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我们的扇子》教学设计1
【精品】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扇面画》人教新课标

《扇面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扇面画》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
本课以学生熟知的扇子艺术作为课程资源,把中国古代传统的扇面工艺美术精华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欣赏、制作扇面作品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扇面文化知识,掌握运用水墨形式创作扇面画的方法。
这一教学内容是以前面两个学段中学习的水墨绘画方法为基础所进行的综合运用,是对水墨画知识分类学习的延续性总结。
二、教学目标1. 欣赏扇面作品,了解扇面文化,感受扇面艺术形式美的特点。
运用中国画水墨形式的表现方法,临摹、创作扇面作品。
2. 在欣赏、讨论、实践的过程中,复习学过的国画方面的知识和笔墨技巧,根据不同的扇面巧妙地运用构图布局方法,临摹、创作不同形式的扇面作品。
3. 培养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欣赏扇面画作品,了解其历史文化及不同的艺术形式。
2. 教学难点:理解扇面画的构图布局方法,创作新颖的扇面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图片教师语言:同学们好,你们认识图片中的这两个人物吗?他们手中拿的又是什么呢?(出示诸葛亮和孙悟空的图片)教师语言:这是诸葛亮的代表性物品——羽毛扇,这是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来的芭蕉扇。
扇子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悠久,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传统工艺的扇面画。
课题:《扇面画》(二)讲授新课1. 扇子起源与种类教师语言:你知道扇子的由来和用途吗?扇子又有哪些种类呢?(出示图片)教师语言:扇子是人们消暑纳凉的工具,也作为装饰品和道具使用。
中国的扇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制扇王国”的美称。
扇子最早称“翣”,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国就有了扇子。
宋以前都称扇子为羽扇、团扇,折扇真正出现始于北宋。
据考古发现,目前发现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奴隶手执的长柄扇;现存最早的完整扇子实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
第6课.扇面画(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6课扇面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扇面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掌握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扇面画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扇面画的历史:介绍扇面画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地域特色。
2. 扇面画的种类:分析不同类型的扇面画,如折扇、团扇、羽毛扇等。
3. 扇面画的技法:讲解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如勾勒、渲染、设色等。
4. 扇面画的表现形式:探讨扇面画在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的表现形式。
5. 扇面画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进行扇面画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扇面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扇面画作品、PPT、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扇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扇面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扇面画的魅力。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扇面画的历史、种类、技法、表现形式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扇面画作品,让学生了解扇面画的创作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扇面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扇面画的历史、种类、技法、表现形式等。
2. 扇面画的创作方法。
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扇面画作品,题材不限。
2. 写一篇关于扇面画的欣赏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学生作品的质量如何,是否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4. 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扇面画》-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扇面画》-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能力1.了解扇子的来源与分类;2.掌握画扇面的构图方法;3.掌握水粉画的技法;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1.2 情感态度1.借助绘画表达美好的心情和情感体验;2.了解绘画创作的基本方式,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2.1 扇子的来源与分类1.介绍扇子的来源;2.分类介绍常见的几种扇子。
2.2 构图方法1.对画扇面的构图方法进行解析;2.通过对经典图案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对美的理解与把握。
2.3 水粉画的技法1.清水涂抹法;2.干湿混合法。
2.4 绘制扇面画1.制作扇面,可选用宣纸或硬纸板;2.用铅笔进行素描,在扇面上勾出主体,如花鸟、山水等;3.进行色彩填充,使用适当的颜色和水粉画技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掌握画扇面的构图方法;2.掌握水粉画的技法。
3.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构图方法和水粉画技法,把握好花鸟、山水等素描画题材的细节和表现。
四、教学过程4.1 课前准备准备好教具:纸巾、水彩笔、颜料盘、水等。
4.2 导入1.介绍扇子的来源;2.分类介绍常见的几种扇子。
4.3 学习环节1.对画扇面的构图方法进行解析;2.通过对经典图案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对美的理解与把握;3.清水涂抹法的示范;4.干湿混合法的示范;5.学生们进行绘画。
4.4 课堂小结1.回顾扇子的来源和分类;2.对画扇面的构图方法进行总结;3.总结一下水粉画的技法。
五、教学评价5.1 教师评价1.学生是否掌握了画扇面的构图方法;2.学生是否掌握了水粉画的技法。
5.2 学生评价1.学生是否喜欢本节课;2.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
六、教学问题解决方案1.面对学生眩晕,教师应该及时安排短暂放松;2.面对学生出现色彩不协调的情况,教师应该选择适当时间给学生进行未完成;3.面对学生无法掌握水粉画的技法,教师应该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6课 扇面画》教学设计人教 版

扇面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各种扇子的图片,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山水画或花鸟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画的特点及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与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各种扇子,感受祖国传统文化,掌握扇子的不同形式。
教学难点:了解扇面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之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种类扇子的范作,不同形式的扇子。
学具准备: 卡纸,牛皮纸,剪刀,油画棒,彩铅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的古代女性手里都拿着什么?你见到了哪几种不同的扇子式?(2)教师进行总结,并由此引入新课[扇面画]二.新授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的种类及作用。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带的扇子,都是什么材质,形式和画面,都有什么作用?(选代表进行介绍,教师小结)2.出示扇子的图片(1)学生欣赏(象牙扇,宣纸折扇,绢丝团扇,羽扇)(2)教师进行小结: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随手摘取植物叶和禽羽,进行简单的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也有障日之称,后来扇子取材广泛,有竹,纸,草编等……3.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1)出示形状,材质相同的空白扇面和绘图扇面,询问同学如果送你一把,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学生交流回答)(2)教师小结: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家也喜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既可以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又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3)教师向学生讲述[题扇桥]的故事。
提问:为什么原本价格低廉的扇子卖不出去,而被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即使价格高昂,也有人买呢?[学生作答,教师小结:扇面被赋予一定的艺术字迹或画面,就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收藏价值]4.通过欣赏体会扇面之美(1)出示扇面画,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鼓励学生,并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教案人教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6课扇面画(1)

扇面画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以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精华的团扇为学习内容,进行欣赏、评述、设计等活动。
教材呈现了扇面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题材的团扇欣赏。
课时 2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2.技能: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3.情感: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第二课时: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第二课时: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不同种类的扇子范作、空白扇面。
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色盘、较硬的白纸、扇架。
学具准备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
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
(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课件内容1.谜语2.常见的扇面外形3.四幅古代山水、花鸟扇面画。
4. 欣赏多幅扇面画作品5.扇子博览会6.时尚的扇面画教学评价1.能否体会扇面画的装饰作用,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2.能否根据所选扇面的形状合理的进行构图。
3.能否积极参与自评与互评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读得最顺畅。
课件1出示绕口令:“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学生在小组间内展开读绕口令比赛。
这段绕口令实际上是个谜语,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扇子)虽然空调、电扇早已面世,可是扇子因其经济实用、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更因扇文化的历史悠久及扇面画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人们所喜爱。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绕口令和谜语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通过绕口令比赛和猜谜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内容——扇面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秋天的雨教案教学设计

第6课秋天的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8个生字:钥匙、五彩缤纷、频频点头、小喇叭、衔来、衣裳、小喇叭、趁;会写12个生字:扇哪扇哪、一枚枚邮票、凉爽、柿子、仙子、梨、菠萝、粮食、加紧、杨树;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体会课文比喻、拟人等描写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二)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会作者赞美秋天,热爱秋天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的重难点:1.让字词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音,形,意上,引导学生字词从课文中来,又回到课文中去,通过联系课文理解字义,又通过字词来感受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2.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从多个层面去体会秋天的美好。
3.学以致用,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练笔作业单。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解题,初读课文,感受秋雨。
1.(板书“雨”)雨。
交流:我们对它并不陌生,每个季节的雨都有不一样的特点,春雨绵绵,夏雨滂沱,带来暂时的凉意。
冬雨深沉,令人感到寒冷。
那秋天的雨又是怎么样的?秋天里有那么多景物值得我们写,作者偏偏写秋天的雨,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他要与我们分享什么?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
(课件出示)友情提醒:(1)读通课文,做到三点: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思考:哪些句子概括地写了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3.交流学习成果。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分散识字,及时纠正字音。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6课 扇面画(1)-人教版

《扇面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扇面画》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第6课。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以学生熟知的扇子艺术做为课程资源,把中国古代传统扇面工艺美术精华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欣赏、绘制扇面作品来开展教学活动。
让学生了解扇面文化知识,掌握运用水墨形式创作扇面画的方法。
这一教学内容是以前面两个学段中学习的水墨绘画方法为基础,所进行的综合运用。
是对水墨画知识分类学习的延续性总结。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国画基础知识:了解中国画艺术的基本形式——“墨分五色”;运用中锋、侧锋,用水和中国画颜料进行调色;在创作中体会“留白”的艺术手法,等等。
在实际教学中应时刻渗透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构图等基本造型技法与技巧。
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好的实践与体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学习扇面作品,了解扇面文化,感受扇面艺术形式美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和联系学过的国画知识和笔墨技巧,根据不同扇面巧妙运用构图布局方法,创作扇面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扇面画的文化艺术魅力,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培养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扇面画作品,了解其历史文化及不同的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理解扇面画的构图布局方法,创作新颖的扇面画作品。
五. 教学准备师:实物扇子、扇面画作品(圆形、扇形等)、构图取景框教具、展板、国画工具、多媒体课件。
生:扇面纸、国画绘画工具和材料。
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1.教师手摇折扇以故事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有一天书法家王羲之遇到一位卖扇子的老婆婆,王羲之发现老婆婆的扇子一把也没卖出去,愁眉苦脸。
王羲之见了很同情。
便向附近的店家借了根毛笔在每把扇子上都题了字。
同学们猜猜结果会怎么样?生:都卖掉了。
师:为什么一把普通的扇子经过王羲之的题字就一抢而空了呢?你说(教师分别出示一把白色和绘有书法的团扇来提问)生:因为王羲之是大书法家......师:经过王羲之的题字,这把扇子就从普通的使用价值变得更具艺术观赏价值了。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扇面画》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扇面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扇面的起源、发展历史、种类和特点,掌握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扇面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扇面的种类和特点3. 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领4. 扇面画的创新和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领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基本技法进行创新和实践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物展示台2. 学具:宣纸、毛笔、颜料、扇子、绘画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和PPT课件,引导学生了解扇面的起源、发展历史、种类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领,分析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扇面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扇面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扇面的种类和特点3. 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领4. 扇面画的创新和实践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扇面画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基本技法,体现个人风格。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素养是否得到提高。
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领。
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和提高。
5.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领扇面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其基本技法和创作要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我们的扇子
课时:1课时
课型:纸工
年级:三年级
教材:书画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
-------------------------------------------------------------------- 教材分析:
扇子是夏天消暑的好工具,除了能用它来扇风,还能展示丰富的民族文化。
本课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绘制一把别致的扇子,了解绘制扇子的多种方式,感受扇子造型及扇面装饰之美,了解并热爱祖国悠久的扇文化。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用彩纸进行折、剪、拼、贴创作作品的学习经历,教师请学生在课前收集卡纸、包装纸、彩纸、塑料板等材料。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与爱好,制作折扇或团扇,并自己动手描绘扇面,用所学的绘画知识与技能美化生活。
同时让学生知道扇子是环保的消暑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领学生欣赏各种扇子的实物及照片,了解团扇的组成,尝试设计制作一把自己喜欢的团扇。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指导学生折扇面,并用绘画的方式装饰扇面。
情感与态度:感受扇子的美,体验制作扇子的乐趣,感受中国的扇文化,并为之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扇面的装饰。
教学难点:扇面与扇柄的组合。
教学准备:
教具:媒体、自制扇子的范作、彩纸、铅画纸之类做扇柄的材料;记号笔;剪刀、固体胶等制作工具。
学具:彩纸、铅画纸做扇柄的材料;记号笔;剪刀、固体胶等制作工具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书画版美术第6册第二单元春天和夏天中的第6课,是一节设计、制作课。
方案设计包括课前欣赏——探究——创新——实践四部分。
学生在欣赏、自主探究创新制作中发现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传递了一种文化传承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提高。
主要设计了4个大的环节
一、欣赏扇子。
老师适时的播放课前收集的有关扇子的图片,吸引学生的视觉,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大开眼界的同时感受中国扇子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探究发现。
在这个环节上,采用提问和小组讨论形式,由学生角度出发,揭开扇子的特点及制作方式。
为学生营造了自主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创新实践。
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同样的扇子,鼓励学生创新,设计与众不同的连续性图案。
学生通过设计、乐趣,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作品展示,这个环节气氛变得欢快起来,学生很快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心中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边唱边跳的活动使气氛一下达到了高潮。
学生自己设计,绘制一把扇子,并通过表演展示活动向他人推荐自己的作品使学生思维和个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实物:这些扇子你喜欢吗?你知道“扇”这个字的由来吗?
播放媒体:扇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
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
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扇子的功能由电风扇和空调设备来替代,然而人们始终没有、也许永远不会丢弃和忘却扇子。
2.猜一猜:它们可以分成哪两类?(折扇与团扇)
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把能折的团扇。
4.揭示课题:我们的扇子——团扇
说明:
在看一看、猜一猜的游戏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的学习之中来。
二、新授
1.教师讲述: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团扇的组成。
2.出示范作,团扇分为:扇面、扇柄(板书)
3.折扇面:
媒体示范,教师操作,学生仔细观察。
→
要求:扇面整齐
播放音乐,学生操作
4.绘制扇面
(1)欣赏教师的范作,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出示媒体:请仔细观察扇面上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师示范画一条二方连续图案。
师:你还能设计出怎样的二方连续图案呢?
媒体出示:
(2)排列图案:注意上下对称,每半扇面上画两条一样的花边。
(3)出示要求:用二方连续图案有规律地设计扇面。
(图案美观、有连续性)(4)学生绘画装饰扇面。
说明:
在欣赏范作的同时通过回忆自己以往所学的知识最后得出设计的要领,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5.扇柄的材料与组合
(1)教师示范完成扇子的组合。
(2)出示要求:组合牢固
(3)学生完成扇柄的粘贴组合。
说明: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扇柄安装的要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相互点评。
要求:扇面整齐图案美观有连续性组合牢固
2.学生自主评价作品
①自评
②互评
③师评
3.用自己制作的扇子跳一段扇子舞。
(简单地做几个动作)
说明:
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的多个评比环节让学生学会肯定自己和欣赏他人。
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拓展
欣赏用不同方法制作的扇子。
说明:拓展部分是课堂的延续,通过欣赏让学生知道装饰扇面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只要自己努力探索一定能设计出更有新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