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辽海版二年级下册第1课画感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 画感觉|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 画感觉|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画感觉|辽海版教学目标1.了解“感觉”这个概念2.能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感觉3.通过操作画具,用颜色和线条表现感觉教学重点1.学生对“感觉”的理解2.绘画技法的演示和操作教学环节热身活动(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自己喜欢的颜色,并画出自己心中的颜色。

新知讲解(20分钟)1.讲解“感觉”这个概念,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感觉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2.通过幻灯片演示和课堂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绘画技巧,如线条的描绘、颜色的运用等。

绘画实践(60分钟)1.让学生在铺好的宣纸上通过操作画具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表现自己的感觉。

2.老师和助教在实践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绘画成果。

思考与讨论(20分钟)1.带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展示,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表现的感觉。

2.引导学生向其他同学汲取绘画经验和思路。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在绘画实践中所呈现的创意、技法、颜色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2.通过讨论和展示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感觉”和“绘画技法”的掌握程度。

扩展资源1.《儿童绘画》(张高强编著):该书主要介绍绘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术,适合小学绘画初学者。

2.蒙氏美术:结合蒙氏教育的理念,以示范性图片和问题引导方式,帮助儿童体验美术的愉悦和提升绘画技能。

小结本次教学以“感觉”与“绘画”的关系为主题,通过热身活动、新知讲解、绘画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感受绘画的趣味和魔力,提高绘画技能和感知能力。

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美育资源,形成良好的课外学习氛围,本节课也提供了一些扩展资源供学生参考。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 画感觉|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 画感觉|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画感觉|辽海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基本感知能力和表现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感知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内容1. 观察与体验: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体验不同的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2. 表达与创作:鼓励学生用画笔和颜料表达自己的感觉,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感觉画作。

3. 分享与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2.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觉。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听到、触摸到的感觉。

2. 观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感觉。

3.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进行交流和讨论。

4. 创作:教师鼓励学生用画笔和颜料表达自己的感觉,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感觉画作。

5. 展示与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进行交流和讨论。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画感觉2. 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感觉画作,要求用画笔和颜料表达自己的感觉。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创作过程和感受的短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画感觉|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画感觉|辽海版

教案标题: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画感觉|辽海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的概念,理解不同感觉的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感觉的表达和描绘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感觉的概念,知道不同感觉的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和描绘感觉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并表达抽象的感觉。

2.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绘画材料和技巧来表现感觉。

教学准备:1. 准备感觉相关的图片和示例作品。

2. 准备绘画材料和工具,如画纸、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绘画知识,如颜色、形状、线条等。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画感觉”,并解释感觉的概念。

二、讲解感觉的表现形式(10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和示例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感觉的表现形式,如快乐、悲伤、生气等。

2. 讲解不同感觉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如颜色、线条、形状等。

三、绘画实践(20分钟)1. 分发绘画材料和工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达和描绘自己内心的感觉。

3.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绘画感受和创作思路。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重点评价作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感觉的表达和描绘能力的重要性。

2. 提供一些拓展活动,如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感觉,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感觉的表现形式和绘画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感觉的表达和描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画感觉|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画感觉|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画感觉|辽海版一、教材背景本课程是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第一课,属于辽海版的内容,主要掌握孩子们的感性认知。

本课程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场景,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颜色、形状和质感,在色彩的世界中感受美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并能简单地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

2.培养学生对颜色、形状和质感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感性认知水平。

3.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表达欲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意识。

三、教学内容1.色彩世界的探索:–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或场景,引导他们对其中的颜色进行感知和观察,例如:绿叶、红花、黄沙等。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让他们尝试自己选拔颜色进行表现。

2.形状和空间的意识:–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或场景,引导他们对其中的形状和空间进行观察,例如:球、锥形等。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来表达自己对形状和空间的感知。

3.材料的运用:–给学生一些不同的材料,例如彩色铅笔、水彩笔、彩色纸等,让他们自由发挥,用不同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四、教学准备1.物品或场景的图片素材。

2.彩色铅笔、水彩笔、彩色纸等绘画材料。

3.白板和白板笔。

4.一些绘画用具,如水杯、毛笔、毛巾等。

5.老师自己的绘画作品,作为示范展示。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向学生展示图片素材,让他们自由观察和感受里面的颜色、形状和质感,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提出本节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第二步:教学重点1.向学生讲解色彩、形状和质感的基本知识,让他们了解这些要素在美术作品中扮演的角色。

2.对学生进行绘画示范,向他们展示如何用颜色、线条和形状表现不同的物品和场景。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创意,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妙之处表达出来,让他们自由发挥。

4.关注学生的细节表达和技术运用,引导他们不断改进。

第三步:结束让学生向班级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感受,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

小学美术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 第1课《画感觉》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 第1课《画感觉》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辽海版二年级下册第1课《画感觉》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各种气味的特点,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嗅觉。

能力目标:能用各种工具以不同的色、点、线、形表达不同的嗅觉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从心理学上讲,嗅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得到一种个性化的新感觉。

美术与嗅觉形成色、嗅联觉。

本课就是让学生在嗅觉感受的刺激下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色、点、线、形表现自己对各种气味的嗅觉感受。

3重点难点
重点:用各种工具画出不同的色、点、线、形,表现各种嗅觉感受。

难点:嗅觉如何用色、点、线、形表达。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激趣导入
(一)、激趣导入,初步创作:
1、星期天,我经过麦当劳门口,一股浓浓的香味吸引了我,顿时我的口水就流出来了,你们知道我闻到了什么味道吗?可以抢答。

(熟悉的生活情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到嗅觉上,“闻到了什么味道”激活了感知储存)面对学生各种回答,我只是说“我把答案画出来,你们猜一猜,到底是什么?”顺手拿起水粉笔饱蘸橙色点个很大的点,淡黄色画几条短线。

(看点线猜物既让学生感悟到实物与色点线形的联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

辽海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辽海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辽海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画感觉》 (3)第2课《混色练习》 (9)第3课《用线画画》 (13)第4课《刮出来的画》 (17)第5课《小蚂蚁搬家》 (19)第6课《七星瓢虫衣裳美》 (24)第7课《虫趣》 (27)第9课《小草小草我爱你》 (30)第10课《地球是我家》 (33)第11课《端午节—五彩粽子》 (35)第12课《节日里的挂件》 (38)第13课《小事不小》 (40)第14课《走过斑马线》 (42)第15课《我有一个家》 (44)第16课《纸盒里的故事》 (46)第17课《小象找家》 (50)第18课《鞋的联想》 (52)第19课《信封玩偶会说话》 (57)第20课《摇摇摆摆的玩具》 (60)第21课《鹤的画法》 (62)第22课《熊猫的家》 (64)第1课《画感觉》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知各种气味的特点,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嗅觉。

能力目标:能用各种工具以不同的色、点、线、形表达不同的嗅觉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情感。

2学情分析从心理学上讲,嗅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得到一种个性化的新感觉。

美术与嗅觉形成色、嗅联觉。

本课就是让学生在嗅觉感受的刺激下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色、点、线、形表现自己对各种气味的嗅觉感受。

3重点难点重点:用各种工具画出不同的色、点、线、形,表现各种嗅觉感受。

难点:嗅觉如何用色、点、线、形表达。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初步创作:1、星期天,我经过麦当劳门口,一股浓浓的香味吸引了我,顿时我的口水就流出来了,你们知道我闻到了什么味道吗?可以抢答。

(熟悉的生活情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到嗅觉上,“闻到了什么味道”激活了感知储存)面对学生各种回答,我只是说“我把答案画出来,你们猜一猜,到底是什么?”顺手拿起水粉笔饱蘸橙色点个很大的点,淡黄色画几条短线。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画感觉|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画感觉|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画感觉|辽海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表达自己对不同感觉的绘画方式,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觉,提高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感觉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感觉的概念,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2. 绘画与感觉:讲解如何通过绘画表达不同的感觉,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3. 绘画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4. 实践练习: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感觉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感觉的概念,学会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和色彩表达复杂的感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PPT、绘画示范视频。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的感觉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新授:讲解感觉的定义,展示如何通过绘画表达不同的感觉。

3. 示范:通过视频或现场示范,展示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感觉的绘画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板书设计1. 画感觉2. 内容:- 感觉的定义- 绘画与感觉- 绘画技巧- 实践练习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感觉的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使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表达清晰的感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反馈,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文档为教学设计大纲,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方法的实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年级美术下册《画感觉》课件

二年级美术下册《画感觉》课件

欣赏书本P21
• 画家作品《无题》
• 摄影作品
• 学生作品《盛夏的感觉》、《炽热的感觉》、

《清冷的感觉》
作业
• 试用线条或颜色表现热烈和宁静的感觉
• 要求: • 1、用线把纸划分两半,分别画出热烈、宁
静的感受 • 2、分别在正上方写上主题名称,并在下方
用一句话写上用这种线或色的原因。
《八细十密七、神柔仙和卷》
简徐练悲粗鸿犷《、奔刚马劲图有》力
《热烈》
《宁静》
画感觉
听音乐画线条线条给人的感觉来自直线——平静、安宁 波折线——激动、有力与跳跃 波浪线 ——柔和、舒适与恬静
其他的线条
• 欣赏书本P20 • 画家作品《春潮》、《腰鼓舞》、《元曲》 • 学生作品《风的感觉》、《寒冷刺骨的感觉》
听音乐感受色彩
色彩与感觉
( 太阳、火堆 ) --温暖、炽热 ( 森林、新芽 ) --生机、生命 ( 金子、稻穗 ) --富贵、满足 ( 天空、大海 ) --平静、清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辽海版二年级下册第1课画感觉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各种气味的特点,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嗅觉。

能力目标:能用各种工具以不同的色、点、线、形表达不同的嗅觉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从心理学上讲,嗅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得到一种个性化的新感觉。

美术与嗅觉形成色、嗅联觉。

本课就是让学生在嗅觉感受的刺激下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色、点、线、形表现自己对各种气味的嗅觉感受。

3重点难点
重点:用各种工具画出不同的色、点、线、形,表现各种嗅觉感受。

难点:嗅觉如何用色、点、线、形表达。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激趣导入
(一)、激趣导入,初步创作:
1、星期天,我经过麦当劳门口,一股浓浓的香味吸引了我,顿时我的口水就流出来了,你们知道我闻到了什么味道吗?可以抢答。

(熟悉的生活情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到嗅觉上,“闻到了什么味道”激活了感知储存)面对学生各种回答,我只是说“我把答案画出来,你们猜一猜,到底是什么?”顺手拿起水粉笔饱蘸橙色点个很大的点,淡黄色画几条短线。

(看点线猜物既让学生感悟到实物与色点线形的联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
2、学生猜完后我追问:①你是怎么猜到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色点线形。

(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嗅觉是可以用色点线形表达出来的)②你还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根据气味作联想)③是什么心情?(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在嗅觉中起着一定的支配作用,比如对同一种香味,有的人是喜欢,有的人是厌恶,由于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色彩,如果把嗅觉与情感剥离,只剩下实物的气味,表现的内容就单调、不感人了。

)请你在最短的时间里用色点线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