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容止篇阅读指导剖析

合集下载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练习之《世说新语·容止》二则①(含答案)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练习之《世说新语·容止》二则①(含答案)
【注释】
①豫章:郡名,豫章郡。下都:东晋都城建康。②堵墙:墙壁。③羸疾:瘦弱多病。
【解词】
①左太冲绝丑()②体不堪劳()
【答案】
①左太冲绝丑(极,非常)②体不堪劳(能忍受)
【课内词语】
①绝妙好辞(极பைடு நூலகம்非常)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能忍受)
【译文】

潘岳身姿容貌出众,神情风度美好。少年时带着弹弓走在洛阳的街道上,妇女们遇到他,都会牵着手围观他。左思相貌极丑,也仿效潘岳出游,结果妇女们一齐朝他乱吐口水,他只能颓丧地返回。

卫玠从豫章郡来到京城,人们久闻他的名声,围观的人多得像一堵墙。卫玠原先就瘦弱多病,身体不能忍受劳累,于是便病重而死。当时的人们都说“卫玠是被看死的”。
《世说新语·容止》二则①
【原文】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②。少时挟弹出洛阳道③,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④。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⑤
【注释】
①容止:人的仪容举止。②姿容:外貌,仪容。神情:神态风度。③弹:弹弓。④萦(yíng):围绕。⑤委顿:颓丧。
【原文】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①,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②。玠先有羸疾③,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题解】容止指仪容举止。

容止,在本篇里有时偏重讲仪容,例如俊秀、魁梧、白净、光荣照人;有时也会偏重讲举止,例如庄重、悠闲。

主要是从好的一面赞美,个别也讥弹貌丑。

有相当一局部条目是直接描写容貌举止,也可能着重写某一点,例如眼睛、脸庞,或者某一动作,例如弹琵琶。

有一些条目只是点出“美姿仪〞等,而不做具体描写;有的用侧面衬托法,表现人物容止之美。

例如第19 那么说的“看杀卫阶〞;第14 那么记王武子“俊爽有风姿〞,可是看见卫阶就感慨“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都没有正面涉及卫玠的容止。

有时也用比照的手法,如第3、4、17 那么.或者用品评的方式说出,如第30那么。

士族阶层讲究仪容举止,这成了魏晋风流的重要组成局部。

仪容风采有时甚至能借以活命或办成事情。

例如第23 那么记陶侃因苏峻作乱事欲杀庾亮,可是见到庾亮后就不一样了,“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

从此足见注重容止是当时的风气。

另外,在赞美声中还可以看出一些名士羡慕隐逸、追求超然世外的举止风姿。

例如第33 那么赞叹“此不复似世中人〞,第36 那么欣赏“寝处山泽间仪〞。

这大概都因顾盼生姿、闲适自得而引发人们超尘出世之想。

〔1〕魏武将见匈奴使①。

自以形陋,缺乏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②。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③。

【注释】①魏武:曹操。

按:下文的帝、魏王都是指曹操,因为他生前封魏王,谥号是武,曹丕登帝后,追尊他为武帝。

②雄:称雄;显示威严。

崔季珪:崔琰,字季珪,在曹操手下任职。

他仪表堂堂,很威严。

而据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说,曹操却是“姿貌短小〞。

③“魏武〞句:曹操认为匈奴使已经讽破了他的野心和做法,所以把使臣杀了。

按:此说不大可信。

【译文】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

他自认为相貌丑陋,不能对远方国家显示出自己的威严,便叫崔季珪代替,自己却握着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边。

论_世说新语_容止_篇的人物美_杨希

论_世说新语_容止_篇的人物美_杨希



潘 岳 妙 有 姿容 好 神 情 少 时 挟 弹 出 洛 阳 道 妇 人 遇 者 莫 不 连 手 共 萦 之 左 太 冲 绝 丑 亦 复 效 岳 游 遨 于 是 群 姐


齐 共乱 唾 之 委 顿 而 返

” 。 (
《 容 止》 7

卫 价 从豫 章 至 下 都 人 久 闻

魏 明 帝 使后 弟 毛 曾 与 夏侯 玄 共 坐 时 人 谓 蒹 葭 倚 的 傲然 独 立 和 玉 山 的 俊 秀 挺拔 塑造 出 嵇 康 身 材高 大 仪


玉树




容 止 》 3 容俊 美 的形 象

“ 、




松 更表 现了 猫康人 格的刚 直 和坚 軔 柳



止》 5 《容

” “
”‘







嵇延 祖 卓 卓 如 野鹤之 在 鸡 群
” (
Hale Waihona Puke 答表示 棱棱 这说 明 对 眼 睛 的 审 美 特点 是 明 亮 漆黑 有 神 海 西 时 诸 公 每朝 朝 堂 犹 暗 唯 会稽 王 来 杆 轩 如
; ;
形容 威 严正 直

烂烂

目 光 闪 曰



士 大夫 手 持 粉 帛 行步 顾 影 在 当 时 是 上 流社 会 的

种风尚

这 也 说 明 《 世说新
语》 作 为 小 说有
定 的 艺 术 加工 和夸 张 的 成 分

从《世说新语·容止》看魏晋时期容貌仪态之美

从《世说新语·容止》看魏晋时期容貌仪态之美

244从《世说新语·容止》看魏晋时期容貌仪态之美王思颖 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摘要:南朝宋刘义庆等人编著的《世说新语》专门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名士的言行轶事。

书中《容止》一门专门讲述魏晋审美,魏晋时期的审美风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时期;审美;容止“容止”一词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周旋可则,容止可观。

”指人的行为举止和容貌仪态。

《孝经·圣治》:“容止可观,进退可度。

”偏指礼容和举止,唐代皇甫枚《三水小牍·却要》:“湖南观察使李庾之女奴,曰却要。

美容止,善辞令。

”偏指容貌仪态,在《世说新语》中二者皆有涉及。

容止一门中共39篇,叙述的对象均为男性。

魏晋时期的审美由之前的以儒家为统领转变为追求自然和本体的自由解放,欣赏仪容之美成了社会主流,与先秦、汉代的美产生了巨大差异,《世说新语》中把这一门单独列出更能显示出审美角度的多样化。

一、肤色皎洁《诗经·卫风·硕人》曾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来形容庄姜的手白皙得像柔嫩的白茅,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夸赞东家之女肌如白雪。

中国古代文学史当中不乏称赞女子肤色的描写,在《世说新语·贤媛》并不多见,反而是容止中对男子的肤色描写甚多,呈现出一种与前代后世皆不同的男子审美女性化倾向。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

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傅粉何郎”的主人公何晏作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才华横溢、外貌杰出,以致皇帝见了都想知道此人是否当真如此美貌。

统治者怀疑猜测是否大臣擦粉,说明当时男人擦粉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受众并不小。

王右军叹杜弘治面如凝脂;王夷甫手与白玉柄麈尾无分别,前者为侧面描写,后者为正面描写,均与描写女子肌肤的词句相差无几,更加说明了当时士人对肤色白皙的追求。

二、形体美妙形体高大匀称一直以来都是男子所追求的、众人赏识的,晏子使楚时即因身材矮小被侮辱,有从政能力却也被身形的短板带来不便。

浅谈《世说新语·容止》篇的人物美

浅谈《世说新语·容止》篇的人物美

浅谈《世说新语·容止》篇的人物美摘要:《世说新语》记录的是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里面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魏晋士人在对人物的审美上重视审美对象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包括人物的姿容、行止。

本文从人物审美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世说新语?容止》篇人物审美的特点。

关键词:《世说新语》容止人物美魏晋士人在对人物的审美上重视审美对象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包括人物的姿容、行止。

魏晋士人既追求凸显个性、推崇真情、显示逍遥自由精神的神韵之美,也看重仪表、容貌等外在仪容的形体之美。

{1}简而言之,魏晋时代的人物品藻讲求形与神的有机统一,既推崇内在的精神气质美,也重视外在的形体姿容美。

对人物姿容形貌的讲究是魏晋风度的一大特色,魏晋时期对人物外在美的品鉴,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仪容美由此成为独立的审美内容。

《世说新语》从当时的士族大户、名士写到普通士人的遗闻轶事,多角度地描述了士人的形象。

《容止》篇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表情、行为举止,生动地再现了魏晋名士的精神气韵,达到了以形传神的效果,而以形写神正是《世说新语》在人物品藻方面的一大特点,作者通过自外而内的描写刻画出了人物的神韵之美。

《容止》位列《世说新语》第十四,共三十九则,下面就从《容止》篇中来具体分析人物的美。

一、仪容之美容止指仪容举止。

在本篇里有些条目从仪容出发,直接描写外貌的俊秀、白净、光彩照人,这部分把它归类为仪容美;有些则会偏重讲举止神态,侧重描绘悠闲的神情举止,从而展现出名士高雅的格调与韵味,这部分归类为神韵美。

本篇描绘仪容美时主要从好的一面赞美容貌举止,着重描写如眼睛、手等人的身体部位;或通过丑的一方对比美的一方,或用群众的视角侧面烘托来表现人物容貌之美。

(一)容貌俊美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

正夏月,与热汤。

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容止》2){2}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书中春月柳,书外觅风流——读《世说新语·容止》看魏晋审美观 PPT课件

书中春月柳,书外觅风流——读《世说新语·容止》看魏晋审美观 PPT课件

小结:
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论,“不是一般的, 世俗的,表面的,外在的,而是要表 达出某种内在的,本质的,特殊的, 超脱的风貌姿容,才成为人们所欣赏, 所评价,所议论,所鼓吹的对象。” 人物之行,要与人物内在的文化素养, 才情风度-----神相当。
为什么读
交流: 你认为《世说新语·容止》
的阅读价值是什么?读完它对 你有何帮助?
《世说新语》导读二
书中春月柳,书外觅风流
—读《世说新语·容止》看魏晋审美观 “濯濯如春月柳” “轩轩如朝霞举”
读书交流:
容止就是容?
读什么?
世上最美的杀人事件
(14)骠骑王武子是卫 玠之舅,俊爽有风姿①。 见玠,辄叹曰:“珠玉 在侧,觉我形秽!”
黑暗的政治,动荡的社会,频繁的战乱,对死 亡的终极恐惧和思考,引发了人们开始思考生 命本身的意义,人的生命是外在价值追求的载 体,如果生命不复存在,那么所有外在的东西 都会荡然无存。于是,容貌、服饰、举止也都 重新成为被重视、被审视的对象。因而魏晋士 人对容止的欣赏和追求,相比以前个体被淹没 在社会等级礼法重压之下的漠然,可以说是自 我觉醒的表现,是个性和情感的张扬,是个体 生命意义的重建。
(9)潘安仁、夏 侯湛并有美容, 喜同行,时人谓 之连壁①。
(2)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正夏月,与热汤饼。 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 色转皎然。
(6)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①。” (8)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 麈尾,与手都无分别①。
(26)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 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10)裴令公有俊容姿。一旦有疾,至困,惠帝 使王夷甫往看。裴方向壁卧,闻王使至,强回视 之。王出,语人曰:“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精 神挺动,体中故小恶。”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原文及翻译[14] 容止第十四【题解】容止指仪容举止。

容止,在本篇里有时偏重讲仪容,例如俊秀、魁梧、白净、光彩照人;有时也会偏重讲举止,例如庄重、悠闲。

主要是从好的一面赞美,个别也讥弹貌丑。

有相当一部分条目是直接描写容貌举止,也可能着重写某一点,例如眼睛、脸庞,或者某一动作,例如弹琵琶。

有一些条目只是点出“美姿仪”等,而不做具体描写;有的用侧面烘托法,表现人物容止之美。

例如第19 则说的“看杀卫阶”;第14 则记王武子“俊爽有风姿” ,可是看见卫阶就感叹“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都没有正面涉及卫玠的容止。

有时也用对比的手法,如第3、4 、17 则.或者用品评的方式说出,如第30 则。

士族阶层讲究仪容举止,这成了魏晋风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仪容风采有时甚至能借以活命或办成事情。

例如第23 则记陶侃因苏峻作乱事欲杀庾亮,可是见到庾亮后就不一样了,“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 。

从此足见注重容止是当时的风尚。

另外,在赞美声中还可以看出一些名士羡慕隐逸、追求超然世外的举止风姿。

例如第33 则赞叹“此不复似世中人” ,第36 则欣赏“寝处山泽间仪”。

这大概都因顾盼生姿、闲适自得而引发人们超尘出世之想。

(1)魏武将见匈奴使①。

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②。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③。

【注释】①魏武:曹操。

按:下文的帝、魏王都是指曹操,因为他生前封魏王,谥号是武,曹丕登帝后,追尊他为武帝。

②雄:称雄;显示威严。

崔季珪:崔琰,字季珪,在曹操手下任职。

他仪表堂堂,很威严。

而据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说,曹操却是“姿貌短小”。

③“魏武”句:曹操认为匈奴使已经讽破了他的野心和做法,所以把使臣杀了。

按:此说不大可信。

【译文】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

他自认为相貌丑陋,不能对远方国家显示出自己的威严,便叫崔季珪代替,自己却握着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边。

从《世说新语.容止》看超前的魏晋名士审美——审美女性化

从《世说新语.容止》看超前的魏晋名士审美——审美女性化

从《世说新语.容止》看超前的魏晋名士审美——审美女性化魏晋时期,评品人物的风气已经非常盛行,在这之前,评论一个人的好坏优劣最主要的依据是品质和才能,标准单一,而且只有上层阶级的人可以来议论,身份低下的人则没有这个权利。

然而到了魏晋时期标准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物的所有方面都可以拿来品评。

品评人物越来越成为当时士族阶级的潮流,而且更注重人物的外表美。

魏晋时期的人们注重外貌,这里的人们主要是指魏晋文人名士。

而最能体现魏晋名士精神风貌的就是《世说新语》。

被鲁迅称赞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的《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自东汉至东晋二百多年里文人名士的言行举止,精神气质。

是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之所以成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因为它仅用六万余言的篇幅,就写了一千五百多个人物,而其中重要人物形象不下五六百个,常常是三言两语就能将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刻画得全面具体,栩栩如生。

《世说新语》中内容独特,结构完整。

《世说新语》最主要的特点有三个:第一是在结构方式上。

《世说新语》将书中的人物故事按内容分成了若干门类,每一门类都表现相同的主题。

全书分上、中、下卷,三十六篇,共有一千一百二十多则,包括德行、言语、政事、方正、雅量、识鉴等篇,每篇有若干则,各篇中的人物故事都表达出了相同的思想主题。

如《陈蕃礼贤下士》和《陈谌取寓设譬答客问》、《难兄难弟》都是表现了德行的主题。

第二是篇幅较小,《世说新语》中每一篇都非常短小,寥寥数语就描绘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如言语篇第一则仅用50个字就描述了《边让失次序》的故事。

第三是写真人真事,有事实依据,可称之为志人小说。

《世说新语》中每一篇的人物故事都是真实存在的,如《昭君出塞》、《曹植七步诗》、《看杀卫玠》都是有历史文献纪录并证明的。

《世说新语》集中地反映出魏晋士族的社会风貌,每一篇都是当时社会现象的反应与表现。

言行举止每一方面都表现的很具体,是我们当代人研究魏晋历史不可或缺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导读二
从《容止》看 魏晋审美观
读书交流: • 容止就是容貌和行为举止显现 出来的神态和威仪。读《容 止》,你读到了什么?又有哪 些疑惑?
你的疑问
• 1、为什么魏晋男子都那么注重仪表?是什 么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 • 2、当时的人是如何定义美男的?美的标准 是什么? • 3、为什么称美男子为“玉人”? • 4、素质才能与容貌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 5、《容止》中多处提到“风度”,是否 “风度”作为审美标准? • 6、学习《容止》篇有什么意义?对我们学 习生活有何启示? (以上问题由学生课前研究性学习小组读书交流后生成) • ……
• 既重外形美, 更重风神美、 才情美。
• 阅读第三组材料,小组内再 次交流讨论,再次审视魏晋 男子审美的标准。
第三组材料 永和中,刘真长、谢仁祖共商略中朝人。或问: “杜弘治可方卫洗马不?”谢曰:“安得比!其间可容 数人。”刘真长曰:“弘治肤清,叔宝神请。” (1)“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 季珪代,帝自捉到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 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 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3)“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顇,而悠悠忽忽,土木 形骸。” (18)“庾子嵩长不满七尺,腰带十围,颓然自放。 ”
• 成因三:人物品评标准的转变 • 魏晋以来,人物品评的政 治作用逐渐减弱,品评人物的 重点已着眼于个体本身。风姿 仪容、神韵气度成为品评重点。
为什么读
“问题三”之交流: 你认为《世说新 语· 容止》的阅读价值 是什么?读完它对你 有何帮助?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了 解今人之审美观。
• 材料一:学生整形为哪般,担心没有出头之日 在整形医院中,有不少是抱着明星梦的艺术 院校在读学生,为了成为日后的一线女星,他们 会向父母要钱进行整形,很多家长也是慷慨解囊。 “我觉得整形是件很无奈的事。”一位在艺术院 校就读的女学生说,“我们每个有心从事艺术工 作的学生,都不仅仅只是想当明星,我们也有自 己的艺术追求。但这些年娱乐圈的风气改变了很 多,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明星基本都是靠实力吃饭, 像徐帆、陈小艺她们进入演艺圈时,长得算不上 很漂亮,但演技过硬也能出名。而现在就不好说 了,那么多没演技的女星靠姿色挤到一线,男明 星也大都是花样美男,我们担心不修改一下自己 的外表,以后会没有出头之日。”
• 黑暗的政治,动荡的社会,频繁的战乱, 对死亡的终极恐惧和思考,引发了人们开始思 考生命本身的意义,人的生命是外在价值追求 的载体,如果生命不复存在,那么所有外在的 东西都会荡然无存。于是,容貌、服饰、举止 也都重新成为被重视、被审视的对象。因而魏 晋士人对容止的欣赏和追求,相比以前个体被 淹没在社会等级礼法重压之下的漠然,可以说 是自我觉醒的表现,是个性和情感的张扬,是 个体生命意义的重建。
教师引路
• 同学们初读生成的问题可归为三个: • 问题一:魏晋男色审美的标准是什么? • 问题二:为什么会形成男色审美的风气? • 问题三:今天学习《容止》意义何在?
本课问题按计划由学习小外形上的 审美标准是什么。
• 第一组材料 • (2)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 夏月,与热汤饼。 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 转皎然。 • (3)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 倚玉树①。 • (4)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 唐如玉山之将崩。 • (6)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①。” • (8)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 与手都无分别。 • (26)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 漆,此神仙中人。”
• 形陋神美,同 样也可以进入 魏晋人审美视 野,在魏晋人 眼中
神重于形。
• 显赫的出身 • 漂亮的脸蛋 • 不凡的气度 • 风雅的谈吐 • 过人的才华
“问题二”之探讨
• 教师提供时代背景资料,学 生阅读背景资料后小组内交 流讨论为什么魏晋时代会形 成男色审美的风尚?
• 成因一: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 发源于网络、起初略带调侃和恶搞意味的称谓 “高富帅”,竟然迅速攻城掠地、登堂入室,在 各种大众媒体上频频曝光,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用 语里的热门词汇。与“高富帅”一起走红的,还 有相应的“白富美”、“矮穷矬”和“土肥圆” 们。高、富、帅分别指代男人的身高、财富和容 貌,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一个高大、富有、英 俊的男人”。“高富帅”的对立面就是“矮穷 矬”。而“白富美”和“土肥圆”用于指代女性, 至于具体含义,同理可推。如果仅仅是一个称谓, 叫张三还是李四都无关要旨。但是,如果一个前 所未闻的怪异称谓,竟然得到普遍的接受和使用, 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 成因二:玄学的兴起 • 玄学直接影响了士人的心态、审 美意识和思维方式。魏晋士人大都读 《老》、《庄》,《庄子· 逍遥游》中 姑射山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 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成云气, 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种超 尘绝俗的妍丽的女性化形象成了诸男 子们对自我形象积极营构的审美理想, 成了现实生活中悉心追求希冀达到的 模型。
男色的审美标准是: 外形美: 眼睛:明亮 皮肤:白皙 身材:高挑 容颜:美丽
阅读第二组材料,小组内 交流,再归纳魏晋对男子 的审美标准。
• 第二组材料 • (5)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 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 崩。” • (29)林公道王长史:“敛衿作一来,何其轩轩 韶举!”(30)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 若惊龙①。” • (25)王敬豫有美形。问讯王公,王公抚其肩曰: “阿奴恨才不称。”又云:“敬豫事事似王公。” • (32)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桓大司马曰: “诸君莫轻道,仁祖企脚北窗下弹琵琶,故自有 天际真人想。”
小结及作业布置 • 本课我们通过细读《容止》,探讨 魏晋士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风尚的 成因,了解了魏晋士人的审美观。 反观今人之审美观,引发了你怎样 的思考?正确健康的的审美观,对 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人生 观尤为重要。请你结合《容止》谈 谈你对美的看法,写一篇800字以 上的文章,题目自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