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婴儿摇篮篇》广告赏析

合集下载

麦当劳广告案例赏析

麦当劳广告案例赏析

浅谈麦当劳的广告策略麦当劳餐厅是大型的连锁快餐集团,在世界上大约拥有三万间分店,主要售卖汉堡包、薯条、炸鸡、汽水、冰品、沙拉、水果。

麦当劳餐厅遍布在全世界六大洲百余个国家。

在很多国家麦当劳代表着一种美国式的生活方式。

麦当劳作为一种快餐,流行全世界。

除了其本身产品的独特性和其提供的快捷、干净、愉悦的环境外,其广告发挥了关键作用。

本文分析其广告中的具体图像、广告语、明星策略,看它们如何发挥作用,来揭开麦当劳创造的神话。

一、麦当劳的“神话”这里所说的“神话”不同于汉语词典中的意义,而多见于符号学、叙事学和大众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罗兰·巴特的言说,神话是一种言谈,一种符号学体系。

主要包括符号的能指、所指和意指几个要素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是符号的形象,可由我们的感官感知。

所指是被表示成分即表示的是意义。

意指可称为“意指作用”或“意指方式”,指的是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它既可以是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关系,也指这种关系的结果。

而神话的产生来自于符号的两次意指作用。

第一次是能指和所指之间、以及符号和它所指涉的外在事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次是一种文化意义,有时产生的甚至与第一层意指本身毫无关系的意义。

由此类推,可产生多层意义,最终产生的意义与最初的意义可能一点关联都没有,即产生神话。

二、麦当劳如何创造出神话(一)图像形象提起麦当劳,人们通常会想到红色背景下有一个金色的M的标志。

这是麦当劳全球通用的符号标志。

人们通过麦当劳的标志,很容易地联想到麦当劳生产的食物,汉堡包、署条、脆皮圆筒、和风饭食等,这是神话运作的第一过程,即符号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含义,是指麦当劳的品牌符号遵循这一规则进行了品牌的神话过程。

麦当劳的所指是一种新的、流行、国际的、时尚的生活方式,一种国际化理念。

(二)广告语我们熟知的麦当劳广告语有两句,即“常常欢笑,尝尝麦当劳”和“我就喜欢”。

1.常常欢笑,尝尝麦当劳“常常欢笑”是一种愉悦的心情,而“尝尝麦当劳”是一种语言驱动力,使人们产生“尝尝麦当劳”的行为。

麦当劳快乐儿童餐的广告分析

麦当劳快乐儿童餐的广告分析

【研究動機】✓You’ve Got Meal! -麥當勞快樂兒童餐猜猜看,當你問一個小孩「最喜歡吃的速食是什麼?」時,他們會怎麼回答?或者這麼說,當你被問到「哪一家速食餐廳有提供兒童餐?」時,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是誰?答案很可能不約而同地是「麥當勞」。

麥當勞的兒童餐(Happy Meal)以及搭配它不斷更新的玩具是麥當勞的一大特色。

兒童餐的食物種類、份量、點餐方式以及價格與麥當勞其他餐點稍有不同(如圖一),一段時間便會更換搭配的玩具,一些與時下熱門產品結合的玩具常常吸引了許多成人購買(圖二),有的甚至能創造流行成為一時的社會話題!【研究對象】✓縱橫全球半世紀的麥當勞在台灣,頂著一頭紅髮、一身小丑裝扮的麥當勞叔叔,以及那隨處可見的耀眼金黃色”M”字招牌是大家共同的印象;一直走在流行尖端的它,也是許多小孩認識的第一個企業。

1948年,麥當勞兄弟於美國創立第一家餐廳;1955年,現在我們熟悉的麥當勞的創始人Ray A. Kroc成為麥當勞第一位加盟經營者;1967年,圖一圖二美國以外第一家,加拿大麥當勞成立;時至今日,麥當勞在全世界六大洲120國以上總共擁有超過31,000家門市,每年全球營業額約104.9億美元。

1984年01月28日,台灣麥當勞於台北市民生東路成立第一家門市中心,秉著「全球品牌、社區經營」的理念,經過多年已成為全世界第八大麥當勞市場。

✓麥當勞兒童慈善基金會麥當勞於30年前設立了「麥當勞叔叔之家兒童慈善基金會」,以關懷兒童為主軸,在全球提供超過五千個房間免費供重症病童及其家長在遠赴外地醫院就醫時住宿、並號召志工投入麥當勞的公益服務。

1977年此一基金會在台灣正式成立。

為台灣兒童於醫療、社會福利、以及教育藝術盡一份心力。

2003年,全球三萬家麥當勞聯合訂定每年11月20日為「世界兒童日」,於各地舉辦慈善活動,希望能幫助全世界需要幫助的兒童。

【問卷設計】✓研究主題(這個挺重要的,若寫得不對或太少之類,請補充…)問卷的對象是以現階段『大學部』的學生為主體,也就是常被稱為『y世代』的族群。

麦当劳广告分析中英文

麦当劳广告分析中英文

麦当劳广告分析中英文Consistency of advertising can emphasis the brand glory in the dazzling array advertising. That means it’s very important to keep consistency in the advertising to build up the brand’s character. Consistency of advertising consists of all aspects including the media, form, theme and advertising agency.Here I want to take the McDonald's advertising for example. In the first place,in the spreading of the information, McDonaldadheres to the BBF principle that is bigger information, bolder information and fewer information. McDonald always takes itself for a communication media. There are decorative outdoor lightings, banners and posters in the outer wall of the McDonald’s store,which has only purpose to make their customer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massages within the 3 or 5 seconds. The period of time is very very short. Because in the opinion of the media, the shorter the time use to understand, the more successful the advertising is.Secondly, McDonald always follow the American style in the form of the advertising because the American advertising is very special in the idea, background music and dynamic image. Their purpose is not spreading the detail but the value of brand. Thirdly, McDonald’s advertising always express the same idea——happiness. Their slogan is everytime is a good time.Finally, McDonald only cooperate with two advertising agency Leo Burnett Worldwide and Eden Advertising Company. Maybe you will feel puzzled. Why? This is because McDonald want to spread the consistent information. This i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advertising and this is the character of the McDonald.在目前广告干扰的环境之下,「一致性」是比较容易突显品牌的方式。

广告也精彩--名师课堂中电视广告资源利用赏析

广告也精彩--名师课堂中电视广告资源利用赏析

位 量 值 每 升 可 比 现 在 的 升 要 小 得 多 。 后 的 两 千 此 年 一 直 没 有 大 的 变 化 。 88年 以 后 , 、 等 国 侵 15 英 法 略 中 国 , 加 仑 、 脱 ” 容 量 单 位 随 之 传 入 我 国 “ 品 等 的 度 量 衡 从 此 趋 于 混 乱 。 中 国 成 立 后 , 量 衡 新 度
在这 之前 , 堂课 的 “ 整 单位 1 都是 围绕一个 东西进 ” 行, 而此 时 “ 单位 1 由整块 蛋糕转移 到 了一小块 蛋 ”
师: 哪 面 联 到}? 从 个画 中 想
生 : 一 幅 画 面 , 糕 平 均 分 成 四 份 , 人 吃 到 第 蛋 每

糕。 是 , 是 的 ? 还 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产生多
面 )一 人一 半 。 , 师 : 了广 告 , 联 想 到 了几 分 之 一? 看 你
极丰富的 数学内 不仅仅是因 涵, 为有分数}, 是后 而
面 学 生提 出来 的 和 。最 有 思 考 价值 的是 最 后 的

生:联 到了 我 想 }。


到底是谁 的 , 这涉及到 “ 单位 1 的转 移问题。 ”
生我 得 该 整 蛋 的 的 。个 生 : 应 是 个 糕 } ( 学 觉 这
精彩 的回答赢得了满堂喝彩 )
师 : , 告 中也 能 找 到分 数 , 来 , 瞧 广 看 生活 中不 缺 少分数 , 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 而 期待 着 同 学们 能
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 对数学产生 了亲切感 , 从而激发
人 , 漫着智 慧的思维方式 、 弥 浓浓 的人文情怀 。 张齐 华老师巧妙 地将这个 广告移植 到课 堂中 ,成 为本节

麦当劳广告设计分析

麦当劳广告设计分析

巨大的黄金M(麦当劳)现在的我在郑州市上学,郑州市是一个比较大的城市。

广告告也很繁多,~~~·~~~~~~~~~~~~~~这里的广告繁多,广告一个挨着一个。

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但是总有广告很突出的,给人眼前一亮。

那就是巨大的金黄色M,也是年轻人最喜欢的麦当劳。

当我走在这条街上的时候第一眼就能看到麦当劳巨大的M,以及麦当劳的店铺,就如隔壁一家“好想你”枣子变调暗淡无光了。

我感觉麦当劳广告可分为几个部分,其一是那巨大的M。

在街上给人很大的震撼力,而且颜色选择了比较亮的金黄色,麦当劳的视觉传达也独具特色,企业标志是弧形的M,以黄色为标准色,红色为辅助色,黄色给人联想到价格普及的企业而且能在任何天气状况下辨认出来,M的弧形设计非常柔和,和店铺大门的形象搭配起来,令人产生一种想走进店里的欲望,标准字的设计简明易读,和标志组合后,即使从远处也能识别出来。

这是麦当劳品牌的外在表现。

这种表现突出了一个快乐的拱门,对于快乐和微笑的追随者孩子和妈妈就具有无法抵御的诱惑力。

麦当劳的广告很少在国外见其对产品直接介绍,而更多的是对品牌M的强化,在国内则侧重对M标志的强化,另一方面也会加入对产品的直接推荐。

其二就是麦当劳的代言人,麦当劳广告代言人与普通广告代言截然不同,它是以麦当劳叔叔这歌虚拟人物作代言人。

无需向麦当劳叔叔支付广告费,明星代言广告费用的一大笔钱就不用再多花了。

再着麦当劳叔叔不会去犯错,作为显示中不存在的麦当劳叔叔,自然不可能干傻事来损害麦当劳形象。

不会像有的一些明星。

其次麦当劳叔叔形象深受儿童的欢迎。

麦当劳叔叔滑稽可爱,非常适合儿童的可味,而通过儿童来影响父母的快餐选择。

其三,麦当劳的广告词非常具有亲和力,一句I m love it(我就是喜欢)非常的感情化,尤其去适合先组队年轻人和儿童。

整体的广告侧重点一在吸引儿童和青年人身上。

麦当劳以年轻的形象出现时候,强劲的音符出现了,那就是“我就喜欢”!“我就喜欢”把目标顾客定在了“我行我素”等年轻人推崇的理念上,“我就喜欢”中“就”字把年轻人的“酷”字体现的淋漓尽致,叛逆,张扬的个性一览无余,这些心里特征性,也构成了全球年轻人的共有文化,麦当劳所抓住的这一消费心里,完全有打破各地区之间文化沟通障碍的可能。

《当我成为了母亲》广告艺术赏析

《当我成为了母亲》广告艺术赏析

《当我成为了母亲》广告艺术赏析示例文章篇一:《当我成为了母亲》广告艺术赏析嘿,你看过那个《当我成为了母亲》的广告吗?可有意思啦!在这个广告里,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她呀,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

每天想干啥就干啥,早上睡懒觉,晚上熬夜追剧。

她穿着漂亮的小裙子,化着淡淡的妆,跟朋友们出去逛街玩耍,那生活真是潇洒得很。

她就像一朵盛开在春风里的花朵,无忧无虑的。

有一天,她发现自己要当妈妈了。

就像突然被拉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样。

她的肚子慢慢变大了,行动也变得迟缓起来。

她开始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松地弯腰系鞋带了,就像一个被绑住了手脚的小木偶。

这时候呀,她心里肯定有点慌,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才好。

我看到这里就想,当妈妈可真不容易呢。

她的丈夫呢,有时候也有点手忙脚乱的。

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不知道怎么照顾她才好。

但是呢,他还是很努力地去学着做一些事情,比如给她煮一碗热乎乎的粥。

女孩喝着粥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就像冬天里晒到了暖阳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要出生了。

在产房里,女孩疼得大喊大叫,那声音就像要把屋顶都掀翻了。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得多疼呀,当妈妈可真的是在鬼门关走一遭呢。

不过当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女孩的脸上满是泪水,但是那泪水里却又带着无尽的喜悦。

就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后,看到了最美丽的彩虹。

孩子出生后,问题更多了。

晚上孩子哭个不停,女孩就得起来喂奶、换尿布。

她的黑眼圈都出来了,看起来就像一只大熊猫。

她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抱怨,对着丈夫说:“这孩子怎么这么难带呀,我都快累垮了。

”丈夫呢,只能在旁边安慰她:“亲爱的,都会好起来的。

”可是呀,孩子一天天长大,开始学会笑了。

当孩子第一次对着女孩露出那无邪的笑容的时候,女孩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那笑容就像一束光照进了她的心里,把所有的疲惫都驱散了。

她抱着孩子,就像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

在这个广告里,有好多这样的小细节。

比如说女孩给孩子做辅食,孩子把食物弄得满脸都是,像个小花猫一样。

【精品】麦当劳广告分析

【精品】麦当劳广告分析

【精品】麦当劳广告分析
麦当劳(McDonald's)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快餐连锁店,广告一
直是其品牌推广的关键手段之一。

以下是对麦当劳广告的分析:
1. 广告语言简洁明了,易于记忆。

例如,著名的“我(我)就(就是)喜欢(喜欢)McDonald's”就十分易于记忆和传播。

2. 广告以音乐和色彩带来趣味性。

音乐配合画面,可以使广告更加有感染力和舒服。

同时,色彩也是广告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明亮的鲜黄色令人联想到诱人的食品。

3. 接地气的创意,可以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例如,麦当劳的某些广告会以日常生活为主题,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 时事做法,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无论是在产品推广上还是在广告设计上,麦当劳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例如,通过改变汉堡包的形状或在广告中加入流行元素,来吸引年轻的消费者。

5. 引起注意的广告是有创造力的。

麦当劳的广告往往会惊喜消费者,例如,逆着思维设计的广告、外包装设计简约却艺术感十足等等。

总之,麦当劳的广告营销能力强,高度重视消费者需求和行为习惯,不断更新自己的广告营销策略,有力地促进了品牌推广。

麦当劳海报广告分析及学习宣传语

麦当劳海报广告分析及学习宣传语

广告赏析论文“Come As You Are, King Kong”——麦当劳,保持本色这是一则麦当劳的平面广告。

图片的主要内容是一只巨大的king kong(金刚)的手打破了麦当劳店面的窗户玻璃伸进来来买快餐,地上还有打破的玻璃碎片,然而麦当劳的店员并没有被这一幕所吓倒,柜台前的女服务员帮king kong打包好之后,面带微笑的伸向king kong的手心,里面的男服务员依然在专心地制作食物,没有被king kong的光临而所分心。

再来看整幅图片所表现的内容,左上角的一句话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Venez comme vous êtes”的英语即“Come as you are”,字面意思是“您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样来吧”。

图片的内容信息传达的一个思想就是“保持本色”。

整幅图看起来虽然有些滑稽搞笑,但是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舒服,地面上的玻璃也不会很刺眼,反而会觉得情理之中。

这也是麦当劳想要传递给任何人的一个信息,来麦当劳吃饭吧,这里舒适的环境不会让你觉得有任何不适,来麦当劳消费不会逼迫你做出什么改变,come as you are,保持你自己的本性,在这里你会得到你应有的尊重。

该平面广告以幽默的方式拉近了大家与麦当劳的心理距离,使看到的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

整个画面的元素非常简单,只要四个:麦当劳,猩猩,服务员,手。

画面很简单,形式很具有创意,但传达的信息量非常多。

第一、它会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影响,这相当于广告成功的第一步;现在的社会每天的信息量与此之大,以至于人们总是选择性过滤忽略很多无用的信息,而这个广告可以给人很深的印象,这点是很重要的。

第二、它通过一种不令人讨厌甚至有些讨人喜欢的广告方式,告诉人们麦当劳提供的服务和它的价值观;金钱至上是这个社会的代名词,很多餐饮店会因为你的职业、你的性别、你的外貌等因素排斥你的消费,但是麦当劳不会因人而异,在这里你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麦当劳告诉你“保持本性”,麦当劳的服务员会微笑的服务你,而你在麦当劳可以体验到别处体验不到的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当劳广告《坐摇椅的小孩子》案例赏析在看过的广告创意短片中,印象最深的还是麦当劳的广告《坐摇椅的小孩子》,短片中一个婴儿坐在秋千椅上。

秋千上升时,小孩笑了;下降时,小孩哭了。

镜头转向正对秋千的窗户,窗外有个木牌,顶部是麦当劳金色的“M”标志。

当秋千上升的时候,婴儿可以看到,所以笑了,反之,就哭了起来。

母亲走过来看到窗外的麦当劳标志后才明白小孩子是怎么回事!
这个广告在设计方面,首先是视觉冲击力比较强。

广告画面上的小孩子是一个可爱的外国小孩,容易吸引电视观众的注意力。

再次小孩子的笑声和哭声非常的清脆,在听觉方面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忙碌的观众较能被这种声音效果驻足观赏!最后是短片的情节设计上,悬念性比较强,观众首先被调动起好奇心,为什么小孩子一会哭一会笑呢,继续看下去才会解开谜底,原来是想吃麦当劳啦,不禁会心一笑!广告简单明了,观众也能从广告中看到婴儿的笑而心情愉悦。

再次这个广告属于麦当劳广告文化中的“儿童欢乐篇”,此类广告主要面向青少年儿童这一消费群体。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为麦当劳提供了广阔的儿童消费市场。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是小皇帝。

新文化给中国的消费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百货商店和超市摆满了儿童物品,无论是孩子们必备的,还是想要的,抑或是父母想到的可能对他们的宝贝孩子有益的东西。

每到周末,主题公园里到处都是父母和孩子们的身影。

小孩子俨然成了中国
最主要的消费者。

不论家庭是否能承担必要或不必要的消费,家长总是最先满足孩子的愿望。

麦当劳大量以小孩为主题的广告,反映了中国这一特有的现象。

推广的重点都在小孩的需求层面,一方面希望培养小孩从小吃快餐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小孩的带动,能吸引整个家庭成员都到店中接受温馨的服务。

以年轻、活泼作诉求,希望提供一个轻快的用餐环境。

广告中简单的画面,婴儿时笑时哭令观众产生好奇,继而往后看才知道原来是麦当劳的标志令婴儿感受到欢乐,很好地传达了,麦当劳给儿童带来欢乐的意思。

家长为了孩子欢乐,很有可能就会带孩子到麦当劳店里就餐!
最后谈一下这个广告在中国的效应。

麦当劳一直试图在中国市场上树立本土化的形象,这一点通过其广告包含的价值和文化表现了出来。

广告创意源自对中国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变化的敏锐洞察,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的深刻理解,显示出麦当劳尊重并关注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人民在消费和文化交流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麦当劳依然采用西式的手法来包装广告,这一点相当重要。

中国的广告和麦当劳大相径庭。

本土广告都是直白式的,着重于提供细节信息。

在某种意义上,本土广告还停留在美国二十世纪50年代的水平,那时候的广告俨然是专家和权威。

美国广告很受中国电视观众的喜爱。

美国广告在背景音乐、动感画面、创意设计和幽默感方面极具特色,他们宣传品牌价值而不是传递细节信息。

但是在增加了趣味性和故事性的同时,它的太有“内涵”,不直观的传达信息也使得许多中国观众在看过广告后,并不明白其意图,也就达不到其追求的广告宣传效应!
总体来说,这个广告还是既有故事性有吸引力,又比较通俗易懂为观众接受的。

因此,在广告设计既要有创意又要达到宣传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