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作出的伟大的事
抗美援朝小故事

抗美援朝小故事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进攻中国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奋起抵抗,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和无畏精神。
在志愿军战士中,有一位叫做李华的年轻战士。
他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
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他毅然决定参军,投身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去。
在战场上,他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艰险,他都始终不退缩,坚定地站在战斗的第一线。
有一次,李华所在的连队接到了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需要夜袭敌军阵地。
夜幕降临,李华和战友们悄悄地摸黑前行,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敌人。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突然遭遇了敌军的埋伏,激烈的战斗一触即发。
面对敌人的猛烈反击,李华毫不畏惧,指挥战友们迅速做出应对,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取得了胜利。
在另一次战斗中,李华所在的连队被困在了敌人的包围圈中。
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势,他们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情况十分危急。
就在关键时刻,李华毅然决定率先冲出包围圈,向后方的补给点奔去。
他冲锋在前,带领着战友们奋勇向前,最终突围成功,将弹药运回前线,为战斗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美援朝战争中,还有一位名叫王明的医护人员。
他是一名军医,负责照顾伤员和病号。
在战场上,王明不畏艰险,不辞辛劳,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救治伤员,抢救生命。
有一次,他所在的医疗队接到了一起重伤员的救治任务,但敌人的炮火密集,前方道路又十分险峻。
面对种种困难,王明没有丝毫犹豫,带领医护队冒着炮火冲锋在前,最终将伤员及时转移到了后方医院,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英雄人物,他们或是战士,或是医护人员,或是后勤保障人员,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死相依、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英雄精神。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一次伟大抗战,也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一段历史。
抗美援朝为朝鲜人民做的事

在云山、在黄草岭、在松骨峰,在朝鲜的每座山岭都发生过震撼世界的战斗,都记载着志愿军将士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为著名的一仗。
“联合国军”在上甘岭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投掷炸弹190万发。
展厅里一截取自上甘岭的布满弹片的树干和一堆掺杂着弹片的碎石向人们讲述着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当年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15军参谋长张蕴钰回忆说:“在战场上,已经没法用数字来显示部队的战斗力。
一个人坚守阵地,硬是能把成排成连的敌人打下去;一个人在一次战斗中就可以消灭100多个敌人,这在上甘岭战役中算不得奇迹。
”
排长孙占元,在战斗中两腿被炸伤,仍顽强指挥战斗,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射击,毙伤美军80余人,当子弹打完,敌人再次涌上来时,他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反击中,通信员黄继光所在连冲到半山腰,突遭敌火力点阻拦,危急时刻,黄继光奋勇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
其实,何止在上甘岭,又何止是黄继光、孙占元,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样的激烈的战斗随时都在发生,这样英雄的壮举几乎在每一次战斗中都会涌现。
王海,这位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击落击伤9架敌机的“一级战斗英雄”,
站在挂有他和他的战友的巨幅照片的展板前向人们介绍说:“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空军共击落击伤敌机330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绩,连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的范登堡都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空军强国。
‟”
当有人问:刚刚建立不久的志愿军空军,能打败号称世界头号空中强国的美国,主要靠什么?王海不加思索地回答:“靠人的精。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抗美援朝战争是指1950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劳动党与朝鲜人民军的请求,抵抗美国等国家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在中国被称为“抗美援朝战争”,而在朝鲜被称为“抗美援朝自卫反击战”。
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争精神,顶住了美军的压力,捍卫了中国和朝鲜的国家独立与尊严。
抗美援朝战争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欧洲和亚洲相继爆发解放战争,中国解放区力主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然而,在斯大林信守不了承诺的背叛下,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势力的扩张,采取了对华援助国民党政权的政策,并试图通过政治手段遏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这使得中国人民对于外部势力的干涉感到愤怒和不满。
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朝鲜内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被侵略军迅速占领。
形势危急之下,朝鲜劳动党与朝鲜人民军向中国政府请求支援,中国领导层遵循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的原则,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出兵支援朝鲜。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组建,出兵朝鲜。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以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为目标的正义战争。
在战争初期,美国等国家侵略军凭借其先进的武器装备对朝鲜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
然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艰苦的战斗,以毫不畏惧的英勇姿态和出色的作战技术,成功地阻止了侵略势力的进一步扩张。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和巨大的牺牲精神。
他们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和寒冷的冬季天气,勇往直前,浴血奋战。
有许多英雄战士为保卫祖国、保卫朝鲜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意义重大。
战争不仅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友好关系,也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战斗力。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光辉的篇章。
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勇气,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于和平和正义的坚定追求。
抗美援朝战争是如何打响的

抗美援朝战争是如何打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中国人民利益而发动的一场正义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之一。
一、背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随后朝鲜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源于朝鲜半岛长期分裂,南北朝鲜政权的间接对抗。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攻入南朝鲜,打响了朝鲜战争。
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介入,将朝鲜战争扩大为中美两国的战争。
二、中国出兵中国对这场战争中立持观望态度,但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却发表声明,表示不排除将军队出现在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地区。
此时,中国认为必须作出反击,以打破美国的侵略。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援助,中国政府认为出兵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于是决定参战。
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总部成立,中国向朝鲜派出了数十万部队支援朝方抵抗美国。
由于朝鲜军队已经被美国击退,而志愿军的加入使朝鲜获得了更强大的后勤和人力资源,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三、战争爆发1950年11月25日,朝鲜军队在韩国的东北部加封江附近发动了总攻击。
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下令进攻中国边境地区,随后中国志愿军出现在朝鲜的战场上,展开了几十天的殊死搏斗。
中国志愿军起初遭到了美军的打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军队逐渐找到了突围之路,开始对美军实行有效的反击。
四、战争进程战争于1950年11月25日爆发,历时两年有余,共有七十多万中国军队在战争中牺牲,成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事业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
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抗美援朝战争一开始局势不利,之后中国军队通过改变战略,改进武器,还击美军,反攻成为主流。
1951年,中国军队发起的大规模反攻战取得胜利,初步扭转了战局。
1952年,双方在朝鲜半岛上互有胜负,但不论如何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1953年,双方于板门店谈判,达成停战协议,确定三八线为停战线,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
五、战争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崭新精神的集中表现。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五篇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五篇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我国出兵援助。
我国审时度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美援朝英雄事迹,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抗美援朝英雄事迹1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
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
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
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播及全国,形成第一个高潮。
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75000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
此后,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退却。
10月1日,美伪军越过三八线,随后侵占平壤,并继续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犯。
从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
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致最可爱人——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迹材料三篇

致最可爱人——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迹材料三篇致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迹材料1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
民国16年(1927)生。
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
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
不久,父母相继去世。
先华在国民党军队里受尽折磨,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次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3月,响应“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
1951年4月至6月第五次战役中,先华冒着敌人疯狂的扫射和轰炸,把受伤的班长背下阵地,又急返战场与两个战友狠击敌人,打退了三次反冲击,荣立三等功。
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次战役后,先华所在部队向北转移。
他调到连部照料重病的连长。
夜行军,他搀扶连长;淌水过河,他背着连长;爬山岗,他让连行靠在自己肩膀行走;敌人炮弹打来,他用身体护卫连长。
不久,任二连一排三班班长。
部队接到修筑防御工事的任务,先华班挖交通壕时,他采用先掏空底层再砸上层的办法,提高工效两倍半;修穿石坑道时,找窍门使爆破进度由30公分提高到50公分;修工事、劈木柴的斧头不够用,他让战士休息,自己顶风冒雪彻夜干;收工后,他让战士休息,自己则下山挑水;晚上,等大家睡觉后,还给战士刮掉鞋上的冰块,烤干湿鞋;战士脚冻,他把得奖的袜子送给战士穿,而自己却用破布包脚;班里少灯油,他以青去皮压碎烤干代灯的办法,解决了燃眉之急。
先华带领战士出色完成了修筑工事的任务,又荣获三等功。
连队到新坪附近练兵,先华班住在一户朝鲜老乡家。
这家只有老俩口和两小孙。
老人70多岁,干活吃力;小孙几岁,需人照料。
于是,他和战士们研究,想出结合练兵为老人家做事的办法:爬山演习,每人背回一捆干柴,一趟比老大娘半月拾的还多;冲锋演习,把粪背上山;打野外,把玉米收回家;晚上谁站岗,谁就给牲口添把草,省得老大爷半夜起来。
战士爱老乡,老乡也爱战士。
抗美援朝的英雄的事迹

与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有关的作文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因为我读了《抗美援朝为国家》,我感到了当时人民为保卫国家的激情斗志。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两件事,一是在上甘岭的激烈战斗,把美国赶出了中国的国土;二是讲在1950年6越25日,朝鲜内战爆发,我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奋勇抗战,迫使美国签订停战协定。
读了这篇课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以前的中国是多么的落后,可是志愿军却凭着他们的高度智慧和无所畏惧的勇气,还有顽强的意志,硬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赶走了美帝国主义。
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了1950年6月的那天,农民翻身做主人,把自己的土地从贪婪的地主手里夺回来,并获得了粮食不再是弱小的农民了,而是“斗地主,分田地,农民从此做主人。
”这就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的振奋人心的消息。
他们哪知道,这是由三次土地改革才实现的,第三次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这也让农民得到了解放,这也是一场轰轰烈烈、规模宏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很快在广大农村展开了。
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美帝国主义的贪婪和无耻以及志愿军的高昂斗志和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精神。
我们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继承志愿军的精神,并将之发扬光大,为建设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有关的作文2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们追求和平,可是战争却每一天都在发生,小到同学之间的分歧,邻居间的争吵;大到将一亿人送入天堂的二战,这也包括一九五零年在世界最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朝鲜爆发的战争,主角就是中国和美国。
在朝鲜战争中,中朝以一百一十万人打败了联军一百二十万超级大军。
说到朝鲜战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
志愿军虽然衣着简陋,饥肠辘辘,但就是这样,他们往往能够穿着单衣,在大雪地中埋伏数天,然后徒步追击美军的坦克;能够冒着无数飞机大炮穿过死亡屏障,用胸膛将手榴弹顶进敌人的枪口;能够在大冰河上一个接一个用身体滚过雷区,为部队开路……每一个都那么年轻,却牺牲得惊天动地。
致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迹材料

致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迹材料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的一场援助朝鲜抵抗美军侵略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前赴后继,英勇战斗。
以下是一些感人的英雄事迹材料:1. 满城堡请缨:满城堡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位优秀军官,他自愿请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带领团队奋勇作战。
在一次战斗中,他带领部队冲向敌军阵地,与敌人展开激烈搏斗。
虽然他中弹倒地,但他依然紧握着手枪,坚定地喊道:“冲锋,冲锋!”最终,他英勇牺牲,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
2. 黄继光壮烈牺牲: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位普通士兵,他在一次战斗中面对敌人的集中火力,为了保护战友,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一颗手榴弹的爆炸,最终壮烈牺牲。
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无数人,被誉为“英雄的倒下”。
3. 傅作义的坚决抵抗:傅作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位杰出指挥官,他带领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
在一次战斗中,敌人对傅作义展开猛烈攻击,但他坚决抵抗,带领部队坚守阵地。
最终,他的坚持使得敌方计划失败,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4. 炊事员的英勇: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炊事员的英勇事迹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他在一次战斗中,看到前线士兵们战斗艰苦,粮食不足,于是毅然决然地丢掉了炊事锅,背起大米向前线奔去。
在弹痕纷飞的战斗中,他带着粮食成功赶到前线,为士兵们送去了温暖的食物。
以上这些感人的英雄事迹只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志愿军将士们的无数奉献和牺牲没有被记录下来。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水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付出的并不比朝鲜人民付出的少。
战士朝鲜人民做的事比天上的星儿还多,使人最感动的还根数打水这件事儿。
在朝鲜打仗的地方,是个缺少水的地方。
根喝水得去山上挑,山上的古井里的水清澈见底,但是那里经常遭到美国鬼子空军的狂轰乱炸,是个极为危险的地方。
打战后,战士们极为需要水,受伤的战士需要水,打长时间仗的战士需要水,特派员需要水朝鲜的父老乡亲需要水。
但是朝鲜的不极少啊!没办法,一位勇敢的志愿军战士说他为大家取水。
早晨,雾还没散,志愿军战士在雾的掩护下,飞快地向古井奔跑。
两桶水都满了,志愿军战士正准备回去的时候,不料敌军派出空军在山上巡逻。
每到亮个时刻都得狂炸山上。
快呀,志愿军战士提起木桶往回跑,刚好被鬼子空军发现了,朝着战士轰炸起来。
战士身旁的石头被炸飞起来,砸到了战士的身体。
战士忍着疼痛,终于把水送回村子。
志愿军战士把水送回了村子,但是他身子却受了伤——一块石头嵌进他的身体里。
这不是亲人的行为吗?难道亮不代表了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友谊吗?
战斗刚刚结束,到处一片狼藉:房屋倒塌了,树木烧焦了,村子里到处浓烟弥漫,人们惊恐不安。
一个幼稚的小孩子到处张望。
不停地询问过路的大娘、大嫂:“我的妈妈哪去了?”大娘叹了口气,摇头走了。
他又问小伙伴,他们也不知道。
小孩子茫然不知所措,他围着废墟不停地转着,可那个熟悉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在他的眼前。
他不知道,妈妈已经死了;他不知道,妈妈不会再回来啦;他更不知道,妈妈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轻轻抚摸着他的头,用温柔的声音给她讲故事了。
就在他茫然若失的时候,志愿军战士出现在眼前,帮助了他,他重新站立起来,他的生活再度充满希望。
难道说这还不能表达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热爱?
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
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
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
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
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
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
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
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
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
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继广,四川中江县人。
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
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
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
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
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
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
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
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
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
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
立特等功,获特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许家朋(1931-1953)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战士。
1953年7月6日夜,在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他所在的突击排突入敌阵地后,为敌暗堡猛烈的机枪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勇牺牲。
许家朋从牺牲的爆破手身边拿起炸药包向敌暗堡扑去,在距敌10余米处两腿负伤,就夹着炸药包爬行。
在逼近敌暗堡后,发现炸药包受潮失效,他猛然挺立起来,扑向敌碉堡机枪眼,双手紧抱敌机枪脚,胸膛紧抵枪口,整个上身都钻进了枪眼,阻止了敌人机枪发射,保证了攻击部队迅速攻占主峰,全歼守故100余人。
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22岁的年轻战士,志愿军214团8连狙击手张桃芳,就是他在金化郡上甘岭狙击战中,用442发子弹,歼敌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张桃芳可以说是一个神话人物,是一个天才,他在中国狙击历史上的地位是无法超越的。
1954年,24军选拔战斗英雄支援空军飞行员队伍建设,经过体检,214团仅张桃芳一人合格,进入徐州第5航空预备学校和济南空军第5航校1团学习。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空军高密第1训练基地担任歼击机飞行员,飞行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歼击机,但在随后换装新式歼击机后,身体不适应高空缺氧,由空军司令刘亚楼亲自批示,转到防空兵,任防空兵某部营长,后来历任坊基地警卫连副指导员、上海空军政治学校学员、山东潍县基地警卫连指导员、济空地空导弹第九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地空导弹九团副团长等职务。
1985年6月,张桃芳退职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