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物理八下——《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1
合集下载
1911.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1)讲课课件

2、 f<u<2f 成 放大 、 倒立的 实 像; 3、u<f 成 放大 、 正立 的 虚 像;
小结:一、知识
O
2f
F
F
2f
1、u>2f 成 缩小、 倒立的 实 像;
2、 f<u<2f 成 放大 、 倒立的 实 像; 3、u<f 成 放大 、 正立 的 虚 像;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下成放大的实像? 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有或没有缩小的 虚像?
• 3.倒正: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1. u >
f (>或<)成实像
u <
f (>或<)成虚像
一倍焦点F分虚实 二倍焦点
2. u > 2f (>或<)成缩小的实像
f < u < 2f(>或<)成放大的实像
得出结论
知识回顾
倒立 (正立或倒立),_____ 能 1.所有的实像都是_____ (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不能 正立 (正立或倒立),_____ 所有的虚像都是_____ (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2.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机 放大镜 成__________ 倒立 成__________ 倒立 成__________ 正立 成像的特点 __________ 的像 缩小 __________ 的像 放大 __________ 的像 放大
2F分大小
没有(有或没有)缩小的虚像。
3.凸透镜所成的像 没有 (有或没有)正立的实像,
没有 (有或没有)倒立的虚像。
有可能你还会发 现一些新的规律呢?
1. 当成缩小的实像时 u > v(>或<)
小结:一、知识
O
2f
F
F
2f
1、u>2f 成 缩小、 倒立的 实 像;
2、 f<u<2f 成 放大 、 倒立的 实 像; 3、u<f 成 放大 、 正立 的 虚 像;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下成放大的实像? 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有或没有缩小的 虚像?
• 3.倒正: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1. u >
f (>或<)成实像
u <
f (>或<)成虚像
一倍焦点F分虚实 二倍焦点
2. u > 2f (>或<)成缩小的实像
f < u < 2f(>或<)成放大的实像
得出结论
知识回顾
倒立 (正立或倒立),_____ 能 1.所有的实像都是_____ (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不能 正立 (正立或倒立),_____ 所有的虚像都是_____ (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2.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机 放大镜 成__________ 倒立 成__________ 倒立 成__________ 正立 成像的特点 __________ 的像 缩小 __________ 的像 放大 __________ 的像 放大
2F分大小
没有(有或没有)缩小的虚像。
3.凸透镜所成的像 没有 (有或没有)正立的实像,
没有 (有或没有)倒立的虚像。
有可能你还会发 现一些新的规律呢?
1. 当成缩小的实像时 u > v(>或<)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开课-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北师大版

练习:
1.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的光屏上得到 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 。
2.作出光路图
2f
f
f
2f
3.一支蜡烛距凸透镜24cm,在离凸透镜24cm的屏上得到和 蜡烛一样大小的清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12 cm, 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4cm,则必须将光屏向 远离透镜 方向 移动适当的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 比蜡烛 大 (选填“大”或“小”)。
f
2f
5.u<f 成放大正立虚像
2f
f
f
2f
序 物距u 像距v 像的 号 (cm) (cm) 大小
1
像的 像的 正倒 虚实
倒立 倒立 实像 实像
2
3
4
5
u>2f u=2f f<u<2f u<f
u=f
f<v<2f
缩小 等大
v=2f v>2f
放大
放大
倒立
正立
实像
虚像
不成像
练习
1.如图所示,在光屏上看到实像的特征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第六章 · 常见的光学仪器
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 镜成像
思考:如何找到一个凸透镜的焦点在哪里?并测出它的焦距是多少?
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
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刻度尺
这个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三、动态变化 1.对实像:
(1)像与物移动方向相同
(2)像距越小,像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3)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北京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8.6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 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三、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前方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 光屏接收,得放大倒立像 ,用眼在另一侧一定区域 看,能看到放大倒立的像 ,在同侧看不见物体的像 。
四、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前方一倍焦距内
在凸透镜的另一 侧用光屏接收,得不 到像,用眼在另一侧 看,能看到放大正立 的像,在同侧看不见 物体的像。
物距 u (cm)
分析与论证
当物距 当物距 当物距 当物距
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 实 像
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 实 像
f<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 实 像
u<f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 虚 像
思考问题
1、如果实验时手指不当心遮住了一部分凸透镜,光屏 上像有什么变化? 2、如果凸透镜中心有一‘V’字,光屏上像有什么变化 ?
实验与数据收集
你的凸透镜的焦距f= 5 cm,2倍焦距2f= 10 cm
像的性质 倒立、等大的 像
倒立、缩小的 像
倒立、放大的 像
实验次数 1 2 3 1 2 3 1 2 3
物距 u (cm)
像距 v (cm)
实验与数据收集 当通过透镜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记录物距
像的性质 实验次数
正立、放大的 1 像 2
凸透镜有多种成像情况,那么凸透镜成各种不同像时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u)、焦距、像到透镜的距离 (像距v)有什么关系呢?
学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 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
新知探究 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实像:由实际光会聚而成的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会聚而成的像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第2节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学课件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仍使u>2f,仿照步骤 ② 再做2次实
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仿照步骤④ 再做2次试 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__处,光屏上出现C放大的像;放在_____处时,光屏
上不会成D像.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像增的大大小不断
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____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
变大 得到烛焰的像.
1倍焦距
B
A
CF D
2f
F 光屏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像的规律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 ,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f<u<2f ,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
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2节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仿照步骤④ 再做2次试 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__处,光屏上出现C放大的像;放在_____处时,光屏
上不会成D像.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像增的大大小不断
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____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
变大 得到烛焰的像.
1倍焦距
B
A
CF D
2f
F 光屏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像的规律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 ,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f<u<2f ,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
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2节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常见的光学仪器课件

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密度有关 其它水里能做到吗?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在 死 海 里 悠 闲 地 看 书
·设计实验 1、浮力的测量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变小了?
说明浸入水中的铝块受到 了浮力的作用。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F浮=G-F
2、实验器材
圆柱
体
水
酒
浓盐
弹簧测
精
水
力计
3、实验方法 注意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收集证据
焦距 /cm
物 距 物距与焦 像 距
/cm 距关系
/cm
实虚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分析论证
小组讨论,小组间互相交流,明确结论。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 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 的像?
·进行实验 1.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后的深度的关系
记录实验数据表格
深度h / cm
3
6
9
重力G / N
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
浮力F浮/ N
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深度无关。
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记录表格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 积V/ 格 重力G / N 弹簧测力计示数F/ N 浮力F浮/ N
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如冰山)受到浮力,那么浸没在 水中的物体(如浸没在水中的苹果)也会受到浮力吗?
02
什么是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气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1)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 ·· F OF · ·· F OF
· ·· F OF · ·· F OF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2020/6/3
F F
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020/6/3
4、把蜡烛依次向凸透镜靠近,放好后重复以上操作, 直到屏上不能得到烛焰的像,把每次实验的物距、像 距以及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记录下来。
实验研究
实验结论:
像的性质
物距(u) 倒立 放大或 实像或
或正 缩小 虚像 立
像距( v)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 F
f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2、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2020/6/3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 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2020/6/3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 么位置吗?
三 学生实验: 探究——凸பைடு நூலகம்镜成像
学完这节课你需要掌握的:
1、了解实像和虚像形成的原因,理解实像虚像的 概念,能从光现象中区别实像和虚像。(重点) 2、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重点)
3、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利用规律解释 物理实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难点)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北师八下6.2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1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一个倍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小理于工一作倍。焦距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缩小
)、(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缩小 )、( 倒立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凸透镜成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A
F
F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
A
F B
B`
F A`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 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课件

当堂训练
1.小英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 图15所示,其中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固 定在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线处,光屏 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英将蜡 烛移至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 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__放__大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实像。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
放在光具座25cm处,并移动光屏到合适 位置,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倒立、 _缩__小__的(选填“放大”、“缩小”、“等 的像.
3 .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 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凸透镜 的焦距是____1_0___cm;
北京版 第八章 第六节
学生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
初步探究
拿起一个凸透镜放在距离眼睛较远的 地方观察窗外的景物,你会发现景物是 倒立还是正立?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用此凸透镜靠近书本时,你又发现书 本上的字是怎样变化的呢?
困惑 ?
我们看到人在照相的时候,总是可以得 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 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老爷爷还可以透 过放大镜看到一个放大了的字。这都是通过 凸透镜所成的像。
物距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测焦距
实验时应怎样放置器材? (1)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上: _蜡__烛_、__凸__透_镜__、_光__屏___。 (2)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_高_度__, 使它们的_中_心__大致在_同_一__高_度__
请将你蜡烛及其像的位置画在尺子上
0 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图15
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为了测 量凸透镜的焦距,他取来平行光源,让一束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 么位置吗?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3、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 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规律精炼
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
· F
O
·
· F
· F
O
·
· F
· F
O
·
· F
· F
O
·
· F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F
F
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F
F
f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F
F
f u=f 不成像
F
F
f u<f 倒立放大虚像
6.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
实验器材
点燃的蜡烛
光屏
光具座
凸透镜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 们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 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提出猜想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简称为物距(u) 像到透镜的距离 简称为像距(v)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 的、缩小的实像。
( )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 片 (物)
镜 头 凸 透 镜
投影片上的图案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 )
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立的虚像。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3、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 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 什么变化?
F
F
物距(u )
一束平行光
像的性质 倒立或 正立 放大或 实像或 缩小 虚像 实像点
应用 像距( v ) V=f f<v<2f
测凸透镜焦 距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u=2f
f<u<2f u=f u<f
倒立
倒立 正立
等大
放大 放大
实像
实像一束平行光
镜头(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