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PPT生物必修-精选

合集下载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 必修2 第2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展示技能:讲解技能
讨论
1.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为什么首先要确定哪些染色体?
2.为什么不测定全部46条染色体
成对
Aa
分 离
单个 A
a
成对
分 离
单 个
成对
Bb
分 离

个B
b
成对
分 离
单 个
自由组合
AaBb
AB
Ab
aB
ab
XA Xa X XA Ya

F1 红眼(雌) 红眼(雄)
XA Xa X
XAY

红眼
F2 XA XA
红眼 红眼 XA Xa XA Ya
白眼 F2 红眼
Xa Ya XA XA
红眼 红眼 XA Xa XAY
白眼 XaY
红:白=3:1
红:白=3:1
测交
检测F1红眼(雌)
假说二
F1 XA Xa X Xa Ya
Y
果蝇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雌果蝇的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 示;雄果蝇的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表示。
提出假说
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X、Y染色体同源区段 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X
Y






XY
假说一:控制果蝇红白眼色 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假说二:控制果蝇红白眼色 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 源区段
假说三:控制果蝇红白眼色 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基因的表示方法
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DD 、Dd、dd 如果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先写性染色体,后写基因在性染色体的右上角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减数分裂1、定义: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

(2)时期:原始生殖细胞(特殊的体细胞)→成熟生殖细胞(3)特点: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在睾丸中)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变形为精子)Ⅰ、间期(精原细胞)DNA复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与有丝分裂间期相同)Ⅱ、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初级精母细胞)①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交换部分片段。

(又称四分体时期)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下两侧。

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Ⅲ、减数第二次分裂期(次级精母细胞)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②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四个精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点:①相同点:形成过程与精子基本相同,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卵细胞。

②精子的形成场所在睾丸,卵细胞的形成场所在卵巢。

③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细胞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大的细胞叫做卵细胞,小的细胞叫做极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也分裂成两个极体。

④精子的形成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的形成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⑤精子形成需要变形,卵细胞形成不需要变形。

⑥减数分裂的结果: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高一生物会考复习课件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高一生物会考复习课件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⑴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它们 分别是 1和2、3 和4 ⑵哪几条是非同源染色体?
1和3、 1和4、2和3、 2和4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每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 一个四分体。
⑶_1_个四分体含有 1 对同源染色体,含 有 条2染4色体, 条染4色单体,
个DNA分子。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交换相应的片段。
123 4
部分交换
属于姐妹染色单体的是: 1和2 3和4
属于非姐妹染色单体的是: 1和3 1和4 2和3 2和4
一、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 ①减数分裂Ⅰ
交换
四分体
赤道板
第 11 页
分离 自由组合
一、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 ①减数分裂Ⅱ
2、过程: ①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②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 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③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父本
精子
2N 减数 N
分裂
母本
卵细胞
2N
N
受精作用 受精卵有丝分裂 个体
2N 细胞分化 2N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①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 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② 通过有性生殖,新一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而通过无性生殖只 能继承单亲的遗传物质 ③ 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有利于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④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PPT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PPT

区域性排列
某些基因在染色体上聚集在一起,形 成区域性排列,这些区域称为基因组 区域。
基因的排列方式
01
02
03
串联排列
基因按照一定顺序串联在 一起,形成一个基因组。
并联排列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并联排 列,不同基因可以相互交 换或重组。
跳跃排列
某些基因可以跳跃至其他 位置,这种排列方式有助 于基因重组和进化。
性。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染色体的结构 和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生物
体的表型和进化。
02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排列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线性排列
组织特异性排列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按照一 定的顺序分布在染色体上。
某些基因在特定组织或细胞中表达, 它们的排列具有组织特异性,这种排 列方式有利于细胞分化与发育。
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导致基因排列顺序和数量的变化。
染色体变异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两种类型,其中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 倒位和易位等,数目变异则包括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通常会导致遗传性疾病和发育异常,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产生负面影 响。
基因突变的概念
目前已有多种基因治疗方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包括体细胞 基因治疗和胚胎基因治疗等。
基因治疗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治疗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疾病治 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基因与染色体的伦理问题
基因编辑的伦理争议
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如设计婴儿、人类种群干预等,需要制定严格的伦理规范和监管措施。
个人基因信息的隐私保护
个人基因信息属于敏感信息,需要加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防止滥用和侵犯个人隐私。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的婚配图解
亲代 女性正常 男性患者
X dX d
XDY
配子
Xd
XD
Y
子代
XDXd 女性患者
X dY 男性正常
1
:
1
(ZW型性别决定方式正好与XY型正好相反)
亲代
配子 子代
♂ zz
Z
X
♀ zw
Z W
♂ zz
1 :
♀ zw
1
蛾类、蝶类、鸟类(鸡、 鸭、鹅)的性别决定属 于“ZW”型。
你的 色觉 正常吗?
色盲:先天性的色觉障碍病症,失 去正常人辨别某些颜色的能力。
患者由于某些细胞色素系统具有某种缺陷, 就有红色盲、 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 全色盲之分.
色盲症发现的小故事
抗维生素D佝偻病
•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 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 障碍。患者常常表现 为X型(O型)腿、骨 骼发育畸形(如鸡 胸)、生长缓慢等症 状。
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1、交叉遗传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答案:D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一个色盲男孩的父母、外祖父母、祖 母均正常,而祖父是色盲。那么,这个男 孩的色盲基因是由谁传给他的?
答案:由外祖母传给男孩。
P34页资料分析
思考
1、 X、Y染色体是 同源染色体吗? 2、性别受性染色体 控制而与基因无关吗?
3、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 色体上?
4、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 因还是隐性基因?
为什么红绿色盲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b)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在染色体上-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
受 精
P
配子
F1
F1配子
F2
y yr r
yr
Y YR R
YR
黄 圆
绿 皱
黄 圆
9 பைடு நூலகம்: 3 : 3 : 1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活动3-2: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解释F2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原因
XAXa
XwY
XYD
XEYe
Bb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摩尔根认为是变异,why?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①F1全是红眼,说明_______是显性。②F2中红眼:白眼=3:1,说明眼色遗传符合_____定律,受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红眼
分离
1
① 白眼雌果蝇不能存活
黑檀体
黄体
灰体
黑檀体
黄体

红眼
白眼
棒眼
翅型
长翅
短翅
卷翅
残翅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对常染色体:
1对性染色体:
ⅡⅡ,Ⅲ Ⅲ,Ⅳ Ⅳ
雌性同型:XX雄性异型:XY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B
-
-
b
a
A
w
D
E
e
1.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Bb2.如果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先写性染色体后写基因
精原细胞
互补
互补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1种这样的精原细胞或该生物体
一个YyRr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四种配子吗?(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r)
复 制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杂合(F1YyRr)细胞中,位于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基因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微专题三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图文

《微专题三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图文
123456
解析 ②中出现了四分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③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且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B错误; ④中发生分离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染色 体数目没有加倍;⑤中着丝粒分裂,复制后的染色体分离,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处 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⑥中也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但没有同源染色 体,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C正确,D错误。
解析 甲时期的细胞表示卵原细胞,乙时期为减数分裂Ⅰ,丙时期为减数分裂Ⅱ的 前期、中期,丁时期的细胞表示卵细胞或第二极体,A项正确; 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项正确; 减数分裂Ⅱ的后期才发生着丝粒分裂,C项错误; 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乙和丙,D项正确。
123456
3.如图是同一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图像识别方法(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Ⅱ
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同源 同源染色体 →
染色体 行为
出现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两侧 减数分裂Ⅰ 同源染色体分离
无上述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有丝分裂
例3 甲、乙、丙、丁4个图分别表示某生物(假设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4个正在进行 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456
2.(2019·江苏南通启东中学期末)如图表示人类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 和核DNA分子数在甲、乙、丙、丁四个连续时期的统计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时期的细胞表示卵原细胞 B.乙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丙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正在发生分裂
D.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乙和丙
二、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 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时期细胞图像比较(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②如果D、d位于Ⅰ片段,则子代 全为抗病;雌性全为不抗。病, 雄性全为抗病;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抗病
都昌二中高三生物 2015-2016
【例】如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 染色体 的同源部分(图中Ⅰ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 基因,非同源部分(图中Ⅱ、Ⅲ片段)上的基因 不互为等位基因。已知控制大麻抗病的显性 基因 D 与不抗病的隐性基因 d 位于性染色体 上,但不知该对基因是在Ⅰ、Ⅱ片段,还是在 Ⅲ片段。若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 病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易错警示
1.在基因型的书写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需标注基因所在 的染色体,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要标出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并 习惯于将常染色体上基因写在前面,性染色体上基因写后面 2.表现型书写时,常染色体遗传不带入性别,而伴性遗传在描 述性状时连性别一同带入
确定伴 Y 遗传 遗传病;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
女,则不是伴 Y 遗传
第二,确定图 “无中生有”(无病的双亲,所生的
谱中遗传病是 孩子中有患者),则为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还是 “有中生无”(有病的双亲,所生的
隐性遗传
孩子中出现无病的),则为显性遗传
都昌二中高三生物 2015-2016
考点二 伴性遗传
四、遗传系谱图分析“四步法”
都昌二中高三生物 2015-2016
考点二 伴性遗传
三、X、Y染色体不同区段与伴性遗传的关系
1. X、Y染色体的不同区段的关系
都昌二中高三生物 2015-2016
考点二 伴性遗传
2. 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对应关系
基因所 在区段
男正常

XBYB、XBY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
5、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 等分 )
6、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1 )次,
细胞连续分裂( 2 )次
作业: 绘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 数目变化的曲线图
睾丸
卵巢
不 同
分裂 方式
点 子细胞
个数
是否
变形
细胞质均等分裂
1个精原细胞→ 4个2种精子 有变形过程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1个卵原细胞→ 1个1种卵细胞+3个2种极体
无变形过程
染色体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间期
减 数 分 裂
分裂期
染色体 DNA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2N
2N
2N 4N
第一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点此播放视频
父亲 精子
(46条) (23条)
母亲 卵细胞
(46条) (23条)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受精卵有细丝胞分分裂化个体
(46条) (46条)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点此播放视频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
染色体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三)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 场所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在间期染色体先复 制,在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 分体,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 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一次分裂结束 后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前期 I 2N 4N 中期 I 2N 4N 后期 I 2N 4N
末期 I 前期II
N
2N
第二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中期II N
2N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后期II 2N 2N
精子、第二极体、 卵细胞
末期II
N
N
染色单体
0 4N 4N 4N 4N 2N
2N 0 0
染色体变化曲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子房的结构 补充: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子房壁 珠被 胚 胚囊 珠 极核(2个) 卵细胞(1个)
双受精

房 壁 2N




2N
种皮 2N
果 皮
2N 果

胚 珠
胚 囊
N+ N 1个卵细胞 +1个精子

子叶

精 卵 2N
胚芽 胚轴
胚子 2N
胚根
2个极核+1精子 受精极核
2N + N
3N
胚乳 3N
总结 :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奇数
一数 染 色 体 数 目
偶数
减Ⅱ
三判断 无同源染色体行为
同 (有丝分裂)
二看 同 源 染 色 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源 染 色 体 行 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减Ⅰ) 减Ⅱ
二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产生的精子类型有2种; (2)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产生的精卵细胞类型有1种; (3)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 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 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精原细胞
联会
四分体
有细 丝胞 分分 裂化
初级精母细胞
体细胞 精子
精子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 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 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结果: 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 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次级精母细胞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对)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X、Y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 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 体,叫做四分体
a a’ b b’
cc’dd’
A A’ B B’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请问:这些成群结队的精子从哪里来的?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精原细胞→ →
(原始生殖细胞)
1.场所: 睾丸 2.过程:
点此播放视频
睾丸
精原细胞
联会
四分体
有细 丝胞 分分 裂化
初级精母细胞
体细胞 精子
精子细胞
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相 同
1、细胞分裂过程中均出现纺锤体
点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只复制一次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图像鉴别
对于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还可以概括如下:
★一看染色体的数目(奇偶性);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这种方法简称三看鉴别法。
4.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 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细胞形成与受精作用:
高等动物(2N)
() ()
母 本
有丝分裂


减 数 分 裂
受精卵(2N)


受精作用
分 裂
卵细胞(N)
精子(N)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 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 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3. 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 胞连续分裂两次
1、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只分裂一次
不 同 点
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
分裂时出现联会、四分体、非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分离等现
2、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分裂后形成2个体细胞
4、分裂后所形成的子细胞 4、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 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
变形
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1.场所: 睾丸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2.过程及其特点: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4条染色体
8条染色单体
8条染色单体
( 在光学显微镜上看不到) ( 在光学显微镜上能看到)
2对同源染色体
2对同源染色体
2个四分体
(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1.场所: 卵巢 2.过程:
联会
四分体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第 二 极 体
卵细胞
3. 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1、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4个 )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1个 )卵细胞。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I
),
原因是( 同源染色体分离 )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数目减半( 2 )几次,分别发生
在( 减I
)和( 减II )。
4、次级精(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和精子、卵细胞、第二极体 中( 无 )同源染色体。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 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