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的预防及手术治疗新进展
妇科手术的新进展和临床实践

妇科手术的新进展和临床实践妇科手术作为一门特殊的外科手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地推陈出新,如今已经成为当代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意味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意味着医学界对于女性健康的更好关注。
本文将从妇科手术的新进展和临床实践两方面入手,为读者们简要介绍一下目前妇科手术的最新发展和临床实践。
一、妇科手术的新进展妇科手术的新进展体现在两个方面:手术方式和手术技术。
首先,手术方式方面:现代妇科手术不断推陈出新,常用的腹腔镜手术、阴道手术及经腹膜阴道手术等均已成为常规手术操作,并且开展的越来越精细和熟练。
其次,在手术技术方面:多数妇科手术都要求医生在手术时做到精细、准确和安全,因此,医生对于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械的熟练程度3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近年来,另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是腹腔镜下的机器人手术。
这种手术技术采用电脑操作,具有准确性高、微创进入口小、恢复快等特点,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二、妇科手术的临床实践由于妇科手术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其临床实践也较多。
在此,我们简要介绍几个常见的妇科手术疾病及其临床实践:1、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目前,常见的手术方法是腹腔镜手术,该方法创伤较小,出血少,而且能够清除异位子宫内膜,并可适当节段治疗宫腔黏连和子宫肌瘤等相关病变,大大提高了疗效。
2、卵巢表面肿瘤手术卵巢表面肿瘤是妇科疾病的另一种常见患病类型,手术治疗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手术主要有腹腔镜下手术和开放性手术两种方式。
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也很少,因此成为该手术的首选方法之一。
3、宫颈癌手术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
手术治疗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手术切除恶性的病变组织,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手术方法一般为宫颈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
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妇科恶性肿瘤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妇科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诊断方法以及治疗进展。
一、妇科恶性肿瘤的基本概念妇科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官内的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这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二、妇科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1. 宫颈癌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发生在宫颈的上皮细胞。
早期宫颈癌的症状较为隐匿,常常被忽视。
因此,常规的筛查方法如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和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对于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2.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第二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更年期后的女性。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包括异常子宫出血和不规则阴道流血。
目前,子宫内膜活检和刮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
3. 卵巢癌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最具侵袭性的一种,常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导致很多患者在晚期才被发现。
早期的卵巢癌常通过超声波检查和CA-125血液检测进行筛查,但这些方法并不十分准确。
目前,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为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手段。
三、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1. 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超声波检查是常用的妇科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手段。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袭程度,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确诊妇科恶性肿瘤的金标准。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3. 基因检测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被发现与预后评估相关。
通过对肿瘤组织或血液中的基因进行检测,可以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提高治疗效果。
四、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展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已经从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寿命为目标的综合治疗模式。
预康复(Prehabilitation)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理念,近年来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其概念、理论基础、实施方法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评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本文旨在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预康复理念强调在恶性肿瘤治疗前,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这种治疗模式不仅关注疾病的本身,更关注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体验。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预康复的应用涵盖了营养支持、体能训练、心理干预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和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本文将从预康复的定义、理论基础出发,详细阐述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营养干预、体能训练、心理支持等。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预康复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预康复(prehabilitation)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在主要手术或治疗之前,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干预措施,优化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恢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运动生理学、康复医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预康复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预康复可以帮助患者在手术或治疗前达到最佳的身体状态,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成功率。
预康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再者,预康复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的信心,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预防

卵巢癌
卵巢癌是卵巢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器癌症中发生率 位居第三位,但死亡率是第一位。造成其死亡率居高不 下的原因是由于卵巢生长部位隐蔽,无法直接看到,对 早期患者又缺乏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70%以上的初诊 病人都已有盆腹腔转移。近几十年来,尽管科技水平不 断提高,放疗化疗手术等综合治疗的手段也有了很大提 高,尤其是化疗新方案的不断出现,对于生殖细胞肿瘤 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于最常见的上皮性肿瘤 也只能改善两到三年的近期存活率,五年存活率始终停 留在30%左右。可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至关 重要的。
发病因素
●原因不是非常明确
●生育因素:卵巢癌在不育或生育能力较低的妇女中发病率 较高。
●排卵年:月经初潮早及绝经晚,排卵年长,卵巢癌相对危 险性增加。
临床表现
●年龄: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年轻的多为生殖细胞肿 瘤,2/3为上皮性肿瘤。
●症状:早期多无症状。70%左右的患者表现为消化道症 状,腹胀、食欲欠佳、消瘦而腹部逐渐胀大。
●下腹部包块:部分病人晨起可触及下腹部包块。
●月经改变或阴道不规则流血:
外阴癌
外阴癌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病因 慢性外阴营养障碍 临床表现 年龄:主要多见于老年妇女。 症状:外阴瘙痒是常见的症状,外阴肿物、结节伴疼痛。
阴道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阴道癌
继发性:多见,可由临近器官直接蔓延或血性及淋 巴转移而来
炎症: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 内分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多
囊卵巢综合症等 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肿瘤 恶性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癌,卵巢癌,外阴癌,阴 道癌等
宫颈癌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妇女中 其发病率位居第一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宫颈 癌为46.5万人,其中3/4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 年有13.15万人患病,占全世界总数的1/3。近 年来,由于性传播性疾病的蔓延与播散,宫颈 癌的发病明显年轻化。
药物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新进展

辽 宁药物 与临 床 20 圭 茎 鲞 茎 塑 02
・
1 ・ 71
药 物 治 疗 妇 科 恶 性 肿 瘤 新 进 展
王 敏 王 纯 雁 ,
10 0 2 辽宁 省肿 瘤医院 妇科 。 1 0 4; . 辽宁 沈 阳 104 ) 1 0 2 (. 1 中国 医科大 学第 二临床 学院 妇产 科, 宁 沈 阳 辽 中图 分类号 : 3 3 R7 7. 文 献标识 码 : A
欧 洲 Ⅱ期 临 床 研 究 推 荐 剂 量 为 单 药 二 线 3 0rg r 每 3周 5 /r a l
1次 , 线 联 合 用 药 10rg m 每 2周 1次 或 8 一 8 a/ 0mg m2每 / 周 1次 。
异 构 酶 抑 制 剂 ( C T一1 、 管 抑 制 剂 ( 紫 杉 醇 ) 及 如 P 1 )微 如 以 D NA 修 饰 / 化 剂 ( T ) 有 较 好 的 相 加 和 协 同 作 烷 C X 都
不 断 地 探 索 有 效 的 药 物 。 下 面 就 近 年 来 开 发 的 有 效 新 药 综
述如 下。
C T.1的商 品 名称 为开 普拓 , P 1 是第 一个 特 异性 拓 扑 异
构 酶 I抑 制 剂 , 通 过 与 拓 扑 异 构 酶 I和 D 它 NA 形 成 的 复 合 体 的 稳 定 结 合 , 异 性 抑 制 DNA 重 连 步 骤 , 起 D 特 引 NA
细 胞 肺 癌 、 巢 癌 、 乳 腺 癌 等 多 种 动 物 和 人 类 肿 瘤 细 胞 卵 及
株 , 括 对 顺 铂 和 卡 铂 耐 药 株 有 显 著 的 抑 制 作 用 。 而 且 与 包 绝 大 多 数 的 细 胞 毒 药 物 , 括 氟 尿 嘧 啶 类 ( 5F ) 拓 扑 包 如 .u 、
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现状

2 % ) 除外组 织分化差者 均可行 保 留生育 功能 的宫颈 截除 0 ,
术 , 时要 求 为 盆腔 及腹 膜后 淋 巴 结 无 转 移 , 瘤 较 局 限 , 同 肿 切
缘干净者。但该手术 应合 理选 择适应 证 , 有经 验者 , 良好 病 理和细胞学检查。临床 Ⅱa 以内, 期 尤其是年青人 , 首选 手术
移率 7 一1% , % 4 无论 年龄如何 , 建议行 双卵巢切 除。最后 根 据病理结果危险因素如肿瘤切缘是否 干净 、 瘤距切缘是 否 肿
卵巢上皮癌 ( 非透明细胞 ) 高分 化 , 、 可保 留生育功能 , 件一 条
直 比较严谨 , 肿瘤为 I , 完成 生育后 行 卵巢子宫 切除 , a期 待
膜 后淋巴结是否转移 、 部位 、 数量 、 小 , 大 子宫外是 否有肿瘤 ,
腹 水或腹腔冲洗液 细胞学 情况 等。对特 殊组织 学类 型如腺 鳞癌 、 鳞癌 、 黏液腺癌 、 透明细胞癌 、 浆乳癌 、 深肌层浸润伴脉 管瘤栓 、 腹膜后 淋 巴结 转移 及 宫外 有肿 瘤 应 以联合 化疗 为 主, 宫颈问质受侵则选 用盆 腔体外 +阴道腔 内放疗 , 激素 孕 的治疗效果 目前 尚有争议 。 CO a V的治疗是 以化疗 为主辅 以手术 的综合治 疗。早期
治 疗 , 对 局 部 晚期 (I2 l 2期 ) 肿 瘤 > l 但 b 、l a , 14c n者术 前 应 给
险因素而辅助放疗 、 化疗及激 素治疗 , 如组织学类 型、 分化 程 度、 肌层浸润深 度 、 是否有 脉管瘤栓 、 颈间质 是否受 侵 、 宫 腹
予辅 助治疗 如后装 治疗 。根据肿瘤大小及 效果反应情 况 , 源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治疗之我见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治疗之我见妇科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对于这类病人的临床治疗,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手术治疗方面,应综合考虑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的分期及转移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对于早期病例,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宫腔镜或腹腔镜手术来保留更多的生殖器官及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损伤。
对于晚期病例,手术可以减轻肿瘤压迫症状,或者通过姑息手术来缓解症状。
在手术治疗后,应密切监测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肿瘤的复发或转移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放疗治疗方面,放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杀伤肿瘤细胞来达到治疗效果。
但放疗也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评估放疗的效益与副作用,选择合适的放疗方案。
对于晚期病例,可以通过放疗来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的生长,提高生活质量。
在化疗方面,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通过药物来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化疗可以在手术前、术中或术后进行,以减小肿瘤的体积、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化疗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因此应结合病人的肿瘤类型、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病人的药物反应和毒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特定的肿瘤类型,如乳腺癌、卵巢癌等,靶向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靶向治疗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信号通路或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以达到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强、作用迅速等优点,可以在化疗或放疗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应综合运用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以个体化的方式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病人和家属也应加强对疾病的了解和支持,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疗效。
培训课件:2024年妇科肿瘤的临床诊治新进展

在线提问或邮件提问。
02
回答内容
主讲嘉宾会针对参训者的问题进行回答,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建议。
03
注意事项
在互动答疑环节中,参训者应注意提问的质量和针对性,以便更好地交
流和互动。同时,主讲嘉宾也会对问题进行筛选和解答,以确保答疑环
节的高效和有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妇科肿瘤的最新临床诊治方法,难点是理解并掌握临床研究的结果及其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课程内容的适用范围
本课程内容适用于妇科肿瘤领域的医生、研究生和相关研究人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掌 握妇科肿瘤的最新临床诊治进展。
互动答疑
01
提问方式
在本环节中,参训者可以向主讲嘉宾提问,提问方式可以是现场提问、
03
2024年妇科肿瘤临床诊治新进展
新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妇科肿瘤影像学资料进行自 动分析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基因检测与精准治疗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对肿瘤进行基因分型,为患者 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细胞或免疫调节剂治疗妇科肿瘤,提高患 者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多学科综合治疗
结合手术、放疗、化疗、免疫 治疗等多种手段,制定个体化 的综合治疗方案。
肿瘤疫苗
研发针对特定妇科肿瘤的疫苗 ,激发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肿 瘤的预防和清除能力。
细胞疗法
利用干细胞或免疫细胞进行肿 瘤治疗,为患者提供全新的治 疗选择。
04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享
01
成功案例一:早期发现与治疗
关注新型治疗方法的研 发和应用,不断更新治 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苗的有效性
• CIN2以上的病变主要是由于感染HPV16及18引起 • 26—16岁妇女接种Gardasil及Cervarix疫苗, 均能提供90%以上的有效性 • 可有交叉保护作用 • Gardasil(4价): • 对持续HPV31有效达50% • Cervarix(2价): • 对预防持续HPV31/45能够达75%的有效性, 对持续HPV33感染有效性达47%
子宫颈癌的预防
宫颈癌预防医学研究的三个突破性进展
(1) HPV被证实是引起宫颈癌的重要病因学因素 100%的宫颈鳞癌和超过70%的宫颈腺癌HPV相关 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一致声明: HPV感染是CIN及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 没有高危 HPV持续感染的妇女几乎没有患宫颈癌的危险 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病因学明确的恶性肿瘤
Y
o
u
r
C
o
m
p
a
n
y
s
l
o
g
a
n
i
n
h
e
r
e
妇科恶性肿瘤的预防及手术治疗新进展
湖南省肿瘤医院 王静
L/O/G/O
三大妇科恶性肿瘤
1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卵巢癌
2
3
宫颈癌
发病率在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 每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人51万,我国每年有新发病例 13.15万,占世界子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1/3。 全球每年死亡28.8万,我国约5万人 平均发病年龄由20年前的54岁提前到45岁 30岁以下明显增加 鳞· 腺癌之比由10:1到4:1, 发病地区由贫困山区蔓延至经济发达地区及沿海
手术治疗趋势
保留生理功能
个体化 人性化 微创化
保留生育功能
器官及功能重建
1974年 MD Anderson 肿瘤中心的Piver Rutledge 将宫颈癌手术分为五类: • Ⅰ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 原位癌到早期浸润癌 • Ⅱ型:扩大全子宫切除Wertheim 变式:微浸润 放射后小的复发灶 • Ⅲ型:Mergs 术式:Ⅰb 、 Ⅱa • Ⅳ型:宫颈癌扩大根治术 : 前部中心复发癌 • Ⅴ型:超根治:(前、后)半盆切除 中心复发癌累 及部分远端输尿管
WHO立场文件(2009 .4)
我国现状
• 中科院肿瘤医院合作进行“中国女性初始性行为年龄的 调查及中国女性,医务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对HPV及 预防性HPV疫苗的认知度调查”科研项目 • 中国妇女子宫颈腺癌HPV型别分布:以医院为基础的多 中心研究(七个大区,七家肿瘤医院收集650例ADC病例, 由DDL参与诊断) • 为疫苗在中国内地使用给政府提供依据 • Gardasil(4价)及Cervarix(2价)疫苗正在三期临床 试验中
存在的问题:
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费时,出血有时
难以控制,切除范围能否达到宫颈癌根治术
的要求,尚无标准统一的术式。
目前又已在腔镜下开展。
•
卵巢癌的预防
• 血清CA125联合阴道超声检查( TVS)已经被广 泛应用于所有大规模的卵巢癌筛查研究中 • 口服避孕药的保护作用 • 重视对以下高危妇女提供筛查:1).BRCA1和 BRCA2突变的携带者;2).乳腺癌/卵巢癌家族 中的成员;3).或者只有乳腺癌家族史,但是 乳腺癌发病早的妇女。 • 卵巢癌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建立与差异表达蛋白 诊断模型的研究也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宫颈癌预防医学研究的三个突破性进展
• ⑵ 薄层液基细胞学 HPV DNA检测新技术 • 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ybrid Capture HC) • 显著提高识别宫颈癌的高度病变的敏感度 • 98%的早期病人可通过合理筛查方法查出 • ⑶ HPV 预防性疫苗 默沙东的四价疫苗Gardasil (HPV6,11,16,18) 于2006年6月9日,获FDA批准上市;葛兰素的二价疫苗 Cervarix (HPV6,11)于07年9月24日获欧盟批准上市。 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成为可能
• 微创是一种观念,是理念,而不是一种手术名称和手术 方法。
妇科微创手术的分类
• • • • • • • 妇科腹腔镜 妇科宫腔镜 妇科经阴道手术 射频消融技术 妇科血管性介入治疗 妇科超声介入治疗 机器人手术
妇科微创手术
概念: 1)途径和方法:微创手术途径和方法可以相同或不同但 对病灶的外科处理标准不能降低,甚至高于传统手术。 2)治疗效果:微创手术后近期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 恢复早等优点,其远期效果应等于或高于传统手术。
3)手术的危险程度:微创手术对全身情况的要求相对低 于传统手术。
手术途径的多样化
• 阴式子宫广泛切除术(VRH) 起源:欧洲、日本,称为Schauta 手术 我国 张其本(台湾) 安徽医学院 首例阴道试行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 1956年 开展并辅以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优点:手术时间短 切除范围广:足够长度的阴道 宫旁组织及骶主韧带,术后恢复快 缺点:盆腔淋巴结清扫需经腹或腔镜 手术器械的改进与应用― “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
指征: 1. 渴望生育的年轻患者 2. 不存在不育因素 3. 病灶<2cm(目前<4㎝) 4. FIGO分期 Ⅰa2~Ⅰb1 5. 鳞癌或腺癌 6. 阴道镜检查未发现宫颈内口上方有浸润 7.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注意: • 严格的手术指征 • 术前判断宫颈管内口和子宫下段肌层有否受浸 MRI 96.7% • 手术技术的要求 • Shepherd 和 Rog 等报告一年内妊娠率37%~61% • 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式多样 • 经腹 • 经腹腔镜
• 科学家分析了10000多名卵巢癌妇女患者和13000多名 健康妇女参试 者的DNA样本。结果发现,5个遗传基因 变体与卵巢癌风险息息相关。这5个基因变体分别位于 第2、3、8、17和19号染色体。其中4个基因变体在重 症卵 巢癌(最常见最具攻击性的卵巢癌)妇女患者身上更 为常见。 • 影响卵巢癌风险的19 号染色体的一个区域以及19号染 色体同一区域的基因变体,也会使本来就携带17号染色 体上BRCA1缺陷基因的妇女患者的乳腺癌风险大增。 早期研究发 现,BRCA1 和BRCA2基因突变会大大增 加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 • 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 9月19日
展望:
SNSRH对减少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明显有效,开展PAN的 解剖与生理功能基础研究的同时,寻找到一种能显示神经的标志 物。 规范术式 , 进行前瞻性随机性多中心研究,对生存率,肿瘤控制 率,生存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保留生育功能
• CKC的再次应用(治疗上) • 180年的历史 CINⅢ级 , 宫颈原位鳞癌 ,Ⅰa期宫颈癌 • 要求:宽度 病灶外0.5cm 锥高延至颈管2~2.5cm 要将鳞柱交界一并切除 • CKC 有效治愈率90%~99.6% 切缘阴性者复发率0.3% • 注意 :切缘阴性的原位癌,随后进行子宫全切后,为 浸润癌的报道 原因: 腺体受累,病变的多中心性→复发因素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
• 早诊早治的预防:绝经后阴道流血、围绝经期月经紊乱; B超随诊子宫内膜厚度(5㎜为阈值,其阴性预测值为 96%,阳性预测值87%,敏感性100%) • 发病学预防: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子 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变已成策略;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 节剂预防围绝经妇女子宫内膜癌处于研究阶段。 • 病因学预防:子宫内膜癌癌“三联征” :肥胖、高血 压、糖尿病。 胰岛素拮抗病—病因学预防的可能
保留生育功能
• 根治性宫颈切除术(LVRT) 1994年 法国 Dargent 首次提出 先行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送病检,阴性则行 LVRT 要求:切除部分阴道和穹窿,近端部分主 韧带, 80% 的宫颈,留下的宫颈术中进行病检; 环扎宫颈;缝合残存宫颈及阴道部
2009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德国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1936年出生, 36岁成为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 即开始研究HPV,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HPV 某些亚型为宫颈癌的病原体。
• 小分子双链环状DNA • 电镜下,20面体对称球 形,¢45-55nm • 118种型别,与生殖器感 染的54种 • 宫颈癌高危HPV13种:16, 18,31,33,35,39, 45,51,52,56,58, 59,66
• 宫颈癌手术的途径: 1.经腹手术: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 淋巴清扫术; 2.腹腔镜手术: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清扫术; 3.经阴道手术(联合腹腔镜): 阴式广泛 子宫切除+腹腔镜淋巴清扫术或腹膜外淋 巴清扫术。
宫颈癌手术保留生理功能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ystematic nerve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SNSRH) 20年前由日本学者提出,现在欧美开展较多。 宫颈癌根治术,尤其是Ⅲ型手术,术中损伤了盆腔自主 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PAN), 术后常出现下 尿道和(或)膀胱功能障碍,如:感觉丧失,储尿及排 尿功能失调,尿失禁等;肛门和/或直肠功能障碍,主 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 秘及腹泻等;外阴,阴道 功能障碍并发症,严重影 响患者生存质量。
宫颈癌手术保留生理功能
保留 卵巢功能: • 宫颈鳞癌卵巢转移< 10% • 方法:悬吊、包埋 移位:侧腹部,腹膜外,乳房下 • 问题:并发症,症状性卵巢囊肿 ,激素水平下降 • 建议:双侧或保留到原位 • 移植:血管吻合技术,体外冻存 阴道延长:腹膜代阴道:术式简单易行 适应症: 1. FIGO分期Ⅰb1期 2. 肿瘤¢<3cm 3. 无宫旁及阴道侵犯 4. 无血管及淋巴管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