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审美 体验崇高——《窦娥冤》教学简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窦娥冤》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窦娥冤》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窦娥冤》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高二必修四《窦娥冤》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必修四《窦娥冤》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二必修四《窦娥冤》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品文,通过梳理故事情节与人物冲突,品味曲词的抒情性与音韵美;2.品人,通过讨论展示,鉴赏窦娥的反抗精神;3.品文化,通过比较归纳,理解“天人感应”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品文,梳理故事情节,品味曲词的抒情性与音韵美;2.品人,鉴赏窦娥的反抗精神。

三、教学难点:品文化,理解“天人感应”的中国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概括法、分角色朗读法、讨论展示法、比较归纳法五、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戏剧,尤其是元杂剧非常陌生,加之本文篇幅较长,学习存在一定困难。

六、教学设想:采用“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用“品文——品人——品文化”一条线串联起教学环节,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进程。

“品文”环节运用概括法梳理故事情节,通过分角色朗读品味曲词的抒情性与音韵美。

“品人”环节通过讨论展示鉴赏窦娥的反抗精神。

“品文化”环节通过比较归纳理解“天人感应”的中国传统文化。

追求有审美意味,有文化深度,有诗意语言,有成长效能的语文课堂。

七、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部戏剧,它以社会与生命的双重悲剧震撼人心;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个女性,她以善良和美好的品格感染读者。

鲁迅曾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名作《窦娥冤》,一起去感受文学之美、文化之深!一、品文——故事情节与曲词特点(一)梳理故事情节1.一名同学概括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冲突;2.教师板书人物冲突关系表教师过渡小结:既然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折,去欣赏《窦娥冤》的悲剧之美吧。

高二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5篇】

高二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5篇】

高二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窦娥冤》教学设计(通用7篇)

《窦娥冤》教学设计(通用7篇)

《窦娥冤》教学设计(通用7篇)《窦娥冤》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窦娥冤》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窦娥冤》教学设计篇1一、设计依据1.课标依据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结合“新课标”第四部分“课程内容”中“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教学实际,希望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学习后,能在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独特之美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经验和语言表达,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并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情感态度和观念,同时也提升自身思维品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教材依据戏剧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样式,产生过许多激动人心、影响深远的作品。

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古代戏曲作品的能力,华师大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在第一册学习古典诗歌和古代小说,第二册学习乐府叙事诗的基础上,在第三册设计了第六单元即“词曲及鉴赏”单元。

其中《窦娥冤》、《长亭送别》作为元杂剧,可算是中国古代戏曲文学的经典范例,而《窦娥冤(节选)》作为高中阶段唯一一篇古代戏曲文学必修篇目,在教学上有其标本意义。

3.单元依据本单元主题为“宋词元曲及其鉴赏”,共五篇课文,其中关汉卿《窦娥冤(节选)》和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杂剧。

本单元作为高中阶段唯一涉及中国古代戏曲的单元,在该方面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了解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大致脉络和线索;能够借助对戏曲剧本情节的梳理,以及对人物语言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进而体会作品情节设计的匠心;使学生掌握阅读古代戏曲文学的基本方法,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

4.文本特点《感天动地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悲剧成熟的标志和中国古代悲剧的典范作品。

《窦娥冤(节选)》作为该剧的高潮部分,其张弛有度的情节安排、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本色自然的语言唱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深刻入髓的主题思想都是值得细品探究的。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3篇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3篇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3篇精心整理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希望这份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3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更多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等。

通过讨论、交流,共同探讨文中的情节矛盾冲突等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民的反抗精神,从而感知悲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在对“三桩誓愿”的理解基础上,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掌握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鉴赏课文,感悟悲剧的艺术力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准备: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个小组分别负责如下任务:第一组,整理关于元杂剧和关汉卿的相关资料;第二组,整理《窦娥冤》的剧情简介;第三组,要求根据本文编排课本剧,可以酌情修改文中的词句;第四组,搜集整理关于“悲剧”艺术的知识,可以拓展到其他悲剧名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话说在我国古代文学人物的殿堂里,有这么一个女子,她命运多舛,还被冤枉,在临刑之时发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她痛声呼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个女子就是——窦娥(生齐答)。

今天,我们就借助分组搜集、整体汇报、共同探究的形式,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

二、了解元曲,走近作者。

本文是元杂剧,在语言风格、行文格式上不同以往阅读的文章,既有说白又有唱词,还有舞台背景、演员动作等介绍,比较复杂,看来我们有必要了解元杂剧的相关知识,我们有请第一组同学给大家讲解。

1.元杂剧简介。

请学生上台介绍相关知识。

对于学生的介绍,教师可以酌情加以总结提炼或补充,要强调以下几点:(1)元杂剧剧本结构上的四折一般指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悲剧审美 体验崇高——《窦娥冤》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

悲剧审美  体验崇高——《窦娥冤》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

二 、 查作 业完成 情况 检
累 的 段 落 与 全 体 同 学 分 享 ;. 2课
思 路 提 示 : .请 学 生 将 其 积 学 生 心 中 的 崇 高 感 1
思 路 提 示 :赛 卢 医 与 蔡 婆 婆
件展 示 名 人 对 “ 剧 ” 论 述 ( 的 冲突 只 是 主要 冲 突 的导火 索 , 悲 的 恩 格 斯 、 克思 、 林 斯 基 、 迅 ) 是 全剧 冲突 的序 幕 ,其主要 作用 马 别 鲁 ; 3课 件 展 示 相 关 概 念 ( 剧 美 、 . 悲 审 是 铺 垫 , 引 出 窦 娥 与 张 驴 儿 的 冲
的对 比 。
驴 儿 发 生 激 烈 的 言 语 和 肢 体 冲
真 与 假 的对 比 。 窦 娥 相 信 官 突 ;第 二 层 次 是 张 驴 儿 设 计 谋 杀
府 , 是窦 娥 的“ ”一方 面 包括 蔡 婆婆 , 不 料弄 巧成 拙 , 误杀 这 真 , 却 反 她拥 有 真理 , 方 面包 括 她天 真 、 了 自己的父 亲 ,随即反 诬窦 娥毒 一
被 打 得 昏死 j 次 ,却 坚 决 不 承 认 三
所 谓的罪 过 。 为 心疼婆 婆受 苦 , 剧 冲突 的高潮 部 , 全剧 的精 华 。 因 是 善 。 娥 临 死 前 与 婆 婆 诀 别 , 复 的 关 键 , 窦 娥 的 反 抗 精 神 在 此 冲 窦 反 求之 低显 示她 素来 在婆 婆 面前温 在 法场 上 临刑前 突然进 发 出生命
心地 险恶 ; 卢 医油滑 世故 , 计 赛 设
四、 过 戏剧 冲突 的学 习 , 通 结
美的 一般 知识 。 受悲剧 之美 。 感 在 对 悲 剧 的 审 美 体 验 中 唤 醒 和 激 发

悲剧审美 体验崇高——《窦娥冤》教学简案

悲剧审美  体验崇高——《窦娥冤》教学简案

悲剧审美体验崇高——《窦娥冤》教学简案悲剧审美体验崇高——《窦娥冤》教学简案宋如郊【教学目标】1.了解文体特点。

2.把握窦娥形象。

3.把握作品主题及进步意义。

4.分析悲剧的内容构造。

5.学习悲剧审美的一般知识,体验崇高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任务布置】1.结合课下注释与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通读课文,疏通文意。

2.借助个人资料、家庭藏书、社区图书资源、网络资源、身边学人资源等,了解、学习有关中国古代戏曲的知识,重点学习关于元曲的知识,了解元杂剧的体式特点,熟悉相关概念,了解关汉卿生平与创作情况。

(说明:布置预习让学生将相关知识先行解决,否则2课时紧张。

)【教学目标】1.了解元杂剧的文体特点。

2.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

3.把握作品的主题及进步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之2、3项。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因为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而被后世永远铭记和怀念,1958年,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他个性极强,自称“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他多才多艺,尤其擅长戏剧创作,一生创作了60余种杂剧和若干其他作品,是当时戏曲界的领袖人物;他是“元曲四大家”之首,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他就是关汉卿。

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感天动地,面世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悲剧作品的巅峰之作,也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窦娥冤》的节选,领略一下她那穿越千古的历史风采。

教学内容二:检查预习任务完成情况。

课件展示生字生词:嫡、垆、隅、赚、闼、恁、鞴、浑家、缥缃、祸尤、阑珊、区处、鳏寡孤独、燕侣莺俦、举案齐眉、百纵千随(说明:课文注解中已有的未在此列)。

课件展示元曲常识:元曲,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元杂剧;元杂剧的折、楔子和本;角色行当——末(正末、外末、冲末),旦(正旦、外旦、小旦、贴旦、搽旦、魂旦),净(副净),杂(孤,洁、驾、邦老、孛老,卜儿,徕儿);曲词——套数,宫调,“五宫四调”(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和大石调、双调、越调、商调),曲牌,格律与曲律;宾白——散文白(对白、自白、带云、背云、内云),韵文白(上场诗、下场诗、插入的通俗诗词);科范(科、介、科介);题目正名。

关于《窦娥冤》教案(精选8篇)

关于《窦娥冤》教案(精选8篇)

•••••••••••••••••《窦娥冤》教案关于《窦娥冤》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窦娥冤》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窦娥冤》教案篇1[教学目的]1、巩固学生元杂剧知识及对古白话的理解。

2、培养并提高学生古典戏曲的鉴赏能力。

3、赏析、理解《窦娥冤》主题,人物形象及意义,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

4、赏析,把握《窦娥冤》戏曲语言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把握窦娥人物形象及意义。

2、品味关汉卿本色的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法、导析法[重难点突破]1、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分析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诵读、对比,把握语言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回顾导入1、导语设计:上一节,我们已经讲解了元曲特别是元杂剧的有关知识,并且让大家预习《窦娥冤》,下边检查一下上节知识掌握及预习情况。

2、习题①元杂剧知识②典故掌握③古白话理解三、讲解新课㈠作者与背景㈡《窦娥冤》剧情梗概(指导学生看课下注释①)㈢欣赏精彩剧照,认识作品影响㈣解题、导读提示,了解学习要点㈤鉴赏分析1、整体把握①三个场面(找学生概括内容)②本折线索(冤)及感情变化(怨→悲→恨)③矛盾冲突(基本主题)把握2、具体赏析⑴戏曲语言,人物形象赏析(问):窦娥身上最光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体现在哪些场面,哪些唱词中?(生答):略①分析第一场面,范读[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让学生品味语言,体会语言所体现出窦娥的感情及反抗精神)②分角色朗读第三场面,继续赏析语言,人物形象③点拔第二场面,把握窦娥善良美好心灵(问):为什么要突出窦娥冤善良美好的一面?(答):略④整体把握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继续探讨作品主题。

⑵通过课堂练习,继续把握语言特点①对比阅读《窦娥冤》与《西厢记》唱词。

第19课《窦娥冤》教案【优秀6篇】

第19课《窦娥冤》教案【优秀6篇】

第19课《窦娥冤》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9课《窦娥冤》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剧审美体验崇高
——《窦娥冤》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体特点。

2.把握窦娥形象。

3.把握作品主题及进步意义。

4.分
析悲剧的内容构造。

5.学习悲剧审美的一般知识,体验崇高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任务布置】
1.结合课下注释与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通读课文,疏通文意。

2.借助个人资料、网络资源,了解、学习相关中国古代戏曲的知识,重
点学习关于元曲的知识,了解元杂剧的体式特点,熟悉相关概念,了解关汉卿生平与创作情况。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文体特点。

2.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

3.把握作品的主题
及进步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因为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而被后世永远铭记和怀念,1958年,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他个性极强,自称“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他多才多艺,尤其擅长戏剧创作,一生创作了60余种杂剧和若干其他作品,是当时戏曲界的领袖人物;他是“元曲四大家”之首,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他就是关汉卿。

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感天动地,面世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悲剧作品的巅峰之作,也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窦娥冤》的节选,领略一下她那穿越千古的历史风采。

教学内容二:检查预习任务完成情况。

教学内容三:选读课文,将相关窦娥身世的隐性信息及显性信息梳理出来,重点梳理出主人公不幸的身世与悲惨的遭遇。

思路提示:重点选读楔子部分及第一折,梳理出:窦娥身世凄凉,人生坎坷,自幼母亡父去,被典押于蔡婆,做了童养媳,成家未久,夫亡守寡,与婆婆相依为命。

写尽了窦娥的孤苦伶仃的不幸身世,旧愁新恨难以排解的情怀。

正是这种卑贱的社会地位,使她横遭凌暴,无辜殒命。

教学内容四:结合剧情,梳理窦娥的言行心理活动,整理归纳其性格特征;
突出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抗精神。

思路提示:从节选部分的课文看,窦娥首先是一个传统的、正直的、善良的女性。

当蔡婆婆迫于张驴儿父子淫威欲招其父子入门时,引发窦娥与张驴儿的正面冲突,窦娥坚持不从,说明窦娥在大是大非的理解上头脑是清醒的,立场是坚定的。

她从世俗礼法伦常出发,认为这桩婚姻没根没由,缺乏合理的依据。

第一折中【一半儿】【后庭花】【青哥儿】三支曲子通过窦娥对婆婆的指责,突出她正直、倔强的性格。

窦娥并非为了顺从婆婆而出卖原则之人,她是有主见的,有立场的,有自己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第一折【寄生草】一曲中以三句“愁则愁”起调的排比句表现了窦娥对婆婆的深切关心。

文中个别地方甚至有窦娥对婆婆的讽刺,如第二折【贺新郎】一曲,但透过这些情真意切的话语,读者看到的恰恰是义重情深的窦娥。

反抗精神是窦娥形象的最大亮点,光耀千古。

描写窦娥反抗精神的第三折所以成为全剧高潮,悲愤激越,成为千古绝唱。

【端正好】【滚绣球】二支曲子完成了窦娥形象的飞跃。

作品赋予窦娥决不妥协的性格,“着重描画她那股惊天地,泣鬼神的如虹怨气,使这个默默无闻的童养媳,化作一颗光芒四射的慧星,划破那笼罩苍穹的黑夜,给人们带来一线光明,给作品现实主义的躯干洒上一层瑰丽的浪漫色彩”。

同时,作品通过【倘秀才】【叨叨令】写出了临刑前的窦娥还牵挂婆婆,自身死难临头却一心想减轻他人苦痛,突显了悲剧主人公人性的善良,精神的崇高与心地的高洁。

教学内容五: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

造成窦娥悲剧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恶霸横行无忌,一是官吏贪暴枉法。

元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

统治者给属于统治民族的游民提供了巨大的政治保护伞,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徒在光天
化日之下敲诈勒索,为所欲为。

张驴儿父子正是这种社会统治制度的受益者,他们对蔡婆婆、窦娥的侵扰凌逼,污辱陷害是造成窦娥悲剧的直接原因之一。

但是造成窦娥悲剧的主要原因却是官吏的贪暴枉法。

窦娥进了公堂,便受到了官吏不分青红皂白的严刑逼供。

贪暴、糊涂的官吏,听信无赖流氓的诬告,只凭屈打成招的口供定案,一审结案,没有复勘复验,即杀死窦娥。

教学内容六:把握作品的主题及进步意义。

思路提示:作品通过描写窦娥的人生遭遇和悲惨命运形象揭示了元代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激烈的社会冲突,说明了当时法律制度的野蛮性、不合理性。

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就是对当时吏治黑暗、冤狱遍地这种社会现实的艺术概括。

造成窦娥人生悲剧的各种原因归根到底是社会原因,剧作通过塑造窦娥的形象强调了官府的反动本质。

教学内容七:通过度析本剧的戏剧冲突学习悲剧内容构造方法及特点。

思路提示:全剧有三个层面的对比。

真与假的对比。

窦娥相信官府,认为官府能够给自己一个公道,所以选择了走法律程序来解决与张驴儿的冲突。

这是窦娥的“真”,一方面包括她拥有真理,一方面包括她天真、心地单纯。

张驴儿游走江湖,属无赖流氓,却深谙官府之道,靠一套拙劣的假言谎语,竟然轻松赢了官司。

如此之假居然横行公堂,一真一假的对比令人深思。

善与恶的对比。

窦娥受审时被打得昏死三次,却坚决不承认所谓的罪过。

但在桃杌太守喝令打蔡婆婆时,窦娥心疼婆婆受苦,更担心婆婆严刑之下屈招有罪,便赶忙阻止衙役,自己情愿招了。

在被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向刽子手求告绕过婆婆家门口,以免让婆婆看见自己伤心。

这些都是写窦娥的善。

窦娥临死前与婆婆诀别,反复向婆婆交代自己的后事,所提要求之低显示她素来在婆婆面前温顺善良。

而楚州太守桃杌身为一方父母官,握有生杀大权,却草菅人命,断案如同儿戏,其嘴脸之丑恶通过其言行态度暴露无遗(例子略)。

至于张驴儿、赛卢医、刽子手等,无不恶念恶行,恶言恶语,群恶如墨。

美与丑的对比。

窦娥之美焕发出崇高的人性光采。

身处乱世的窦娥侍奉婆婆,守孝持家,安分守已,重情重义,以致代婆婆受死。

其心地之纯之美,感人至深。

而以桃杌太守为代表的大小官吏,贪暴横虐,欺压良善,无所不为;张驴儿刁蛮
狡诈,好色贪鄙,心地险恶;赛卢医油滑世故,设计害人,助恶为患。

可谓群丑齐臭。

教学内容八:通过戏剧冲突的学习,结合窦娥形象的塑造,使用悲剧审美的一般知识,感受悲剧之美,在对悲剧的审美体验中唤醒和激发学生心中的崇高感。

思路提示:赛卢医与蔡婆婆的冲突仅仅主要冲突的导火索,是全剧冲突的序幕,其主要作用是铺垫,引出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

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是全剧冲突的展开部,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张驴儿父子强逼蔡婆婆及窦娥成亲,窦娥坚决不从,与张驴儿发生激烈的言语和肢体冲突;第二层次是张驴儿设计谋杀蔡婆婆,却不料弄巧成拙,反误杀自己的父亲,随即反诬窦娥毒杀张父,借此逼勒窦娥顺从,窦娥决不随顺,张驴儿一不做二不休,以见官威胁窦娥,窦娥仍不服,情愿见官;第三层次是张驴儿强拖窦娥见官,诬告窦娥杀人,自己扮演成受害者,在昏官审案时从旁撺掇毒打窦娥,窦娥被枉判斩刑。

窦娥与“无名氏”的冲突是全剧冲突的高潮部,是全剧的精华。

这个冲突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的关键,窦娥的反抗精神在此冲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窦娥在法场上临刑前突然迸发出生命的激情,冤愤一泄而出。

“无名氏”看上去没有具体的对象,作者却巧妙地用“天”“地”代指了它,而“天”“地”的背后还有“鬼”“神”,这就把抽象的冲突对象具体化了。

在这个冲突中,窦娥饱含满腔愤怒,毫不畏惧,指天斥地,这实际上是对堂皇的天理、公道、王法、官府的责骂,更是对封建秩序的责骂。

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窦娥最后发下三桩誓愿,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霜和亢旱三年(楚州大旱三年的情节课文所节选部分未涉及),以使天地彰显自己的冤情。

这个设计成为了冲突的高潮部分最具奇异色彩和思想张力的浪漫情节,显示出关汉卿高超的创作智慧。

结合上一课对窦娥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窦娥这个悲剧形象带给我们的崇高感、悲壮感。

作业:背诵“滚绣球”一段和课后第二题和第四题。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