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社会简介
孔子认为的大同社会

孔子认为的大同社会在《礼记》“礼运”篇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意思是说,在实行“大道”的时代,天下都是公共的。
人们做事都为天下公共利益着想,社会管理一定推举贤德和能干的人来主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讲求信用,保持和睦友善,所以大家不单是以自己的双亲为双亲,不单是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这样使老年人都能善终,壮年人都有事干,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鳏、寡、孤、独和残疾人都能得到抚养;男人都有分内的工作,女人都有如意的归宿。
财物讨厌地把它扔在地上,而不一定收藏到自己家里;力气都恨它不是自己身上使出来的,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
因此,为了一己之私搞阴谋诡计和邪恶之事的人就没有了市场,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害人的事。
所以家家户户门户大开,不用关闭,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这个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
权力公有的口号是"天下为公",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管理社会的是被选举出来的贤能,而选举贤能的权力在于"天下",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所以说权力公有。
其所以要明确权力公有,是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权力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攫取一切。
只有取消权力的个人垄断,才能保证社会的其他方面不受垄断;只有坚持权力的公有,才能保证社会其他方面的公有。
所以"天下为公"的口号其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
《礼记正义》解释说:"天下为公,谓天子位也,为公谓揖让而授圣德,不私传子孙,即废朱、均而用舜、禹也。
"《正义》是以大同为五章故事的,所以举出尧不以帝位传其子丹朱而传给舜,舜又不传其商均而传禹的事例以资证明。
对大同社会的看法200字

对大同社会的看法200字
大同社会是一个以共享为本的社会,有着相互帮助的理念。
让大家能够真正感受到被尊重,相互帮助,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大同社会最大的魅力。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且被最大程度上地尊重。
大同社会也能让人们更加自由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更加自由地去建立友谊。
在这里,大家才能忘掉自卑而且真正的学习到如何真正得到被尊重。
大同社会也让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家”,这里是没有歧视的,只有充满热情,友爱,勇敢,分享的
正能量。
大同社会无疑是一个梦想的天堂,它充满了爱,善良,友爱,并以一种极具魅力的方式去连接人们。
我相信,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未来,大同社会都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让我们和一起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大同社会发言稿

大同社会发言稿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个讲台上发表一篇有关大同社会的演讲。
大同社会,就是我们共同憧憬的理想社会,这是一个人人平等、和谐共处、共享繁荣的社会。
在这个演讲中,我将从理念、制度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思考,共同为实现大同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首先,让我们从理念层面来审视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的理念源于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它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大同社会里,人人都能够被尊重和关爱,不分贫富、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年龄。
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应该发扬“仁爱、和平、协作、共赢”的价值观念,让这种理念深入人心,指导我们的行为。
其次,让我们来探讨大同社会的制度建设。
在大同社会中,制度的作用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正高效的制度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平等发展的机会。
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教育、住房等福利。
其次,我们要加强法治建设,保障法律的公正透明执行,打击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责任感,让每个人都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最后,我们来探讨实现大同社会的路径。
建设大同社会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首先,政府应承担起主导责任,制定出有关大同社会的规划和政策,并加强对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
其次,我们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在实现大同社会的过程中,各个群体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大同社会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在实现大同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应坚定信心,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让我们以共同的行动,推动大同社会的实现,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和谐与繁荣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大同社会基本特征大同社会基本特征:【题目】: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并作解释.【答案解析】: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关键句子有: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大同社会基本的特征:1、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
全社会亲如一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合适的安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尤其是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男有分,女有归)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
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扩展资料:大同社会是中国人思想传统中最后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同社会(1)

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个人对社会、社会对个人以及人尽其力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
不过大同社会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只有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修养到达相当高的境界就可以实现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1.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2.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
3.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
4.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
5.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6.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7.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同社会毕竟只是一种人们理想中的社会。
宗孔子的大同社会主要特征有三点: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小康社会这是孔子说的,孔子区分了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的,孔子认为周礼只不过是“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天子是世袭的,人是分等级制度的;但是大同社会则是尧舜时代,天子由禅让、选举产生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孔子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大同社会的盛事之中!孔子之所以在当时主张恢复周礼,只不过是对现实妥协的结果,是针对于当时春秋时期各地不断战乱而提出来的、更切实际的一种政治主张。
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当时的中国应该先实现小康社会(恢复周礼),然后再过渡到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类似共产主义社会,但比共产主义社会更合理;小康社会比社会主义社会更现实,更可操作。
儒家大同社会,可欲不可求;小康社会是个理想的现实社会,可欲可求。
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三代之英时期(即后文指的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时期)。
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得意忘言:只有主体和客体融合才能得意,一旦主客分离,虽言语尽也不能得其意,得意正是忘我的境界的一种体现。
大道之行也,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大道之行也,对大同社会的看法大道之行也,乃为实现大同社会而努力的智慧所在。
大同社会作为一个理想目标,旨在构建一个没有阶级、贫富差距、民族、性别和宗教偏见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相互之间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和平共生。
首先,大同社会强调平等和共享。
在这个社会中,财富和资源不再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公平地分配给所有人。
贫富差距将得到大幅缩小,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教育、医疗、住房和福利保障。
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有助于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共享,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大同社会注重人的尊严和和谐发展。
每个人都应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无论是社会地位高低、职业差异、性别差异还是其他因素。
性别平等是大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男女应当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社会需提供公正的就业机会,促进每个人的个人成长和技能的充分发展。
透过教育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人们的才能将得到充分发挥,社会的整体智慧将得到最大化。
再者,大同社会强调和谐共处和环境保护。
人与自然要达到和谐共生,保护环境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义务。
大同社会鼓励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性,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
这将有助于减少污染,改善生活质量,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大同社会鼓励人们学会尊重和关爱动物,强调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对于实现大同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确保财富和资源公平分配,推动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教育系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关心社会,尊重别人的多样性。
企业应当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每个个体也应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爱与和谐的理念。
然而,实现大同社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需要克服利益分配的困难,解决社会问题和不平等现象,消除人们的偏见和歧视。
论大同社会

论大同社会“大同”代表了中国古代理想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实践层面的集中反映。
“大同”一词出于儒家经典(礼记)中“记帝王礼乐之因革”的‘礼运’。
文中记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所以,大同就是“大和”与“太平”,也就是和谐社会与太平盛世。
这是“大同”在中国古代社会治理和政治理念意义上的应用。
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大同社会蓝图里,有其理想的描述和明显的特征。
在政治上,提出大同社会应天下公有、选举贤能;才能与品德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在经济上,提倡共同劳动、人人为公、各得其所、财产不必藏于己”,共同享用劳动成果,全体社会成员生活都得到保障。
在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上,追求诚信和睦.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相互关爱,人人“讲信修睦”,团结友爱,互敬互助,祥和安宁。
这三方面的特征是大同思想的精髓之所在,集中反映了人们对传统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在历史发展中,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根据《礼记》思想的精髓设计了传统理想和谐社会的实践模式。
这个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
权力公有的口号是“天下为公”,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管理社会的是被选举出来的贤能,而选举贤能的权力在于“天下”,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所以说权力公有。
其所以要明确权力公有,是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权力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攫取一切。
只有取消权力的个人垄断,才能保证社会的其他方面不受垄断;只有坚持权力的公有,才能保证社会其他方面的公有。
所以“天下为公”的口号其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
《礼记正义》解释说:“天下为公,谓天子位也,为公谓揖让而授圣德,不私传子孙,即废朱、均而用舜、禹也。
我心目中的大同社会300字

我心目中的大同社会300字
我心目中的大同社会,就是一个和谐、平等、尊重、利他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互相尊重,彼此尊重,每个人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这样,民众之间就不会有敌意,而是充满理解和协调的感觉,格外温暖。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待遇,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公共活动中,而不是完全被社会所禁锢。
大家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也可以用谦虚和谦逊的态度去倾听其他人的观点,以彼此尊重的方式处理问题。
这样,不仅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有效的帮助,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动力。
大同社会,既充满爱,也充满机会。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挥其才能,从而把自己最大的能力全部发挥出来,让自己成长的更快,更强。
因此,他们可以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享受到社会的关爱和认可,体现出公平、尊重和机会的社会价值观。
在我心目中的大同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共享着更多的友谊、爱情、和平。
大家可以建立更多的积极的情感和互动,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各种社会事务,而不是各自为政,把社会分成几个阶层,把人民分开。
大家共同经历人生的喜、悲、怒、惊,携手前行,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