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方程式熟练官能团代表物的性质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总结1、取代反应(1)能发生取代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OH)、卤原子(-X)、羧基(-COOH)、酯基(-COO-)、肽键(-CONH-)等。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物种类如下图所示:2、加成反应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酮)等。
2.加成反应有两个特点: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键上,不饱和键中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然后不饱和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
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取代反应)。
说明: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醛、酮的羰基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共轭二烯有两种不同的加成形式。
3、消去反应(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醇、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卤素原子。
(2)反应机理:相邻消去发生消去反应,必须是与羟基或卤素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CH3OH,没有邻位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4、聚合反应(1)加聚反应:烯烃加聚的基本规律:(2)缩聚反应:(1)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如合成聚酯纤维:(2)醇酸的酯化缩聚:此类反应若单体为一种,则通式为: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则通式为:(3)氨基与羧基的缩聚(1)氨基酸的缩聚,如合成聚酰胺6:(2)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缩聚:5、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就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氢”的反应。
能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和官能团:烯(碳碳双键)、醇、酚、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物质等。
烯(碳碳双键)、炔(碳碳叁键)、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应都主要指的是它们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
含醛基的物质(包括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的氧化反应,指银镜反应及这些物质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
要注意把握这类反应中官能团的变化及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2.还原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其中加氢反应又属加成反应。
官能团的性质总结

官能团的性质总结官能团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基团,它对化合物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官能团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影响化合物性质的一部分结构,它决定了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反应性以及物理性质。
本文将就官能团的性质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它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
1.官能团引入的原因官能团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变分子的性质。
通过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可以改变分子的极性、酸碱性以及其他重要性质。
官能团的引入往往可以使得化合物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方便人们对化合物进行合成和研究。
2.官能团的分类官能团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常见的有羧基、醇基、酮基、酯基、氨基等。
每一种官能团都有着独特的性质和反应性。
例如,羧基常常出现在有机酸中,它使得酸分子具有了酸性,容易与碱反应;而醇基则常常出现在醇类化合物中,它使得醇具有了一些酸碱性质。
3.官能团的化学活性官能团的化学活性是指它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
不同的官能团具有不同的化学活性,这是由它们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决定的。
例如,烯烃中的双键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官能团,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环加成反应等;而醇中的羟基则容易发生酸碱反应、缩醛反应等。
4.官能团的影响官能团的引入可以对分子的物理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官能团常常会增加分子的极性,从而影响分子的溶解度、沸点和熔点等。
例如,醇中的羟基使得分子变得非常极性,因此醇在水中有很好的溶解度。
酮中的酮基则使得分子的极性适中,从而酮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总结: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的重要结构基团,影响着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性。
通过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化合物的性质可以得到改变,方便了化学合成和研究。
不同的官能团具有不同的化学活性,这取决于它们的结构和电子性质。
官能团的引入还可以对分子的物理性质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溶解度和沸点等。
深入理解官能团的性质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基础,它为有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对官能团进行总结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为有机化学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高中化学有机物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物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中,有机物方程式是一种描述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多种化学反应。
有机物方程式总结了有机物的主要化学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帮助我们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机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机物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
1. 燃烧反应: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该反应是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基本反应。
例如,乙烷的燃烧反应方程式为:CH + 3O → 2CO + 3HO。
2. 反应性取代:有机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官能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官能团取代。
例如,卤代烃的溴取代反应方程式为:CHCHBr + NaOH →CHCHOH + NaBr。
3.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反应物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化合物。
例如,烯烃的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 + H → CH。
4. 消除反应:有机物中的两个官能团被移除,形成一个新的化合物和一个小分子。
例如,醇的脱水反应方程式为:CHCHOH → CH=CH + HO。
5. 酯化反应:酸和醇反应生成酯。
例如,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CHCOOH + CHOH → CHCOOCH + HO。
6. 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
例如,醇的氧化反应方程式为:CHCHOH + [O] → CHCHO + HO。
有机物方程式总结了高中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有机反应类型,这些反应对于我们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非常重要。
了解这些方程式有助于我们预测和解释有机化学中的一系列反应。
高中化学复习课件: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D.γ-崖柏素与足量H2加成后转化为
,产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D说法正确。
返回首页
(2022·浙江6月选考)染料木黄酮的结构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存在3种官能团
√B.可与HBr反应
C.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 4 mol Br2 D.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2 mol NaOH
(醚键) —OH(羟基)
如环氧乙烷在酸催化、加热条件下与水反 应生成乙二醇
①弱酸性(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②遇浓 溴水生成白色沉淀;③显色反应(苯酚遇 FeCl3溶液呈紫色);④易氧化(无色的苯酚 晶体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粉红色)
返回首页
物质 醛
酮
官能团 (醛基)
主要化学性质 ①与 H2 加成生成醇;②被氧化剂,如 O2、银氨溶液、新制的 Cu(OH)2 等氧 化
1234 567
解析:A项,由结构简式可知,异甘草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与氯化铁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A正确;
B项,由结构简式可知,异甘草素分子中,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B
错误;
C项,由结构简式可知,异甘草素分子中苯环上有5种氢原子,则苯环上氢
返回首页
1234 567
2.绿色食材百合所含的秋水仙碱是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和免疫 调节等作用。下列关于秋水仙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22H26NO6 B.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D.1 mol秋水仙碱最多能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返回首页
1234 567
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5种,故C正确;
官能团的性质及有机化学知识总结(打印)

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知识归纳]有机物官能团代表物主要化学性质烃烷烃C-C 甲烷取代(氯气、光照)、裂化烯烃C=C 乙烯加成、氧化(使KMnO4褪色)、加聚炔烃C=C 乙炔加成、氧化(使KMnO4褪色)、加聚苯及其同系物—R苯甲苯取代(液溴、铁)、硝化、加成氧化(使KMnO4褪色,除苯外)烃的衍生物卤代烃—X 溴乙烷水解(NaOH/H2O)、消去(NaOH/醇)醇—OH 乙醇置换、催化氧化、消去、脱水、酯化酚—OH苯酚弱酸性、取代(浓溴水)、显色、氧化(露置空气中变粉红色)醛—CHO 乙醛还原、催化氧化、银镜反应、斐林反应羧酸—COOH 乙酸弱酸性、酯化酯—COO—乙酸乙酯水解重要的营养物质葡萄糖—OH、—CHO / 具有醇和醛的性质蔗糖麦芽糖前者无—CHO前者有—CHO/ 无还原性、水解(产物两种)有还原性、水解(产物单一)淀粉纤维素(C6H10O5)n后者有—OH/ 水解水解油脂—COO—/ 氢化、皂化氨基酸蛋白质NH2-、-COOH—CONH—/ 两性、酯化水解其中:1、能使KMnO4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葡萄糖、麦芽糖、油脂2、能使Br2水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酚、醛、葡萄糖、麦芽糖、油脂3、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有机物:醇、酚、羧酸、氨基酸、葡萄糖4、具有酸性(能与NaOH、Na2CO3反应)的有机物:酚、羧酸、氨基酸5、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反应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6、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有机物:醛、烯烃、炔烃7、能发生颜色(显色)反应的有机物:苯酚遇FeCl3显紫色、淀粉遇I2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葡萄糖遇Cu(OH)2显绛蓝[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 1.引入官能团:①引入-X 的方法:烯、炔的加成,烷、苯及其同系物的取代②引入-OH 的方法:烯加水,醛、酮加氢,醛的氧化、酯的水解、卤代烃的水解、糖分解为乙醇和CO 2③引入C=C 的方法:醇、卤代烃的消去,炔的不完全加成,*醇氧化引入C=O 2.消除官能团①消除双键方法:加成反应②消除羟基方法:消去、氧化、酯化 ③消除醛基方法:还原和氧化 3.有机反应类型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有取代(包括酯化、水解)、加成、加聚、消去、氧化、还原等。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中的有机化学基础,本文将围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 碳的共价键特性有机化合物中,碳是最重要的元素,其独特之处在于其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
这种性质使碳能与其他原子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从而构建出多样化的有机化合物。
2. 有机官能团的特征有机官能团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官能团基团。
常见的有机官能团包括羟基、羧基、醚基、酮基等。
它们赋予了有机化合物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3. 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通过化学式和分子式,可以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而进一步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则需要通过理论计算、光谱分析等方法。
例如,利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功能团、键的类型和取代基等信息。
第二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这些性质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对物理性质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2.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中。
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有酯化、醇醚化、烷基化等。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结构参数来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3.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氯仿、甲醇等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醋酸纤维素、聚乙烯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电子等领域;药物、香料等也都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应用。
结语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性质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本质,并且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高中化学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备考要点] 1.掌握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
2.掌握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3.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4.理解合成高分子的结构与特点。
考点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主要性质种类通式官能团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 n H 2n +2无在光照时与气态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烯烃C n H 2n (单烯烃)碳碳双键:(1)与卤素单质、H 2或H 2O 等能发生加成反应;(2)能被酸性KMnO 4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炔烃C n H 2n -2(单炔烃)碳碳三键:—C ≡C—卤代烃一卤代烃:R—X—X(X 表示卤素原子)(1)与NaOH 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2)与NaOH 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醇一元醇:R—OH羟基:—OH(1)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 2;(2)与卤化氢或浓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3)脱水反应:乙醇140℃分子间脱水生成醚170℃分子内脱水生成烯;(4)催化氧化为醛或酮;(5)与羧酸或无机含氧酸反应生成酯醚R—O—R醚键:性质稳定,一般不与酸、碱、氧化剂反应酚Ar—OH(Ar 表示芳香基)羟基:—OH(1)呈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2)苯酚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3)遇FeCl 3溶液呈紫色(显色反应);(4)易被氧化醛醛基:(1)与H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2)被氧化剂(O 2、多伦试剂、斐林试剂、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为羧酸羧酸羧基:(1)具有酸的通性;(2)与醇发生酯化反应;(3)不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4)能与含—NH 2的物质生成酰胺酯酯基:(1)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盐)和醇;(2)可发生醇解反应生成新酯和新醇氨基酸RCH(NH 2)COOH氨基:—NH 2,羧基:—COOH两性化合物,能形成肽键()蛋白质结构复杂无通式肽键:,氨基:—NH 2,羧基:—COOH(1)具有两性;(2)能发生水解反应;(3)在一定条件下变性;(4)含苯基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发生颜色反应;(5)灼烧有特殊气味糖C m (H 2O)n羟基:—OH ,醛基:—CHO ,羰基:(1)氧化反应,含醛基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加氢还原;(3)酯化反应;(4)多糖水解;(5)葡萄糖发酵分解生成乙醇油脂酯基:(1)水解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2)硬化反应2.常考官能团1mol 所消耗的NaOH 溶液、H 2物质的量的确定(1)最多消耗NaOH 溶液______mol 。
有机化学的官能团性质反应类型

高中化学所有有机化学的官能团性质,反应类型,引入官能团,反应条件一、卤基(卤原子):水解也称取代(氢氧化钠溶液),消去(氢氧化钠醇溶液)酚羟基:显色(Fecl3)羧基:和醇发生酯化(浓硫酸加热)还原(+H2)中和醇羟基:酯化,取代,消去CC双键和叁建:加成,聚合反应(加聚)羰基:银镜酯基:水解(生成醇和羧酸)苯基:加成,取代,磺化,硝化都能发生氧化反应(+O2点燃)同时带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还能发生缩聚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
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因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有卤代烃、酯、糖等)1.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2.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方程式(熟练官能团代表物的性质) 1 / 10 有机化学基础方程式(熟练官能团代表物的性质)
使用须知:有机化学是一个大得分点,从选择到二卷有机合成,都是高频考点,有机合成几乎是必考项目。而要破解有机题,最基础的书熟练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借助本资料请根据笔记本上面所讲解的知识点以及课本教材,在空白部分尽量把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添补进来。 一、烃 1.甲烷 烷烃通式:CnH2n-2 (1)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CH4+2O2 CO2+2H2O 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连锁反应) 一氯甲烷:CH4+Cl2 CH3Cl+HCl 二氯甲烷:CH3Cl+Cl2 CH2Cl2+HCl
三氯甲烷:CH2Cl2+Cl2 CHCl3+HCl(CHCl3又叫氯仿) 四氯化碳:CHCl3+Cl2 CCl4+HCl 2.乙烯 乙烯的制取:CH3CH2OH H2C=CH2↑+H2O(了解装置设备,如何除杂,如何检验) 烯烃通式:CnH2n (1)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H2C=CH2+3O2 2CO2+2H2O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2C=CH2+Br2 CH2Br—CH2Br 与氢气加成:H2C=CH2+H2 CH3CH3 与氯化氢加成:H2C=CH2+HCl CH3CH2Cl 与水加成:H2C=CH2+H2O CH3CH2OH (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2C=CH2 n (写出加聚反应的通式) 3.乙炔 乙炔的制取:CaC2+2H2O HCCH↑+Ca(OH)2 (1)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HCCH+5O2 4CO2+2H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CCH+Br2 HC=CH Br CHBr=CHBr+Br2 CHBr2—CHBr2
与氢气加成:HCCH+H2 H2C=CH2
与氯化氢加成:HCCH+HCl CH2=CHCl
(3)聚合反应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CH2=CHCl n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CH n
4.苯
苯的同系物通式:CnH2n-6
点燃 光 光 光
光
浓硫酸 170℃
高温
催化剂 △
一定条件 CH2-CH2
点燃
催化剂 △
Br
一定条件 CH2—CH
Cl
一定条件 CH=CH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方程式(熟练官能团代表物的性质) 2 / 10 (1)氧化反应 苯的燃烧:2C6H6+15O2 12CO2+6H2O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 ①苯与溴反应
(溴苯) (了解装置设备,如何除杂,如何证明反应是取代)
②硝化反应(补充磺化反应方程式) +HO—NO2 +H2O (硝基苯) (3)加成反应
(环己烷)。 5.甲苯(补充苯的同系物性质与苯的差别) (1)氧化反应 甲苯的燃烧:C7H8+9O2 7CO2+4H2O 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
甲苯硝化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又叫梯恩梯(TNT), 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它是一种烈性炸药,广泛用于国防、开矿等。 补充:1,3,3,3,6,10法则的具体内容,熟练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书写 二、烃的衍生物
类别
通式 代表性物质 分子结构特点 主要化学性质
卤代烃 R—X 溴乙烷 C2H5Br C—X键有极性,易断裂 1.取代反应: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2.消去反应: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烯烃。
醇 R—OH 乙醇 C2H5OH 有C—O键和O—H键,有极性;—OH与链烃基直接相连 1.与钠反应,生成醇钠并放出氢气;2.氧化反应:O2: 生成CO2和H2O;氧化剂:生成乙醛;3.脱水反应: 140℃:乙醚;170℃:乙烯; 4.酯化反应。 苯酚 —OH直接与苯环1.弱酸性:与NaOH溶液中和;
点燃 点燃 +Br2 +HBr Fe —Br
浓H2SO4 60℃ —NO2
+3H2 催化剂 △
CH3 | +3HNO3 浓硫酸 O2N— CH3 |
—NO2
| NO2
+3H2O
—OH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方程式(熟练官能团代表物的性质)
3 / 10 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 6.溴乙烷 (1)取代反应 溴乙烷的水解:C2H5—Br+H2O C2H5—OH+HBr C2H5—Br+NaOH C2H5—OH+NaBr(一般写这个) (2)消去反应 溴乙烷与NaOH溶液反应: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 总结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
7.乙醇 (1)与钠反应 乙醇与钠反应: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乙醇钠) (2)氧化反应 乙醇的燃烧:2CH3CH2OH+O2 2CH3CHO+2H2O (乙醛) (3)消去反应 乙醇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到170℃生成乙烯。
注意:该反应加热到140℃时,乙醇进行另一种脱水方式,生成乙醚。 2C2H5OH C2H5—O—C2H5+H2O (乙醚)
总结醇类发生消去反应的特点:
8.苯酚 苯酚是无色晶体,露置在空气中会因氧化显粉红色。苯酚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
酚 相连 2.取代反应: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3.显色反应:与铁盐(FeCl3)反应,生成紫色物质
醛 R—C—H 乙醛 CH3—C—H C=O双键有极性, 具有不饱和性 1.加成反应:用Ni作催化剂,与氢加成,生成乙醇; 2.氧化反应: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成羧酸(如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
羧酸 R—C—OH 乙酸 CH3—C—OH 受C=O影响,O—H能够电离,产生H+ 1.具有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
酯 R—C—OR’ 乙酸乙酯 CH3COOC2H5 分子中RCO—和OR’之间容易断裂 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和醇
NaOH 醇 △
催化剂 △
浓硫酸 140℃
O || O ||
O ||
O ||
O ||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方程式(熟练官能团代表物的性质)
4 / 10 43℃,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有机溶剂。苯酚有毒,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苯酚的酸性
(苯酚钠) 苯酚钠与CO2反应: +CO2+H2O +NaHCO3
思考:已知酸性:H2SO3>HSO3->H2CO3> >HCO3- *****分别写出: 1 少量SO2与苯酚钠的反应方程式 2 过量SO2与苯酚钠的反应方程式 3少量CO2与苯酚钠的反应方程式 4 过量CO2与苯酚钠的反应方程式
(2)取代反应 +3Br2 ↓+3HBr (三溴苯酚) (3)显色反应 苯酚能和FeCl3溶液反应,使溶液呈紫色。 9.乙醛 乙醛是无色无味,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20.8℃,密度比水小,易挥发。 (1)加成反应 乙醛与氢气反应:CH3—C—H+H2 CH3CH2OH(还原反应) (2)氧化反应 乙醛与氧气反应:2CH3—C—H+O2 2CH3COOH (乙酸) 乙醛的银镜反应: (牢记方程式) 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乙酸铵) (得到光亮度银镜)
注意:硝酸银与氨水配制而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Ag(NH3)2OH(氢氧化二氨合银),
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可以氧化乙醛,生成Ag。有关制备的方程式: Ag++NH3·H2O===AgOH↓++4NH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乙醛还原氢氧化铜: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牢记方程式) (生成砖红色沉淀) 10.乙酸 (1)乙酸的酸性 乙酸的电离:CH3COOHCH3COO-+H+ (2)酯化反应
—OH +NaOH +H2O
—ONa
—ONa —OH
—OH —Br Br—
OH |
Br |
O || 催化剂
△ O
|| 催化剂
△ △
△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