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合集下载

工业用铂热电阻温度电阻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工业用铂热电阻温度电阻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其估算值不可靠性为 10% , v ( x4 ) = 50 3. 1. 5 标准不确定度 ux ,
在 0℃时 , ux = ux1 2 + ux3 2 + ux4 2 = 2. 33 ×10 - 3Ω
v ( x) = 52
在 100℃时 , ux = 10 - 3Ω
ux1 2 + u2x2 + ux3 2 + ux4 2 = 4. 15 ×
3, ux2 = 2. 19 ×10 - 3Ω
估计 △ux2
ux2
= 10%。则其自由度为
v ( x2 )
= 50。
3. 1. 3 电测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
0℃时不确定度区间的半宽为 100Ω ×0. 004% = 0.
0040Ω ,在区间内可认为是均匀分布 ,故 k = 3, ux3 = 2. 31 ×10 - 3Ω
在 100℃时得单次测量结果得标准差为 : s1 = 3. 48 ×
48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08年第 35卷第 3期
10 - 3Ω、s2 = 1. 62 ×10 - 3Ω、s3 = 3. 43 ×10 - 3Ω。合并样本 标准差 sp = 2. 97 ×10 - 3Ω 所以 ux1 = 1. 48 ×10 - 3Ω v
v ( x) = 105
3. 2 ( dR / d t) t的标准不确定度 u dR 的评定
dt t
标准不确定度 u
dR dt
t
,记做 uy 。
dR 的取值是由实验得出的平均值 ,与实际值有
dt t
差异 。
t = 0℃时 , 由实验得出其不 确定 度为 1. 02 ×10 - 3 Ω / ℃,服从正态分布 , k = 3,

工业铂热电阻温度电阻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工业铂热电阻温度电阻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等 级
O lO O
单 位: n
1依 据 .
JG 2 — 9 8 X 业 铂 、 热 电 阻 》 定 规 程 J 2 9 19 (  ̄ 铜 检
2 量 用 标 准 器 4
30 O
A级
B级
0 1 .5
0 3 .0
0 3 .5
08 0
0 7 .5
18 .0
二 等标 准 铂 电阻 温度 计 。
主要 配 套 设 备 : E T E 2 0 型 数 字 多 用 表 、 K I HL Y 0 0 标
准低 温槽 . 准 水槽 、 准 油槽 。 标 标
检 定 A级 热 电 阻 加 修 正 值 使 用 基 本 准 确 度 为 :
+00 8 。 .0 n

个恒 温 场 中 , 到热 平 衡 后 采 H 比较 法 检 定 , 温 度 稳 达 j 待 定 后 通 过 测 量标 准值 与 被 检 值 ,由标 准 值 算 出 实 际温 度 . 后通 过公 式 计算 出被 检热 电 阻 的实 际值R() 然 t。
4测 量 参数 与 测量 方 法 .
度 时被 榆 电阻 的 电阻值 随温 度 的变 化率 . ℃;卜一 检 △
定 槽 温度 偏 离检 定值 , ℃。
测 量参 数 为R㈣ 。
按JG2 9 9 8 求 .用 二 等标 准 铂 电阻 温度 计 作 J 2 —19 要 标 准 , 二等 标 准铂 电 阻温 度计 和 被 检热 电 阻放 在 同一 将
确 定度 为
M £ :02  ̄ (I —.5 C )
_ 二_

4 与 气压P 关的误 差 引入 的不 确定 度 分量u P) . 有 ( 空 盒气 压 表在 (0 2 )P 范 围之 间 的 测量 结果 落 8 ~10 k a

温度变送器(带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温度变送器(带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精 度 提 供 了一 定 的 方 法 。
关键词: 测量 系统 ; 不确定 度 ; 重 复性 ; 检 定规程 中图 分类 号 : T P 2 1 2 文献标 识码 : B D O I 编码 : 1 0 . 1 4 0 1 6 / j . e n k i . 1 0 0 1 - 9 2 2 7 . 2 0 1 6 . 1 2 . 0 6 5
温度 变送 器 主要用 于 工业 过 程 温 度参 数 的测 量 和控 制 ,
1 1 8 3 — 2 0 0 7 ) , 应 采用 二 等标 准 铂 电阻 温 度 计 ( 或 二 等 标 准 水 银温 度计 ) , 由于标准 铂 电阻 温度 计 存在 复 现性 、 周 期稳 定 性 以及 自 热 的影 响 , 所 以对 测量 结果 带来一 定 的影 响 。
me a s u in r g s y s t e m. T o i n c r e a s e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p r e c i s i o n, v a i r o u s f a c t o r s i n l f u e n c i n g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s y s t e m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J J F 1 1 8 3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i n d u s t ia r l p r o d u c t i o n, t h e me a s u r e o f mi d d l e -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f o r l i q u i d, v a p o r , g a s a n d s o l i d s u r f a c e i s c a r r i e d o n b a s e d o n t h e i n d u s t i r a l r e s i s t a n c e t h e r mo me t e r . I n o r d e r t o e n s u r e t h e p r o d u c i t o n nd a c o n t r o l t he q u a l i t y, t h e t h e m o r me t i r c i n d i c a t o r i s n e e d t o b e v e i r ie f d a n d t e s t e d . At p r e s e n t , t h e t h e mo r d y n a mi c i n s t r u me n t a t i o n i s t e s t e d ma i n l y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a u t o ma t i c

最新工业铂热电阻0℃电阻值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最新工业铂热电阻0℃电阻值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工业铂热电阻0℃电阻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 一、 数学模型2 R (0℃)=R i -(dR/dT )t=0t i3 t i =(R i *-R *(0℃))/(dR/dT )*t=04 R i ――被检热电阻在温度t i 时的电阻值;5 (dR/dT )t=0――被检热电阻在0℃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率;6 R i *、R *(0℃)――标准铂电阻在温度t i 和0℃时的电阻值;7 (dR/dT )*t=0――标准热电阻在0℃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率。

8二、 不确定度来源及分析 9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1的评定 10对被检铂热电阻进行了六次重复测量,其数据为(单位:Ω) 11100.0199 100.0206 100.0205 100.0205 100.0199 100.0193 12根据贝塞尔公式得:u1=2.07×10-4Ω 132.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不确定度引入的不确定度u2的评定 14根据检定规程,R tp *的检定周期不稳定性为5mK ,转换成电阻为4.99×10-4Ω,呈正态15分布,故其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16u2=4.99×10-4Ω/2=2.50×10-4Ω 173.数字多用表引入的不确定度u3的评定1819因为数字多用表的不确定区间为±0.005%,则其半宽为20100Ω×0.005%=0.005Ω,呈均匀分布,故其引入的不确定度为21u3=0.005Ω/√3 =2.89×10-3Ω224.冰点槽引入的不确定度u4的评定冰点槽为我们自制,其同一水平面上的最大温差不大于0.01℃,换算成电阻值为23240.01℃×0.391Ω/℃=3.91×10-3Ω,呈均匀分布,故其引入的不确定度u4为25u4=3.91×10-3Ω/√3 =2.26×10-3Ω三、灵敏系数2627因为以上各量互为独立,故其灵敏系数为28c1=1 c2=1 c3=1 c4=129四、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30五、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u12+u22+u32+u42 =3.68×10-3Ω31六、扩展不确定度32U=kuc =7.32×10-3Ω k=23334。

工业铂热电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工业铂热电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收稿日期:2020 06 12作者简介:罗利平(1983-)ꎬ女ꎬ陕西汉中人ꎬ工程师ꎬ从事仪器仪表检定校准和相关的技术工作ꎮdoi:10.3969/j.issn.1005-2798.2020.10.016工业铂热电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罗利平(山西潞安检测检验中心有限责任公司ꎬ山西长治㊀046204)摘㊀要:工业铂热电阻是化工㊁煤炭等行业的重要测温元件ꎬ它是利用铂丝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基本原理设计和制作的ꎮ文章介绍了依据JJG229-2010«工业铂㊁铜热电阻»检定规程对常用的B级Pt100铂热电阻的测量结果进行的不确定度的详细计算和分析过程ꎬ旨在研究和讨论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和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ꎬ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持续可信ꎮ关键词:标准铂电阻温度计ꎻ铂热电阻ꎻ不确定度ꎻ测量结果中图分类号:TH81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1005 2798(2020)10 0044 031㊀概㊀述1.1㊀被测对象选用一支B级铂热电阻Pt100作为此次评定的对象ꎬ按照JJG229-2010«工业铂㊁铜热电阻»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温度点为0ħ和100ħꎬ对B级Pt100铂热电阻进行误差的测量ꎬ其允许偏差:0ħ:ʃ0.15ħꎻ100ħ:ʃ0.35ħꎮ1.2㊀测量标准1.2.1㊀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证书给出的参数见表1ꎮ表1㊀标准铂电阻证书给出的参数tWstdWst/dt0ħ0.99996010.003987831ħ-1100ħ1.39269920.003867399ħ-1Rtp=25.7480Ω1.2.2㊀电测设备KEITHLEY2010数字多用表ꎬ测量范围(0~1000)Ωꎮ表2㊀数字多用表年变化量量程年变化量100.00000Ωʃ(90.0ˑ10-6ˑ读数+10.0ˑ10-6ˑ量程)1.0000000kΩʃ(80.0ˑ10-6ˑ读数+2.0ˑ10-6ˑ量程)1.3㊀测量方法按照检定规程中的方法进行比较测量ꎮ将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以下简称标准铂电阻)和被检铂热电阻温度计(以下简称被检铂电阻)同时插入恒温槽中ꎬ将标准铂电阻与被检铂电阻的引线接入接线台与数字多用表㊁扫描/控制器连接ꎬ待温度稳定后采集数字多用表的标准铂电阻与被检铂电阻的电阻值ꎬ用标准铂电阻计算出恒温槽的实际温度后通过公式最终得出被检铂电阻的实际值温度值和测量误差ꎮ2㊀测量模型0ħ时ꎬ测量误差的数学模型:әt0=Ri-R0(dR/dt)t=0-Wsi-Ws0(dWst/dt)t=0=әti-әt∗i(1)100ħ时ꎬ测量误差的数学模型:әt0=Rh-R0(dR/dt)t=100-Wsi-Ws100(dWst/dt)t=100=әth-әt∗h(2)从以上数学模型中得到ꎬ0ħ时的需要输入的量有:RiꎬR∗iꎬR∗tp和Ws0ꎻ100ħ时的需要输入的量有:RhꎬR∗hꎬR∗tp和Ws100ꎮ其中(dR/dt)t=0ꎬ(dWst/dt)t=0ꎬ(dR/dt)t=100ꎬ(dWst/dt)t=100为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率ꎬ一般该值引用自规程的附录表ꎬ该不确定度很小ꎬ忽略不计ꎮ3㊀输入量әtiꎬәth的标准不确定度u(әti)和u(әth)的评定㊀㊀该不确定度分量主要由被检铂电阻测量结果的重复性ꎬ电测设备ꎬ恒温槽插孔之间的温差以及测量电流引起的自热四个方面引入ꎮ3.1㊀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所引入的不确定度u(Ri1)和u(Ri2)ꎬ采用A类方法评定以B级铂热电阻分别在制冷恒温槽和恒温油槽对其0ħ和100ħ进行重复10次的测量ꎮ44检定0ħ时其测得的热电阻分别为:100.5711㊁100.5718㊁100.5711㊁100.5717㊁100.5716㊁100.5702㊁100.5711㊁100.5712㊁100.5713㊁100.5725(Ω)ꎮ该样本的实验标准偏差采用贝塞尔公式进行计算ꎬ得s=5.7ˑ10-4Ωꎮ实际测量取6次测量的平均值做为测量结果ꎬ故u(Ri1)=2.33ˑ10-4Ωꎮ转换成温度:u(әti1)=0.60mKꎮ同理检定100ħ时所得的试验标准偏差s=13.50ˑ10-4Ωꎮ实际测量取6次测量的平均值做为测量结果ꎬ故u(Ri1)=5.51ˑ10-4Ωꎮ转换成温度:u(әti1)=1.45mKꎮ3.2㊀由电测设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әti2)和u(әth2)ꎬ采用B类方法评定在测量中采用的电测设备是数字多用表ꎬ它的测量误差是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ꎬ在进行0ħ检定时ꎬ不确定度的区间按表2进行计算ꎬ则区间为ʃ0.0100Ωꎬ区间半宽0.0100Ωꎬ在该区间内可认为均匀分布取k为3ꎮ则u(Ri3)=5.77ˑ10-3Ωꎮ换算成温度:u(әti3)=14.76mKꎮ在进行100ħ检定时ꎬ对不确定度区间半宽按上述同样得方法计算ꎬ则区间半宽为0.0131Ωꎬ在该区间内可认为均匀分布取k为3ꎮ则u(Rh3)=7.55ˑ10-3Ωꎮ换算成温度:u(әth3)=19.91mKꎮ3.3㊀插孔之间的温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әti3)和u(әth3)ꎬ采用B类评定按规程中的方法对温度计检定时ꎬ在0ħ由于插入标准和被检温度计同时插入后管口用脱脂棉塞紧ꎬ其热损失极少ꎬ可认为插孔之间的温差很小ꎬ忽略不计ꎬ故u(әti2)=0mKꎮ按规程的要求ꎬ在进行100ħ检定时恒温油槽插孔之间的温场均匀性不应超过0.01ħꎬ检定点附近的温度波动度不应超过ʃ0.02ħ/10minꎬ因标准和被检温度计在进行数据采集传输的过程中有约0.01ħ的迟滞ꎮ按均匀分布考虑取k为3ꎮ因此:u(әth2)=8.16mKꎮ3.4㊀自热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әti4)和u(әth4)ꎬ采用B类方法评定数字多用表供被检热电阻感温元件的测量电流不超过1mAꎬ对的影响约为2mΩꎮ按均匀分布考虑取k为3ꎮ则u(Ri4)=u(Rh4)=1.15ˑ10-3Ωꎮ换算成温度:u(әti4)=2.95mKꎬu(әth4)=3.04mKꎮ3.5㊀u(әti)和u(әth)的计算以上4个不确定度之间相互独立ꎬ因此合成不确定度按公式(3)计算:u=ðNi=1u2i(3)得:u(әti)=15.06mKꎬu(әth)=21.78mKꎮ4㊀输入量әt∗i㊁әt∗h的标准不确定度u(әt∗i)和u(әt∗h)的评定㊀㊀该不确定度分量主要由标准铂电阻的复现性㊁电测设备㊁测量电流引起的自热㊁标准铂电阻的周期稳定性这四个方面引入ꎮ4.1㊀标准铂电阻的复现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әt∗i1)和u(әt∗h1)ꎬ采用B类方法评定依据检定规程的要求ꎬ复现水三相点温度U99=5.0mKꎬk=2.58ꎻ复现水沸点附近温度U99=3.4mKꎬk=2.58ꎮ因此ꎬu(әt∗i1)=1.94mKꎻu(әt∗h1)=1.32mKꎮ4.2㊀电测设备数字多用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әt∗i2)和u(әt∗h2)ꎬ采用B类方法评定由公式Wst=R∗tR∗tp可知ꎬ标准铂电阻在水三相点处的电阻值R∗tp直接引用自检定证书给出的数据ꎬ而R∗i是标准铂电阻在恒温槽中通过数字多用表测量得到的电阻值ꎬ测量误差之间无关联ꎮ则dWst采用方差合成的办法得到:(dWst)2=(dR∗tR∗tp)2+(R∗t dR∗tpR∗tp2)2=[1R∗tp(R∗tp的年变化量)]2+[WstR∗tp әttp (dWstdt)t=tp]2(4)式中:әttp为检定周期内Rtp的稳定性ꎬ规程规定әttp在一年内的稳定性应不超过10mKꎮ按以上公式得到的是Wst测量的最大允许误差ꎬ在该区间按均匀分布考虑取k=3ꎮ则0ħ时:u(әt∗i2)=0.0001312+(0.999968ˑ0.01ˑ0.00398854)2)0.003988543=19.82mK100ħ时ꎬu(әt∗i2)=0.0001672+(1.392727ˑ0.01ˑ0.00386816)2)0.003868163=26.19mK4.3㊀测量电流引起热电阻自热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u(әt∗i3)和u(әt∗h3)ꎬ采用B类方法评定按规程要求标准铂电阻在进行0ħ检定点检定时其引起的自热不应超过4mKꎬ按均匀分布考虑ꎬk为3ꎮ则u(әt∗i3)=2.31mKꎮ542020年10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罗利平:工业铂热电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9卷第10期在进行100ħ检定时ꎬ由于在标准热电阻处在高温介质流动的恒温槽中ꎬ自热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ꎮ则u(әt∗h3)=0.00mKꎮ4.4㊀标准铂电阻温度计Ws0和Ws100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әt∗i4)和u(әt∗h4)ꎬ采用B类方法评定由于Ws0和Ws100是上一级计量机构对标准铂电阻检定后在检定证书中给出ꎬ它所引入的温度的不确定度以周期稳定性评估ꎬ其值分别是10mK和14mKꎬ按均匀分布考虑取k=3ꎮ则u(әt∗i4)=5.77mKꎬu(әt∗h4)=8.08mKꎮ4.5㊀u(әt∗i)和u(әt∗h)的计算由于上述4个不确定度之间相互独立ꎬ因此按公式(3)进行合成:得:u(әt∗i)=20.77mKꎬu(әt∗h1)=27.33mKꎮ5㊀合成不确定度将以上评定的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汇总ꎬ汇总结果见表3㊁表4ꎮ表3㊀0ħ时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标准不确定度u(xi)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值/mK灵敏系数ci不确定度分量|ci|u(xi)u(әti)115.06u(әti1)测量重复性0.60u(әti2)电测设备误差14.76u(әti3)插孔间温差0.00u(әti4)自热影响2.95u(әt∗i)-120.77u(әt∗i1)标准铂电阻复现性1.94u(әt∗i2)电测设备误差19.72u(әt∗i3)自热影响2.31u(әt∗i4)周期稳定性5.77表4㊀100ħ时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标准不确定度u(xi)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值/mK灵敏系数ci不确定度分量|ci|u(xi)u(әti)121.78u(әti1)测量重复性1.45u(әti2)电测设备误差19.91u(әti3)插孔间温差8.16u(әti4)自热影响3.04u(әt∗i)-127.33u(әt∗i1)标准铂电阻复现性1.32u(әt∗i2)电测设备误差26.19u(әt∗i3)自热影响0.00u(әt∗i4)周期稳定性8.08由于各不确定度分量之间相互独立ꎮ因此ꎬ不确定度按公式(3)合成为:检定0ħ时:uc(әt0)=25.65mKꎻ检定100ħ时:uc(әt100)=34.95mKꎮ6㊀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ꎬ检定0ħ时:k=2ꎬ则U=kˑ25.66=51mKꎻ检定100ħ时k=2ꎬ则U=kˑ34.96=70mKꎮ7㊀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说明从上述的不确定度评估中可以看出ꎬ所选的检定设备在检定B级以下铂热电阻时可以满足检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大于被检热电阻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4ꎮ8㊀结㊀语此次主要对工业铂热电阻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ꎬ从上述的评定结果可看出:评定的温度点为0ħ和100ħꎬ这两个温度点基本覆盖了规程对被检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ꎮ在0ħ时允差为ʃ0.30ħꎬ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5ħꎬ在100ħ时允差为ʃ0.80ħꎬ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7ħꎬ由上述数据可得其扩展不确定度都不大于被检热电阻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4ꎬ满足规程对于计量器具控制的选用要求ꎬ测量结果可信ꎮ在此次评定中发现不确定度数值较大的分量来自于电测设备ꎬ也就是说电测设备是此次不确定度评定的主要来源ꎬ因此在检定铂电阻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电测设备ꎬ首先应保证电测设备在工作时始终处在符合其环境条件要求的工作场所ꎬ一般应保证温度在(20ʃ2)ħꎬ相对湿度在(45~75)%RH范围内ꎬ周围无振动无电磁干扰ꎮ其次按照电测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对其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ꎬ使用时认真填写运行使用记录ꎬ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准确度的隐患ꎮ要定期对电测设备进行溯源校准和期间核查ꎬ频繁使用时更要加大期间核查的频次ꎮ为保证检定结果的可信度ꎬ除了对电测设备进行必要关注外ꎬ标准温度计属精密测量仪器ꎬ在放置和拿取的过程中应轻拿轻放ꎮ另外在放置标准铂电阻和被检铂电阻时还要保证它们在恒温槽中有足够的深度ꎬ使其热损失尽可能小ꎮ注意到以上几个因素并在日常检定工作中认真执行就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ꎮ[责任编辑:常丽芳]642020年10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罗利平:工业铂热电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9卷第10期。

标准热电偶自动测量系统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标准热电偶自动测量系统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标准热电偶自动测量系统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A1 数学模型根据规程,被检偶在分度点的热电势值为E被(P) = E标证(P) + e(t)(A-1)式中: E被(P)——被检偶在定义点 (铜、铝、锌 )上的热电势, mV ;E标证( P)——标准器在定义点上证书给出的热电势,mV ;e(t) ——炉温为 t 时被检偶与标准偶测得热电势平均值之差,mV 。

上式可写为E被(P) = E标证(P) + e被(t) - e标(t)(A-2)式( A-2 )则为本分析的数学模型。

A2 方差与灵敏度系数对式( A-2 )全微分,得dE被 (p)= dE标准(p)+ de被(t)- de标(t)(A-3)上式各微小变量代之以误差源的不确定度合成,则可得u2c =u2E标证(p)+ u2c被(t)+ u2c标(t)式( A-3 )为本分析的方差公式。

如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均以微伏计入,则各项误差源的系数均为i ,即灵敏系数c1 = 1,c2 = 1,c3 = -1 。

A3 计算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以铜点为例 )A3.1 E标证(P)项分量为固定点上标准器证书给出值的检定结果不确定度。

根据检定系统表,一等 S 型偶在定义点上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0.6℃, p=0.99,属正态分布。

即包含因子为 2.58,故u1=11 μ V/ ℃× 0.6 ℃2.58=2.5μV属 B 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自由度υ =∞。

1A3.2 e被(t)项分量为固定点上标准器证书给出值的检定结果不确定度。

a)炉温为 t 时被检测得热电势的不确定度来源被校偶热电势,由电测仪器测量时所带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系统采用 7 位数字电压表如 K2010,HP34420 等,在使用范围 100mV 挡其测量误差为37×10-6×读数 +9×10-6×量程该测量误差服从均匀分布,即-6+100mV × 9× 10 -6u 2.1 =10.575mV × 37 × 10=0.74μV√3为 B 类分量,对此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0%,故自由度 υ =50。

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测量结果的不确定评定

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测量结果的不确定评定

山东冶金Shandong Metallurgy第41卷第5期2019年10月Vol.41 No.5October 2019>试验研究<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测量结果的不确定评定穆允宁(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肥城271612)摘要:热电偶是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用于测量温度的重要传感器,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产量和产品质量。

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对检定(校准)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主要介绍了热电偶校准原理,对系统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和小结,给出了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以方便使用者准确、规范使 用该检定系统。

关键词:热电偶;检定系统;不确定度中图分类号:TH8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20(20⑼05-0044-03Y、八、亠1刖 §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用 于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所有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的产生不确定度,该参量常由很多分量组成。

本文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GB/T 27418— 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JJF 1637—2017《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和JJF 1033—2016(计量 标准考核规范》,结合石横特钢校准计量器具实际情况,以GUM 法评定热电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确定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使检定(校准)结果更可信、可靠。

2热电偶校准原理热电偶校准原理如图1所示,300 r 以上温区 被校热电偶的校准采用比较法中的双极法,将被校热电偶与测量标准进行比较。

将标准热电偶套上保护管,与套上绝缘瓷珠的被校热电偶用细镰锯丝捆扎成一束,捆扎时将被校热电偶的测量端围绕高铝保护均匀分布一周。

然后将热电偶束插入管式 炉内的均温块至底部,其测量端与标准热电偶的测量端处于同一个径向截面上。

标准热电偶处于管式炉轴线位置上,热电偶测量端处于炉内最高均匀温区,炉口处用绝缘耐火材料封堵。

工业热电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工业热电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工业热电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摘要:热电阻作为准确度较高的温度测量一次仪表在工业生产线上大量使用,依据JJG 229-2010《工业铜、铂热电阻校准规程》规范要求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以及GJB 3756A-2015《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评定》等标准,对工业热电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工业热电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Uncertainty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RTD measurementsPeng zhui Xu fan引言热电阻是常用的一种温度传感器,其测温原理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工业热电阻校准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相关问题。

1概述1.1 测量依据:JJG 229-2010《工业铜、铂热电阻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温度(15~25)℃,相对湿度≤80%,无电磁干扰。

1.3 测量设备: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位数字多用表、数据采集系统、恒温槽。

1.4 被测对象:工业铂电阻(Pt100,B级)。

1.5 测量过程:采用比较法进行测量,将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和被校工业热电阻同时插入恒温槽中。

恒温槽设定到预定的校准点,系统开始升温、控温,当测量端达到热平衡时,系统自动采集、计算数据。

2 数学模型==(1)式中:▔温度时被校的实际电阻值;▔温度附近℃时被校测得的电阻值;▔温度时被校温度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率;▔校准槽温度偏离校准值;▔t温度时标准温度计的电阻值;▔℃时标准温度计测得的电阻值;▔温度时标准温度计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率。

3 方差公式和灵敏度系数将式(1)对各输入量求偏导得:合成方差为(2)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分析计算4.1 输入量R x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1.1 电测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电测设备使用位数字多用表,选择100Ω挡,以年指标记,数字多用表技术说明书中,其最大允许误差为a=±(52×10-6×读数+9×10-6×量程),按均匀分布处理,以半区间a计入,则:在校准0℃时:u1.1(0℃)=9.01mK在校准100℃时:u1.1(100℃)=12.34mK4.1.2 恒温槽插孔之间温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规程规定恒温槽插孔之间的最大温差不大于0.01℃,校准过程中温度波动不超过±0.02℃/10min,允许有不大于0.01℃的迟滞,按均匀分布可得:u=8.16mK1.24.1.3 控温波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规程规定温度变化每10min不超过0.04℃,实际校准中整个读数过程约需2min,以半区间0.02℃计入,按均匀分布处理,则:u1.3=16.33mK4.1.4 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采用A类评定方法,用同一支被测电阻,在重复条件下测量8次,根据公式:S=单计算得:在校准0℃时:u1.4(0℃)=4.53mK在校准100℃时:u1.4(100℃)=14.26mK4.1.5 转换开关寄生热电势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按规程规定转换开关寄生热电势不大于1.0µV,通过热电阻的电流应不大于1mA,经验一般约有2mΩ的影响,按均匀分布处理,则:u1.5=1.16mΩ换算成温度:在校准0℃时:u1.5(0℃)=2.94mK在校准100℃时:u1.5(100℃)=3.03mK4.1.6 输入量R x的标准不确定度u(t被)根据公式u(R X)=计算得:在校准0℃时:u(R X)=21.1mK在校准100℃时:u(R X)=26.4mK4.2 输入量ΔR*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2.1 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R tp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R tp在校准周期内变化不超过±10mK,按均匀分布计入,则:u2.1=5.77mK4.2.2 电测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电测设备使用位数字多用表,选择100Ω挡,以年指标记,数字多用表技术说明书中,其最大允许误差为a=±(52×10-6×读数+9×10-6×量程),按均匀分布处理,以半区间计入,则:在校准0℃时:u2.2(0℃)=3.3mK在校准100℃时:u2.2(100℃)=4.2mK4.2.3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和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根据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校准规程对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稳定性要求,和在周期内变化分别不超过±10mK和±14mK,按均匀分布计入,则:在校准0℃时:u2.3=5.77mK在校准100℃时:u2.3=8.08mK4.2.4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自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根据规程规定,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自热允许值不大于4mK,按均匀分布,则:u2.4=2.31mK4.2.5 输入量ΔR*的标准不确定度u(ΔR*):根据公式u(ΔR*)=计算得:在校准0℃时:u(ΔR*)=9.1mK在校准100℃时:u(ΔR*)=11.0mK4.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一览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和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由于各输入量独立不相关,根据方差合成公式:可计算出u c:在校准0℃时:u c=22.98mK在校准100℃时:u c=28.62mK6 扩展不确定度计算取包含因子k=2,则:在校准0℃时:U=k×u c=45.96mK在校准100℃时:U=k×u c=57.24mK结语本文参照JJG 229-2010《工业铜、铂热电阻校准规程》规范要求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以及GJB 3756A-2015《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评定》等规范,对工业热电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引入的不确定度的不同来源,确定最终能够造成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计算得到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用于检定工业热电阻的自动测量系统,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229—1998)对不确定度分析时可以在0℃点,100℃点,现在A 级铂热电阻的测量为例. B1 冰点(0℃)B1.1 数学模型,方差与传播系数 根据规定,被检的R(0℃)植计算公式为R(0℃)=R i 0=⎪⎭⎫⎝⎛t dt dR t i = Ri0=⎪⎭⎫⎝⎛t dt dR ***0=⎪⎭⎫⎝⎛-t I dt dR R R ℃)( = R i - 0.00391R *(0℃)×)℃(0 0.00391R 0**℃)(R R I -= R i - 0.391×1.00**℃)(R R I -= R i - 0.39 []℃)(0**R R I - 式中: R(0℃)—被检热电阻在0℃的电阻值,Ω;R i —被检热电阻在0℃附近的测得值,Ω;R *(0℃)—标准器在0℃的电阻值,通常从实测的水三点值计算,Ω;R *i —标准器在0℃附近测的值,Ω。

上式两边除以被检热电阻在0℃的变化率并做全微分变为dt 0R =d ()391.0R i+d ⎪⎪⎭⎫⎝⎛⨯-2500399.0**0i R R=dt Ri +dt *0R +dt *iR将微小变量用不确定度来代替,合成后可得方差u 20R t =u 2iR t +u 2t *0R +u 2t *iR (B-2)此时灵敏系数C 1=1,C 2=1,C 3=–1。

B1.2 标准不确定分量的分析计算 B1.2.1 u 2iR t 项分量该项分量是检热电阻在0℃点温度t i 上测量值的不确定度。

包括有:a) 冰点器温场均匀性,不应大于0. 01℃,则半区间为0.005℃。

均匀分布,故 u 1.1=3005.0=0.003℃其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20﹪,即自由度1.1ν=12,属B 类分量。

b) 由电测仪表测量被检热电阻所带入的分量。

本系统配用电测仪表多为6位数字表(K2000,HP34401等),在对100Ω左右测量时仍用100Ω挡,此时数字表准确度为100×106×读数+40×106×量程对工业铂热电阻Pt100来说,电测仪表带入的误差限(半宽)为 被δ=±(100×100×106-+100×40×106-=±0.014Ω化为温度:391.0014.0±=±0.036℃该误差分布从均匀分布,即 u 2.1=3036.0=0.021℃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0﹪,即1.1ν=50,属B 累类分量。

c) 对被检做多次检定时的重复性本规范规定在校准自动测量系统时以一稳定的A 级被检铂热电阻作试样检3次,用极差考核其重复性,经实验最大差为4m Ω以内。

通道间偏差以阻值计时应不大于2m Ω,故连同通道间差异同向叠计在内时,重复性为6m Ω,约0.015℃,则 u 3.1=69.1015.0=0.009℃ 3.1ν=1.8,属A 类分量。

d) 被检热电阻自然效应的影响。

以半区间估计为2m Ω计约5mK 。

这种影响普遍存在,可视为两点分布,故u 4.1=15=5mK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30﹪,即4.1ν=5,属B 类分量。

B1.2.2u *0R t项分量标准器以实测的R *tp 值进行计算,故该误差分量以二等铂电阻温度计检定规程中规定在检定过程中的R tp 的允许变化不超过5mK 来计入。

半区间为2.5mK 。

呈正态分布,即 u 2=58.25.2=0.97mK 自由度为2ν=∞,属B 类分量。

B1.2.3 u *0R t 项分量该分量是使用标准器测量过程中引入的,包括:a) 电测仪表测量标准器R *i 标时引入的标准铂电阻与被检热电阻用同一电测仪表,使用的是100Ω挡,此时数字表的准确度为 100×106读数+40×106×量程而标准器为了排除不同电测带入的系统误差和标准器因应力等引起R tp 值的变化,要求用同一电测测量其R tp 值和R t 值,以比值W t =tp tR R 来计算实际温度,此时如以电测仪器的准确度分别计算对R t 、R tp 的项贡献是不对的,这两项值相关。

推导如下:W t =tp tR R 全微分,得dW i =tp R 1dR i -2tpt R R dR tp (B-3) 对微小变量dR t 、R tp 的计算可以电测仪器的指标及dR t 、R tp 值计入式(B-3) 变为tW δ=tpR 1()66104010010100--⨯⨯+⨯⨯t R -()66104010010100--⨯⨯+⨯⨯tp R =W t -⨯⨯⨯+⨯⨯--661040100110100tp R W t 66104010010100--⨯⨯⨯-⨯⨯tpt R W =(1-W t )/R tp 61040100-⨯⨯⨯ (B-4)所以用比值W 计算时,点测仪器对标准电阻测值引入的极差(以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典型值计,也可套用某支具体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值)为 ()æ0W δ=()61040100259999601.01-⨯⨯⨯-=6.38×109-换算成温度t δ=3910989.31038.6--⨯⨯=1.6610-⨯℃。

此值为半区间,服从均匀分布,即 u 1.3=3106.16℃-⨯=0.001mK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0﹪,即1.3ν=50,属B 类分量。

b)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自然影响按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检定规程,它的自然允许值不应大于4mK 。

按均匀分布,一半区间计入,即u 2.3=324⨯=1.2mK对此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20﹪,即2.3ν=12,属B 类分量。

b)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计算温度的计算误差根据ITS-1900,其内插公式的非惟一性为1mK,可按两点分布对待且可靠程度很高故 u 3.3=121⨯=0.5mK B1.3 冰点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表B-1 冰点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B1.4 冰点的合成的标准不确定度,有效自由度与包含因子 u 2冰c =222222225.02.1001.097.059213+++++++=558.6u 冰c =122.150001.0558.1950211236.234444444+++++=40.46 取40=eff ν,t 95.0(40)=2.02B1.5 冰点的检得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 95=2.02×23.6=47.7mK ,取0.05℃B2 100℃B2.1 数学模式、方差与灵敏系数根据规程,被检工业铂电阻R 100的计算公式为R (100℃)=R b-0.379×()()*100*100*dt dR R Rb -= R b-0.379()()*100**100*dt dR R W Rtpb-⨯(B-5)式中:R (100℃)—被检热电阻在100℃的测得值,Ω; R b —被检热电阻在100℃点附近的测得值,Ω; R *b —标准器的测得值,Ω; W *100—标准器证书上的W 100比值;R *tp —检定时用系统所配电测仪器实测得表准器的水三相点值,Ω。

实际上,标准器全为用比值计算温度,分度表也只有比值的变化率(dW/dt )*,式(B-5)还需变形,因为(dW/dt )*=(dW/dt)* R *tp ,所以R (100)= R b -0.379()()⎥⎥⎦⎤⎢⎢⎣⎡-⨯*100**100*100*dt dR R W dt dR R tp b= R b -0.379⎪⎪⎭⎫⎝⎛⨯-⨯⨯***100**00387.000387.0tp tp tp bR R W R R =R b -0.379⎪⎪⎭⎫ ⎝⎛-⨯00387.000387.0*100*W W b= R b -97.93W *b +97.93W *100 (B-6)式中:W *b —标准器在t b 点测得的阻值R *b 与同一电测实测得的水三相点值与R *tp 之比;其余同式(B-5)。

式(B-6)为本分析的数学模式。

对式(B-6)进行全微分得*100*10093.9793.97W dW dR dR b b +-=将变量以分量不确定度代之并合成可得方差计算公式,即2c u (100℃)=()()222*100*93.9793.97W W R u u u bb +-+ (B-7)B2.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计算 B2.2.1 R b 项本项为检定时该系统测量被检热电阻所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

它包括有:a) 温场均匀性影响恒温水槽水平均匀性为0.01℃。

以标准器所在孔位为基点,以半区间等概率分布计入,则有 003.03201.01.1=⨯=u ℃相对不确定度为20﹪,即有121.1=ν,属B 类分量。

b) 温场的变化波动影响本规范规定了热电阻自校系统的恒温特性为0.04℃/10min ,以测量时间为5min 变化计为 0.02℃,以标准器值为基点在被检项上有半区间、均匀分布的不确定,即 006.0301.02..1==u ℃相对不确定队20﹪,122.1=ν,属B 类分量。

c) 电测仪器测被检电阻所带入的分量在100℃附近被检工业铂热电阻Pt100的阻值约为138.15Ω左右。

电测仪表用1K Ω挡带入的极限误差为()66101010001010051.138--⨯⨯+⨯⨯±=b δΩ±=02385.0 即约±0.02385/0.379=±0.063℃ 呈均匀分布,以半区间计入为 036.03063.03.1==u ℃相对不确定度20﹪,即502.1=ν,属B 类分量。

d) 测量的重复性本规范规定系统的重复行实验以三次等精度重复测量结果的最大差不大于12m Ω(单一通道),而各通道间的偏差允许不大于2m Ω,按同向叠加即使用任一通道的重复行为14m Ω即0.037℃。

根据JJF1059-1999,使用三次间极差法计算单次实验标准差时极差系数为1.64,自由度为1.8,服从t 分布,即 022.069.1037.04.1===单s u ℃ 8.14.1=ν,属A 分量。

e) 被检铂热电阻的自然影响在沸点由于温度较高,根据实验观察,外部热效应影响较少,但被检的阻值较大,内部热效应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故仍可按0℃点的估算。

5,55.15.1==νmK u 两点分布,属B 类分量。

B2.2.2 *b W 项该项是检定时对标准器在检定点b t 上的测量所包含不确定度来源。

它包括有:a) 电测仪器测量标准器值时带近来的。

对标准器测量仍为100Ω挡,由此分析式(B-4)得 ⎪⎪⎭⎫ ⎝⎛⨯⨯-±=-31041tp t w R W tδ 此处即⎪⎪⎭⎫ ⎝⎛⨯⨯-±=-31041tp t WR W tδ ⎪⎭⎫⎝⎛⨯⨯-±=-31042539265.1151028.6-⨯±= 以半区间计入,均匀分布处理,即 551.210627.331028.6--⨯=⨯u相对不确定度10﹪,501.2=ν,属B 类分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