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八上生物书归纳第三章知识点

八上生物书归纳第三章知识点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一、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是按照生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的。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同一物种的个体可以繁殖后代。
生物的分类体系包括类群的划分和命名。
1. 类群的划分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被划分为不同的类群,包括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
这些类群可以根据共同的特征进行划分,从而反映出生物的亲缘关系。
2. 命名规则生物的命名是根据国际生物命名规则进行的。
生物的拉丁学名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属名大写,种加词小写,两者之间用斜体或者下划线隔开。
拉丁学名是国际通用的,可以避免因语言差异而产生的歧义。
二、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存在着大量不同种类的生物。
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1.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多样性。
地球上目前已经发现并命名的物种约为170万种,但实际上物种的数量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都至关重要。
2.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部的遗传变异。
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遗传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保证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物种的长期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3. 生态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生态多样性包括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三、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发生变化和演化的过程。
进化的基础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1.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方式产生。
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多样性的基础。
2.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而传递其有利的遗传特征。
这种适应性的积累导致了物种的逐渐进化。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第7单元第3章 生物的进化 单元测试题

第7单元第3章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A.运动方式不同B.细胞结构不同C.营养方式不同D.由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2. 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顺序3. 生物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直接证据,其根本原因是A.各类不同生物化石在不同地层出现有一定的顺序B.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C.化石能再现生物的结构和生物环境D.化石里的生物是现在生物的原始祖先4. 下列不能用化石提供证据的事实是()A.各种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B.生物由低等向高等的方向发展C.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许多生物D.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5. 某森林因受真菌的感染,几乎所有的树皮都变成了灰色。
若干年后,生活在该森林中的不同体色的尺蛾数量也发生了变化。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发生变化后不同颜色的尺蛾之间相对数量关系的是()6.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是()A.古代生存的生物B.现在生存的生物C.生物“进化树”D.古代生物的化石7. 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山旺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C.从寿光大鸡的人工选择中可以观察到自然选择的效应D.人类进化的先后顺序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8. 根据科学观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
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
A.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C.海洋环境中生存斗争相对缓和D.海洋环境相对稳定9.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B.能否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C.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D.人类不同种族体质特征的差异,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10. 研究生物进化常用的重要方法是()A.模拟实验法B.比较法C.调查法D.观察法11. 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D.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12.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C.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个体由小到大13. 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不相同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在古老的地层中,鱼类化石出现得比两栖类要晚D.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14.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A.原始地球上可形成原始生命B.原始地球上可形成有机物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15.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大气的成分中不含有氧气B.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C.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无关D.蛋鸡每年下蛋200多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16. 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 )A.B.原始苔藓、蕨类→原始藻类→原始种子植物C.原始裸子植物→原始苔藓→原始藻类D.原始藻类→原始种子植物→原始苔藓、蕨类17. 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B.古生物死后都会变成化石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18. 下列事物中,不属于化石的是()A.森林古猿留下的脚印B.恐龙蛋C.“北京人”用的石器D.人工琥珀中的昆虫1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低等到高等B.由简单到复杂C.由水生到陆生D.由大型到小型20. 在越近期的地层里,什么生物的化石越多()A.水生生物B.陆生生物C.单细胞生物D.腔肠动物21. 生物间存在生存斗争的根本原因是()A.生物的本能B.生物的强弱C .生物生存条件有限D.适者生存22. 最晚出现的真正陆生无脊椎动物是()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23. 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发掘出了化石,请判断可能是下列哪一类群的动物形成的()A.鸟类B.鱼类C.哺乳类D.爬行类二、综合题24. 下图表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R·八年级下册生物
新课导入
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地球形成 之初是没有生命的。
天空中赤日炎炎
电闪雷鸣
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地球是从何时开始有了生命呢?生命的起源 和生物的进化问题,一直以来吸引着人们不断地 去探索······
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素的原 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 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
动 植 物 进 化 历 程 树
原始生命
2. 植物进化历程
原始藻类植物
原始苔藓植物 原始蕨类植物
原始裸子植物 原始被子植物
3. 动物进化历程 (1)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原始无脊椎动物
原始腔肠动物 原始扁形动物 原始线形动物 原始环节动物 原始软体动物
科学推测的要求: (1)需要有一定的证据做基础; (2)需要有严密的逻辑; (3)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原始地球
(1)形成时间:大约46亿年前; (2)环境条件:电闪雷鸣,火山喷发; (3)原始大气: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 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证明生命起源的米勒模拟实验
提供高温 和水蒸气
模拟原始大气
模拟降雨过程 模拟海洋
实验结果:瓶中合成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物。 实验结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 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天外陨石
地球经常受到陨石的撞击,人们发现 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科学 家推测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宇宙空间, 这些有机物被陨石带到了地球,在地球上 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了原始生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PPT优质课件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较的方法。 比较: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
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课堂反馈
例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①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②在越古老的地壳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③在越新近的地壳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
确的是( D )
A.物种B比物种A结构复杂 B.物种A的出现早于物种B C.在Ⅰ层内能找到物种A的化石 D.在Ⅱ层内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三、课堂反馈
例4.能为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提供证据的化石是( C )
A.三叶虫
B.恐龙
C.始祖鸟
D.始祖马
四、课堂小结
比较: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
④在越新近的地壳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三、课堂反馈
例2.下列不能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是( D )
A.形态和结构 B.蛋白质的结构 C.地层中早期人类的脚印 D.外形和功能
三、课堂反馈
例3.如图是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明两个地层中曾发掘 出物种A和物种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的关系的叙述,正
4 在地壳变化
和风化作用下, 逐渐露出化石。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资料1: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
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 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依 次在更为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资料2: 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见下表)进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的进化课件PPT

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即( A )
A:水生到陆生
B:简单到复杂
C:陆地到空中 D:单细胞到多细胞
9.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 C )
A: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B: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鸟类
哺行类
哺乳类
鸟类
D: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哺乳类
10.下列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 ( C )
始 祖 鸟 化 石
始祖鸟化石复原图
辽 西 鸟 化 石
辽 西 鸟 复 原 图
辽 西 鸟 骨 骼
孔 子 鸟 复 原 图
②鸟类的进化过程(一类生物进化为另一类生物):
某种爬行动物 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结论: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
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 近形成的地层里。这说明生物是进化发展的。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鸭嘴兽
最早的哺乳动物长得很奇 特。至今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鸭 嘴兽和猫一样身上长着毛,体 温不大恒定,变化在26-35℃ 之间,长有乳腺但没有乳房, 用乳汁喂养幼儿;但它是和龟 一样属卵生动物。从以上特点 可以看出鸭嘴兽既有爬行动物 的特征(卵生、体温不恒定等), 又有哺乳动物的特点(披毛、有 乳腺、用乳汁哺养幼儿等),这 说明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中原始 的类群,同时也可看出哺乳动 物的祖先与爬行动物的亲缘关 系。
生物遵循 从无到有、从低等 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 到陆生的发展规律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洁到冗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消失有肯定的挨次: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洁、越低等;距今越近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冗杂。
教学目标: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缘由。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根本观点。
重点难点:一、分析生物进化的缘由读P58页图24:1850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大多数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读P58页图25,100年后的1950年,曼彻斯特已成为一个工业城市,树皮被熏成黑色,结果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
思索:它们的数量为什么随环境的改变而转变?保护色:1、生物进化的缘由: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内因:可遗传的变异外因:环境的改变生物的后代会发生不同的变异,假设变异与生活环境相适应,那么具有此种变异的后代就能生存下来;假设变异不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那么具有此种变异的后代就不能生存下来,将会被自然界淘汰。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巨著。
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依据20多年来积累的资料,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从遗传、变异、人工选择、生存斗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了物种的起源。
该书强调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给神创论以沉重的打击。
《物种起源》是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著作,是生物学讨论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①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剧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着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②自然选择的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达尔文觉察,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量,都有按照几何比率增长的倾向。
达尔文指出,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但是假设每一头雌象一生〔30~90岁〕产仔6头,每头活到100岁,而且都能进展繁殖的话,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对象的后代就可到达1 900万头。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宇生论:地球上生命来自宇宙空间别的星球。
彗星
陨石坑
化学起源学说: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 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成的。
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
思考:
1、米勒的实验装置 几个部分各模仿了 地球的哪些条件?
2、从实验结果,可 以对生命的起源作 出怎样的推测?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实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新课导入
情景引入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 最早的生物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探究点一 推测原始生命的起源
神创论:上帝创造万物,最后造人。(见圣经故事)
自然发生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 出来的: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
闪电 原始大气
原
降雨过程
始
海
洋
有机小分子
米勒实验装置
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哪个阶段?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 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探究点二 想象中的原始地球
认真观察原始地球,分析讨论原始地球表面状况
内部构造极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
生成
有机小分子物质
形成
有机大分子物质
组成
多分子体系
演变
原始生命
原始大气 (已实验证明)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
1860年巴斯德用实验证明肉汤不能生出微生物
随堂训练
1.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生命是上帝和神创造出来的 B.生命是从外星球迁移过来的 C.生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D.生命的形成是按照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顺序逐渐进行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作业课件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5.始祖鸟、中华龙鸟等化石的发现,证实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 C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16.对下图四种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其中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B )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丁、甲、乙、丙 D.甲、丙、丁、乙
17.下图所示的生物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 们可以推测 ( C )
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C.较a和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D.a一定比c高等
二、综合题(15分)
18.如图为脊椎动物进化树,据图回答问题。 (1)__化__石___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2)[A]__鱼__类___是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其呼吸器官是__鳃__。[D]__两__栖__类__的受精 方式为___体__外__受__精__,其生长发育_不__能_____(填“能”或“不能”)离开水。 (3)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C]__哺__乳__类___,其生殖特点是__胎__生__、__哺__乳___。
B.分类学上的证据
C.地质年代中的化石证据
D.遗传学上的证据
3.(5分)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D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地壳的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4.(5分)(2020·黄岛区模拟)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的方法。如图是物种甲 化石和物种乙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示意图。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9.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下面关于化石在地层中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D )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在晚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在晚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10.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 B.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C.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 在生命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 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 存在的环境条件。
3、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 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
答: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 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 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 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 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3.化学进化说
• 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 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1860年巴斯德用实验证明肉汤不能生出 微生物
4.宇生论
• 地球上生命来自宇宙 空间别的星球。
彗星
陨石坑
5. 热泉生态系统论
20世纪70年代未,科学家在东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 岛附近发现了几处深海热泉,在这些热泉里生活着众多的 生物,包括管栖蠕虫、蛤类和细菌等兴旺发达的生物群落。 这些生物群落生活在一个高温(热泉喷口附近的温度达到 300 ℃以上)、高压、缺氧、偏酸和无光的环境中。首先 是这些化能自养型细菌利用热泉喷出的硫化物所得到的能 量去还原二氧化碳而制造有机物,然后其他动物以这些细 菌为食物而维持生活
2、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 (1)、场所: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2)、物质:甲烷(CH4)、氨(NH3)、水
(H2O)、氢气(H2)、硫化氢 (H2S)、氰化氢(HCN)等等
(3)、能量: 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火山
喷发释放的能量等等
无机小分子物质
生 成 场所: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物质
形 成 场所:原始海洋
4、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 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答:从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 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 机物能够从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资料分析3
思考:1、人们发现 陨石中含有什么? 天文学家在星际空 间发现了什么?
2、从这些发现,可 以对于生命的起源 可以做出怎样的推 测?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新知探究
【资料分析】 1861年,在德国 发现了一种动物的化 石——科学家把这种 动物叫做始祖鸟。
【资料分析】
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 一类重要物质,细胞色素C是其中的 一种。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 色素C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 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 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我们已经知道人类是由400万年前的古 猿进化来的,那么古猿从哪里来的呢?
•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
•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呢?
•几亿年前或几十亿年前,地球 上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
科学的推测 有确凿的证据 有严密的逻辑 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地球上最初有没有 生命?最早的生物是怎样的?
资料分析1
原始地球假象图
思考:
1、原始地球的环 境是怎样的?
2、原始大气和现 在的大气成分有 什么差别?
3、根据原始地球 的环境推测,原 始地球有生命吗? 为什么
资料分析2
思考:1、米勒的实验装置个 部分各模仿了地球的哪些 条件?
2、从实验结果,可以对生 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
米勒模拟原 始地球环境 的实验
米勒实验装置
原始的海洋
加热
“还原性 大气”
模拟降雨
火山爆发形成原始大气
反应物 条件
产物
原 始
甲烷(CH4) 氨(NH3) 水(氢(H2S)
氰化氢(HCN)
氨基酸 核苷酸 单糖
米勒的实验-化学进化阶段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 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 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 全可能实现的。
讨论:
1、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 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2、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
3、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 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
4、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 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1、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 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答: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 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 气。
提出问题
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由地 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
新知探究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资料分析】
化石是生物 的遗体、遗物或 生活痕迹,由于 某种原因被埋藏 在地层中,经过 若干万年的复杂 变化形成的。
化石图
新知探究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资料分析】
化石是生物 的遗体、遗物或 生活痕迹,由于 某种原因被埋藏 在地层中,经过 若干万年的复杂 变化形成的。
米勒的实验说明:
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
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是 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第三步……是如何进行的呢?
生命的起源
1、46亿年的原始的地球的特点:
炽热的,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 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一切元素都呈气体 状态,不存在生命……
有机大分子物质
组 成 场所:原始海洋
多分子体系
特点:原始界膜和原始的 物质交换
演 变 场所:原始海洋
原始生命
特点: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和繁殖能力
原始生命在
哪里诞生的 呢?
答:原始海洋中汇集了 大量的有机物、各种矿 物质,它为有机物的汇 集提供了可能。因此, 可以说原始海洋是生命 的摇篮,没有原始海洋 就没有原始生命的出现。
部分学者认为,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不仅
可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 需的能量和物质,而且还可以避免地外物体撞 击地球时所造成的有害影响,因此热泉生态系 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
但另一些学者认为,生命可能是从地球表面产 生,随后就蔓延到深海热泉喷口周围。以后的 撞击毁灭了地球表面所有的生命,只有隐藏在 深海喷口附近的生物得以保存下来并繁衍后代。 因此,这些喷口附近的生物虽然不是地球上最 早出现的,但却是现存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
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 神创论 2. 自然发生论
3. 化学进化说 4.宇生论
5.热泉生态系统论
1、神造论
上帝创造万物, 最后造人。 (见圣经故事)
2、自然发生论
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 腐草化萤 – 腐肉生蛆 – 淤泥生鼠
17 世纪意大利医生F. Redi 用实验证明腐 肉不能生出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