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工序与特殊工序管理规定
项目施工关键、特殊工序管理规定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项目施工关键、特殊工序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简称LPEC)承担的工程总承包项目。
2 引用文件07AQS203项目施工不合格品控制程序07AQS305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点编制和控制规定07AQS308对施工分包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规定07AQS309项目施工过程标识规定07AQS312项目施工过程文件资料管理规定3 主要职责3.1 施工经理负责组织对项目施工关键、特殊工序进行监督、检查、控制。
3.2 施工专业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控制施工分包方的实施过程和结果。
3.3 项目质量工程师(经理)负责按Q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施工管理工作质量和施工过程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4 管理依据a) 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b) 有关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规程;c) 工程设计文件;d) 与顾客签订的总承包合同和与施工分包方签订的施工分包合同;e) LPEC发布的QHSE管理体系及与施工管理有关的文件。
5 管理要求5.1 在项目施工实施前,施工经理按07AQS305《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点编制和控制规定》组织施工专业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施工分包方、顾客(必要时)共同确定施工关键、特殊工序的具体内容,并将关键控制点报顾客审批。
5.2 施工关键、特殊工序一般包括:a) 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处理;b) 重要的建、构筑物;c) 隐蔽工程;第 2 页共2 页07AQS307-2018d) 压力容器和高压设备焊接;e) 有特殊要求的工艺管道的焊接;f) 重要的机械设备安装;g) 有特殊要求的热处理、衬里等。
5.3 在施工前,施工分包方对所确定的关键、特殊工序,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施工及验收规范、制造厂提供的文件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报LPEC项目审批。
5.4 施工分包方在实施前,LPEC施工专业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应审查施工分包方的特殊工作岗位人员是否具有与其从事工作相适应的特殊岗位资质证书,并持证上岗。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管控,有效防范并遏制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使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结合《关于印发“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通知》(二公局施发[2015] 33号)、局、公司技术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的要求,对公司原《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规定》(二公四施发[2015] 62号)进行修订,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承建的所有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也可指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管理职责:1.项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和完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要求,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2.项目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负责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界定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确认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监测设备的过程能力,并对过程实施进行严格控制。
3.项目总工职责:3.1策划初期组织项目各部门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识别5.项目各部门共同负责特殊过程能力确认。
工程技术部负责技术方案、施工工艺等方面;施工管理部负责生产方面;安全环保质量监督部负责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实施控制和监督工作;试验室负责试验检测、仪器检定等方面;测量队负责测量控制、仪器检定等方面;合同部负责分包商资质、能力、合同履约等方面;物设部负责材料、机械设备(包括特种设备)等方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特种工资格和能力等方面。
6.项目工程技术部将作业指导书整理成册,分发各相关技术、试验、质检、施工等人员,并组织好第三层技术交底工作。
7.项目工程技术部、安全环保质量监督部、测量队、试验室根据关键、特殊过程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或薄弱环节,建立控制点,按照作业指导书中确定的方法、频次、项目等进行监视和测量。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界定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界定根据集团、公司及建设指挥部相关文件要求并结合本项目主体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本项目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如下界定。
一、关键工序是指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及人身安全有重大影响、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称为关键工序。
它是主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也是施工过程中需要严密控制的工序。
本项目关键工序如下:(1)桩基础(2)钢筋连接、绑扎(3)爆破开挖及工法(4)隧道初期支护(5)隧道超前支护(6)混凝土施工及养护(7)隧道防排水工程(8)隧道预埋件施工(9)监控量测(10)超前地质预报(11)预应力工程(12)系杆拱安装(13)钢桁梁拼装二、特殊工序特殊工序过程指上一工序过程完成后不能或难以由后续检测、监控加以验证的作业工序过程。
1、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安装工序、混凝土灌注工序;2、超前小导管钻孔工序、注浆工序;3、爆破开挖工序;4、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绑扎工序、钢拱架安装工序、衬砌厚度工序; 6、隧道防排水工程防水板铺设安装工序; 9、预应力安装、张拉、压浆; 10、超前地质预报工序;( 11)系杆拱安装(12)钢桁梁拼装。
三、对关键工序的监控1、分部在技术交底时以清楚实用的方式提供操作规程、方法、操作要求或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上岗操作人员熟悉和掌握施工工艺、质量、操作要求后再进行现场实地操作,安质部汇同工程部、试验室进行联合检查。
2、施工过程中现场旁站工程技术人员、质检工程师对过程参数和过程产品进行监控并做好检查记录。
3、经检查验收当发现不合格情况时必须立即向经理部进行报告,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由安质部验收整改情况,直至工程质量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四、对特殊工序的监控1、安质部对从事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及质量管理、验证人员必须进行资格认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实施特殊工序的资格,从事特殊作业人员要求参加相关特殊工序的教育培训,保证参加特殊工序施工的人员持证上岗。
2、特殊工序施工时分部编制该项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并其下发至作业队,作业队负责人认为该作业指导书存在缺陷需改进者,与分部一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完善。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制造中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进行质量控制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控制内容。
1.2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制造企业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质量控制。
2.相关定义2.1 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
它是主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也是生产过程中需要严密控制、顾客经常抱怨、废品率高、与配合尺寸较密切的工序。
2.2 特殊工序工序的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这种工序属于特殊工序。
例如:SMT,焊接等。
3.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质量控制的指导原则3.1 工序质量控制的严格程度应视产品的类型、用途、用户的要求、生产条件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允许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3.2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以加强过程控制为主,辅以必要的多频次的工序检查,检查人员与质量保证人员对现场操作负有监督的责任和权限。
3.3 应从工序流程分析着手,找出各环节(或分工序)影响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研究控制方法,配备适当手段,进行工序过程的系统控制。
特别工序应遵循“点结合”的原则,在系统控制的基础上,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3.4 应根据产品的工艺特点,加强工艺方法的试验验证。
制定明确的技术和管理文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及影响参数波动的各种因素,使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3.5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要经过技术培训和资格认证。
3.6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所用工艺材料、被加工物料应实行严格控制,必要时应进行复检。
3.7 必须使用经确认合格的模具、工装、设备和计量器具,并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控制手段,对影响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调整,力争实现自动控制,以减少人的因素引起的质量波动。
3.8 应对工作环境(尘埃、温度、湿度等)进行控制,满足工艺文件的要求,必要时应加以验证。
4.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4.1 工艺规程和技术文件4.1.1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定义

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定义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定义一、关键工序的定义关键工序是指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影响较大,必须采取特殊控制措施的工序。
其重要性在于,如果这些工序出现偏差或错误,可能会导致产品不合格或安全隐患。
二、特殊过程的定义特殊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特殊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过程。
这些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专业设备和工具、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测试、设置严格的操作规程等。
特殊过程通常涉及到高风险环节,如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三、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之间的区别虽然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都需要采取特殊控制措施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1. 侧重点不同关键工序更侧重于对整个生产流程中影响较大的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而特殊过程则更侧重于对某些具体环节进行特殊管理和控制。
2. 风险程度不同关键工序通常是指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风险较高的环节,而特殊过程则是指在某些特定环节风险较高的过程。
3. 控制措施不同关键工序需要采取特殊控制措施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但这些控制措施可能比较常规;而特殊过程则需要采取更为严格和专业的控制措施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四、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的应用范围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通常应用于以下领域:1.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属于典型的特殊过程;而装配、调试等则属于典型的关键工序。
2. 医药行业医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灭菌等均属于典型的特殊过程;而质检、包装等则属于典型的关键工序。
3. 食品行业食品行业中的烹饪、灭菌等也属于典型的特殊过程;而原料采购、配料等则属于典型的关键工序。
五、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重要性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对产品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影响较大,因此它们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如果这些环节出现偏差或错误,可能会导致产品不合格或安全隐患,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六、如何管理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管理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专门的操作规程针对每个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制定专门的操作规程,并确保相关人员熟练掌握。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制造中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进行质量控制时应遵循得基本原则与控制内容。
1、2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制造企业得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质量控制。
2、相关定义2、1 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得工序。
它就是主要质量特性形成得工序,也就是生产过程中需要严密控制、顾客经常抱怨、废品率高、与配合尺寸较密切得工序。
2、2 特殊工序工序得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得检验与试验充分得到验证,这种工序属于特殊工序。
例如:SMT,焊接等。
3、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质量控制得指导原则3、1 工序质量控制得严格程度应视产品得类型、用途、用户得要求、生产条件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允许根据公司得具体情况,使用不同得控制方法。
3、2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得质量控制以加强过程控制为主,辅以必要得多频次得工序检查,检查人员与质量保证人员对现场操作负有监督得责任与权限。
3、3 应从工序流程分析着手,找出各环节(或分工序)影响质量特性得主要因素,研究控制方法,配备适当手段,进行工序过程得系统控制。
特别工序应遵循“点结合”得原则,在系统控制得基础上,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3、4 应根据产品得工艺特点,加强工艺方法得试验验证。
制定明确得技术与管理文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及影响参数波动得各种因素,使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3、5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要经过技术培训与资格认证。
3、6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所用工艺材料、被加工物料应实行严格控制,必要时应进行复检。
3、7 必须使用经确认合格得模具、工装、设备与计量器具,并积极采用先进得检测技术与控制手段,对影响质量特性得主要因素进行快速、准确得检测与调整,力争实现自动控制,以减少人得因素引起得质量波动。
3、8 应对工作环境(尘埃、温度、湿度等)进行控制,满足工艺文件得要求,必要时应加以验证。
4、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质量控制得主要内容4、1 工艺规程与技术文件4、1、1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得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得控制方法、试样得制取、工作介质、设备与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得规定。
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验证管理规定.doc

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验证管理规定1.0 目的当产品实现过程中某些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证实时,公司应提供能证实达到预期结果的证明文件,并且具有重现性。
2.0 与验证和确认有关的定义验证: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的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关键工序:指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如通过加工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特殊过程:指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难以通过其后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
3.0 验证和确认的范围:1)6301辐照灭菌过程及剂量确认(见灭菌确认程序);2)特殊条件和受控条件下的作业的过程和参数的验证,它们是:植入物产品的锻压、热处理、钝化、电解;3) 《细则》要求验证的项目,见Q/ID.QP7.5.2.1(B)。
4.0 验证的方式常用见的有下面四种:任何一种验证方式均应按本文件6.0节验证工作基本程序的规定进行。
4.1 产前和产后验证4.1.1 产前验证是指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和特殊过程正式投产前的质量活动,必须完成和达到设定的要求。
4.1.2产前验证方式适用于:1)有特殊技术要求的产品;2)靠常规生产控制和成品检验的方法,不足以确保质量的重现性;3)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4)同类产品的历史资料不足,难以对工艺过程或参数进行回顾性的验证。
4.1.3产前验证必须具备的条件1) 技术资料必须完整、正确;2)产品试产时的资料,设计转换充分;3)验证要达到的要求是明确和定量化的。
4.1.4 产后验证:留样观察为产后验证的一种型式,对产品稳定性和货架实时期进行考察:动态观察:产品的磨损试验和疲劳试验静态观察:每隔一定观察期对产品实施检验和试验。
4.2 回顾性验证4.2.1回顾性验证是指以同类产品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基础,旨在证实正常生产工艺规程的适用性验证;4.2.2 验证方式适用的场合:同类产品的工艺验证;4.2.3验证必须具备的条件:1)有同类产品连续的批生记录;2)记录的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的;3)原检验方法和检验器具是通过确认的;4.3 同步验证4.3.1同步验证是指生产和验证同时进行的一种验证方式,用实际运行获得的数据作为文件依据,以此来证明达到预期的要求。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1、目的为强化工序质量控制,使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处于稳定状态并强化工序质量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3、术语3。
1 关键工序是组织根据产品的生产特性而确定的加工工序,并采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提高该工序的稳定性。
3。
2 特殊过程特殊过程是指: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检验或试验来验证的过程及其致使问题在产品投入使用后或服务已交付后才显现的过程。
3。
3 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4、职责4.1技术部负责监督和检查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受控情况。
负责组织对公司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工序能力进行确认,并填写相应的“工序能力确认表"。
4。
2 制造部负责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日常管理,负责按《基础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规定组织建立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中的设备管理台帐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
4.3质保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所用各类仪器、仪表定期进行计量校准.4.4公司办负责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实施资格和岗位培训。
5 关键工序的控制5。
1 关键工序的设置原则1)对成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2)产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3)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工人技艺要求高或总是发生问题较多的工序.工艺人员依据关键工序设置原则在工艺文件中确定关键工序并负责编制“关键工序汇总表”,经技术部部长批准后,发放相关部门。
5。
2关键工序的过程能力确认关键工序的确认以‘三定'和记录为准则:5。
2。
1三定:定工序、定人员、定设备1)工序控制工艺流程图及生产现场工艺文件中对关键工序必须有明确标示.2)人员控制a.关键工序人员均应接受专业培训,管理教育,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b.关键工序人员必须了解产品性能、特点、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工艺,人员保持相对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工序与特殊工序管理规范
文件类别:三阶文件
文件编号:WI-QA-201613
版本:A/0
日期:2016-03-25
制定部门:工程部
修改履历:
1、目的
对制造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控制,确保产品的制造质量可靠稳定,降低制程不良率。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插座系列、开关系列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确定原则、控制要求、撤消程序。
3、关键词语解释
3.1、关键工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可靠性等方面有直接影响的,工艺难度大,质量较容易波动的工序;经常出现质量问题的工序;主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是生产过程中需要严密控制的工序。
3.2、特殊工艺:该工序的产品质量不能通过监视和测量完全验证的,需经过破坏性试验或采用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检测验证的工序;或该工序的产品仅在产品交付使用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需要通过严格的工艺参数控制才能保证。
4、职责
4.1、工程技术部负责本标准的组织制订。
4.2、质量部负责本标准的组织实施。
4.3、各部门参与本标准实施的全过程。
5、管理内容和方法
5.1、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确定原则
5.1.1、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要求。
5.1.2、设计文件规定的某些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所形成的工序。
5.1.3、工艺难度大的工序。
5.1.4、质量较容易波动的工序。
5.1.5、产品质量不能通过监视和测量完全验证的工序。
5.1.6、产品质量需经过破坏性试验或采用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测得的工序。
5.1.7、该工序的产品仅在产品交付使用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5.2、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确定程序
5.2.1、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由工程技术部的主管工艺员依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确定原则和生产实际条件进行确定。
5.2.2、随着工艺技术、设备和管理的改进,关键工序、特殊工艺是可以随之变更的。
5.2.3、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目录清单由工程技术部主管工艺员进行编制和校对,部门主管审核,质量部进行会签,并报技术部门经理批准。
5.2.4、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目录清单。
5.3、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控制要求
5.3.1、质量控制要求
5.3.1.1、对技术文件的要求
生产现场使用的技术工艺文件必须正确、完整、清晰并现行有效。
5.3.1.2、对原材料的要求。
5.3.1.2.1、原材料符合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5.3.1.2.2、外购件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5.3.1.2.3、外包加工件符合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5.3.1.3、对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的要求
5.3.1.3.1、保证设备的精度能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和设计产品的要求。
5.3.1.3.2、保证工艺装备满足使用要求。
5.3.1.3.3、工艺参数和设备精度满足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5.3.1.3.4、工艺设备的工艺参数验证。
5.3.1.3.5、计量器具按规定进行检定。
5.3.1.4、对人员的要求
5.3.1.4.1、对生产操作人员、检验人员、测试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5.3.1.4.2、应掌握设计、工艺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5.3.1.4.3、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要对原材料、零件和产品进行检查和自检。
5.3.1.4.4、操作人员、检验人员、测试人员应相对稳定。
5.3.1.5、对环境的要求
5.3.1.5.1、按工艺文件要求和设备操作说明对操作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工艺条件进行控制。
5.3.1.5.2、生产场地的环境保护、技安措施必须符合国家法规、法令以及有关标准规定。
5.3.1.6、上述5.3.1.1~5.3.1.5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品质部应及时开展变化点进行再确认工作,直到达到目标管理点为止。
5.3.2、检验和记录
5.3.2.1按工艺文件和设计图纸进行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员工自检。
5.3.2.2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产品必须要有完整的检查记录。
5.3.2.3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原始记录应做到数据准确,各项检测数据记录齐全,签署完整,具有可追溯性,记录的保存期不少于3年。
5.3.2.4 和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相关的设备、工艺装备及工具、量具必须建立完整的档案,检查、校验、维修记录齐全,具有可追溯性。
5.4、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的撤销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要撤销时,由工程技术部的主管工艺人员填写更改单,经主管审核,质量部会签,部门经理批准,才能撤销并更改相关的工艺文件。
6、记录表单
6.1、关键工序与特殊工艺目录清单
6.2、关键工序与特殊工艺人员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