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高技术基础知识第一
(完整word版)军事资料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
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
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
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
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
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一、中国国防复习题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制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方面的活动,使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
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①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力量做后盾;②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③巩固国防必须建设质量高、数量足的军队;④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国防强弱的重要因素;⑤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国防;⑥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
3、武装力量的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4、国防的基本目标:①巩固国防,防备和抵制侵略②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③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④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⑤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5、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的九月第三个星期六。
6、我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大国土面积:约1260万平方公里。
7、我国的陆地边界线长达22000多千米;海岸线18000万多千米;大陆岛屿海岸线32000千米。
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构成: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各种兵种部队。
9、建国后三次大裁军的概况:答:1985年-100万,1997年-50万,2003年-20万,现规模保持230万人。
10、《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产生时间:中国春秋末期。
11、毛泽东人民军队思想的内容:①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军的根本原则②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④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12、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原则。
当今军事高科技 军事论文

当今军事高科技摘要:军事高科技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所以当今军事高科技对未来战争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一什么是军事高技术;二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三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对策。
军事高科技,作为最重要的战斗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
因此必须坚持创新、跨越、持续、高效的原则,推动军事高科技健康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军情,科学确定我国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必须面向战场市场,不断开阔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战斗力、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坚持创新前言所谓军事高技术,是指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它是军事和高技术两大领域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新型结构体系,军事高技术对武器装备,作战理论、作战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军事高科技,作为最重要的战斗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
一、什么是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包括两个层次,即军事基础高技术和军事应用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的构成: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事信息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核技术、军用航天技术、军用海洋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
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为了满足国防现代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部分新技术群。
尽管军事高技术和民用高技术之闻并存在截然的分界线,但人们还是喜欢把高技术分成军事高技术和民用高技术两类,在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军事高技术往往一起带头作用。
20世纪60年代历来,高新技术发展的浪潮,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高技术对未来的影响(1)对武器装备的影响:①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效能;②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③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④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⑤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可靠性与可维修性;⑥促使新型武器系统的诞生.⑵对作战理论影响:①改变了空间观;②改变了集中观;③改变了对时空对的传统认识。
军事理论基础知识问答(2)

军事理论基础知识问答(2)41、科索沃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答:空中打击。
42、高技术战争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萌芽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形成阶段。
43、哪个部门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的武装力量?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44、中印边界地区争议面积有多大?答:12.55万平方公里。
45、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的时间?答:1949年11月11日。
46、中国分别有多少陆、海邻国?答:15个陆地邻国,8个海上邻国。
4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外部界线至领海基线不应超过多少海里?答:200海里。
48、中亚五国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是哪几个?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4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产生时期(1921年7月-1935年1月);形成时期(1935年1月-1945年8月);丰富发展时期(1945年8月- )。
50、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什么?答: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5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答:奴隶社会时期。
52、灵活用兵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因时用兵,因地用兵,因敌用兵,因己用兵,因势用兵。
53、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征?答:鲜明的政治目的性;尖锐的对抗性;高度的保密性;军民兼容性。
54、美国空军的航空航天远征部队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基本型,应急型,机动型。
55、当前世界军事格局呈现什么态势?答:一超多强。
56、高技术战争可控性主要表现哪里?答:能有效控制打击目标;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进程。
57、核武器的含义及分类?答:是指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
可分为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
58、化学武器的杀伤特点?答:剧毒性,多样性,空间流动性,持续性。
59、在武装力量体制上,我国古代一般如何区分?答:一般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
60、著名的军事著作《制空权》和《总体战》的作者分别是谁?答:意大利杜黑;德国鲁登道夫。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国防和军队知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国防和军队知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军事秘密是在( )的事项,是国家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
A.一定时间内令所有人员知悉B.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C.不限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D.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级别的人员知悉正确答案:B解析:《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规定,军事秘密是关系国家军事利益,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军事秘密是国家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国防和军队知识2.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项目、成果属于( )。
A.科技秘密B.军事秘密C.外交秘密D.国防秘密正确答案:B解析:《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规定,军事秘密的范围包括:(1)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规划及其实施情况;(2)军事部署,作战和其他重要军事行动的计划及其实施情况;(3)战备演习、军事训练计划及其实施情况;(4)军事情报及其来源,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特种状态等基本情况,军以下部队及特殊单位的番号;(5)武装力量的组织编制,部队的任务、实力、素质、状态等基本情况,军以下部队及特殊单位的番号;(6)国防动员计划及其实施情况;(7)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配备情况和补充、维修能力,特种军事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8)军事学术、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项目、成果及其应用情况:……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国防和军队知识3.当某一事项是否属于军事秘密和属于何等密级不明确的时候,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秘密级由团级以上单位确定B.秘密级由旅级以上单位确定C.机密级由军级以上单位确定D.绝密级由师级以上单位确定正确答案:A解析:《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规定,对是否属于军事秘密和属于何等密级不明确的事项,依照下列权限确定:(1)秘密级由团级以上单位确定;(2)机密级由师级以上单位确定;(3)绝密级由军级以上单位确定。
军事高科技的六大特点

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前沿的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
从总体上,当代高技术主要包括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六大技术群,即信息技术群、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群和航天技术群。
曾经指出:“一旦技术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的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的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是变革。
”高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应用,给武器装备、指挥控制和情报通信自动化系统等一系列领域带来了巨大的革命。
后勤是军队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战方式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变革也必将相应地引起后勤领域里的变革。
在高技术条件下,后勤指挥信息量剧增,决策时间相对缩短,要求指挥员实施快速高效的后勤指挥。
现代战争既是一场在陆海空天电广阔的战场空间同时展开的战争,也是一场由多军兵种参加、多种作战样式和样式相互交杂在一起的联合行动,同时也由于战事发起的突然性和进程的缩短,在单位时间内涌现在后勤指挥员面前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那种作战样式比较单一、空间有限和时间节奏明显的传统战争。
同时也由于现代化的通信手段,特别是数字化通信装备和在后勤指挥领域里的广泛应用,使得后勤指挥员在对战场和后方的情况的掌握上更加的迅速、准确和全面。
美军目前正在着手大力组建后勤数字化部队,其系统中包含了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子系统和集成化头盔系统,士兵可以通过集成化头盔系统中的悬挂式单目感应/显示子系统、图像放大器和用于通信的麦克/耳机子系统搜集整理与战场上环境有关的一切影音信息,地通过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向有关的后勤指挥员进行传输和报告。
这样,某一级的后勤指挥员就可以通过与其相关的成百上千个子系统获得战场上全面、准确而又及时的后勤保障信息,为定下后勤保障决心和协调控制后勤保障行动提供准确的客观依据。
在这种情况下,战场将由传统的灰色而变得更加透明。
后勤指挥决策过程缩短,自动化程度将得到空前的提高。
军事航天技术

军事航天技术是指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包括:航天器运载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器发射、返回与测控技术三大类。
一、航天技术发展概况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入轨1961年4月12日苏联“东方一号”载人飞船将第一个航天员送入太空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上月球1981年4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1986年2月20日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二、航天技术基础知识(一)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基本条件1.速度条件: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每秒第三宇宙速度16.7公里每秒2.高度条件:航天高度通常在120公里以上对流层:由地面到15-20公里,含有90%大气质量。
平流层:至48-53公里,由45公里起必须使用火箭推送。
中间层:延伸到80公里。
热层:至320-600公里,含百万分之一大气质量。
一百公里是飞行的最低高度。
外逸层:延伸到深空大气无自身温度。
高于580公里时大气阻力可以忽略。
(二)发射卫星的方式1.用多级火箭发射2.用航天飞机发射3.用飞机发射三、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一)军事航天运输系统1、运输火箭(P189-190)2、航天飞机:是由运载火箭垂直发射入轨并带翼水平着陆,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器,军事价值极大。
(二)军事载人航天系统载人航天器主要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在研制中的单级火箭式的空天飞机等。
它们既可以民用也可以执行军事任务。
1、载人飞船:是可载人执行航天任务并能返回地面垂直着陆的航天器。
2、空间站:长期在空间运行并可供航天员生活工作的航天器,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
3、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
4、空天飞机:空天飞机是航天航空飞机的简称。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主体:国家。
国防的对象:侵略,武器颠覆。
国防的目的: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主要手段),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国防的类型:联盟型(韩日美一元化体系,北约多元化体系),自卫型(中国),中立型(瑞士瑞典),扩张型(美国)4. 国防的功能:威慑,实战,增值5. 我国国防历史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6.国防教育日: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7. 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义务8“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①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周恩来命名1966)2)预备役部队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③民兵9.国防动员的形式: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4)交通战备动员 5)国防教育10.中国七大军区:北京,沈阳,济南,南京,成都,兰州,广州第二章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哪些阶段: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3)成熟时期2.《武经七书》主要指:(三六两法两子一对)三略,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观点:1)重战、慎战、备战。
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知其知彼,百战不殆。
4)先胜而后求战。
5)不战而屈人之兵。
4.《孙子兵法》有十三篇,约6000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