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实验步骤

合集下载

有丝分裂实验步骤

有丝分裂实验步骤

四。

实验步骤
(1)取洋葱或百合根尖永久制片观察,在低倍镜下观察时可以根据染色体的分布情况及细胞核的变化(核仁、核膜是否消失等),大致了解分生区中细胞分裂情况。

观察时可参考有丝分裂的照片,掌握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征,并在显微镜下识别出每一个分裂时期。

(2)材料处理用刀片截取已经培养好的洋葱鳞茎长出的幼根根尖,其长度以5mm为宜。

截取下的根尖放入固定液中固定15~30min。

然后用水冲洗后转入1mol/L盐酸最后给,在60C°下水解20min后,水洗1~2次即可压片观察。

(3)制片-压片法压片时,取已处理好的根先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刀或解剖针,把根尖自伸长区以上部分切去,只剩下1~2mm长的一段,滴一滴醋酸洋红溶液染色,约10min后,根尖染为暗红色即可。

染色后加盖玻片,用大拇指压盖玻片,使根尖细胞分散开,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4)观察首先认清根冠、分生区、生长区和成熟区(根毛区)四部分。

然后放在显微镜下,用10X物镜观察,并将分生区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物镜仔细寻找,找出分裂期内典型的分裂相。

五.注意事项
(1)制片可以放在酒精灯下略微加热,这样可以使细胞质破坏,增进染色体染色。

但不宜过于热,如将染料煮沸则使细胞干缩毁坏,染料沉淀而不能观察;可用卡宝品红染液替代染色,把核和染色体染为红紫色,细胞质一般染不上颜色,北京清晰。

(2)压片时注意不要一次性完成。

首先轻压,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散的程度,如重叠度高,冲锋服前面的操作,直至视野内细胞分散均匀。

六.思考题
(1)在显微镜下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是如何分布的
(2)绘制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示意图。

有丝分裂实验步骤

有丝分裂实验步骤

有丝分裂实验步骤实验前的准备:1.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活酵母细胞、生理盐水、1M哈氏氯。

2.准备显微镜装置:显微镜、玻镜、盖玻片、显微镜载物架。

3.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包括温度、pH值和灯光强度。

实验过程:1.从培养皿中取出一部分酵母细胞,将其转移到一个离心管中,然后在离心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以稀释细胞悬浮液,使细胞悬浮液浓度适宜。

2.用离心管轻轻搅拌细胞悬浮液,使细胞均匀分布在悬浮液中。

3.用玻璃针或草酸溶液将细胞悬浮液中的细胞吸入显微镜载物架中,然后用盖玻片盖住。

4.将载有细胞的显微镜载物架放入显微镜中,调整镜头和焦距,找到适当的倍率和焦平面。

5.开始观察和记录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注意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包括染色质的凝聚、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核膜的分离和重组等。

6.使用摄像设备或数码相机记录有丝分裂的视频或图片。

实验后的分析:1.回放或打印有丝分裂的录像或图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注意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持续时间、细胞结构的变化和细胞数量的变化。

2.统计和计算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细胞数量和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以及其他统计参数。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有丝分裂过程是否正常,比较不同条件下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推测不同因素对有丝分裂的影响。

4.将实验结果与已知的有关有丝分裂的知识进行对比和讨论,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5.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的结论,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

有丝分裂实验是一种常用且重要的实验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探索细胞生物学中的诸多问题。

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步骤和仔细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可靠的实验结论,为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高中生物实验有丝分裂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有丝分裂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有丝分裂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和重要性。

实验器材和试剂:
1. 显微镜
2. 盖玻片
3. 直尺
4. 玻璃棒
5. 水蛭
6. 肝细胞片
7. 甲醇
8. 苯酚
9. 吲哚
10. 盐水
实验步骤:
1. 将肝细胞片放入盐水中,用玻璃棒压碎均匀,制备细胞悬浊液。

2. 用吲哚预处理水蛭,使其产生有丝分裂,并取出水蛭卵母细胞。

3. 将卵母细胞取出涂在盖玻片上,加入甲醇、苯酚进行固定。

4. 将固定的卵母细胞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放大倍率,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5. 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胞核的形态、数量和位置等。

实验要点:
1. 小心操作,避免细胞污染和损伤。

2. 观察时要细心观察,注意细胞核、纺锤体等细胞器的形态变化。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了解细胞有丝分裂对于细胞生长和再生的重要性,加深对生命的奥秘和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有丝分裂实验

有丝分裂实验
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 绘图
思考探究:
1.某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 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右 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 是什么? 提示: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该区域细胞应 呈“正方形”,导致图示结果的原因可包括: ①选择的区域可能为伸长区(有长方形细胞); ②未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可能是取材时间不适宜所致;③可能未移 动装片,周围视野中也许有分生区、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
2.根尖分生区细胞一定处于分裂期吗?试从细胞周期的特点分析其原因。 提示:不一定。因为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所以观 察时会发现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只有少数处于分裂期。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能否就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其分裂间期至分裂期 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分裂动态变化过程?为什么? 提示:不能,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需经历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 过程,早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被(盐酸、酒精)杀死,故每个细胞的分裂 状态已固定,不能再发生动态变化。
二、装片的制作 取材:取根尖2~3 mm
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和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按1∶1的
比例混合
装 解离 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来
片 的 制
解离时间:3~5 min 解离程度:根尖酥软

漂洗
漂洗时间:10 min 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有利于染色
染色液:0.01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
0.02 g/mL的醋酸洋红液)
染色 染色时间:3~5 min
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 装
片 的
制片: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
制 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

有丝分裂实验

有丝分裂实验
D.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 壁分离复原
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 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
B
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 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 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 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 目是M细胞的一半
实验: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一、材料用具:
1、洋葱(或大蒜)根尖, 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等, 3、解离液 :10%盐酸 4、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二、实验原理:
1、 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根尖、茎尖等分 生区细胞。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的。通过在显微 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质)的存在 状态,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分 生 区 根 冠 根尖纵剖结构示意图
思考: ⑴为何只截取根尖2—3mm? 有利于找到分生区细胞 ⑵解离的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容易相互分离开。 ⑶漂洗的目的: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⑷用碱性染料染色目的: 使染色质和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⑸制片的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成一层细胞),利于观察。
注意:漂洗过程中,观察永久装片。
(三)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 正方形,排列紧密。 2、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 先找到中期细胞,然后找出分裂中期、前期、后期、末期、 间期的细胞,观察各时期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
成 看一看植物细胞的
熟 区
分裂(根尖)
伸 长 区
2、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将染色 体(或染色质)染成深色。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实验简介: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有丝分裂的过程。

我们使用了一束显微镜和特殊染料,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染色并观察了其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规律,对生物学有丰富的意义。

实验步骤:1、将大肠杆菌制成薄片。

2、在薄片上滴加吉姆萨染料。

3、静置10分钟左右,使染料充分渗入细胞。

4、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

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了大肠杆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分别为:1、前期:染色质开始凝集成长条状。

2、中期:染色质开始分离成双。

3、后期:染色体相互分离。

4、末期:细胞分裂成两个。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分裂阶段,细胞的形态和染色质的状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也直接反映了分裂过程中的不同步骤。

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许多细节问题,如细胞内蛋白质的变化、染色质的移动等等,这些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意义:有丝分裂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对于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和规律,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细胞分裂的机制和生命活动的本质。

同时,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生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染色体、蛋白质等,以及一些复杂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如DNA复制、基因表达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究生命的奥秘。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了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对于细胞分裂的机制和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实验还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生命的奥秘,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生物学和医学研究。

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解读生命之谜。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的分裂,我们能够了解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以及其中的细节和机制。

实验结果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特征和细胞结构的改变。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变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材料和方法1.将新鲜的植物根尖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

2.在切片上滴加盐水,以保持细胞的活性。

3.将显微镜调整到适当的放大倍数。

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

5.记录每个阶段的细胞特征和结构变化。

结果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前期•细胞核变大。

•核膜开始消失。

•染色体开始凝聚。

早期•核膜消失。

•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

•染色体进一步凝聚。

中期•有丝分裂纺锤体将染色体分离到两个极端。

•染色体排列在纺锤体的平面上。

•染色体开始缩短和厚ening。

晚期•染色体在纺锤体两端排列整齐。

•纺锤体伸长,将染色体拉到远离细胞中心的两个极端。

•细胞开始准备分裂。

末期•细胞开始分裂成两个完整的细胞。

•新的细胞核开始形成。

•染色体开始解开。

结论通过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可以分为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五个主要阶段。

2. 在每个阶段,细胞核、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纺锤体都经历特定的变化。

3. 细胞有丝分裂是一种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相互作用。

这项实验的结果对于进一步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机制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条件下细胞有丝分裂的变化,并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之间的差异。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细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学习目标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体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要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这个过程,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色,便于观察。

三、材料用具洋葱,显微镜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

或洋葱根尖、蚕豆根尖、蛔虫受精卵等的永久装片。

四、实验程序洋葱根尖细胞培养:实验课前3-4d培养(温暖、常换水),待根长到5cm 取材:取根尖2-3mm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和95%的酒精溶液按1∶1体积比的比例混合解离解离时间:3-5min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解离程度:根尖酥软漂洗液:清水装片的制作漂洗漂洗时间:10 min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染色液: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染色时间:3-5min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便于观察。

制片: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先低倍镜: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观察正在分裂)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绝在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

因为间期时长远大于分裂期。

)五、注意事项(1)实验所选取的洋葱应避免选用新采收的,因为新采收的洋葱处于休眠状态,不易生根。

(2)细胞分裂各期常常在几个视野中才能找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实验步骤
(1)取洋葱或百合根尖永久制片观察,在低倍镜下观察时可以根据染色体的分布情况及细胞核的变化(核仁、核膜是否消失等),大致了解分生区中细胞分裂情况。

观察时可参考有丝分裂的照片,掌握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征,并在显微镜下识别出每一个分裂时期。

(2)材料处理用刀片截取已经培养好的洋葱鳞茎长出的幼根根尖,其长度以5mm为宜。

截取下的根尖放入固定液中固定15~30min。

然后用水冲洗后转入1mol/L盐酸最后给,在60C°下水解20min后,水洗1~2次即可压片观察。

(3)制片-压片法压片时,取已处理好的根先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刀或解剖针,把根尖自伸长区以上部分切去,只剩下1~2mm长的一段,滴一滴醋酸洋红溶液染色,约10min后,根尖染为暗红色即可。

染色后加盖玻片,用大拇指压盖玻片,使根尖细胞分散开,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4)观察首先认清根冠、分生区、生长区和成熟区(根毛区)四部分。

然后放在显微镜下,用10X物镜观察,并将分生区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物镜仔细寻找,找出分裂期内典型的分裂相。

五.注意事项
(1)制片可以放在酒精灯下略微加热,这样可以使细胞质破坏,增进染色体染色。

但不宜过于热,如将染料煮沸则使细胞干缩毁坏,染料沉淀而不能观察;可用卡宝品红染液替代染色,把核和染色体染为红紫色,细胞质一般染不上颜色,北京清晰。

(2)压片时注意不要一次性完成。

首先轻压,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散的程度,如重叠度高,冲锋服前面的操作,直至视野内细胞分散均匀。

六.思考题
(1)在显微镜下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是如何分布的?
(2)绘制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