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强制隔离戒毒所2017年强戒人员所外就医情况
戒毒所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戒毒所工作情况汇报范文我是某戒毒所的工作人员,特向您汇报我所在戒毒所的工作情况。
一、戒毒所基本情况我所在的戒毒所位于某市,是一所省级戒毒所,建立于2005年,是负责该市辖区的戒毒救治、康复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机构。
戒毒所设立有一级、二级戒毒所,总建筑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设有戒毒康复病房、心理咨询室、教育室、工教室等多个功能室。
员工总人数达到100人,其中包括临床医生、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警察和行政职员等多个专业人员。
二、工作开展情况1. 戒毒救治工作在戒毒救治工作方面,我们持续加强了戒毒人员的身心健康管理,在戒毒所内为戒毒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康复项目和心理咨询服务。
每周我们都开展康复训练、心理支持、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活动,以帮助戒毒人员重建自信、学习新技能,并最终重新融入社会。
同时,我们也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和公安部门,对戒毒人员进行监管和管控。
严格执行《戒毒人员社区康复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确保戒毒人员的安全和社会稳定。
2. 康复服务工作在康复服务工作方面,我们加强了与社区、社会组织和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合作,针对戒毒人员的实际需求,提供了就业培训、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系重建等服务。
力求帮助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3. 员工队伍建设在员工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持续加强了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心理健康管理,提高了员工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通过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确保戒毒所的工作质量和效益。
三、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戒毒人员的康复率明显提高,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支持。
但同时,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戒毒人员康复阶段服务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2. 康复设施和设备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更新;3. 其他细节问题,如人员管理、机构管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提高戒毒所的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1. 健全戒毒人员康复服务体系,加强各项康复项目的开展和改进;2. 更新康复设备和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和舒适度;3. 加强人员管理和机构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范;4. 加强科技应用,推进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新形势下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原因及对策思

新形势下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原因及对策思近年来,随着《禁毒法》、《戒毒条例》、《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的陆续出台,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提出了更严格、更规范、更科学的要求,对强制隔离戒毒效果提出了更实、更高、更远的期望。
实际工作中,90%以上的戒毒人员在吸毒与戒毒的循环中耗尽了身体与家庭的希望;场所民警在风险与责任的重压下对安全隐患日渐麻木与习惯;新型毒品的泛滥,更使得场所内精神障碍等疑难怪病考量着医务人员与管理者的智慧。
如何准确查找新时期戒毒场所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将责任和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场所管理工作的风险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
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
换句话说,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引自《百度百科》)。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风险,是指基于管理政策、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希望达到的安全稳定的目标与实际可能出现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差距。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三个要素组成。
二、场所管理工作的风险事故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工作的风险事故,从主管责任部门的角度来区分可以概括为六大类十六小项:(一)管理方面:脱逃,戒毒人员采取强行或隐蔽方式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逃跑,逃避强制隔离戒毒;死亡,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因为各种原因正常死亡或非正常死亡,包括因病死亡、自杀、他杀、因工死亡等;群体性事件,戒毒人员在场所内因为各种原因发生群体性殴斗,信访,绝食,哄闹,静默,罢工、罢学、罢活动;所内案件,戒毒人员在所内盗窃,打架斗殴造成后果,伤害致人伤残、死亡;自伤自残,戒毒人员为达到个人目的自我伤害,自我伤残,吞食异物等;执法责任事故,因为民警不作为、乱作为或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原因导致的戒毒人员管理工作出现严重问题或执法民警违规违纪违法事件。
强戒所大转型 干警们有奔头

强戒所大转型干警们有奔头发布日期:2014/6/18 11:04:00 来源:辽宁法制报张书序记者刘彬王进局长(右)检查强戒所建设情况今年4月28日,营口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正式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自2013年1月,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劳教制度改革以来,原营口市劳教所按照省司法厅“人心不散、阵脚不乱、工作不断”的总体要求,全力做好场所稳定工作。
如今,被赋予了新职能的这支队伍,焕发出新的斗志。
劳教所转型这一难题,在这里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其中蕴藏的工作智慧值得借鉴。
·追溯·营口市原劳动教养管理所始建于1979年11月,前身是“营口市公安局强制劳动教育大队”,1983年7月更名为“营口市劳动教养院”,2004年更名为“营口市劳动教养管理所”,2013年4月加挂“营口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牌子。
全所共有干警编制163人,实有干警102人,干警的平均年龄53.1岁,内设10个科室,6个大队,工人158名。
现址位于营口市西市区青花大街西段,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可容纳劳教人员300名。
按照营口市城市整体规划,正准备迁建新址,新建场所设计收容能力为500人。
如今,营口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里的干警们工作干劲十足。
从刚刚得知劳教制度改革消息后的迷茫,到如今的坚定,用干警们的话来说,就是“有奔头”。
根据中央关于司法改革统一部署,经营口市政府批准,2013年4月,营口市原劳动教养管理所加挂了“营口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牌子,这是劳教制度改革后,中央、省、市赋予司法行政机关一项全新的重要职能。
转型,从硬件到心灵2013年8月,原劳教所内劳动教养人员按上级的要求,分期分批地解除了教养。
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后,未发生任何上访等问题,圆满地完成了劳教人员的收关工作。
没有出现因为劳教制度改革,劳教人员清空,场所管理出现空白而产生的干警精神懈怠、人心散乱的局面。
全所干警精神抖擞,昂扬以待,准备迎接上级领导机关交给新的使命。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执行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14]3号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执行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14]3号](https://img.taocdn.com/s3/m/959b226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2.png)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执行问题的批复正文:----------------------------------------------------------------------------------------------------------------------------------------------------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执行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14]3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你厅《关于对<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第六十五条有关规定执行问题的请示》(新公办[2013]227号)收悉。
经商司法部,现批复如下: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被依法收监执行刑罚或者拘留、逮捕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凭收监执行通知书、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移交相关部门,并附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手册,同时通知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
执行刑罚或者拘留、逮捕的监狱、看守所应当给予必要的治疗,并按照公安部、司法部、卫生计生委《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办法》(公通字[2013]32号)的规定,对其开展诊断评估。
刑罚执行完毕或者释放时强制隔离戒毒尚未期满的,监狱或者看守所应当提前七天通知原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通报上级主管部门。
监狱或者看守所距离原强制隔离戒毒所较远、不便转送的,可以依照《戒毒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就近送公安机关或者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继续执行。
必要时,羁押场所的上级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本系统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
监狱或者看守所转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时,应当移交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手册。
公安部2014年5月23日——结束——。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作者:肖军点击数:81 更新时间:2012-04-01]强制隔离戒毒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将符合法定条件的吸毒成瘾人员实行隔离,对其进行强制戒毒,帮助其戒除毒瘾、健康回归社会的法律制度。
自2008年《禁毒法》实施以来,基层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已经在摸索中走过了三个年头。
现以某基层强戒所为例,对前期强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作简单的探讨。
一、当前强戒工作的收容现状现阶段,某所常规大队的收容情况基本类似,以某大队为例,根据对287名强戒学员收治登记的基本情况记录,通过对重点学员进行谈话了解,反映强戒学员的基本情况如下:(一)年龄结构。
按照年龄结构划分,18岁—35岁(含本数,下同):116人,占总比例的40.4%;36岁—49岁120人,占总比例的41.8%;50岁以上51人,占总比例的17.8%。
(二)地域分布。
由于各场所采用定点收容,该所现在学员以本省粤西籍为主,外省籍43人,占14.9%。
(三)文化程度。
按照文化程度划分,文盲:9人,占总比例的3%;小学:121人,占总比例的42%;初中:122人,占总比例的43%;高中及以上:35人,占总比例的12 %。
(四)在外从业情况。
按照收治登记统计,个体116人,占总比例的40.8%;无业79人,占总比例的27.3%;农民48人,占总比例的16.9%;企业普通职工44人,占总比例的15%。
(五)吸食毒品种类。
根据调查了解,吸食、注射新型毒品成瘾的(冰毒、K粉、摇头丸、咖啡因等)161人,占总比例的56%;吸食、注射阿片类毒品成瘾的(海洛因、麻烟等)126人,占总比例44%。
(六)强制戒毒次数。
按照收治登记统计,被强制戒毒一次的159人,占总比例的55.4%;被强制戒毒二次的66人,占总比例的22.9%;被强制戒毒三次及以上的41人,占总比例的14.3%;被强制戒毒四次或四次以上的21人,占总比例的7.4%。
庆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汇报

庆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属:上午好!今天是第25个国际禁毒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这次开放宣传活动,感谢对戒毒人员的关心,感谢对戒毒所工作的支持。
近年来,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戒毒工作基本方针,大力弘扬庆阳公安精神,努力服务于公安中心工作和进度人员战争,不断巩固戒毒成果,全所民警职工爱岗敬业,以所为家,团结奋斗、不断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面,我将主要情况做以汇报,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庆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成立于1995年3月,承担着全市七县一区及长庆油田吸毒人员的强制隔离戒毒任务;所内现有病室15间,床位120张,教室54平方米;2003年以来连续五次被省公安厅评为三级所。
现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从县区公安局借用11人)。
今年元月至6月份,共收戒180人,向省二所转送111人,解除55人,转捕6人,现在所强戒137人。
今年以来,我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制度落实了,全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我们不断加强《禁毒法》、《戒毒条例》、《戒毒所管理办法》和《执法细则》的学习运用,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结合实际,改进完善收戒、转送、评估、解除等运转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
二是推动管理创新,全面推行人性化管理教育。
我们注重教育、感化、挽救相结合,突出人性化管理,在场所内部提供相对开放宽松的生活学习空间,促使戒毒学员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调动积极性、发挥能动性,实现从“要我戒毒”到“我要戒毒”的转变。
三是强化信息运用,切实提高戒毒工作科技含量。
我们不断拓展戒毒工作信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及时更新内容,拓宽渠道,完善系统,提高效率,基本实现戒毒人员风险评估与信息系统的对接兼容。
经过不懈努力,尽管我们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场所狭小,设施简陋,周边化境复杂、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新所建设亟待加快进行;二是目前无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戒毒人员就医困难,请领导协调市卫生局尽快解决;三是戒毒人员收戒量大。
强戒人员药物渴求的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强戒人员药物渴求的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赵雪莲【摘要】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循证戒治的理念,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内戒毒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初次吸毒年龄、毒品种类五个变量影响戒毒人员的药物渴求感.新异体验、压力感、抑郁情绪是影响药物渴求的主要风险性因子.对药物渴求度现状特点和影响因子的准确把控,有助于药物依赖者的戒断、康复,为分类矫治、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期刊名称】《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5页(P106-110)【关键词】药物渴求;负性情绪;感觉寻求【作者】赵雪莲【作者单位】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34药物渴求,是指物质滥用者对过去体验过的精神活性物质效应的一种难以克制的渴望。
渴求感是成瘾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也是复吸的最主要风险性因素。
药物渴求具有一定的生理学基础,成瘾药物使突触前神经细胞的多巴胺释放增加,突触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提高。
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对药物渴求生理因素的考察,对心理影响因素的分析较少,缺少关于负性情绪、感觉寻求特质的综合研究。
综合使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深度访谈,摸底戒毒人员药物渴求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探明感觉寻求(人格因素)、负性情绪(心理因素)对药物渴求的具体作用机制,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为筛查高危易感人群、戒毒所分类管理、提高操守率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被调查对象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完成生理脱毒的戒毒者,经临床脱毒治疗,戒断症状消失。
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42份,问卷有效率达78.9%。
年龄跨度在16—56岁之间,平均年龄36.12岁。
(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由以下量表组成:(1)罗勇编制的《戒毒人员脱毒期药物渴求调查问卷》,将药物渴求划分为奖赏性药物渴求(奖赏效应和正强化产生的正性体验)、消除性药物渴求(为了祛除身体和心理的不快)、反射性药物渴求(由记忆中与药物有关的人、事、物所引发)、社会性药物渴求(社会因素的影响)和消极性药物渴求(负性情绪所引发的渴求)五个维度,各因子a系数在0.75—0.90之间。
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一些心得体会(共6篇)

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一些心得体会(共6篇)【心得体会】第1篇: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刘鹏我是白泥湖劳教所一名基层民警,从事劳教戒毒工作有1年多的时间,自去年_月26日,开始从事强制隔离戒毒工作。
在对强戒学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中,我把自己置身于他们中间,做他们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大队民警共同努力,帮助许多强戒学员掌握了一些戒毒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了戒毒的信心,为他们回归社会成为新人做了自己应做的事。
同时,也使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长了戒毒知识,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一、与强戒学员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同时吸毒人员又是毒品的受害者,所以我作为强戒学员的管教民警的同时,也把自己当做戒毒学员的知心朋友,给他们更多的情感关心,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戒毒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倾听他们的痛苦与快乐,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使他们减少与我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
学员们一旦发现民警的确在关心他,是值得信赖的时,那么他的自尊心就会增强,学员们也会向积极方面转化。
在教育和训练的时候,尽力对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加以理解,对部分经常沉默或经常发表反对意见的学员,我不是一味的教训和指责,而是客观地接受他们意见中可接受的部分,向他们进行积极的分析原因,使他们都能从内心服从,从而为管理教育工作扫清障碍。
二、加强对学员们的心理疏导第一,加强教育引导,使强戒学员深刻认识毒品。
学员大多是因为好奇才吸食毒品,对毒品的危害性及成瘾性认识不足,所以我对学员加强教育引导,使强戒学员懂得吸毒不仅摧残身心,而且危害社会、家庭,害人害已,特别是对吸毒人员既要讲明毒瘾难戒,使他们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消除毒戒不了的悲观想法,对戒毒应持务实的态度,既不要过于乐观又不要一味自卑而对戒毒悲观失望。
第二,鼓励激励,增强强戒学员的戒毒信心。
我经常运用表扬与肯定的方法,对强戒学员在戒毒过程中的各种积极表现,哪怕是十分细微的进步,都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评价和承认,并适时地提出新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
安化县梅城镇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13
益阳市强戒所
刘学军
男
赫山区桃花仑街道办事处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益阳市强戒所
邱国祥
男
赫山区十州小区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15
益阳市强戒所
黄少先
男
资阳区沙头镇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4
益阳市强戒所
黄跃
男
南县浪拔湖乡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5
益阳市强戒所
邓汉军
男
朝阳区谢林港镇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6
益阳市强戒所
夏训华
男
赫山区赫山街道办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7
益阳市强戒所
李志军
男
赫山区龙光桥镇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8
益阳市强戒所
市强制隔离戒毒所2017年强戒人员所外就医情况
序号
单位
姓名
性别
家庭住址
执法事项
申请理由
处理结果
1
益阳市强戒所
刘亮
男
南县华阁镇裕阁村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2
益阳市强戒所
晏祝强
男
沅江市琼湖办事处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3
益阳市强戒所
彭铭杰
男
安化县东坪镇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李运良
男
南县武圣宫镇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9
益阳市强戒所
谢雄厚
男
赫山区金银山街道办事处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10
益阳市强戒所
夏菊炳
男
南县南洲镇老乡村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11
益阳市强戒所
鲁清源
男
赫山区会龙山街道办事处
所外就医
严重疾病
省戒毒管理局批准同意
12
益阳市强戒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