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绪论20120411
第1章 绪论

❖ 此时,计量经济理论和应用研究面临一些亟待解 决的问题,即如何检验经济变量的非平稳性;如 何把时间序列模型引入经济计量分析领域;如何 进一步修改传统的经济计量模型。
❖ Dickey-Fuller 1979年首先提出检验时间序列非平 稳性(单位根)的DF检验法,之后又提出ADF检 验法。Phillips-Perron 1988年提出Z检验法。这是 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
❖ Sargan 1964年提出误差修正模型概念。当初是用 于研究商品库存量问题。Hendry-Anderson (1977) 和Davidson (1978) 的论文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模型, 并尝试用这种模型解决非平稳变量的建模问题。 Hendry还提出动态回归理论。1980年Sims提出向 量自回归模型(VAR)。这是一种用一组内生变 量作动态结构估计的联立模型。这种模型的特点
❖ Granger-Newbold于1974年首先提出虚假回归问 题,引起了计量经济学界的注意。
❖ Box-Jenkins 1976年出版《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与控制》一书。时间序列模型有别于回归模型, 是一种全新的建模方法,它是依靠变量本身的外 推机制建立模型。由于时间序列模型妥善地解决 了变量的非平稳性问题,从而为在经济领域应用 时间序列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现代计量经 济学方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计量经济 学方法是以概率结构和参数都未知或者不稳定的 问题为研究对象。
第一章 绪论
计量经济学概述 统计基本理论 矩阵代数基本知识
第一节 计量经济学概述
计量经济学释义 计量经济学的功能 计算机在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1.1计量经济学释义
一、计量经济学发展历史考察
❖ 我们从发展的角度看计量经济学,它既是一部计 量经济理论发展史又是一部应用计量经济发展史。 因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时刻离不开应用,它是在 应用中诞生,在应用中成熟、独立,又在应用中 不断地扩充自身的方法、内容和领域,从而改变 了原有单一学科发展的思路,形成了现代计量经 济学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充分的体现出了计量经 济学旺盛的生命力。为了进一步审视计量经济学 的性质,我们有必要对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进 行考察。
1.第一章 绪论

七、重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仅具备一般意义的专业能力是不够的
应培养一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关键
能力”
方法能力又包含了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
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掌握
新技术的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独立制订计划
的能力等
社会能力则包含了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
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
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
感等
精品课件
总体要求
护生牢记“服务宗旨”,勤奋学习,奋发 进取 做有追求、有学问、有创造精神的护理事 业接班人
精品课件
三、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一) 职业道德素质
自尊、自爱、自重、自强
(二) 业务素质
扎实的“三基 ”
(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四)身体和心理素质
精品课件
外科护理学的概念与范畴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以创伤、 感染、肿瘤、畸形、功能障碍等外科疾病患者 为研究对象,在现代医学模式和护理观的指导 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根据患者的身心健康 和社会、家庭、文化等需求,运用护理程序对 外科疾病患者提供整体护理,以达到去除疾病 、预防残障、促进外科疾病患者康复的目的。 外科疾病是以手术或手法处理为主要治疗手段 的疾病的总称。
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方法
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外科护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 程,强调能力本位 立足于护理岗位场景、学校实训场景,充分 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多实践、勤思考 重视外科护理工作的过程知识,自觉接受与 综合职业能力有关的显性与隐性教育 积极配合教师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和学习小组 成员间评价,重视学习过程中“形成性评价”
(五)其他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聚合物反应工程(2-1,2-2)

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反应器分类
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反应器分类
3.按操作方式分类 (1)间歇反应器在反应前先将反应物一次放入反 应器内,当反应达到规定转化率后,取出反应物 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料的浓度随时间不断变 化,所以间歇反应是不稳定过程。这类反应器通 常是使用釜式反应器。间歇反应器能用一釜进行 多品种的生产,操作灵活、弹性大,投资少。 间歇反应器操作时需要较多的辅助时间。 (2)连续反应器,反应器操作是反应物料连续进 入反应器内并由引出反应产物。反应器内任一点 的组成不随时间改变,此类反应器可采用釜式。 管式或塔式。
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反应器分类
平推流和理想混合流是为了分析方便而人为的加以 理想化的二种极端的流动型态,平推流反应器中不 存在返混,而理想混合流反应器中返混最大,工业 上所使用的实际反应器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死角, 沟流,傍路、短路及不均匀的速度分布使之偏离理 想流动,这种偏离谓之非理想流动。相应的反应器 即为非理想流动反应器,在其中存在部分的返混。 在工程设计上,常常把比较接近某种理想流动型态 的过程当作理想流动来处理。
聚合物反应工程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聚合过程及聚合反应器 工业聚合方法 聚合反应器 聚合反应器选择原则
第四节 聚合过程实例
第二章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本章主要讨论几种典型的均相反应装置的性 能.特征及其计算方式,以及反应器的流动模型。 内容涉及等温情况下动力学方程式的建立。各类 反应器没计基本原理,返混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数字特征、理想与非理想 流动模型、模型参数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混合状 态对化学反应的影响,通过本章学习主要掌握: (])如何根据反应的特点与反应器的性能特征来正 确选择反应器型式与操作方式; (2)造成非理想流动的原因及其测定与描述,非理 想流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1.1 从文件管理到数据库管理高级语言QBASIC,FORTRAN,C中的数据文件,数据形式的记录,数据项等。
在60年代末诞生了第一个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I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1)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当时在硬件方面,外存储器只有卡片、纸带、磁带,没有像磁盘这样的可以随机访问、直接存取的外部存储设备。
软件方面,没有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由计算或处理它的程序自行携带,两者混为一体,相互依赖。
数据与程序都不具有“独立性”,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 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改进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开始大量地用于管理中的数据处理工作。
大量的数据存储、检索和维护成为紧迫的需求。
在硬件方面,可直接存取的磁鼓、磁盘成为联机的主要外存。
在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有的也称信息处理模块) 是专门管理外存的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处理方式有批处理,也有联机实时处理。
在这一阶段,程序与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有了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的区别。
数据文件可以长期保存在外存储器上多次存取,如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删除等操作。
数据的存取以记录为基本单位,并出现了多种文件组织形式,如顺序文件、索引文件、随机文件等。
在文件系统的支持下,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别,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转换由文件系统的存取方法来实现。
数据与程序之间有设备独立性,程序只需用文件名访问数据,不必关心数据的物理位置。
这样,程序员可以集中精力在数据处理算法上,而不必考虑数据存储的具体细节。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需要计算机管理的数据量急剧增长,并且对数据共享的需求日益增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发展概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物流运输业的飞速发展,物流运输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而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物流。
在这其中,如何针对日趋复杂的运输网络制定最优的运输路线,无疑是提高物流公司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物流业融合多种产业形成一种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经济方式的转变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物流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但是,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其物流成本较高、效率较低,条块分割严重,阻碍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打破且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一些地方针对物流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突出。
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物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1]。
在社会经济中,物流的位置是无法替代的,它是经济中的流通、经济中的物流以及运输。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国家开始实施节能减排政策,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企业也更加关注在进行货物运输过程中车辆的燃油消耗和碳排放,减少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出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并且碳排放交易已经走进中国市场,减少碳排放就是在节约金钱。
因此提升物流经济效益成为关键。
遗传算法是由美国Michigan大学的J.Holland教授于1975年首先提出的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的全局随机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结合了计算机科学与进化论思想,根据于生物进化机制与遗传学原理,依据“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的原则,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生物群体由低级、简单到高级、复杂的生物进化过程,使所要解决的问题从初始解逐渐逼近最优解或准最优解[2]。
遗传算法是以自然选择和遗传理论为基础,以一种群体的所有个体为对象,将生物进化过程中适者生存规则与染色体信息交换机制有效的结合起来,利用随机化技术对一个被编码的参数空间进行高效搜索,能自动获得和积累搜索过程中的空间知识,是一种高效的全局寻优方法。
第1章绪论

信号转换电路:……
信号发生电路:……
直流电源:……
12
§1.4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放大电路的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电压、电流和功率)放大
到所需的量级。
双口网络
信号源
非电信号
相应传感器
+
ii +
电信号 +
io
uS
Rs
ui
放大电路 (放大器)
uo
-
-
-
负载 电子系统
RL
uS 信号源电压
传感 器
电信号 =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或电流
T/℃
加热炉温度波动曲线
2 200.5
非电信号
相应传感器
2 200.0
v/ V 10
电信号 8
放大电电路输子出波系形 统
2 199.5
v/ mV10 高温计输出波形
常把传感器作为信8 号源处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t/s
O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t/s
RL Ro RL
理想情况 Ro 0
§1.4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
ii
+
+ io
uS
Rs
ui
放大电路 (放大器)
uo
RL
-
-
-
放大倍数 * 输入电阻Ri *
练习:若有两个放大电路A1和A2,其空 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相同,当施加同一
输出电阻Ro *
个 信 号 源 时 , 分VO别A1 得3.7V到V输OA2 出3.5V电
Ai io/ii
Ar uo/ui
第1章 绪论

则存在常数c1 , c2 0, 使得对一切x R n有 c1 x s x t c2 x s .
k k
k k k 定理3 lim x x lim x x 0, 其中 为任意一种向量范数.
定义6:设x Rn ,A Rnn , 给出一种向量范数 x v (v 1, 2或),
解: 由定义得到 0.048746, 0.0020300, 8.0000, 2.7183
有效数字与相对误差限的关系
设近似数x* 10m a1 a2 101 al 10l 1 , 其中a1 0, m N .若x * 有n位有效数字,则相对误差限 1 r* 10 n 1. 2a1 1 若x * 的相对误差限 10 n 1 , 则x * 至少有n位有效数字. 2a1
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 10
4.简化计算步骤,减少运算次数
例6.利用ln(1 x) (1)n1
n 1
xn 计算 ln 2, 要求精确到105。 n
解:如果直接计算,这需要10万项求和,才能达到精度要求,
不仅计算量大,而且舍入误差的积累也十分严重,如果 改用级数: 1 x x3 x5 x 2 n 1 ln 2( x ) 1 x 3! 5! (2n 1)! 1 取x ,只需计算前9项,截断误差便小于1010。 3
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主要步骤:
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
3
1.2 数值计算的误差
基本问题:对数学问题进行数值求解,求得的结果一般
都包含有误差,即数值计算绝大多数情况是近似计算,因 此,误差分析和估计是数值计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误差的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
4
第1章 绪 论

1.3本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标准化和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及有关的基本术语和定 义。
2.基本掌握本课程中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应用原 则,并会查阅和使用相关表格。
3.初步学会根据机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选用极限和配合。 4.初步具备对常见的公差要求能在图样上正确标注和解释
的能力。
5.熟悉各种典型几何参数的检测方法,初步学会使用的计 量器具。
6.能根据生产需要设计光滑极限量规。
第 1 章 绪论
【学习指南】 1.了解互换性的分类及特点; 2.学会零件参数系列优先数系的判断。 【本章要点】 1.互换性的发展历史; 2.互换性的分类及特点; 3.标准及标准化; 4.优先数及优先数系。 【本章难点】 1.不完全互换的概念及应用场合; 2.优先数系中的派生系列及判断方法。
1.1互换性的意义和作用
1.2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1 .标准化与国家标准 所谓标准,就是指为了取得国民经济的最佳效果,对需要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