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调车及自动化

合集下载

《铁路调车作业》第3部分:自动化驼峰作业

《铁路调车作业》第3部分:自动化驼峰作业
④ 单机挂车时,接近车列下车,向司 机显示连结信号,指挥机车挂车。
⑤ 推进挂车时,车列前部应有人瞭 望,正确及时显示十、五、三车距 离信号。
⑥ 连续连挂时,可不停车连挂,要确 认连挂状态,车组间隔超过 10 车 时,应顿钩或试拉。末端车辆距警 冲标较近(不足 30m)时,应采取 安全措施。
⑦将车列送到适当地点停车,确认连 结员“好了”信号后,向司机显示 起动信号。
四、下 峰作 业
1.准备 进路
2.下峰 作业
(1)下 峰联系
(2)准 备进路
(1)检 查线路
驼峰值 班员
驼峰值班 员
连结员 制动员
① 根据计划或作业需要,向有关人员 布置下峰作业计划。
② 输入整理开始命令,确认减速器已 缓解,进路信号正确。
① 提前检查线路、车辆,当调车长确 认停留车位置有困难时,应派人显 示停留车位置信号。
铁路调车作业 第 3 部分:自动化驼峰作业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铁路调车自动化驼峰作业的程序、项目、内容、作业人员、
技术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道自动化驼峰解体及下峰技术作业。
2 铁路调车自动化驼峰作业程序图(见图 1)
1.准备进路
一、连挂车列
2.单机走行
3.挂车试拉
车站运 营管理 信息系 统与驼 峰自动 控制系 统联机 时,调车 作业通 知单可 自动输 入,具体 由《站 细》规 定。
① 通知各作业点准备作业,输入溜放
开始命令。
②操作和确认设备进入溜放自动控
制状态,开放驼峰信号,司机按驼
峰信号显示推峰。
① 根据停留车位置、气候条件、难易
行线、车组去向及大小车组间隔、
确提钩,做到一确认(信号显示、

第五章-驼峰自动化系统

第五章-驼峰自动化系统

继电器组合柜
控制计算机软硬件配置
控制级为Intel80386专用嵌入式计算机, 操作与管理级采用工业PC机80486、P2或 P3 CPU。
为了适合于实时控制的需要,控制级软件 用8086/8088汇编语言编程
管理级采用AMX386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 。
操作级采用中文版Windows NT Workstation 4.0操作系统及多媒体技术。 操作级软件采用Visual C++语言编程
停长跟踪牵出判断与自动调整示意图
目的控制计算数学模型
出口“打靶”速度的计算是在上层管理机完成的。 车辆自由溜行的运动规律由以下公式描述:
Vr eAL
Vc2
2g 103 (0
i
q
4E ) eAL m
sh( AL) A
A 0.063 g S m
Vc:连挂速度(m / s) Vr:减速器计算出口速度(m / s)
现场设备
车辆减速器
普通减速顶 限界检查器 峰顶按钮柱 ★提勾表示盘
测速雷达
车轮传感器
测长轨道电路 测重磁头 ★气象站 ★光挡
设备分类 “大缓” “小缓”
减速器雷达 峰顶雷达 减速器前计轴 峰顶计轴
常用型号 TJK3 TJK2 TDW901/905或TDJ402系列 标准驼峰产品 标准驼峰产品 特制产品 TCL2 TCL2 无源或有源 无源或有源 工频或25周 压磁式 CAWS600B E3JM/JK
交流净化电源或25周开关 电源
特制
驼峰电源屏
电动或电空屏
标准驼峰用屏
接口继电器组合架(柜)
标准信号产品
分线盘(柜)
室内分线盘 室外分线盘

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

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

第一章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
溜放部分
• 加速坡:它是溜放部分中坡度最陡的一段。 目的:①加速钩车的溜放速度,提高解体作业效率; ②保证在不利的溜放顺序下,前后钩车在第1分 路道岔处有足够的时隔。 • 中间坡:位于加速坡之后的一个坡段叫中间坡(也 叫制动坡)。 • 道岔区段坡:中间坡之后为道岔区段坡。 • 编组线坡:调车场的每条编组线,在其三分之二的 长度内,顺溜车方向应有不大于1.5‰的下坡,使车 辆能够克服运行阻力以安全连挂速度溜至预定地点。
第一章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
三、调车驼峰分类
调车驼峰按其控制技术装备不同大致可
分为:
非机械化驼峰---采用铁鞋或手闸作为调速设 备,分路道岔则采用自动集中或在现场人工 操纵。(日解编量较低) 机械化驼峰---调速设备以车辆减速器为主, 铁鞋为辅。(3400辆/日)
第一章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
半自动化驼峰---在机械化驼峰的基础上,又 在调车线上增设一个或二个目的制动位,同 时增设测速、测长和半自动控制机等设备。 (人工控制出口速度)(4000辆/日) 自动化驼峰-在半自动化驼峰的基础上,增 加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和测重、测速、测长 和测气象等设备。(自动控制出口速度) (4500辆/日) ----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
第一章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
图1-7
第一章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
驼峰的纵断面 选择纵断面应注意以下各点 :
推送部分
推送部分的坡度应保证: (1)由一台调车机车进行推峰作业时, 将最重车列推至峰顶停车后,能再度起动; (2)推峰解体的车辆,靠近峰顶时车 钩能够压紧,以便摘钩。 根据以上要求,推送部分一般均设两个 坡段 :推送坡和压钩时,先由调车 机车将车列推向驼峰,当最前面的车组 (或车辆)接近峰顶时,(车钩压紧时) 提开车钩,过峰顶后就可以利用车辆自 身的重力,顺坡自动溜放到编组场的预 定线路上,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调车作业 的效率。驼蜂一般设在调车场头部,适 合于车列的解体作业。 驼峰根据设备条件的不同,可分为 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 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驼峰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高度(位能)并辅以机车推力来解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驼峰由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组成。

推送部分的坡度是为了形成驼峰的高度和车钩的压缩状态。

溜放部分的坡度是为了提高车组的溜行速度和车组间必要的间隔。

峰顶平台则起到缓和上述两个坡段的连接、防止车钩折损的作用。

驼峰组成如图3-6所示。

驼峰按其技术设备和制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几种类型。

驼峰类型不同,其调车作业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简易驼峰和非机械化驼峰调车简易驼峰一般是在原有牵出线的基础上修建的,它具有投资少、修建快、调车效率和安全都比牵出线好等优点。

简易驼峰峰高约1.5~2.0m,设一股推送线和一股溜放线,调车场头部平面为复式梯线形或非对称线柬形布置,设置的道岔采用电气集中或人工就地操纵,峰下咽喉区不设制动位,调车场内使用铁鞋制动。

简易驼峰一般设置在区段站或小型编组站。

非机械化驼峰调车场头部一般采用对称道岔和对称形线束布置,道岔控制采用驼峰自动集中或电气集中,峰下咽喉区未设车辆减速器制动位,只在调车场使用铁鞋制动。

非机械化驼峰一般设在调车线路少、改编作业量不大的编组站上,现在几乎没有了。

简易驼峰和非机械化驼峰的调车作业指挥方式、溜放车组速度的控制方法基本相同,一般都未设车辆减速器,调车线上的目的制动都采用铁鞋和手制动机制动。

二、机械化驼峰调车机械化驼峰调车是由专门的机电设备或工具来控制驼峰调车场指挥调车和溜放作业。

机械化驼峰的峰高一般在3m1)A上,并具有合理平纵断面的驼峰咽喉和调车线路,峰下咽喉采用6号或6.5号对称双开道岔,调车场成对称式线束形布置,一般设有两条推送线和两条溜放线,并设有禁溜线和迂回线,峰下咽喉区设有车辆减速器等调速装置。

机械化驼峰调车作业主要是解体作业。

根据机械化驼峰设备和使用的调车机车台数的不同,调车作业组织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案:(一)单推单溜具有一条推送线和一条溜放线,使用一台调车机车工作,并担任峰下调车场的整理工作。

(完整版)铁路线路及站场第十章调车驼峰

(完整版)铁路线路及站场第十章调车驼峰

6.推送速度、溜放速度、连挂速度 推送速度:驼峰解体作业时,机车推送车列的速度。 溜放速度:钩车在溜放过程中的走行速度。 连挂速度:钩车溜入调车线与停留车连挂的速度,或与前 行钩车连挂的相对速度。 7.难行车、中行车、易行车 难行车:在溜放中走行性能差的车辆。 中行车:在溜放中走行性能一般的车辆。 易行车:在溜放中走行性能好的车辆。 8.难行线、易行线 难行线:在调车线中,基本阻力功、风阻力功、道岔附加 阻力功及曲线附加阻力功之和最大的线路。 易行线:在调车线中,基本阻力功、风阻力功、道岔附加 阻力功及曲线附加阻力功之和最小的线路。
第十章 调车驼峰
第一节 驼峰概述
驼峰是将调车场始端道岔区前线路抬到一定高度,主要利 用其高度和车辆自重,使车辆自动溜到调车线上,用以解体车 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一、驼峰的分类
驼峰按每昼夜解体能力和技术装备可分为以下三类: 1.大能力驼峰 大能力驼峰每昼夜解体能力4 000辆以上,调车线不少于 30条,设2条溜放线,并设有车辆溜放速度、溜放进路自动控 制系统及推峰机车遥控系统。 2.中能力驼峰 中能力驼峰每昼夜解体能力2 000~4 000辆,调车线17~ 29条,设2条溜放线,并设有溜放进路自动控制系统,宜设有 机车推峰速度自动控制系统,钩车溜放速度自动或半自动控制 系统及推峰机车遥控系统。
3.分路道岔、调速系统控制长度 分路道岔:驼峰溜放部分连接线束和连接调车线的道岔。 调速系统控制长度:自第一车场制动位出口至调车线平坡 末端。 4.打靶区、连挂区 打靶区:自第一车场制动位出口至计算点的一段距离。 连挂区:自计算点至调速系统控制长度末端的一段线路。 5.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双溜 单推单溜:只用一台机车担当驼峰推送和解体作业的作业 组织方式。 双推单溜:使用两台及以上机车担当驼峰解体作业时,一 台机车进行解体作业,另一台机车可进行预推作业的作业方式。 双推双溜双推双溜:能够使用两台机车同时进行推送和解 体作业的作业组织方式。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基本知识概述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基本知识概述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基本知识概述驼峰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高度(位能)并辅以机车推力来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驼峰由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组成。

推送部分的坡度是为了形成驼峰的高度和车钩的压缩状态。

溜放部分的坡度是为了提高车组的溜行速度和车组间必要的间隔。

峰顶平台则起到缓和上述两个坡段的连接、防止车钩折损的作用。

驼峰组成如图3-6所示。

驼峰按其技术设备和制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几种类型。

驼峰类型不同,其调车作业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简易驼峰和非机械化驼峰调车简易驼峰一般是在原有牵出线的基础上以抬高牵出线,平地起峰修建而成的,它具有投资少、修建快、调车效率和安全都比牵出线好等优点。

简易驼峰峰高约1.5~2.0m,设一股推送线和一股溜放线,调车场头部平面为复式梯线形或非对称线束形布置,设置的道岔采用电气集中或人工就地操纵,峰下咽喉区不设制动位,调车场内使用铁鞋制动。

简易驼峰一般设置在区段站或小型编组站。

非机械化驼峰一般设有2条推送线和1条溜放线,调车场头部采用对称道岔和对称线柬形布置,道岔控制采用驼峰自动集中或电气集中,峰下咽喉区未设车辆减速器制动位,只在调车场使用铁鞋制动。

非机械化驼峰一般设在调车线路少、改编作业量不大的中、小型编组站上。

简易驼峰和非机械化驼峰的调车作业指挥方式、溜放车组速度的控制方法基本相同,一般都未设车辆减速器,调车线上的目的制动都采用铁鞋和手制动机制动。

在调车作业方面有以下特点。

1.简易驼峰调车作业和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相比具有的特点(1)车辆溜行的动力:在平面牵出线上,车辆溜放至指定的线路,完全依靠机车的推送力;而简易驼峰调车主要依靠车辆本身的重力(即利用驼峰的位能高度),调车机车的推送力只起辅助作用,在必要时利用调车机车的推送力来弥补峰高的不足。

(2)提钩地点:平面牵出线调车过程中,溜放作业的进程逐钩移向调车场,提钩地点是不固定的;而在简易驼峰调车作业中,车辆的提钩地点基本上固定在压钩坡至峰顶这一区域内进行。

驼峰调车自动化简介

驼峰调车自动化简介
丁站调车场11道,因此,安排待编车
组最左端车组(端组)“32”下落列(即第三列)占用11道, 这样,端组就可以留在原线路,无需牵出。达到省钩、省 线的目的。其余的二、四暂合列所在的车组借用10道,第 一列下落的车组占用9道,如表3-17所示。
(3)溜放进路的办理有单办和储存两种方式。按编组调 车作业计划人工储存钩序后,微机集中自动排列进路, 在储存和溜放过程中,能对储存进路加以修改。在储存 进路的同时,还可以办理其他调车进路。如与现车管理 系统联机,即能按其发来的调车作业计划自动储存钩序。
用发布式控制的自动化驼峰,多使用微型计算机。计算机 利用本身高速运算能力,实时地通过各种接口,将现场的 各种状态采集到机器内加工成命令输出,实现对车组速度 的控制;同时,计算机还利用它强大的逻辑功能对采集的 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多种设备状态控制过程的监测。
(2)测重设备。 测重设备设在峰下第一分歧道岔入口前,用于测定溜
放车组重量等级(一般分为四级),通过电子计算机加工, 变成控制减速器的命令输出。
(3)测速设备。 测速设备用于测定溜放车组在减速区段的实际速度,
与车辆减速器给出的出口速度进行比较,为计算机自动控 制车辆减速器对车组施行制动或缓解提供数据。车组溜放 速度一般采用雷达进行测量。
(4)踏板。 一般在峰下测重区段装有两块踏板,作为测定车
(4)具有检错、诊断、记录、打印、报警等功 能;便于查找、分析故障,利于维修;屏幕显示 清晰明了。继续保持原有6502电气集中设备,与 微机集中设备互为替代。当微机集中发生故障后, 通过切换电路,仍可由6502电气集中进行控制。
铁路行车组织
溜放进路自动控制系统从现车管理自动化系统主机 调入解体调车作业计划通知单后,由驼峰调车长用键盘 命令指定解体车次,该车次的解体调车作业计划自动输 入溜放进路控制机储存,从而实现溜放进路自动预排。 驼峰调车长可以在溜放前和溜放中修改调车作业通知单 内的系统或进路,并按修改后的顺序开通进路。

铁路线路及站场第十章调车驼峰

铁路线路及站场第十章调车驼峰

八、尽端式铁路枢纽
位于路网上线路的起讫点或各衔接方向线路均在枢纽一端 引入,并地处港埠或大工业城市的枢纽称为尽端式枢纽。如图 10-19所示。这种枢纽除办理列车接发和向枢纽地区装卸点取 送车外,还有枢纽地区之间的车辆交流,因此除了配备两个以 上协同作业的专业站外,尚应设置必要的联络线和其他铁路设 备,共同完成枢纽运输任务。Leabharlann 9.溜车有利条件、溜车不利条件
溜车有利条件:在夏季、顺风溜放车辆的基本阻力与风阻
力最小的条件下溜放钩车。
溜车不利条件:在冬季、逆风溜放车辆的基本阻力与风阻
力最大的条件下溜放钩车。
10.驼峰解体作业量、驼峰解体能力
驼峰解体作业量:驼峰平均一昼夜解体的货物列车数或车
辆数。
驼峰解体能力:驼峰在一昼夜内解体的货物列车数或车辆
图10-19 尽端式铁路枢纽布置图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编组站?它们的主要作业和设备是什么? 2.编组站和区段站的区别是什么? 3.编组站的分类?编组站图型中,“向”、“级”、“场”的概念是什 么? 4.单向横列式、单向混合式、单向纵列式三种编组站它们的布置特征 是什么?车流特点? 各有什么优缺点? 5.双向纵列式编组站图型的布置特点?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6.双向编组站共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7.驼峰分为哪几种?各有何要求。 8.驼峰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特征。 9.什么叫难行车、易行车? 10.什么叫禁溜线、迂回线? 11.什么叫难行线、中行线、易行线? 12.什么叫间隔制动、目的制动? 13.何谓铁路枢纽? 14.铁路枢纽的类型有几种?
图10-19 尽端式铁路枢纽布置图
图10-19为位于海湾地区的尽端式枢纽图型。编组站布置 在枢纽的出入口处,用以控制进出枢纽的车流运行;客运站布 置在市中心,可便利于为旅客服务;为了便于办理货物的联运、 换装和装卸作业,各作业点问的车流交换,港湾站、工业站以 及货运站则分布在相应的港湾区、工业区及仓库区的附近,并 与编组站问有便捷的通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驼峰调车控制及自动化应用综述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摘要:随着铁路快速发展,路网上编组站需重新布局规划,驼峰的设计是首先涉及的问题。

调车驼峰是铁路编组站的核心设备,是提高铁路货物运输能力的关键设备。

驼峰自动化的核心是车组溜放速度控制。

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完善节约了列车解体的时间成本,提高了铁路编组站的作业水平,不仅提高了驼峰作业效率和编组站的改编能力,且保证作业安全。

驼峰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于减少工程投资,运营费用乃至提高编组站整体作业效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驼峰系统;驼峰自动化;调车技术;信号机;自动化系统
一、驼峰系统及意义
驼峰是编组站的主要特征,它是地面上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设计成适当的坡度,上面铺设铁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坡度所产生的位能辅以机车推力来解体列车的一种调车设备,是编组站解体车列的一种主要方法。

在进行驼峰调车作业时,先由调车机将车列推向驼峰,当最前面的车组接近峰顶时,提开车钩,这时就可以利用车辆自身的重力,顺坡自动溜放到编组场的预定线路上,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调车作业的效率。

驼蜂一般设在调车场头部,适合于车列的解体作业。

驼峰根据设备条件的不同,可分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

驼峰的范围是指峰前到达场与调车场之间的一部分线段,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等。

驼峰调车控制系统为在驼峰调车场上控制货车溜放进路和溜放速度,实现车列自动分类解体和编组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它主要包括调车场头部溜放调车控制和峰尾调车进路控制两部分。

头部溜放调车控制又分为驼峰指挥系统、机车推峰速度控制、货车溜放进路控制以及货车溜放速度控制。

为了强化铁路编组站,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实现驼峰自动化。

驼峰调车作业的自动化,主要包括:车辆溜放速度的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车辆溜放进路的自动选排和自动控制;驼峰机车推送速度的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摘解风管和提钩作业的自动化等。

二、驼峰控制的原理
驼峰车辆的自由溜放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运动过程,其受力状况比较复杂,但遵循基本的动力学原理。

车辆在自峰顶向调车场溜放过程中,作用在车辆上的力主要有推力、车辆本身重力的分量、阻力、制动力等,此过程和物体沿斜面运动有相同的动力学原理,他们都遵循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从车辆自峰顶脱钩开始溜放至调车线停车为止,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

而线路坡度、溜放路线曲线半径和道岔也是影响溜放过程的因素。

三、驼峰信号机
驼峰地面固定信号机包括驼峰信号机,驼峰辅助信号机、驼峰复示信号机、
驼峰调车信号机机调车线路表示器。

驼峰地面固定信号机用于指挥各种调车作业,按其作业性质和设置位置可划分为三类:驼峰信号机、驼峰线束调车信号机和驼峰调车信号机。

1.驼峰信号机
用于指挥推峰机车进行推送和解体作业。

推送作业又可分为预先推送。

预先推送是推峰机车在车列的尾部,将待解体的车列从到达场推到峰顶预定地点等待解体。

允许推送是推峰机车将待解车列推到峰顶进行解体作业,在解体过程中,机车可以连续进行推送,连接员根据调车作业单,在峰顶附近进行提钩,摘开钩车连续地通过峰顶,溜向它们所要去的调车线。

前一部分称为推送进路,后一部分称溜放进路。

在解体作业过程中,推峰机车在推送进路上或向峰顶推送车列,或自峰顶向后退行,所以推送进路只能采用一次解锁方式,在进路使用完毕后,整条进路一次解锁。

在溜放过程中,钩车有时溜到股道入口端停车,需要机车下峰整理,所以驼峰信号就要显示调车信号。

综上所述,驼峰信号机与一般信号机防护进路的概念有所不同,它的防护范围包括自到达场股道经到达出站咽喉区进入驼峰调车场的推送部分、峰顶平台、溜放部分,直至各条调车线,驼峰信号机既要防护信号机内方又要防护信号机外方。

驼峰信号机的控制由调车调车员集中控制,调车员根据解体作业的具体情况给出各种信号显示。

2.驼峰辅助信号机
当调车场与到达场纵列布置时,到达场的到发线上应装设驼峰辅助信号机,驼峰辅助信号机可兼作出站或发车进路信号机。

到达场的驼峰辅助信号机平时显示红色灯光,当办理驼峰推送进路后,显示一个黄色灯光——指示机车车辆向驼峰预先推送。

当推峰到指定位置时,显示一个红色灯光——指示机车车辆停止作业。

主推作业时,其灯光显示与驼峰信号机显示相同。

驼峰信号机或驼峰辅助信号机显示距离不能满足要求或瞭望困难时,应装设驼峰复示信号机。

驼峰复示信号机平时无显示,当办理驼峰推送进路后,其显示方式与驼峰信号机或驼峰辅助信号机相同。

3.驼峰线束调车信号机
装设于驼峰调车场峰下钩车溜放区,其作用主要是指挥机车在峰下线路间进
行转线调车作业。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分路道岔要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道岔控制可采用手柄式集中控制。

对信号控制采用人工开放和关闭方式,信号关闭后进路一次解锁。

驼峰调车信号机包括除了驼峰信号机和驼峰线束调车信号机以外的所有调车信号机,这类调车信号机的作用与一般车站的调车信号机相同,用于指挥调车机车进行除解体和车场转线、整理以外的其他调车作业。

四、驼峰调车控制的发展历程
1.简易驼峰调车阶段
50年代末,为适应编组站改编作业量急剧增长的需要,全路就简修建了50多处简易峰。

全路编组站基本上实现了调车驼峰化,接着又安装了驼峰道岔电气集中装置和色灯调车信号,并逐步对溜放车辆进行调速,采用对讲广播进行联系通讯。

从此,我国铁路编组站解体列车的调车设备,从以机车推力为主的平面调车,变革为以车辆重力为主的驼峰调车方式。

2.机械化驼峰调车阶段
60年代初,我们铁路仿制出能实现溜放车辆间隔制动的车辆减速器,开始对驼峰调车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先后建成众多机械化驼峰,并安装了预排进路的道岔自动集中控制设备,部分机械化驼峰还采用电空管路传送调车作业通知单、用空中索道传送货票等。

3.半自动与自动化驼峰调车阶段
从7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铁路调车场的目的制动调速设备,如小型减速器、加速顶、绳索牵引小车等相继研究成功,以及半自动控制机和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由测重、测速、测长、测阻等配套设备组成的减速半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成功和逐步完善,是我国铁路编组站驼峰调车设备朝着半自动和全自动化方向发展。

五、驼峰自动化的应用
1.车辆溜放速度的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
车辆溜放速度的自动控制是驼峰自动化最关键的内容。

当机车进行解体作业时,为了保障安全和作业的要求,必须在一定地点设置调速工具。

其中减速顶是一种不需要外部能源、可以自动控制车辆溜放速度的调速工具,它安装在钢轨内侧,对超过规定速度的车辆进行减速。

减速顶对低于临界速度的车辆不起作用,而对于高于临界速度的车则起减速作用,所谓临界速度由吸能帽内的弹簧决定。

当车辆溜放速度低于临界时,吸能帽虽然被压下,但不能形成压力,从而没从车轮吸收能量,因此不起作用。

而当溜放速度高于临界速度是,吸能帽下滑速度很快,由于油腔以一定压力通过安全阀而消耗功,从而起减速作用。

2.车辆溜放进路的自动选排和自动控制
车辆溜放进路是指车组从峰顶摘钩后溜入调车线的径路。

各车组溜放进路都是从共同的始端峰顶开始,相继连续溜放,各车组根据分路道岔的开通方向,溜到不同股道。

为提高解体能力,要缩短两车组间隔,对每个车组采用逐段排列、使用、解锁的控制方式。

前一车组刚离开分路道岔区段,该分路道岔就要按后续车组的进路要求及时转换,为后续车组准备好进路。

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按调车作业通知单,对应每一车组编制一个进路控制命令作为进路代码,将进路代码按车组溜放顺序人工或自动输入设备的储存器中。

溜放一开始,进路代码即在轨道电路的作用下顺序从储存器中输出,沿着与车组进路对应的传递网络传送,当进路代码传递到网络中与分路道岔对应的点时,由分路道岔控制电路使分路道岔转到所需位置,以实现进路自动控制的目的。

3.驼峰机车推送速度的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
在驼峰解体过程中,对推峰机车进行推行推送作业自动控制的系统。

在预推作业中,按规定的推峰速度,推到峰顶规定地点停车;在主推作业中根据调车通知单上车组自身参数和与其他车组的关系,计算出每个车组的推峰速度或由调车人员根据上述关系给定控制命令,发送给机车遥控设备,控制机车变速推送。

六、总结
目前我国自动化驼峰的基本水平为:溜放部分自动化率可达95%以上,目的制动自动化率可达90%。

驼峰自动化是铁路运输中强化编组站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未来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驼峰调车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相关内容做深入了解,同时探索和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创新改进,是驼峰自动化系统趋于完善,让铁路运营管理系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旭生.我国自动化驼峰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J].铁科院运经所.2000
[2]黄克毅、吴培德.铁道概论[C].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7
[3]吴芳美.驼峰调车自动控制[C].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