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古诗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7《游园不值》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7《游园不值》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7《游园不值》知识要点+图文讲解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二、创作背景《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

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三、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四、古诗大意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五、古诗赏析"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门。

满园子的春色是柴门关不住的,一枝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到墙外来了。

"“满园”两句,或实写景致,或暗喻所访之人德行(满园春色)既为己所知见(一枝红杏),久之必为人所知。

正是江南二月,云淡风轻,阳光明媚。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这样敲呀,敲呀,半天也不见有人来开门迎客。

怎么回事儿?主人真的不在吗?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绿绿的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未免太小气了!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古诗,游园不值

古诗,游园不值

成长小语
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封锁不住的,定会冲破阻碍, 脱颖而出,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
什么诗呢?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入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思想感情
此诗描写了春天田园风光的幽静安 逸、舒适惬意的景象。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叶绍翁对春天的 喜爱和赞美之情。
快乐赏析
• 前两句紧扣题意,长时间地敲园门,却没有人开门,没 能进入园内。 十分形像而又富有理性。再通过青苔写的前虚后实, 以小见大,把浓郁的春意写足。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jī)
小叩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说 文 解 字】 不值:没有遇到主人。 怜:爱惜。 屐:一种木头鞋,底下有齿,可以防滑。 小叩:轻敲。 柴扉: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
【古文今译】 也许是园主人爱惜苍苔怕我们踏上鞋印吧, 我轻轻的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但这也没有关系,花园里的春色是关不住 的。 那露出墙外的一枝枝红杏已经泄露了盎然 的春色。

《游园不值》全诗翻译赏析

《游园不值》全诗翻译赏析

《游园不值》全诗翻译赏析《游园不值》全诗翻译赏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园不值》全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南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没有遇见。

指没有见到园子的主人,没能进入园中。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爱惜。

屐齿印苍苔: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印苍苔(tái):在苍苔上印下屐齿印。

苍苔,青苔。

小叩:轻轻敲门。

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翻译]应当爱惜青苔不让屐齿把它踩坏,我轻轻地敲着那扇柴门可是许久也不开。

然而满园的春色柴门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已从墙头探伸出来。

趁春日天气晴好,外出会友。

也许是园主人爱惜苍台怕我们踏上鞋印吧,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但这也没有关系,花园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那露出墙外的一枝枝红杏已经泄露了盎然的春色。

赏析:(一)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与此诗后半辞意颇同。

陆游在南宋诗名极大,江湖后辈叶绍翁多半读过《马上作》而有所沿袭。

在创作中,后人往往有类似和全同前人的语句。

这有两仲情况:一是无心偶合,一是有意借用。

前者如蔡宽夫诗话云:“元之(王禹偁)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

’因请易之。

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邪。

游园不值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园不值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园不值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游园不值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的内容,具体内容:《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今天我为你精心整理了《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你喜欢。

《游园不值》古诗原文宋/叶绍...《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今天我为你精心整理了《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你喜欢。

《游园不值》古诗原文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古诗注释①游园不值:想游园却没有人在。

值,遇到;不值,没有遇见。

②应怜:应该爱惜。

应,应该;怜,爱惜。

③屐齿((jī chǐ):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④小扣:轻轻敲门。

⑤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⑥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游园不值》古诗翻译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jī)踩坏他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游园不值》分析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很长时间门,也没有人来开。

主人大概不在家,又可能是爱惜青苔,担心被游人踩坏,从而不开门。

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游园不值》古诗赏析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游园不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游园不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游园不值体裁:诗题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名字:叶绍翁年代:宋代描述: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翻译: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却久久没有人来开。

原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早已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创作时间难以确证,其创作动机也有很大争议。

刘永生《千古名诗千家诗》认为这就是纯粹的记游之作,蔡干军《诗艺引谈》则认为是为赞美高人隐士而作,而林方直、陈羽云《唐宋诗词浅释》则认为是反封建独裁、反压迫的政治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诗歌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云淡风轻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赏析三:艺术特色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

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

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游园不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游园不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游园不值》是宋代诗⼈叶绍翁写的⼀⾸赞美春天的好诗。

他写得别具特⾊,是⼀篇发展学⽣想象⼒的好教材。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游园不值》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游园不值》原⽂ 游园不值 【作者】叶绍翁 【朝代】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

译⽂: 也许是园主担⼼我的⽊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有⼀枝粉红⾊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注释 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概是感到⼼疼吧。

应,表⽰猜测;怜,怜惜。

3、屐(jī)齿:屐是⽊鞋,鞋底前后都有⾼跟⼉,叫屐齿。

4、⼩扣:轻轻地敲门。

5、柴扉(fēi):⽤⽊柴、树枝编成的门。

 【篇⼆】⼩学三年级语⽂《游园不值》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电教媒体,培养学⽣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标:学习游园不值 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上资料⽰作者情况)。

4、初读,⼤体了解诗的内容。

5、师⽰范朗读。

6、⽣随师⼩声朗读,体会读⾳的准确性。

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8、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当“⼤概”、“可能”讲。

怜:爱惜。

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底鞋下的横梁。

⼩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 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古诗游园不值

古诗游园不值

古诗游园不值《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大家平时会关注古诗游园不值吗?关于古诗游园不值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游园不值,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诗游园不值作品原文游园不值(1)游园不值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应怜②屐(jī)齿③印苍苔④,小扣⑤柴扉(fēi)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⑥。

[1]古诗游园不值注释译文折叠词句注释① 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② 应:应该。

怜:爱惜。

③ 屐齿:木屐(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

)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④ 苍苔:青苔。

⑤ 小扣:轻轻地敲。

⑥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古诗游园不值白话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古诗游园不值新译文扣了好久的门,也没有人来应门,大概是主人怕我的木屐踩坏他院子里的青苔吧。

一枝红杏从院墙上伸出来,想必是满园的春色管也管不住吧。

(本首诗的写作顺序,打破了原来的事件发展的顺序。

其原本的发展顺序应为:小扣柴扉久不开,应怜屐齿印苍苔。

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满园关不住。

因为是翻译,所以有新译文。

).古诗游园不值作品鉴赏思想内容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

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诗以“游园不值”为题,本是说自己游园的目的没有达到。

可是诗人却由此生发感想。

他想,这可能是因为主人怕踩坏园中的青苔,怕破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让自己进来的缘故吧。

短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也写出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但这首诗更为脍炙人口的还是后两句。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课文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1.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赏析
这三首古诗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活,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游园不值》一诗,诗人以游园未遂为题材,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盎然的情趣。

诗人用苍苔、柴扉、红杏等意象,描绘了一个恬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而“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

《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描绘了春天农村的景色和儿童的天真活泼。

篱笆、小径、落花、黄蝶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农村画卷。

而儿童追逐黄蝶的情景,更是充满了童真童趣。

《四时田园杂兴》一诗,则表现了农村四季的风光和农民的劳动生活。

金黄的梅子、肥硕的杏子、雪白的麦花、稀疏的菜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农村图景。

而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也展示了农民辛勤劳动的精神风貌。

这三首古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应:应该。

怜:爱惜。

屐齿:木屐(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

)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苍苔:青苔。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赏析:
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

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

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

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

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更动人遐思。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

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