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培养方案
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问题能力的各类法学专门人才,能够胜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以及法律实务部门的高级法学人才。
二、研究方向法理学、法社会学、法律史与法文化、司法传统与司法近代化、行政法基本理论、公法理、宪法学、部门行政法、经济刑法、中国刑法理论、刑事诉讼与司法制度、犯罪学、民法、中德比较法、物权法与房地产法、土地法、民法总论、民法分论、民事诉讼与司法制度、法律社会学、证据法、刑事诉讼与司法制度、经济法学、商标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商事仲裁法、国际经济法、涉外经济法、商法、国际商法、国际环境法、民商法理论、金融证券法、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部门法。
三、学习年限普通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八年;直博生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八年;硕博连读生进入博士阶段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八年。
四、课程设置(一)学校公共课英语、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二)专业基础课(法学各方向学生均必修)法学前沿(三)专业方向课经济法与商法理论经济法理学经济刑法研究经济法律文化刑事司法前沿房地产法前沿问题研究经济行政法问题与法理国际环境法问题研究民法专题研究民事诉讼与司法制度国际私法前沿问题公法原理民事诉讼法学专题知识产权法专题研究金融证券法研究民法典的体系思维民法前沿知识产权法原理刑事诉讼法前沿民法基础理论与法学方法国际经济法理论五、培养方式博士生在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由导师全面负责培养工作。
公共课以讲授为主,考核方式根据研究生院要求确定,专业课以讨论为主,考核方式一般为提交课程论文、专题综述报告等。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遵照研究生院及法学院相关规定执行,中期考核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六、学位论文(一)论文选题。
武大法学全程培养方案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专业特色:①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基本知识与技能基础上突出法学的实践特色;②国内与国际接轨,结合国际法学的强势地位与国内法的基础功能,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学人才。
培养要求: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熟悉我国法律和主要国际条约及惯例;能具体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实现文才、口才、辩才的统一。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4年学分要求:140学分
五、学位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法等。
七、双语课程
西方法学流派Western Legal School
国际经济法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国际组织法La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海商法Maritime Law
刑事诉讼法Criminal Procedure
外国法制史The History of foreign Legal System
国际环境法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法律诊所Legal Clinic
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学习期间,安排学生到相关实务部门进行教学实习,时间6周。
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学生毕业时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国家四级英语。
武大博士学位培养方案-摄影测量与遥感(报学校-609)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602 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测绘专业创新人才。
具体要求是:1.在摄影测量与要高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3.掌握1至2门外语,对于其中的一门外语,不仅能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而且还要具备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4.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及教学工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作风。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卫星遥感对地观测信息处理卫星遥感对地观测是一个涉及到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球信息科学、空间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现代空间信息探测技术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测绘科学的时空局限性,提高了观测精度,扩大了观测范围,已成为推动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军事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研究范围已从地球本体扩展到整个地球外空间。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航天摄影测量、遥感信息提取理论与方法、卫星测图理论与方法、多源时空遥感综合应用技术等。
2.新型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是一个涉及到新型航空传感器、地球空间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航空摄影测量已发展成为集新型航空数码航摄仪、机载LiDAR技术、倾斜摄影技术、高性能计算处理技术等的全方位空间信息处理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线阵处理技术、倾斜摄影测量、基于高性能计算或云计算技术摄影测量、多传感器集成技术、机载LiDAR技术等。
3.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学的扩展和延伸,是一个涉及传统测绘、工业测量、文物数字化、医学研究、军事侦察、公安交通等应用的学科方向。
近景摄影测量已发展成以多目视觉和区域网平差技术为理论的当代近景摄影测量技术。
法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法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00105,授医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掌握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及检验实际案件的能力。
2.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书刊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好的听、说、写能力。
3.能够熟练的应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查阅、数据及文字处理。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法医病理学2.法医毒理学3.法医遗传学4.法医临床学三、学习年限法医学博士生的学习年限3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5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一)培养方式1.采取理论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导师负责和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由导师指定必修课和选修课,决定研究生研究方向,并与研究生商定研究课题。
2.由导师及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督促研究生科学实验、课程学习、查阅文献、开题报告、中后期考核、教学实践、实际检案工作、参加学术会议、撰写论文等项工作。
在培养过程中既要明确导师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对研究生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结合我系国际合作的优势,和国外专家联合培养。
(二)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三)教学实践与学术活动1.博士学位课程的时间累计在半年左右。
保证二年左右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要求有创新的科研结果,写出系列论文达到本专业国际权威刊物要求的水平。
2.结合研究课题的研究方向在教研室作专题报告、文摘报告、综述报告和科研论文报告至少2次以上,并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
3.参加法医对外检案工作和科研学术活动,加强自身能力培养,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能独立完成较复杂案件的检验鉴定工作,至少完成实际检案工作20例以上。
武大博士学位培养方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报学校-609)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601 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测绘专业创新人才。
具体要求是:1.在大地测量和测量工程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3.掌握1至2门外语,对于其中的一门外语,不仅能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而且还要具备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4.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及教学工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作风。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物理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学是大地测量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是构成现代大地测量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及各自随时间的变化。
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给物理大地测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空间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大地测量学的结合开创了现代大地测量学发展新阶段,使大地测量学有能力深入地球科学,在更深层次上参与解决地球科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
精细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将为测绘科学、国防与军事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海洋动力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地球空间信息,在高程基准的统一、空间飞行器的精密定轨、资源勘探、灾害与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卫星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学是大地测量学中一个极为活跃的分支学科,是现代大地测量的一个重要支柱。
其任务是研究利用卫星技术,获得距离、距离差和角度等观测值,通过数据处理,从中提取位置、速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是建立坐标系和参考框架、确定地球重力场、进行地球物理研究必不可缺的基础。
除此之外,卫星大地测量学是当代高新技术在测量中的具体体现,它的出现给大地测量,乃至其它诸多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3.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是现代大地测量学的延伸和拓展。
法律与经济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7.[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著,梁小民, 黄险峰译:《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著,刘毅等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美]唐纳德·A·威特曼编,苏力译:《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0.席涛等译:《立法评估: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美国、欧盟和OECD法律法规和指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二、培养目标
法律与经济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与经济学人才。
具体目标是:
(一)博士研究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法律与经济学领域实现科研创新。
(二)博士研究生能够运用法律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践问题,实现实践创新。
2.Posner, Eric A., and Matthew Adler (eds.), Cost-Benefit Analysis: Legal, Philosophical, and Economic Perspectiv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Porta, Rafael, Lopez-de-Silanes, Florencio, Shleifer, Andrei, and Robert Vishny, 1998. “Law and Fin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6: 1113-1155.
武汉大学病原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培养方案

病原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严谨和科学态度和强烈的敬业精神,热爱医学事业,勇于探索,团结协作,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医学科学研究而献身。
2、具有较严谨的科学学风,严密的逻辑思维及较高的理论推理能力,熟练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思维方法及常规技能。
能独立地设计与完成较高水平的科研课题,结合本专业实际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熟练掌握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并具有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灵活结合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不断完善所从事的医学科学研究课题。
4、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医学伦理学知识,能跟踪本专业的学科前沿,独立开展探索性科学研究和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
5、能熟练应用现有的国内外学术期刊检索工具。
熟练掌握英文,具有相当水平的写作能力及一定的听、说能力。
能用英文独立地撰写科研论文。
二、研究方向1、血吸虫的生物学、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2、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子分类3、肿瘤病毒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4、汉坦病毒的基因变异规律研究5、重要病毒病的防治研究6、纳米技术与抗病毒研究7、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治疗8、支原体的分子生物学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
在职攻读医学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适当放宽至3-5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五、综合考试一般在第三学期举行综合考试。
考试前应按学科组成考试委员会,委员会由导师和本学科专家及相关学科专家五人组成,并报部学位委员会批准。
考试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专业课和两门专业基础课综合考试、开题评议。
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博士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是否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是否具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六、学位论文医学科研论文是反映医学科学博士研究生综合质量的主要指标。
030107经济法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petition cases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 the ultimate guide to leading cases of the EU and all 27 member states,Sweet & Maxwell,2008.
10.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1.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2.杨紫烜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邱本著:《经济法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4.[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经济法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107
一、学科、专业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以下简称:本院)于2008年9月成立,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学院。本院招收以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法学理论、民商法学、经济法学。
各专业博士研究生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学位论文通过答辩,获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
5.贾俊玲.张智勇:《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讲座》,改革出版社1995年版
6.曹士兵著:《反垄断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7.李昌麒.许明月编著:《消费者保护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8.王晓哗:《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9.王晓哗:《竞争法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二、培养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专业资料 法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案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法学理论和实务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根据对博士研究生培养面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坚实宽广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哲学理论基础; 3.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法学理论各分支、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 4.具有谨的治学态度,富于开拓精神,胜任高层次的教学科研任务和有关实际部门的高级职务,能在理论与实际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和贡献;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6.身心健康。
二、研究向 本专业设三个研究向: 1.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 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最一般、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包括概念、畴、原理、原则与发展规律等面。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一般规律和历史经验。 2.人权法学 对人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专门研究,并通过对人权的分析,深化对人权和人权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3.西法理学 研究西法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西法学名著研究、法学研究法的研究和名著研究,为中国的法学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至4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4至6年。 以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修完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以一年半至三年的时间从事调查研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成绩优异且完成高质量博士学位论文者,可以提前答辩和毕业。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 1.课程设置见下表。 2.学分:总学分为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政治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 .. 专业资料 语2学分),专业必修课、研究向必修课、选修课共11学分。 本专业实行学科综合考试制度, 3学分。 3.授课式:根据需要采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读书报告、课题研究等式。考试采取笔试、面试或学期论文等式。 4.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至少补修2门本专业的硕士生学位课程。具体补修课由指导老师决定。
五、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于第二学期,应向导师提出学位论文的初步设想,并于第三学期开始提出论文写作计划,报请导师审定。 博士研究生应于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拟订论文的详细提纲,经导师认可后,到校外有关教学科研单位和实际部门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并公开作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应于第五至第六学期集中精力撰写学位论文。其学位论文必须具有开拓性,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并有指导实践的作用。 博士研究生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按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在导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博士研究生担任与同研究向相关部分的教学实习,承担同专业研究向相关部门的工作实习,教学实习时间不超过一学期,工作实习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在导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博士研究生可承担科研项目或博士点基金科研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 非经导师的同意和允,博士研究生不得私自承担任影响学习、科研及论文进度的其他工作。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指定围的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学术论文,否则不能申请学位。学术论文所署作者单位必须是大学,作者单位署2个以上的,则第一单位必须是大学。
七、培养式 研究生的学习法以自学为主、独立研究为主,导师作必要的专题讲授和辅导。博士研究生对指导教师指定阅读的书籍资料,必须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指导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博士生应于入学后二个月,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培养案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
专业资料 法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英文课程名称 学 分 学 时 开课 学期 备 注
学 位 课 程
公共必修课
1050500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Thoughts 2 36 1
10505001 第一外国语 The First Foreign Language 2 36 1
专业必修课
10106001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Marxist Legal Theory 2 36 2 各向必修
10106002 人权法学 Humanitarian Law 2 36 2 各向必修
10106003 西法理学 Western Jurisprudence 2 36 3 各向必修
10106004 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2 36 2
10106005 综合考试 Comprehensive Test 3 3
研究向必修课
10106006 马克思主义法学 中国化问题研究 Study on Chinalization of Marxist Law 2 36 3 向1必修
10106007 人权与发展权研究 Study on Human Rights and Right of Development 2 36 3 向2必修
10106008 西法学原著研究 Study on Western Original Juristic Work 2 36 3 向3必修
10106009 法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Study on Current Issues Of Jurisprudence 2 36 3 各向必修
选修课
10106010 外国法律思想史 The History of Foreign Legal Thoughts 2 36 4 各向选修
10106011 中国法律思想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egal Thoughts 2 36 4 各向选修
学术活动环节 参加全国或省级法理学会议一次以上; 论文开题报告环节 第三学期进行专业综合考试,举行开题报告; 论文预答辩环节 第六学期进行论文预答辩; .. 专业资料 论文答辩环节 第六学习进行论文答辩;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案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理论和实务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根据对博士研究生培养面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坚实宽广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政治学理论基础; 3.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宪法学及其分支学科的专业知识; 4.具有谨的治学态度,富于开拓精神,胜任高层次的教学科研任务和有关实际部门的高级职务,能在理论与实际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和贡献;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6.身心健康。
二、研究向 本专业设6个研究向: 1.宪法学基础理论 研究宪法最一般、最基本的问题,包括概念、畴、原理、原则与发展规律等面。 2.比较宪法学 对各国宪法从纵、横两面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其异同优劣的分析,以深化对宪法和宪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3.外国宪法学 研究本国宪法以外的其他的宪法,包括该国最基本的宪法原理、该国宪法发展轨迹,重点是该国现行宪法基本容的理论和实践。 4.中国行政法学 研究行政法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行政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寻中国行政法治的一般规律。 5.地政权建设 研究中外地政权建设的基本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地政权提供理论指导。 6.中国宪法文化 .. 专业资料 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中国宪法文化的基本问题,通过宪法文化的透视,揭示宪政的发展轨迹。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至4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4至6年。 以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修完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以一年半至三年的时间从事调查研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成绩优异且完成高质量博士学位论文者,可以提前答辩和毕业。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 1.课程设置见下表。 2.学分:总学分为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政治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语2学分),专业必修课、研究向必修课、选修课共11学分。 本专业实行学科综合考试制度, 3学分。 3.授课式:根据需要采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读书报告、课题研究等式。考试采取笔试、面试或学期论文等式。 4.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至少补修2门本专业的硕士生学位课程。具体补修课由指导老师决定。
五、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于第二学期,应向导师提出学位论文的初步设想,并于第三学期开始提出论文写作计划,报请导师审定。 博士研究生应于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拟订论文的详细提纲,经导师认可后,到校外有关教学科研单位和实际部门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并公开作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应于第五至第六学期集中精力撰写学位论文。其学位论文必须具有开拓性,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并有指导实践的作用。 博士研究生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按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在导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博士研究生担任与同研究向相关部分的教学实习,承担同专业研究向相关部门的工作实习,教学实习时间不超过一学期,工作实习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在导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博士研究生可承担科研项目或博士点基金科研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 非经导师的同意和允,博士研究生不得私自承担任影响学习、科研及论文进度的其他工作。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指定围的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学术论文,否则不能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