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补液原则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补液课件

补液课件

?≈8
3 : 2 :1溶液
G.S
3 150
生理盐水 1.4%NaHCO3或
1.87%NaL
:
2 100
:
1 50 300ml
3 : 4 :2溶液 G.S 3 150 : 生理盐水 4 200 : 1.4%NaHCO3 2 100 450ml
含钾维持液
生理盐水
GS
10%KCl
100ml
80ml
20ml
阴离子间隙是主要测得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差值。 阴离子间隙= Na+-( Cl- + HCO3- ), 正常为12mmol/L(范围:8-16mmol/L) 在诊断单纯和混合性酸中毒时,阴离子间隙常 有很大帮助
低钾血症
原 因:
1、进食少,钾摄入量不足. 2、呕吐、腹泻丢失大量钾. 3、血钾被稀释. 4、钾向细胞内转移. 5、利尿后排钾. 6、糖原合成消耗钾 血钾<3.5mmol/L(正常3.5-5.5mmol/L)
低渗脱水
失钠>失水
血钠<130mmol/L
细胞外 渗透压 低 细胞内 脑细胞水肿
易休克,脑细胞水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多见于营养不良儿伴腹泻
高渗性脱水
失水>失Na+
血清钠>150mmol/L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内 脑细胞脱水
口干、烦渴、激惹、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渗透压 高
不同性质脱水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
低钙、低镁血症
多见于活动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患儿。
主要表现为手足搐搦和惊厥
临床表现:震颤、手足抽搦、惊厥。
多在补液后出现。若补钙后抽搐仍不 见缓解,注意低镁。
低钙、低镁血症
• 脱水纠正前,可不出现症状 血液浓缩 酸中毒时离子钙增多 • 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症状 血液稀释 酸中毒纠正后,离子钙减少

最新小儿的补液原则课件PPT

最新小儿的补液原则课件PPT

补液速度
(1)补液遵循以下原则: 1)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 2)两个步骤:补充累计损失量、维持补液。 3)三个确定:定性、定量、定步骤和速度。 4)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补 钾,随时调整。
(2)累计损失量应为8-12h内补充足8-10ml(kg.h)。 (3)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首先快速输入等渗含钠液
• 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 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
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 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 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 脊髓休克等。
定位诊断
• 中枢性:
–脑部:脑实质(皮质、脑干、小 脑),脑膜。
–脊髓:上界和下界,髓内或髓外, 硬膜内或硬膜外。
定位诊断
周发展至高峰。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 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
• 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慢进展,但主要侵
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
• 外伤性:明确外伤史。 • 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 遗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
期发病。
• (6)补液期间应检测患儿生化指标的变化,遵医 嘱抽取血液标本。
神经系统疾病的 分析诊断
神经病学的特点
神经病学的特点:
• 疾病的复杂性 • 症状的多样性 • 诊断的依赖性 • 工作的风险性 • 疾病的难治性
神经病学的重要性:社会老年化、诊断手 断的提高、治疗方法的进步
分析诊断
• 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
(2:1液或生理盐水)以扩充血容量。一般按20ml/kg,总 量不超过300ml,于30-60min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4)日常维持量为5-6ml(kg.h)。 (5)新生儿补液最好使用输液泵24h均匀输入。

儿科补液课件(共51张PPT)

儿科补液课件(共51张PPT)

轻度
累积损失量 50 继续损失量 10-20
生理需要量 60-80
总输液量 90-120
中度 50-100
10-30
60-80
120-150
重度 100-120
10-30
60-80
180-200
3.脱水性质:指体液渗透压的改变。→补钠总量
血 清钠
低等渗渗
高渗
130< 130-150mmol
>150
ORS液——口服补液法
ORS溶液的配方及成分
配方 mosm/l)
电解质(mmol/L)
脱水性质
〈3〉.高渗性脱水:
故在失水相等的情况下其脱水症状不如等渗和低渗 性明显,循环障碍的症状也较轻,由于细胞内脱水明 显,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肌张力增 高,甚至昏睡、惊厥等症状。高渗性脱水常由于钠盐 摄入量过多,钠的排泄过少或水分损失过多引起。多 见于病程较短的呕吐;腹泻伴有高热;病毒性肠炎时 ,大便中含钠较低,如吃奶较多而饮水少;口服或静 脉滴注过多的等渗或高渗溶液。
90*1
90 1
210+90 = 300 = 3 张
注意:先确定分母值以避免计算误差
三.ORS液——口服补液法:
ORS(Oral Rehydration Salts)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 治疗腹泻合并脱水时的一种口服溶液。它由氯化钠
3.5g(10%氯化钠3.5ml),碳酸氢钠2.5g(5%碳酸 氢钠5ml),氯化钾1.5g(10%氯化钾15ml),葡萄糖 20g(5%葡萄糖注射液400ml),加水1000ml配 制而成,2/3张力。
婴幼儿液体疗法
4.补液速度:婴幼儿液体疗法包括 补充等积损失、补充继续损失、补充生 理需要,这三个阶段的补液速度各有不 同的要求:

小儿液体疗法(讲座)

小儿液体疗法(讲座)
水和Na等比例丢失,血Na在130~150 mmol/L 之间。
特点:循环血容量和间质液减少,细胞内液无 变化。
• 表现为一般脱水症状
2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即为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 特征:
失钠>失水 血清钠浓度<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 严重性取决于丢失的速度与程度。
静脉补液
• 适用于中度以上脱
水或吐泻严重者
补液原则:
三定:定量,性,时 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先浓后淡
见酸补碱 见尿补钾 见惊补钙
第一天补液
(一)累积损失量
• 轻度脱水约30-50ml/kg;
中度为50-100ml/kg; 重度为100-150ml/kg.
累积损失量
先补2/3量
继续损失量
“丢失多少补多少” 1/3~1/2张含钠液 10~40ml/(Kg.d)
常用液体:
非电解质溶液:葡萄糖进入体内氧化成 水和二氧化碳,被认为是无张液体;用以 补充水分和能量。
5%葡萄糖溶液 10%葡萄糖溶液
电解质溶液:
0.9%氯化钠 (NS):为等渗液;
含氯比血浆高,大量输入可致高氯血症;
3%氯化钠溶液:用于纠正低钠血症; 5%碳酸氢钠(NB):碱性溶液,用于纠 酸 ,
临床表现
• 细胞内脱水: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
烦躁不安、肌张力增高、惊厥;
• 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
脑血管破裂出血,脑血栓。
2、 低钾血症
正常血清钾浓度3.5 ~5.5mmol/L, <3.5mmol/L时为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的临床症状不仅取决于血钾的浓

儿科补液ppt课件

儿科补液ppt课件
越小的,以此来稀释至等渗水平, 而渗透性越低,则就给以张力大的 液体。
• 脱水性质判定:
• 1、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 例丢失,丢失的主要时细胞外液。 见于急性腹泻,呕吐、胃肠窭引流 及短期饥饿所致的脱水。
• 2、低渗性脱水;血纳<130mmol/L
• 见于营养不良性腹泻,腹泻时补充 过多的非电解质溶液,慢性肾脏疾 病长期限盐反复利用利尿剂,大面 积烧伤患儿。
小儿生理特点
•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 《温病条辨.解儿难》认为小儿 “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 神气怯弱,筋骨未坚”。
• 钱乙认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 全,全而未壮。
•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 以体重为例,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为 3kg,出生后头3个月每月约增长 700-800kg,乃至1000g。3-5个月 是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两倍。一岁 时可达到3倍。
儿科补液
2009年3月
• 体液是人体主要组成部分,保持体 液平衡是维持生命的必须条件。体 液平衡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 度及渗透压的正常。小儿由于器官 功能发育未成熟,体液平衡调节能 力差,体液占体重比例大等生理特 点,容易发生体液平衡失调。如不 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因此液体疗法是儿科治疗中的重要 内容。
病理特点
•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 《温病条辨.解儿难》认为:小儿
“脏腑薄,藩篱疏,宜于传变;肌 肤嫩,神气怯,宜于感触。”而邪 之来也,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 如掣电。”
• 二、脏腑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呼吸生理特点
• 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一岁以 下30-40次/分,1-3岁为25-30次/分。
• 三、定速;
• 原则为先快后慢。总量的一半应与 8-12小时内完成。速度为每小时812ml/kg,有休克则10-20ml/kg(总 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内注入。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2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2

1:1液 1/2张 10%葡萄糖50ml
1:2液 1/3张 10%葡萄糖65ml 1:4液 1/5张 10%葡萄糖80ml
0.9%氯化钠50ml+5%或
0.9%氯化钠35ml+5%或 0.9%氯化钠20ml+5%或
2:3:1液 1/2张 0.9%氯化钠33ml+5% 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 钠17ml 4:3:2液 2/3张 0.9%氯化钠45ml+5% 或10%葡萄糖33ml+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
• ③定速 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 慢) 1)扩容阶段: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 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 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 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 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 10ml/kg.h 3) 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
(2)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腹泻量,收集粪 便送检。
(3)做好消毒隔离,与其他患儿分室居住。食具、 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对腹泻患儿的 粪便,被污染的衣、被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 • 谢谢!!
一、第一天补液计划:三定,三先 及两补原则
• 两补 1)补钾: 见尿补钾, 浓度低于0.3%, 0.15~0.3g/kg.日。需 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 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 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补液课件ppt

补液课件ppt
自制口服补液
在家庭环境中,可以使用温开水 、糖和盐自行配制口服补液,但 需注意比例和电解质的含量。
静脉补液
静脉输液
对于严重脱水的患者,需要静脉输液 以快速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常用的溶 液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和含电 解质的葡萄糖溶液。
微量输液
对于婴儿和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使 用微量输液装置,以较低的滴速进行 静脉补液。
人体体液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
人体体液主要由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血浆组成,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 血浆约占体重的5%。
功能
体液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同时体液还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 环境。
补液平衡与失衡
平衡状态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通过调节排尿、排汗等排泄途径以及口渴机制,维持体 液的平衡,即水和电解质的摄入与排出基本相等。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分析补液治疗过程中 的数据,提供更精准的补 液方案。
新型补液设备
研发更高效、便携、智能 的补液设备,提高补液治 疗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新型补液材料
探索新型补液材料,提高 补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个体化补液方案的研究
基因与补液
研究基因对补液反应的影响,制定个体化的 补液方案。
详细描述
低渗性补液的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可以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同时降低颅内压,常用于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脑水肿等情况。但需注意低渗性补液可能导致细胞水肿和肺水肿等不良反 应。
含电解质的补液
总结词
含电解质的补液含有适量的电解质成分,如氯化钠、氯化钾等,用于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
详细描述
补液不足

小儿术中补液 ppt课件

小儿术中补液 ppt课件
5
术前禁食禁饮所致液体丧失
禁食时间*每小时需要量 第一个小时输入50%,第二三个小时各 25%
2020/11/13
6
术中丢失量
1出血 2第三间隙丢失:小手术2mg/kg·h,中等 手术4ml/kg·h,大手术6ml/kg·h
2020/11/13
7
判断输液量
1监测心血管指征:血压<正常值20%, CVP<3cmH2O 2尿量<0.5-1ml/(kg•h)加快输液速度
9
关于糖的补充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容易发生低血糖血 糖<2.2mol/L输注10%葡萄糖5-8ml/kg/h 年龄较大的婴儿和年少的儿童较长时间 禁食也不会出现低血糖,目前的方法主要 是避免长时间禁食
2020/11/13
10
关于糖的补充
小手术以输入乳酸林格液为主,不宜输 入5%葡萄糖林格液,因长时间应用可造 成高血糖 大手术在血糖监测下可适当补充葡萄糖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生理需要量
4:2:1原则 例如25kg病人每小时的生理需要量是: 4*10+2*10+1*5ml
体重 <10 11-20 21-40 >40
2020/11/13
液体维持量mg/kg/h 4 3 2.5-3.5 2.0-2.5
小儿术中补液
2020/11/13
1
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输液量计算
1生理维持液体量 2术前缺失量(禁食量和脱水等) 3第三间隙丢失量 4出血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补液方法
• 小儿外科的补液通常由累计损失量、额外丧失量、生理
需要量组成。
• 1.累计损失量 累计损失量指原有脱水和电解质丢失程度。 根据脱水程度及性质补充。轻度脱水为30-50ml/kg;中度 脱水为50-100ml/kg;重度脱水为100-150ml/kg。通常对 低渗性脱水不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不1/2张含钠液; 高渗性脱水不1/3-1/5张含钠液,如临床上判断脱水的性质 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2)累计损失量应为8-12h内补充足8-10ml(kg.h)。 (3)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首先快速输入等渗含钠液
(2:1液或生理盐水)以扩充血容量。一般按20ml/kg,总 量不超过300ml,于30-60min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4)日常维持量为5-6ml(kg.h)。 (5)新生儿补液最好使用输液泵24h均匀输入。
2020/11/13
9
小儿补液注意事项
• (1)护士应该掌握患儿病情,根据患儿的年龄、脱水程
度合理调节补液滴速。补液注意观察患儿尿量,如每小 时尿量达到下表参考值,说明补液是恰当的,如低于表 中参考值,应加快速速度,如尿量过多,则应减慢输液 速度。
2020/11/13
10
• (2)观察患儿心肺情况,如发现患儿心率加快、 呼吸急促、咳嗽、肺部有湿罗音,应立即停止输 液或减慢输液速度。
• (4)碱性溶液:NaHCO3注射液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先药物, 可直接增加缓冲碱。1.4% NaHCO3溶液为等张溶液, 5% NaHCO3 为高张液(稀释3.5倍即为1.4%)。
2020/11/13
1
临床 常见张力液的配置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2.额外丧失量 额外丧失量指补液开始后继续损失的液体 量,如胃肠减压引流液。通常补1/3-1/2张含钠液。发热、 大量出汗和气管切开的患儿,一般体温升高1℃,从皮肤中 丧失的低渗液体为3-5ml/kg。各种体液丢失的性质见下表
2020/11/13
5
各种体液损失成分表
2020/11/13
6
3.小儿水分的生理需要量的计算
11
2020/11/13
12
2020/11/13
7
• 例: • 新生儿体重4kg,生理需要量应为: • 4kg×100ml/(kg.d) =400ml
• 婴儿体重12kg,生理需要量应为:
• 10kg×100ml/(kg.d)(第一个10kg)+2kg (第二个10kg) ×50ml/(kg.d)=1100ml
• 儿童体重26kg,生理需要量应为: • 10kg×100ml/(kg.d)(第一个10kg)+10kg
×50ml/(kg.d) (第二个10kg) )+6kg ×20ml/(kg.d) (第三个10kg)=1620ml
20补液遵循以下原则: 1)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 2)两个步骤:补充累计损失量、维持补液。 3)三个确定:定性、定量、定步骤和速度。 4)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补 钾,随时调整。
小儿的补液原则
• 1:非电解质溶液 5%葡萄糖液;10%葡萄糖液
• 2:电解质溶液
• (1)生理盐水(9%NaCl):为等张溶液。 • (2)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格林纳注射液):等张溶液。 • (3)高渗氯化钠注射液:常用的有3%NaC%NaCl和10%NaCl,均
为高浓度电解质溶液,3%NaC注射液用以纠正低钠血症, 10%NaCl 溶液用以配制各种混合液。
• (3)观察患儿有无寒战、发热等输液反应,发现 输液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 (4)观察患儿中心静脉压和心电图的变化。
• (5)使用输液泵的患儿要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及 时处理仪器报警,保证补液按计划进行。
• (6)补液期间应检测患儿生化指标的变化,遵医 嘱抽取血液标本。
2020/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