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PPT
合集下载
唐宋八大家精品PPT课件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 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 旧政,是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文学 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词作不 多,但其特点是能够“一洗五代旧 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
曾巩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 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 少年时曾作《六论》,文辞宏伟。二 十岁上写的文章,曾受到欧阳修的称 赏。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历任 司法参军,集贤校理,越州通判,齐、 襄、洪、福、明、毫六州太守等职, 元丰五年(1082)升官中书舍人。在做 地方官时,转徙频繁,不能久于其任, 但曾巩为官清廉,比较关心百姓疾苦, 受到群众的称赞。元丰六年(1083)四 月病故。曾巩自己也以古文自负,常 自比刘向。他的文章重议论,少抒情, 以说理缜密、语言简洁著称,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苏洵
苏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 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 川眉山县)人。青少年时不好学习, 相传27岁才发奋读书,考进土不中, 愤而烧掉为应考写的数百篇文章, 而后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 下笔千言,顷刻即成。苏洵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并 称“三苏”。他的文章以政论文成 就最高,代表作有《衡论》、《辨 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 由,晚年自号颖滨遗老。苏轼之弟, “三苏”之一,人称“小苏”。苏 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 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 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 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 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 可没”。著有《乐城集》。
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诗人介绍课程PPT课件演示

称文章唐唐作定这
遂钞,的顺用型为 固》辑编之。和唐
粗
定,为法的以流宋 下唐《选茅后传八
菜
来宋唐了坤不起大 。八宋八根久了家
大八家据,一名
细 做
家大的朱推定称
之家文、崇的的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唐宋八大家诗人介绍动态教育PPT课件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唐宋八大家与古代散文 ppt课件

大批倡导古文的作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
更高级的层次上推动了古文的发展。
ppt课件
14
3、唐代古文运动
领袖:韩愈(倡导)、柳宗元 响应:刘禹锡、白居易、李观、 欧阳詹、张籍……
ppt课件
15
4、宋代古文运动
领袖:柳开(准备期) 欧阳修(高潮期) 苏轼(胜利期)
响应:穆修、王禹偁(准备期) 曾巩、苏轼、苏辙、王安石、
……
ppt课件
7
《滕王阁序》译文
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
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
物产华美有天生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着斗、牛之间的辰位;
人物英俊而山川灵秀,高士徐孺留宿在陈蕃特设的客榻。雄
伟的川郡像云雾从大地上涌起,杰出的人材如流星在夜空里
苏洵
ppt课件
16
三、唐宋八大家
1、提法始于明代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2、成员: 唐代:韩愈、柳宗无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ppt课件
17
四、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主张
第一,强调“文以明道”,文道统一。
第二,强调文章要干预时政,为现实 服务。
第三,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反对因袭、剽窃。
ppt课件
10
翻译:风停了,烟雾也消散了,天空和远山呈现出同样的
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漂流荡漾,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
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路,奇山异水,
天下间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简介ppt课件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之一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 互,不可知其源。
《黔之驴》
探究
▪ 黔之驴.被人们视为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成了 “无能平庸”的代名词。
▪ 从“虎”的角度分析 :1、“虎”作为百兽之王,面 对着一只无犬齿利爪的“驴”,竟“以为神”, “立蔽林间”,当“驴一鸣”,虎便“大骇,远 遁”,“终不敢搏”。可见,虎虽凶猛,但愚昧中 干。
▪ 由此,我们可揭示出“任何貌似强大的凶恶之徒, 其本质都是虚弱的”寓意。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一方面精确准确
《始得西山宴游记》 再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使读 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
《钴鉧(gǔ mǔ)潭记》 面又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和忧愤
《钴鉧潭西小丘记》 心情编织进去,处处浮现着自
己的身影,真正做到了情景交
《小石潭记》
融,使永州笼罩上了一层浓郁
《袁家渴记》
的凄幽的情调。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 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 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 ,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 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唐宋八大家之一PPT课件

.
6
晚望
• 蛮荆人事几推移,旧国兴亡欲问谁。 郑袖风流今已尽,屈原辞赋世空悲。 深山大泽成千古,暮雨朝云又一时。 落日西楼凭槛久,闲愁唯有唯此心知。
•
.
7
墨池记
•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 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 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 其故迹,岂信然邪?
• 曾巩18岁时(1037年),随父赴京,以文相识王安石, 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 并。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 ,此后, 他不但认识了欧阳修,结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经同杜衍、 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 处世的态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 时文,故屡试不第。
• 庆历七年(1047年),其父去世,只好辍学回归故里,侍 奉继母。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 他侍奉继母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抚育四个弟弟、九个 妹妹。
• 嘉祐二年(1058年),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 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mou、曾布及堂弟 曾阜一同登进士第一。
•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 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 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 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 欲深造道德者邪?
•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 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 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 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 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 如哉!
小学语文必知文学常识ppt课件

39、文学作品中有: 劈山救母的(沉香),十二岁当宰相的 (甘罗), 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被毛泽东称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的(刘胡兰)。
40、在神话里有(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愚公移山,嫦娥奔月。 4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选自李商隐《无题》。 42、 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等;边塞诗人(王昌龄、高适)等。 43、“难得糊涂 ”是郑板桥说的。 44、至圣—孔子 书圣—王羲之 药圣—李时珍 亚圣—孟子 画圣— 吴道子 茶圣—陆羽 诗圣—杜甫 医圣—张仲景
5、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并称 (李杜)、李商隐于杜牧并称 (小李杜)、 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他俩与段成式称( “三才子”)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做, 选自(《大林寺桃花》)。
7、唐朝诗人贾岛,与(孟郊)齐名,人们称之为( “苦吟诗人 ”)
8、苏东坡称王维的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9、与“指”有关的成语(指桑骂槐)(指鹿为马)(指鸡骂狗((指 手画脚)。
;金沙澳门官网下载app https:// 金沙澳门官网下载app;
;金沙澳门官网下载app https:// 金沙澳门官网下载app;
;金沙澳门官网下载app https:// 金沙澳门官网下载app;
10、沙里淘( 金)枝玉( 叶)落归( 根)深蒂( 固)执己见 11、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杜甫的诗称 史”。
“诗
13、唐代诗人贺知章把无形的春天写成剪刀,这句诗为 “不知细叶谁
。 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14、书圣王羲之,至圣孔子,画圣吴道子,乐圣贝多芬。 1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其内容分为 (风)(雅) (颂)三部分。
唐宋八大家诗人介绍动态授课PPT课件

散热器支管过墙时,除应该加设套管 外,还 应注意 支管不 准在墙 内有接 头。支 管上安 装阀门 时,在 靠近散 热器一 侧应该 与可拆 卸件连 接。散 热器支 管安装 ,应在 散热器 与立管 安装完 毕之后 进行, 也可与 立管同 时进行 安装。 安装时 一定要 把钢管 调整合 适后再 进行碰 头,以 免弄歪 支、立 管。 散热器支管过墙时,除应该加设套管 外,还 应注意 支管不 准在墙 内有接 头。支 管上安 装阀门 时,在 靠近散 热器一 侧应该 与可拆 卸件连 接。散 热器支 管安装 ,应在 散热器 与立管 安装完 毕之后 进行, 也可与 立管同 时进行 安装。 安装时 一定要 把钢管 调整合 适后再 进行碰 头,以 免弄歪 支、立 管。 散热器支管过墙时,除应该加设套管 外,还 应注意 支管不 准在墙 内有接 头。支 管上安 装阀门 时,在 靠近散 热器一 侧应该 与可拆 卸件连 接。散 热器支 管安装 ,应在 散热器 与立管 安装完 毕之后 进行, 也可与 立管同 时进行 安装。 安装时 一定要 把钢管 调整合 适后再 进行碰 头,以 免弄歪 支、立 管。 散热器支管过墙时,除应该加设套管 外,还 应注意 支管不 准在墙 内有接 头。支 管上安 装阀门 时,在 靠近散 热器一 侧应该 与可拆 卸件连 接。散 热器支 管安装 ,应在 散热器 与立管 安装完 毕之后 进行, 也可与 立管同 时进行 安装。 安装时 一定要 把钢管 调整合 适后再 进行碰 头,以 免弄歪 支、立 管。 散热器支管过墙时,除应该加设套管 外,还 应注意 支管不 准在墙 内有接 头。支 管上安 装阀门 时,在 靠近散 热器一 侧应该 与可拆 卸件连 接。散 热器支 管安装 ,应在 散热器 与立管 安装完 毕之后 进行, 也可与 立管同 时进行 安装。 安装时 一定要 把钢管 调整合 适后再 进行碰 头,以 免弄歪 支、立 管。 散热器支管过墙时,除应该加设套管 外,还 应注意 支管不 准在墙 内有接 头。支 管上安 装阀门 时,在 靠近散 热器一 侧应该 与可拆 卸件连 接。散 热器支 管安装 ,应在 散热器 与立管 安装完 毕之后 进行, 也可与 立管同 时进行 安装。 安装时 一定要 把钢管 调整合 适后再 进行碰 头,以 免弄歪 支、立 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 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 旧政,是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文学 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词作不 多,但其特点是能够“一洗五代旧 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
曾巩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 由,晚年自号颖滨遗老。苏轼之弟, “三苏”之一,人称“小苏”。苏
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 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 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 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 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 可没”。著有《乐城集》。
欧阳修
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 少年时曾作《六论》,文辞宏伟。二 十岁上写的文章,曾受到欧阳修的称 赏。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历任 司法参军,集贤校理,越州通判,齐、 襄、洪、福、明、毫六州太守等职, 元丰五年(1082)升官中书舍人。在做 地方官时,转徙频繁,不能久于其任, 但曾巩为官清廉,比较关心百姓疾苦, 受到群众的称赞。元丰六年(1083)四 月病故。曾巩自己也以古文自负,常 自比刘向。他的文章重议论,少抒情, 以说理缜密、语言简洁著称,
唐宋八大家
制作:赵明玥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
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 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和宋代的苏轼、苏洵、 苏辙、欧阳修、王安石、 曾巩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 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 河南河阳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郡望”一词,是“郡”与 “望”的合称。“郡”是行政 区划,“望”是名门望族, “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 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而 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苏洵
苏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
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 川眉山县)人。青少年时不好学习, 相传27岁才发奋读书,考进土不中, 愤而烧掉为应考写的数百篇文章, 而后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 下笔千言,顷刻即成。苏洵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并 称“三苏”。他的文章以政论文成 就最高,代表作有《衡论》、《辨 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END
谢谢观赏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 陵(今吉安)人。 幼年丧父家贫,母亲以芦荻画地教 其识字,发愤苦学,二十四岁时中进 士,后历任翰林学士、副宰相等职, 积极参与范仲淹的“庆历革新”。 同时,他又是北宋古文革新群体的 领导者,文章和诗词创作都很出色。 他积极奖掖后进,王安石、苏东坡 等人都曾受到他的提携。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
故人称柳河东。生于长安,幼敏悟。4岁时, 母亲卢氏教以古赋14篇,皆能朗朗背诵。贞 元9年(793),进士及第。这一时期,他在 功名、仕途上都比较得意。21年(805),唐 顺宗即位,33岁的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协 助王叔文等改革弊政,为反对宦官擅权、藩镇 割据,做了不少于国于民有利的大事。王叔文 革新集团执政不到7个月,因遭宦官和豪族大 官僚的联合反扑而失败。宪宗即位,柳宗元被 贬为永州(现在湖南零陵)司马。在永州10 年,艰苦生活的磨练,辛勤的创作,使他在文 学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元和10年(815), 柳宗元奉诏回京,但旋即又改贬为柳州(现在 属广西)刺史。柳州所处荒僻,环境恶劣,柳 宗元尽力为百姓做了不少兴利除弊的好事,如 释放奴婢、组织开垦荒地、兴办学堂、破除迷 信落后风俗、发展文化卫生事业等。4年后卒 于柳州,年仅47岁。世人又称他为柳柳州。
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宋嘉佑 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 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 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 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 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 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 生活。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 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苏轼为人正 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 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讲自己书法创 作过程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 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又说:“我书意造本无 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 所书之点画。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 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