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UV固化油墨

合集下载

UV光固化油墨

UV光固化油墨

UV光固化油墨紫外光固化(UV)油墨是指在紫外线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

利用不同紫外光谱,可产生不同能量,将不同油墨连结料中的单体聚合成聚合物,所以UV油墨的色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和化学性能。

UV油墨的主要优点有:不用溶剂;干燥速度快,耗能少;光泽好,色彩鲜艳;耐水、耐溶剂,耐磨性能好。

UV油墨中光引发剂是一种易受光激发的化合物,在吸收光照后激发成自由基,能量转移给感光性分子或光交联剂,使UV墨发生光固化反应。

目前UV墨已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油墨技术,其污染物排放几乎为零。

除了不含溶剂,UV墨还有如不易糊版,网点清晰,墨色鲜艳光亮,耐化学性能优异,用量省等优点。

目录[隐藏]1紫外光固化油墨简介2紫外光固化油墨的组成3紫外光固化油墨的发展趋势4 UV油墨固化对光固化系统的要求5 UV油墨的特性6 UV油墨的优势[编辑]紫外光固化油墨简介紫外光固化油墨是利用紫外线的辐射能量,使液态紫外光材料中的光引发剂受激变为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紫外光材料中的不饱和双键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固化的体型结构。

它完全符合"3E原则"。

所谓3E,即Energy,节省能源,在紫外光中不必对基材进行加热,一般紫外光固化为热固化的1/5;Ecology,生态环境保护,紫外光固化材料中不含或只含少量溶剂,同时紫外固化所用能源为电能,不燃油或燃气,无CO2产生,故紫外光固化被誉为"绿色技术";Economy,经济,紫外固化装置紧凑,流水线生产,加工速度快,因而节省场地空间,劳动生产率高,紫外固化工艺保证膜层更薄,并有优良的性能,从而减少原材料消耗,有利于降低经济成本[1][2][3]。

是一种环保、高效、节能的绿色产品。

这使得它在生产实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2紫外光固化油墨的历史紫外光固化油墨是在光固化涂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光固涂料正式开始应用于本世纪60年代,在光照产生激发态和自由基的理论已趋成熟的大背景下,西德拜尔公司和BASF公司产生了第一代光固化涂料所谓"芬斯吉达尔-UV-10"的商品,70年代初美国的Sun化学公司、Immont公司开发了第二代光固化涂料也就是丙烯酸系光固化油墨[4]。

UV油墨的固化过程(上)

UV油墨的固化过程(上)

UV油墨的固化过程(上)固化后的UV油墨的物理特性完全取决于固化光源。

使固化后的UV 油墨具备某种物理特性,无论是四色油墨还是专色油墨,都决定于固化设备的设计与固化过程。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UV固化曝光设备中可调控且影响固化效果的主要变量。

这些变量包括UV光强度、UV光谱范围、UV光能量和红外线辐射量。

UV光的作用与UV油墨的物理特性,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光谱吸收、光学厚度和分散性使固化过程受到了限制。

具体地说,由于不正确的固化操作,使固化后UV油墨层失去了主要的物理特性,如附着性。

耐溶剂性和耐刻划性。

固化光源的特性与UV固化油墨的物理特性相配合将使UV油墨的固化过程更稳定,更有效。

UV固化油墨在光化学作用下其化学组分产生交联聚合反应,油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UV油墨中的光引发剂是起决定作用的化学组分,UV油墨在紫外光源的照射下,首先是光引发剂吸收光能量发生反应。

在UV油墨中,液态的单体和低聚物取代了树脂连接料,使颜料分子可以分散在其中,这个印刷油墨层完全反应,由于没有任何溶剂的挥发,固化后的油墨层厚度同固化前的厚度完全一样,因此我们通常称UV油墨为“100%固体”油墨。

在使用UV固化油墨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1、UV油墨的应用,特别是根据UV油墨的印刷产品,确定固化后UV油墨的物理特性,一般要求的物理特性有油墨的遮盖性、油墨膜层厚度和柔软性、墨膜耐磨损或耐刻划的能力以及油墨的附着牢度,这些物理特性与最后印刷品的涂布、表面装饰有关。

2、光化学性,是指油墨在一定的光能量照射下固化所呈现的物理特性。

这里所涉及的油墨变量包括单体、低聚物、光引发剂和一些功能性添加剂,确定这些化学组分的光化学特点对于UV油墨的成功固化非常重要。

3、UV固化光源,含有主要的曝光变量,对UV油墨的固化有很重要的影响,主要的变量包括辐射光波范围、UV光源到达油墨层表面时的光能量、曝光时间和到达油墨层表面的红外光源能量。

要对这些变量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UV固化效果。

UV油墨固化原理及特性

UV油墨固化原理及特性

UV油墨固化原理及特性UV油墨固化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含有辐射敏感剂的油墨分子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快速形成坚硬的固体。

传统的油墨固化过程中,需要经过挥发和氧化等一系列步骤。

而使用UV油墨固化技术,可以直接将涂层固化,无需等待时间和后续处理过程。

1.快速固化:UV油墨固化速度快,只需数秒到数毫秒,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它可以实现快速切换和调整生产线速度,使生产更具灵活性。

2.高效环保:UV油墨固化过程中,无挥发物释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由于固化速度快,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品产生。

3.色彩鲜艳:UV油墨固化后,色彩鲜艳,图案层厚度均匀,质感良好。

由于固化速度快,油墨在固化过程中没有时间发生流动,可以保持图案的清晰度。

4.卓越的耐磨性和耐候性:UV油墨固化后形成的硬质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候性。

它能够抵抗刮擦、腐蚀和大气氧化。

5.多材料适用性:UV油墨固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材料上,包括纸张、金属、塑料、玻璃等。

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固化曝光剂和能量,但基本的固化原理是相同的。

尽管UV油墨固化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固化深度的控制问题,过于深或者过于浅都会影响涂层的性能。

其次是固化效果的一致性问题,需要确保整个涂层都能够均匀受到UV照射。

此外,UV光源和设备的成本较高,需要一定的投资。

总结起来,UV油墨固化是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固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印刷和涂层行业。

它具有色彩鲜艳、耐磨性强、固化速度快等优点,但也需要面对固化深度控制和设备成本等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UV油墨固化仍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uv油墨的构成

uv油墨的构成

uv油墨的构成
摘要:
I.简介
- 介绍UV油墨
II.UV油墨的构成
- 聚合性预聚物
- 感光性单体
- 光引发剂
- 着色颜料
- 填料
- 添加剂
III.UV油墨与溶剂油墨的区别
- 树脂类型
- 颜料影响
- 干燥速度
IV.UV油墨的应用
- 固化过程
- 涂层性能
- 颜色选择
V.总结
- 重申UV油墨的特点和优势
正文:
UV油墨是一种在紫外线照射下固化的油墨,具有干燥速度快、环保、能耗低等优点。

它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聚合性预聚物:作为UV油墨的基本成分,决定油墨的成膜性能,如硬度、耐摩擦性、附着力等。

根据骨架结构的不同,预聚物可分为不同类型。

2.感光性单体: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感光性单体与预聚物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固化膜。

3.光引发剂:UV油墨中的关键成分,能够吸收紫外光能量,引发预聚物和感光性单体的聚合反应。

4.着色颜料:影响UV油墨的颜色表现。

不同颜色的颜料对紫外光的吸收和反射不同,从而影响固化速度。

5.填料:主要用于调整油墨的粘度、光泽度和耐磨性等性能。

6.添加剂:包括流平剂、阻聚剂等,用于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和固化膜的性能。

UV油墨与溶剂油墨的主要区别在于树脂类型、颜料影响和干燥速度。

UV 油墨采用光聚合型树脂,颜料的选择对其固化速度有较大影响,而溶剂油墨的干燥过程则主要依赖于溶剂的挥发。

UV油墨广泛应用于各种印刷领域,如包装、标签、广告等。

其固化过程快速、涂层性能优良,且颜色选择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UV固化油墨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UV固化油墨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技术与应用Technology&ApplicationUV固化油墨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陈希荣一、UV固化油墨的机理紫外线干燥油墨(即UV固化油墨)旨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光线照射下,油墨内的连接料发生交联反应,从液态转变成为固化的油墨。

UV固化是依靠光波的传递引发反应,所以UV固化体系中必须包含光敏引发剂。

我们一般所说的UV,在印刷中实际上就是紫外线固化的简称,即印刷品在印刷结束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干燥过程。

紫外光获得及时快速干燥效果,这种概念已经发展多年,行业内一直对UV干燥的许多优点赞赏有加。

转而应用UV固化油墨,光油和粘胶剂之后,普遍认为受益的方面包括色彩一致性、环境因素、物理特性、印刷质量、印刷过程和加网印品效果等等。

吸收UV能量并引发单体发生聚合形成固体时UV固化。

油墨或光油的液体当其中的水分或溶剂挥发就变得干燥,当溶剂挥发,油墨颜料就残留下形成固体。

UV可固化材料经过化学反应,即固化成了固体,留下密度更深的图像。

应。

4.游离基链式聚合反应继续,使液态成分变成固态聚合物。

UV(紫外)技术可迅速固化或干燥专门配方的油墨,光油和凝胶剂,可提高生产速度、改善物理特性:而且与传统方法相比,几乎没有产生空气污染。

毫无疑问,UV技术是一项新技术。

它能在数秒钟内烘干印刷专用油墨或其他UV感光材料。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油墨和涂层分子凝聚成一层坚固的墨膜,这个工序被准确地描述成紫外线固化方式。

UV干燥时间长短,取决于所有紫外光源的强度及印刷速度。

光固化成分经紫外光辐照由液态转化成固态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二、对UV油墨固化速度、粘度、硬度、柔韧性的影响1.低聚物是低分子量或中等分子量的单官能或多官能不饱和化合物。

有丙烯酸聚酯、丙烯酸聚醚、丙烯酸环氧、丙烯酸聚氨酯、聚烯烃———聚硫醇等。

低聚物决定着干燥涂膜的抗磨损性、强度、延伸性、耐溶剂性、硬度、柔软性等基本性能。

另外,低聚物也可以用含有通过光敏作用引起光分解而开始聚合的基团化合物。

UV油墨固化原理及特性

UV油墨固化原理及特性

UV油墨固化原理及特性
在引发阶段,紫外线照射到油墨表面,油墨中的光引发剂吸收并转化
为激发态。

这些激发态引发剂具有高度的活性,能够引发引发剂分子的分
解反应。

引发剂分解步骤是指引发剂分子在激发态下断裂成两个自由基,这些
自由基能够和油墨中的单体或聚合物发生反应,形成一个稳定的自由基。

在交联的过程中,自由基与单体及聚合物之间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一
个密实的聚合体网络结构,从而使得油墨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固化成膜。

这样,通过紫外线照射引发的化学反应能够将液态油墨快速固化成固体状态。

1.快速固化:相比传统的热干燥或气体固化方法,UV油墨固化的速
度更快,通常只需要几秒钟到几分钟的时间。

2.无溶剂:UV油墨固化不需要添加溶剂,由于无溶剂挥发的需求,
对环境的污染更少。

3.环保:UV油墨中不含有挥发性有机物(VOC),不会产生空气污染
或有害气体的释放。

4.耐磨:UV油墨固化后形成的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以提
供更好的保护效果。

5.耐化学品:UV油墨固化后的膜对常见的溶剂、化学品具有较好的
耐受性。

6.高透明度:UV油墨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可以保持印刷品或涂层的
原始颜色和外观。

7.适用性广泛:UV油墨固化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材料表面,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等。

总之,UV油墨固化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固化方法,能够满足现代印刷、包装和涂料领域对快速、高质量和环保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UV油墨固化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uv打印 油墨固化原理

uv打印 油墨固化原理

uv打印油墨固化原理
UV打印是一种使用紫外线(UV)光源来固化油墨的打印技术。

油墨固化原理是基于紫外线能量引发光敏材料的聚合反应。

UV打印中使用的油墨通常包含光敏染料、单体和助剂。

当油
墨被释放到印刷材料上后,它们形成了一个湿润的薄膜。

UV
光源发出的紫外线照射到油墨上,引发了光敏染料的分子结构的改变,使其具有高反应性。

紫外线照射后,光敏染料释放出的能量会引发油墨中的单体进行聚合反应。

单体是一种具有反应活性的分子,它们在照射下形成聚合链,将油墨中的分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这个聚合过程发生在瞬间,使得油墨迅速固化成一层坚硬的涂层。

由于紫外固化油墨的固化反应速度非常快,因此UV打印具有快速干燥的特点。

这种的固化原理使得印刷材料可以立即进行后续处理,而无需等待油墨干燥。

UV打印的油墨固化原理通过紫外线的能量引发油墨的化学反应,实现了快速固化和高质量的印刷效果。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标签、包装、广告等各种领域的印刷与装饰。

uv油墨成分

uv油墨成分

UV油墨成分1. UV油墨的概述UV油墨是一种专为紫外线固化(UV固化)而设计的油墨,其主要成分包括树脂、固化剂、溶剂、颜料和辅助材料。

与传统油墨相比,UV油墨具有固化速度快、可立即使用、环保等优点,因此在印刷、涂料、塑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UV油墨的主要成分2.1 树脂树脂是UV油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质量占比通常在30%至40%之间。

树脂决定了油墨的固化性能和耐化学性能。

常见的树脂类型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

这些树脂具有较高的聚合度和交联能力,可使油墨在UV光照下迅速固化。

2.2 固化剂固化剂是UV油墨的关键成分之一,其质量占比约为30%。

固化剂在UV光照下引发树脂的交联反应,从而实现油墨的固化。

常见的固化剂有丙烯酰胺类、引发剂类等,不同固化剂具有不同的固化机理和固化速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2.3 溶剂溶剂是UV油墨的稀释剂,其质量占比一般在10%左右。

溶剂能够调节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印刷设备和工艺要求。

常见的溶剂有醇类、酯类、酮类等,它们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和挥发性,可在油墨施加后迅速挥发。

2.4 颜料颜料用于给UV油墨染色,使其具有所需的颜色和遮盖力。

通常,颜料的质量占比在5%至15%之间。

颜料的选择取决于所需颜色的亮度、色度和透明度等要求。

常见的颜料有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它们具有良好的抗光、抗溶、抗热性能。

2.5 辅助材料辅助材料是指为了提高油墨性能和加工工艺而添加的一类成分。

常见的辅助材料有增稠剂、消泡剂、流平剂、助剂等。

它们能够改善油墨的流动性、附着性、打印性能等,并减少不良的化学反应和沉淀现象。

3. UV油墨的固化过程UV油墨的固化是通过紫外线(波长通常为200-400nm)的照射来实现的。

当油墨被施加在印刷介质上后,紫外线在照射下,固化剂引发树脂的交联反应,从而使油墨迅速干燥固化。

这种固化过程快速、高效,可立即进行后续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 成
特 点
热固化(干燥)
非转化型
转化型
辐射(UV)固化
非转化型连结料 溶剂 颜料 其它
转化型连结料 溶剂 颜料 其它
齐聚物 单体 光引发剂 颜料 其它
1.溶剂仅起稀释作用,1. 溶剂仅起稀释作用, 1. 起稀释作用的活性
固化完毕,溶剂挥 固化完毕,溶剂挥发。 单体也参与固化反应,
发。
2.连结料分子量较低,通 成为固化材料的组成
波长的重要性: 大多数UV固化包含了两种范围的波长同时工作。 短波长工作于表层,长波长工作于涂层和薄油墨层。 高吸收性的材料,比如粘合剂和丝网油墨,它们的配方更适合
于长波固化。用来固化这些材料的灯管,包含了添加剂以及汞, 发射出更多的长波同时也辐射一些短波,足以使表层固化。
许多极特殊的应用,比如大量含有氧化钛颜料的材料进行固化, 或需要穿过塑料、玻璃进行固化,就必须长波固化,因为这些材 料几乎完全阻碍了短波。
反射罩主要是将UV电磁波反射回来,以增加UV的光源效率。 另外维持灯管的工作温度。
反射罩表面常是铝制,反射率常高达90%。 反射罩形式:聚焦型,散焦型。后又出现延伸型。
能量控制装置:主要控制UV灯管的能量、维持硬化的效率及稳 定,配合不同印刷速度的需求。有电子式设计,也有微电脑控制。
UV灯管发出UV电磁波,也会发出IR(红外线波)使设备在高 温运作(如石英灯管的温度可达600-800度),会缩短设备的寿命 外,对印刷品易引起伸缩的情况,导致印刷时无法套准,可见冷却 装置的重要性。
(2) 聚酯丙烯酸酯:固化速率与EA相当或稍慢。常为提高油墨对 塑料或金属基材的附着力。黏度较高,常以适当的稀释单体预先 降低黏度后销售。
(3)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在UV固化油墨和罩光漆的使用量最 少,主要缺点是价格偏高,固化速率较慢。但能提供耐磨、耐化 学品性能,有良好的颜料润湿性。
(4)环氧化油丙烯酸酯:可提高颜料润湿性并改善平版印刷性能。 但固化速率相当慢,只能用作次要的添加剂。
2)紫外剂量:到达单位面积表面的辐射能量,单位是每平方厘 米焦耳或毫焦耳。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光照时间以增加紫外 剂量,但这对深层固化的影响很小。
(3)光谱分布:使光引发剂的吸收光谱同紫外光的发射光谱相匹 配,可有效地使用紫外光能量,且可降低光引发剂的用量,降低成 本。
(4)红外辐射:由紫外光源石英管发射的辐射红外能量。红外辐 射产生的热效应具有两重性。
(2)TX(硫杂蒽酮):
商品有2-氯代,2-乙基和2-异丙基取代的TX衍生物。最常用的 是ITX,即2-异丙基硫杂蒽酮。作为主引发剂,与之配合的活化剂 有EDAB(对二甲胺基苯甲酸乙酯)或ODAB(对二甲胺基苯甲酸 异辛酯)等胺类。ITX的引发效率比BP高4-6倍。
气味和挥发性很低、较贵、有黄色。故不易在浅色调场合使用。 易再结晶。
6.2.6 颜料的选择
白色颜料是钛白粉(TiO2),它有效吸收光谱约在380nm,光谱窗 口是380~420nm。而黑色颜料则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皆产生吸收。
颜料的选择是一个与引发剂和光源等选择有关的综合问题。
6.2.7 添加剂的选择
石蜡、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和硅酮等,提供耐磨性和表面 润滑性,但会导致低光泽。则蜡会影响铺展性和附着力。
UV固化油墨通用配方
名称 丙烯酸酯树脂或混合树脂
丙烯酸酯稀释单体 颜料
光引发剂 光活化剂 润湿剂和表面活性剂
石蜡
含 量/wt% 40-60 10-20 15-23 3-8 2-5 1 2
UV固化印刷罩光漆通用配方
名称 丙烯酸酯树脂 丙烯酸酯稀释单体 三官能或多官能交联剂 复合光引发剂
光活化剂 表面活性剂和石蜡
对塑料等易变形的基材,使用UV固化油墨可降低废品率;对金 属基材则无需干燥。
UV固化油墨比常规产品贵(UV齐聚物、单体光引发剂的价格较 贵)。
6.2 UV固化油墨主要成份的选择
有色体系始终是对UV固化的一个挑战,主要是颜料与引发剂竞 争吸收UV。大多数有机颜料可吸收短至350nm的光线,这就影响了 引发剂对UV的吸收而固化。
黑墨
黑色油墨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稀释单体 二苯甲酮 Irgacure 651 2-氯硫杂蒽酮
炭墨 酞菁蓝调节剂
石蜡 光活化剂,如Quantacure EPD
总计
含 量/wt% 43 20 4 3 3 15 2 3 7
100.0
二苯甲酮和2-氯硫杂蒽酮组成的引发剂,适合对深蓝色油墨提 供恰当的固化速率。
2.连结料分子量较高 过交联固化的化学反应 部分。
,固化过程无化学 (聚合或氧化),形成 2.通过(UV)辐射发
反应。
不能再融的固化层
生聚合反应而固化。
油墨的类型(按版型的不同)
版型
举例
凸 版 铅印(书籍)油墨、轮转(新闻)油墨、铜版油墨、 柔性凸版油墨
平版 凹版
石印油墨、胶印油墨、亮光油墨、
雕刻凹版(钞票、邮票)油墨、轮转(腐蚀)凹版油 墨、塑料油墨
6.2.2 活性单体的选择
1.单体的刺激性问题 将简单多元醇烷氧基化使分子变大,再进行丙烯酸酯化,可大
大降低其刺激性。另外,经过不同程度乙氧基化后,再丙烯酸酯化 的双酚A衍生物。
2.对固化速率及固化制品性能影响
在降低黏度方面,某种单体可能使某种颜料和树脂混合物的黏 度大幅度降低,但在另一种混合物中却可能使其黏度增高。
结合UV灯,解决温度与IR之间关系的技术有: 减少发射、传送和控制热量移动。 发射的减少,可使用小直径的灯泡来实现。 传递的减少可通过在灯管后面使用分色的反射器。或在灯管与 目标之间使用分色窗。 热量移动降低了目标的温度。IR引起温度升高后可使用冷气 流或散热装置来控制热量的移动。 IR能量的吸收还由材料本身决定-----油墨、涂层或基片。
(3)其它引发剂 苯乙酮衍生物: Irgacure 651 DMPA (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
液态引发剂DEAP(2,2-二乙氧基乙酮) 苯偶姻醚光裂解生成自由基不需要胺类活化剂,而使用阻聚剂增 加有效期。
光引发剂用量决非越多越好;过多的用量增加成本,不利于固化 速率,还有损于固化油墨涂层的特性。
滤过版 丝网油墨、导电油墨、荧光油墨、塑料油墨
UV固化油墨的优点与不足 1. UV固化油墨印刷的一般优点: (1)印品干燥快,印刷结束,可立即搬运; (2)可在线加工作业; (3)可立即“运行和停车”,以满足严格的截止时间; (4)降低对作业区面积的要求; (5)印品稳定性良好;
(6)停车时油墨不会凝固; (7)无挥发性溶剂,改善工作条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虽然聚醚丙烯酸酯:可作齐聚物,常作为稀释单体出售。
(6)甲基丙烯酸和烯丙基官能化合物:活性比相应的丙烯酸酯低 若干数量级。故UV固化油墨一般不考虑此类齐聚物。
2. 饱和树脂的选用 含量很少的能与丙烯酸酯单体和齐聚物相溶的常规树脂,尤其 是某些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三嗪(triazine)树脂,其中聚酯较为 常用。若将它用于胶印油墨或罩光漆,能使产品对不易黏结的基 材产生良好的附着力。
第六章 UV固化油墨
6.1 油墨的组成和类型
UV墨 颜料(pigment) 预聚物(oligomer) 单体(monomer) 添加剂(additives)
传统墨 颜料(pigment)
树脂(resin) 溶剂(solvent) 添加剂(additives)
油墨的类型(按固化方式的不同)
固化 (干 燥)方 式
二、光固化分析: UV固化材料预期性能的获得,不管是保护胶、油墨,还是粘
合剂,将依赖于UV灯管的参数、设计和控制的方法。
1、UV灯四个关键的参数是:
(1)紫外辐射(又称为光强度):指到达单位面积表面的辐 射率。单位是每平方厘米瓦特或毫瓦特。
在相同紫外剂量的固化下,高强度的紫外灯光源可增加固化 速度和固化深度。紫外光强度对有颜色的涂层固化的影响更加明显。
6.4 不同用途的UV固化油墨 6.4.1 纸基UV固化油墨的通用配方
蓝墨
蓝 色油墨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调节固化的树脂,如聚酯丙烯酸酯
稀释单体,如DDA 二苯甲酮
2-氯硫杂蒽酮 活化剂,如 二烷氨基苯甲酸丁氧乙酯
酞菁蓝 炭墨 石蜡
稳定剂 总计
含 量/wt% 35 20
10 5 3 5
15 5 1.9 0.1 100.0
颜料
10-30
丙烯酸酯树脂
35-60
稀释单体
15-50
光引发剂
3-7பைடு நூலகம்
添加剂
1-5
第七章 UV固化设备
一、系统简介: 灯管、反射罩、能量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冷却装置)。
商业上的UV设备常包含以下主件:灯管、反射器、冷却风机、 动力、光罩、排气装置。
UV灯管最常用的是内部填充水银,有时会添加一些其它的金 属如镓。另外还有金属卤素灯管。UV灯管发出的电磁波长为200400nm。
带有胺基结构的丙烯酸酯单体或齐聚物也具有光活化的功能,增 进油墨成品的耐用性,价格较贵。有效浓度15%-20%。
6.2.5 稳定剂的选择 稳定剂又称阻聚剂。大多数单体和齐聚物已加有稳定剂。 对苯二酚、甲氧基对甲苯酚、对苯醌、酚噻嗪、单叔丁基氢醌、
邻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苯醌、2,5-二叔丁基氢醌、2,5-对 二甲基对苯醌、蒽醌和2,6-二叔丁基甲苯酚等。
6.2.3 光引发剂的选择
主要因素是效率和价格。其次是气味、污染和颜色。
一般引发剂在350~400nm的吸收非常适合于固化有色体系。
(1)BP(二苯甲酮) 优点:最广泛,与合适的活化剂一起相当有效。价格便宜、助于 颜料润湿,可增进油墨的流平性。
缺点:有气味,不宜用于食品包装。可用取代的芳香酮,如邻 苯甲酰基苯甲酸酯。
塑料和金属用油墨常采用添加剂以促进附着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