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13.1《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课件(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粤教版 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千百年来,敢如此沉沦的惟有柳永,沉沦到如此 精彩的也只有柳永!
二.带你读柳词
• 《蝶恋花》(柳永) 上片:登楼望远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触景伤情 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 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孤独、感伤、落魄 •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下片:无计可消愁 刻骨的相思 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 执着不悔的爱情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一首词引发一场战争....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孙何帅钱 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东南形 胜”云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 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 江之志。 •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 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杭州 繁荣、壮丽的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 容曲尽“
倾诉衷情 直抒胸臆
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 合在一起写,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总结:柳词的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 • 1.描写男女情爱。写尽人间真情、深情、痴情、伤情。 《定风波》、《少年游》、《迷仙引》。 • 2.羁旅行役、江湖落拓、失意潦倒的感慨。《雨霖 铃》、《八声甘州》、《夜半乐》 • 3.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望海潮》 最为有名。
A擅长于“为情造境”,凄美的意境烘托情思意绪。 B擅长以铺叙、白描的手法,,层层叙写刻画展示人物 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达到叙事、写景、抒情自然交 融的艺术效果。 C大胆的以俚语俗语入诗,贴近生活,真切直白,雅俗 共赏,流播极广,下开金元曲。
• 三.一起“浅斟低唱” • 1.“千种风情我来说”柳词吟赏系列:挑选一 首或几首喜欢的柳词,写成300~500字的诗词 写意或赏析评论。 • 2.“乐章宋韵长”之填词实践:挑选自己喜欢 的一个词牌,查查这个词牌的格式要求(字 数、句数、押韵、平仄等),自定主题,尝 试填词。 • 3.尝试将一首词的核心意蕴改写成一首你熟悉 的歌曲的歌词,并尝试演唱。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ppt实用课件3

重点字词解释
伫倚危楼风细细: 久立 高楼 黯黯生天际: 因离别而伤心的样子
拟把疏狂图一醉: 打算 放纵 强乐还无味: 勉强寻欢作乐 又
衣带渐宽终不悔: 形容人越来越瘦
为伊消得人憔悴: 值得
13
思考: 这是一首抒发了什么感情内容的
词?应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朗读?
14
感情内容: 思念意中人,抒发刻骨相思之情
感情基调: 低缓,哀愁
15
? 词中哪些字、词(意象)或句子 特别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刻骨的相 思和哀愁的感情?
伫倚危楼 草色 残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6
品味意象
草色 残照
愁 离情别恨
凭栏登高
思乡怀人
17
草色 残照
愁 离情别恨
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淮南小山《招隐士》
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6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 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 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 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 《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 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 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 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 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 是"酹江月"。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PPT

诗人趣事
诗人的那些不被知晓却很有趣的传闻和故事。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 词。但柳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 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 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 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 填词”,并说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 填词柳三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末两句是说,我日 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的精神萎靡神 色憔悴。为什么这种“春愁”如此执着呢?至此,作者才透 露出这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 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还 “衣带渐宽终不悔”,心甘情愿的被春愁所折磨,即使形容 渐渐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也绝不后悔。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 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 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 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 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 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 父任所(984年,费县)。
咸平五年(1002年), 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 部考试,由钱塘入杭 州,因迷恋湖山美好、 都市繁华,遂滞留杭 州,沉醉于听歌买笑 的浪漫生活之中。咸 平六年(1003年), 孙何知杭州,门禁甚 严,柳永作《望海 潮·东南形胜》,前 往拜谒。此词一出, 即广为传诵,柳永亦 因此名噪一时。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PPT解析

相思怀远之愁
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此立足点能抒何情?
他描写了哪些景?借助这些景(意象)抒发 了怎样的感情?
景
伫 倚 危 楼 极 目 远 眺 草色 烟光 残照
凄 美 伤 感 的 黄 昏 春 望 图
情
相 思 怀 远 之 愁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 联系起来的呢?
景 伫 倚 危 楼 极 目 远 眺 草色 烟光 残照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直情切,荡气回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 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赤诚男子的形象。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立志,是下决心,确定远大的奋斗目标。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奋斗,为实现目标而不前,前途豁然开朗。
相思是一种心情, 相思是心与心的交汇,í )卿,福建崇安 人。 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 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柳永生于仕宦之 家,生性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年轻时也曾求取 功名,期盼“以天下为己任”,但其“怪胆狂情” 不为当权者所容,屡试不第。为求仕宦,柳永漂 泊江南,一边为求取微职而违心拜谒,一边为维 持生计而流连秦楼楚馆作诗填词。其词大受群众 欢迎,世传,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但其仕 途始终坎坷。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 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54岁时方才 考取进士,官居屯田员外郎之微职,世称柳屯田。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门 外。
END
衣带渐宽终不悔: 形容人越来越瘦 为伊消得人憔悴: 值得
理解
久久地倚靠着高楼的栏杆,在微风 习习中极目远望,一缕春愁从天边黯 然升起。残阳中苍茫的大地云霭缭绕, 有谁能理解我凭栏远望的意思呢? 想要放纵身心一醉方休,以酒当 歌排潜心中的愁苦,怎奈强作的欢颜 终究索然无味。那么就让我无怨无悔 地在相思中消瘦下去吧,为了你而憔 悴老去也心甘情愿。
【语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昨夜西风凋碧树,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天涯路”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天涯路 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 在哪里? 在哪里? 描述诗句
明确:昨夜的西风使碧树繁叶凋尽, 明确:昨夜的西风使碧树繁叶凋尽,独自登上 高楼,极力骋望那邈远的路,终不见远走之人。 高楼,极力骋望那邈远的路,终不见远走之人。 西风凋碧树” “西风凋碧树”比喻相思对我的煎熬和摧残之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行为描写, 甚。“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行为描写, 通过行为细节的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细节的描写来 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行为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三句纯用白描 语言洗净铅华。 白描, 这三句纯用白描,语言洗净铅华。尽管包含望 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 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 分析关键 柔颓靡的气息。 柔颓靡的气息表达效果、情感 。 表达效果、 词和手法
归纳: 归纳: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怀人之作 上阕写登楼伫望的情景, 春愁” 上阕写登楼伫望的情景,以“春愁”为核 心描摹春愁之景 笔意婉约含蓄。 春愁之景, 心描摹春愁之景,笔意婉约含蓄。 下阕先写词人欲借醉酒狂歌来解相思之苦, 下阕先写词人欲借醉酒狂歌来解相思之苦, 但借酒消愁愁更愁,无论怎么勉强作乐, 但借酒消愁愁更愁,无论怎么勉强作乐,还是乐 不起来。通过这样一再铺垫,最后才揭明“春愁” 不起来。通过这样一再铺垫,最后才揭明“春愁” 原来就是“相思” 终不悔” 原来就是“相思”,但词人 “终不悔”。 全词曲折达意,千回百转,荡气回肠, 曲折达意 全词曲折达意,千回百转,荡气回肠,感 人至深。 人至深。
—— ——
柳
永
学习目标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学案例适用于高中语文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的一首词作——《蝶恋花》。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词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表现手法,并掌握词作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掌握《蝶恋花》的基本情节、词牌及词语的含义;2.帮助学生分析词作中的表现手法、意境描绘及抒发之情;3.提高学生欣赏和鉴赏词作的能力,了解词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为《蝶恋花》,其基本情节为:主人公花游仙与春官相爱,但因身份差距未能在一起,表达了相思之情。
2. 重点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词作中的表现手法及意境描绘,并掌握相关词语的含义。
3. 难点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帮助学生把握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包括对于爱情和身份的理解、抒发之情的领悟。
1. 课前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搜索并阅读《蝶恋花》的相关资料,如词牌音乐、历代注释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一步: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蝶恋花》的词牌音乐和视频等方式,引入学生进入词作的意境。
第二步:词作解析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蝶恋花》,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1.词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2.词牌的音韵和节奏;3.作者的创作手法和描写方式。
第三步:图文配对教师将《蝶恋花》中的诗句和配图材料分别打印出来,让学生进行图文配对,并解释其意义。
第四步: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解答,提高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3. 课堂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1.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蝶恋花》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2.提供其他相关词作进行比较和分析。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作品进行评估,通过学习成果来判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六、教学反思本教学方案主要针对高中语文课程中的词作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ppt3 粤教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 《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 《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 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 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 “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 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 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 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 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 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 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名罢了。
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
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
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
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
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
28
参考答案
• 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 一层轻烟薄雾,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 珠,默默饮泣。这里用“愁烟”、“泣露” 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 寄寓了作者的哀愁。采用的是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 离恨。
29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高中语文《蝶恋花》优秀教学课件 ppt.ppt

小结:(看《世纪金榜》)
• 主旨:这是一首表现刻骨相思相恋的 情歌,表达了主人公为爱情勇于自我 牺牲的精神。
• 上片写凭栏远眺时,触景生情,引起 对所爱的无限思念。
• 下片写在登高望远的情景下的联想, 进一步写“春愁”的无法排解,并表 达了对爱情的矢志执著和坚贞不渝。
19
鉴赏要点(看《世纪金榜》)
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派别: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秦观等) 豪放(苏轼、辛弃疾等)
4
作者名片 ▪ 《世纪金榜》P68
姓名:▪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
耆卿,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
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
简历:▪
崇安(今属福建)人。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 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
衣带渐宽终不悔: 形容人越来越瘦
为伊消得人憔悴: 值得
8
▪ 请同学朗读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9
思考: 1、这是一首抒发了什么感
情内容的词?应用怎样的感情 基调朗读?
22
参考答案
• 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 一层轻烟薄雾,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 珠,默默饮泣。这里用“愁烟”、“泣露” 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 寄寓了作者的哀愁。采用的是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 离恨。
23
蝶恋花 预习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想想这首词抒发了什 么感情?应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朗读?
▪O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在哪干什 么?神态如何?哪些字特别传神?
2.
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相思之情融 于眼前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 词的上阕描写中,作者看到了或感到 了哪些景物?
3.
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 又是怎么体现的?
4.
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用什么方 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
; /a/20170124/50624790_0.shtml 齐鲁制药李燕
sub61rvs
签上名字,按上手印。直到这时,巡捕小头目才对大家说:“这窃贼并非一般的小蟊贼,他是一个练家子,只是可惜了,他没有把本事用在正 道上。我们早就听人传闻,说是两、三个没有练过武功的壮年汉子根本就近不了他的身!还有人说,此人练得一身好功夫,硬功轻功都相当了 得。倘若与他格斗,你打他不伤,只能吃亏;他若要跑了,又追他不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跑掉。近半年多以来,这恶人已经在附近方圆近 百里的一些村镇里作案多起了,也先后伤了不少的人。为此,县衙这才下了很大的力气进行抓捕,但始终没有抓住他。在本镇上设置我们这个 巡捕小组,也就是为了抓捕这贼的。” 隔壁的年轻男人听了这一席话,吃惊地倒吸一口凉气瞪着眼睛说:“啊!这个练家子瘟神这么难对付啊, 他要是闯入谁家,还不是自认倒霉!”巡捕小头目说:“是啊!我们这就汇报衙门执事,想办法加强力量尽快将这贼抓捕归案,也好使广大的 乡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耿正说:“只可怜了昨儿个夜里遭窃的这两位老人家了。他们无依无靠的,老奶奶还受了重伤!”巡捕小头目对其 助手说:“走,咱们进屋子里看看受伤的老人去!”隔壁的年轻男人和耿正兄妹三人也跟在后面一起进入屋内。一贫如洗的正房屋内,对门儿 邻居张老大的婆姨正端着半碗大米粥劝说老梁头吃一点儿呢。见大家进来,就把粥碗放在床边的桌子上,自己起身站在一边。巡捕小头目和助 手过来问候看望可怜的老人。瘦骨嶙峋的老梁头盖了一条破旧的棉被躺在床上。看到两名巡捕过来看他,就可怜巴巴地流着老泪反复念叨着: “我和老伴儿辛辛苦苦积攒的所有养老钱啊,都被那贼抢走了……老伴儿她到现在还没有醒过来……这叫我以后可怎么活哇?还不如那贼把我 也打死了好啊……”巡捕小头目和蔼地好言安慰一番。看老老梁头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了,就转头对耿正说:“小兄弟,你很不简单呢,出手 救了这两位老人。也非常感谢你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多的线索。我们现在就去你说的那个酒店,再找那两个伙计问问情况。”耿正问:“需要我 陪二位去吗?”巡捕小头目说:“不麻烦你了,我们自己去就行!”说完,又看看躺在床上还在默默流泪的老人,再望一眼仍然昏迷不醒的老 妇人,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叹一口气,和其助手一起告辞走了。耿英看看放在床边桌子上的半碗大米粥,问张老大的婆姨:“梁爷爷可吃了点儿 米粥?”这婆姨摇摇头,无奈地说:“这都热了两回了,可梁叔他连一口都吃不下。”老人伤心地说:“老伴儿醒不过来,我吃不下啊!”耿 正问:“张叔可去请郎中了?”婆姨点点头说:“吃罢早饭就去了。唉,这个张郎中年岁儿很大了,行动慢着呢!”耿英摸摸老妇人的额头, 说:“有点儿发烧呢。”又劝老爷子:“梁爷
柳永(约987-1053)初 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 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 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 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书 香仕宦之家,但多次应试不第, 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 靠为歌妓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成为北宋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专业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 物。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重点字词解释
伫倚危楼风细细: 久立 黯黯生天际:
高楼
因离别而伤心的样子 放纵 又
拟把疏狂图一醉: 打算 强乐还无味: 勉强寻欢作乐
衣带渐宽终不悔: 形容人越来越瘦 为伊消得人憔悴: 值得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 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
学习目标:
1、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它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能力目标:提高诗词 文本自主分析鉴赏能力 和诵读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词中 所表现的情感,丰富自 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1、鉴赏词情 2、品味词句,学会 自主迁移鉴赏
“词” 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 “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 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 格律叫词牌。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 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 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我们平时不 叫写词,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 叫“阙”或“片”。
5、为何“强乐还无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首词的主旨是
表现刻骨的相思恋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专作情语而绝妙者(王国维)
表达的是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的精神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 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 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三 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找景物描写对象: 2、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 又是怎么体现的? 3、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用哪两种 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 4、这阕中用哪些字、词语点染出愁 苦?(注意与词中前语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