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和俩河流域服饰

合集下载

古埃及服装史

古埃及服装史

古埃及的男子服装


亚麻布是古埃及人主要的衣 料,古埃及的纺织技术当时 已经达及其精巧的程度,尽 管如此,由于衣料并不那么 充足,所以衣服在古埃及都 是非常贵重的物品。因此, 服装就成了身份、地位的象 征。 古埃及男子的衣服主要使是 用一块白色亚麻布缠裹在腰 上的“罗印・克罗斯”。
古埃及的女子服装

衣服对于古埃及人并非 仅仅为了遮体,强调衣 服的象征义和价值才是 着装的主要目的。因此, 奴隶和舞女们常为裸体, 或在腰臀部系一根细绳。 这被称为‘绳衣’、 ‘纽衣’或腰绳。

古埃及中期以后,女服 中出现了上衣和裙子组 合的两件套式。这时的 上衣是凯普(cape,披 肩),下衣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用长方形的布缠 在腰里,在前面把两头 系起来,与男子的罗印 罗克斯相同;另一种是 把布缝成圆筒,在其上 部挖几个小洞,用细带 子穿进这些小洞然后系 紧,形成许多细褶,很 像现在的碎褶裙。

自古以来埃及人就留短 发,后来又时兴戴假发 男子还有戴假胡须的习 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埃及统一后法 老戴红白两层王冠。王 冠上的鹰和蛇的装饰分 别是上、下两级法老王 权的象征,王后戴秃鹰 冠。
头饰、冠帽


古埃及人的衣服非常 朴素,但服饰品相当 华美,其中最突出的 是围在颈部和胸前的 宽宽的颈饰。几乎现 代人使用的首饰,古 埃及人都已使用而且 当时的工艺技巧相当 高超。
古埃及代服装史
文化背景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及,曾 以创造金字塔奇迹而著称于 世,纵贯全境的尼罗河,孕 育了埃及的远古文明。。过 程中形成了上、下两个埃及 王国。公元前三千年,上埃 及征服了下埃及,自此建立 了统一的埃及王朝,形成奴 隶制的国家,历经了 31个 王朝。

古埃及服装.

古埃及服装.

古埃及服饰一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古埃及(Ancient Egypt),一般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

古埃及是典型的水力帝国。

埃及大部分都是黄沙滚滚的沙漠,只有尼罗河冲刷而过的地方是孕育埃及的绿带,1/30的面积聚集了90%以上的埃及人口。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也是法老王的陵墓,目前埃及共有八十余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

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

古埃及历史年表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

从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

从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公元前2686~2181年)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

从纳特里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国王。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

从斯内夫卢(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

从金字塔的雄伟程度来判断,斯奈夫鲁、胡夫和哈尔夫的统治时期为这个时代的顶峰。

在第五王朝,“太阳崇拜意识”迅速发展,在沙卡拉的乌尼斯金字塔墙上刻著著名的金字塔铭文。

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

从泰蒂(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国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岁的佩比(Pepi)二世。

第一过渡时期(公元前2181~1991年)第七王朝:只统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

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无文献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公元前2130~2040年。

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凯蒂。

第十一王朝:南方公元前2130~2040年。

共有三位法老。

第二过渡时期(公元前1786~1567年)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

西洋古代服饰

西洋古代服饰

美索不达米亚服饰(古代西亚服饰)
苏美尔人的服饰 巴比伦人的服饰 亚述人的服饰 波斯人的服饰
苏 美 尔 人 服 饰
早期苏美尔人服饰: 大多用不加裁剪的布块围住身体。围腰布较宽,从腰部围起并垂下 遮住臀部。有的腰裙在腰部围绕几周。最早的羽毛服装构成苏美尔男子 的服装特色。绅士们面部留有胡须,身穿过膝的裙衣,底边饰有花边。 这种衣服叫卡吾那凯斯,到公元前2400年前后消失,此衣不仅不分性别, 而且不分贵贱,贵族和庶民只是在质料和使用量上有些不同,贵族的衣 服有很多衣褶,布料用得多。 新苏美尔人时期服饰: 拉格什城的古迪亚于公元前2130成为新苏美尔人时期一位杰出的领 袖,从他的一些雕像上我们可以看到他身披的一种大围巾,这种大围巾 构成了新苏美尔人的服装特色。围巾绕周身一圈,再从左肩绕过来,缠 在右臂之下。 古迪亚的帽子又圆又矮,顶呈平状,是一件既舒适又合适的王冠, 周边为翻卷的齐边,有许多装饰,排成密而整齐的点饰。
多利安式柱子
粗壮雄伟,富有支撑的张
力,好象男性的躯体。
多利亚式基同爱奥尼亚式基同
早 期 多 利 安 式 束 腰 衣
后期多利安式束腰衣
2、希玛申(Himation) 古希腊男女都穿的一种披风,广义上也泛指矩形衣料。 按用途分可分为外出用的有里子的希玛申和平常用的没里子的希玛申。 用料:长度为身长的3倍,宽度为身长长度。 颜色:多为白色或本白色,其他还有茶色、黑色、名贵的紫色、朴素 的红色。遇不幸时用淡黑色。 按着装状态分可分为: (1)几乎把全身都包裹起来的(上层阶级女子,地位高的男子); (2)包裹多半个身体,在一个肩上固定(里面有基同); (3)包裹上半身一个肩; (4)包裹双肩后垂下来。 一般希玛申都披在基同(内衣)的外面,以前男子也有直接披在肉体 上的,后来这种传统习惯成为哲学家和学者们的专利并引以为荣。 139页图14-37、14-38

埃及注意事项穿着

埃及注意事项穿着

埃及注意事项穿着在前往埃及旅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有关穿着的事项:1. 尊重当地文化:埃及是一个保守的穆斯林国家,因此游客应该尊重当地的宗教和文化习俗。

穿着应保持谦逊,避免暴露过多皮肤。

女性游客应该避免低胸、短裙或短裤等暴露身体的服装,而是选择长袖长裤或长裙等保守的衣物。

2. 考虑天气状况:埃及气候干热,尤其是夏季,温度较高。

因此,在选择穿着时要考虑舒适度和透气性。

轻薄的自然纤维材料,如棉花和麻布,是抵御高温的理想选择。

此外,早晚可能会有温差,所以在晚上可能需要一件薄外套或长袖衬衣。

3. 穆斯林寺庙的衣着要求:如果你计划参观一些穆斯林寺庙或清真寺,你需要穿戴得更加保守。

男性游客应穿长裤,女性游客应穿长袖长裙或裤子,并且要用围巾或头巾将头部包起来。

4. 轻便的鞋子:尽管埃及许多旅游景点都要求游客脱鞋进入,但在一些观光地区,你仍然需要在很多时间内穿鞋。

考虑到这一点,选择一双舒适的、适合步行的轻便鞋会是明智之选。

5. 防晒措施:埃及阳光强烈,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日晒。

除了使用防晒霜外,穿着帽子和太阳镜也是必须的。

遮阳帽、宽檐帽或头巾可以提供额外的防晒保护,并保护头部不受阳光直射。

6. 适当的游泳衣:如果你计划在埃及的海滩或度假村里游泳,确保携带合适的游泳装备。

在公共场所或保守的地方,避免穿着过于暴露的游泳衣。

7. 注意不同壁画和象形文字的博物馆和古迹:许多埃及博物馆和古迹要求游客脱鞋进入,以保护珍贵的壁画和古文字。

在这些地方穿着舒适、容易脱下的鞋子会很方便。

8. 尊重法规:在公共场所和城市街道上,游客应遵守当地的法规。

裸露的穿着,如赤膊上身或穿着泳衣等,是不被允许的。

尊重当地的法规和礼仪,有助于避免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

总而言之,合适的穿着在埃及旅行中非常重要。

尊重和遵守当地的文化和习俗,选择适合天气和场合的衣物,可以帮助你在埃及的旅行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埃及女性服饰之美

埃及女性服饰之美

■海外手记埃及女性服饰之美黎巴嫩/伊玛尼·麦塔勒王玥编译“这是她头一回发现自己原来是如此天生丽质,镜子里面的她皮肤白皙光洁,服饰艳丽夺目。

尽管被数层厚厚的衣服包裹在里面,但是没有人怀疑,她就是真主巧夺天工的技艺设计出的稀世珍宝。

她让所有女性花容失色,她们不由地嗟叹自己的命运,连她万分之一的姿色也不能及。

她那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为她增色不少,那是一件绣着宗教语言字迹的织物。

”这是1960年上映的一部埃及电影——《圣洁的拉巴特》中的经典桥段描写。

“她制造美丽并且将其恰到好处地遮盖起来。

”一位来自巴黎的知名美容师如是形容上述电影中的这位女子。

数千年来埃及女性从来都是美艳夺目的。

当代埃及女性穿着黑色袍子,那袍子是连成一体的,袖口往上与袍子间形成一展宽幅的飞翼,就像一只翱翔的鹰隼。

她们笑容可掬,体态轻盈,虽然不时地与同伴亲昵地嬉笑怒骂,却仍然显得气质非凡、雍容高贵。

原先她们佩戴厚重的土耳其式面纱,现在换成了轻盈的格状网式面纱。

那面纱两侧缀着金色的饰物,随着她们有节奏的步履,在面颊两侧轻快地跳着舞,时而掠过鼻尖儿。

仿佛随时就可以掀开那层面纱,让旁人一探究竟,仔细端详那许久以来掩盖在这面纱下面的倾城之美。

她们身着贴身的长袍,那布料顺贴着曼妙的曲线自然垂下。

尽管是黑色的一体剪裁的款式,却丝毫遮挡不住她们青春的气息。

她们穿着的长袍是瓦哈比人设计的款式,从前胸到腰际系着两缕用来装饰的金箔。

她们的面庞遮挡在面纱的后面,却不影响人们能够仔细地打量她们露在外面的描了厚重眼影的双眸,还有黑袍两侧轻轻跳跃的雪白的双手。

从法老时代起,埃及女性就走在全球时尚的前列。

在现在看来,她们的服饰讲求的是简单美学。

从上到下只有一根布条缠住,呈一字形直筒状,既省事又好看,还符合现代人骨感美的审美观。

这种叫做“奴葛白”的服装常常将胸部裸露在外,只是上端用两根吊带固定在肩头,就像现在吊带裙的设计,清凉又节省布料;有时将两根吊带裁剪得宽大些,就可以遮住胸部。

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与古埃及美术史

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与古埃及美术史
善于用牛作装饰是两河流 域文化的一大特色。牛头竖琴 是其最古老的精美乐器。
琴架顶部以牛头作为装饰,用天青 石和金箔制成,牛的神志表现得十分生 动,鼓起的牛鼻似在翕动;
琴身由黄杨木制成,正面在沥青上
用贝壳镶嵌着人和动物,表现了古代神 话中的英雄吉尔伽美与双头公牛以及一 些神化的动物在进行人类活动的情景, 具有浓厚的奇异色彩。
专注的表情。
《苏美尔人雕像》
祭祀者群像
《还愿雕像》,出土于 伊拉克阿斯马尔土丘, 约公元前2900年~前 2600年。石灰石,最高 约76.3厘米。伊拉克巴 格达博物馆。
乌鲁克女神像(石雕)
公元前3500~前3000年
推测是当时专供祭祀用的一 种宗教偶像。头像的眼眶没有眼 珠,只有两个很大的洞,显然, 曾用宝石或其他珍贵的石头作镶 嵌的,在眉毛部位有一道深槽, 乃是留作镶嵌黄铜或金子的地方。 至于头像的其余部位,可能是木 料制成的。
图2-11 《纳拉姆辛石碑》出土于伊朗苏萨, 约公元前2254年~前2218年。石灰岩,高约 1.98米。巴黎卢浮宫。
《古迪亚雕像》, 拉伽什。约公元前 2120年。闪长岩,高 73.7厘米。巴黎卢浮 宫。
《法官像》石雕
《行政记录泥板》,伊拉克尼普尔,阿卡德王朝。泥板,8.9厘米×10.4厘 米×2.4厘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图2-16 萨尔贡二世沙鲁金城宫殿复原图,伊拉克,约公元前720年~前705年。20 多个内院,200多个房间
《拉马苏》人首飞牛,出土于萨尔贡二世沙鲁金城宫殿,约公元前720年~前705 年。石灰岩,高约4.2米。巴黎卢浮宫。 宫殿的入口矗立着据称可以赶走恶魔的守护神拉马苏的巨型雕像。亚述人 的这种放置方法应该来自赫梯人的传统。
泥板图书

中外服装史(服装发展史)

中外服装史(服装发展史)

中外服装史(服装发展史)选择题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2.原施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裸态/毛皮/纤维)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毛皮)材料制成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骨针)为标志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夏朝),鼎盛时期是(周朝),废除时期是(秦朝)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汉)朝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11.帝王冕冠有(十二)旒玉珠(144)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通天冠)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饰的最主要特征是汉族服饰:宽袖袍服,裤腿肥大;少数民族服饰:窄袖短上衣,裤腿口较窄,主要是便于骑马打仗17.什么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路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路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0.用整幅布做成的头巾叫(幅巾)21.高腰掩乳裙装主要流行在(唐朝)22.唐代男子皆以穿(圆领袍)为主。

世界各大文明的服饰与时尚

世界各大文明的服饰与时尚

世界各大文明的服饰与时尚服饰与时尚一直是人类文明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世界上各大文明都有独特的服饰特点和流行趋势,通过对比不同文明的服饰与时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风貌。

一、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服饰风格充满了神秘与庄重。

古埃及人生活在尘土飞扬的沙漠地带,所以他们的服饰注重防护和保暖。

男性通常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而女性则选择轻薄的、贴身的衣裳。

古埃及人喜欢用金、银、珍珠和宝石来装饰服饰,以展现财富与地位。

二、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其服饰风格简约而优雅。

古希腊人尊崇自由和人体的完美,因此他们的服饰注重展现身材曲线。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披肩,女性则喜欢穿着宽松的长裙。

古希腊人喜欢使用染色的织物和精致的花纹来装饰服饰,创造出了独特的风格。

三、中国古代文明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其服饰与时尚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服饰注重尊重传统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强调顺从和节制,因此服饰风格相对保守。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对襟的上衣,女性则喜欢穿着旗袍和长裙。

中国的纺织工艺非常发达,丝绸和刺绣是中国古代服饰的特色之一。

古代的中国人也注重层次感和色彩的搭配,以展现其社会地位和身份。

四、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服饰风格充满了浓郁的色彩和细致的图案。

印度人民喜欢穿着华丽的长袍和裙子,尤其是女性,常常选择宽松的沙利华(Sari)作为主打服饰。

印度的服饰注重富丽堂皇,使用丝绸、金属线、珠宝和花纹进行装饰。

五、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强调实用性和实用性,其服饰以接近于身体的贴身设计为主。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短裤,女性则选择穿着类似于现代礼服的衣裳。

古罗马人流行用珠宝和纹饰来装饰服饰,以突显其个人魅力。

通过对比不同文明的服饰与时尚,我们可以了解到服饰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一章 古埃及与俩河流域服饰 背景 1、(河流文明,西方基础)处于地中海的古埃及文明,以及地中海东岸的俩河流域文明,都是以河流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文明,是现代西方艺术、宗教、哲学、政治等一系列文明形成的基础。 2、(动静)由于地理、民族、气候等原因,古埃及和俩河流域表现出一动一静俩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性格,在服饰文化上也展示出不同的特点。 3、(披挂)但又总体呈现为“披挂”风格的共性。基本形式用一块方形布料,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创造出不同的款式,有时候又通过局部的系扎、别针或缝纫连接,形成不同的风格,每种风格代表一种文明或该文明某个阶段的独有特征。

古埃及 一、地理位置 古埃及地处非洲东北角,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世界上第一长河自南向北贯穿全境。 二、自然条件 (1)河水每年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淤泥,成为农作物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哺育埃及文明的“黑土地”。 (2)得益于大海和沙漠的天然屏障,很少有外敌入侵的困扰。 三、历史发展时期 (1)早期王朝和古王国时期

(2)中王国时期 (3)新王国时期 (4)后期王朝时代

四、文化 (1)宗教:因对万物崇拜而产生的宗教 (2)艺术: ① 留下大量壁画艺术 ② 创造了“正面律”“正身侧面律” ③ 一尘不变的艺术风格 2

(3)社会结构:金字塔般的 法老 贵族、大祭司、僧侣、官吏 商人、匠人、手工艺人、画家、雕刻家 农民、劳力、仆人 奴隶、外国俘虏

五、服饰 (1)总述(文物详实,简单,款式无差面料饰品区分等级) 1、炎热干燥的气候有益于墓葬配张品免受外界侵蚀,使得埃及出土的文物丰富详实。 2、服装相对简单、早期全部赤裸上身完全裸露是地位低下者,完全包裹是阶级的象征 3、由于气候炎热和生产力水平底下的缘故服装款式差别不大,通过面料的品质和配饰来区分等级。造型简洁,色彩单纯,与豪奢的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古埃及服饰的最大特色之一。

(2)类型 样式 性别 男 女

里噶丘阿(腰绳) ligature 腰部系绳奴隶、乐师舞者等身份低下人的穿着

罗印·克罗斯(缠腰布) Loin cloth 1、特点:(1)是最原始的服装款式、男女通服(2)材料是本白色亚麻(3)型制上有围裆和兜裆俩种 2、时期:古王国:长度在膝盖以上,这时期的法老缠腰布形制上与普通人一致,但腰间系精致带面料细致压有细褶,前面有镶有宝石和金银饰物的三角挡布,后系一条狮子尾巴。 中王国:缠腰布变长,贵族出现质地轻薄硬挺的长缠腰布套在厚质地的段缠腰布之外的重叠穿法。 新王国:是平民最重要的外穿款式,成为贵族的内衣。 丘尼克(连身衣) Tunic 形制上与吊带裙类似,自胸而下较合体的包裹身体。材料为本白亚麻布 随着历史的进步,衣长变长装饰复杂,女性和男性的品类相同只是细节上有所变化。 3

古王国:仅在膝部以上 中王国:变长变宽松 新王国:出现了窄衣系腰带 中王国之前露乳,之后衣身提高,吊带变宽 比男性长,腰身高、更紧身颜色丰富使用印花面料 卡拉西里斯(贯头衣) Calasiris 1、形制:新王国时期广泛流行男女通用的筒型贯头衣外套,外套里面穿有缠腰布或连身衣;将身长俩倍的亚麻布对折中间开口露出头部,俩侧伸出手臂的口后在侧面竖向缝合。有胸前系带、腰部系带、保持宽松等形式。 2、材料:新王国时代亚麻生产越来越成熟,精致轻巧的半透明亚麻布盛行,人们在上面压上细细密密的褶皱极富装饰性 罗布(长袍) 详见《西洋服装史》p25图例

肖尔(披肩) shawl 穿着场合:18王朝开始王子在公开场合露面时穿优雅而精

致的披肩 穿法是从左前胸向后绕过肩和臀部,围臀一周后到达后补包裹住右肩在左前胸系扎。

与裙子一起形成卡拉西里斯 与男子相比变化丰富。通过袈裟一样裹在身上的叫“多莱帕里”

发饰 1、假发:假发成为古埃及生活的重要内容,假发种类十分丰富。 2、劳动人民留胡须,上层阶级带假胡须成为国王的象征。 3、国王戴王冠,法老戴横条纹头巾耐买西特,平民戴粗布方头巾。女人戴莲花冠冕 古:黑长直;中:大波浪;新:脏辫、戴莲花冠冕

配饰、化妆 无性别之分,上层穿鞋普通人赤足,化妆术发达,配饰多为黄金,发明了玻璃,与宝石一起做成了巨大的项圈耳环手镯等 面料、颜色、纹样 面料:亚麻是古埃及人使用最多的服装纺织品,羊毛仅在外套上使用。 颜色:天然的本白色和稍加处理的漂白色。白色被视为圣洁的颜色。金色和其他颜色只用在配饰腰带等服饰品上。 纹样:大体分为三种:几何纹样、动植物纹样、宗教意义的抽象纹样。 4

两河流域 一、地理位置 位于地中海东部,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区域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二、自然条件 俩河流域上游是石灰高地,中下游为冲击平原。周边地域辽阔,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桥梁”。 三、历史背景 受地理环境影响该地区的发展史中贯穿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洪水、掠夺 分为三个阶段 苏美尔时期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亚述时期(巴比伦空中花园) 四、文化 1、总述 鼓噪、热烈、响彻四方余韵不长不断更迭 2、宗教 两河文明的宗教信仰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洪水泛滥的恐惧,因为没有天然屏障导致外来民族的频繁入侵,使人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悲观的阴影,许多不可控的力量锻造出原始的宗教,成为对人们心灵进行安顿和救赎不可或缺的力量。后世的伊斯兰和基督教皆起源于此。 3、艺术 艺术来源于这一地区的部落相继创造的产物,具有多重性,不像埃及艺术的相对统一。 4社会结构 基于早期苏美尔人建立的社会标准,分为贵族、自由民、奴隶三个阶等级,女人处于家庭从属地位。 五、服饰 一、总述 在两河流域,受不断地迁徙、战争的影响,使得服饰具有多样性,使得新文化时而取代旧文化,时而两者共存并互相影响。无法像埃及那样归纳统一。

二、面料 1、羊毛作为俩河流域最重要的产服装面料,不仅本地消费,而且远销国外。其毛织物的织造技术相当复杂。 2、从苏美尔时期开始,流苏就成为该地区最具特色的服饰传统。其中卡吾那凯斯最具特色,这种面料仿制羊毛表面效果外形厚重且极富机理感看上去像是层层叠叠的羽毛或花瓣。 3、亚麻也有使用但远不及埃及的精细,其重要程度也远不及羊毛。 5

三、具体类型 样式 时期 初期王朝时期 (苏美尔时代) 巴比伦时代 亚述(新巴比伦)

时代

卡吾那凯斯kaunakes (流苏裙/美苏尔裙) (苏美尔人的穿着) 1、早期无论男女都穿裙子,夏天穿较薄的裙子,赤裸上身,冬天穿较厚的裙子 2、由于羊毛表面绺状装饰物的装饰效果被人们喜爱,故仿制该效果创造出了“卡吾那凯斯”的羊毛流苏面料 3、平民衣长及膝,贵族衣长至踝,裙上的绺状装饰物的多少成为区分等级的标志 与苏美尔人穿着方法类似,多为夏天穿着 至于流苏,常常被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装饰在衣物边缘,甚至层层叠叠极富装饰效果的覆盖全身,因此贵族在披肩上采用独特的流苏装饰彰显自己的身份 肖尔shawl (披肩) (闪米特的阿卡德) 1、最基本上衣款式,由方形带流苏面料制成。 2、比埃及的小露右肩方便活动 3、贵族面料好,色彩艳丽 1、形式上沿袭苏美尔人更为华美,流苏精美 2、随着财富的增长披肩上的图案,刺绣也越加丰富 1、较巴比伦变窄披挂方式多样 2、着装方式限于正式场合 3、布满刺绣,嵌有黄金宝石 斗篷cloak 1、用于冬天防寒长至脚踝包裹身体 2、女左男右胸前系扣士兵服装 国王,神职人员专属的类似于袈裟、希玛纯,斗篷面积大,缠绕包身 丘尼克 (连身衣) (混血人种的穿着) 套头需要缝制的长至脚踝的短袖,比包缠式服装更合体,保暖性好男女皆服,妇女系腰带 衣长及膝,系和身份相关的腰带。早期服饰形制相似变化不大所以长时间流行 。缠腰布 平民穿着 发型 受闪米特人和埃及影响由光头洁面到养长头发和胡须,重大仪式带假发假髯 女子留长发梳辫子 对发型格外重视,男女都留卷发,束装饰性发带,男子只留下巴的方形胡须,女子用发网头巾盖头 亚述男人留唇须络腮胡卷曲长发 发型胡须分职业 国王帽子和巴比伦类似但有垂至腰部的流苏 头饰 士兵用的有护耳青铜、头盔 仪式用的黄金大犄角头盔 帽子形状像倒扣的花盆、王冠上插羽毛 几乎没变化,流苏增多,女子带面纱

鞋子 基本赤足,国王在重要场合穿凉鞋 贵族由面料或软皮料的靴子 鞋的款式增多 士兵也穿鞋

首饰 金属工艺发达,各种黄金首饰 数个金属环组成的项圈 喜爱珠宝,首饰种类丰富 6

四、古埃及与俩河文明的差异 1、在地域上,俩河流域北面连接欧亚大陆,东边越过扎格罗斯山脉则与伊朗高原相连远可及印度,可谓气脉贯通,而古埃及地处非洲东北角东临红海南部险滩阻隔,西部是沙漠和高山,北临地中海,在天然屏障庇护不受外族的侵扰的同时也是其对外交流变得极其困难 2、社会上:虽然俩地均盛行对外通商,但俩河流域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多,而古埃及与外界来往的显然要困难的多。外族对古埃及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也是埃及3千年历史却发展缓慢而俩河文明发展呈多样性的的原因之一。 3、俩河流域地形复杂,这些地区有的适合农耕有些适于畜牧,不同作物需要的技术不同,掌握的知识不同并以不同的方式安排生产,生活多样性由此产生。而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河水带来充足的养料,雨水满足了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农民只需要年复一年的遵循相同的规律播种和收割即可保证古埃及的富足繁荣,无需变化。 4综上所述,地形多样则气候多样,地形单一则气候单一,这一点也相应的反映到服饰上,古埃及地处热带沙漠气候,一年四季炎热,服饰单一,而俩河流域高纬度山区四季分明,低纬度平原炎热多雨,因此美索不达米亚的服饰呈现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