局志》关于燕子山建矿初期的情形看,燕子山矿是1978年开始筹建,直到1991年,那时粮食蔬菜供应还很紧张,凭粮薄和配给票供应,逢年过节吃点肉都很困难。

一般家庭日常能见点荤腥就是很不错的日子,我家因只有父亲一个人挣工资养活母亲和我们兄弟俩,日子就更难了。

有次放学,常去井口拾炭的二蛋说井口那里,有许多工人吃不了的班中餐饭菜都倒了。

我回家问父亲,果真有这回事,他也常把吃不了的班中餐倒了,虽然工人们也觉得很浪费,但是谁也不好意思带回家。

父亲还说班中餐里还经常有午餐肉和面包,那时我连午餐肉是什么东西都没听说过,但猜一定是美味。

我就要求父亲当班时,跟父亲去领班中餐,父亲起初说啥也不行,原因不外乎也是怕同事们笑话,后来经不住我软磨硬泡才同意了。

但是弟弟又怕我把好吃的都吃了,也要跟着他去,父亲只好让我们轮流跟他去领班中餐。

父亲是看变电所的,一个全班是二十四小时,也有班中餐,待遇还算不错。

这班中餐也是颇有些来头的,解放前窑主为了让“窑黑子”节省时间多干活多出煤,就有给工人送饭到井下的历史,但那时的饭菜可太差了。

解放后,煤矿有时为赶任务,也曾有把班中餐送到井下工作面的传统,再后来井下工人几乎都有了班中餐,我在煤矿参加工作时班中餐质量还很好,在我离开矿山前不久,矿上终于把班中餐折合成人民币,添进工资做了生活补贴。

到现在我都觉得,加进工资里远没有送到工人们手里感觉亲切,那是矿山对工人生活很有人情味、很有人性的人文关怀,每每想起,感觉都暖暖的。

我跟父亲开始取班中餐后,父亲就改在家吃饭了,把班中餐节省下来给我们兄弟俩解馋。

任何时候人都很爱面子,起初父亲和他的同事都不好意思让子女们到单位取班中餐,让子女们在不远的单位街角等着,后来见有的同事鬼鬼祟祟的,常把班中餐带了出去,久而久之相互间就公开了,毕竟都是生活困难的家庭,谁也没资格笑话谁。

我在等父亲送出班中餐时,意外的发现我的很多同学也在等候取他们父亲的班中餐,这大大的缓解了我心里生怕同学笑话的难为情。

父亲的班中餐确实如传说的一样,花样很多,除了前边说过的以外,主食还有我从未听过的蛋糕、面包、饼干,以及很难得的脂油馅饼、肉馅饺子,那饺子的味道香到了骨头里,想起那时的饺子现在还流口水,有很长时间我都弄不明白,怎么母亲的饺子老也没人家的香,后来才知道那饺子里上了饺子料十三香。

班中餐里的副食种类也很多,有我从未听说过的午餐肉、香肠,逢年过节还有烧肉、冷香肉什么的;即使最常见的大烩菜也很不错,有白菜、土豆、粉条、肉片,偶尔还夹杂一两片大烧肉片子,每次一发现有烧肉片子,总要眼馋好久却不舍得吃,在那以前一年能吃到的肉是可以数得清的。

每次我们把班中餐带回家里,母亲总
是把饭菜分成两份,紧着我们兄弟俩吃,即使浸过菜汤的馒头,感觉也比家里平常的馒头香得很,我让母亲吃,母亲总推说已吃过了。

那时我们也不懂事,哪懂得母亲是怕我们不够吃,在骗我们呢。

那时的生活真是太清苦了,要不是父亲从牙缝里省下这些班中餐,能常吃到细粮是想也不敢想的。

可惜,就是这父亲从嘴里省下的班中餐,我们兄弟俩也没享受多久,不久父亲便出了工伤,那美味的班中餐从此也成了美丽的梦幻了。

再次吃到班中餐,已是参加工作后的事情了,虽然仅时隔十年,但那种诱人的、亲切的班中餐的味道却再也找不到了。

父亲是不知道父亲节是什么节日的那代人,但是我却知道冷漠而严酷的父亲表面之下,是深深的慈爱。

尤其那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和矿山的人情味,好让人怀想。

现在我已远离矿山生活好多年了,怎么也想不到还有机会跟矿山的食堂,还有接触的机会。

今年有几次随燕子山矿老年大学的张老去矿上办事,由于早班车发的太早,没功夫也没地方吃早餐,一时还真不适应矿山的快节奏生活,仿佛已经遗忘了,我多年以前也是这样的生活节奏。

跟张老说起此事,张老说,这还算个事吗?正好让你参观下燕子山矿的食堂,保证让你大开眼界、大饱口福。

我一路上就回想着以前矿山食堂的情形,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我初到永定庄矿上班,各个矿为了职工下班后能有吃口热饭,都普遍建有自己的食堂,但因为经营不善大都艰难维持,破落不堪,工作人员环境都不整洁干净,饭菜也不可口,随着世纪末煤矿的暂时困难,大多都关闭了。

燕子山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正式开始生产的新矿,食堂能好到哪里?
恍惚间已到了燕子山矿,随着张老进了食堂,这一见可真让我大吃一惊,真是颠覆了我对矿山食堂的记忆。

不仅窗明几净,饭菜还很丰盛可口,经济实惠,
飘着豆浆和油条的味道,好像似曾相识,想起来了,是市井的味道。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大方,服务还很热情,尤其桌椅板凳也很干净整洁,排列整齐,就餐的人们也不是记忆中那么的喧闹,看着就胃口大开。

随便要了点油条和羊杂,味道都很正宗,吃了一碗不够又来了一碗。

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吃过早餐,精神就好了很多,早起的困乏也一扫而光,心情也舒畅了许多,做起事情来效率也就提高了不少。

我想矿工们的想法也跟我差不多,这真得感谢矿领导的关怀,感谢工会和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努力。

查阅《大同矿务局志》和网络信息得知,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燕子山矿就建成了职工食堂和班中餐,也可谓是矿山饮食文化生活的特色吧,近年矿上工会与后勤部门与食堂齐抓共管,全力为职工打造“放心食堂”,这一点也许久居矿山的人看的并不太清,但我作为一个局外人看燕子山的食堂,确实是非常的让人放心,在这个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大患的社会,能做到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在此我对燕子山矿工会与后勤部门和食堂,乃至矿党政对职工饮食改善作出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敬意!也感谢燕子山老年大学张老和我多年相交的老朋友们,邀请我踏上燕子山矿这片热土,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