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实用原型衣片结构图解

女装实用原型衣片结构图解
女装实用原型衣片结构图解

女装实用原型衣片结构图解

男装实用原型结构设计

袖窿深制图公式的取舍白嘉良郝爽姚兰

如今,人们在保证服装服用功能(包括御寒和保护功能)的同时,还不断追求着视觉上的审美效果。作为服装结构设计人员,仅仅具备审美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服装结构制图中正确认识各部位之间的相关性,合理安排比例,才能产生舒适、美观的视觉效果。这就需要服装结构设计人员经历充分的理性思维过程。过去,我国的服装结构制图长期沿用含有修正值的线性公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例裁剪法。但是,由于传统比例公式过于依赖经验和缺乏变化,使之越发不能适应现代服装造型的需要。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外形式直观、变化灵活的原型方法乘虚而入,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一部分人甚至开始迷信原型。实际上,原型方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部位的调整仍无法摆脱对经验的依赖。也就是说,原型方法在服装各部位之间关系方面,依旧没有达到真正的理性认识。尤其是对于袖窿深变化的问题,原型更是没有很好地解决。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调整。让我们暂时抛开原型这个思维模式,运用真比例工具来寻找可以使服装结构设计更加简便、灵活和高效,而且可以使服装结构更加合理的方法。

服装制图公式决定着服装的外观形态,代表着服装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反映着影响服装部位的相关因素。因为服装是立体的,影响其变化的决不仅仅是某一个因素。但是要研究服装的变化规律,还得排除干扰,把握一些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公式的准确、合理。

例如,“袖窿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位(如图),它不象“胸围”、“背宽”等可以直接测量的部位一样直观。这个部位的公式是根据普遍的测量结果,结合视觉上的美观比例所设定的。对袖窿深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但只有“胸围”和“身高”是主要因素,诸如“面料厚度”、“肩斜角度”等次要的干扰因素可以姑且不做考虑。为了清楚地理解认识服装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的进行服装结构设计工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袖窿深制图公式加以分析。

在传统男装制图过程中,“袖窿深”部位多采用一些带有修正值的线性公式。其中,被人们普遍认可并广泛采用的有如下两种形式:

(1)1.5/10B+ 8

(2)B/5 +3

(公式中常数项单位是cm,以下同)

事实证明,在一般正常体型情况下运用这两个公式,其结果还是较为理想的,也比较接近美观效果的真实测量值。这说明过去前人在制定公式的时候是经过反复检验的,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给后人继续探索提供了一定的事实依据。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公式的适用范围。其实上面的公式充其量只能说是在一定范围内接近真实测量值,只局限在一般较小的范围之中。而且形式不够准确、直观,没有明确反映真实情况,并且也不适应现今生产和教学的需要。

比如,在B(成品胸围)=100cm的情况下,

(1)1.5B/10 +8 =23

(2)B/5 +3=23

结果是相同(或接近)的。

但是,如果B的值发生改变后会是什么情况呢?假设B=110cm,则(1)1.5B/10 +8 =24.5

(2)B/5+ 3 =25

结果是不同的。

为什么是同一部位的公式,计算结果却不相同呢?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这主要是公式中的修正值——“常数项”的存在所造成的。并且在规格变化的过程中,常数项越大,其变量的变化空间就越小,最终导致其结果偏离实际真实值越远。过去,人们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是采取经验调节。但是,在没有正确理论引导的情况下,什么样的调节都会显得底气不足、苍白无力,无法准确说明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采用“0.23B”这个公式来解决袖窿深的一般计算问题,排除了常数项的干扰,形式直观、便于理解。而且运用“真比例尺”还可以免除计算上的麻烦,快速、准确,为实际设计提供了便利。那么,是不是将其转化成如“0.23B”这样没有修正值的形式就是万能公式了呢?并不是这样。前面所说的一般指的是比较接近、近似实际情况,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如果理性地分析一下,我们就会看到影响袖窿深变化的不仅仅是胸围,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我们知道,公式是为了符合服装的普遍规律,即在服装规格改变时保持局部与整体的比例不变,也就是保型。服装生产中的推档、放码(推板),实际上就是在做保型的工作。推板的方式很多,但其中都隐含着保型的目的。我们经常采用的“点放码推板法”,是按照国家“五二、五三、五四”等系列标准执行的。即是以身高为5cm,胸围分别为2、3、4cm为一档进行推放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胸围和身高因素在服装结构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推档、放码过程中,必须对身高和胸围两个因素同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保型的目的。

一般来说,我们国家多采用的是“五四”系列的样板推放标准。即身高变化5cm,胸围相应变化4cm,而身高中的衣长相应变化2cm 。既然这样,就可以估算身高和胸围这两个因素在变化时各自所占的比例了。例如我们通过测量得到:女子在身高160cm,胸围100cm,在保证通常视觉美观的前提下,“袖窿深”是23cm。由“五四”系列我们知道了上装中胸围和衣长的比例是4:2,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基本比例对具体数据进行分配:把“袖窿深”=23cm根据4:2平均分成6份,胸围占4份、衣长占2份。从而得出的数据为15.333…:7.667…,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为15.333 7.667=23 。我们把得到的这组数字代回到控制部位的数据中去,因此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公式:“0.153B +0.048h(身高)”约等于“0.15B+ 0.05h”。这正是目前“真比例技术”推出的“0.15B+ 0.1半号”这个公式。

(注:什么是“半号”呢?我们知道,“号”所代表的就是身高,一般我们研究的人体身高均在100cm以上,这会给我们人脑的计算带来一定的不便。使用“半号”的话,不但可以方便计算,如果不超过“真比例尺”范围的话还可以免除计算,不仅如此,半号与相对稳定的人体上半身长度也有着对应关系。)仔细观察这个公式,我们会发现,若将公式中比重较小的“0.1半号”简化成常数的话,恰恰是上面的“1.5/10B +8 ”这个公式!看来当初人们是出于简便的考虑,将公式进行了演化,殊不知这表面上的简化却掩盖了事物发展的真实规律。该做法不但没有得到充分的简化,反而给实际的研究、生产、学习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又有多少人从此被经验的大山拦住驻足不前呢!

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胸围和身高对袖窿深影响幅度的不同,推出另外不同的袖窿深计算公式。如根据“五二”系列可得出公式:“0.12B+ 0.14半号”;根据“五三”系列可得出公式:“0.14B+ 0.12半号”。只是这两个公式在形式上和习惯上都不如“0.15B+ 0.1半号”来得理想,所以我们通常采用后者。其实,也可以将另一种形式“B/5 3”转化成“0.20B 0.04半号”的形式,因为起重要因素的胸围部分比较整,

也是一种比较简便的形式。其实,无论是“0.20B+ 0.04半号”,还是前面探讨过认为比较合理的“0.15B+ 0.1半号”,都是我们通过理论上假想得出的公式。这些公式必须经过实际的检验才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假如上述公式与实际的美观效果、穿着需要不相符合的话,再好的推理也将没有任何的价值。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真实的测量工作,来验证上述公式的真实、准确程度。笔者认为:之所以说说过去的公式存在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测量的范围的狭窄和对美观效果缺乏理解所致。下面这些数字,是笔者在许多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分别对不同体型(包括矮胖、标准、瘦高等各种体型)进行了小范围的实测,力求数据真实、准确。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数字来实际验证以上的推理。

经考察,计算袖窿深的部分公式如下:

(1)1.5/10B+ 8 ;

(2)B/5+ 3 ;

(3)0.23B;

(4)0.15B+ 0.10半号;

(5)0.2B +0.04半号。

我们的检验思路是,把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同审美测量值相比较,哪个公式更加接近审美测量值,哪一个才是首选。我们采用“身高/胸围/袖窿深——适用公式”的形式进行排列,以方便大家观察和比较——

一、160以下的人群: (单位:cm)

公式实际身高/胸围/袖窿深 1.5/10B+ 8,B/5+ 3,0.23B,0.15B +0.1半号,0.2B +0.04半号

159.5/105/23.65 23.75 24 24.15 23.68 24.19

159/101/23 23.15 23.2 23.23 23.1 23.38

154/101/22.8 23.15 23.2 23.23 23.85 22.22

153/105/23.5 23.75 24 24.15 23.4 24.06

153/101/22.8 23.15 24 24.15 22.8 23.26

160/107/24 24.05 24.4 24.61 24.05 24.6

159/103/23.4 23.45 23.6 23.69 23.4 23.78

155/100/22.8 23 23 23 22.75 23.1

159/96/22.4 22.4 22.2 22.08 22.35 22.38

二、160至170的人群:(单位:cm)

公式实际身高/胸围/袖窿深5/10B 8 B/5 3 0.23B 0.15B 0.1半号0.2B 0.04半号165/99/23 22.85 22.8 22.77 23.1 23.1

164/102/23.5 23.3 23.4 23.46 23.5 23.68

160/107/24 24.05 24.4 24.61 24.05 24.6

165/100/23.2 23 23 23 23.25 23.3

165/99/23 22.85 22.8 22.77 23.1 23.1

165/98/23 22.7 22.6 22.54 22.95 22.9

168/100/23.4 23 23 23 23.4 23.36

167/102/23.6 23.3 23.4 23.46 23.65 23.74

163/98/22.8 22.7 22.6 22.54 22.85 22.86

三、170以上的人群:(单位:cm)

公式实际身高/胸围/袖窿深5/10B 8 B/5 3 0.23B 0.15B 0.1半号0.2B 0.04半号172/95/22.8 22.25 22 21.85 22.85 22.44

175/98/23. 5 22.7 22.6 22.54 23.45 23.1

174/100/23.8 23 23 23 23.7 23.48

182/97/23.6 22.55 22.4 22.31 23.65 23.04

178/100/24 23 23 23 23.9 23.56

173/97/23.2 22.55 22.4 22.31 23.2 22.86

176/100/23.8 23 23 23 23.8 23.52

174/101/23.8 23.15 23.2 23.23 23.85 23.68

176/99/23.6 22.85 22.8 22.77 23.65 23.32

通过以上大量真实的数据不难看出,在绝大部分条件下,“ 0.15B +0.1半号” 均较其他公式更加接近审美测量值,是最为理想的形式。它这不仅再次证明了身高因素在服装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最终验证了

袖窿深=0.15B+ 0.1半号

这一男装真比例公式的科学合理性。

女装由于有明显的胸部突起,故而其袖窿深公式可以用0.17B+ 0.1半号来表达。

通过以上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对“y=ax- bz”这种复合式真比例模型在服装结构设计领域的存在加以正式确认。

服装制图中原型法与比例法的综合运

在国际上,大部分先进国家的服装裁剪都是用原型法,但由于,原型在使用上不能直接裁剪,而且胸围放松量与袖笼深分两步确定,与我国传统习惯不符,因此,原型法不能全盘照搬,而且比例裁剪法在我国运用多年,也有不可抛弃的精华,对于一些传统款式,如西裙、西裤、衬衫、西装,套用公式,简单正确,并可以在布料上直接裁剪,方便快捷。因些,只有在传统的比例裁剪基础上,运用原型法的结构方法,才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开拓一种裁剪的新路。下面以女装基本衣片为例。

一、测量部位:

原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是:常见的日本文化式只需测量胸围、背长、袖长三个尺寸,领围与肩宽的确定不够准确,登丽美式测量的部位则过多,程序复杂,不利于使用。比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中没有背长,腰节线的确定不够科学。通过

比较得出:选择领围、胸围、肩宽、背长、袖长这五个部位测量较为合适。二、尺寸加放:

原型法裁剪的尺寸加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考虑人体基本合体松量加放1 0cm,第二步再根据款式继续加放。比例裁剪法习惯胸围净尺寸,直接裁剪,更为方便。通过比较得出:将胸围净尺寸,加放后得到成品尺寸,再进行制图。具体可参考如下:无吊带上装,胸围加放为 0;紧身衬衣为4.8cm;普通衬衣为8 -10cm;宽松衬衣12-20cm;西装8-10cm;大衣为15- 20cm。制图方法:

1、衣片:

(1)、胸围是成品尺寸。

(2)、领口:

领围的框架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用胸围计算,一种用颈围计算,后者适合做立领衬衫和旗袍领,更为科学。因此,选用1/5领围计算。

(3)、肩斜:

肩斜量可以用定量法、公式法或角度法确定,三者的结果相差甚微,而采用定量法可省去计算的麻烦。故采用定量法确定肩斜:普通衬衣前肩斜5cm,后肩斜4.5cm;有垫肩的外衣前肩斜4cm,后肩斜3.5cm。

(4)、肩宽:

根据从人体测量得出的总肩宽,按比例裁剪法的1/2肩宽,计算出前后衣片的肩宽。

(5)、袖笼深:

袖笼深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计算上平线到胸围线的距离,包括肩斜量;另一种计算肩斜点到胸围线的距离,不包括肩斜量。前一种方便,后一种精确,本文采用后一种。袖笼深随款式不同而变化,夏天单衣为B/6+1;春秋上衣为B/6+3;冬季大衣为B/6+5 ,0.15B+ 0.1半号。

(6)、胸高点:

在比例裁剪法中,确定胸高点的方法是:以胸围线和胸宽线为依据,确立相对的位置,但是,由于胸围线和胸宽线随款式而变化,所以这样并不准确。在原型裁剪法中,胸高点由乳高和乳距确定,以人体为本,既科学又准确。乳高是指从侧颈点到胸高点的距离,乳距是指左右胸高点的距离,根据体型的不同,可从下列数据中找出对应的胸高、乳距,然后确定胸高点。

身高为155、160、165、170、175的分别对应乳高为23、24、25、26、2 7;净胸围为80、84 、88、92的分别对应乳距为17、18、19、20(cm)。

(7)、胸省:

胸省的大小通常根据人体确定:一般人的胸省量为2.5cm-3.5cm,取3cm 较为合适。胸省量还可以按款式变化作出调整。胸省量与服装胸部造型的关系为:当胸省量为3cm时,胸部造型立体感较强;当其为2cm时,立体感一般;当

其为1cm时,立体感较差;当其为0时,则无立体感。胸省的位置设计在侧缝腋下处,运用省道转移,增加腰省时更加方便。

女裤规格及主要部位尺寸

1>一般裤长确定:

超短裤:0.2的号+8CM8 i/ I; H4 W& a: K y

一般短裤:0.3的号

齐膝短裤:0.4的号-8CMS, H5 d( a$ q* G

三骨裤:0.4的号+6CM

小腿裤:0.5的号2 b) u) _- N; P p3 ~( y

便裤:0.5的号+8CM. }4 D* t* |& u

长裤:0.6的号+6CM; R0 z& Z7 X* t

2>腰围:净腰围+0-2CM- x* i' z# l2 O' L% i. L" r

3>臀围:净臀围+6-8CM

4>臀高:由腰至臀线<下体最丰满处>的长度,中间体臀高一般取人体身高的1/8,约为20CM.每增减一"号"<即身高加减5CM>,臀高则相应增减0.5CM.

5>直裆:指由腰口至横裆<即腿根部>线的长度.它与人体的身高和体型有直接关系,一般在臀高线下7-8CM,中间体直裆长一般为27-28CM./ H7 `. A% h \' A4 B6 {3 x

6>龙门宽:指臀部侧面的厚度,一般可根据净臀围的0.16来计算,再根据裤型款式与面料性能作调整.例如,一般紧身裤和采用有弹性面料的按0.14净臀计算,而宽松裤薄型面料则按0.16规格臀计算.前后龙门宽的比例,紧身和合身西裤一般定为1/4:3/4,宽松裤为1/3:2/3.

7>臀至腰的外侧缝劈势:根据人体侧缝胯至腰差角度来作劈势,可按体型分类作,A体型约在8度左右.一般劈势在2.5CM.人体侧缝最突部位在胯骨,因此应在臀线上方3-4处与腰口作连线.; D6 V/ Q5 @* E! z5 Z

- e, P. W; | y k1 M

8>前裆缝的劈势:根据腹腰差角度来作劈势.腰至腹的倾角为3-5度,因此劈势量一般控制在1-2CM.% |8 a, K v# f

$ C: k( M! ^# f0 |9 [; X

9>后裆缝倾斜:后裆缝的斜率,由后裤外侧缝造型线确定,一般取前裤外侧缝劈势量的1/2-2/3的值.女裤后裆缝的起翘值较小,一般约在1.5CM左右,如果臀圆而丰满的可适当增加起翘高度,且斜率相应增大,臀扁者侧相

反.总之以满足总裆值量为宜.后裆倾斜角度不应过大,如果倾角过大,会导致后横裆产生多余褶纹.3 \2 l' J/ ~5 \$ P$ K" D2 u, q

10>后裤片挺缝的定位:基本为后裤横裆宽的1/2处<即后龙门点至侧缝臀点的1/2>往侧缝偏0.5-1CM,脚口处不偏.

11>总裆长:由前裆腰口点经过龙门裆点至后裆腰口点,其长度一般与腰围的净尺寸相近似<特体除外>; x0 ^(

女装松量的加放

1.普通女装胸围加放参考单位:厘米)

衬衫:8~12

西服:10~14

单外衣:14~18

短大衣:18~24

中长大衣、风雨衣:20~28

旗袍、背心、紧身服:4~10

2.女下装围度放量参考:

裙:腰围:0;臀围:紧身2~4;合体:4~5;面料厚时:5~6

裤:腰围:一般0~1,内穿厚衣服时:1~2

臀围:紧身裤:2~6;西裤:4~8;宽松裤:8~12;萝卜裤:12~20

肩宽的加放比较保守一些,衬衫、单衣的肩宽可不加放,西服一类的套装要加放1厘米,大衣需加放2~3厘米,无袖的款式总肩宽至少要减去3厘米。对于夸张的造型要在此基础上另做调整。

合人体结构的袖窿深设计方法

本贴根据《服装结构设计研究与案例》一书缩写

按新一代女装原型:

原型的袖窿深用B/8+10.5控制深浅(从后领中向下量,B是人体胸围);

合体、紧身有袖衬衫、连衣裙的袖窿深直接按原型;

合体、紧身无袖衬衫、连衣裙的袖窿深可比原型提高1~2厘米;

合体、紧身春秋装、西服等比原型加深1~2厘米;

半宽松、宽松休闲装、茄克等比原型加深2~8厘米(按设计视觉效果而定);

合体大衣、风衣比原型加深2.5~3厘米;

半宽松、宽松大衣、风衣比原型加深4~10厘米(按设计视觉效果而定);

以上是样衣板。

推板时,无论样衣板袖窿深或深或浅,一律按B/8增减(完全按原型的跳档增减比例);即胸围每档跳4厘米(合体、紧身),袖窿深相应跳0.5厘米;胸围每档跳6厘米(半宽松、宽松),袖窿深相应跳0.75厘米。

袖山:

合体、紧身的按AH/4+2.5(衬衫、连衣裙)、AH/3(春秋装、西服)定袖山高,可以根据设计视觉效果微调加减0.5~1厘米,以增减袖宽;

半宽松按AH/5~6、宽松按AH/8~10定袖山高;均可加减1-3厘米,以增减袖宽。上述方法体型覆盖面较大,如果推9个规格(每档差4厘米),从最低规格到最高规格之间,袖深点的上下移动量仅4厘米(0.5x8=4),稍大于人体腋下点的上下移动量一点儿,不会出现袖窿深超深超浅、袖宽超宽超窄的现象。袖窿周长与袖山弧线也比较容易匹配。

作为对比:当胸围每档跳4厘米,各种比例法(包括真比例法)的袖窿深相应分别跳0.67厘米、0.8厘米或1厘米;如果同样推9个规格(每档差4厘米),从最低规格到最高规格之间,袖深点的上下移动量分别是5.3厘米、6.4厘米、8厘米,明显地超过了人体腋下点的上下移动量。

缝纫线迹大全总结

卷边 使用卷边压脚,直线线迹。 操作使用方法: 1、卷边开始时先将布上端布边处剪一个0.5cm宽,0.8cm长的角,折0.3cm宽8cm长的边。 (1)布面反面 (2) 0.5cm (3) 0.8cm (4)压脚上得卷口 2、当缝纫开始时先缝纫几针后停下机器,抬起压脚,将所折叠的面料塞入卷边压脚的卷筒中,继续缝纫。 之字线迹是多功能缝纫机最常用的线迹之一,可用于钉扣、拷边,拷边作用可防止毛状布边的散边,还可用于拼缝、贴布缝等等。 之字线迹图片说明:1 2 3 4 序号1为最小之字线形(1mm),4为最大之字线形(5mm) 下图为贴布缝:

把贴布放在面料上,用胶水粘住,沿贴布的外圆缝一圈,缝制拐弯处,落下机针,抬起压脚,以机针为轴向右转东面料。 拼缝:两块布料正面向上缝在一起。将布料铺平,在布料的上面沿着拼缝缝纫。 卷边线迹配图: 暗缝(扦边)线迹: 使用暗缝压脚用于扦裤边:使用C

线迹图如下: 暗缝的操作方法(如图): 1、面料反面向上折一条边.留出0.4——0.7cm的裕量。 1)面料反面 2)0.4-0.7cm 3)拷边 a、厚面料需先拷边 b、薄面料需在面料下面折一条边。 2、沿着压脚上的导板放置面料.放下压脚。沿着呀脚上的导板缝纫 4)导板 3、缝完后铺平面料 5)面料正面 注意:如机针勾住面料太多.正面将显露出过多线迹。 绗缝线迹: 绗缝: 使用A压脚及导杆。 将导杆插到压脚座后面开口处.移动导杆至所需位置。按着前一条线迹缝平行线。

(1)导杆 (2)压脚座后面开口 (3)是两条线迹的平行关系 锁扣眼线迹: 此压脚配合不同缝纫机,能锁出漂亮的平眼、圆眼、钥匙孔扣眼、弹性、针织扣眼及双层扣眼嵌线扣眼外还可以做织补(具体扣眼参阅具体型号缝纫机)。 注意:织补最大面积为:长度2CM.宽度0.7CM

女装结构设计 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 第一章女装原型 第一节文化式女上装原型的构成原理 一、原型的制图(上衣、裙子) 二、原型的分类和分析 三、原型的修正 1、胖体 2、瘦体 3、挺胸体 4、驼背体 5、扁身体 6、圆身体 1:1纸样一份,要求针对自己的体型数据,制作一件原型。 (此原型要求裁剪、缝制、试穿、修正) 1:5硬板纸样一份,预习。 1、女装原型是复合人体哪一体块的结构?为何将该体块作为原型结构? 2、女装原型属于女装中哪一类服装的基本型?松量是怎样设计的?试析原型的使用范 围。 3、为何女装原型的前摆缝较后片多出2 cm? 第二章原型的基本原理应用(一) 第一节原型的三个基础原理及应用 一、对位法则及省移原理 1、省的概念及其作用

(1)什么是省 (2)省的作用 2、乳凸量、预留胸省量、腰胸差量、前后差量间的关系 3、对位方式与体型、服装造型的关系 4、省道转移与造型设计 (1)省道的形式 (2)省道转移 (3)省道变褶裥 (4)省道变分割线 第二节裙子基本纸样变化原理及应用 1、腰省变摆量 2、腰省变分割线 3、腰省变褶裥 裙子的工艺实践。(用彩色卫生纸操作) 1:5各练习二份 1、省的类型有哪些?应如何应用? 2、常用的省移方法有哪些?试述省移原理的规律。 3、试析全省量的构成及应用方式。 4、试析柔和胸省的设计方法。 5、乳凸量设定的依据及其应用。 第三章领型的结构变化设计 第一节领子概念 一、领围的测定方法 1、测量要领 2、测量方法

二、领的分类 1、立领 2、翻领 3、驳领 4、变形领 三、领成型原理—一领的立体构成 四、配领松量的构成原理 1、领面、领座、夹角、领外沿尺寸、前偏量的认识 2、肩颈领面宽、领座高、二者夹角的关系与领的造型 第二节立领的结构原理及变化设计 一、立领的起翘量设计原理 1、脖颈结构与立领的起翘量设计 二、立领的舒适性 1、立领舒适性的掌握原则 三、立领的变化设计 1、中式立领 2、连身立领(领省的应用) 第三节各类领型的结构原理 1、无领 1、翻领 2、驳领 3、变形领 典型领型的1:1纸样绘制十款及工艺实践。 1、男女体型中,颈部有何特征区别? 2、试述驳领的部位名称。 3、立领结构中为何前领做上翘设计?有何规律?

【女装原型结构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及调整】 女装原型版

衣身结构平衡是指衣服在穿着状态中前、后衣身在腰围线以上部位能保持合体、平整,表面无造型所产生的皱褶。达到衣身整体结构平衡,关键是如何消除前浮余量。对原型结构中的胸省量参数进行分析,对基础纸样中参数的合理性进行鉴定,将有助于优化结构,提高结构的合体性,减少样衣试制后疵病的产生。 国内外服装行业的研究者,为达到衣身结构平衡,在优化结构方面做出许多尝试。其中最典型的是日本文化式原型,尤其是第七版新文化式女装原型结构,该方法在我国的服装结构设计中被广泛采纳和应用。俄罗斯的Л.П.Юдина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针对于俄罗斯原型结构的平衡鉴定及调整方法。众所周知,每种理论都存在着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这也因此使得“如何更好地改进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及调整方法,使服装结构更加合体”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话题。 1日本与俄罗斯女装原型的优势与不足 新文化式原型采用胸度式作图法,主要利用着装者的背长和胸围尺寸绘制而成,与旧原型相比,它更适合于现在的成年女子体型,尤其是胸围较大的群体。在新文化式原型制图中,胸省的角度尺寸采用公式计算的方法:(B/4?5)°,B为净胸围尺寸。随着胸围尺寸的加大,人体的胸凸状态会较为明显,在新文化式原型胸省量的设定中充分体现了这一影响关系,符合绝大多数体态特征。但是,人的体态千差万别,相同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同一原型很难适合同一尺码的不同个体。同一胸围尺寸,在不同人体上,其胸凸状态有可能存在差异,有些人体胸部扁平,有些人体胸部丰满。虽然其胸围尺寸相同,但是在胸凸的体现上却有重大差异。利用平均计算公式制作的原型在着装中针对不同的体型会出现相应的折皱、松弛及紧绷等不同现象。对于个体结构,往往采用样衣试制和调整的方法,对结构进行修正,以满足于各种人体体态特征。 俄罗斯原型(EMKO)采用短寸式作图法,对人体的各部位尺寸进行精密的测量后利用测量值加上所需放松量进行制图。该方法需采集大量人体测量数据,在作图理论正确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较为合体的原型结构。但是人体体表是柔软的曲面状态,测量时往往误差较大。在俄罗斯的国家服装号型标准里,各号型系列主要控制部位达 70 多个,而我国的国家号型标准中控制部位仅有十几个。在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各号型控制部位尺寸标准的情况下,该方法并不适合在我国进行推广。 2原型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和调整 1新引入的测量部位 以前腋点所在水平面(即胸宽测量线)和胸凸点所在水平面(即胸围测量线)作为参照平面,引入两个测量部位。 (1)从正面进行测量(图 1)。测量侧颈点到胸凸点连线(即乳点侧长)上胸宽线与胸围线之间的距离a。由于人体体表呈曲面状态,而现所需测量尺寸为乳点侧长上的局部参数,不易进行测量。建议测量时可先在人体体表贴置出水平参照平面的标识线。 (2)从侧面进行测量(图 2)。在人体背部撑一垂直硬板,分别测量人体上前体表至后测量垂面间,前腋点所在水平直线前后距离和胸凸点所在水平直线前后距离,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值

女装实用原型衣片结构图解

女装实用原型衣片结构图解

男装实用原型结构设计

袖窿深制图公式的取舍白嘉良郝爽姚兰 如今,人们在保证服装服用功能(包括御寒和保护功能)的同时,还不断追求着视觉上的审美效果。作为服装结构设计人员,仅仅具备审美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服装结构制图中正确认识各部位之间的相关性,合理安排比例,才能产生舒适、美观的视觉效果。这就需要服装结构设计人员经历充分的理性思维过程。过去,我国的服装结构制图长期沿用含有修正值的线性公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例裁剪法。但是,由于传统比例公式过于依赖经验和缺乏变化,使之越发不能适应现代服装造型的需要。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外形式直观、变化灵活的原型方法乘虚而入,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一部分人甚至开始迷信原型。实际上,原型方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部位的调整仍无法摆脱对经验的依赖。也就是说,原型方法在服装各部位之间关系方面,依旧没有达到真正的理性认识。尤其是对于袖窿深变化的问题,原型更是没有很好地解决。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调整。让我们暂时抛开原型这个思维模式,运用真比例工具来寻找可以使服装结构设计更加简便、灵活和高效,而且可以使服装结构更加合理的方法。 服装制图公式决定着服装的外观形态,代表着服装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反映着影响服装部位的相关因素。因为服装是立体的,影响其变化的决不仅仅是某一个因素。但是要研究服装的变化规律,还得排除干扰,把握一些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公式的准确、合理。 例如,“袖窿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位(如图),它不象“胸围”、“背宽”等可以直接测量的部位一样直观。这个部位的公式是根据普遍的测量结果,结合视觉上的美观比例所设定的。对袖窿深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但只有“胸围”和“身高”是主要因素,诸如“面料厚度”、“肩斜角度”等次要的干扰因素可以姑且不做考虑。为了清楚地理解认识服装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的进行服装结构设计工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袖窿深制图公式加以分析。 在传统男装制图过程中,“袖窿深”部位多采用一些带有修正值的线性公式。其中,被人们普遍认可并广泛采用的有如下两种形式: (1)1.5/10B+ 8 (2)B/5 +3 (公式中常数项单位是cm,以下同) 事实证明,在一般正常体型情况下运用这两个公式,其结果还是较为理想的,也比较接近美观效果的真实测量值。这说明过去前人在制定公式的时候是经过反复检验的,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给后人继续探索提供了一定的事实依据。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公式的适用范围。其实上面的公式充其量只能说是在一定范围内接近真实测量值,只局限在一般较小的范围之中。而且形式不够准确、直观,没有明确反映真实情况,并且也不适应现今生产和教学的需要。 比如,在B(成品胸围)=100cm的情况下, (1)1.5B/10 +8 =23 (2)B/5 +3=23 结果是相同(或接近)的。 但是,如果B的值发生改变后会是什么情况呢?假设B=110cm,则(1)1.5B/10 +8 =24.5

常用线迹图解(中英文版)

(101线迹),single thread chain stitch单线链式线迹,单线链状线,[粤]单线锁链底针步,(用于假缝,如袋口) (101或304线迹),单线链式线迹或平缝钉扣、平缝锁眼、打套结 (103线迹),blind stitch暗缝,暗缲针缝,[粤]挑脚 (301线迹),lock stitch,plain stitch锁式线迹,平缝线迹,普通线迹,[粤]平车针步,(最常见的线迹) (304线迹),zig zag lock stitch曲折锁式线迹,锯齿形锁式线迹,Z形锁式线迹,之字形平车针步,[粤]人字形平车针步,(底面线都是锁式线迹)

(401线迹),single needle chain stitch单针链式线迹,单针链状针步,[粤]单针锁链底针步 (404线迹),zig zag chain stitch曲折链式线迹,锯齿形链式线迹,Z形链式线迹,[粤]人字锁链底针步,(面线是锁式线迹,底线是链式线迹) (406线迹),2needles bottom cover stitch双针底部覆盖线迹,[粤]双针网底针步,(用于腰带袢,针织服装的袖口、下摆等) (407线迹),3needles bottom cover stitch三针底部绷缝线迹,[粤]三针网底针步 (408线迹),2needles chain stitch with cover thread双针链式表面覆盖线迹,[粤]双针网面锁链底针步 (503线迹),2threads overedge stitch双线拷边,双线包边,[粤]双线钑骨

(504线迹),overlock stitch,coveredge stitch,3threads overedge stitch包缝线迹,拷边线迹,锁边线迹,三线拷边,三线包边,[粤]三线钑骨,(最常见的拷边线迹) (512线迹),mock safety stitch假保险线迹,模拟保险线迹,(用于弹性面料接缝) (514线迹),2needles4threads overedge stitch双针四线拷边,双针四线包边,[粤]双针四线钑骨,(用于弹性面料接缝) (515线迹,401+503),4threads safety stitch四线安全线迹,[粤]四线安全针步

ET2009 服装纸样CAD教程

服装CAD教程 第一章打板系统 第一节打板、推板的快捷键及功能 点模式类 F4:要素点模式F5:任意模式/智能模式 显示: F6/V:全屏显示F7/B:单片全屏显示 F8:关闭所有皮尺显示F9:显示与关闭分类对话框 F10:恢复前一画面显示F11:显示隐蔽后的裁片 F12:关闭英寸白圈表示C:视图查询 Z:放大X:缩小 工具类 ~:智能笔工具Enter:切换到点纵横偏移工具 ALT+A:裁片平移ALT+C:移动点规则 ALT+D:曲线群点修改编辑ALT+S:刷新缝边 ALT+V:切换打、推板状态ALT+X:基础号显示 ALT+Z:放码后展开Back Space:曲线退点 辅助线类 ALT+1:添加/删除水平、垂直于“屏幕”的辅助线 ALT+2:添加/删除水平、垂直于“要素”的辅助线 测量工具类 CTRL+1:皮尺测量CTRL+2:要素长度测量 CTRL+3:两点测量CTRL+4:要素拼合测量 CTRL+5:要素上的两点测量CTRL+6:角度测量 其他类 F2/Ctrl+S:保存F3:打开 CTRL+Z :撤消CTRL+X:恢复 Page up:切换到点输入框Page down:切换到数值输入框 空格:所有输入框数值清零 第二节桌面工具 一、画面工具 1、新建文件:用于新建一个空白的工做区,并将当前画面中的内容全部删除;如果当前画面上有图形,选此功能后会弹出如下提示对话框(如图2-1): 图2-1 提示“本操作会导致当前数据被清除”,鼠标左键点击是“是”,即创建了一个空白工做区,点击“否”则取消该操作。 2、打开文件(F2/Ctrl+S):用于打开一个已有的文件,选此功能后,弹出如下对

五种常用线迹的理论计算公式

五种常用线迹的理论计算公式: 线迹类型国际标准线迹代号(ISO4915)每米线迹的耗线量(L)) F& {. {) I/ [- S 平车线步301 L=1.571+0.07854DT+0.0124D√Tt 单线锁链线步101 L=2.7854+0.08927DT+0.0186D√Tt 三线锁边504 L=4.0916+0.1893DT+0.2DK+0.031D√Tt 0 d/ A0 W; q) K2 |5 J% L, m 双针锁链线步401 L=3.7854+0.08927DT+0.02173D√Tt ; W4 E' [0 K7 ]( e 双针三线绷缝线迹406 备注1、“√Tt”是指“跟号Tt”,不知道怎么打出Tt上面的一横。 2、L——每米长线迹的耗线量(m)+ e( X/ R3 m% v' m% H- V! H 3、D——2cm长线迹内的针数(线迹密度)% i5 b- F7 v8 O( U# X+ C 4、T——面料在压脚压力下的总厚度(mm) 5、B——双针的针间距(mm)% G- ?. s$ G' J% O, n) v5 a$ }6 O0 ^ 6、K——锁边的切缝宽度,即刀门隔距(mm) 7、Tt——缝线的特数. V! M6 s6 k: J, B 常用缝线支数换算表 英支相当于公支特(tex)√Tt值 60英支/3 33.86 29.53 5.434 80英支/3 45.14 22.15 4.706 - X- P2 t0 X1 o% B 80英支/4 33.86 29.53 5.434 42英支/3 23.70 42.19 6.495 70英支/3 39.43 25.36 5.036 7 _5 v, d0 Y$ z+ Q: Y5 e 举例:用平车线步(301线步)缝制针织涤纶弹力呢外衣,设线迹密度D=9,双层面料总厚度T=2.2mm,用70/3股线缝制,每件衣服上使用这种线迹的总长度为21.3m,试求每件衣服用线量是多少米? 解:根据计算公式L=1.571+0.07854DT+0.0124D√Tt得 L=(1.570+0.07854X9X2.2+0.0124X9X5.036)X21.3=78.555(米) 线耗: 名称线种(面线/底线)倍数备注# L8 i! |4 H5 h* R% k. M$ ^ 三线锁胶片粗黄线/涤棉线 8.5/11 14针/3CM/ l" s/ i& u% J* B* o& h/ A 单针涤棉/涤棉 1.5/1.5 14针/3CM 双针涤棉/涤棉 3.0/3.0 14针/3CM 人字行花涤棉/涤棉 3.5/3 12山/3CM 人字拉丈根涤棉/尼龙线 3.5/3.5 12山/3CM 三针拉丈根涤棉/尼龙线4/3.5 6山/3CM 三针撞棉涤棉/涤棉 3.45/3.45 6山/3CM2 E4 t' Y. f9 `4 S3 h% R9 l 三线锁骨尼龙线/尼龙线 11.0/10.0 18针/3CM 三线锁布涤棉/尼龙线 2.0/12.0 18针/3CM 三线锁胶片涤棉/尼龙线4/14.5 18针/3CM 三线锁棉涤棉/尼龙线 2/16.5 18针/3CM" m# A; ~3 D& I0 X4 V 三线锁棉垫涤棉/尼龙线 4/20.5 18针/3CM 三线琐密棉涤棉/尼龙线 2.5/45 只限土露白处,用4个尼龙线1 V- ~* S* g% L 三线拉意粉带(无软棉/尼龙线 5.0/16 18针/3CM) `7 m# n3 Q6 P% R2 L 三线拉意粉带(有软纱)涤棉/尼龙线5.0/13 18针/3CM I! H' _' t. {, M5 L2 f" S* B 三线锁飞边涤棉/尼龙线 6.0/13 5.0/12.5 面线为针线或尼龙线 四线锁布涤棉/尼龙线 4.5/16.5 18针/3CM 四线锁胶片涤棉/尼龙线 5.5/22 18针/3CM 一线砍车涤棉/尼龙线 2.0/4 18针/3CM 二线砍车包胶片涤棉/尼龙线 7.0/10 16针/3CM 二线砍车拆车下脚边涤棉/尼龙线 4.5/9 网布/玻璃纱/喱士/永衣和无弹布4 O% O4 w, t5 h' K& Y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习题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习题 第一学期: 《服装结构设计(下装)与制图基础》 1、用比例法或原型法:分别按1:1与1:5两种比例对下装进行训练,并裁剪成纸样。 2、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下装款式5款,任选2款作结构制图,要求按1:5比例。 《服装纸样设计初步》 1、用展放法、剪叠法、复合法完成对腰省对腹省转移的练习。 2、从基本图形入手,做出基本原型图,利用纸样设计方法对细部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变形,使之成为新结构的分解或展开形式。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第二学期: 《女装上衣衣身结构设计与制图》 1、对前片衣的八个部位的省道(缝)分割线进行练习。 2、用比例法或原型法分别按1:1或1:5比例对女装、春秋装进行结构设计,并剪成纸样。 3、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款式5款,任选2款作结构制图,并按1:4比例制图。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衣领结构设计与制图》 1、完成无领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5比例剪成纸样。 2、关闭领、翻领、装脚领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5比例剪成纸样。 3、驳领西装,时装领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5比例剪成纸样。 4、对衣领造型款式图的设计20款,做在A4纸上。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衣袖结构设计与制图》 1、用原型法完成一片袖的结构制图,一片袖转化为二化袖,一片袖转化为插肩袖及结构制图。要求按1;5比例裁剪成纸样。 2、对衣袖造型款式图的设计20款,做在A4纸上。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女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制图》 1、自由设计女时装5款,做在A4纸上。并任选一款制图,要求按1:5比例完成。 2、能正确审视服装效果图,包括:款式轮廓、类别、款式功能属性、规格、结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一章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服装结构制图的工具 1.测量长、围度工具:软尺、米尺、短直尺 2.绘制曲线工具:曲线尺(6形尺、其他尺) 长弧形尺(大刀尺、小刀尺) 3.测量角度工具:角度器 4.测量弧长工具:蛇形尺(内含铅条,可自由弯曲) 5.复写工具:钻子、复描器 6.绘画用笔:铅笔(HB、2B) 第二节服装结构制图的线条与符号 1.结构制图线条 注意:每条线的功能必须说清 2.结构制图符号 注意:该表对国家标准有拓宽 要点:规定的意义是工厂的技术法规、统一的技术语言 统一的技术规范统一的技术行为 第三节服装结构制图的名称术语 1.重要的纵向示图术语 衣身:前(后)中线、叠门线、前胸(后背)线、前(后)领窝宽线、前(后)胸围线裤身:前(后)裆线、前(后)侧缝线、前(后)烫迹线、前(后)窿门宽线 袖身:前(后)偏袖线、前(后)袖肥线、袖中线 2.重要的横向示图术语 衣身:上平线、衣长线、袖窿深线、腰节线、臀围线、前(后)领窝深线、前(后)肩斜线 裤身:上平线、裤长线、前(后)上裆线、前(后)臀围线、前(后)中臀围线、前(后)中裆线 袖身:上平线、袖长线、袖山高线、袖肘线 注意:图示应采用PPT形式,讲清各线条的位置及作用。 第四节服装结构制图的艺术要求和方法 1.艺术要求:* 纵向线条与横向线条须成垂直状态 * 基础线条须绘成细形淡色线条,轮廓线条须绘成粗形深色线条 * 小于实物比例时应标明制图比例 * 线条光顺、流畅、有力度感 2. 制图方法:先横后纵、先前再后、先直后弧、先大后小、 先基础后轮廓、相关部位(部件) 注意配伍关系(袖山——袖窿、领身——领窝、前后衣(裤、裙)身侧缝、 肩缝、内外袖缝、腰节——腰缝) 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女体体表特征 1.骨骼 要点:* 骨骼的端点常是服装用测体时的依据 (第七脊椎点、前锁骨中心点、肩突点、胸点、肘点、膝点、踝点、茎突点) * 人体的运动首先是骨骼的位移 骨骼关节骨骼肌肉皮肤

服装制衣厂缝纫线迹基本知识介绍

服装制衣厂缝纫线迹基本知识简介 stitch 线迹,针脚,[粤]针步,线步 线迹的分类形式很多,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线迹的种类,编号进行了规定,将标准线迹分为6大类: 100类- 链式线迹 200类- 仿手工线迹 300类- 琐式线迹 400类- 多线链式线迹 500类- 包缝线迹 600类- 覆盖线迹 100类中最常用的是101和103两种.101和103都是是单线链式线迹,103常用于暗线挑缝. 300类中最常用的是301,304,308和320.其中301称单针平缝线迹,又是最最常用的线迹,304两点人字线迹,308三点人字线迹,比301更有弹性. 400类中最常用的是401,402,407.401又叫直线型双线链式线迹,又一条针线一条钩线组成.在底层缝料的底面利用相互交错和相互交圈形成锁链状线迹.402又称双针网底线迹,又两条针线和一条钩线组成,通常用于针织裤子的侧缝和

手套背面的装饰线条.407表面如三条平行的301线迹,底层则为网状结构,主要用于车缝橡筋到内裤内衣上 500类中最常用的有504,505,512,514.504和505都是三线包缝线迹.504广泛用于制衣业的锁边工序,505主要针对中厚料.512和514是四线包缝又称安全线迹.都由两条针线两条钩线组成,只是钩线与针线的交圈方式上两阵稍有不同. 600类中最常用的是602,605,607三种.602又称二针网面线迹,主要用于针织捏仪,运动服装等.605又称三针网面线迹.主要用语衣服上缝橡津,切滚条和拼接缝的缝合等工序.607是四针网面线迹,有四条针线知识比605加了一条阵线其他类似.综上所述,600类主要用于针织服装的滚边,滚领,折边,拼接缝和装饰花边等工序,其实也就是绷缝啦; ) bartack,(bar tack,bar-tack)套结,倒回针,加固缝,[粤]打枣 flat-lock stitch,(flat lock stitch),covering stitch 覆盖线迹,绷缝线迹interlock stitch 联锁线迹,多线链式线迹 single thread chain stitch 单线链式线迹,单线链状线,[粤]单线锁链底针步,(101线迹),(用于假缝,如袋口) 103线迹- blind stitch 暗缝,暗缲针缝,[粤]挑脚,

文化式女装原型制图方法

原型裁剪法可以说是平面化的立体裁剪法,它先把人体的主要部位进行尺寸测量,然后再根据比例构建出符合人体形态的基本样板。尔后所有的服装样式就可以以这个原型为基础进行制图。服装原型的流派有很多,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日本的“文化式原型裁剪法”。下面就对文化式女上装原型的制图方法一步步进行演绎。 获取人体尺寸文化式上装原型只需量取人体的4个重要部位(量的是净体尺寸):胸围——在胸部最丰满处水平量一周背长——在人体的后背正中,从后颈点(第七颈椎点)垂直测量至腰部腰围——在腰部最细处水平量一周袖长——从肩点量至腕关节尺寸齐了,现在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开始绘制原型纸样了。绘制衣身原型1.绘制前后衣片总框架。首先以背长为高,胸围(B)/2+5cm为宽绘制一个矩形。所加的5cm为放松量,整个胸围的放松量是10厘米,这里我们将绘制的是半个后衣身加半个前衣身,所以加上5cm:

2.定位胸围线BL。矩形框的左侧将用来绘制后衣身,所以左边的垂直线我们称之为后中心线,在后中心线从上往下量取胸围B/6+7cm的距离画一条水平线做为胸围线 3.绘制背宽线和胸宽线。在胸围线上从左到右量取B/6+ 4.5做为背宽,向上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再在胸围线上从右到左量取B/6+3.5做为胸宽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

4.绘制侧缝线。把胸围线分为二等分,在中心点往后中心线方向0.5cm的位置做一条垂直线和底边(腰围 线)相交: 5.绘制后领口。在顶边上,从左往右量取B/20+2.9CM做为后领宽,记住这个后领宽尺寸,然后

垂直向上画一条长度为后领宽/3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即为后领深,同样需记住这个后领深,因为后面制图我们需要用到这个数据。这条垂线的顶点我们称之为后肩颈点,弧线划顺后领口线;6.绘制后肩斜线。在背宽线上从上到下量取后领宽/3的距离,向右画一条长度为2cm的水平线,连接肩颈点和这条线的右端,这条连接线即为后肩斜线: 7.绘制前领口。在矩形框的右上角做一个高度等于后领宽+1cm(前领深)、宽度为后领宽-0.2cm(前领宽)的矩形框;在该矩形框的左侧垂直线从上往下量取0.5cm做为前肩颈点,以前领宽/2-0.3cm 长度在对角线上取一点,弧线连接肩颈点和该点,还有矩形框的右下角点,形成前领口弧线;8.绘制前肩斜线。在前胸宽线上从上往下量取2×后领宽/3做一点,直线连接前肩颈点和该点做前肩斜线,将前肩斜线的长度延长至后肩斜线-1.5cm的长度: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绪论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性质 服装结构设计学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1.平面结构设计 将指定的服装款式,结合人体穿衣的动、静及舒适要求,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变化原理通过平面结构制图方法将服装整体结构分解为基本部件或样板的结构设计过程。主要有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两种。 比例分配法 原型法 2.立体结构设计 将样布披覆在人体模型上,运用边观察边造型边裁剪的手法,直接裁剪岀指定的服装款式或经整理成服装的基本纸样的设计过程。 单一式 混合式 展平式 三、服装结构的内容 服装人体工学 规格设计 服装设计原理 服装平面、立体结构设计的方法 特体服装的结构处理 计算机辅助服装结构设计 服装庛病与修改

第一章服装与人体工学 第一节人体的构成 一、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 人的基本体型由头部、躯干部、上肢部、下肢部四大部分构成。 二、人体主要基准点的构成 人体主要基准点是服装人体测量、结构设计制图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主要基准点的构成分前面、后面与侧面两大部分。

1.头顶点:人站立时头顶部最高点,位于人体中心线上,是身高测量的基准点。 2.颈围前中心点:连接左右锁骨之中点。 3.颈侧点:位于颈侧面根部,从人体侧面观察,位于颈根部宽度的中心点偏后的位置,此基准点不易确定,宜斟酌而定。 4.肩峰点:肩胛骨肩峰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5.肩端点:位于肩峰点偏前的位置,此点是衣袖缝合线袖山的位置,同样也是肩宽、袖长确定的基准点。 6.前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前面形成绉纹的起点,此点位置因 人而异。7.乳头点(胸高点):胸部最高点即乳头的中点。 8.腰围线前中心点:腰围线与前中心线之交点。 9.腹部前突点:位于前中心线腹部向前最突出点。 10.膝盖骨中点:膝盖骨的中心点。 11.大转子点:大腿股骨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12.颈围后中心点(颈椎点):颈后第6-7颈椎的突出点,是背长测量的基准点。 13.后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后面形成绉纹的起点。 14.腰围线后中心点:腰围线与后中心线之交点。由于人体型的关系腰围后中心点往往比腰围线前中心点稍低。 15.肘点:上肢弯曲时肘关节向外最突出点。 16.臀部后突点:臀部向后最突出点。 17.手根点:位于手腕部后外侧最突出点,是测量袖长的基准点。 18.外踝点:踝关节向外侧突出点。 三、人体主要基准线的构成 人体基准线是结构设计的根基,也是理解人体形体结构的基础。 1.颈根围线:是人体躯干与颈部的分界线。此基准线通过颈部前、后中心点、颈侧点。 颈部前中心点略低颈部后中心点1cm左右。 2.臂根围线:人体躯干与上肢的分界线。 3.肩线:肩端点与颈侧点的连线。 4.胸围线:经过两乳头点的水平围线。 5.腰围线:人体腰部最细部位的水平围线。 6.臀围线:人体臀部最丰满部位的水平围线。 7.袖肘线:通过肘关节的水平线。

《女装纸样》 课程标准

《女装纸样》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6ZH064405 课程名称:女装纸样 英文名称:Femanual pattern making 授课周数:4 学分(时):56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适用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先修课程:服装结构原理;立体裁剪基础;服装设计基础;造型基础;服装工艺基础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即是专业主干课程,它涵盖了服装专业岗位从业人员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共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督促学生按照教学计划掌握对应知识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教学过程中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训练的结合。通过基础理论与技能训练的综合培养,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对重要概念、重要原理和重要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上,使学生在能熟悉男装结构制版的同时,更深入的接触现代生产方式。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注重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课程总目标是了解女装结构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女子人体结构特征,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符号和制图规格;掌握女装各种服装款式的制版方法与制版技巧。 2.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女装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女装结构设计原理;掌握各式女装的结构设计方法与技巧。

能力目标:掌握女装结构设计原理;掌握女式裤装、女衬衫、女西装、女大衣、旗袍、礼服的结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款式进行各类女装的结构设计。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服装制衣厂缝纫线迹基本知识介绍

服装制衣厂缝纫线迹基 本知识介绍

服装制衣厂缝纫线迹基本知识简介 stitch 线迹,针脚,[粤]针步,线步 线迹的分类形式很多,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线迹的种类,编号进行了规定,将标准线迹分为6大类: 100类 - 链式线迹 200类 - 仿手工线迹 300类 - 琐式线迹 400类 - 多线链式线迹 500类 - 包缝线迹 600类 - 覆盖线迹 100类中最常用的是101和103两种.101和103都是是单线链式线迹,103常用于暗线挑缝. 300类中最常用的是301,304,308和320.其中301称单针平缝线迹,又是最最常用的线迹,304两点人字线迹,308三点人字线迹,比301更有弹性. 400类中最常用的是401,402,407.401又叫直线型双线链式线迹,又一条针线一条钩线组成.在底层缝料的底面利用相互交错和相互交圈形成锁链状线迹.402又称双针网底线迹,又两条针线和一条钩线组成,通常用于针织裤子的侧缝和手套背面的装饰线条.407表面如三条平行的301线迹,底层则为网状结构,主要用于车缝橡筋到内裤内衣上 500类中最常用的有504,505,512,514.504和505都是三线包缝线迹.504广泛用于制衣业的锁边工序,505主要针对中厚料.512和514是四线包缝又称安全线迹.都由两条针线两条钩线组成,只是钩线与针线的交圈方式上两阵稍有不同. 600类中最常用的是602,605,607三种.602又称二针网面线迹,主要用于针织捏仪,运动服装等.605又称三针网面线迹.主要用语衣服上缝橡津,切滚条和拼接缝的缝合等工序.607是四针网面线迹,有四条针线知识比605加了一条阵线其他类似.综上所述,600类主要用于针织服装的滚边,滚领,折边,拼接缝和装饰花边等工序,其实也就是绷缝啦; ) bartack,(bar tack,bar-tack)套结,倒回针,加固缝,[粤]打枣 flat-lock stitch,(flat lock stitch),covering stitch 覆盖线迹,绷缝线迹 interlock stitch 联锁线迹,多线链式线迹 single thread chain stitch 单线链式线迹,单线链状线,[粤]单线锁链底针步,(101线迹),(用于假缝,如袋口)

(精品)服装结构设计_张文斌_女装平面结构设计3

测试一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从口袋的实用功能上考虑,上衣下部口袋袋位的高低应以和 为依据,结构制图中一般以为依据,下落。 2. 在许多女装的结构设计中,均有撇门,其结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撇门量控制在_________cm左右,过大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 服装细部规格的设计,常用基本部位的一元回归或二元回归方程的形式表达, 即y=ax1+b或y=ax1+bx2+c,式中如y为衣服长度部位,则x1为 ;如y为下装长度部位,则x1为,x2为。 4. 上装结构平衡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衡,下装结构平衡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部位的平衡。 5. 贴体型女装衣身平衡时,后衣WL以上长度应前衣WL以上长度。 6. 裤装中后上裆缝的倾角一般为_____________,根据人体及款式不同,可在 _____________之间变动。 7. 衣身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别,,,等。 8. 成衣服装不是为了适合某个人而制作的服装,它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人 可以购买为前提而制作的。 9.分析服装结构的可分解性,首先分析服装的,然后分析款式造型图 解成的合理性,再检查在外形上的部位。 10. 现代服装工程题由、、三部分组 成。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1. 上衣的胸围尺寸在相同情况下,胸腰差大的上衣显小,胸腰差小的上衣显大。 ……………………………………………………………………………()2.一般服装款式均可按四分法进行制图,所以上下装以四分法制图最为合 体。………………………………………………………………………( ) 3. 在袖山弧线上,吃势的分布一般是均匀的。…………………………() 4.服装结构平面构成法,将人体视作三维物体,通过省、褶、裥等形式或拉伸、 归拢形式构成服装。…………………………………………………()5. 前、后衣片的结构大小是随人体比例而确定的,所以侧缝线是固定不变的。 ………………………………………………………………………()

《结构设计1》 第二章 女装上衣原型

第二章女装上衣原型 一、原型概述 所谓服装原型,是指平面裁剪中所使用的基本纸样,即简单的、不带任何款式变化因素的立体型服装纸样。 上半身用的原型称为上衣原型;下半身用的原型称为裙原型或者裤原型;上肢用的原型称为袖原型。 我国多年来使用日本文化原型,一些服装院校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己的原型。 现在原型有儿童原型、成年女子和男子原型。 二、原型制图 《结构设计1》中将学习女子日本文化原型。 成人女子原型利用胸围和背长的尺寸进行制图。其中B* :84cm,背长:37.5cm,袖长52cm。 下面先学习衣身的原型,后面再学习袖原型。衣身原型具体制图方法如下。 1. 绘制基础线 ①以○A点为后颈点,向下取背长长度作为后中心线。 ②画WL水平线,并确定身宽(前后中心线之间的宽度)为B*/2+6cm。 ③从○A点向下取B*/12+13.7cm确定胸围水平线BL,并在BL线上取身宽为B*/2+6cm。 ④垂直于NL画前中心线。 ⑤在BL线上,由后中心向前中心方向取背宽为B*/8+7.4cm,确定○C点。 ⑥经○C点向上画背宽垂直线o ⑦经○A点画水平线,与背宽线相交o ⑧由○A点向下8cm处画一条水平线,与背宽交于○D点。 将后中心到○D点之间的线段两等分,并向背宽线方向取lcm确定○E点,作为肩省省尖点。

⑨将○C 点与○D 点之间的线段两等分,通过等分点向下量取0.5cm ,过此点画水平线○G 线。 ○ 10在前中心线上从BL 线向上取B*/5+8.3cm ,确定○B 点。 ○ 11通过点⑧画一条水平线o ○ 12在BL 线上,由前中心向后中心方向取胸宽为B* /8+6.2cm ,并由胸宽二等分点的位置向后中心方向取0.7cm 作为BP 点o ○ 13画垂直的胸宽线,形成矩形。 ○ 14在BL 线上,沿胸宽线向侧缝方向取B*/32作为○F 点,由○F 点向上作垂直线,与○G 线相交,得到○G 点。 ○ 15将○C 点与○F 点之间的线段二等分,过等分点向下作垂直的侧缝线。 第七版文化原型女衣身制图(P22):1. 绘制基础辅助线(注意比例1:5的计算) * * * * * *

服装纸样

Styles and Details of Fashion 服装款式分类及其细部 1 Shirts/Blouses/男衬衫/女衬衫 1.1 Shirt Details/男衬衫细部 The shirt is inner wear or outer wear on the torso, was developed as a men’s item. 男衬衫作为男装单品的一种,可以穿在里面也可以穿在外面。 Point/领尖, shoulder yoke/肩部育克, sleeve, sleeve placket/袖衩, cuff/袖克夫, vent。开衩, collarband/底领, collar, collar bottom, armhole, chest pocket, placket/门襟, front panel。前片, guntletbutton/袖衩扣, cuff button/袖口扣. 1.2 Blouse details The blouse is a soft and loose garment for the upper body which is worn by women together with skirts or trousers. In today’s fashion, there is a large variety of shirt / blouse styles. The different features of individual designs,e.g.the neckline and collar,length,cut,details and decoration,together with the material produce a particular style. 女衬衫是一种柔软宽松的女上衣,可以配以短裙也可以配裤子。如今,男/女衬衫的款式有多种多样,特别的设计可以通过领口、领子、长度、裁剪、细部、装饰以及面料的变化创造出独特的款式。 Gather抽褶, cuff, front panel, slit/开衩, collar, armhole, placket, sleeve, cuff button. 1.3 Blouse design variation/女衬衫款式设计 Tie neck/打结式 The bands on the neckline are loosely knotted or tied into a bow. 领口带子松松打结或系成蝴蝶结。

针织女装原型解析

针织女装原型分析 1)、针织服装的胸围、腰围一般采用半围标示,计算公式为1/2围制,如果是全围标示,则采用1/4制公式计算。在制版的时候必须看清楚规格尺寸的标示。2)、女装标准原型设有肩省和胸省,而针织女装一般不设省缝,前腰线升高,前片的乳凸量采用与后片对位的方式分解掉,女性人体胸部结构的需要主要是依靠针织面料的弹性来满足。 3)、围度放松量比标准女装原型放松量适当减少,适合针织面料的应用。 4)、标准女装原型后片高出前片上平线,而针织女装原型前后片并齐,造型简洁。后片不设省缝。人体背肌的需求依靠针织面料的弹性来解决。 5)、标准女装原型袖笼呈椭圆形,袖山高偏深,袖山弧设有吃势,而针织女装原型袖笼趋向窄长,袖山高偏浅,袖山弧不设吃势,符合针织服装休闲的风格。6)、保留标准女装原型前后肩斜、前后袖片的造型,腰围收窄,为针织服装向时装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针织上衣结构原理 1、围度放松量 紧身型:胸围不但不加放松量,而且小于实际围度,

可视针织面料的弹性程度而变化。含有5%莱卡的针织面料一般3—4cm的放松量,以此类推。 贴体型:胸围放松量为2—4cm. 合体型:胸围放松量为6—8cm. 略宽松型:胸围放松量为10—12cm. 宽松型:胸围放松量为14cm。 2、针织女装原型的应用 (1)、肩点不在同一高度 无论是紧身型或宽松型服装,在减少或增加围度放松量的同时,应缩小或扩大肩宽。需要缩小或扩大肩宽时,只要在原有肩斜上截短或延长便可。这样缩小肩宽,肩线的倾斜度有所减弱,其肩点不是原来的高度。但当服装穿着后,肩线是呈倾斜状拉伸的,那么肩点就还原在原来的肩点高度上了,这是符合人体结构的需求。 (2)、腰线适当上升 针织服装紧身型有不少是短装式的,也不设腰省,多余的量都在侧缝处去掉,由于服装过短,腰围较窄,采用中腰线使底边侧缝线的长度显短,曲线的弧度就比较大,会影响底边的折缝。如适当将腰线在原基础上提升,可减缓底边侧缝曲线的弧度,同时也使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