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组织培养繁育方法

合集下载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红豆杉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它是景观、药材和防治土壤侵蚀的重要物种。

然而,它们是非常慢生长的,繁殖难度较高。

因此,制定科学的繁殖和栽培技术就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红豆杉的繁殖和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最为常见的繁殖方式。

红豆杉的种子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期间采集,宜采新壮果,果肉剖成两瓣,取出种子清洗晾干,去掉残留的果肉和种膜。

采集后的种子需立即进行播种。

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在70%的酒精中2分钟,并用清水洗净。

然后再浸泡在1%-3%的硫酸铜中2分钟,也要用清水洗净。

将处理好的种子放入萌发箱中,在25℃~30℃的环境下进行萌发。

如3~4周后能够发芽,即可移至平底苗盘或花盆内,上浇1次透明化学温室覆盖剂,并保持湿润状态。

约在30天后,才可移栽出去,移栽时要注意不破坏根系,栽深以填埋接口即可。

2、扦插繁殖红豆杉也可以使用扦插繁殖的方式。

在种子的采集期间,也可以备制侧枝或嫩枝进行繁殖。

将侧枝或嫩枝切成长度约15厘米,宽约8毫米的扦插杆,底端斜切,用物理处理方法去皮(例如用刮刀刮掉芽片和皮),浸白粉水、晒至少4h。

栽种扦插杆前,混合好黄泥和腐殖土按1:1的比例充分拌匀,再加少许水搅匀,再倒入耳周深20厘米的盆里。

栽种时先在盆底铺上3~4cm的粗沙,再以每隔10厘米插一根扦插杆的方法将要栽种的扦插杆插入盆内。

插好后,密封盆口,置于半阴处,每日要保持盆土表面湿润,通常3~4周后就能成活。

成活后再将红豆杉扦插杆迁移到正常位置进行养殖管理。

1、土壤与环境条件红豆杉是一种喜阴耐寒的植物,适合生长在海拔1000~2500米的山地环境中。

一般在较湿润的半阴处养殖更好。

同时,因红豆杉喜好酸性土壤,所以,土层肥厚的酸性壤土或森林土壤是红豆杉的首选土壤。

2、施肥和浇水红豆杉的根系较为发达,一般不需要饮水过多,春、秋季浇水一次即可,夏季高温期间也要适量增加浇水量,不过不要让盆土过于潮湿。

在施肥方面,早春和晚秋会对红豆杉进行追肥,一般可以在底肥之后每月施用1次腐熟肥料即可。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红豆杉,学名为黄杉,是一种古老的常绿乔木,属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是中国的特有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华中、华南以及福建、台湾、广西等地。

红豆杉树冠美丽,树干修长,树皮灰白,有裂片,木材质地坚硬,耐久性强,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

红豆杉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受欢迎的园林树种。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方法主要包括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两种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繁殖方法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种子繁殖1. 种子采集:红豆杉的种子一般在秋季成熟,种子成熟后往往在树上停留一段时间,等待果实开裂,种子自然散落。

采集种子时要选择健康、完整的种子,并尽量避免破坏种子外果皮,以免影响种子的萌发。

2. 种子处理:将采集得到的种子洗净,剥去果肉,晾干后进行种子处理,可以采用冷水浸泡、热水浸泡或打破果壳等方法处理种子,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3. 播种管理:将经过处理的种子进行播种。

首先要准备好育苗盆或育苗箱,然后在底部放上排水材料,接着铺上一层培养土,注意培养土要疏松肥沃。

将种子均匀撒在培养土表面,覆盖一层薄土,然后轻轻拍实。

最后浇透水,然后放置通风、阳光充足的环境中,保持土壤微湿。

4. 萌发管理:种子播种后,需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微湿,同时要避免积水。

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发生霉菌病。

当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适当的移栽工作。

5. 移栽管理: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可以考虑进行移栽。

首先要准备好移栽的育苗盆或育苗箱,然后将幼苗小心地从育苗箱中取出,植入新的育苗盆或育苗箱中,移栽后要及时浇水,注意避免伤害幼苗。

二、嫁接繁殖1. 基木选择:选择生长强壮、健康的红豆杉树作为嫁接的基木。

基木应选择1年生至2年生的嫩枝,最好在春季进行嫁接工作。

2. 砧木准备:砧木通常选择同属植物中生长良好的树木,要保证砧木的健康状态和成熟程度。

3. 嫁接工具消毒:为了避免病原菌的传播,嫁接工具包括剪刀、刀片等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可以用火烧或酒精擦拭等方法进行消毒。

红豆杉的繁殖方法

红豆杉的繁殖方法
红豆杉的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选阴坡湿润肥厚的暗棕土壤,秋春催芽条播,去假种皮的种子经11月至第3年4月共19个月的湿沙层积处理,种胚变黄,种子萌动裂口挫去假种皮,用100ug/g的920浸1小时,湿沙层积半年即可萌发.2.扦插繁殖:用菜园土,沙于炭灰渣混合并搭透光度为30?的荫棚,盖薄膜保湿.先将1年生枝条剪成10~15cm的插条,插条先用1000倍50?福尔马林等液消毒12小时,用500ppmATP生根粉处理,扦插于苗床上,70天后生根率为83?用100ppm吲哚乙酸处理插条,在蛭石内扦插45天出根.5~6月用100ppm的IAA或100ppm的NAA泡3小时,按6×10cm株行距扦插于苗床上,浇水,薄膜保湿50天,第3年可取苗,按株行距100cm分栽,3~5年即可采叶.3.组织培养:在2~5mg/LNAA+0.2mg/LKtB5培养基中诱导出根在5mg/Lzip+5mgIBA的B5培养基中(16h光照)培养出胚状体.用Wohite与Ms培养基培养未成熟或成熟的胚,萌发率达70?用4℃低温处理,萌发率为80?,加0.4ppmMgSO4时,对根与胚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MS+GA3kt10mg/L的MS或B5培养基上培育胚,使之成熟,在转入含1%蔗糖的N6或whit培养基上诱导出完整植株.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红豆杉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需进行繁殖和栽培才能得到更多的红豆杉资源。

红豆杉的主要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扦插和嫁接等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过程。

种子繁殖是红豆杉的一种常用繁殖方法。

选择健康成熟的红豆杉果实,将果实剥开取出内部的种子。

然后,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24小时,以利于种子的萌发。

接下来,将种子放入种子盘或种植盆中,覆盖一层透气性好的培养土,湿润土壤,并放在温度保持在25~30℃的环境中。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大约10~14天后,种子开始发芽。

当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移栽,移植到适宜生长的土壤中进行栽培。

扦插是红豆杉的另一种常用繁殖方法。

选择生长茁壮的红豆杉枝条作为扦插材料,长度一般为10~15厘米。

然后,将枝条的基部修剪整齐,去掉干枯的叶片和侧枝,保留1~2片叶片,插入湿润的扦插土中。

插条后,保持扦插土的湿润,并放在半阴或遮荫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确保室温在20~25℃之间,做到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有利于扦插生根。

约30~40天后,扦插苗开始生根,并可进行移栽。

嫁接是红豆杉的另一种常见繁殖方法。

选择合适的红豆杉砧木和适宜的红豆杉接穗。

砧木可以选择生长良好,没有病虫害的树木,而接穗则应从健康的红豆杉上选择。

接穗应选择1年生的、直径约为0.6厘米的枝条。

然后,将接穗和砧木进行嫁接,嫁接部位要保持密封,避免空气进入。

嫁接完成后,对接部进行固定,保持稳定。

6~8周后,嫁接部分开始愈合,证明嫁接成功。

红豆杉的栽培与繁殖需要重视土壤和环境的选择。

红豆杉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的土壤为湿润、通气性好的深壤土。

红豆杉喜欢温暖、半阴的环境,可以选择种植在山坡、河谷或半阴的地块上。

对于水分的需求也较高,需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

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红豆杉,又名柳杉、红杉、红柳杉,是一种古老的常绿树种,其木材坚硬耐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

红豆杉在园林、风景区、公园等场所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在很多地方都有对红豆杉的栽培。

下面就对红豆杉的繁殖与栽培方法进行介绍。

一、红豆杉的繁殖方式红豆杉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式。

1、种子繁殖红豆杉的种子繁殖是最为常见的繁殖方式。

一般来说,红豆杉的种子成熟期一般为10月至翌年4月,种子成熟后可以进行采摘。

采摘时应选择健康、完整的种子,以确保萌发率。

采摘完成后,将种子进行清洗,去除杂质,然后放在通风干燥处晾晒。

红豆杉的种子萌发需要进行催芽处理。

一般将其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再进行冷藏处理。

冷藏时间一般为1-3个月,这样能够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促进种子的发芽。

冷藏完成后,将种子取出进行播种。

播种时可以将种子混合腐叶土或发酵的菜单土,然后进行覆土。

播种后的种子需要保持湿润,但不能过于湿润,以免发生霉变。

一般来说,发芽期为1-3个月。

2、扦插繁殖红豆杉的扦插繁殖也是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

一般来说,扦插繁殖的时间选择在春季或夏季。

扦插繁殖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红豆杉枝条,长度一般为15-20厘米。

将枝条处理整洁,去掉下部的叶子,然后将其插入培育土中,约深5-8厘米。

插穴深度要适中,不宜太深,以免影响扦插的成活率。

扦插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要避免积水。

置于半阴处,避免日晒。

大约1-2个月后,扦插苗便会生根发芽,此时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后要及时进行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施肥,促进幼苗的生长。

二、红豆杉的栽培方法红豆杉的栽培方法主要包括育苗管理、定植生根和定植后的生长管理。

1、育苗管理对于红豆杉的种子繁殖,萌发后的幼苗需要进行适当的育苗管理。

将幼苗移植到培育盆或培育田中,进行适当的管理。

培育土要保持湿润,但不宜过湿,避免发生霉变。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幼苗的健康生长。

对于扦插繁殖的红豆杉,移植后的幼苗也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

红豆杉组织培养技术与方法

红豆杉组织培养技术与方法

红豆杉组织培养技术与方法作者:风印翔文章出自:(1)选材与消毒:取当年生的枝条或带顶芽,或去顶芽的腋芽茎段,剪去叶柄,在自来水下冲洗lO rain,用’70%酒精消毒20 rain,再用无菌水冲洗。

然后浸入O.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15 rain,反复用无菌水冲洗4次,每次浸泡3 rain。

消毒后的材料,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用解剖刀把枝条切成10~15 mm小段。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成分用B,或MS。

1997年中国林科院邱德有利用东北红豆杉叶片愈伤组织开展组培研究,以附加2 mg/L,2.1%~0.1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改良B,培养基上,悬浮培养细胞第3代植板率达20%,并且成本低,大批量生产无性系植株,有望获得突破。

1997年程广有等以:MS培养基为基础,加人不同质量浓度的IBA(吲哚丁酸)和6一BA(6一卡基氨基腺嘌呤,对东北红豆杉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发现当IBA浓度大时,茎尖容易形成不定根。

当IBA 质量浓度较小时,愈伤组织的形成与新梢生长情况有正相关趋势,但未见不定根发生。

根据以上经验教训,红豆杉组织培养基以B5为基础,多与2.4一D(1.O一3.01 mg/L)或2.4.D与IAA、NAA、KT、6-BA等外源激素组合使用。

其中6.7一V+2%蔗糖+0.7%琼脂,并分别添加IAAl.0 mg/L+2.4一D 1.0:mg/’L+KT 0.1 mg /L,IAA 1.0mg/L+NAA 0.1 mg/’L和KT 0.1 m g/L。

培养基灭菌前pH调至5.8左右,配置好培养基在高温、高压灭菌后接种。

培养温度20~25℃暗培养。

每天光照12 h,光照强度1 200 k,2~3周后即开始形成愈伤组织,红豆杉出愈率89%。

灰白色,随着愈伤组织增大,要及时注意发生褐变,尽量保持较低培养温度,交换培养基转入继代悬浮培养。

(3)抑制愈伤组织褐化。

要在培养基中每升加添0.05—0.1 gVc(抗坏血酸)、0.1 gAC(活性炭)聚乙烯比烙烷酮0.1 g,谷胺酸l/1000 g,肉桂酸15 g和100 mg椰子汁。

红豆杉的繁殖方法及栽培养护技术

红豆杉的繁殖方法及栽培养护技术

林业园艺Lin ye yu a n yi红豆杉的繁殖方法及栽培养护技术朱新华1栽培品种及主要生态习性红豆杉在全世界共11种,我国有四种和一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曼迪亚红豆杉是红豆杉的一个天然杂交品种。

1.1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海拔1000~1200米以下山林中,星散分布,对气候适宜能力强,耐阴能力强,要求肥力较高的黄壤,黄棕壤,较耐水湿,具较强的萌芽能力,树干上多见萌芽小枝,但生长缓慢。

1.2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于吉林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北部山区也有少量发布,生景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难成林,抗旱性强,最适温度20度到25度,喜湿润但怕涝,适宜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透气性壤土上种植。

1.3曼迪亚红豆杉:原产于美国,加拿大,是一种天然杂交品种,在美国,加拿大有近百年历史,九十年代中期引种,经权威部门测定,引种的曼迪亚红豆杉生物特性稳定,无变异发生,紫杉醇含量接近当地。

其多为灌木型,是制作盆景的好品种。

2繁殖方法2.1种子繁殖2.1.1种子收集:收集方法一般为自己采集和网上购买,时间一般9~10月采集红色果实,搓去红色假种皮和果肉,洗净,晾干。

2.1.2储藏:将准备好的种子混湿沙储藏在背阴干燥处,上面覆盖塑料膜或草帘。

注意沙的湿度要适当,一般标准是用手握住沙成团,松开即散为宜,太干太湿不利于种子储藏,并定期检查种子储藏情况,春秋季每月翻动两次,次年三月份即可播种育苗。

2.1.3圃地选择:圃地应选择背风向阳且灌水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田快。

2.1.4做床及播种:一般北方地区宜做低床,南方地区宜做高床。

床土要求深翻并精耕细作,施入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虫。

种子均匀撒于床面上,每平方米播200粒左右,播种后用木板略压平,盖1至2厘米厚的混合基质土,覆盖草帘或塑料膜保温保湿,一般40天左右可发芽出苗。

2.1.5后期管理技术要点:出苗后应去掉塑料膜或草帘,并在苗床上搭2米高的遮阴棚,上盖遮阳网防晒,保持苗床湿润。

红豆杉的繁殖方法及繁殖技术

红豆杉的繁殖方法及繁殖技术
红豆杉的繁殖方法及繁殖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繁殖红豆杉首先应选种好土壤地块,选择疏松、富含腐殖质、呈中性或微酸性的高山台地、沟谷溪流两岸的深厚湿润性棕壤、暗棕壤为好。深翻、整平,按株行距0.4米×1.0米或0.4米×0.4米开穴,穴深40厘米,备栽。红豆杉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以育苗移栽为主。一、种子育苗1、采种催芽10月中下旬,在红豆杉果实呈深红色时采收种子。该种子属生理后熟,需要经过1年的湿沙贮藏才能发芽。为提高发芽率,常采取室外自然变湿沙藏层积法对红豆杉种子进行催芽处理。2、圃地选择圃地选择以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不受西晒的稻田为宜(必须是当年收割的稻田土)。整地在收割中晚稻后,土壤干燥后深翻一次,碎土一次,尔后分厢做床。宽床1.5米(净床面宽1.2米,步道宽0.3米);床高20厘米,苗床长度视苗圃地而定。3、圃地施肥在整地做床的同时,每亩施入腐熟的猪牛粪8000斤左右,速溶优质复合肥200斤,并拌入呋喃丹6至8斤防治地下害虫。在将肥料翻拌入土层并将整平厢面后,在厢面上填黄心土,厚5厘米。4、适时播种红豆杉种子的播种分撒播和条播两种:撒播是将红豆杉种子均匀地撒在填好黄心土的苗床上,用黄心土覆盖种子,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用苔藓将苗床全部覆盖。条播则选取15厘米宽的木板,在填好黄心土的苗床上压播种沟,深2厘米,播种沟之间的距离15至20厘米。将红豆杉种子均匀播种于沟内,并用黄心土盖种,厚度1厘米,再用苔藓覆盖播种沟。一般在早春播种。红豆杉种子贮藏1年后,有30%种子裂口现白时,及时筛出种子,放在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明水后均匀地播在沟内。条播为主,粒距5~7厘米。也可采用撒播。播种后,挖取松林下带有菌根并过筛的黄壤土覆盖种子,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应注意的是:一是严格控制播种量,每亩用种为15公斤,否则会严重影响二年生红豆杉苗木合格出苗率;二是播种后,撒播必须用苔藓将苗床全部覆盖,条播只要将苔藓覆盖播种沟。幼苗出土后,也不要将苔藓揭去,长期保持在苗床上。5、苗期管理红豆杉种子出苗率在70%以上。红豆杉幼苗期注意遮荫,播种时覆盖稻草以不见土为适宜,苗期搭建荫棚,透光度在60%。然后铺植苔藓护苗,保护苗床不受日晒雨淋,并经常保持土壤疏松、湿润。苔藓护苗优点为:保护苗床不受雨水溅击和阳光直射,使苗木不受阳光灼伤及避免因茎、叶沾泥形成泥棒而窒息死亡,并且经常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减少中耕除草用工。但覆盖的苔藓要薄,不能太厚,如遇久旱不雨,可用细黄土压住苔藓,或用喷雾器喷水保持苗床湿润。二、扦插育苗在红豆杉休眠萌动期,选择砂土、锯末、珍珠岩混合基质作扦插土。选择1~4年生的红豆杉木质化实生枝,将插条剪为10厘米、15厘米或30厘米长的小段,在剪枝时要求切口平滑、下切口马耳形,2/3以下去叶。选择药剂如ATP、ABT、NAA、IBAA等处理插枝后扦插、盖膜,扦插成活率一般在85%以上。苗期注意保暖,搭建低棚遮荫。翌年移栽。每年5~6月份剪取当年红豆杉半木质化枝作插条,母树选择10年以下树龄。长度15~20厘米,剪去下部小枝、针叶剪成马蹄形,放在ABT7号生根粉中浸泡,浓度为30×10-6~50×10-6,浸泡时间3~12小时。随后将插条插在基质为河沙的苗床上。苗床要求1米宽,长度适宜,扦插深度3~5厘米。行株距10cm×8cm,随即喷水。苗床上搭架,用塑料布覆盖,每日喷水2~3次,半月后每日喷水1次。一般地温保持20~30℃,不要强光照射,30~40天即可生根。在此期间,可喷施芸苔素等叶面肥,促进生长。当红豆杉幼苗生根后,精细管理促进旺长,并适当通风透光炼苗,增加抗逆性。炼苗结束后可移栽在大苗床上。红豆杉幼苗一般在苗床生长2~3年,每年定时喷生长素、叶面肥精心管理。当苗高50~100厘米时即可上山造林成片栽种。栽植时间为秋末或春季均可,株行距可按3米×4米,亦可在街道、公园、作观赏树栽。三、移栽一般红豆杉种子育苗的1~2年,扦插繁殖的1年左右,当红豆杉苗高长至30-50厘米即可移栽。移栽在10~11月或2~3月萌芽前进行,每穴栽苗1株,浇水,适当遮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豆杉组织培养繁育方法
孙兴志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可克隆性,繁殖的一种方法。

利用红豆杉植株的嫩茎、针叶、树皮、形成层、假种皮、胚等做为植体进行培养繁殖。

(1)选用红豆杉优良品种,如东北红豆杉的优质器官(紫杉醇含量较高)做为外植体,接种培养基中,经过愈伤组织形成、生根、幼苗芽丛形成等骤,在实验室可获得大量的组培苗。

在经过基质移栽、练苗、检查防疫后成为生产用苗。

(2)红豆杉的愈伤组织形成的迟与早的比率,在不同的种类和同一种类不同植株之间存在差异。

同时与外植体类型、取样部位及采集季节、光照条件、培养基种类等因素有关。

在诱导培养基上,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均能形成愈伤组织。

但形成情况因红豆杉的种类及植株的不同也有差异。

一定程度的水解络蛋白(CA)能促进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的伤愈组织生长,但浓度大于0.5%时不利于紫杉醇的形成和积累。

而当浓度大于1%时又能促进伤愈组织的的愈合,和形成新的生长点,又不影响紫杉醇的积累。

细胞悬浮培养基、炭源蔗糖培养基也可增加紫杉醇的含量。

但高农度蔗糖中的葡萄糖会抑制紫杉醇的合成。

同时半乳糖对促进细胞生长显著。

无论是
细胞悬浮培养还是诱导愈伤组织细胞生长以及紫杉醇含量的形成,在黑暗情况下好于光照条件下。

无论组培的方式用什么品种和部位都要选择中层增殖能力旺盛的细胞组成(表层细胞含大量的淀粉颗粒、中心细胞无核,容易出现分化的管状分子)。

这样有利于形成细胞间的细胞链丝,从而形成大的细胞团,有利于细胞间小物质的信号传递。

从而使得红豆杉的细胞以细胞团的形式存在,产生功能性细胞肌体,促进细胞团区域化,和细胞功能分化,这一点是使红豆杉产生代谢物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