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的一篇博客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的博客-现在的教育不尊重学生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的博客-现在的教育不尊重学生我和谷丹老师共事二十多年。
在很多人眼里她有一种神秘感,是一位捉摸不透的老师。
她的一些做法很难获得一致的好评,但我认同她的很多理念,因为她的很多做法曾对许多学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甚至改变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
我特别赞同她对学生的尊重。
有了对学生的尊重,教育就有了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
人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还认为,没有尊重也没有教育。
爱与尊重有时相互体现。
尊重学生或者弱者不仅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大爱,而且是一种交往的艺术。
对教师来说,尊重学生是一门特别重要的教育艺术。
二十年多前,一位刚刚出国考察归来的老师向我们介绍美国中学的课程。
他说美国中学的选修课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些看上去不像是课程,比如说有一门课叫做“如何帮助别人”。
当时我还不理解,为什么帮助别人还需要学?现在想起来,这的确是一门学问。
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时候,你怎样能适时适度的去表达,怎样发现对方需要什么,怎样才能使对方感到你是在真心的关心和帮助而不是怜悯,怎样使他能够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保持自己做人的尊严,这的确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弄不好,可能会使对方感到你是假惺惺,甚至是幸灾乐祸。
说到弱者的自尊,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个关于自卑的女佣和他儿子的故事:有一天,主人家举行晚宴,女佣要工作到很晚,她只好将四岁的儿子带到主人家。
她很自卑,怕儿子知道自己是一个佣人,于是把儿子藏在卫生间里,并告诉他,他将在这里享用晚宴。
男孩在贫困中长大,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更没有见过卫生间。
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漂亮的大理石洗漱台。
他闻着洗涤液和香皂的香气,幸福得不能自拔。
他坐在地上,将盘子放在马桶盖上,盯着盘子里的香肠和面包,为自己唱起快乐的歌。
晚宴开始的时候,主人想起女佣的儿子。
主人看女佣躲闪的目光就猜到了一切。
他在房子里静静地寻找,终于,顺着歌声找到了卫生间里的男孩。
那时男孩正将一块香肠放进嘴里。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做18件事让孩子与众不同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做18件事让孩子与众不同新浪教育微博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会很重视学科课程尤其是高考[微博]科目的学习,三年后都会有很好的成绩,还有许多学生会获得各种各样的比赛成绩。
但是,我认为这些还不是高中生活的全部内容和意义。
高中生活不仅要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获得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内心和精神变得丰富。
因为只有内心和精神丰富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和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与幸福。
因此,今天,我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或者说在高中三年中要尽力做成的18件事,作为你们做个人发展规划的一个参考。
这 18件事情是:1.至少读50本好书,这些书要涉猎10个领域以上。
在每个领域中,要至少精读一本该领域最经典的代表作。
(其实应当至少读100本以上,也就是平均10天左右读一本书,只不过考虑到现在你们的课业负担,可能难以达到这样高的要求)2.选择一个人,长时间去帮助他或她,如有困难的同学、残疾人、贫困者、孤儿、失学儿童、务工人员子女、太阳村的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可以是家人、亲属、朋友或素不相识者。
3.养成每天做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的习惯:例如帮助一下别人,或是让别人高兴。
自己要想明白为什么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它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何在?4.至少认真完成一项研究,可以是这些领域或方面:科学、技术、历史、社会、艺术、经济、社会调查??5.至少交一个外国朋友,并通过他或她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国家。
6.至少发表一篇文章,可以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或发表在学校编印的论文集、作文集上,也可以建一个博客网站。
它是你中学时代的记忆,是里程碑和纪念碑。
7.至少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次(比较重要的)奖励,如在学科、科技、体育、艺术、社会服务??等方面,如941奖、947奖、傅琪佳奖等。
8.至少参加一个社团,并努力使自己成为这个社团的积极分子或骨干;或参加一项学校的活动,并在参与过程中为自己留下值得回忆的东西。
9.至少培养一项体育爱好,这项体育爱好是你准备终身从事身体锻炼的。
北京四中:一个有故事的学校

北京四中:一个有故事的学校北京四中:一个有故事的学校李镇西应北京市教委邀请,我作为所谓“专家”参与了对北京市西城区和海淀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验收工作。
今天上午,在北京四中听取了校长刘长铭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介绍。
他的许多观点,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我也曾经思考并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比如“办学特色本质上是学校文化的差异。
”“我们在学校历史上留下的故事就是学校文化。
”“我们要思考,我们要留下什么样的故事?”“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将学校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固化’为精神文化的因素,用生动的、具体的、亲切的学校历史故事来体现和传承学校的核心价值、文化传统和学校精神。
”在座谈中,我简要谈了我的感想——这次非常有幸被邀请参加北京市中小学文化建设验收工作。
说实话,本来我不太想来,一是因为我觉得我没有资格担任所谓的“专家”,二来因为最近学校工作特别忙;但后来我还是答应了,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作为西部地区的学校,我们的确要向北京的学校学习。
北京四中早就如雷贯耳,可我从来没来过。
我曾经去过北京一些名校,大多是新近崛起的,比如人大附中,比如十一学校等。
北京四中有两位老师我特别敬佩,一个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我没见过顾老师,他也不认识我,但从八十年代起,我就读他的有关文字,受益颇丰;另一位是丁榕老师,我特别敬仰的优秀班主任,后来也成了我的好朋友。
我记得是2007年6月,我去澳门有幸认识了刘校长,一直就很想来看看北京四中。
今天终于来到北京四中,我非常高兴。
早晨车一开到北京四中,我有一个意外,就是校门太朴素了。
我还不相信地问同车的老师:“这是北京四中的正校门吗?”他们说是。
我觉得这校门与北京四中的名气太“不相称”,但正因为如此,我对这所学校格外敬重。
进了校园,我又有了一个惊讶,就是我看到北京四中的教学楼上展示的校训中,居然有“民主”二字!我曾经说过,中国那么多的城市在概括所谓的“城市精神”,都是爱国啊,创新啊,包容啊之类,从没看见哪个城市在城市精神中写进“自由”二字,我一直期盼着那座城市的城市精神有“自由”的表达。
北京四中校长:成功的要诀是看一个人有多傻

北京四中校长:成功的要诀是看一个人有多傻南京四外校少:胜利的要诀是看一小我私家有多傻文/刘少铭胜利的要诀是看一小我私家有多傻。
昨天,尔愈来愈深信,正在诸多影响胜利的果艳傍边,智力没有是尾要的。
尔的答复否能会使人感触不测。
尔以为,胜利的要诀没有是要看一小我私家有多聪慧,而是要看一小我私家有多傻。
尔睹到过一些所谓的胜利人士,有教术发域的,有贸易发域的,有守业者,也有作精细管理事情的胜利者,他们身上皆是带有那样的傻气。
只要傻人材能实邪懂失那样简略的胜利要诀:不管您作甚么,哪怕是一件极为简略的事,皆要把它看成事业,看成崇奉,甚至看成熟命,对峙战坚决天作高来,自初至末没有摇动,没有抛却,把它作到极致,作到完满,作到世上无独有偶,作到世上无可比拟,那便是胜利。
简略天说,胜利的要诀便是对峙,便是初末对峙。
正在尔看去,只要傻人材会那样作,只要傻人材地熟懂失那个要诀,也只要那样的傻人材能获得胜利。
高一个答习题是,那样的傻人能幸祸么?幸祸的要诀又是甚么呢?尔的答复异样也会使人感触不测。
尔置信那样的傻人必然是幸祸的,果为幸祸的要诀没有是取得财富名利。
异教们,尔置信您们的将来会暖饱没有忧。
正在暖饱没有忧的条件高,幸祸便是一种精力上的充分。
几年前,尔曾给四外的异教提没了18条修议,此中有一条修议便是:“养成天天作一件本人以为有意思的事的习气:例如协助一高他人,或是让他人快乐。
本人要念大白为何那件工作是有意思的,它对本人、对别人、对社会的意思安在?”尔之以是背异教们提没那样的修议,是果为尔大白而且愿望每个四外人也大白,幸祸回根到底没有是正在感官上取得谦足,而是正在精力上取得意思。
那取一小我私家能否领有财富、名气战职位地方有关,他能够是一个平庸的、普通的人。
请激励您的孩子,作一个幸祸的普通人追念起去咱们30多年去,靠抢跑造就了那么多尖子教熟、竞赛的获罚者、金牌失主。
否咱们并无看到当始所冀望的,从他们之外孕育发生不少迷信发域的巨匠,至长如今借出有。
北京四中校长

北京四中校长: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哪位家长不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近日,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的一篇文章《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个幸福的普通人》引起广泛关注,阐述了不一样的家教观。
那么,从家长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到底该不该鼓励孩子做个普通人?刚出生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何三年、六年、九年成长之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走出了不同的道路?这个差异就是由家庭造成的。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夫妻关系永远第一重要,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家长有关,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别把自己的梦想附加给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的确是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
前两年我谈过一个观点,中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如此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所谓的重视多多少少有一些扭曲,但是总体来说,每一次有关家庭教育这样的活动,可以看到座无虚席,这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种心态。
但是,正是由于对家庭教育的高度关注,也使得今天的教育产生了许许多多过去还没有产生过的问题。
每个即将当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人都对即将出生或者即将长成的孩子有着许许多多的要求,有着许许多多的梦想和许许多多的希望。
比如说,我见到了很多现在所谓的“胎教”,怀孕之前要注意如何调理爸爸妈妈的身体,就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出生有一个更好的生理方面的基础。
孩子生下来以后我们对他有很多梦想,比如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科学家、外交家、世界首富、歌星、球星、明星、高考状元,我们也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豁达、彬彬有礼、风趣幽默、举止文雅等等。
恕我直言,很多目标对家长来说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今天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开始做家长之后我们很多的梦想,很多的关注是一生不可能实现的,是虚幻缥缈的。
我们中国家长和西方家长相比最大不同点就是我们无法接受我们的孩子将来可能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这就是现实。
四中校长刘长铭无特殊才华不荐

四中校长刘长铭无特殊才华不荐校长说法“这个事暂时不说了吧,压力太大。
”昨日,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婉拒了采访。
连日来,手握5个推荐名额,让他备感压力。
刘长铭称,他不敢保证学校今年一定有符合推荐标准的学生,如果没有,他宁愿一个也不推荐。
他认为,值得推荐的学生应该是可能成为像钱钟书、吴晗这样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过人才华的特殊人才,而不是一般意义上“均衡”发展的优等生。
相关阅读四中400余学生交自荐信昨日,北京四中高三一文科班女生介绍,为公平起见,学校让每个高三学生先写自荐信,前日,高三年级400多名同学都交了自荐信。
该女生表示,目前5个推荐名额均未确定。
前日老师让每个同学都写一封自荐信,内容自由发挥,并未要求附上学习成绩及展示特长。
“相当于自由竞选吧。
”高三一位男生称,他的成绩在班级排名中等,对入选推荐名单没抱太大希望,自荐信中,他写了自己对物理及天文学的兴趣及理解。
“或许校长也是个天文迷呢。
”而一名高二女生表示,她更在意这个制度能否保证公平。
她认为,校长推荐无非是少过笔试一关,争取推荐的名额难度不会低于考北大的难度。
北京四中校长表示,推荐生名单将在一两日后公示。
推荐文章:人大附中通过三种方式确定北大推荐生喜讯:蓝靛厂中学与人大附中融合江苏首名校长推荐生产生为什么不能给北大和中学校长一点信任?中学校长推荐制不公平漏洞分析刘彭芝专访:人大附要推荐那些学生上北大? 长平:中学校长推荐上大学应学田忌赛马教育部发言人:校长推荐上北大将引发更大矛盾北大校长推荐不过是名校掐尖湖北网上公示首名北大推荐生女孩来自农村江苏首名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学生出炉北师大二附中确定北大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名单。
刘长铭校长讲话

同学们,北京四中对你和绝大多数学子而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基石。
成功是你们的理想追求。
但我今天还要讲,对于一名杰出的四中人和杰出的中国人来说,世俗意义的成功,比如财富、名誉、地位的获得,不是成功的全部内涵。
如果你没有通过阅读经典不断汲取人生的精华,如果你没有待人接物时表现的优雅气质,如果你没有养成文明生活的习惯,如果你没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果你没有内心深处所恪守的行为操守底线,如果你没有对神圣和崇高的敬畏与追求,如果你没有忠诚、服务、诚信、博爱、悲悯等这些人类的美好品质,如果你仅仅掌握了获取、占有、甚至掠夺社会或他人财富的技能而没有丝毫对弱者的同情之心,如果你仅仅把个人幸福当成唯一的生活追求而不懂得怜悯、博爱、崇高和责任,如果有一天你身着名牌而对那些衣衫褴褛之人不屑一顾,如果有一天你趾高气扬驾驶豪车挡住步行人的道路而心中没有一丝愧疚,如果有一天你居高官享厚禄而不懂的人人生而平等,如果你的存在没有能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点,你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杰出的四中人和中国人。
所以今天,同学们,你们要认真审视和思考未来的生活,审视和思考你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其实,这些审视和思考应当贯穿你们的一生,而今天就是你们审视和思考的开始。
2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做幸福的教师

什么是幸福?这是一个严肃而深刻的哲学命题,也是自古以来人类所追求的理想。
怎样才能幸福?有人认为富有是幸福的原因。
也许这种观点现在会得到许多人的认同。
的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富人生活得更加快乐。
但很快就有人提出质疑:富人之所以感到快乐并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快乐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变得富有。
一项长期研究的结果表明,入学时被测定为快乐的学生到40岁时,要比同时被测定为不快乐的学生多挣30%。
究竟是富有的人更加快乐,还是快乐的人更容易富有,这还是一个我们没能搞清的问题。
但我相信,今天对我们这些算不上富有的人来说,我们在生活中享有的舒适和便捷也早已超过了古代的王公贵族。
但如果今天我们仍不能感到幸福快乐的话,那恐怕要到物质享受之外去寻找原因了。
比如,我们在与同侪相比时所产生的心理落差,我们身体的健康,我们在社会上的安全感和被信任的程度,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以及我们对未来生活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隐忧,等等。
这里也不排除我们的生活态度和对幸福本身的理解的问题。
因此,在提出做“幸福的四中人”的时候,我们也就开始了对幸福这一人生命题的探索。
在与许多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提炼出了全面和谐的幸福观,这就是“享受工作、取得成功、赢得尊敬、获得发展、精神丰满、和睦相处、衣食无忧”。
享受工作享受工作是一种重要的幸福理念。
古今中外的文化常将工作描述成痛苦的付出。
中国古人认为成功的标志做是做“人上人”,要做“人上人”就得先吃“苦中苦”,因此工作和学习被看成是痛苦的过程。
西方的文化观念也与之类似。
在《圣经创世纪》中有这样的情节,上帝为了惩罚亚当的野心,罚他到凡间去工作。
将工作与痛苦划等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陈腐的观念。
一个人如果不能享受到工作的快乐,那他或她就很难感到生活是幸福的,因为工作几乎要占去生活的一半光阴。
其实敬业并不意味着痛苦的付出和个人的牺牲,快乐工作的人常能从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幸福。
在我的同事中,有许多废寝忘食勤奋工作的人,他们为工作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牺牲休息日,但从他们的脸上我看不到一丝痛苦和厌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的一篇博客,读后深以为然,录入收藏之,以备不时温习。
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会很重视学科课程尤其是高考科目的学习,三年后都会有很好的成绩,还有许多学生会获得各种各样的比赛成绩。
但是,我认为这些还不是高中生活的全部内容和意义。
高中生活不仅要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获得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内心和精神变得丰富。
因为只有内心和精神丰富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和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与幸福。
因此,今天,我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或者说在高中三年中要尽力做成的18件事,作为你们做个人发展规划的一个参考。
这18件事情是:1.至少读50本好书,这些书要涉猎10个领域以上。
在每个领域中,要至少精读一本该领域最经典的代表作。
(其实应当至少读100本以上,也就是平均10天左右读一本书,只不过考虑到现在你们的课业负担,可能难以达到这样高的要求)2.选择一个人,长时间去帮助他或她,如有困难的同学、残疾人、贫困者、孤儿、失学儿童、务工人员子女、太阳村的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可以是家人、亲属、朋友或素不相识者。
3.养成每天做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的习惯:例如帮助一下别人,或是让别人高兴。
自己要想明白为什么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它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何在?
4.至少认真完成一项研究,可以是这些领域或方面:科学、技术、历史、社会、艺术、经济、社会调查……
5.至少交一个外国朋友,并通过他或她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国家。
6.至少发表一篇文章,可以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或发表在学校编印的论文集、作文集上,也可以建一个博客网站。
它是你中学时代的记忆,是里程碑和纪念碑。
7.至少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次(比较重要的)奖励,如在学科、科技、体育、艺
术、社会服务……等方面,如941奖、947奖、傅琪佳奖等。
8.至少参加一个社团,并努力使自己成为这个社团的积极分子或骨干;或参加一项学校的活动,并在参与过程中为自己留下值得回忆的东西。
9.至少培养一项体育爱好,这项体育爱好是你准备终身从事身体锻炼的。
10.培养一种艺术爱好,如果你过去没有的话。
要至少建立一个艺术欣赏的领域,如研究某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和生平,等等。
11.至少开拓一个新的兴趣领域(零起步的领域或爱好)。
你可能原有一些兴趣领域或者特长,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在高中三年之中,至少再拓展和开发一个新的兴趣领域,或新开辟一个学习领域,或学习一项新技能,比如,棋牌类、艺术类等。
12.去打一个月的工,可以去做志愿者或义工,但是要像正式的工作人员一样遵守时间,尽职尽责。
可以自己找一家公司义务打工,也可以到父母的单位去实习。
13.至少做出一项发明的设想或设计,尽管可能不成功,或不能制作出实物产品,但是要有完整的设计思路。
14.作一次挑战自我的事情,创一项自己的纪录,例如远足、爬山或其它的活动;或是做一件自己不曾做的事情(“违法乱纪”类的事情除外)。
15.选择一个人,深入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或生平(或研究一个历史人物,可以和其他项目结合来做),如可能的话,为他写一篇自传。
这个人可以是亲友长辈,也可以是同龄人或有特殊经历的人。
这会使你通过研究他的经历来洞察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灵世界,感悟人生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