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课程设计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包括锅炉的热力学基础、结构设计、燃烧过程、传热传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锅炉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分析锅炉的热平衡和物料平衡。
3.解释锅炉的燃烧过程和燃烧设备。
4.理解锅炉的传热传质原理和强化途径。
5.掌握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1.运用所学知识对锅炉进行初步的设计和计算。
2.分析和解决锅炉运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3.操作和维护锅炉设备,确保安全生产。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设计、燃烧技术、传热传质过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锅炉概述:介绍锅炉的定义、分类、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
2.锅炉热力学基础:讲解锅炉的热平衡、物料平衡和能量转换原理。
3.锅炉结构与设计:学习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锅筒、受热面、燃烧设备等,以及它们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4.燃烧技术:探讨锅炉的燃烧过程、燃烧设备及其选择和优化。
5.传热传质:研究锅炉中的传热传质规律和强化途径。
6.锅炉自动控制:介绍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燃烧自动控制、水位自动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2.案例分析法:分析锅炉运行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锅炉实验,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锅炉原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锅炉房设备及课程设计

锅炉房设备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锅炉房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流程;2. 掌握锅炉房设备的运行维护方法及故障处理技巧;3. 熟悉锅炉房设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环保要求。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锅炉房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2. 能够分析锅炉房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锅炉房设备进行简单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锅炉房设备及其运行管理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遵循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锅炉房设备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锅炉房设备相关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锅炉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房设备概述:介绍锅炉房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趋势,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锅炉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锅炉房设备的演变及发展趋势2. 锅炉房设备工作原理及运行操作:详细讲解锅炉房设备的工作原理、运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锅炉房设备的工作原理- 锅炉房设备的运行操作流程- 运行中的安全措施及异常情况处理3. 锅炉房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学习锅炉房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查及故障处理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锅炉房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查- 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4. 锅炉房设备安全与环保:介绍锅炉房设备相关的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及环保要求,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锅炉房设备安全知识- 法律法规及环保要求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锅炉房设备实际操作、维护及故障处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及实验室设备进行教学。
锅炉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要求,采用了高效 燃烧器、余热回收装置等节能设备,降低了锅炉 房的能耗和排放。
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为了实现高效的节能减排效果,选用了一些高性能的设备,导致 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运行维护难度较大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节能减排设备,对运行维护人员的 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实施方法
通过CAD等设计软件进 行布局规划,结合现场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
化。
空间优化策略与技巧
01
02
03
04
设备紧凑化
选用体积小、效率高的锅炉设 备,减少占地面积。
空间立体化
充分利用锅炉房的垂直空间, 进行设备的上下叠放或吊装。
管道优化
合理规划管道走向和连接方式 ,减少管道占用空间。
采光与通风
多元化能源利用
未来锅炉房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能源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 源的利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THANK YOU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和内容要求
01
内容要求
02
明确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包括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
技术支持等。
阐述应急资源调查与评估情况,包括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03
场所等资源的配置情况。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和内容要求
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报警 、疏散、救援、医疗救护等方面的要 求。
明确后期处置和恢复重建的要求,包 括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追究、 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内容。
辅助设备配置方案
水处理设备
为保证锅炉水质,需配置水处理 设备,包括软化器、除氧器等。
燃料供应设备
根据燃料类型,配置相应的燃料 供应设备,如煤斗、油罐、燃气
锅炉自动给水课程设计

锅炉自动给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锅炉自动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2. 学生能够描述锅炉自动给水系统中各部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3. 学生能够解释锅炉自动给水系统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锅炉自动给水系统的故障及原因;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锅炉自动给水系统方案,并进行初步的调试与优化;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对锅炉自动给水系统进行操作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热能工程领域的兴趣,认识到锅炉自动给水技术在其中的作用;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关注锅炉自动给水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3. 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热能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锅炉自动给水系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热能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原理:介绍锅炉自动给水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 内容:自动给水泵、给水调节阀、水位控制器等部件的功能及协作原理。
2.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部件及选型:分析各部件的类型、性能及选型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部件及选型- 内容:给水泵、调节阀、控制器等设备的技术参数及选型原则。
3.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设计与调试:讲解系统设计原则、步骤及调试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设计与调试- 内容:系统设计要求、方案制定、调试流程及优化措施。
4. 锅炉自动给水系统操作与维护:介绍系统运行操作要领、常见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方法。
阜新烟煤锅炉课程设计

阜新烟煤锅炉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阜新烟煤锅炉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培养学生对锅炉设备的操作能力和维护技能。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阜新烟煤的特点、锅炉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锅炉的运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锅炉进行操作和维护,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能源行业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阜新烟煤的特点及其在锅炉中的应用。
2.锅炉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锅炉的燃烧系统、传热系统、控制系统等。
3.锅炉的运行维护方法,包括锅炉的启动、停炉、调试和事故处理等。
4.锅炉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防爆、防腐蚀、防污染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教师讲解锅炉的基本原理、构造和运行维护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锅炉的运行维护和操作技巧。
3.实验法:安排实地参观或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锅炉的运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锅炉原理与运行》等相关书籍。
2.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锅炉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过程。
3.实验设备:安排实地参观或实验室操作,提供锅炉设备供学生实践操作。
4.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阜新烟煤锅炉的最新发展动态。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
3.考试:安排一次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锅炉本体结构的基本原理,理解各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学习锅炉热力过程的基本知识,理解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过程。
3. 了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掌握锅炉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锅炉本体结构图,识别各部件并说明其作用。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和解决。
3. 能够运用锅炉安全知识,进行简单的事故预防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投身能源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锅炉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锅炉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锅炉本体结构、热力过程、安全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和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本体结构原理:讲解锅炉的组成部分,包括锅筒、炉膛、烟道、空气预热器等,分析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概述及本体结构2. 锅炉热力过程:介绍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热力过程,分析各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效率。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热力过程3. 锅炉安全知识:讲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锅炉压力、温度控制,以及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安全与环境保护4. 锅炉运行维护:介绍锅炉的正常运行维护方法,分析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运行与维护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锅炉本体结构原理第二周:锅炉热力过程第三周:锅炉安全知识第四周:锅炉运行维护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锅炉本体及相关知识,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锅炉课程设计220t

锅炉 课程设计 220t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2. 掌握220t锅炉的主要参数、性能及运行维护知识。
3. 了解锅炉安全操作规程和节能环保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锅炉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锅炉进行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锅炉运行数据监测、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职业兴趣和敬业精神,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锅炉运行过程中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锅炉行业的环保问题,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锅炉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根据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锅炉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概述- 锅炉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锅炉在工业中的应用及重要性2. 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锅炉本体结构及其功能- 锅炉燃烧设备、传热过程及热效率- 锅炉辅助设备的作用及配置3. 220t锅炉主要参数与性能- 锅炉蒸发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锅炉热效率、燃料消耗及排放标准- 锅炉的安全保护装置及控制系统4. 锅炉的运行与维护- 锅炉启动、运行调整及停炉操作- 锅炉水处理、除垢及防腐措施- 锅炉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5. 锅炉安全操作与节能环保-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锅炉节能技术及措施- 锅炉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及环保要求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锅炉知识,为实际操作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讲解锅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维护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锅炉课设计划书

锅炉课设计划书1. 引言本设计计划书是为了完成锅炉课的设计工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锅炉的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学会设计和运行锅炉系统。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整个设计过程的内容和目标。
2. 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
具体目标包括:•理解锅炉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学习锅炉的设计原则和要求;•掌握锅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知识;•能够独立设计和操作锅炉系统。
3. 设计内容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锅炉原理和工作过程本部分将介绍锅炉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包括燃烧室、燃料供应系统、燃料燃烧过程、烟气排放系统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和要求。
3.2 锅炉设计原则和要求本部分将介绍锅炉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包括容量计算、热效率计算、传热表面计算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学习锅炉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3.3 锅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本部分将介绍锅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知识,包括供水系统、排烟系统、燃料供应系统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掌握锅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技能。
3.4 锅炉系统的设计本部分将要求学生独立设计一个锅炉系统,包括容量计算、热效率计算、传热表面计算等内容。
通过设计一个实际的锅炉系统,学生将加深对锅炉设计原则和要求的理解。
4. 设计方法本设计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4.1 理论学习通过教材和相关资料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锅炉的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
同时,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加深对锅炉设计原则和要求的理解。
4.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操作,学生将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操作将包括模拟锅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培养学生的操作和维护技能。
4.3 设计任务学生将独立完成一个锅炉系统的设计任务,包括容量计算、热效率计算和传热表面计算等内容。
通过设计任务,学生将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设计能力。
5. 时间安排本设计的时间安排如下:•第1周:学习锅炉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第2周:学习锅炉设计原则和要求;•第3周:学习锅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知识;•第4周:独立完成一个锅炉系统的设计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姓名王宇鹏学号1323020123起讫日期2016年 5月23日至2016年6月3日指导教师刘成丹2016 年月日题目:SHL20-1.0/350-WI型锅炉热力计算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应达到一下目的: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二、锅炉课程设计热力计算方法根据计算任务的不同,可分为计算(结构)热力计算和校核热力计算两种。
设计热力计算:设计热力计算的任务是在锅炉容量和参数、燃料性质及某些受热面边界处的水、汽、风、烟温度给定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炉子结构和尺寸,并计算出各个受热面上的数值,同时也为锅炉其他一些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原始资料。
三、校核热力计算主要内容1.锅炉辅助设计计算;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主要依据。
四、锅炉课程设计应提供的必备资料1.课程设计任务及其要求;2.给定的燃料及其特性;3.锅炉的主要参数,如锅炉蒸发量、给谁的压力和温度、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的主要参数等;4.锅炉概况,如锅炉结构的基本特点、制粉设备及其系统、燃烧及排渣方式以及连续排污量等;5.锅炉结构简图、烟气和汽水系统流程简图、受热面和烟道的主要尺寸等。
6.蒸汽流程:汽包→顶棚管→低温对流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冷段→高温对流过热器热段→汽轮机7.烟气流程: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预器五、锅炉的辅助计算(一)锅炉参数1.额定蒸发量D:20t/h; 2.蒸汽压力P:1.3MPa3.蒸汽温度tgr :350℃; 4.給水温度tgs:105℃;5.冷空气温度tlk :30℃; 6.预热空气温度tr:150℃;7.排烟温度t py :180℃; 8.锅炉排污率:5﹪。
(二)锅炉燃料与燃烧计算1.锅炉燃料:I 类无烟煤,元素分析成分如表一表一 元素分析收到基成分(﹪)ar C ar H ar O ar Sar Nar A arW51.7 1.9 1.70 1.80 2.10 18.30 22.5无灰干燥基挥发分V r =6.18﹪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ar net=18500KJ/Kg2.燃料的燃烧计算(1)锅炉受热面的过量空气系数及漏风系数(表二)表二 锅炉受热面的过量空气系数及漏风系数序号 锅炉受热面 入口空气过量系数 漏风系数 出口空气过量系数α'⊿α α" 1 炉堂 1.40 0.10 1.50 2 防渣管 1.50 0 1.50 3 蒸汽过热器 1.50 0.05 1.55 4 锅炉管束 1.55 0.10 1.65 5 省煤器 1.65 0.10 1.74 6空气预热器1.750.101.85(2)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容积的计算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计算公式 结论1 理论空气量0k V/Kg m 37.10333.09.1265.0)80.1375.07.51(0889.00333.0265.0)375.0(0889.0⨯-⨯+⨯+⨯=-++ar ar ar ar O H S C 4.69622RO 体积2RO V/Kg m 31.80)0.375+.70.01866(51=)0.375S +0.01866(C ar ar ⨯ 0.97732N 理论体积2NV/Kg m 32.100.008+4.6960.79=0.008N +0.79V ar 0k ⨯⨯ 3.7274O H 2理论体积02O H V/Kg m 34.6960.0161+22.50.0124+1.90.111=0.0161V +0.0124W +0.111H 0k ar ar ⨯⨯⨯0.566(3)各受热面烟道中烟气特性表:烟气特性需要计算出各受热面的烟道平均过量空气系数。
干烟气容积、水蒸汽容积,烟气总容积、RO 2容积份额、三原子气体和水蒸汽容积总份额、容积飞灰浓度、烟气质量、质量飞灰浓度等。
名称 符号 单位 计算公式 炉膛 防渣管 蒸汽过热器 锅炉管束 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平均过量空气系数 pj α)(21αα''+' 1.45 1.5 1.525 1.6 1.695 1.8 实际水蒸气体积 O H V 2 /Kg m 300)1(0161.02k O H V V -+α 0.6 0.604 0.606 0.611 0.619 0.626 烟气总体积y V/Kg m 3()001222k O H N RO V V V V -+++α 7.417 7.656 7.775 8.133 8.586 9.0872RO 体积份额2RO ryRO V V 20.132 0.128 0.126 0.120 0.114 0.108O H 2体积份额O H r 2yO H V V 2 0.081 0.079 0.078 0.075 0.072 0.069三原子气体体积份额 q rO H RO r r 22+0.213 0.206 0.204 0.195 0.186 0.176(4)烟气的温焓表烟气焓的计算需要分别计算出: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等所在烟气区域的烟气在不同温度下的焓,并列成表格作为温焓表。
烟气温度 977.02=RO V /Kg)(m 3 727.302=N V /Kg)(m 3 566.002=O H V /Kg)(m 3 )/(0Kg KJ H y696.40=k V /Kg)(m 3)/()1(00Kg KJ H H H k y y -+=αϑ)(C o)/()(32m KJ c CO ϑ 22)(RO CO V c ∙ϑ)/(Kg KJ )/()(32m KJ c N ϑ 022)(N N V c ∙ϑ)/(Kg KJ )/()(32m KJ c OH ϑ 022)(O H O H V c ∙ϑ)/(Kg KJ )753(++∑ )/()(3m KJ c kϑ00)(kkkV c H ϑ=)/(Kg KJ 45.1=α 5.1=α 55.1=α 65.1=α 8.1=α H H ∆ H H ∆ H H ∆ H H ∆ H H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0 170 166 130 485 151 85 736 132 620 1015 1046 1077 1139 1232200 357 349 260 969 304 172 1490 266 1249 2052 1037 2114 1068 2177 1100 2302 1163 2489 1257 300 559 546 392 1461 463 262 2269 403 1892 31211069 3215 1101 3310 1133 3499 1197 3783 1294 400 772 754 527 1964 626 354 3073 542 2545 42181097 4345 1130 4473 1163 4727 1228 5109 1326 500 994971 6642475 795 450 3896 684 3212 53411123 5502 1157 5662 1190 5984 1257 6465 1357 600 1225 1197 804 2997 969548 4742880 4132 66011260 6808 1306 7015 1352 7428 1444 8048 1582 700 1462 1428 9483533 1149 650 5612978459376791077 7908 1100 8138 1123 8597 1169 9286 1238 8001705 1666 1094 4077 1334 755 6498 1129 530288841205914912419414 1276 9944 134710740145490019521907 12424629 152**** **** 12826020 1010912251041126110711 1297113131369122161476100022042153 13925188 1723975 8317 14376748 11353124411691128112028 1317127031390137151499110024582401 15445754 19251090 9246 15957490 1261612631299113013365 1337141141411152381523(三)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项目符号单位 计算公式或数值来源数值 燃料低位发热量 Q net ,ar KJ/Kg给定 18500 排烟温度 py ϑC o先假定,后校核180 排烟焓 H py KJ/Kg根据py ϑ及8.1=pyα查烟气温焓表2237 冷空气温度 t lkC o给定30 冷空气理论焓 0lkH KJ/Kg 6.39696.4)(0⨯=lk k ct V 186 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 4 % 由教科书P70表3-4选取 10 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 3 % 由教科书P70表3-4选取 0.5 散热损失q 5%由教科书P74表3-6查得1.3排烟热损失 q 2 %100100101185001868.1223710010014,0⨯⎪⎭⎫⎝⎛-⨯-=⨯⎪⎭⎫ ⎝⎛--q Q I I ar net lk py py α9.25炉渣及漏煤比 a hz +a lm 取用0.8 炉渣焓()hz c ϑKJ/Kg由教科书P38表2-14查得,C o hz 600=ϑ560炉渣物理热损失 q 6 %()()185003.185608.0,⨯⨯=+ar net ar hzlm hz Q A c a a ϑ0.44锅炉总的热损失 q ∑% 44.03.1105.025.965432++++=++++q q q q q21.49 锅炉热效率 gl η% 100-q ∑=100-21.4978.51 过热蒸汽比焓 h gq KJ/Kg 按P=1.3MPa,t gq =350C o ,查水蒸气性质表3149 饱和水比焓 h ps KJ/Kg 按P=1.3MPa,查水蒸气性质表 826 给水比焓h gsKJ/Kg按P=1.3MPa,t gs =105C o ,查水蒸气性质表440(四)炉膛热力计算1.炉膛校核热力计算的步骤炉膛校核热力计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计算炉膛结构尺寸及烟气有效辐射层厚度;(2)选取热风温度,并依据有关条件计算随每千克燃料进入炉膛的有效热量; (3)根基燃料种类、然手设备的形式和布置方式,计算火焰中心位置的系数M ; (4)估计炉膛出口烟温,计算炉膛烟气平均热容量;(5)计算炉膛受热面辐射换热特性参数,如水冷壁的灰污系数ς、辐射角系数x 、热有效系数1s 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